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乃崇教授·智崇上師:關於「四相」之05:成熟我相

成熟我相

梁乃崇教授

修行要從感受(feeling)入手,

你的感受就是你的自我

而且是貼近本來面目的自我

自私自利是人的天性

通常保險公司注意到一件事情:汽車駕駛旁邊的座位是「自殺位」,是最危險的座位。當司機開車遇到危險時,為了閃躲,自然會採取使自己受傷最少的措施,但是坐在駕駛旁的人,受傷的機率就大多了,所以這個座位叫「自殺位」。以此批評司機一到緊要關頭,沒有考慮旁邊的人我覺得並不適合,因為那根本是反射動作!從這一事情顯示出——人第一個考慮的是自身安全,這是天性

人一定是自私的,說自私可能還不太正確,應該講「自利」。我們的文化通常會譴責「自私自利」的行為;如果不自私自利,能為別人著想就是好的。這樣說好像不對,因為人天性就是如此自私自利,為何要違反它呢?就好像貓愛吃魚,貓為何要譴責自己愛吃魚呢?人若要譴責自己的自私自利就如同貓要譴責自己愛吃魚一般。我認為這根本是天性不應該譴責,而是要順著它。

以「大公有私」取代「大公無私」方為正途

很多文化提倡「大公無私」,以為只要替「大家」想,個人則要把私心消除,試問:「大家」難道不是個別的私心集合嗎?「大公無私」這句話矛盾的,因為「大公」就是別人的私;「無私」,只是「無」掉自己的私,而去滿足別人的私。那我就要問:要滿足別人的私心,去除自己的私心,究竟是為了什麼?其實大家的私心都要滿足,不應該只是滿足別人的私心,卻要去自己的私心。我幾乎無法認同「大公無私」這個主張,因為它的邏輯自相矛盾!我們的文化有很多這類沖突和矛盾,我認為要邏輯一致,最好是「大公有私」,既滿足別人的私心(大公);又能滿足自己的私心(有私),這樣才公平,才不會矛盾

中國春秋戰國時代,楊朱學派主張「自私自利」,楊朱認為每一個人都把自己照顧好了,天下太平了;如果每一個人都不能把自己照顧好,這個天下就不太平。關於楊朱其他詳細的主張我不清楚,但是他有一句話被斷章取義提出來,就是「拔一毛利天下而不為」。拔一根毛可以幫助天下,我不做!所以是一個極端提倡「自私自利」的學派這只是截取了其中的一句話,可能不是他要表達的意思,不曉得呂女士知道這內容嗎?

女士:為了天下太平、避免無謂的紛爭,即使是拔一根汗毛也不願意,這是楊朱的主張……有句俗諺:「人不自私,天誅地滅;人太自私,天誅地滅。」雖然說人不能太自私,但是我們自己也是眾生之一,利我其實也是利眾生我覺得楊朱的說法並沒有沖突……

老 師:在「拔一毛利天下而不為」前面還有話,就是說很多人天下為己任,要利天下,這樣就有人會主導天下,掌握天下大權,那時就會引起野心家來參與天下,爭奪天下大權,反而會造成天下戰爭動亂

女士孟子曾經批評楊朱和墨翟的主張。楊朱和墨子的主張截然不同,墨子主張「兼愛」,孟子批評他「無父」;楊朱主張「為我」,孟子批評他是「無君」。

老 師:好!那麼我的說法是對的了。每個人天性都是自私自利的,這樣就會把自己管好,天下太平了!但如果有人出來要利天下、要照顧天下,這些人也不見得不好,但這樣的動作一做下去,他勢必會掌握天下的大權,因此野心就會出來。野心就會以照顧天下方式取得權力,這樣就會很多人來爭奪君權,如此天下就大亂了!所以楊朱要主張「拔一毛利天下而不為」,因為利天下就會天下大亂。

