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雅·凱瑪:禪與自在解脫 第五章 四善知識

禪與自在解脫 第五章 四善知識

我們心靈中有四位善知識,它們隨時等待著我們的邀請。但是,我們同時也有五位知識,它們隨時準備跳出來阻礙我們,它們從不休息(見第六章)。問題在於我們從不盡心儘力去克服惡知識也不全心全力長養善知識。長養心靈的善知識,是一件自然而且明智的事情。然而人們的心靈,卻缺乏明辨善、惡知識能力

我們的善知識,就是四梵行慈愛(loving kindness)、悲心(compassion)、隨喜(joy with others)與平靜(equanimity)。我們必須在自己的心中找尋到這四位善知識當我們發現自己心中缺少這些善知識,就該知道這是一種缺憾,並開始為它們的加入而努力

慈愛

文字是危險的,它們能夠帶來一種常恆不變的幻象。我們從小就以文字灌輸知識,但是,它們充其量只不過是觀念而已,不是真實的。想像一條河流:「河流」這個詞並不能表達出流水真實,「河流」這個字眼是靜態的,而流動才是河流的屬性特徵。「慈愛」也是相同,除非從心裡流露出,否則慈愛是不存在的。字面上慈愛是無意義,不值一提的。字面上的「慈愛」並沒有任何意義,如同字面上的「河流」只是一種描述,人們必須透過經驗才能真正知道什麼叫河流如果你告訴小孩子「河流」這個詞,他不會明白你在說什麼。不管這孩子是否認識字。但只要把他的手放在水裡讓他感覺到水的流動,那麼這孩子就會知道河流是什麼了。

慈愛也是相同,詞語本身是無意義的。只有當你內心感覺慈愛的流動,才會知道佛陀在這么多經典中說法的內容。也只有我理性感性心靈結合在一起,生命才能夠圓滿。如果一個人只憑著感性心靈來生活,就會流於情緒化而容易犯錯。情緒化意味著對每件事物都起反應,而那是沒有用的。理性心靈本身就是公正,人們可以藉由理性來理解每件事物內容。然而,如果一個人只善於理解,他可能會有高超的智力,但是感性心靈卻毫無成長。可知理性感性心靈,二者必須相輔相成。一個人除了能善於理解之外,還要能善用自己的情緒,如此就能帶內心平靜和諧感覺

慈愛」或「愛」--無論字面上你是否有意義--並不是一種與親密愛人相處而產生的情緒,或是因為家人小孩同聚一堂,或是因為有一位非常值得愛的人。這種「愛」也與功利主義或是本能反應完全無關。實際上,每個人都能夠流露出慈愛。愛自己的孩子並不是很困難,大多數人都做得到。愛自己的父母也不是多麼困難,除了少部分人之外,大多數人也都做得到。但是這些都不是「慈愛」的實義。

佛陀談到有關慈愛意義時,他提到慈愛必須是對一切眾生等無差別心懷他在慈悲經》第八章中提到慈愛的極致,正如同母親疼愛她唯一的孩子一般。你們之中有孩子就能明了疼愛孩子感覺,也就能了解這其中的差異對於自己的孩子,你們抱持著怎樣的態度,而對於別人又有著怎樣的感覺呢?這件事情,你們每個人必須要釐清。除非你願意不斷地凈化自己,直到視一切眾生如同己出一般,否則就無法真正了解慈愛以及認識到它的重要性。

如果你看見一個小孩從腳踏車上跌下來,正坐在那兒哭泣,你會自然地將他扶起來,並且安慰他。這就是慈愛,而且不是很困難困難的是,如何從我們內心對所有人都生起同樣的感情,何況大部的人都不是那麼可愛,連我們自己也並非全然地可愛--只有阿羅漢才是。既然連我們自己也不是全然地可愛,我們憑什麼要求別人呢?又為什麼要對人產生關愛以及厭惡差異呢?我們會因為不認同某人的行為而對他產生厭惡。沒有人永遠是對的,包括在座的每一位。只要稍微想一下,就會發現我們都曾在生命的旅程中犯錯。即使我不了解你們的生活,至少我可以確定自己的確如此。每個人都會犯錯,如果我們自己都無法避免犯錯,憑什麼要求別人表現得完美無缺呢?

