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乃崇教授·智崇上師:發菩提心義訣(上)

菩提心義訣(上)

金剛上師西康諾那呼圖克圖法嗣蓮華金剛藏聖者吳潤江上師傳授

初機學佛,必須明了世間法與出世法。世間法一切一切以唯物為主,出世法以唯心為主。世間一切物質,如天地日月山河,一切植物礦物,必經成、住、壞、空四個時期,一切生物必經生、老、病、死四個時期——一切物質終必空壞,一切生物終必老死。學佛者先看透一切畢竟空,然後將唯物觀念打破;繼看破一切生命畢竟死亡,而看破色身,乃至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畢竟空寂。其不空者何?唯心是也。心者意也,不指肉團心而言,分為心識、心性兩種:心識者眾生心也,亦謂之生滅心;心性佛心也,謂之菩提心,亦謂之不生不滅心。

何謂眾生心?由六根攀緣六塵、八識而生分別、愛惡、取捨,包括一切貪、瞋、痴、慢、妒,七情、六欲,是非、恩怨、得失之報復心理,以及種種意氣用事,由眼、耳、鼻、舌、身、意、末那識、阿賴耶識等而起之妄念,均屬心識,謂之眾生心。

迷,則由此心識成生滅,落三界,入輪回,而成六凡;悟,則由此心性生滅,證真如,頓般涅槃而成四聖。

夫人皆有心,有心必有念,念起必有染凈——染謂取著六塵,凈謂不取六塵——世人未有不染六塵者,若取著之而起貪、瞋、淫、殺等業是為惡,反之則為善;又於六塵而行施、戒、忍者是謂善。善惡之業成於今,苦樂報應於後。因地善惡有上、中、下之不同,故果地升沉,有天、人、修羅地獄餓鬼畜生之各異,六道中繼續造業受果,從而輪回不息。

觀其始由眾生心念而生,故佛言:「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善修行者明乎此,故慎其初念,制其染心,斯為要法。若於六塵不取即無業,從而無報。是故一念不生六道俱銷,輪回斯絕,業種便斷,斯出三界矣。若居不生而證真,身心永息,是為二乘。若從不生處而起六度萬行,是為菩薩大乘。若似斷未證帶異計邪見者,是為外道,未免輪回。是故縛脫由心,得失在我修行者其共鑒之。

彌勒菩薩法語雲:「分別是識,不分別是智。依識染,依智凈。染有生死,凈無諸佛。」又佛教行人有四依法:「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智不依識,依了義不依不了義。」又雲:「依智不依識,依識入地獄。」明了此旨,學佛庶乎近焉。

何謂佛心?即自覺覺他,自度度他,覺行圓滿。依之而修,謂之菩提心;依之而證,謂之佛陀。佛者覺也,覺分三種:一、外覺,二、內覺,三、直覺。外覺即「澄心」,專修一個「惺」字。內覺即「住心」,專修一個「靜」字。直覺即「攝心」,專修一個「寂」字——以上三點合為一修持,是為「大圓覺」,亦即發大菩提心依此修持,是為法身常住境界。此時行者安住甚深三摩地(正定),不分別、不愛惡、不取捨,自性平等而住,不生不滅謂之究竟涅槃

「澄心」之教理:是教行者對一切外境,不分別、不愛惡、不取捨,自心平等而住,心不取境,境不臨心是也。其真義是令行者依此口訣徹底修行,使六根清凈

「住心」之教理:是教行者對心內一切事——過去、現在、未來——不分別、不愛惡、不取捨,自心平等而住,於心無事,於事無心是也。其真義是令行者依此口訣,徹底修行,使第七識(末那識)清凈

「攝心」之教理:是教行者對一切外境及心內一切事,將外境內事打成一片,是為「中境」。觀外境如夢如幻,內事悉皆空寂,空幻一如,不分別、不愛惡、不取捨,自心平等而住,住世同一夢境,出世還歸一如是也。其真義是令行者依此口訣,徹底修行,由第八識(阿賴耶識)清凈,轉成第九識(庵摩羅識,即「清凈無垢」意),此識即為行者清凈心性。經雲:「諸佛清涼月,游於畢竟空,眾生心水凈,菩提影現中。」繼要安住甚深三摩地,保任此正定,則自性法界性打成一片,即究竟涅槃矣。