當時孟子聽到楊朱的主張就覺得這樣不就沒有國王了嗎?天下就要大亂了,豈不糟糕?孟子那時並不曉得這個世界還有所謂的民主政治。民主政治就是沒有國王,因為每一個人都是主人都是自私自利的。「拔一毛利天下而不為」應該是這樣的思維邏輯所發展出來的。關於這一點,我們現在所想的事情,過去已經有很多人都考慮過了孟子儒家,最重視倫理君臣、父子是五倫當中最重要的兩倫,以儒家倫理立場來看,「無父」、「無君」就不好。對於孟子批評,我們也可以反批評:他批評楊朱無君,無君一定就不好嗎?墨子提倡兼愛,孟子批評墨子無父,無父又有什麼不好呢?如果我並不堅持一定要君,一定要父,他們這樣主張有什麼不好呢?問題就出在這個地方

所謂的「君」目前已逐漸式微,雖然不是完全消失,也差不多了!現在應該沒有君主國家;同時「父權」文化也減弱了。所以儒家的五倫不是絕對的真理。尤其過去人類歷史中,有過母系社會那就是「無父」,何況現在大陸雲南有一地方,保有母系社會的型態,所以「無父」也不怎麼樣。不管是父系社會或母系社會;是君權社會抑或民主社會,這些都可以改變的,但是「自私自利」的行為是不會變的,這是天性

我剛才舉汽車駕駛旁邊的位子自殺座,這個就充分表現出人的天性,特別在最危急、無法思考的情況下,人直接的反應就是「自利」的。當然我們也看到在很多危急的場合中,例如地震房子倒塌,有母親緊緊地抱住小孩,結果小孩的性命安然無恙,母親卻被壓死了這是單一的利他事件。我們說汽車駕駛旁的座位自殺座,這是統計的結果。統計結果的真實性比單一事件的真實性要高。因此我們實在不宜違反自己的天性,任何一個偉大的理想修行方法乃至生活的準則,若要人去實踐,就需順著人自利天性;若是悖逆天性理想絕對不可能實現。若要讓人願意發揮所有的力量,一定要順著自利天性才會成功。

我執前需健全成熟我相

佛法提倡「去我執」,就是要去自私自利天性,但這是滯礙難行的。我已經修改這一點,但是並沒有批評「去掉自己自私自利天性來達到無我、去我執」是錯誤作法。我另提出一套如何「去我執」的方法(讀者可參閱<圓智天地>第4期梁教授的專題「獨立自主 許下承諾」),我主張先要順著自私自利天性讓我執、我相先健全成熟,亦即讓自私自利天性健全成熟;當自私自利天性健全成熟以後,進而願意助人,使他人的我執我相健全成熟。換言之,先是自己自私自利成功了,再幫助別人也自私自利成功,這樣就進入了人相。從我相進入人相,就超越我相了!超越我相、進入人相時,就是「去我執」,達到了「無我」。這樣就是順著人自私自利天性修行,達到離四相,而不是一開始就把自私自利天性剷除。

傳統的去除自私自利天性方式,就是把我執我相踩扁、打碎,讓自私自利天性殘破不堪,這樣做下去,不但是自信心蕩然無存,時時刻刻也會自慚形穢,羞於啟齒,一點都走不出去,上不了台。我們的文化一直在教我們不可以自私自利,只要自己有一自私自利念頭出現時,就會自責,覺得自己是個東西、羞於見人小孩子經常處在這狀態下,就會畏畏縮縮,人就變得沒有用,什麼事也擔當不起,因為他自我已經被踐踏得殘破不堪了!如果這樣就叫做「去我執」,實在太可悲了!

以前我沒有譴責這部份的佛法,最近從一些事情使我看到問題的嚴重性,不得不譴責這樣去除自私自利天性修行方式。我主張順自私自利的心,來健全成熟我執我相,藉以達到超越我相、離我相和無我修行。要言之:我們要有自尊,要尊重自我──尊重自己自私自利天性。所謂自尊就是要尊重這個,如果你不尊重這個,怎麼叫自尊呢?