所謂慈愛三種程度。最基本的慈愛我們可以稱之為「善意」。我們對於彼此都有善意,這是人們相處的基本要求。如果我們彼此之間缺乏善意,就無法共聚一堂禪修--因為當大家都在靜靜地禪坐,我們會站起來走動、製造噪音而妨礙他人。假如人群之間缺乏善意,就沒有國家能夠存在。你曾經想過,我們是多麼地仰賴彼此嗎?我們仰賴郵差送信,仰賴蔬果商和稻農提供我們食物,仰賴政府分派每家每戶自來水。我們也同時仰賴著鄰居的善意,因為在生命中大多數時間里,善意是最為重要的需求,當善意遭到毀壞,人們就會面臨混亂

進一步的慈愛,我們稱之為「友誼」。我們只對特定的一群人感覺友好,包括我們的朋友鄰居、我們認識的人或是幫助過我們的人友誼更為接近慈愛,卻還不是真正的慈愛。雖然友誼能夠讓我們中有愛,並且讓人們彼此相愛。然而,其中潛藏著真愛的敵人--情愛。雖然我們認為情愛正當的,也讓情愛含藏於我們與朋友同伴之間,含藏於對我們有幫助以及與我們相處過的人之間。如此的含藏卻會製造憎恨,我們不會憎恨我們不愛的人,而會憎恨那些使我們的愛失落的人。這是一種恐懼,而且我們只會恐懼所憎恨的事物。因此,純凈的愛就不復存在了。這種含藏使得愛不再純凈,也不知足,再也沒有什麼能夠完全令它滿意。這是在每個家庭裡面都會發生事情,這也就是人們對情愛永遠不會滿足的原因

人們對家庭的愛,可以作為培養慈愛的苗圃。在此苗圃中,人們能培養慈愛使它成長,並將慈愛散播得更遠。只有家庭幸福美滿,才表示有正確發展的慈愛。否則家庭會成為情緒爆發的溫床--事實上常常如此--情緒就像蓋著蓋子沸騰的茶壺一般,隨時會爆發。人們心中真正的慈愛,必須經由家庭的愛來培養,但是不是只有「我的丈夫」、「我的妻子」、「我的女兒」、「我的兒子」、「我的叔父」、「我的姑媽」、「我的母親」、「我的父親」。所有問題都是由「我」和「我的」所造成的。除非我們能超越而轉變成無條件的愛,否則家庭的愛就不能發揚到極致,只能用來支持自我的存活而已。然而存活是自然的,並不需要人為的努力。無論有沒有原子彈轟炸,我們終究會死去。死亡是我們大家唯一的共同目的地,在那裡我們將會相見。

其實,友誼也面臨著類似的難題--就是依附。我們依附於朋友,不想失去朋友。我們對朋友好,所以他們也對我真心相待。如果他們不以真誠對待我們,我們就要考慮是否該再交這位朋友。我們的付出也希望朋友回報以友誼、照顧和關心。這樣就變成了一種商業行為:我的付出,要獲得等值的回報。這對大部人來說是自然不過,以至於從不深思這個現象的存在。這般的行為,不只是發生朋友之間,也發生在親愛的人之間。如果他們不以同等的愛回報,我們會覺得失落、凄涼和沮喪。萬一他們離開了,那麼就似乎是失去了愛。像這樣的愛,只能含藏在少數人的身上,這不是很荒謬嗎?

與愛共舞

愛是無法含藏在人身上的。人只不過是一個包著骨頭,以及由三十二個部分組成的皮囊(見第六章)罷了!愛怎麼可能含藏在裡面呢?然而,所有著名的悲劇都是因此而起。像《羅密歐與朱麗葉》、《飄》等,都是描述因為有人遠離,而令他人了無生趣,最後因死亡而分離。其實不管是因為死亡、改變心意感情變質,人們的分離都是必然的。無論他們應不應該,這都不能算是問題。愛如何能夠含藏在這么一兩個人的身上呢?

愛是含藏在感覺里。如果一個人尚未藉由家庭而將愛擴大延伸,就必然會因為某種理由失去他人的愛而受到傷害。家庭之愛的主要目的,在於令人知道愛的感覺,然後與愛共舞。

要做到與愛共舞,不是單靠這十天的禪修課程也不是只要讚歎這部慈悲經》就能夠做到的。理性或是感性心靈不像燈泡一樣,想開就開,想關就關。它們需要用耐性和決心,進行有系統的訓練。

心靈之所以需要接受訓練,是因為心靈天生就同時包含有愛和恨,所以無法保持慈愛感覺心靈中包含著惡念、排斥、怨恨恐怖,當然還有愛。但是,除非我們減少恨意,並且在日常生活中努力延伸我們的愛,否則,是無法體會到,流露著慈愛心中生起的祥和感覺

只要心中有愛--為眾生條件的愛--就能真正地安心。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夠掌握自己的反應,仰賴自己,完全地信賴而沒有疑慮。如此地訓練,直到心中不再生起任何怨恨憤怒這是培養心中慈愛的第一步,也是首要的成果。