修行之道無他,唯有革心而已,即將眾生生滅心轉為不生不滅之大菩提心是也。

總之,一切眾生未明心見(同「現」字)性時,見色住色,聞聲住聲,心為六塵所轉,四大五蘊所障,四相所迷,自己作不得主,故輪回生滅;現性之後,六塵還原為佛性矣。

佛言: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我是已成之佛,汝是未成之佛。過去諸佛如是悟,如是修,如是證;未來諸佛亦如是悟,如是修,如是證;我今亦如是悟,如是修,如是證,望為勉旃。

【編者的話】

《發菩提心義訣》系圓覺宗祖師蓮華金剛藏聖者吳潤江上師(簡稱「華藏上師」)於民國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初次在香港傳授給弟子的。

此篇為上師修行幾十年的心血結晶,文中詳辨眾生心與菩提心生滅心與不生不滅心的差異,且諄諄告誡弟子如何省察自心,慎其初念,遠離輪回,超脫生死。全篇理論與實踐之道並陳,文字簡要,而義理深刻,實為千年來佛教一極重要之文獻。

上師生前曾謂初機學佛,應當每日讀誦《發菩提心義訣》,並要背誦思惟、反省、糾察、觀照,若能如是用功自心菩提本性終有顯現的一日!今為幫助讀者諸君深入了解全文,本期特將梁乃崇教授以前對此篇的講解同時刊出,以饒益大眾

梁乃崇教授 闡釋

華藏祖師的《發菩提心義訣》,大家可能都非常熟了,有些人甚至會背了,但是其中的真義也許還不太明白,所以今天我們就來深入探究一番。現在先念原文,如果有比較不清楚的地方,要馬上提出來,否則我可能就念過去了

「初機學佛,必須明了世間法與出世法。世間法一切一切以唯物為主,出世法以唯心為主。」

這一是說開始學佛的人要了解一件事情:就是宇宙萬法,有世間的,有出世間的。

世間法一切一切以唯物為主」,就是說世間法是重視這些物質的。這里的「唯物」,意思就是有相的、具相的,以這些具相的為它主要的內容。出世法呢,就是以「唯心」為主。

這里所指的「心」,講得更清楚一點的話,指的是菩提心」。世間法與出世法的不同點,主要在一個是唯物的,另一個是唯心的,有這樣的差別。而這個差別,和我常說的:一個是有相的,另一個是無相的;一個是被知的,另一個是不被知的;一個是分別的,是分別心所運作的世界;另一個是無分別的,是無分別心所運作的世界,完全可以對照!

世間一切物質,如天地日月山河,一切植物礦物,必經成、住、壞、空四個時期,一切生物必經生、老、病、死四個時期——一切物質終必空壞,一切生物終必老死。學佛者先看透一切畢竟空,然後將唯物觀念打破;繼看破一切生命畢竟死亡,而看破色身,乃至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畢竟空寂。」

這一段先講世間啰!既然世間是以唯物為主,所以華藏祖師就從世間物質開始講起。世間一切的物質,就是天地啦、日月啦、山河啦、植物礦物啦,當然,我們有的時候也會把這些東西歸為「器世間」。

這「器世間」必然會經過成、住、壞、空四個時期——「成」,就是生成;「住」,就是保持;「壞」,就是慢慢在毀壞;「空」則是毀壞到極點以後,就沒有啦!就空了!——世間東西都必然經過這四個時期

以上所述是佛經講法,那麼現在的科學是不是也這么描述這些物質的變化呢?還是這樣說的!現在的科學家還是認為整個宇宙最終是要壞的,壞到後來就沒有了。同時近代天文學「宇宙論」裡面的「霹靂說」,亦認為這個宇宙的生成是從空來的,而佛經裡面早就這么說了