離四相的步驟

但是我們也不能停留在這個地方,我們把自我健全成熟後,還要讓自我提升、超越,然後達到人相,去幫助別人完成自我成熟。在佛法的四相裡面,這就是進入人相;進入人相以後,我們又要再健全成熟人相、再超越人相,進入眾生相;進入眾生相以後,又要健全、成熟眾生相,然後再超越眾生相;超越眾生相之後,就進入壽者相;進入壽者相之後,又要健全、成熟壽者相,然後又超越壽者相;超越壽者相,就離四相。所謂離四相就是超越了四相,就是成道了。佛的自我是健全的,不會把自我摧殘,若想藉摧殘自我以達到無我境界,根本是緣木求魚!

資本主義符合自利天性

資本主義之所以有威力是因為鼓勵自利的行為。在一公司里誰的資本額超過51%,誰就是公司老闆公司等於是他的,他可以決定一切,他所做的任何事情,任何成果都是他的,這樣符合人自私自利天性,所以這個公司老闆自然拼了命要讓公司賺錢,這樣他的潛力、智慧全都發揮出來了!因為這合乎他自私自利天性。其他社會主義的制度也好、共產主義的制度也好,都違反這個天性。不但違反這個天性,還要鬥爭老闆把他掃地出門,這樣那裡有人願意把自己的潛力、才能、智慧發揮出來,努力的賺錢呢?當然不會嘛!所以他根本沒有活力、沒有創造力,完全沒有創造財富力量。而資本主義讓人心力量發揮出來,於是這個社會就富有了!所以人的自私自利天性威力是非常大的,只要把它發揮出來,就可以創造財富就可以提升大家的生活品質、使這個社會富裕,大家都富有。

自私自利天性具無窮的威力

在人自私自利天性中,我看到資本主義的優點,原來他根本就是一個能量來源我以前一直都沒有看出來,直到最近才看出來。以前我自己弄了一個貢獻主義,以為這個貢獻主義才是力量來源,弄錯了!真正的力量來源自私自利天性。你的制度愈能夠符合人的自私自利天性,所發揮出來的力量就愈大。

看到了這一點才回想:我們一直違反這個自私自利天性,怎麼去修行呢?這樣又怎麼能修行成功呢?現在我已經有一套順著人自私自利天性修行方法,我更要把它加強;而那種摧殘自我修行方法就要被我譴責。我相信這是極重要的關鍵這一點如果不知道去運用、引導,就做不成事情修行也不能成功。這是我最近所了解的事情這件事情非常普遍,原有的佛法雖然已經流傳幾千年,但是我還是認為有不對的地方。我認為要照我提出來的方式去做才是對的。大家聽了以後有什麼想法

聽 眾:如果自己的利益跟別人的利益沖突,怎麼取捨?

老 師:當兩個人在爭奪利益時,社會有一個競賽的規則,譬如在新竹,有個學生想要考上新竹中學,別人也想,但是名額有限,此時怎麼辦?我們要考慮怎麼取捨,別人也要考慮怎麼取捨。我們要去爭取,並不會說這個利益是別人想要的,我們不可以自私自利,所以我就放棄,這是不對的!

聽 眾:無所不用其極呢?

老 師:不可以!要依照考試、競賽規則去參加考試,分數高的就錄取,總要訂出一個規則。絕對不可能因為大家都想要, 我就給人家,不去參加考試;或是我考取了,分數比別人高,別人那麼想要,我不去念,讓給人家,沒有這種事。也不說我考不取,分數比別人差,就用拳頭去搶,這個社會也不允許的。所以光是這一事情,我們的社會就訂了很多規則。

社會沒有好的競賽規則時,「送禮」也是一個爛規則,別人都這么用時,你也只好用,我們只不過是順從這個社會的競賽規則而已。所以我們當然去運用我們擁有的影響力,去爭取我們想要得到的東西

但是佛法給我們的教導就常教我們放棄,放棄自我想要爭取的目標。因為把自我都放棄了,當然自我想要追求的目標也要放棄。你就不參加競賽了,你不參加競賽的原因是因為別人那麼想要,我應該犧牲自我,成全別人,這是行人該做的。這個邏輯在我這里不成立,我不接受這種事。為什麼這個社會對於佛教徒總是覺得好欺負,因為佛教徒自己先踐踏自己,所以給人家的印象就是好欺負。