當我們面對一個自己非常厭惡的人,更是需要培養心中的愛,這正是我們學習改變內心的好機會。因此,我們被迫去面對某位大多數人都厭惡的人,更應該感謝有這么好的機會當我們面對那個人的時候,所有的負面情緒都會湧上心頭,比如嫌惡、憎恨、忿怒,以及為我們的負面情緒辯護使之合理化等等。當所有的負面情緒生起,正是要學習如何去愛的時候,這是培養慈愛的最佳時機。

最可惜的是,有如此好的機會卻不能善加運用。如果目前你的生活中,並沒有令你厭惡的人可以用來學習,那麼,就以每一個人為學習目標。每一位眾生,無論他們是誰、做什麼工作或是有何信仰都是學習慈愛目標。也無所謂他們說些什麼,是否對你感興趣或者是否存有慈愛之心,那都不重要,唯一重要而必須時刻牢記的是自己的心。「我是否能夠變得有愛心、包容心,我是否可以沒有忿怒、沒有怨恨。若能如此,那麼在佛法的路上,我就向前邁進了一大步。」佛法除了要了解之外,還要能夠品味佛法,在佛法生活

每個人隨時都可以處理自己對於他人的反應。因為人們之間的接觸頻繁,不如意之事常十有八九。如果有人緊閉雙唇不發一語,慈愛是無法在此情況下成長的,而只會培養出怨恨、壓抑、煩惱以及對人、事、物的漠不關心。這些對於我們的心靈凈化,是毫無助益的。只有清楚地知道,自己要付出全心全意的關懷,才能獲致對自己全然的信賴和心安的成果。

佛陀曾說,眾生修行慈心解脫,當獲得十一種利益。前三種利益是:卧安、覺安、不見惡夢。假如有人不易入睡,可以確信的是他必定缺少慈愛之心安眠藥無法解決的問題,慈愛可以辦到。因為有慈心,在潛意識中不會起煩惱,所以也就沒有惡夢和夢魘。以慈心入睡,必定也以慈心蘇醒,因此,每天都能保持對眾生慈愛之心

在睡之前,以「功過格」反躬自省是有用處的。可以只在心裡反省,如果願意的話,當然也可以記錄下來。在「功過格」上寫上:「今天有多少次感覺到自己對別人流露出慈愛?」另外又寫上:「今天在面對其他人的時候,有多少次感覺到自己有忿怒、傷害、怨恨、排斥、恐怖焦慮?」然後總計二者功過,如果過多於功就要想辦法改進。一位成功的商人每天都會結算贏虧,如果發現消費者並不怎麼捧場,很明顯地,他的營銷策略必定要有所調整。

是一種技術,不是天性的缺憾或能力,而是藉由一次又一次地改變自己,直到完全凈化的一項技術。不是因為其他的人很可愛,事實也不是;如果是的話,他們早就上生到天界里,不會降生到這里來了。人界,是從須彌山底算起,共三十一界的第五界。既然我們人界,只是三十一界中的倒數第五名,那麼,你還能期望什麼?

生活是全人的教育課程

在人界里,有很多要學習的地方,而這也是人界的目的。整個人界,正是用來長久指導全人教育之學府。不是為了安樂也不是為了富貴財產;不是為了要成名,也不是為了要改變世界--人們總是有很多的想像生活僅僅只是一門全人的教育課程,這也是最重要一門課程,即「心靈的成長與培養」。除此之外,沒有更重要的課程了。正如在花園之中,當雜草圍住了美麗的玫瑰花叢,奪走了所有的養分,使得玫瑰無法開花,也就沒有人能夠享受玫瑰花的美麗和芬芳,最後玫瑰花叢將會因雜草而荒蕪。心靈也是一樣,滋生於心靈的愛,就如玫瑰花叢。如果我們不除去雜草,最後終將使慈愛如同玫瑰叢一般荒蕪。所謂雜草,就是指忿怒以及所有相關的負面情緒

大多數人,都在尋找愛他們的人有些人找到了少數可以彼此相愛的人,但是不幸地,有些人找不到,他們因此而愁苦、怨恨。然而,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些苦楚對我是有助益的。如果我們本身是仁慈的,就會有無的人圍繞在身旁,因為每個人都想要得到愛。有人愛我們,並不保證我們就得到了愛;當他們沉浸在愛之中,我們可能完全沒有感覺,頂多隻會因為有人發覺我們是可愛的而感到滿足。這是另外一種的「我執」,使「自我」更為膨脹。而慈愛眾生,會令「我執」漸漸消磨。

要我們愛的范圍能更擴大,能包容更多的人,我們就能擁有更多的愛。所謂一分耕耘,就有一分收獲。這是非常簡單的數學公式,但是很少人能夠如此看待。每個人都在尋找更多愛他們的人這是沒有用的,是很荒謬的!但是,在我們的生活里,就是有這么多的荒謬!