「一切生物必經生、老、病、死四個時期」,這個我們都不必解釋了,原來就已經知道了,是吧?當然,科學也沒有不認為是這樣的。因為「一切物質終必空壞」,所有的物質也就是整個宇宙到最後一定會毀壞了、沒有了;那麼「一切生物終必老死」,所有的生物最後都是要老、要死的。

這里的「一切生物」不包括植物,因為已經放到前面有關「物質」那邊去了,所以這里指的主要還是動物。「學佛者先看透一切畢竟空,而將唯物觀念打破」,學佛的人一定要先明白這件事情,其實這件事情、這些問題早就已經清楚地擺在這里,只看你要不要這樣子認識而已。

前面舉的例子最後都「終必空壞」、「終必老死」,這是沒有辦法反駁的事實,那麼學佛的人要把這件事情看清楚,所有的物質最後通通都會沒有、都空了。你就不要執著這些物質執著這些生物,以為不會壞、不會死,是永遠存在的。

你能夠了解的話,就曉得一切畢竟空,到最後都會沒有,那麼就可以心中的「唯物觀念」(就是執著物質的那種心、那種想法)打破。這么一打破,再繼續「看破一切生命畢竟死亡,乃至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畢竟空寂」。

既然所有的生命最後都是要死亡的,那麼就可以把色身,也就是我們這個身體,以及比較抽象一點的四相看破,因為到最後一定都沒有了!一切的一切都會沒有!也就是要體會「畢竟空」——世間的一切最後畢竟空寂,就是要能夠看到這一點。

「其不空者何?唯心是也。心者意也,不指肉團心而言,分為心識、心性兩種:心識者眾生心也,亦謂之生滅心;心性佛心也,謂之菩提心,亦謂之不生不滅心。」

世間一切都會空掉,都會沒有;「其不空者何?唯心是也」,那麼不會空掉,不會毀滅的究竟是什麼呢那就是心!「心者意也,不指肉團心而言」,「心」指的是「意」,當然不是指心臟。

這個「意」,又分為心識和心性兩種。「心識者眾生心也,亦謂之生滅心」,眾生心就是生滅心,這個心會起起落落、有生有滅,最後會沒有,也就是有生、住、異、滅。「心性佛心也,謂之菩提心」,說到心性的話,指的就是佛心也就是菩提心

「亦謂之不生不滅心」,這就是所謂的不生不滅心。這個不生不滅心是不會毀壞、不會沒有的,它的性質就是「空」,也就是我常說的「知覺者」。所以「知覺者」指的不是心識,因為心識還是被知的。

我們再看下一段:

「何謂眾生心?由六根攀緣六塵、八識而生分別、愛惡、取捨,包括一切貪、瞋、痴、慢、妒,七情、六欲,是非、恩怨、得失之報復心理,以及種種意氣用事,由眼、耳、鼻、舌、身、意、末那識、阿賴耶識等而起之妄念,均屬心識,謂之眾生心。」

我們就先來解釋什麼是「眾生心」,它告訴你是「由六根攀緣六塵八識而生分別愛惡、取捨,包括一切貪、瞋、痴、慢、妒,七情、六欲,是非、恩怨得失之報復心理,及種種意氣用事」,這一段要描繪清楚實在是很難的。

眾生心」是什麼呢?首先它要經過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去攀緣外面的六塵。這六根我常常說就是detector(偵測器),是一些器官譬如說眼根,它就會攀緣色塵,耳根就會攀緣聲塵,鼻根就會攀緣香塵……,每一根都會去攀某一類的塵。

如果用現在科學說法,就是某一種儀器,它可以detect(偵測)某一類的訊號,只是這樣的不同。這六根不但攀緣六塵,而且還攀緣八識,然後要做綜合的解釋。這六根就像電腦的硬體,那第八識則像是電腦的軟體,像它的作業系統要做一些分別,做一些解釋、一些整合、一些關連,或者做一些運算。

