楊維中教授:論《華嚴經·十地品》的漢譯及其佛學思想

論《華嚴經·十地品》的漢譯及其佛學思想

編輯:楊維中
來源閩南佛學

  內容提要:本文首先考釋了《華嚴經·十地品》的漢譯及其在中土的傳播情況,並指出在早期的十幾種漢語譯籍中,一般都是十住與十地交替或混合使用的,大致在佛陀陀羅所譯六十卷《華嚴經》中,十住、十地譯語才得以區分。其二,本文在概述《華嚴經》所宣說的菩薩修行階位的總體概貌之後,以世親的解釋為補充,分八方面描述了十地修行的行與相。其三,本文對於《十地品》影響中國佛教最大的兩個命題——三界唯心、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以及由此經首先提出,而後被華嚴經師充分發揮,並且成為華嚴宗宗義之核心六相圓融思想作了分析。

  關 鍵 詞:十地  十方成佛  善財五十三參  三界唯心  六相圓融

  作者簡介:祖籍陝西千陽,現為南京大學哲學系副教授,發表論文四十餘篇,著作有《道生大師傳》、《新譯〈楞嚴經〉》(與賴永海先生合著)、《新譯〈佛國記〉》、《新譯〈華嚴經十地品〉》(與賴永海先生合著)、《新譯〈華嚴經法界品〉》、《中國佛教心性論研究》等。

  《華嚴經》全稱《大方廣佛華嚴經》,或稱《大方廣佛會經》,亦稱《雜華經》、《不思解脫經》。《大方廣佛華嚴經》經題包含了諸多涵義。「大」是周遍、包含的意思。所謂周遍是指佛法周遍一切時、一切處。時,指時間;處,指空間。所謂包含,是指佛法總攝一切,包容一切,即任何事物都在佛心中顯現,沒有一事、一物、一眾生能夠在佛心之外。「方」是方正的意思,指此經所講的義理不偏不倚,真正正確。「方廣」也可以合起來講,指十二分教中的方廣分。此處的「方廣」是大乘的代稱,與方等的含義相同。大本來與方廣的涵義相同,此經題在方廣之前加上大字,表示此經既大又方廣。也就是說,此經總說「一心法界」之體用,廣大無邊,因而稱之為「大方廣」。「華」字與「花」字相同,以花作莊嚴,就稱之為「華嚴」。而華嚴與佛又構成因果關係華嚴是因,佛是果,菩薩修習四攝、十度是因,最後成佛是果。此經為釋迦成佛後第一次說法,在菩提場等處,藉普賢文殊諸大菩薩顯示佛陀之因、行、果德如雜華般莊嚴其所說法大圓滿、無盡無礙。總體而言,「大方廣」是指所證之法,「佛」為能證之人也就是證得大方廣之理的佛,「華嚴」二字是對佛的比喻。因位之萬行如華,以此華莊嚴果地。此經除了毗盧遮那佛之外,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金剛藏菩薩以及善財童子是其中最為重要、具有重要象徵意義形象文殊菩薩象徵般若智能普賢菩薩象徵菩薩行。從華嚴三聖的角度解釋《華嚴經》的經題,則是文殊菩薩大智,去運普賢的大行,由兩者來莊嚴毗盧遮那佛的清凈法身。而《十地品》中出面為會眾演說十地之法的金剛藏菩薩菩薩修行中所證之智的象徵化身。《入法界品》所塑造的善財童子象徵著以文殊大智,運用普賢行,來證入法界成就佛果

  眾所周知,《十地品》無論是在印度佛教發展史上,還是在中國佛教發展史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都產生過非常重要的影響。且不說印度大乘佛教兩大派別的最重要人物龍樹和世親都為其撰寫過論書,僅僅是由《十地品》所提出或者被其充分發揮過的佛學思想及其對於大乘佛教修行方法的實際貢獻,簡直有不勝枚舉之感。本文擬就《十地品》影響印度佛教中國佛教最大最深刻的幾個方面略微作些分析。

  一、《華嚴經》及其《十地品》的漢譯

  關於《華嚴經》梵本在印度的流傳情況,有種種不同的說法。梁譯《攝大乘論》卷十五說:「《華嚴經》有百千偈,故名百千經》。」1百千偈就是十萬頌。法藏在其《華嚴經傳記》卷一則說:「西域傳說,《華嚴經》有三本,其中,上本篇幅之大無法衡量;中本有四十九萬八千百偈,一千二百品,決非世人之力所能為;下本十萬偈,四十八品,分成六個梵莢,現在西域天竺流傳。中土兩種譯本也只是其節譯本。」2傳來中土完整的《華嚴經》,除前述兩種之外,還有一種大慈恩寺藏本。智儼在《孔目章》中說:「依大慈恩寺華嚴梵本,檢有五百四十一紙葉,……四萬一千九百八十頌,餘十字。」3《華嚴經》雖有十萬頌說,但傳來中國的《華嚴經》梵本,都在四萬頌左右。六十卷本的梵本是三萬六千頌,大慈恩寺梵本是四萬一千九百八十頌餘十字,八十卷本的梵文是四萬五千頌,藏譯本大概也不會超過六萬頌。

  《華嚴經》的《入法界品》和《十地品》是尼泊爾佛教經常傳習的九部大經中的兩部,其梵本至今仍然存在。十九世紀中,這兩品梵文經文,先後流傳到印度英國、法國、日本等國,並且有多種校刊本。

  龍樹在《大智度論》卷四十九中提到:「此『地相』如《十地經》中廣說。」4《大智度論》卷五十則提到《不可思議經》之名5,並且引用了此經中的許多說法。關於《不可思議經》的提法,大多數學者認為應該是指《入法界品》,如呂贗先生就明確說:「《入法界品》在龍樹的《大智度論》里引用時稱為《不思解脫經》。」6但是,法藏在《華嚴經傳記》卷一中引用真諦的材料而有不同的記載:

  龍樹菩薩龍宮見此《華嚴不思解脫經》,有三本,上本有十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偈、四天微塵數品,中本有四十九萬八千八百偈、一千二百品,下本有十萬偈、四十八品。其上、中二本及普眼等,並非凡力所持,隱而不傳。下本見流天竺。7

  從上文看,《華嚴不思解脫經》似乎應該是指華嚴經》全文。但是,現今的學者一般以為,在龍樹之前《華嚴經》的全本可能不會出現,否則龍樹在《大智度論》中就不會同時稱引《十地經》與《不思議經》。還有,四十卷《華嚴經》的全名為《入不思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似乎也可以從側面印證《不思議經》應該是指《入法界品》。8陶靜《華嚴經》完整的漢語翻譯,有三大部

  第一部為東晉佛陀陀羅(359-429)所譯的六十卷本(起初分為五十卷),分三十四品,名《大方廣佛華嚴經》,簡稱為「晉譯本」或「六十華嚴」。譯經的事跡,如《出三藏記集》卷九《〈華嚴經〉記》說:

  《華嚴經》胡本,凡十萬偈。昔道人支法領,從於闐得此三萬六千偈。以晉義熙十四年,歲次鶉火,三月十日,於楊州司空謝石所立道場寺,請天竺禪師佛度跋陀羅手執梵文,譯胡為晉,沙門釋法業親從筆受。時吳郡內史孟,右衛將軍褚叔為檀越至元熙二年六月十日出訖。凡再校胡本,至大宋永初二年,辛丑(應是「辛酉」)之歲十二月二十八日校畢。9