必先自愛才能愛人

佛陀所說十一種利益接下來是:天護、人愛。如果將慈愛之心向外延伸,眾生會受到我們的吸引,不會因我們而產生恐懼。我們之所以慈愛眾生,並非因為心中有所求,或是眾生所求也不是因為他們值得去愛,而是因為我們要訓練自己的心靈知道有「愛」。就好像是進行算術練習一般,如果一組數字放在面前你會將這些數字一個一個往上加。如果想知道這些數字的總和,除了將這些數字加起來,你還有別種方法嗎?你的思想已經被訓練定型了。如果心靈也訓練成型,那麼無論如何,慈愛之心都將無限延伸。

何謂「天護」?天人是屬於天界眾生,是護法天神,他們將會保護用心慈愛一切眾生的人。人們時常會遇到反對自己的意見:「如果別人污衊你,而你卻以慈愛回報,難道他們不會認為你是懦夫,而且想要利用你嗎?」如果真是這樣--這相當有可能,因為人們傾向於如此--那是他們自己造惡業,不是嗎?對於修行慈心的人,是不會有損失的。那麼,怎樣才會造成慈心的減損呢?驗證慈心修行的一個方式就是--明知道某人在利用你,還是檢視自己心中是存有抱怨,還是依然能夠慈愛此人並以慈心相待。這也是我們檢視自己是否行於正道的一種方式。當然,慈愛是要能夠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而一個貪圖利益的人,是缺少慈愛的。如果以為修行慈心會成為懦夫,這真是一種謬見!因為慈愛給人的是力量而非懦弱!一個心中滿是慈愛的人,因為不再有任何事物能夠動搖他的心,他會感到祥和、平安與完全的自在慈愛使人充滿力量而不是怯懦。但是,人們常因誤解慈愛,而摻入了情感情感所造成的依賴會令人怯懦;如果人們心中慈愛得到完整的培養,就能夠如磐石一樣堅固。借著自我的凈化,人們可以獲致完整的保護。

「心專」也是修行慈心十一種利益的一種。這也就是每次禪坐之前,都要先發出慈心的理由。如果沒有寬容誠心慈心這三個基礎心靈是無法專注的,有如撐起禪修之鼎的三大支柱。慈愛,一種由心中浮現的感覺,是心靈專注之絕對重要因素,因為慈愛可以創造心靈和平寧靜。如果缺少慈愛,可以藉由每次禪坐開始時的慈心修行,來增長自己心靈慈愛

人必先自愛才能愛人,但是自愛並不意味著放逸,並非總是欲求美好舒適,容不下身旁的一隻蚊子,或貪求自己喜愛的食物那是放逸而不是愛,是愚蠢的。母親孩子慈愛,常是深含著智慧的。如果一位母親過於溺愛孩子孩子母親都將要為此付出相當的代價。但是,如果這位母親懂得真愛,就不會縱容她的孩子。她將會用愛和智慧,帶領她的孩子成長,並且--用她的愛--以身作則,做一個榜樣這是我們必須要自己完成的事。因為我們愛惜自己,所以我們必須要自己的行為受到某些規則的約束。也是因為愛惜自己,大家才會來此參加禪修課程,而且用心靜坐。

每個人盼望在禪坐中有專注」的成就,那麼就必須建立在心中慈愛之上,同時也建立在不斷的練習之中。但是,即使疏於練習,只要保持慈愛之心也有助於心靈專注

形容一個人「容光煥發」,是表示從臉上散發出愉悅的光澤,這是面上所有化妝品都比不上的美容功效。真正的莊嚴就是如此,而且也是得來莊嚴果報的因。年輕的人,即使沒有內涵,或許也可能有莊嚴外貌。但是,真正的莊嚴必須要藉由行為的觀察而得知。佛陀所以讓眾生仰慕,就只是藉由沿著街道步行,讓眾生們僅僅見上一面,也能大眾跟隨他並且成為他弟子,所以他會眾生仰慕。以佛陀兒子羅睺羅為例,年少的羅睺羅,以擁有如同佛陀莊嚴外貌而自傲,佛陀得知後,立即責備他說:「對於所有的外貌,都應該如是觀照:所有形貌非我,非我所,無有實際。」