這樣一個構造——六根攀緣六塵,然後第八識在裡面做各種的識別、各種的解釋、關連,以及組織綜合,而生出分別、愛惡、取捨這一類的想法、決定或意念。而這一類的分別、愛惡、取捨包含了一些什麼呢?包含了所謂的貪、瞋、痴、慢、妒,七情六慾,是非、恩怨、得失之報復心理,及種種意氣用事。

平常我們要貪錢或貪什麼東西的時候,都是經過六根攀緣六塵、八識這樣運作出來以後,而產生了一個「我要去奪取或要爭取……」的決定,會有這樣一個整體的決策。

也就是說當我們心中有一個貪的決定出來、一個行動出來,或是個心念出來,事實是一個整體的決定,所以一個貪念並不是只有這一個念而已,它是一整套的program啊!它複雜的程度我們只能說它是一個系統,而這個系統很難說清楚。

「第一屆佛學科學研討會」里,郭正典醫師不是曾提過一個問題:「你說的分別、無分別,是不是只是理論,而實際的情況是怎麼樣的呢?當一個蘋果掉在你面前的時候,你用無別心看它的時候是怎麼樣的?用分別心去看它,又是怎麼樣的?」

大家是否還記得?我那時候回答他,就是用了這一道理。就是說:我們在看的時候,不要以為自己心中並沒有裝很多執著,其實已經裝進去很多東西了!

首先我們已經接受了自己的身體也就是有了六根,有了八識,先有了這些東西以後,再透過這六根八識的運作來看東西的,本身就已經有相當多的執著、共業在裡頭,所以整個是一個執著系統、一個業障系統在那裡運作,無法得到用無分別心看的答案。因此,所產生的心就有貪、瞋、痴、慢、妒……這一類的東西

上一次,我們特別讓大家來省察自己的心裡什麼樣的狀況是貪,大家談到最後都覺得並不容易把握。你看這一個「貪」就這么不容易了,那還有「瞋、痴、慢、妒」,一個一個來,還多得很;此外還有「七情六慾」,以及「是非、恩怨、得失之報復心理,以及種種意氣用事」,全都是樣子運作出來的。

下面所說的,其實跟前面的文字是類似的,不過再重複一下罷了:「由眼、耳、鼻、舌、身、意、末那識、阿賴耶識等而起之妄念,均屬心識,謂之眾生心』」,這些就是八識,而這些識心所產生的妄念就是「眾生心」。以前有人問我:「什麼是眾生心?」我回答說:「你現在感覺得到的所有的心都是眾生心!」無論你現在動什麼腦筋或想什麼東西都是眾生心!

「迷,則由此心識成生滅,落三界,入輪回,而成六凡;悟,則由此心性,超生滅,證真如,頓般涅槃而成四聖。」

如果我們「迷」在這個眾生心裏面,「則由此心識成生滅,落三界,入輪回,而成六凡」,這個心識就會讓你產生生滅,而落在三界裡面。所謂「三界」,就是無色界、色界和欲界,也就是世間

你一迷的話,就會因為這個眾生心而落到三界,落在世間,掉入輪回生生死死,而成六道凡夫。「六道」就是地獄餓鬼畜生、人、修羅、天,「天」也屬六凡。如果一旦悟了,就會「由此心性(這里他直接由『心識』)轉換為『心性』」,超生滅,證真如,頓般涅槃而成四聖。」

我的解釋就是你能由心識悟到心性的話,就能夠超出生滅,證入真如,達到涅槃而成四聖。「般」是達到的意思。而「四聖」是指羅漢、辟支佛、菩薩和佛。前面我們如果不跳的話,那就是:「悟則由此心識,成心性,而超生滅,證真如,頓般涅槃而成四聖」。這件事情的關鍵就是在這個心了!

