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學佛發菩提心,有一個最便捷的途徑,就是向普賢菩薩學習,以《普賢行願品》為修行指南。
普賢菩薩是印度佛教經典中的著名菩薩之一,在中國佛教信仰中更被奉為四大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觀音菩薩、地藏菩薩)之一。普賢菩薩是大乘佛教行願的象徵,是實踐菩薩道的行為典範。《普賢行願品》是佛教界流傳非常廣泛的一部經典。很多出家人、在家居士都以此為日常修持的功課。普賢的十大願,在很多佛教寺院的早晚課中都會念到,主要是因為這部經典的修行法門,在修學佛法中太重要了。
《普賢行願品》中的偈頌說:「三世一切諸如來,最勝菩提諸行願,我皆供養圓滿修,以普賢行悟菩提。」可見普賢菩薩的行願,是最殊勝的菩提心,是三世一切諸佛的本質。
何謂普賢?「道滿宇宙」曰「普」,「德鄰極聖」曰「賢」。就是指普賢菩薩的道遍滿宇宙,德與聖人一樣。什麼叫行願呢?願,就是我們內心深處發出的願望和決心;行,就是朝著所發的心願去努力地實踐。常言道:「立志當高遠。」沒有大志,就不能成大事。同樣,沒有大願,也不能成大行,這就叫格局決定結局。所以,行與願的關系好比車之兩輪,鳥之雙翼,缺一不可。因為若沒有宏大而正確的「願」,「行」就是盲目的,就沒有方向和目標可循。同樣,如果只是發願,而沒有實際行動,那麼願也只是一句空話而已。所以,我們不僅要發願,還要用實際行動去實現願望,這樣才能有願必成。
菩薩是印度梵文「菩提薩埵」的簡稱,「菩提」譯為「覺」,「薩埵」譯為「有情」、「眾生」。合起來意譯為「覺有情」,即覺悟有情眾生。可見,菩薩的特質不僅僅在於個人覺悟以自利,更重要的是濟度眾生、不舍世間的利他行。
對於發願,我們都不陌生,因為在人生的各個階段,我們都曾有過不同的願望。小的時候,我們就開始天真地發願:「我長大了要當科學家」、「要當老師」、「要當醫生」;長大後,發的願就更多更具體了:「我要找份好工作」、「要賺好多好多的錢」、「要讓家人幸福」等等。但這些願力,跟普賢菩薩的大願相比,就顯得太渺小了。因為普賢菩薩所發的每一願都是以無盡法界的眾生為所緣,並以廣大無限量的心去行,而且盡未來際無有間斷無有疲厭,所以,普賢菩薩的行願被稱作是「願王」。
菩薩發心濟度一切眾生成就佛道,並不意味著要等眾生全體成佛之後,功德才能圓滿。如是如此,恐怕無人能成就佛道。因為眾生是無限的,而佛菩薩之出世度眾生,還需要具備各種因緣。唯有眾生自身的善根福德因緣成就了,佛菩薩才有能力度化他,否則也是枉然。
如果菩薩發心度脫一切眾生,並在修行中逐漸成就這一發心,那麼,當他能對一切眾生生起無限、平等的慈悲時,也就圓滿了諸佛所具有的心行和品質,當下便與佛無二無別了。反之,若在其心目中還有一個眾生被厭棄,菩薩就不能圓成無上佛果,因為他的菩提心還不徹底。
《普賢行願品》正是普賢菩薩為我們成就諸佛無量功德所提供的修行捷徑。《普賢行願品》的核心內容為普賢十大「願王」,是眾生踐行菩薩道的十條綱領:
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三者廣修供養,四者懺悔業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輪,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九者恆順眾生,十者普皆迴向。
從以上內容看,似乎也很平常,多數佛教徒都不會感到陌生。然而在《普賢行願品》中卻被尊為「願王」,原因何在?
《普賢行願品》出自《華嚴經》,其修行立足於華嚴境界之上。這一點,主要表現在每一行願的開端和總結。如「禮敬諸佛」,其始為:「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數諸佛世尊,我以普賢行願力故,深心信解,如對目前。」其終為:「虛空界盡,我禮乃盡;以虛空界不可盡故,我此禮敬無有窮盡。如是乃至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禮乃盡;而眾生界乃至煩惱無有盡故,我此禮敬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禮敬諸佛」,似乎多數學佛者都會。但一般人從狹窄的凡夫心出發,禮敬的內涵亦很狹窄。而在普賢菩薩之廣大行願中,是以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一切諸佛作為禮敬對象,並且不是禮敬一天、一年乃至一生,而是盡未來際永不間斷。縱使海枯石爛、虛空界盡,亦恆常依普賢行願修持禮敬法門。
其餘九願的境界,皆亦如是。從中我們可以了解到,普賢行願之所以被尊為「願王」,關鍵就在於它立足於無限,以無限之心行無限善行。禮敬諸佛是以一切諸佛為所緣,度化眾生同樣是以一切眾生為所緣,並且都是盡未來際。在對象上是無限的,沒有任何一個眾生被排除在外;在時間上也是無限的,既沒有停息之時,也沒有結束之日。
依《華嚴經》的見地發心、修行,是以無限為起點,而「無限」二字,正是菩薩初發心功德不可思議的關鍵所在。依有限的發心,即使做再多的利生事業,成就終歸還是有限。若欲成就佛果的無量功德,必須建立於無限的發心之上。以無限之心修持善行,所行雖然有限,所獲乃是無限。所以,若初發心菩薩以無限之心行利生事業,便能於念念中成就無限功德,圓成佛道資糧。
既然普賢行願如此殊勝,那我們要如何把握它的精神,又該怎樣落實到我們的現實修學中呢?