修行慈心的十一種利益還有不毒不兵、水火盜賊終不侵狂,即不會被毒葯、兵器及水火盜賊所傷害。現代人戰爭雖不弓箭,但還是使用槍支和棍棒,火和毒葯仍然是向敵方進攻的武器。這不意味著修行慈心就會所。小獅子他是王,向無敵,而是表示充滿慈愛的人,通常不會置身於該種境地。而且,即使身處其中,他們的心也不受影響。或許他們的財產會受到損失,他們的心卻不會。當一個人心中不再有恨意,他也就沒有敵人了。

最後一項利益是「若身壞命終生梵天上」。我們都要死亡,死亡的那一刻非常的重要,因為,那也是再生的時刻,事實上那正是我們的生日每個人將死亡當作是傷心事而充滿著哀愁。如果能夠以清晰的意識和無量的慈愛來體驗死亡,那麼死亡就會是一個美好生日。對阿羅漢而言,這些全部都是真實的。我們習慣性的思惟模式會延續到生命的終點,死亡的片刻。習慣性的思惟模式是無法在轉瞬間改變的,如果人們心中充滿慈愛就能夠心思清明、沒有恐懼心中唯有祥和與平靜。因為,死亡正是另一段全新生命旅程的開始,所以要以正面的態度面對死亡的片刻。

能夠在心中涵養慈愛對於我們自己有莫大的益處。曾經有人說得很對:「這是一次自我的旅程。」確實如此。只要存有我執,我們的任何旅程都是自我的旅程,但是,至少這旅程的方向正確的。這旅程所朝向的終極目標就是「無我」,因為心中慈愛越多我執就越少。我執去除得越多心中流露出的慈愛也就越多。當人們將慈愛帶入心中自我就必須靠邊站。這是對眾人都有益處的課程,但是還有更重要的。因為,唯有自己才能夠帶領自己得到解脫,所以每個人都必須依靠自己,學習獨處。盡管如此,我們還是歡迎所有旅途上的夥伴,因為旅程上這輛車很大,而車上的乘客卻不多。

悲心

「悲心」是我們的第二位善知識。殘酷是悲心的遠敵,而憐憫則是近敵。憐憫之所以稱為近敵,是因為憐憫與悲心非常相似卻又不同,因而算是一個敵人當我們為他人的苦難感到難過的時候,就會產生憐憫之情。然而,悲心卻是共同承擔他人苦難的勇氣。英文的悲心「compassion」中,字頭「com」表示參與,字尾「passion」指強烈的情緒。悲心是一種同理心--能夠體會他人的感受。

當人們真正了解,自我之中存在著苦與不知足,而且又能夠體會他人的感受,悲心就會因此出現。否則人們仍然會活在幻想之中,幻想著自己必定會萬事如意,只有別人才倒霉不已。如果能夠清楚地看見自己內心所有不知足的思緒在不斷快速地轉變,包括喜歡厭惡、遺憾和怨恨恐懼煩惱緊張就會知道自己與他人其實並沒有什麼不相同。因此,當他人面困難的時候,就能體會出那個人的感受,因為我們知道,那也將是屬於自己的問題。

悲心是慈愛最佳的出發點。如果喚醒了自我對他人的真情,深刻體會他人遭遇的困難情形,設想可能會發生情況,那麼,就不再會覺得事不關己,而能夠對他人產生慈愛

不過需要再次強調的是,我們無須去區分人們與其所遭遇的事情之間的差異。通常我們只會對與自己較為親近的人產生悲心,他們可能與我們屬於相同的團體宗教國家或是鄰里或相同的俱樂部,無論是什麼相同,反正就是我們所感興趣的。有些事我們稱之為「我的事情」,這就是造成「分別心」的原因。分別心隔閡了我們彼此,無論走到哪裡,這種分別心都一直存在,這也造成了世間所有的爭執。

恐懼就不會有悲心

人們彼此之間的隔閡,是基於「我執」。這個「我」,就是我們一直不斷保護以及防衛的「我」。「我」會感受到威脅,這個人們所不甚了解的「我」,竟然會時常感受到威脅。人們根本不知道真正的「我」是誰,所知道的只是伴隨著恐懼對於「我」的威脅。而有恐懼就不會有悲心,因為恐懼是建立在憎恨上。我們只會對不喜愛的事物產生恐懼,對喜愛的事物是不會有恐懼的。心中恐懼越多,悲心就越少。恐懼也總是建立在自我觀念上。阿羅漢就是完全沒有了恐懼悟道心中是不會存在恐懼的。對悟道者而言,體悟到萬法本身無有實際,因而無所得也無所失,就無所謂恐懼了。越多自我就有越多恐懼恐懼黑暗恐懼小偷恐懼惡劣天氣、恐懼未來等等。恐懼總是建立在保護這屬於幻想的「我」之上,我們越想要保護這個「我」,就越不能擁有悲心。

