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志丹居士:《金剛經》中的關鍵句

金剛經》中的關鍵句  

  在《金剛經》中,釋迦牟尼佛說: 「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凈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而生其心。」
  意思是說發願「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大菩薩們應當這樣生起清凈心:不應當執迷於色而生心,不應當執迷於聲、香、味、觸、法而生心,應一無所住而生起清凈心。
  「應無所而生其心」,這句話是約在《金剛經經文的三分之一處。當年還是柴夫的禪宗六祖慧能到客店送柴,聽客人誦經到此處,他就猛醒,直奔黃梅,見到五祖弘忍。五祖叫他作務,他說:「阿那自家日生智慧,不知更作何務?」後五祖專給他講此經,又到此處,慧能當下大悟他說:「何期自性本自清凈,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五祖便付衣缽。五祖開始用《金剛經》教導大家,到了六祖以後,《金剛經》就成了家喻戶曉的經典了。
  「應無所而生其心」是《金剛經》的「心中心」。明代高僧蕅益大師說:「金剛般若大旨,應無所而生其心一語,足以蔽之。」也就是說一句「應無所而生其心」可以包括《金剛經》的全部玄義。蕅益大師又說:生心無住非二,「唯無住故生心」。《金剛經》中又雲:「應生無所住心。」「應如是生清凈心。」故知所生的心,即是清凈無住的心。
  「心無所住」,是一般人很難達到的高層次境界
  唐代有個三藏法師自詡有「他心通」的本領,他來高僧慧忠禪師面前,想一展神通
  慧忠禪師謙和地問他:「早就聽說你能夠看透他人的心跡,確乎如此嗎?」
  三藏法師頗有些得意地答道:「只是些小小伎倆而已!」
  慧忠禪師於是起心動念,想了一件事,問道:「請看老僧現在身在何處?」
  三藏法師運用神通查看,答道:「高山仰止,小河流水。」
  慧忠禪師微笑著點點頭,將心念一轉,問道:「請看老僧現在身在何處?」
  三藏法師又運用神通查看,答道:「禪師怎麼去和山中猴子玩耍去了?」
  慧忠禪師面露嘉許之色:「果然了得!」稱讚之後,隨即一切心念收起,反觀內照,進入甚深禪定境界無我相、無人相、無世界相、無動靜相,心中無所住。
  三藏法師神通過處,只見青空無雲,水潭無月,人間無蹤,明鏡無影。
  三藏法師使盡了渾身解數,天上地下徹照,但對慧忠禪師的心跡了無所得,一時不知所措。
  慧忠禪師緩緩出定,笑著對三藏法師說:「閣下有通心之神力,能知道他人一切去處,好極!好極!可是卻不能探察老僧的心跡,知道這是為何?」
  三藏一臉茫然地搖搖頭。
  慧忠禪師笑著說:「因為我彼時沒有心跡;既然沒有,你如何能夠照察得到呢?」
  人生為什麼有很多痛苦,因為我們有太多慾望太多的執迷,心為物役,心為情役。痛苦是因為我們心中執迷的東西不能得到,或者得到了之後要失去。《金剛經中說:「若心有住,則為非住。」只要內心有一執著和貪戀,都會成為輪回墮落的原因。真正的清凈心是無有一絲掛礙。《心經中說:「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內心清凈,無牽無掛,才會無所得,也無所失,徹底解脫一切痛苦
  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成道時說:「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這就直指眾生本心與十方如來的妙明真心無二無別。既然是這樣,那為什麼眾生又在昏昧顛倒之中呢?那就世尊當時緊接著說的「唯以妄想執著不能證得」。只因眾生執人(人我執)、執法(法我執)著一切相。妄念相續從無間斷,所以雖有真心,但不能顯現。也就是不能證得。所以《金剛經》首勸人們離相無住,若能生無所住心,便離一切垢染纏縛,便是清凈心,即是妙明真心
  無住而生心,功德殊勝不可思議。生心與不住不二,故可終日生心終日無住,終日無住終日生心,此實深契不二的大乘菩薩境界,不是凡夫阿羅漢緣覺等所能了知。
  
  明太祖朱元璋建國後,賜給五台山山寺方丈金碧峰禪師一個紫金缽,很珍貴。金碧峰禪師也非常喜歡
  金碧峰禪師入定功夫非常了不得。有一天,閻羅王小鬼來抓他,卻到處找不到
  小鬼問監齋菩薩,金碧峰禪師哪裡去了菩薩告訴說在房間坐禪,但是小鬼就是找不到
  菩薩小鬼一個辦法,說禪師最愛那個紫金缽,你去敲敲它即可。
  果然,金碧峰禪師聽到敲金缽聲,動了念頭。這念頭一動,無常鬼就看到了,鐵鏈過去就將他給綁住了。
  金碧峰急中生智,對小鬼說:「麻煩你給閻王老子說,過七天後再來找我,我把事情安排好了你去。」
  無常鬼聽信其言,放了他。
  待無常鬼走後,金碧峰禪師立即把紫金缽摔破,不再為心裡有這一念愛好放不下而掛念了
  金碧峰禪師於是七天七夜大精進禪定。七天限期到了,無常再來找金碧峰,卻怎麼也找不到他。只看到金碧峰禪師在牆上留的幾句話
  若要抓我金碧峰,除非鐵鏈鎖虛空
  若能鎖得虛空住,再來抓我金碧峰。
  佛把眾生分為六道天道人道、阿修羅道、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六道是因自我心中善惡凈垢而上下流轉不停:心若為善,便是天堂;心若守規矩,就是人的境界;心若起了嗔恨,就是阿修羅;心若起殺、盜、淫的惡念,便容易墮入地獄;起了貪念,就是餓鬼境界;心若亂節無倫常將來就會落入畜生道。這六種境界是由心所造,心也因此受外界所轉動而無解脫。所有的痛苦和墮落,皆由每個人內心有各自牽掛的「紫金缽」。
  心為什麼會被境界所轉?簡單地說,是因為不能生起真正的清凈心,有貪、嗔、痴三毒的垢染。心中若有貪念,境界一現就很容易被它迷惑。貪色的人就著迷於男女色慾,有些男人看到漂亮女孩就忘了自己,極易被女色所迷;輕者引來家庭不和,重者會因而傾家盪產,更嚴重的會因色而引起奸殺事件。一個心念清凈的人,怎麼會被女色迷誤而干出蠢事來呢?
  再比如很多人貪財。其實財不轉人,而是人心自轉。如一堆白銀,它本身雖是銀光閃閃,但其物體自在,只是人心自貪迷。心如執迷於財物,則輕者會引發內心煩惱,重者導致精神失常。比如現在玩彩票、玩股票的情形,常聽說有人為了彩票而精神錯亂,或為了股票的跌停而精神失常,有的甚至於跳樓自殺。如果他內心清凈無所貪求,會導致這樣的人生悲劇嗎?
  人們常說:「色不迷人,人自迷;財不害人,人自害。」一個內心清凈的人,把財、色、名、利等看得很淡薄,永葆一顆無所住」的清凈心,把心力用在利益他人上。
  北宋永明延壽禪師所著的《心賦注》曰:「無住心體,靈知不昧。」又雲:「心常寂是自性體,心常知是自性用。」《華嚴經》中說:「彼心恆不住,無量難思議。」當一個人真正擁有一顆一無所住的清凈心,不執迷於任何事物,才能使心獲得徹底的解放,使心釋放出不可思議能量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