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乃崇教授·智崇上師:整體觀與分別觀

整體觀與分別觀

梁乃崇教授

「整體觀」的能力可以培養

「整體觀」是了解事情的一種方式,這能力是要培養才會有的。與「整體觀」相對的是「分別觀」,我們比較傾向以分別的方式來看事情,其實人是有能力由整體來看事情的,但一般人可能會認為自己沒有。我們在看東西了解事情時,總以為用分別心才能了解,若要從整體來了事情,就要修到無分別心才行事實上沒有修行的人也有這個能力。最明顯的例子,如看一幅圖畫,我們不必像看書,逐字逐句的閱讀;不用把圖片分為幾個小塊才看得懂,而是只看一眼就懂了。所以,由整體看事情能力每個人都有的,會不會用,就看自己有沒有去培養。

整體觀的能力,並不是比較空、比較有 feeling、或比較有禪定工夫人才有,任何人本來就有這個能力,但是人常常忽略這方面的能力。像速讀訓練也是整體看的,讀一篇文章不是逐字看的,一掃就可以把意思看完了。這種能力要在比較小的時候培養;長大後,人就固執了,就要一個字個字逐字的讀。像我的小孩在速讀訓練班學了一、二期,有一些改進,但沒有改善多少。後來他們為了偷看武俠小說,時間限制必須在兩、三個鐘頭內看完,就練會速讀了。人是很奇怪的,本來要逐字看才會了解的,但一頁快速掃過去還是有辦法了解。以前我懷疑他們這樣看只能掌握故事的大概,就問他們中間的細節,發現他們都知道!所以說這種能力是可以培養的。

「分別觀」看不到事情真相

我認為任何一件事情用分別觀的方式去看,看完後一定要像練功一樣必須收功的。收功,即是用整體觀來看。任何事情不能只用分別觀,不用整體觀。因為用分別觀會看不到事情真相,只能看到其中一部分。若分別觀之後再用整體看,才會看到事情的全部真相,不然都是有偏差的。因為宇宙事情本身不是分別的,也不是只有整體的,而是同時具備分別與無分別的。因此分別觀與整體觀二者都要用,才能看到真相

打個比喻來說,宇宙中的事物就像全像攝影的底片,這底片上任選一塊,所投射出來的圖像都是全部,只是比較模糊。如以全像攝影拍攝一個杯子,這杯子的相是立體的,而且可以從各種角度去看,就像看一個實體杯子一樣。我認為宇宙出現的事物本身都是全像術,就像全像術的底片一樣,任何一塊都具備全體的內容,並不是只是一部分──也就是局部包含全部,而全部也縮影在局部中,二者相互間的關係就是如此。以前釋迦牟尼佛在《華嚴經》中用「因陀羅帝網」來表現這個狀況:整個宇宙就像排列的珠珠,每個地方都像一個珠珠,每一個珠珠都含攝其他珠子的相在裡面。釋迦牟尼佛不用全像術,而用這個方式來表達這個道理是個更高明的比喻

我們文化的發展偏重以分別觀來想事情,所以產生很多的問題。舉一些例子來談,從事自然科學研究的人,常會區分研究領域──物理的、數學的、或化學的研究等;物理的研究又劃分核子物理、固態物理、表面物理等種類,這種分類就是分別,就是以分別觀看事情在我做研究的經驗中,曾有這種困惑:我們選擇一個題目來研究,開始時大家認為這是物理的題目,可是經過一段時間,得到一些研究成果以後,這個題目慢慢變成化學的。因此,在物理的研究圈內,就產生一個問題:物理研究所的人,怎麼去做化學研究?這方面的成果應該不算是物理的吧?再如高溫超導體的研究,開始時,被認為是屬於物理的研究,現在也還算是物理的研究,但愈來愈被認為是材料科學的研究。是不是做物理的人,因被認為是材料問題就停止研究了?如果我們接受分別觀的看法就會遇到這樣的問題。會遇到這樣的問題,是因為自然界的事情,本身並沒有分成物理的、化學的、材料的或是數學的──分成這樣子,是人為造成的。如果真想解決或是了解一個問題就不能夠用分別觀來看事情,一定要做全面性的考量。如果限定自己是物理研究者,不能跨越物理的范圍去做研究,就永遠不能了解任何問題。這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實例,也是我親身的經歷。

「整體觀」是日本贏過美國關鍵

大家也聽過純學術研究、應用研究及基礎研究──有學術的,有不是學術的。有很多政策上的指導人,會堅持不要做應用的研究,要做基礎研究。但哪個研究不需基礎呢?只能說那個研究較基礎,那個研究較不基礎事情一旦這樣劃分,就不能真正解決問題基礎研究、學術研究和應用研究的劃分,並不是中國人發明的,美國人也常常這樣子劃分。做基礎研究的人被要求出 paper、寫論文;做應用研究的人,被要求發展技術或產品──兩者要求的方式不一樣。日本人並未把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做明顯的劃分,而認為研究是整體的;兩者混在一起時,力量就超過美國的研究能力。我曾與美國 bell lab.的研究人員談話,他們已經承認輸給日本,尤其在應用研究上,很多日本做的東西,他們研究後承認做不到。他們現在的專利,已經比日本少,所靠的是以前的專利。這種趨勢發展下去,以後美國就要靠日本的專利了。他們警覺到這樣的問題,並考慮應用研究和基礎研究方式不同,就將研究分為二部分。但人員分開不好最好的方式是部門分為兩個,但人員是流通的,而不是做應用研究的人,就不做基礎研究了,這樣子才是最好的,是整體的。