  此中,也許是筆誤,將「佛陀陀羅」稱為「佛度跋陀羅」,其實指的是同一個人。《華嚴經》的梵本,號稱十萬偈,但晉譯本的梵本,僅有三萬六千偈。這部梵本,是支法領從於闐取回來的,如《高僧傳》卷六所說:「初,經流江東,多有未備,禪法無聞,律藏殘闕。(慧)遠慨其道缺,乃令弟子法凈、法領等,遠尋眾經,?越沙雪,曠歲方反,皆獲梵本10。
  」依《高僧傳》所說,支法領等去西方取經,是稟承慧遠的命令,去的不止一人弟子們分頭去尋訪,也各有所得,所以說皆獲梵本。《華嚴經》梵本,就是支法領取回來的。僧肇在答劉遺民的信中也說到這件事情:「領公遠舉,乃千載之津梁也!於西域還,得方等新經二百餘部。」11大抵慧遠在江東,所以經本也到了江東。恰好禪師佛陀陀羅到了江東,就在建康道場寺將《華嚴經》翻譯出來。從義熙十四年(418)3月到元熙二年(420)6月,才全部譯出。

  第二部為唐實叉難陀(652-710)所譯,凡八十卷,分三十九品,也名《大方廣佛華嚴經》,簡稱「唐譯本」或「八十華嚴」。譯經的情形,如《開元釋教錄》卷九說:

  沙門實叉難陀,唐雲「喜學」,於闐國人。……天後明揚佛日,敬重大乘。以《華嚴》舊經處、會未備,遠聞於闐有斯梵本,發使求訪,並請譯人。實叉與經同臻帝闕,以天後證聖元年乙未,於東都大內遍空寺譯《華嚴經》。天後親臨法座,煥發序文;自運仙毫,首題名品。南印度沙門菩提流志,沙門義凈,同宣梵文。後付沙門復禮、法藏等,於佛授記寺譯,至聖歷二年己亥功畢。12

  唐譯本的梵本,也是從於闐請來,譯主實叉難陀為於闐人。譯經的時間,為證聖元年(695)到聖歷二年(699)。據《華嚴經疏》說:「於東都佛授記寺,再譯舊文,兼補諸闕,計益九千頌,通舊總四萬五千頌,合成唐本八十卷。」13比對兩種譯本,晉譯本的《盧舍那佛品》第二,唐譯本譯為《如來現相品》第二到《毗盧遮那品》第六,分為五品。這一部分,唐譯本要詳備些。唐譯本《十定品》第二十七,晉譯本缺;二譯的重要差別,是晉譯缺了這一品。兩種譯本相比較,一共相差一會五品。

  第三部為唐般若(734-?)譯,四十卷,名為《大方廣佛華嚴經》,簡稱為「四十華嚴」。這部經雖題《大方廣佛華嚴經》的通稱,而內題《入不思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實際上只是唐譯本第三十九《入法界品》的異譯。這部經的梵本,是烏荼國王於唐德宗貞元十一年(795)奉獻給唐帝的。次年六月,在長安崇福寺翻譯,到貞元十四年(798)譯成。此譯本最重要的是第四十卷,後來作為單行本流通,被稱之為《普賢行願品》。

  上述三大譯本之中,「六十華嚴」和「八十華嚴」為全本,而「四十華嚴」只是《入法界品》的異譯本。此外,《華嚴經》的某一品或某一部分單獨譯為漢語的也很多,法藏在《華嚴經傳記》卷一中列舉了35部14。這些別譯本現今大部分都保存了下來。限於篇幅,下文僅將與《十地品》有關的異譯本的翻譯流傳情況作一簡單介紹。

  儘管關於《華嚴經》集成的時間目前仍然難於取得一致意見,但與《十地品》相關的單品經的現世早於《華嚴經》的觀點卻是一致的。如前所說,龍樹在《大智度論》中就引用了《十地經》的觀點。同時,《十地品》相關內容的漢譯,比之《華嚴經全本要早得多,異譯本要多一些。

  現存最早的華嚴類典籍,是東漢支婁迦讖所翻譯的《兜沙經》一卷,翻譯的時間大致在漢靈帝光和年至中平年間,即178至189年。漢譯《兜沙經》儘管僅有兩千五百餘字,但意義重大。「兜沙」的涵意是「十」,經文以十為單位組織義理,主要說十方佛剎都有佛,又說菩薩行有種種十法。若想成佛須經歷種種十法階次,如十住、十行、十無盡藏、十迴向、十地、十定等六類。此經相當於唐代實叉難陀譯《華嚴經》的《如來名號品》以及《光明覺品》序起部分。因為有關《十地品》形成的資料,在梵文中存世甚少,因此,《兜沙經》所提供的資料似乎表明,《十地品》的形成似乎要晚於《兜沙經》,但也不會太晚。如印順法師所說,二者大致在同一時期

  菩薩修行階位思想中國的早期傳播史中,三國時期的吳支謙譯的《菩薩本業經》一卷,具有重要的地位。儘管也有學者不同意將這一譯本納入華嚴經典系列,而傾向於將其當作獨立於《華嚴經》之外的典籍,但此經的內容確實與後來的大《華嚴經》有非常直接的關聯。據研究,《菩薩本業經》的第一部分(缺品名)與《兜沙經》的內容相當,可說是《兜沙經》的簡化與漢化。其《願行品第二》則與唐實叉難陀譯《華嚴經》的《凈行品》相當。其《十地品第三》則是唐《華嚴經譯本的《升須彌山頂品》、《須彌頂上偈贊品》以及《十住品》的異譯,但沒有《十住品》的偈頌。儘管此經中已經使用了「十地」作經的品名,但其內容實際上並非後來的「十地」,而大致相當於「十住」。經文中也將十地和十地住、十住混合使用,這也是晉譯六十卷《華嚴經》出現之前的普遍現象

  西晉、東晉時期,是華嚴類單行經傳入中土最集中的時期,而與《十地品》相關的單品經的譯本先後出現了十幾種。如法藏在《華嚴經傳記》卷一中說

  《菩薩十住經》一卷,是《十住品》,東晉西域沙癨密(晉言「訶支」)譯。
  《菩薩十住經》一卷,是《十住品》,西晉沙門竺法護譯。

  《菩薩十道地經》一卷,似《十住品》,聶道真譯。

  《十住斷結經》十卷,非《十住品》,亦非《十地品》,以名同恐誤附也。後秦涼州沙門竺佛念譯。

  右件經並是此經第三會中出。

  《十地斷結經》十卷,是《十地品》,後秦沙門竺佛念譯。

  《十住經》十二卷,是《十地品》,西晉聶道真譯。

  《菩薩十地經》一卷,似《十地品》、《十住品》也,西晉竺法護譯。

  《大方廣十地經》一卷,似《十地》、《十住品》也,西域沙門吉迦夜譯。

  《十地經》一卷,似《十地》、《十住品》,東晉訶支譯。

  《十住經》四卷,具是《十地品》,後秦羅什共賓三藏佛陀耶舍(秦言「覺明」)譯。陶靜《漸備一切智德經》五卷,具是《十地品》,西晉月支國沙門曇摩羅(晉言「法護」)譯。《菩薩初地經》一卷,似初地,西晉清信士聶道真譯。

  右件經並是此經第六會中出。15

  法藏所列的這些譯本,現存者有:

  第一,西晉竺法護譯《漸備一切智德經》五卷,與唐譯八十卷《華嚴經》的《十地品》相當。

  第二,西晉竺法護譯《菩薩十住行道品》(即法藏所說的《十住經》),與《十住品》較為接近。

  第三,姚秦竺佛念譯《最勝問菩薩十住除垢斷結經》十卷,與《十地品》相當。

  第四,東晉癨多蜜譯《菩薩十住經》一卷,與《十住品》相當。

  第五,後秦沙門竺佛念譯《十住斷結經》十卷,宣講十地,但與六十卷、八十卷《華嚴經》的內容有不少差別

  第六,《十住經》四卷,姚秦鳩摩羅什譯,這是《十地品》的異譯本

  第七,《大方廣菩薩十地經》一卷,西魏吉迦夜譯。

  此外,唐代有《十地經》九卷,唐屍羅達摩譯,這也是《十地品》的異譯本內容非常接近六十卷和八十卷《華嚴經》。

  從上述譯經的名稱看,「十住」與「十地」在名稱方面並未形成統一的分工。對於這一問題,魏道儒先生在《中國華嚴宗通史》中試圖理出一個線索來。他說:「晉譯華嚴是把此前經名中『十地』部分作『十住』,而把標為『十住』的作為『十地』。」16這一觀點似乎有些絕對。其實,即便是在竺法護翻譯的三部典籍中,也未做到完全統一。譬如,《佑錄》卷二載有竺法護所譯的《菩薩十地經》一卷,《大唐內典錄》說其為《華嚴經·十地品》,而法藏在《華嚴經傳記》中卻似是而非地說「似《十地品》、《十住品》」。而竺法護所翻譯的《漸備一切智德經》用的是十住的概念,其內容相當於《十地品》。支謙所譯《菩薩本業經》是將十地、十住混合使用的。總之,十住、十地譯語的區分,大致在佛陀陀羅所譯六十卷《華嚴經》中才得以確定。

  二、《十地品》題解及其結構

  本節我們擬就宣說此法之聚會的會名以及《十地品》的名稱之涵義以及《十地品》的結構作一概述。

  法藏這樣解釋「他化自在天會」以及《十地品》名稱的涵意:

  釋名亦二:先釋會名者,「他化天會」約「處」為名。謂他化作樂,具自得受用,顯非己力,表入地所證真如,非由緣造,故名也。二、品名者,此品名有四種:一、別譯本名《漸備一切智德經》。二、下文名《集一切智智法門品》。此二就功能立名,謂十地因行,能集生一切佛智德。然十德漸增,故雲「漸備」。三、更別譯一本,名《十住經》。四、此中名《十地》。此二約「義」帶「數」受稱。謂「十」是一周圓數,「地」是就「義」約「喻」為名,謂生成佛住持故也。17

  澄觀在法藏解釋的基礎上有所補充:

  會名有三:一、約「人」名「金剛藏會」。二、約「處」名「他化自在天會」。謂他化作樂,具自得受用,表所入地證「如」,無心不礙「後得」而起用故;事、理存泯非即離故;因他受用而有所作,非自事故,自、他相作皆自在故;將證離欲之實際故。不處化樂者,表凡、聖隔絕故。三、約「法」名「十地會」,即同品名。所以得此名者,《本業》雲:「地名為持,持百萬阿僧癨功德;亦名生,成一切因果故名為地。」本《論》雲「生成佛住持故」,即斯義也。《唯識》第九雲「與所修行為勝依持,令得生故」者,但語其「因」,闕「生果」義。有別行譯本,名《十住經》,「住」是「地」中一義故。《仁王》兼明,雲:「入理般若,名為住;住生功德,稱為地。」而下經又名《集一切智智法門》,亦兼因、果。復有別譯,名《漸備一切智德經》,以後後過前前,故名為「漸備」。漸備即是集義。若名「十地」,就「義」約「喻」以受其名。若雲「十住」,唯就「法」稱。「十」是一周圓數,十十無盡,皆帶「數」釋。後之二釋,皆是依「主」,一切智智之法門故,漸備一切智之德故。18

  與法藏略有差別,澄觀是將會名與品名合起來解釋的。這是因為,作為法藏與澄觀詮釋對象經文文本的結構不同。法藏所詮釋的六十卷《華嚴經》的第六會有十一品,《十地品》只是其中的第一品(全經的第二十二品)。而澄觀所詮釋的對像是八十卷《華嚴經》,其第六會僅僅有《十地品》一品,即全經的第二十六品。

  將澄觀的解釋與法藏的解釋對照,可以發現,澄觀補充了從「人」即說法主體角度而言的「金剛藏會」的會名,並且以所說之法——十地命名此會為「十地會」,最後又順便將《十地品》的異名來由作了解釋。上述法藏、澄觀對於此會之名稱與《十地品》之名稱的含義之解釋,大多語句之涵義是明了清晰的。限於篇幅,不準備逐句解釋,僅將其難解對於理解《十地品》之內容特別重要之處作些解釋。

  第一,關於金剛藏菩薩的涵義。世親在《十地經論》卷一中說:「何故名金剛藏?藏,即名堅,其猶樹藏。又如懷孕在藏,是故堅如金剛,名金剛藏。是諸善根,一切余善根中,其力最上,猶如金剛,亦能生成人、天道行,諸餘善根所不能壞,故名金剛藏。」19也就是說,此會之所以讓金剛藏菩薩宣講十地之法,一是金剛藏菩薩以身所證為會眾修行的示範,二是此菩薩所具有的堅固如金剛的善根使其證入十地的保證。

  第二,關於「他化自在天會」之會名的涵義。他化自在天又譯作他化樂天、他化自轉天、化應聲天,單稱自在天、他化天、化他天,或第六天。此天不用自己變現樂具,假下天化作,自在遊戲,故名他化自在。居欲界人、天之頂,為欲界之主,與色界摩醯首羅天,同為防護危害正法者之魔王,即四魔中之「天魔」。後為佛所化度,成為佛教護法神。此「天」有三事勝於閻浮提,即長壽、端正、多樂。關於在他化自在天說十地之法的象徵意義,澄觀所言有三層涵義:其一,表徵十地之法是證得真如自得自在。其二,所證之境界並非為自己,而是為眾生,即化他自在。其三,表徵證得境界菩薩已經超越了凡夫境。簡要言之,在自在天宮說十地法,恰當地突出了十地法之殊勝處。

  第三,關於八十卷《華嚴經》之《十地品》的兩種名稱的涵義。通觀法藏、澄觀的解釋,涉及到兩對四方面,即因與果、數與喻。關於「地」的涵義,澄觀所引用的「《本業》」是指竺佛念所譯的《菩薩瓔珞本業經》,其文字與原文略有出入。竺佛念原文為:「雲何名地?佛子!『地』名『持』,持一切百萬阿僧癨功德。亦名『生』,成一切因果故名地。」20「地」取的是大地的能持以及能生萬物功能作譬喻,譬喻此法是生佛的根基。而「十」這一數字,也具有象徵涵義,即「一周圓數,十十無盡」。而「因」即指十地是成就佛果之因,「果」則指十地能夠生成佛果。法藏、澄觀所說的《十地品》的另外一個名稱「集一切智智法門品」直接是就因、果立名的,「因」為「十地」之修行,「果」則是佛智(一切智智)。

  第四,關於《十地品》的兩種舊譯名的涵義及其與十地之名的會通。在晉譯六十卷《華嚴經》譯出之前,《十地品》主要的名稱是《十住經》和《漸備一切智德經》。法藏、澄觀解釋說,此二名與《十地品》之名是一致的,只是著眼點有些不同而已。不過,澄觀所引用的《仁王般若經》的原文為:「入理般若名為住,住生德行名為地。」21即以「十住」稱呼「十地」,僅僅著眼於入理般若罷了。而「漸備一切智」則有二義:一是指十地之修證是「上地」或稱「後地」勝過「下地」或稱「前地」,證入「上地」是在中道方法超越「下地」的必然結果。二是說,「漸備」即是「聚集」的意思,十地是逐漸積累成佛善根過程。總體而言,法藏、澄觀認為,《十地品》之名更帶涵蓋性和包容性。

