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行持六度萬行,六度法門即檀波羅蜜(布施)、屍羅波羅蜜(持戒)、羼提波羅蜜(忍辱)、毗梨耶波羅蜜(精進)、禪那波羅蜜(禪定)、般若波羅蜜。
布施就是施捨,包括財布施、法布施、無畏施,布施度慳貪;持戒是守持戒律,包括比丘戒、菩薩戒等,最基本的是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通過行為的約束,達到使心清靜的目的,持戒度毀犯;忍辱是忍受他人的惱損,進而如如不動,悟入無生法忍,忍辱度瞋恨;精進是精而不雜、進而不退,指努力修行,精進不懈的度眾生,精進度懈怠;禪定又稱靜慮,指心的安止,包括四禪八定等,禪定度散亂;般若指大智慧,是本經的宗旨所在,般若度愚痴。
般若是修慧,前五度是修福。如果離開了般若波羅蜜而修持其他五波羅蜜,則只是有為之善法,無法證悟法性而得解脫,所以般若才是佛法的根本,才是佛法與外道區別之所在。菩薩修布施等五度時,皆不能離開般若智慧,如《金剛經》所言:「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布施要三輪體空,外不見有受施的人,內不見有能施的我,於其中間,亦不見有所施之物。本經特別顯示般若的本體,以及說明般若智慧的妙用,使修學佛法的人,運用般若真空的智慧,來駕駛前五度的船隻,駛向究竟成佛的彼岸。
深般若
實相般若指諸佛證悟的法界真實之相,觀照般若指依法界實相之理體進行觀修,文字般若指借用文字表述實相般若的境界。實相般若為體,文字般若為相,觀照般若為用。所以修行以聞思文字般若為下手處,進而實修觀照般若,最終證悟實相般若而成就。
《金剛經》說:「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聖賢所證悟的般若也有深淺的差別,證二乘果者,只破我執,法執尚存,所證智慧不能稱為深般若;初發心下位菩薩,觀力微薄,未深入諸法實相,也不能叫深般若;大菩薩們已證法空,於一切法自在,所行稱為深般若。
般若波羅蜜多指破盡我法二執、證悟法性的大自在境界,也可稱為證悟無分別智。
證悟無分別智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尋思慧,用尋思分別的意識心參究自性,這個階段叫加行無分別智。
第二階段:內證慧,明心見性時,妙明真心自顯,為根本無分別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