當然,悲心可能只是口惠而實不至,我們能假裝有悲心--大部分人非常擅長假裝。有一次,一位馴象師的兒子,名為裴撒(pessa),來拜訪佛陀說:「於大象,我了無疑惑,我了解大象做什麼,就真的會去實行,大象們的意圖我能了解,只要掌握了大象的意圖,它們就會聽從我的指揮。但是對於人,我有許多疑惑,人們總是說一套做一套。」佛陀回答說:「你說得沒錯,因為象群居住在世間叢林,但是人們卻身處在內心叢林里。」人們說的是回事,想的和做的卻又是另外一回事,最糟糕的是我們甚至沒有意識這一點。我們總是認為事情應該怎麼做,會認為這是民俗、習慣傳統,但是我們卻不徹底地檢視我們的思想說法或行為。

只有當我們一絲不苟地檢視自己,或許我們就能夠了解佛陀教導的內容對於我們每一位的問題,佛陀都有相當深入的說法。表面上看起來我們都有不同的外貌,而且好像也是有不同的觀念想法表面上在人們之間似乎存在著非常大的差距,但是根本上,所有人都是一樣的。我們都是以相同的方式出生,而且我們都是追尋著相同的事物,想要達到相同的目標。我們都武斷地認為,在人們之間有所差異,這全部都是建立在「自我」的觀念之上。

每位懂得思考的人都會遺憾在國際間沒有真正和平事實每個人都想要世界和平,然而這顯然從未發生過,在這個世紀內,各地始終都存在著戰爭。每個國家都耗費大量的時間金錢和人力來建構巨大的防衛系統。只要他國稍有不友善的舉動,或是稍有侵犯領空海域的跡象,防衛系統就會搖身一變而成為攻擊系統。這種行為常被合理化評論為:「我們是為了保衛所有的國民,為了維護國家領土的完整。」裁軍僅僅只是一種希望和祈願,不可能成為事實這是什麼呢?因為裁軍要從每個人內心開始,否則真正的裁軍將無法實現。

大體而言,防衛和攻擊的戲碼,常常在我身上上演,我們常常為了自我假象而進行防護。如果有人斜眼瞪我們,對我們不夠重視、不夠珍愛,甚至於責備我們的時候,我們的防衛系統就搖身一變而成為攻擊系統。合理的說法是我們必須防護這個自我,「國家」就是「我」,所要保護的國民就是「自我」。幾乎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會自我防護,所有的國家當然也就如此防衛。除非每個人從自己開始改變,否則不能期望這個世界會有所改變。因此我們必須從自己內心做起,為世界和平盡一份心力。只要我們將自我去除,和平才可能實現,而自我的去除,必須要一絲不苟地審視我們的內心世界

解脫不是知識,而是感受

念頭一個稱謂,也是達成此目標方法之一。藉此人們終會發現,自己將心思浪費在何種廢物上。如此,則對於個人本身,以及理想才華的宏偉抱負就會減少。這是從另一種觀點來看待禪坐。

坦然面對自己的另一面,就是承認自己無法處理負面情緒。承認自己總是在追尋感官的欲樂,才有可能稍微地去除少許的自我。唯有如此,悲心才有可能生起--真實的悲心,不只是字面上而已。嘴巴說說是輕而易舉的事,每個人都可以朗朗上口,連六歲的小朋友都能背誦慈悲經》。這些話聽起來都很美好,但如果只是說說而已,能有什麼作用呢?就算一直重複讀誦,這些文字也不能帶給我們一絲感覺感覺就在我們生活的周遭,這就是了解自己的感覺為何如此重要的原因。我們相信自己依著思想而活,事實卻不然。雖然先有感覺,不過反應隨後就到,接著思考的過程為反應辯護。

因此,了解我們的感覺,是極為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如果我們不去感受,又如何能知道慈愛或悲心的真義呢?如果我們不去感受,或許我們能夠大致上知道一點點,但是如何能夠落實為實際行動呢?「解脫」不是「知識」,而是「感覺」。每個人感覺到有「我」,都知道自己名字每個人更是感覺到,名字是專屬於這特別的「我」。人能感覺到有「我」,因此,為了要成就無我」,也必須要感受「無我」。

悲心是內心的一種感覺,它不需要特別的理由或條件,悲心可以是完全無條件的。悲心的生起,不必等待特別場合的出現,比如有心情陷入悲劇般的情節,或者是身體病痛帶來劇苦。如果我們必須等待某些場合才能喚醒內心的悲心,那麼悲心就如是一個開關,而且可能關的時候遠比開的時候多,這樣就不算是擁有悲心。真正的悲心--如同慈愛的心--因為體會到眾生都在受苦,所以無時無刻都感受到悲心。悲心隱含於佛陀所教導的四聖諦的苦諦之中。無人能夠倖免於苦,因為生活--存在--本身就是苦。這並非意味著悲劇,而是表示世間所有事情,都包含著沖突、刺激和無止境的欲求更多、欲求保有或欲求轉變。除了阿羅漢之外,絕大多數人都放不下一切貪欲。因此,悲心是要隨時保持,而不是只有當悲劇降臨在人們身上的時候才喚醒。