這一段對心是怎麼生滅、怎麼落三界、怎麼入輪回而成六凡,有比較詳細一點的說明。人都有心,而這個心可以是心性也可以是心識。如果迷的話,就成為心識;一旦悟了,這個心就會成為心性

我們再看下一段:

夫人皆有心,有心必有念,念起必有染凈——染謂取著六塵,凈謂不取六塵——世人未有不染六塵者,若取著之而起貪、瞋、淫、殺等業是為惡,反之則為善;又於六塵而行施、戒、忍者是謂善。善惡之業成於今,苦樂報應於後。因地善惡有上、中、下之不同,故果地升沉,有天、人、修羅地獄餓鬼畜生之各異,六道中繼續造業受果,從而輪回不息。」

這一段他繼續分析:「夫人皆有心,有心必有念,念起必有染凈」,人都是有心的,一有心的時候,就有意念出來;而這個念一起的時候,就必然有染的、有凈的。「染」,指的是「取著六塵」,就是跟六塵粘在一起,攀緣起來了;「凈」的話,就是「不取六塵」,跟六塵不攀緣

所以「染」的定義就是取著六塵,「凈」的定義就是不取著六塵。「世人未有不染著六塵者」,這個世間的人有一個不跟六塵染在一起,而染還有不同的狀況:「若取著之而起貪、瞋、淫、殺等業,是為惡」,染就是取著,取著就是染。染的話呢,又會產生一些貪的心、瞋的心、淫的心、殺的心,那麼就會造貪、瞋、淫、殺的業,這樣的染就是惡;「反之,則為善」,如果反過來,染雖是染,但是他不貪、不瞋、不淫、不殺,那麼就是善。

下面就進一步舉了一些例子:「又於六塵而行施、戒、忍者,是為善」,所以他雖然有染,但是所做的若是布施持戒忍辱那就是善。「善惡之業成於今,苦樂報應於後」,現在他造了善業或者是惡業,那麼以後就會有受苦或者受樂的報應

「因地善惡有上、中、下之不同,故果地升沉有天、人、修羅地獄餓鬼畜生之各異」,因為你開始造這些業的時候,善的有上、中、下三種品級,惡的話也有上、中、下三種不同程度的惡,所以結果就會去不同的道投胎受報。

天、人、修羅是善道,屬於善的上、中、下三品所受的果報;惡的話,就會因為所造的上、中、下不同的惡,而落入畜生餓鬼地獄。「六道中繼續造業受果,從而輪回不息」,眾生六道中不停地製造善惡的業,也就會不停地去受這六道果報,而輪回不息。

其實這跟「生生不息」的意思也差不多。因為輪回本身就有循環的意思,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就是定在那裡輪回。

「觀其始由眾生心念而生,故佛言:『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善修行者明乎此,故慎其初念,制其染心,斯為要法。若於六塵不取即無業,從而無報。是故一念不生六道俱銷,輪回斯絕,業種便斷,斯出三界矣!」

所以從以上的情況來看,「觀其始,由眾生心念而生」,這些事情源頭,都是由眾生心念所生的。「故佛言:『三界唯心,萬法為識』」,所以佛才會說這個世間,這個有無色界色界和欲界的世間是由心而產生的;這個世間的各種法,通通是「識」,也就是「心識」所成的。

「善修行者明乎此,故慎其初念,制其染心」,會修行的人了解這個道理,所以修行的時候,對初念要非常地審慎,要把這個染心制止。

「初念」的意思,可以解釋得很深,是指「第一義」;倘若比較簡單地說,就是你開始起的第一念,也就是一開始想事情的時候所發的那個心、所出來的那個想法而不是這個想法以後再衍生出來的想法

譬如說:我看到一個食物就想要拿來吃,可是這一個心已經不是初念了。初念是「覺得肚子餓」,當然你也可以說「覺得肚子餓」前面還有念……,這是由比較簡單的角度來說所謂的「初」與「後」的一種說法

如果要從深的角度——真諦的角度來講這個最初的念,就是「第一義諦」。要講第一義諦,就會講到我所說的「知覺者」,「知覺者」這樣一動,那就是初念。所以「第一義諦」,就是初念,也就是第一個念。