張先生:老師今天講的內容,解答了一個女孩問我的問題。她問我:你們學佛不是都要顧家嗎?為什麼釋迦牟尼佛當時要出家到深山去,他這樣不就沒有顧家?她一問,我心想:對喔!照現在的標準是沒有顧家。可是老師今天這樣一講,我發現是一個最基本自私自利的表現。當時釋迦牟尼佛就是為了讓他修行更進一步,他自私自利先到深山修行他不老婆孩子,連國家都不管,這就是一個自私自利心態

老 師:張先生講的好像很有道理

聽 眾:所以今天老師講的真是非常的實在,這天性自性有沒有關系?我不清楚。

老 師:自性是在自我意識裡面,自我本性就是自性

聽 眾:自我本性就是空無?

老 師:也不是空無,就是不可被知,是能知。

聽 眾:地藏菩薩講「地獄不空,誓不成佛。」「我不地獄,誰入地獄?」《法華經》講修行者燃燒身體供養佛,這跟老師今天講的……我想要舍掉全部的自我,是不是在菩提路時才可以做,一般人是不能學的?

自做自承擔、自修自成就

老 師:那個不應該學,修成的人他也不需要這樣做。修成的人也是要教每一個人自做自承擔、自修自成就,不是我修你成就,這不對的。如果我來修,你們都成就,我不需要成就這就是麻煩,就是楊朱要指責的,他指責拔一毛利天下的人都是野心家,他們是讓天下混亂的人,因為這樣做其他的就會佩服他、崇拜他,然後就會被他驅使,這是不對的。要怎樣才對呢?就是我修我成就,你修你成就,但是我可以教你怎麼修,我願意提供我的經驗給你參考。飯是要自己去吃的,修行是要自己去修的,不是你幫他去修,你幫他去修,等於幫他吃飯,即使你胖得要死,體重過重,而他還是會餓死的!

聽 眾:老師從昨晚講「富爸爸爸爸」,今早講華嚴經「凈行品」,一直到下午講「自私自利」的觀點,都給我很大的震撼!我一是個極缺乏自信的人,想要追求安全,可是又很不安全,所有老師講的缺點,我都有我覺得自己很無能,不過聽了老師所講的,給我很大的自信心。我今年要當導師,心裡很惶恐,以前從未當過導師,要從一年級帶起,我怕自己沒有這方面的能力,但是今天聽老師這樣講下來,我知道要怎麼帶學生,已經有一概念來了,謝謝老師

老 師:所以我今天一講完就問你,我知道我這講法對你的衝擊是很大的,我甚至會覺得你是佛法的受害者,因為原有的佛法讓你受害,以前之所以沒有譴責這一部份的偏頗,是因為它已經實行幾千年,是否真的不對?我也不太有把握,所以只提出其他的方法,並不譴責原來的辦法,現在我已經看清楚了,它是錯的,我要譴責它。依據原有的作法,你愈認真就愈糟糕,就會變得沒有信心,很害怕不敢做,原因是把自我摧殘了,所以沒有自信,而這是因為受了佛法修行方式,然後就每天不斷地去摧殘它所造成的結果。

我們必須順從自我,像我們要修行,不是要悟本來面目嗎?本來面目就是自我,而且是真正的自我,還不是自我的包裝,是真材實料的自我當我們體會到真正的自我的時候,才是頂天立地的大丈夫。如果用摧殘的方式修行你是在摧殘自我,真正的自我怎麼會出現呢?你怎麼能體悟?根本體悟不到!所以這一部份我們一定要做對。

尊重珍惜自己的感受(feeling)

上一次我也修行要從感受入手(要從feeling入手),你的感受就是你的自我,而且是貼近本來面目的自我很多人忽視自己的直覺、感受,這樣也是對自我的摧殘。我一直告訴大家要尊重自己的感受(feeling),要珍惜自己的感受(feeling),這個都是在健全自我成熟自我