  作為《華嚴經》的重要組成部分,一般都將《十地品》判釋入正宗分之內。但是,在相當一段時間,《十地品》是作為單獨的經文印度流傳的,如龍樹在《大智度論》中就曾經稱引《十地經》。因此,《十地品》具有相當完整的結構。依照中國佛教對於經典的最流行的「三分」判釋方法,《十地品》是三分俱全的。法藏就六十卷《華嚴經》的《十地品》作了如下的判釋:

  或為三者,謂序、正、流通。此中所辨,要唯教、證既殊,三分亦異。就教,三者:初至「起分」,是其由序,以起發正說故。二、「本分」已去,是其「正宗」。於中雖後有廣,有略,同說地法,判為「正宗」。三、「地利益分」下,辨法力感益,判為「流通」。二、就證,三者:初一,「序分」判為由序。二、「三昧分」是「證」,「正宗」。因入此定,正顯實證故。《地論》雲:「此三昧是法體也。」三、流通之義,釋有二類:一、以己之德流被「信地」,說為流通。若從此義,「加分」已去,皆是流通。以說自所得,令信、行地菩薩證入地故。二、顯法利益流及末代。若從此義,即「地利益分」方是流通。今據前義說也。22

  此中,「教」即「教法」,修行方法;「證」即修行證得境界。當時,佛在他化自在天宮摩尼寶殿,諸方世界諸大菩薩都前來集會。這時,金剛藏菩薩由於佛的威力,進入大智能光明三昧,受到諸佛稱贊並且摩頂。金剛藏菩薩從定中起,向會眾宣說十地的名稱。這時,解脫月等菩薩請他解說,佛也放出光明給其加以神力,金剛藏菩薩便向會眾演說甚深的十地法門行相。從所證的角度言之,金剛藏菩薩所進入的不可思議菩薩智能光明三昧是其核心。因此,法藏和澄觀才說,以證言之,三昧分是《十地品》的正宗分。此前自然是序分。此後的部分是金剛藏在佛的加持之下,將自己所證流被已入信地、十行之地境界菩薩,因此,屬於《十地品》的流通分。然而,從教法的角度言之,其重點應該是所說之法。因此,由金剛藏菩薩正式說法直到宣說完畢第十地的內容,屬於正宗分。澄觀在《華嚴經疏》卷三十一,沿襲了法藏所說的三分判釋,語言大同小異。

  當然,除三分判釋法之外,也有人以其他更細致的方法來判釋《華嚴經》。這些在法藏《華嚴經探玄記》卷九、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一都有介紹。然而,為了方便今日讀者的閱讀,我們將三分法的判釋與法藏,特別是澄觀介紹的其它判釋法結合起來,將《十地品》分為十九部分。其中,第一序分、第二加分、第三本分為法藏、澄觀所說三分法的序分。由本分一直至第十六第十地法雲地為三分法的正宗分,而其後的第十七地影像分、第十八地利益分、第十九重頌分為流通分。

  三、十方成佛菩薩修行階位

  學佛修行的最終目的就是獲得解脫,達到最高的理想境界——成佛大乘佛教佛性思想正是著眼於為眾生成佛提供理論依據,《大涅槃經》宣說一切眾生都有佛性觀念,《勝蔓經》以「空如來藏」與「不空如來藏」的統一來論定眾生心性,為眾生成佛提供了明確的依據。小乘佛教所言,現在世只有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出世之前曾經有六佛(即毗婆屍佛、屍棄佛、毗舍浮佛、拘留孫佛、拘那含牟尼佛、迦葉佛),將來彌勒佛。依照這一說法,佛的出世是有先後次序的,在一世間不能同時有二佛。這顯然限定了眾生成佛的可能性,不利於佛教的進一步發展與傳播。《華嚴經》之所以不遺餘力地塑造出蓮華世界海,就在於擴大成佛時空,使一切眾生都有成佛的希望和可能。不僅如此,《華嚴經》還通過對於菩薩行的宣說,以完整的菩薩修行階位將其具體化。而此經的《入法界品》則以善財童子參學的形式眾生顯示了一條修習菩薩行達至佛境界的切實途徑。所有這些,對於後來印度佛教以及中國佛教的發展都產生了重大影響。

  《華嚴經》以十方成佛思想使大乘佛教成佛理論更加豐富,更加切實。此經認為在空間上同時有無量無邊的國土分布於十方,即可以有無量無邊的佛,即使大家一起成佛,也安排得下。《華嚴經·如來出現品》說:

  我等十方八十不可說百千億那由他佛剎微塵數同名諸佛,皆說此法;如我所說,十方世界一切諸佛,亦如是說佛子!今此會中,十萬佛剎微塵菩薩摩訶薩,得一切菩薩神通三昧我等皆與授記,一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剎微塵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我等亦與授記,於當來世經不可說佛剎微塵數劫皆得成佛,同號「佛殊勝境界」。我等為令未來菩薩此法故,皆共護持。如此四天下所度眾生,十方百千億那由他無數無量,乃至不可說可說法界虛空等,一切世界中所度眾生,皆亦如是。23

  這是說,十方世界有無量無邊相同名字的佛都在說法。同時,在法會有無量無邊的大菩薩,因為證得一切菩薩神通三昧諸佛為他們授記,其在一生中都能成佛。還有無眾生,如果發菩提心諸佛也將為其授記,他們於未來世也將成佛

  儘管《華嚴經》以宏闊的視野宣傳「十方成佛」的思想,但同時指出成佛也並非輕而易舉,而是要經過長期的修行。在其他經典已經提出的菩薩修行階位之基礎上,《華嚴經》宣說眾生必須經過種種十法階次的修行,最終才能成佛菩薩自初發菩提心,累積修行功德以至於佛果,其間所歷經的階位稱之為「菩薩階位」。關於菩薩階位之位次、名義,諸經論所說不一,例如發心住、治地心住等十住說,在古代原本涵蓋菩薩修行之全部階位,至後世則僅相當於十地以前三賢位之初位而已,可見菩薩階位說也是隨著佛教教理史的發展而發展。在四十一位、五十一位、五十二位、五十七位等各種菩薩階位說之中,自古以降《菩薩瓔珞本業經》所舉之五十二位說——十信位、十住位、十行位、十迴向位、十地位、等覺、妙覺,以名義之整然,位次之無缺,而廣為採用。與其他類似的經典略有不同,《華嚴經》採取的是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佛地等五十一層菩薩修行階位,但對於十住之前的十信並未展開論說。《華嚴經》未曾具體言及「十信位」,茲依據《菩薩瓔珞本業經》將其名義列舉如下:信心、念心、精進心、慧心、定心、退心、迴向心、護法心、戒心、願心。陶靜在《華嚴經·十住品》24中專門闡明十住位的內容。此中,法慧菩薩蒙佛的加持力而入於無量方便三昧,出定之後向會眾宣說十住之法。十住如下:一、發心住。指修得善根之人以真方便發起十信之心,信奉三寶常住八萬四千般若波羅蜜,受習一切行、一切法門,常起信心不作邪見、十重、五逆、八倒,不生難處,常值佛法,廣聞多慧,多求方便,始入空界,即住於空性之位,於心生出一切功德;二、治地住。在前述修行境界基礎上,修行者常隨空心,凈八萬四千法門其心明凈,猶如琉璃之內顯現出精金;因為初發之妙心,履治為地,故稱之治地住;三、修行住。在前述修行境界基礎上,修行者在前述發心、治地二住所得之智俱已明了,因而可游履十方而無任何障礙;四、生貴住。指在前述各個層次之妙行的基礎上,冥契妙理,將生於佛家為法王子;即行與佛同,受佛之氣分,如中陰身,自求父母,陰信冥通,入如來種;五、方便具足住。在前述修行境界基礎上,修行者習無量之善根自利利他,方便具足相貌無缺;六、正心住。在前述修行境界基礎上,修行者並非僅僅相貌與佛相同,其心也與佛相同,因此名之為正心住;七、不退住。在前述修行境界基礎上,修行者進入無生畢竟空界,心常行空無相願,身心和合,日日增長;八、童真住。菩薩發心起,始終不倒退,不起邪魔破菩提之心,至此佛之十身靈相乃一時具足;九、法王子住。修行者自初「發心住」至第四「生貴住」,稱為「入聖胎」;自第五「方便具足住」至第八「童真住」,稱為長養聖胎;而此「法王子住」則相形具足,於焉出胎;猶如從佛王之教中生解,乃紹隆佛位。十、灌頂住。此位菩薩已可列名為佛子,堪行佛事,故佛以智水為之灌頂;猶如剎帝利王子之受權灌頂。