我們這個念頭一出來的時候,事實上已經滾了好幾道以後的念,都已不是初念,初念就是比較前面的念。當然我們講不了那麼清楚的時候,就說是比較前面的念就叫「初念」。就像我剛才舉的這個例子,是你肚子先餓了,然後才決定要去搶那個食物。所以你搶食物的這個念並不是初念,它比較前面一點的念頭是「覺得肚子餓」。

從這個例子你可以追到任何東西真正第一個念。你只要反省,反省到最早最早的那個念,看看那個念是什麼。那個念,佛經就把它叫「第一義諦」。所謂「第一義」,也就是最原始的、最基本的、最早的,萬法都是從那裡出來的。

像所有的理論,它的公設都接近第一義;而後面那些推導出來的定律,已經是第二義了。由這個角度來看,可以看出來這個「知覺者」(本來面目)本身就是最純粹的第一義。

當然,前面所提出來的「不生不滅心」、「菩提心」,指的都是最純正的第一義。我們一下子沒有辦法體會到這個第一義,體會不到那麼深,所以只要找到比較開始、比較源頭的念就可以了。而這些源頭其實也常常是我們心中一個問題原因譬如說生了一些困難,發生了一些問題,我們想要找出這個問題是怎麼產生的,就去找那個原因。其實找那個原因,就是要找這個初念。

所以善修行的人明白這個道理對於我們的初念,就要十分謹慎小心,而且還要讓這個心不跟六塵染在一起。「制其染心」就是把會跟六塵攀緣在一起、染在一起的這個問題制止。「斯為要法」,這是個非常重要的原則。所以「慎其初念,制其染心」,是修行裡面非常重要的兩個原則

「若於六塵不取,即無業,從而無報」,所以如果對六塵能夠不取,那麼就沒有業,也就不會受到果報。「是故一念不生六道俱銷,輪回斯絕,業種便斷,斯出三界」,所以你只要一念不生,這個六道也就沒有了,那麼輪回也就停止了,那些業種也就斷了、沒有了,就不受報了!這是一種什麼情況呢?就會超出三界也就是超出世間、脫開這個世間。說起來也不難啦,是吧?

「若居不生而證真,身心永息,是為二乘。若從不生處而起六度萬行,是為菩薩大乘。若似斷未證帶異計邪見者,是為外道,未免輪回。是故縛脫由心,得失在我修行者其共鑒之。」

「若居不生而證真」,假若能夠做到一念不生,就是達到了「不生」,即可證到真相、實相。「身心永息,是為二乘」,此時身體心念都停下來了、永息了,這樣就叫做「二乘」,也就是羅漢道跟辟支佛道(聲聞和緣覺)。

「若從不生處,而起六度萬行」,他證到了不生,又從這個不生這里開始,起六度萬行。所謂「六度」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所謂「萬行」就是指這樣的六度做了很多很多。如此一來,就不身心永息。因為做六度萬行時,身心沒有辦法歇下來,不能息下來;息下來,就不能行六度萬行。他如此做,是先證到不生處,然後從不生處開始做起,並不是在生滅處行六度萬行!

如果從不生處而起六度萬行,是謂「菩薩大乘」;如果從生滅處而起六度萬行,那就是個善人。修這個六度萬行,尤其是六度後面的禪定般若,嚴格說來,要在不生處那邊才能做到,也才能稱為大乘菩薩

當然這完全看你要把這個「菩薩」定義成多高,不過這里很清楚是定義在「從不生處,而起六度萬行,是謂菩薩大乘」。所以如果是從生滅處而起六度萬行的話,就不是華藏祖師這里所定義的菩薩大乘。當然,你要另外定義菩薩大乘的意思,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若似斷未證帶異計邪見者,是為外道,未免輪回」,這一段就更清楚了。「似斷未證帶異計邪見者」,這種人就是不生還沒有證,而且還帶一點異計邪見,看起來好像已經斷了,其實是未證;也就是他不生做得不好,是比較差的不生,而且還附帶了有異計邪見