是非常奇怪的,會把事情剖開來,久了以後,互相不合作就失去了整體的完整性。整體性日本能贏過美國的重要關鍵,但美國能檢討缺點、知錯能改,還是很有潛力的。日本在做研究時,並不只是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合一,而是產、官、學整體合一:有基礎、應用研究部門;生產及行銷部門;整個經濟又與政府打通──是一個整體在做事情,這也是日本贏過美國原因

台灣,生產與研究常常分離,或只察覺要做應用研究,把產品改善一些。日本人不但做產品的應用研究,更做基礎研究。譬如日立公司電子顯微鏡做得非常的好,它公司內有相當多人在改進這項產品,把它做得更好。還有人研究ab effect,這是屬於純基礎理論的研究;ab effect在1958年就被提出,但無強烈的證據證實,日立公司以實驗證明這是真的。又如quantum flux 也被觀察到。這方面的工作美國的 ibm及bell lab.也在進行,但他們整合的能力不上日本

「整體觀」是要掌握全局

以前我曾審察到經濟上的財富問題,在於把貨幣獨立為與生活分開的東西──這是用分別心產生的缺陷。我們把世間問題劃分經濟、管理、文化、教育,也都是有缺陷的。在我們的生活中,這些事情全部都有,無法這樣劃分的。舉例來說,若我們用分別心來思考問題,學校就只管教育不管別的,但學校內部一定有經濟問題、管理問題,所有人間的問題都有,五臟俱全。若以此考慮企業公司就會認為企業公司是要賺錢的,並沒有教育問題。但現在的公司都有教育問題,人員的訓練培養相當重要;也必須面對傳統文化包袱。對這些問題某些程度的忽視是可以忍受的,但若不忽視而好好面對,這公司做得更好。公司中同時也會有福利問題、甚至是宗教問題。我們常把問題劃分,只管自己的部分,其他不管,這是用分別觀做事,不能真正解決問題。想要解決事情,必須做整體觀的處理,把所有問題都納入考慮。目前日本企業,尚未涉入文化宗教層面,但已包含教育層面。我來做就會把這些問題全部考慮進去,這樣一來就會贏過日本。想要把一件事情做好,必須用分別觀和整體觀,原因是這宇宙社會人生事情本身並沒有分類,就像全像攝影的底片一樣。如果只用分別觀的方式來看,要把事情做好是不可能的。

一個會整體觀的人,要具備什麼條件呢?他要會空,空得愈徹底就愈能做這就是空的妙用不空就做不到,就看空的層次而定。在物理研究上,也顯現這種狀況,如量子力學的「測不準原理」,就顯現這個世界在某種精度下是不能劃分的。但人的分別性思考太強了,雖然得到這樣子的觀察,但以這種方式來了解這現象的人非常少,通常大家還是用分別觀的方式去獲得成果。以上是我對整體觀的看法,各位對這部有什麼問題就提出來,我想得到的可再多說一些。

問:如果每件事情都用整體觀處理,會不會有很多事情爆炸而無法處理?

答:整體就是一個,不會爆炸,很多整體就是分別了。

問:每一件事情深入之後,就會有無盡的事要處理。如同一個校長要處理管理、教育、行政等問題,如果每一個都要處理清楚的話,是不是就會顧此失彼?

答:顧得了這邊,就顧不了那邊,這是分別觀;整體觀只有一個。分別觀的能力是有限的,整體是無限的。

問:您的意思是說辦法同時照顧到所有的問題?

答:就是可以同時照顧到。

問:我們公司是從事國際貿易的,會用到國際貿易及中華民國法規。當二者相抵觸時,就以國際貿易法規為準,要請以國際貿易法規為專長的律師來處理。好像如果每個人有專長,就無法全部都了解。

答:並不是要用整體觀,就全部都去了解──我知道有這個問題。我的處理方式去找的人,不要找不會的人;同時曉得這是個問題。整體觀不是要扮演超人,樣樣精通;不是別人不做事我全包了,而是要掌握全局。

問:那就領導人物?

答:對!一個團體要好,這些領導人物不只要一個,而是很多個。一般我們都認為這樣子的人要有一個,其他人都不必如此,這就不是因陀羅帝網,每顆珠都含攝所有。雖然大家各有專長,但是大家對整體都是清楚的。如果整體的概念不清楚就不知道自己的定位在那裡也就是分別的部分定位在那裡就像醫院醫生排錯科別,專長是呼吸治療的,卻排到腸胃科一樣。醫生不能因專長呼吸治療,肺以外的器官就不管了,這樣子不可能看好病。一定要把所有的問題,如病人生活環境呼吸空氣狀況都納入考慮,才能做整體的了解。若能把中醫觀點納入,考慮吃什麼東西會上火,這樣的醫生當然是最好的。病本身並沒有劃分生什麼病,或這種病與那種病無關,不是這樣。就像做研究一樣,開始是物理的,後來是化學的,再變成物理的或材料的。如果我們堅持分別,事情就無法完成。自然界的事情原本沒有劃分,這種劃分全是人為的。

問:現在說的無分別,與早上所說最高的無分別有否不同?

答:現在說的不是無分別而是整體觀。想要達到最好的整體觀,是要以無分別心去做。整體觀每個人都會的,不修行的人都會的,怎麼證明昵?一張圖片一看是整體的,就證明他會,看樹林或風景也都一樣。

資料記錄-王麗萍

資料整理- 王麗萍 呂秀玉 梁玉明 左慧玲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