  《華嚴經·十行品》25專門闡明十行位。此中功德菩薩接受諸佛加持進入善思惟三昧,出定之後向會眾宣說十行之法:一、歡喜行。指菩薩以無量如來的妙德,隨順十方;二、饒益行。在前述十住修行基礎上,以無量如來之妙德,隨順十方,作大施主,能舍一切,三時無悔,使所有眾生歡喜尊敬;三、無違逆行。又稱無恨行、無恚恨行,是指忍辱,遠離恨,謙卑恭敬,不害自己和他人,對怨能忍,以德報怨;四、無屈撓行。又作無盡行,指雖然多劫受諸劇苦,仍勤修精進發心度一切眾生,廣攝善法,令至大涅而無鬆懈;五、離痴亂行。又名無痴亂行,是在前述修行基礎上,常住正念而不散亂對於一切法都無痴亂;六、善現行。指知曉一切法並無所有,身、口、意三業寂滅,無縛無著,但卻不捨棄而是教化一切眾生;七、無著行。是指歷諸塵剎供佛求法,心無厭足,且以寂滅觀諸法,因此對於一切無有所著;八、尊重行。又名難得行,是指尊重善根智能等法,悉皆成就,由之更增修二利之行;九、善法行。指獲得四無礙陀羅尼門等法,成就種種化他之善法,以守護正法,使佛種不絕;十、真實行。指修行至此境界已經成就第一義諦,如說能行,如行能說,語言思維外在行為完全相應,色、心都相順協調。

  《華嚴經·十迴向品》26專門闡明十迴向位的具體內容。此中金剛幢菩薩接受諸佛加持進入智光三昧,出定之後向會眾宣說十迴向之法:一、救護眾生迴向。即救護一切眾生眾生迴向菩薩以行六度、四攝等救護一切眾生,使其遠離眾生之相,怨、親平等;二、不壞迴向又名不壞一切迴向,將信仰佛、法、僧等三寶所獲得的永遠不會變化的信仰迴向善根,使眾生獲得善利;三、等一切佛迴向又名等一切諸佛迴向平等一切佛迴向、等諸佛迴向是指效法三世佛,不著生死不離菩提,修習迴向之位;四、至一切處迴向又名遍至一切處迴向,經由迴向力以所修善根供養一切三寶利益一切眾生;五、無盡功德迴向。又作無盡藏迴向,即隨喜一切無盡善根迴向此等功德莊嚴諸佛剎,以得以獲得無盡善根;六、隨順平等善根迴向又名隨順堅固一切善根迴向、入一切平等善根迴向,其內容迴向所修之善根,被佛所守護,能成一切堅固善根;七、隨順等觀一切眾生迴向又名等心隨順一切眾生迴向、等隨順一切眾生迴向,其內容是增長一切善根迴向利益一切眾生;八、如相迴向又名真如迴向是指隨順真如相而將所成種種善根迴向眾生;九、無縛無著解脫迴向又名無縛無著解脫迴向、無縛解脫迴向、無縛無著迴向是指對於一切法無所取執縛著,得解脫心,行普賢行,以無縛著解脫之心迴向所習諸善,饒益群生;十、法界無量迴向又名法界無量迴向法界無盡迴向,指修習一切無盡善根,以此迴向,願求法界差別無量功德

  菩薩在修完十迴向之後,就可以修行十地法門了。應該特別指出的是,關於菩薩修行階位的描述,在《華嚴經》之後,被《金光明經》和《解深密經》所細化和深化。特別是在中國唯識思想傳播第一階段——地論學派時期和唐代唯識宗的興盛時期,《十地品》所言的菩薩階位都被唯識化了。世親的《十地經論》一直是華嚴宗諸祖解釋十地的最重要、最權威根據,而澄觀更是吸收了玄奘傳來的經典之解釋來詮釋十地。綜觀法藏《華嚴經探玄記》和澄觀的《華嚴經疏》對於菩薩修行階位的解釋,幾乎與唯識學沒什麼區別。儘管從學術研究的角度,這樣的解釋有將論師以及後起的思想逆加於詮釋對象之譏嫌,但是從信仰者接受的角度觀之,這樣的視角可以說是唯一的方便,也是別無選擇的。正是出於這一考量,在此有必要結合唯識學將《華嚴經》所言菩薩修行階位再行作一簡要解釋。

  唯識學所概括的菩薩修行的五個位次是資糧位、加行位、通達位、修習位和究竟位。而唯識學一般將前述十住、十行、十迴向列入資糧位,十地則歸入修習位,究竟位是指佛地。

  第一,資糧位。菩薩進入資糧位,已經對佛教解脫道理有深刻信仰和理解,能夠資助菩提法身之得,因以「資糧」喻之。又可稱其為順解脫分,「分」為「因」義,意為此種資糧皆隨順解脫而無違逆,因而名之為順解脫分。至於資糧位之相狀,《成唯識論》有一描述:「從發深固大菩提心乃至未起識,求住唯識性。於二取隨眠,猶未能伏藏。」27這是說,資糧位是從菩提心到「未起順決擇識,求住唯識真實勝義性。」28在資糧位,能取之「識」和所取之「境」還未消除,二取——即我取和法取的種子仍眠伏在第八阿賴耶識之中。此位包括十住、十行和十迴向,構成三賢位。既為賢位,則僅達至賢者之境而非聖者之境。而依照大乘佛教的規定,真正成為聖者要到十地才能夠達到。

  第二,加行位。十迴向之後,持續向著悟證理體用功夫,稱為加行位。又稱為順抉擇分,「抉擇」意為堅定信仰,剷除疑惑。加行位又分為四個等級,即暖、頂、忍、世第一。暖、頂二位應修習四種「尋思觀」;忍、世第一二位應修習四種「如實智」。「四尋思」是指名、義、自性差別。「尋」為尋求,「思」為思維、考慮。「名」指事相之名稱或文字,「義」指「名」所蘊含的意義。「名」有自性差別,「義」亦有自性差別世人將二者的自性即內在規定與其外在事相相聯繫,並且執其為實有。唯識學以為,世人之所以沉淪三界,將語言及其意義世界執為實際之存在,也是重要原因之一。於暖、頂二位修習「四尋思」觀就是要通過修習而體悟名、義、自性差別四者均是空。不過,此四尋思雖觀所取四境(名、義、自性差別)離開識本身就是不存在的,但仍未能觀得能觀此境的「識」也是非有。四如實智則在基礎上更進一步,也就是如實了知四尋思中所取、能取本身都是空的,因而名、義、自性差別都是而非有的。

  第三,通達位。也稱為見道位。《成唯識論》卷九曰:

  若時菩薩於所緣境、無分別智都無所得,不取種種戲論相故。爾時乃名實住唯識真勝義性,即證真如。智與真如平等平等,俱離能取、所取相故。29

  這是說,在通達位中,所緣之境和能緣之智皆無,這就唯識。「通達」意為體會貫通,即以無分別智體會真如理體,如《成唯識論》所說:「加行無間,此智生時,體會真如,名通達位;初照理故,亦名見道。」30「見道」之義有二說:一是真見道得根本智。如《成唯識論》所說:「一、真見道。謂即所說無分別智,實證二空所顯真理,實斷二障分別、隨眠,雖多剎那事方究竟而相等故,總說一心31。即實證我空、法空所顯示的真理,斷除煩惱障和所知障的分別、隨眠。雖經多念方才究竟悟現,但其每一念都契合理體,念念前後相等,故總說一心;二、相見道。又可分為觀非安立諦和觀安立諦兩種。「安立」即方便施設之義。觀非安立諦就是觀無差別的絕對真理真如理體,《成唯識論》說:此「有三品心:一、內遣有情假緣智,能除軟品分別隨眠;二、內遣諸法假緣智,能除中品分別隨眠;三、遍遣一切有情諸法假緣智,能除一切分別隨眠。前二名法智,各別緣故;第三名類智,總合緣故 。」32在此內遣有情假緣智指能斷我執智能,內遣諸法假緣智指能斷法執的智能,而第三類智則總合前二智之所證,既體認人空,又體認法空。觀安立諦是觀有差別的相對真理四聖諦。此含有十六心,即苦、集、滅、道各有四心。唯識宗對十六心之開合遵循兩個規則,先以別相與總相將四諦各分為二,即法與類;再將所證分成忍與智,心安住於真理而不動叫忍,因忍而成就者為智。比如依苦諦來說,由觀苦諦真如而成苦法智忍,由苦法智忍而證苦法智,再由苦法智而成苦類智忍,由苦類智忍而證苦類」。其它三諦,可依此類推。通達位中所謂一心指無漏種子真如為所緣而起現行時所生成的無漏心,稱一言其絕對無染,而所謂十六心則是無漏之心體的隨緣起用即心之作用

  第四,修習位。也名修道位。《唯識三十頌》說:「無得不思議,是出世間智。舍二粗重故,便證得轉依。」33這是說,在修習位,菩薩已經成就無所得之空,已經遠離能取之識和所取之境,其證得的這種智能妙用難測、不可思議,屬於出世間智。這一階位之菩薩已舍除了煩惱所知二障,已「轉舍依他起上遍計所執及能轉得依他起中圓成實性。由轉煩惱得大涅,轉所知障證無上覺」。34此位要經十地,修十種勝行,斷十重障,證得十種真如

  第五,究竟位。修習位之後即達究竟位,亦即證得佛果。《成唯識論》說:「此即無漏界,不思議善常,安樂解脫身,大牟尼名法。」35此為佛位,諸漏永凈,清凈圓明,因而名為無漏。諸佛法身,不可執有,不可說無,離諸分別戲論,非言可詮,是不可思議的絕對理體。其純凈無染,因而說其為善;恆無變易,因而說其為常;眾相寂靜,因而說其為安樂;永離縛障,因而說其為解脫身。至此,唯識所說之「轉識成智」便告完成。

  《華嚴經》儘管沒有出現加行位、通達位和修習位的名稱,但是,世親、法藏、澄觀在解釋《十地品》的相關經文時,都使用了唯識學的術語和內容。在《十地品》的「加分」中,有一經文

  又令得菩薩十地始終故,如實說菩薩十地差別相故,緣念一切佛法故,修習、分別無漏法故,善選擇、觀察大智光明、巧莊嚴故,善入決定智門故,隨所住處次第顯說無所畏故,得無礙辯才光明故,住大辯才地善決定故,憶念菩薩不忘失故,成熟一切眾生界故,能遍至一切處決定開悟故。

  這一段是同名「金剛藏」的佛向金剛藏菩薩說「所加」的內容對於其中的「善選擇觀察大智光明莊嚴一句,澄觀解釋說:

  「大智」者,即「真見道」,根本法、無我智過小乘故名「大」。治無明,故雲「光明」。此智親證真如平等平等離二取相,名善觀察。實斷二障分別隨眠,名善選擇。「巧莊嚴」者,即「相見道」,是「後得智」,故《論》名方便,方便即巧法。「真見道」種種建立,名為莊嚴。又莊嚴者,即二智成德,由得此二善達法界,於多百門已得自在,故雲莊嚴。36

  依澄觀等人的解釋,在諸佛加持下,金剛藏菩薩具備的「善選擇觀察大智光明莊嚴」就是指加行位和見道位之智能,它斷除了各種障礙大智為真見道之智,巧莊嚴即相見道之智。其餘文句與前述見道位的內容幾乎沒有區別。在《十地品》的「請分」中,解脫菩薩向金剛藏菩薩解釋會中的大眾都已經具備聽聞此微妙法門的各種素質。經文曰:

  爾時解脫菩薩是說已,白金剛藏菩薩言:「佛子!今此眾會皆悉已集,善凈深心,善潔思念,善修諸行,善集助道,善能親近百千億佛,成就無量功德善根,舍離痴惑,無有垢染,深心信解,於佛法中不隨他教。」

  澄觀繼承世親、法藏之說,將其分為教凈與證凈兩方面去解釋,而善凈深心為其總句。阿含凈即教凈為:

  一、「善潔思念」,即欲凈,隨所念阿含,得方便念覺凈。謂得方便,即不取念相,名為「善潔」。二、「善修諸行」者,求凈,三業敬順,起求法行故。三、「善集助道」,即生得凈,願得益眾生,處上上,勝生生,而便得悲智勝念,以助正道故。四、「善能」等,即受持凈,親近多佛,意在多聞憶持故。五、「成就善根」,即行凈,為求地上真證法故,習少欲頭陀等,離著善根。37

  四種證凈為:

  一、「舍離痴惑」者,得凈現智,善決定故。謂「真見道」中,得無分別智,非比知故,名為「現智」。「相見道」中,以「後得智」,審觀理智故,決定無惑。亦可俱通。「相見道」中,亦名「現觀」。「真見道」中,決理無惑,皆破無明,故雲「舍離痴、惑」。二、「無有垢染」,即不行凈,「修道」中一切煩惱不行故。「相見道」後,至「金剛無間道」中,皆是「修道」。復數修習無分別智故,名「修道」。滅二粗重,皆使不行。對「見道」中,初斷所知,故雲「垢染」。……三、「深心信解」,即無厭足凈,不樂小乘,但於上勝佛德,深心希欲,信解決定故。四、「於佛法」下,不隨他教凈,趣菩薩地盡道中,自正行故。38

  如果將澄觀的這段解釋與前文所介紹的見道位、修習位的內容相對照,其用唯識學的修行五位說來詮釋經文做法便毫無疑義了。

  還有一個重要問題,印度佛教所言的菩薩修行階位具有明確的漸進性。這一點,在《華嚴經》中也如此,唯識學的「修行五位」更是如此。因此,在解釋《十地品》的請分中金剛藏菩薩所說的偈語「應說諸地勝智道」時,澄觀在繼承世親、法藏的解釋的基礎上說:「勝智道者,即觀漸次。道者,因也。以『加行智』為正,證勝智之漸次,故名勝智道。謂說此十地,若『加行觀』,若『加行』所依止『理』,能生諸地實智故。」39世親、法藏、澄觀說,加行智、根本智、後得智為十地中每一地的初期、中期、後期修行的三重相狀。而此句是說修行十地,如果以加行智為依止之理,就可證得諸地的最真實智能。可見,無論是在印度大乘佛教後期(即世親所處的大乘唯識學流行時期),還是在中土,十地都是唯識學之修行五位中的加行位、通達位、修習位對應起來理解的。