自我被別人欺凌的時候,要奮起而戰,如果自我被別人欺凌時是軟弱的,怎麼叫做勇者呢?所以自我的健全、成熟這一部份要做事情很多。當你自我真的健全、成熟了,別人會尊重你,不敢欺負你,因為他要做欺壓的動作你會給他反擊。佛教徒給人印象就是你欺負他,他不敢反擊,就會變成好馬被人騎、好人被人欺。如果佛教修行者給人印象是這樣,我覺得侮辱佛教我不希望佛教修行者侮辱佛教

忍辱即非忍辱

大家會想:釋迦佛不是教我們要忍辱嗎?忍不是這樣子的,能夠忍的人是不畏懼的。如果人家欺負你,你不敢反抗,那個是畏懼,不是忍!你把你的恐懼害怕當作是會忍,是錯的!忍就是不怕,受得了,也就是不會被畏懼壓倒。所以忍是無畏,是堅強,不是軟弱。如果把忍辱當成軟弱,那是解釋錯誤。像「無生法忍」是最深的忍,是不怕死的忍。死對他來講,沒有絲毫的畏懼;不是怕得要死,然後咬緊牙關。忍是不怕死,所以忍辱是一種無畏而不是軟弱,也不是忍受。像釋迦佛,他說他在歌利王的時候被節節支解,他不生憎恨。「忍辱波羅密,即非忍辱波羅密,是名忍辱波羅密」的「是名忍辱波羅密」才是真的忍辱釋迦牟尼佛當然做到真的忍辱,真的忍辱是什麼?就是沒有忍,為什麼沒有忍?因為他被支解的時候根本不覺得痛,不覺得被支解。你以為他多厲害,支解的時候他可以忍得住,不是!他根本就不痛,不覺得被支解,當然不生憎恨,因為支解對他來講,就等於沒支解,這樣的支解誰都忍得住。那是輕輕鬆鬆就忍住,當然不生憎恨。大家會想這樣子忍辱,難以想像,怎麼忍得住?真正做到都是這樣子的,無生法忍也是這樣子的,根本不覺得什麼,沒有什麼害怕,一點點害怕都沒有。當你有很多恐懼、很多擔心,那就叫做忍不住。所以真正忍辱就是沒有忍辱,完全符合金剛經的「忍辱,即非忍辱,是名忍辱」這個狀態

聽 眾:他為什麼不痛?

老 師:他只要離開身體就不痛。我以前講美國有一法官,心絞痛的時候,他只要一離開就不痛了,這么簡單!所謂離開,就是不執著,就是離相,所以他說那個時候他無四相,當然不痛。釋迦牟尼佛當然做得到,一個沒有學佛美國老先生做得到,釋迦牟尼佛會做不到嗎?

聽 眾:地藏菩薩誓願對嗎?

老 師:我不會鼓勵他們那樣做,但是如果有人要這樣子我覺得也可以。不過我所知道的狀況地藏菩薩現在已經不這樣做了。他不是直接從我這邊了解的,是透過其他的部份,因為我這樣做了以後,被一些人間以外的世界看到了,他們也學了這樣做這個時候地藏菩薩看到了,看到了以後他也會檢討,就發覺他們原來的方式有問題,所以後來他就改變了。我對他很惋惜,也覺得那樣對他很不公平,所以就送他一個對子:「地獄不空即是空」「誓不成佛即是佛」。好像他們覺得這個禮送得很大,所以還有其他修行者反應:怎麼只送給他,不送給我呢?我說我不曉得你,因為我曉得地藏菩薩的這個狀況,所以才說這個話,我總不能說一些我自己也搞不清楚的事情。所以從這里可以曉得:所謂的佛菩薩跟我們人一樣很有趣的,並不是我們想的那樣高高在上,所以不要把他們神格化了!因為你把他們神格化以後,等於把他框成一個什麼樣子這對他們就是一個壓力。他們覺得是壓力的時候就會跑掉,所以不要給菩薩壓力你有這樣的心是一種執著你要自己警覺,這個都要放掉,才能解脫

