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克·康菲爾德:踏上心靈幽靜 第3章 坐定 沒有唯一正確的修行道路

  沒有唯一正確修行道路

  每個時代的偉大靈性傳承都提供了許多覺醒的工具,包括身體的訓練、祈禱、禪修、無私的服務、儀式和奉獻的做法,甚至某些形式的現代治療。這些都是使我成熟方法使我們面對自己的生活, 藉由發展心智平靜和心的力量,幫助我們以新的方式觀看。任何一種修行方式都需要以深切的承諾來停止戰爭,不再逃離生活。每一種修行方式使我們以更清明、更接納、更誠實意識狀態進入當下;但我們必須有所選擇。

  在諸多修行方式中作選擇時,經常會遇到其他人試圖說服我們採用他們的方法,有轉世的佛教徒、基督徒和蘇菲信徒,等等。每一種信仰都有傳教士,堅持只有他們發現了通往上帝、覺醒與愛的唯一正確道路。然而,我們必須了解登山的路有很多條,絕對不會只有一正確的道路。

  有位大師兩個徒弟在爭論修行正確方法。他們無法解決彼此的歧見,於是去找老師。他坐在一學生當中,兩個徒弟各自陳述自己的看法第一個談到努力之道他說:「師父,我們必須盡一切努力,放棄舊有的習慣潛意識習性,難道不是嗎?我們必須盡量誠實、覺察與活在當下。靈性生活並不是偶然發生的,而是要全心全意努力才能達成。」大師回答:「你說得對。」

  第二個學生沮喪地說:「但是,師父靈性之道難道不是要放下、臣服,讓道或神自行顯現嗎?」他繼續說:「進步並不是出於我們的努力,我們的努力只是出於一己的執取和我見。真正靈性道路的本質是『並非出於我的意志,而是神的意志',不是這樣嗎?」大師又回答:「你說得對。」

  第三個學生聽了說:「但是,師父,他們不可能都對。」大師微笑著說:「你說得也對。」

  上山的路有很多每個人都必須選擇一種內心覺得正確修行方式不需要評價別人的選擇。請記住,修行方式本身只是你邁向自由的路上,用來發展覺察力和慈悲心的工具,如此而已。

  就如佛陀所說:「過了河之後,就不需要繼續帶著竹筏。」但只要它對我們還有用,我們就得學習尊重並使用某種修行方法。對大多數人而言,這段時間會很長,但只要把它當成一個工具,一個幫我們渡過懷疑、困惑、慾望恐懼之水竹筏。我們可以對旅程中乘坐的竹筏心存感激,但仍然要了解我們雖然從中獲益,卻不是每個人都搭乘相同的竹筏

  魯米的詩描述了通往覺醒之路的許多工具:

  有些人工作致富,

  有些人做相同的事卻貧窮如故。

  婚姻使某些人充滿能量

  卻讓某些人耗竭。

  不要信任方法,它們會改變。

  方法就像尾巴一樣搖擺不定。

  總要在任何句子上

  加上感謝語,如果符合神意,

  然後開始行動……

  擇一而行

  我們可以發現偉大的傳統修行方法力量,但仍保持自己的觀點: 它只是竹筏,一種覺醒的方法。雖然保有這種看法,我們還是需要作出確定的選擇,選擇一種禪修、獻身的方式,祈禱或持咒,然後用心作出承諾,全然進入,以之為修行方法

  許多有經驗學生來參加我指導的內觀密集禪修,卻未對任何修行方式作出承諾。相反,他們到處嘗試現今西方世界各式各樣的修行傳統,接受喇嘛的灌頂,在山上跳蘇菲舞,參加禪宗閉關禪修,參與巫師儀式,卻仍在問:「為什麼我仍然不快樂?為什麼我還陷在同樣的掙扎之中?為什麼我耗費多年修行,卻沒有什麼改變?為什麼我的靈修沒有進步?」我反問他們:「你的靈性修行是什麼?你有沒有和老師及特定的修行方法建立堅定的信任關系?」他們常常回答自己練習許多方法,或是尚未作出選擇。除非選擇一種訓練並作出承諾,否則怎麼可能對自身及眼前的世界有深刻的認識呢?靈性工作需要持續練習,需要非常深入地了解自己和周圍的世界,才能知道是什麼造成了人類痛苦,怎樣可以解決各種衝突。我們必須一次又一次地觀看自己,以學習如何去愛,發現心封閉的原因,了解如何敞開心。

  如果我們這個練習一下,那個練習一下,在換下一法門時,我們在前一個法門所做功課通常不會繼續累積。這就好像鑿了許多淺井,而不是一個深井。不斷嘗試不同的修行方式,我們就不會被迫面對自身的無聊、不耐煩和恐懼。我們一直不願面對自己,所以需要選定一種深刻、古老、與心聯結的修行方法,承諾追隨它,直到它讓我們轉化。這是「坐定」的外在意義

  一旦我們在眾多可能的道路中作出外在選擇,並開始進行有系統修行時,常常會發現來自內在的攻擊,如懷疑和恐懼,以及過去一直不敢體驗的感受。最後,一生中被壓抑的所有痛苦都會浮現。一旦我們選定了一種方法,就必須以勇氣和決心堅守它,並用它面對所有困難這是「坐定」的內在意義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