首先,我們必須明白,十大行願在名目上雖有前後次第的順序,但在究竟義上卻是互相融攝的,一願行含攝無量願行,無量願行又可攝歸於一願行。所以,在每一法中都可以同時實踐十願。因為,無論是禮敬、讚歎還是懺悔,乃至迴向,都是沒有固定相貌的,不拘泥於任何形式。比如你以一顆至誠恭敬的心來讀誦《普賢行願品》,你的身體雖沒動,但內心卻行禮敬之法,禮敬十方三世諸佛,也禮敬自己本具的佛性,總之以廣大無盡之心普行禮敬,這是「禮敬諸佛」;你用每一音聲來稱揚讚歎如來的諸功德海,並從憶念這些功德中生起高山仰止之心,這是「稱讚如來」;你以清凈的身語意業供養十方三寶及一切眾生,願我誦經音聲遍於法界,廣為眾生施與安樂,這是「廣修供養」;你也深知自己福慧淺薄,業障深重,不能貼切恰當地理解菩薩的功德,所以我至心懺悔,這是「懺悔業障」;而對於所有讀誦演說過《普賢行願品》的人佛教大德,你都由衷地隨喜與讚歎,並且見賢思齊,這就是「隨喜功德」;對世間許多福慧具足、辯才無礙的大德高僧,你也真誠地祈請他們,講經說法,久住世間,讓佛陀的教法傳遍每一個角落,這就是「請轉*輪」和「請佛住世」;你還發願要永遠循著佛菩薩的足跡,跟著諸善知識的步伐,從不斷地學習效仿中獲得進步與升華,這就是「常隨佛學」;當然,你更不會忘記把眾生擺在第一位,在佛陀智慧的引導下恆常順從眾生的善性,給人信心,給人方便,給人歡喜,給人希望,這是「恆順眾生」;最後,把你誦經的所有功德以及往昔所作善業都迴向給法界一切眾生,這就是「普皆迴向」。這樣,在你誦經的當下,就可以把十大行願同時修習實踐。所以說,只要我們善用其心,普賢行願既使是在生活的點點滴滴當中都能圓滿具足。
那麼,普賢十大行願的核心是什麼呢?是恆順眾生。因為佛教的重點不是佛,也不是菩薩,而是眾生。因為「若無眾生,一切菩薩終不能成無上正覺」,所以,佛教是把眾生擺在第一位,沒有眾生,哪有佛與菩薩?關於菩薩與眾生的關系,《普賢行願品》中有一個形象而生動的比喻,「一切眾生而為樹根,諸佛菩薩而為花果。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華果」,眾生就像樹根,諸佛菩薩就如花與果,樹能開花結果,離不開根紮實的基礎;同樣,為了樹能開花結果,就要精心呵護樹根,常以大悲水來灌溉,這樣才能茁壯成長。佛教講緣起,認為一切法都是因緣而起,若無因緣,則一法不生。所以,我們都是生活在一個彼此依賴的互相關聯大網當中,現有的一切都是眾緣和合的成就。懂得了緣起的人生觀,我們就能時時生活在感恩的世界裡,感恩所有成就我們的眾生,由此而能對一切眾生都起深切的慈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如果我們能夠隨順眾生,就等於隨順供養諸佛;如果我們能於眾生尊重承事,就等於尊重承事諸佛;如果我們能令眾生歡喜,就等於令諸佛歡喜。所以諸佛眾生,無二無別。
當然,恆順眾生也是有一定原則的,不是什麼事都隨順,要是有人行兇作惡,你能順從嗎?或者有人想自殺,你會幫忙嗎?所以,恆順眾生指的是順從眾生的善性,而不是惡性,對眾生真正有利益的事,我們才順從,可見,恆順眾生也是有原則的,要以智慧為前提,不能是非不辨,善惡不分。在恆順眾生的同時,要保持本色,不能同流合污,更不能度人未成反被人度。
佛教是心靈覺醒的教育,佛法就是心靈覺醒的方法,所以重在善用其心,同樣的事情,若用不同的心態去面對,則結果一定是不一樣的。普賢菩薩十大行願的名目,看似簡單而又尋常,可是真正實踐起來,就不是那麼容易了。因為現代社會的人們,總是處在不斷執著的狀態中,執著身體、執著外貌、執著名利、執著地位、執著財富、執著豪宅、執著名車、執著情愛……一切都執著。因為不斷地執著,使得我們的心量打不開,有局限性,從而滋生煩惱痛苦。唯有效法普賢菩薩,實踐普賢行願的精神,才能開拓我們的心量,從而慢慢淡化執著,遠離煩惱痛苦,離苦得樂,自利利他,一步步圓滿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