這種為求利益眾生感覺,是達成去除「自我」的唯一可能。人們普遍存有的自私,是所有問題的根源。因為每個人都一樣地自私,沒有人能夠真正地為他人著想。如果真有能夠為他人著想的人,必定會成為了不起的人物而受到擁戴。因為由內心流露出的慈愛和悲心,能夠為眾生與樂拔苦,化解人世間憂愁和荒謬。然而,絕大多數人們都缺乏慈愛和悲心,因此在他們心中,真正的快樂也就幾乎不存在。心中慈愛和悲心,是所有真實快樂的根源,因為二者能夠去除「自我」。任何人只要還有一點點自私,就無法擁有快樂,因為自我貪欲是永遠得不到滿足的。我們永遠無法了結所有的問題,總是會有新的問題出現。但是,當我們抱持著隨緣心態就能引導自己的心念,去戰勝所有的慾望。此時,每位眾生都是主角,不但能夠認清普遍性的苦,也能了解屬於自己的苦楚並沒有特別之處,此二者只是全體存在的一部分。因此,就會生起為自己也為眾生的無量悲心,而決定得到度脫一切苦厄的力量

隨喜

這四位善知識中,接下來的一位是與人同樂,或稱為「隨喜」。隨喜的遠敵,是很容易辨識的嫉妒,而近敵則是虛情假意。舉例來說,如果某人擁有一些貴重的財寶而不得不讚美一下。但是,雖然說些祝賀的話,卻沒有什麼感情;或者更壞的是頭上祝賀,暗地裡卻完全相反。比如說:「為什麼我總是遇不到這種好事?為什麼別人總是那麼幸運?」

隨喜是沮喪的解毒劑。凡是因沮喪而受苦的人,他的苦楚其實是來自於缺少與人同樂的涵養,也就是缺少隨喜人生在世總是無法事事稱心如意,但是如果抱持著隨喜態度快樂就俯拾皆得。

隨喜其實是每個人都可以辦到的。大多數人都會覺得要稱讚別人是一件困難的事。人們總是不情願地說:「沒錯,他是能力很強,只不過……」所以對於能力強過自己的人,我們常常讚美不到幾句,就立刻數落一番。但是,世界能力比我們強的人非常多,有人很會唱歌,有人很會作畫、跳舞、翻譯、賺錢,而另外有人對於清心寡慾很在行。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能力,因此隨喜就能夠讓自己隨時都有喜悅機會

隨喜是一種善業。有一次我到了一個小村莊,這村莊的寺廟掛著一個很特別的鐘。每當村莊里的任何人獲得了美好財富,他們就會去敲響這個鐘;如果農作物豐收,或有人嫁女兒,或是從醫院痊癒回來,或談成了一筆好生意,或屋頂重新整修等等,無論什麼事都經由鐘聲喜悅帶給眾人。當鍾響起的時候,每個人都走出來朝著那鐘的方向說:「敲得好,敲得好。」敲鐘的這位村民喜悅分享給村民,是造就一種善業。而聽聞鐘聲隨喜心的村民,也是造就一種善業。

大多數的村莊、鄉鎮和城市,都沒有為了這種目的而設置特別的鐘,我們必須敲響自己的鐘。無論我們身處何種境地,都必須牢記佛陀的教誨,並且如實地信受奉行,這是極為重要的。不只是在特殊場合或發生悲劇的時候才必須牢記佛陀的教誨,正因為佛法帶領我們擁有快樂和平生活,因此必須隨時牢記。佛陀曾說:「苦及苦的解脫是我的唯一教法。」佛陀許下了重大的承諾,而且他也達成這個承諾,就是他所教導的--苦的解脫。除非我們記得所有問題的根源就在自我,並且努力克服自我,否則我們很容易遺忘佛陀的教導。必須將佛陀的教誨深入內心、永誌不忘,才能獲得佛法真實利益

平靜

這四位善知識中的最後一位,就是所有情感中最極致的表現:平靜心如止水。焦慮不安是它的遠敵,冷漠則是它的近敵。平靜和冷漠,一般人總是混淆不清。冷漠是一種心態,比如說:「這件事情不是發生在我或者是家人身上我不必去關心,也不要了解,我可不想自尋煩惱。」冷漠帶有無情和排斥的含意,完全沒有愛的成分,當然也沒慈愛。我們一心只想要保護自己,因此對周遭就變得漠不關心。