所謂「異計」,就是有喜歡六度萬行的人常常會好大喜功,他一有好大喜功的心理時,就會產生一個想法我要辦一個很偉大的事業,要萬古流芳……等等,他有這樣的願望、這種心理一出來時,就很容易有異計,就是想弄一些手段,好達到偉大而輝煌的功業,一心希望萬古流芳。

他在做的時候,會有很多很多阻礙,讓他不容易成功。他想要排除那些困難,就常常會弄些計謀出來。這樣就會有異計,同時也會產生偏見。這就是因為他把這些功業看得太當真了,所以就會產生邪見

這里會說:「似斷未證」,是因為他們並不是沒有功夫功夫有一點,所以也有一點像接近了「不生」;但他又沒有真做到,所以是「似斷未證」,也就是他還沒有真的證到。「是為外道」,這種人就是外道。「未免輪回」,就是他還沒有辦法脫離輪回,所以仍得受果報,還要生生死死輪回不息。如果他到了天道壽命可能會很長。

「是故縛脫由心,得失在我」,所以我們是被綁的,還是解脫的,就要看自己是怎麼用心了。我們能成道,或者不能成道;能夠脫離輪回,或者不能脫離輪回,關鍵就在自己。「修行者,其共鑒之」,修行的人啊!大家都要注意啊!

彌勒菩薩法語雲:『分別是識,不分別是智。依識染,依智凈。染有生死,凈無諸佛。』又佛教行人有四依法:『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智不依識,依了義不依不了義。』又雲:『依智不依識,依識入地獄。』明了此旨,學佛庶乎近焉。」

彌勒菩薩曾說過:「分別是識,不分別是智」,無分別心是「智」,分別心是「識」,所以「智」跟「識」的定義就在這里。「依識染,依智凈」,你一分別,心就會染;如果依智,則不會染,就凈了。染的話就有生死,凈則連佛都沒有。

「又佛教行人有四依法」,佛又教修行者四個依據,四個可以依循的原則第一個是「依法不依人」,所謂「依」就是聽從的意思。我們要聽從道理而不是跟隨那一個人。我們常常會有一個情形,就是根本把道理都忘掉了,常常只聽某一個人的話。他怎麼說,就照著怎麼樣做,而不是依據真理去行事,這是不對的。所以大家也不要聽我的話,而是要聽我講的道理

「依義不依語」,不只是說不要聽我的,連釋迦牟尼佛或是任何一位祖師我也只是聽他的道理!並不是他所說的話,我就要無條件接受,不是這樣子的。對於釋迦牟尼佛或祖師所說的話,我們不是死死地去遵守,而是要聽從、遵守這些話所代表真諦、所代表精神

這類問題,我們也常常在這個社會裡遇到。譬如有法律,如果大家堅持要遵守那項條文,那就是依文字、依語了。而有些人就說:「這些法律文字是很僵硬的,我們不能這樣完全去遵照,而是要把握它的精神」,這就是「依義不依語」。

再來就是「依智不依識」。我們要依無分別心,不要依分別心。我們要順著無分別心來做事,要聽從這個無分別心,而不去聽從分別心。

「依了義不依不了義」,如果有兩種道理,一個是究竟的,一個是不究竟的(所謂「了義」,就是究竟的、徹底的;「不了義」,就是局部的、不徹底的),那麼碰到這種情況的時候,我們要選擇哪一個?我們要選擇了義,要選那個究竟、徹底的道理

「又雲:依智不依識,依識入地獄」,就是說:我們應該要依智不依識,如果依識的話,就會墮入地獄││其實不見得會那麼嚴重,依識的話就會三界,入輪回。如果做錯了,就有可能會墮入地獄。「明了此旨,學佛庶乎近焉」,如果明白這個道理學佛就差不多了。

好!今天上午我們就講到這里,謝謝各位!

——姚介玫、姚介和、劉玉娟等居士記錄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