  如前所說唯識學所言的修習位,須修十種勝行,斷十重障,證得十種真如十種勝行即是波羅蜜多,《十地品》的經文中對此已經明確說到了。而所斷的十種障以及所證得十種真如,《十地品》的經文中未曾明確提及,然世親、法藏、澄觀在釋文中都以其與十地相配釋。譬如,世親在《十地經論》中說

  何故定說菩薩十地,對治十種障故。何者十障?一者,凡夫我相障。二者,邪行眾生身等障。三者,相於聞思修諸法忘障。四者,解法慢障。五者,身凈我慢障。六者,微煩惱習障。七者,細相習障。八者,於無相有行障。九者,不能善利益眾生障。十者,於諸法中不得自在障。40

  而澄觀則在文中明確說:

  三、「列名」中,為對治「十障」、證「十真如」、成「十勝行」,說於十地及引諸論。-並如下廣釋中辯。41

  可見,以唯識學的「修行五位」來詮釋《華嚴經》的菩薩階位之說,是印度瑜伽行派以及中土華嚴經師的一貫做法

  四、《十地品》所言十地的修行諸行相

  由梵本現存這一事實推斷,《十地品》在印度曾經很流行是毫無疑義的。而世親是以唯識學之觀念來詮釋《十地經》的。因此,中土治《華嚴經》者以唯識學之「修行五位」來詮釋十地之修行以及所證成之「相」,也是沒有任何不妥當之處的。本節則依據法藏、澄觀對於《十地品》之宗旨的解釋,來描述《十地品》所言各「地」的修行內容以及所證得的相狀。《十地品》如其品名所指,其宗旨自然是以菩薩十地修行核心。對此,法藏、澄觀的解釋大同小異。法藏說:

  二、品宗者,此品約「總」,正以十地證行為宗。「別」說有十義:一、約本,唯是果海不可說性。二、約所證,是離垢真如。三、約智,謂根本、後得等三智。四、約斷,謂離二障種現。五、約所修,初地修願行,二地戒行,三禪行,四道品行,五諦行,六緣生行,七菩提分行,八凈土行,九說法行,十受位行。六、約修成,有四行,謂初地信樂行,二戒行,三定行,四已上總是慧行。慧行中,四、五、六是二乘慧,七地已去是菩薩慧。七、約位,有二位,謂證位、阿含位,是十地之位故也。八、約寄乘法,謂初、二、三地寄世間人、天乘;四、五、六、七地寄出世間,是三乘;八地已上,出出世間,是一乘法;故以諸乘為此地法也。九、約寄位之行,謂於十地成「檀」等「十度行」。十、約報,現「十王事相」。42

  澄觀的解釋與法藏的解釋相比,有兩處重要補充和三處大的差別。先說兩處補充:

  第一,關於從總體概括《十地品》的宗旨,澄觀補充說:「總有二義:一、以地『智』、『斷』、『證』、『寄位』、『修行』為宗,以顯圓融無礙行相為趣。二、前二皆『宗』,成佛果為『趣』。」43澄觀所言較法藏復雜,但也更明確、具體些。「宗趣」一語簡單解釋就是宗旨和趣向,然仔細區分,在佛教中,「趣」具有目的、歸趣、方向等涵義,與「宗」有明顯區別。澄觀的這一解釋就是將二者如此區別的。首先從第一層面言之,《十地品》包含菩薩在各「地」所具的智能、所斷除的有漏種子、所證得境界、十地的階位區分以及菩薩在各地的修行內容。——這就是「宗」。而從「趣」言之,前述五者是分別而言的,但《十地品》的最終目標確實圓融也就是十地並非「地地」差別,其差別之相是一種方便說法。因此,從歸趣而言,《十地品》是為了顯現菩薩修行的「圓融無礙行相」。從第二層面言之,「以地『智』、『斷』、『證』、『寄位』、『修行』為宗,以顯『圓融無礙』行相為趣」這兩句本身就是宗,而成就佛果則為最終歸趣。

  第二,關於十地所具的智能,澄觀補充說:「三者,約智,謂根本、後得,亦通方便 。」44即菩薩在十地所證得智能總體上言之,為根本智、後得智和方便智。

  關於不同的三處:

  第一,澄觀沒有列入法藏所說的第十約報。

  第二,法藏的第七約位,澄觀改為:八者,約法,有三德,謂證德、阿含德及不住道,是十地之德故45。所謂阿含德即無比之德,而不住道則是不住世間也不住涅,同時相導,名不住道46。

  第三,澄觀列入了「撮要」,其文曰:「十者,撮要,謂六決定。」47此處的六決定是指完全明了和知曉六種確定不移的事理智能

  我們可以將法藏、澄觀的解釋綜合起來分析《十地品》所言諸地的行、相。首先,由於法藏所言的「約位,有二位,謂證位、阿含位,是十地之位故也」,已經被澄觀所修正,所以,此條可以暫時取消、忽略。其次,將澄觀修改的「約法」列入以代替法藏的「約位」。第三,世親《十地經論》、法藏《華嚴經探玄記》、澄觀《華嚴經疏》等在每一地開始之初,都有「來意」來綜合說明每一地修證的相關內容。第四,在《十地品》中都有專門的經文敘述各地修行所得之果,而法藏所說「約報,現『十王事相』」僅僅是果報內容之一,不能完全反映經文的實際,因此,應該將其改為「約果」,並且將報相列入其中。這樣一來,便可以得到十地如下的十二種「別相」:

  一、約本。

  二、約來意。

  三、約所證。

  四、約智。

  五、約斷。

  六、約所修。

  七、約修成。

  八、約寄乘法

  九、約法。

  十、約寄位之行

  十一、約果。

  十二,約撮要。

  如果將這十二種角度再行歸納時,還會發現其中也有一些特徵是可以涵蓋整個十地的,而另外一些特徵則是各地各有分工。屬於前者的是:約本、約智、約法、約撮要。其餘諸種便屬於後者。在此,我們可以先將前者作為十地的共同特徵給予說明,然後分別條列後者。

  約本。法藏與澄觀所說大致相同。澄觀說:「一、約本,唯是果海不可說性,以離能、所證故,雖通一部,此品正明。」48「本」即根本。澄觀說,整部《華嚴經都是來源如來可說的「果海」,因為這一「果海」遠離能與所(即大致等於主體客體的區分),因此是不可言說的。

  約智。謂澄觀所說的根本智、後得智和方便智。根本智又名如理智、無分別智、正智、真智等,即符合真理無分別之真智,因為它是產生一切法樂,出生一切功德大悲之根本,所以,也叫做根本智。根本智是直證「二空」所顯現的真如之理,為斷惑障之智,也就是照了差別之智」。後得智,又稱後得差別智,是轉有為之事境,了知依他起性之如幻,而不生我法之迷惑,也就是照了差別之智」。而方便智又作權智,為實智即真實智的對稱,合稱二智。方便智為熟達方便法之智,也就是行善巧方便之智。在世親《十地經論》、法藏《華嚴經探玄記》、澄觀的《華嚴經疏》中,又將方便智稱之為加行智。在此應該特別指出三點:其一,澄觀明確說過:「此即十地中,加行、根本、後得三智,為地地中初、中、後相也。」49加行智即方便智。加行智為進入每地之核心智能,而根本智則是每地的核心所在。通過入、住、輾轉才能證得後得智,後得智為每一地的「後相」。後得智是根本智之後所得的化度眾生之智,所以需有「了俗」的一面;其二,在十地的每一地,這三智的具體內容有所不同,但旨歸是一,這就佛教修行中「漸進」方法的特色所在;尤其重要的是其三,在《十地品》講到第三地時說:

  欲度眾生令住涅,不離障礙解脫智;無障礙解脫智,不離一切法如實覺;一切法如實覺,不離無行無生行慧光;無行無生行慧光,不離禪善巧決定觀察智;禪善巧決定觀察智,不離善巧多聞
  關於這五種智能,澄觀解釋說:

  第三,「思得攝生方便」中,「方便」有五。言有五者:一、佛無礙智。二、八地如實覺。三、四地無行慧。四、三地禪定。五、亦三地多聞。然此五中,從微至著,則後後起於前前。50

  這是說,五種方便智分別在佛地、第八地、第四地和第三地證得。「無障礙解脫智」是指佛智,之所以名為無障礙解脫是因為其「無二障故,是離障解脫;具十智力,權、實無礙故,是作用解脫。」51二障煩惱障和所知障,實智是真性之中的真實智能;權智,又名方便智,即相機說法的方便智能。修至佛地,真實智與方便智已經圓融無礙。關於「一切法如實覺」,澄觀解釋說:「八地得無生忍,覺一切法如實性故。若覺實性,方能盡惑,於事、理無礙故,佛智由起。」52「無生忍」的意思是把心安住於不生不滅道理上,「忍」是心安而不再動搖的意思。澄觀說,修行至第八地所證得這一智能是獲得佛智的由起。「無行無生行慧光」是指修行至第四地的菩薩證得了無行、無生,因為他們已經了悟一切法的「自相」與「同相」。菩薩在此地所證得智能之相則是以無行與無生為體,因此,總稱為「無行無生行慧」之光。「禪善巧決定觀察智」,善巧、決定、觀察則是對此三地之禪定的若干說明。澄觀解釋說:「言禪善巧者,得三地滿勝進分禪故,出入自在亦不染禪,故名善巧。決定者,於他四地決能發也。」觀察智者,《論》雲:

  自智能觀故,謂即三地禪中之智,非前所發四地無生之慧。彼四地之慧,此中名光明依此光明故名明地。故四地證慧,由三地禪中修慧而發53。

  可見,三地所修之禪為第四地之慧生起的前提。「善巧多聞」是對三地之禪定起用之條件的說明。澄觀解釋其涵義說:「此禪不離善巧多聞者,此中修慧,由後聞慧,方得起故。三節皆慧,而慧不同。言善巧多聞者,不取聞相故。」54「多聞是指多聞經法教說而受持之意。

  約法。此即澄觀所言的證德、阿含德和不住道。
  約撮要。澄觀所說的「撮要」即提取最重要者的意思。世親、澄觀以「六決定」作為十地最核心的要義。世親在解釋《十地經》中的如下經文用了「六決定」義:

  諸佛子!是諸菩薩願善決定。無雜;不可見;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盡未來際;覆護一切眾生界。佛子!是諸菩薩乃能入過去諸佛智地,乃能入未來諸佛智地,乃能入現在諸佛智地。55

  世親對此經文解釋說:

  「善決定」者,真實智攝故。「善決定」者,即是善決定。此已入初地,非「信地」所攝。此「善決定」有六種:一者,觀相善決定,真如觀一味相故。如經「無雜」故。二者,真實善決定,非一切世間境界、出世間故。如經「不可見」故。三者,勝善決定,大法界故,一切佛根本故。如經「廣大如法界」故。大勝高廣一體,異名法相義故,一切法法爾故。復法界真如觀,勝諸凡夫、二乘智等凈法法爾故。復法界大方便集地,謂說大乘法法爾故。復法界大白法界善法法爾故。四者,因善決定,有二種:一、成無常愛果因善決定,是因如虛空,依是生諸色,色不盡故。如經「究竟如虛空」故。二、常果因善決定,得涅道。如經「盡未來際」故。五者,大善決,隨順利益他行。如經「覆護一切眾生界」故。次前善決定,此願世間、涅中非一向住故。六者,不怯弱善決定,入一切諸佛智地不怯弱故。如經「佛子!是諸菩薩乃」 至「入現在諸佛智地」故。56

  澄觀則將此六者當作「地體」看待。法藏說:此段經文是言說:「初辨六決定,為地體。」法藏、澄觀對此六方面作了在語言方面不同於世親的概括:

  通論有六義:一、約行體,決定堅固不退;二、望所證,決定己證;三、約煩惱,決定能斷;四、約所信,決定不疑;五、約所化,決定能度;六、望佛果,決定能成57。


  綜合上引文,可以確定作為十地之「體性」的「六決定」的涵義。進入初地之後的菩薩,依聖智證真順理有「六種善決定」,具體是:第一,從修行的體相言之,菩薩之正智決定觀照真如之理,契同一味無雜之相這就叫觀相善決定;第二,從所證而言,菩薩之實智出世間,決定離倒惑之過,證理不虛,這就真實善決定;第三,從所斷之煩惱而言,菩薩之行廣大如法界,為一切佛之根本,決定具足斷除所有煩惱的勝德,這就叫勝善決定;第四,從所信言之,菩薩之行因決定能有成果之功能這就叫因善決定;第五,從所化度的眾生言之,菩薩利他之行決定覆護一切眾生界,而無局限,這就叫大善決定。第六,從所成佛果言之,菩薩證果德,入一切諸佛智地,決定而沒有對於法的畏懼,這就叫不怯弱善決定。

  以下依據八十卷《華嚴經·十地品》及世親《十地經論》、法藏《華嚴經探玄記》、澄觀《華嚴經疏》等,並約來意、約所證、約斷、約所修、約修成、約寄乘法、約寄位之行、約果等八種行、相來描述說明、分析概括十地。下文關於《十地品》的上述八項內容,除所斷十種障以及所證十種真如是適當採納了論師的詮釋成果之外,其餘基本上是從文中直接得來的。有些提法雖然並非直接來自於經文,但經過筆者的研究,古德的詮釋與經文沒有任何詮釋過度58之處

  第一,歡喜地。即菩薩初地,又作極喜地。菩薩歷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修行階位,經一大阿僧癨劫之修行,初證「真如平等聖性」,證得人空、法空之理,能成就自利、利他之行,心多生歡喜,因而稱為歡喜地。而《十住毗婆沙論》卷二載,菩薩得入初地,有七種相狀:其一,能堪忍受。能為難事,修集無量福德善根,並於無量恆河沙劫往來生死,教化剛強難度之惡眾生,心不退沒;其二,不好諍訟。菩薩為樂於寂滅之道,而不與人諍競;其三,心多喜。能使身體獲得柔軟,心獲得安隱;又能順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悲;其四,心悅。於轉*輪時,心得踴悅;又心安隱無患;其五,樂於清凈。離諸煩惱垢濁,於一切深經、諸菩薩其所行一切佛法其心都得清凈之信;其六,悲心愍眾生。深切愍念眾生而給予救護;其七,無恚心。菩薩雖結、使未斷盡,然恨少而心常樂慈行。而實叉難陀所譯的八十卷《華嚴經》則將其歸納為九種歡喜:「菩薩歡喜地,成就歡喜:多凈信,多愛樂,多適悅,多欣慶,多踴躍,多勇猛,多無斗諍,多無惱害,多無恨。」這是從總體上對歡喜地的描述說明,以下分八項分別說明:

  1、約來意。即菩薩進入初地修行目的,澄觀解釋說:「來意者,十地之中,最初斷障、證理、得聖性故。」59這是說,進入十地修行目的就是獲得「聖性」,而初地就是斷除障礙證得真理過程的第一階梯。

  2、約所證。十地的所證,依照世親、法藏、澄觀等師的一致解釋,就是「離垢真如」。而依照唯識學的說法,此「真如」在十地修行中有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