但是,心如止水則是智慧根基,建立在對萬法變動的敏銳觀察以及對無常的全然領悟之上。無論發生任何事,無論事情有什麼發展,終究有了結的一天,因此沒有什麼事情是真正重要的。穿越無常的「死亡之門」,其實只是一道沒有徵兆的門,不值得大家如此地重視。除了解脫,全宇宙也沒有任何事有如此確切的重要性。所以,「平靜」是來自於對萬法變動不居的觀察力:無論是喜、是悲,都不會因此而得意忘形,或是消極失落。這不過是一種現象而已,我們現在也只是一個壽命大約六十、七十或八十歲的人類,有什麼值得我們成天鑽營追逐的呢?如此鑽營能得到什麼?如此追逐又將往何處?一切都只是現象

我不世間

自我保護,是我們無法獲得真實平靜的唯一理由。我們害怕「我」可能置身於某種危險之中,有某些事情正威脅著我,因此造成了在我們的生命之中總是缺少安全感每個人儘力尋找的安全感,其實只是個神話、幻影安全感是不存在的。每個人將死亡,每件事物也都將毀壞。我們所鍾愛的每一個人都將會死亡、衰老生病、消失或者是變心,這些事都令我們沒有安全感。我們之所以缺乏平靜,常常是受到我們不悅事物的牽動,而造成了一種幻覺,似乎生命因此不再有意義了。這就是潛藏內心自我保護。不過世間沒有任何事物能夠帶給我們生命永遠的安全感,因為生命僅僅是一種假象

比起心如止水,平靜則需要更多的決心。決心雖然有用,但是決心通常是因為受到壓力而起,我們都傾向於壓抑心中強烈的情緒。壓抑對我們來說,一點好處也沒有,因為情緒終究會爆發出來。當我們以一種方式來壓抑,會發現情緒有著不同的發泄管道。無論任何情況,壓抑還可能造成身體心理上的傷害。或許在某種特殊情形下的壓抑,不會令我們起煩惱,但是這種情形是少見的。

平靜需要觀照力。完全地養成了心靈平靜,就是七覺支中的「定覺支」。完全的平靜,是悟道者所特有的尊榮。然而,除非我們現在開始練習,否則如何能夠向前邁進而有所成長呢?

借著禪坐,我們才能夠開始看見念頭的流動,了解思緒如何的變化無常。有誰能夠記得十分鐘前所想的事情,還是記得上次或是再上次的禪坐內容?沒有人辦得到。我們留不住任何念頭,也留不住任何事物,所有事物成了回憶。就算是我們有一棟三十年的老房子,或是一位三十年的老朋友也不意味著我們能夠永遠地擁有他們。不過,因為與他們相處了很長的一段時間,他們看起來就好像是永久的。但是在禪坐中,我們能夠很輕易地觀察到念頭生生滅滅,從不停留。因此,對於事物的變遷和湮滅,還有什麼值得憂慮的呢?萬法只是不斷地生生滅滅。

人類的存在也只是一種現象。只要呼吸不斷、脈搏不停,念頭感覺會時刻轉變,身體的機能隨著時間而衰退--我們人類也不過是如此而已。當一切都停下來的時候,我們擁有的只是一具軀殼。沒有了生滅,我們將不再生死流轉。然而,我們卻試著要讓生滅永不停歇,試著將生滅視為真實。「這個人是我,我要讓每個人都知道這就是我。我擁有一名字,而且有些人與財物也是屬於我所有。我有自己的觀點,並且要宣揚我的觀點直到大家都知道。」這些念頭都在逐漸灌輸自己一種永恆的錯覺。然而所謂的人,就是經歷著不斷的改變,直到最終變成了一具軀殼,然後重新再來一次。

為了顯現出平靜,必須以觀照力為基礎,並且也要能夠包容。假如少了包容,就會心存抗拒,苦受因此而產生。相對於包容的是抗拒和創傷。如果有人抵擋物體的沖撞,就會使得身體受到傷害。如果順勢推去,就一點也不會造成痛苦。包容萬物成就了我們內心平靜,而平靜使得內心擁有真正的平安

四種情緒的表現--四種梵行--給內心帶來了平安。如果能夠將與這四位善知識感情培養到某種程度,我們就會感到平安、祥和與自在。因為我們已然了解這世界本身,充滿了苦難和貪婪,因而內心也不隨著世界而起舞。佛陀曾說:「我不世間諍,世間與我諍。」這就是平靜安然的最佳寫照。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