佛法即非佛法,非佛法即是佛法

我最近講的好多想法,對不少來精舍的人衝擊滿大的,不只今天講的。蔡女士告訴我:自從講獨立自主那個時候一連串下來,已經被衝擊得不知所措!一般的佛法不是要我們去我執嗎?所以要自己是無私的,去我執就是要把自己喜歡的、自己想要的、自己的感受,通通去掉。

我想他是要去掉,偏又去不掉,而他自己自我已被他踐踏、摧殘。

聽 眾:法華經中記載菩薩燃指供佛,請問老師有何看法

老 師:我覺得那根本不是講人間事情

聽 眾:這種行為對嗎?

老 師:因為它是另外一個世界事情,我們沒有什麼批評的。在人間如果我們燃燒指頭,那是自殘。這樣的行為根本是愚笨的,類似自殺法華經講的事情不可以轉化成為人間的行為,它所謂的燃燒,其實是化成光去照亮人,這個狀況就像有一思想理念,講給你聽、讓你聽懂,然後你心裡就歡喜,這樣就等於我拿我的智慧給你智慧也是身體,也等於拿了身體布施一樣,並非說一定要物質肉體

法華經講的不是肉體世界,而是六入以上的世界不可以把它類比到肉體世界。你讀到這個地方時,全部都要金剛經的句型來讀--燃燒即非燃燒, 你要做到燃燒等於沒有燃燒。如果你做的燃燒手指就是燃燒手指那就不合金剛經。如果你能做到燃燒手指就不是燃燒手指;就正如同你要忍辱到沒有忍辱如果你忍辱就是忍辱那就不對。救度眾生也一樣,救度眾生就是沒有救度眾生如果你救度眾生就是救度眾生那就錯了佛法全部都是這樣,甚至講到佛法即非佛法,是名佛法」,像昨晚講的「富爸爸爸爸」的那些觀念,根本就是資本主義的富人文化,不是佛教,是美國富人價值觀,可是裡面有很多佛法讓我很驚訝,也很歡喜!所以真的「佛法即非佛法,非佛法即是佛法」,這是真的。

聽 眾:釋迦佛捨身喂虎,跟今天老師講的自私自利,有沒有沖突?

老 師:可以是沖突的。

聽 眾:那釋迦佛是不是做錯了?

老 師:這個地方又不能講他做錯,因為他講的捨身喂虎不是他這一生,他說是他前世狀況,不是現在人世間狀況,所以你無法講。我們要把它當成這一生的事情來講,他這一生根本沒有做這樣的事情,而且他前世到底是什麼樣的世界,我們又不知道,你要我評論他到底有沒有做錯?我無法評論。

我們這邊有些贊成器官移植的人,要效法他的精神,就是根據這個來贊成的。問題是根本不能以此作根據,因為他講的是他前世,如果根據這樣就說應該贊成器官移植,那應該是說前世器官捐贈給你,要套用的話是這個樣子。除非釋迦牟尼這一生真的捨身喂虎,我們就可以接受今生真的可以這樣做這事若要運用到今生,我認為是錯誤的,但是你要我評論他前世做的事情到底是對或錯,這個我無從評論。

從這里你就知道:一般人想事情或引用經典是怎麼想,怎麼用的。我說我前世做了什麼什麼,你也會跟著吹牛!

聽 眾:今天非常謝謝老師!剛剛老師這樣講,我心裏面有一石頭被拿掉,頭也不痛了!而且馬上到另外一個境界這是真實的感受。希望老師以後多多把佛教有問題的地方拿出來檢討。

老 師:你們要自己檢討。

聽 眾:因為我從來就不覺得自己要捨身喂虎,可是從感情上面還是覺得他們滿偉大的,這樣就會有一矛盾在裡面,問題就是如果沒有檢討到,在修行就會卡到。

老 師:如果釋迦牟尼今生真的餵了虎,就不會有佛教了。

資料記錄-張嘉發

資料整理-馮嫵媚 呂秀玉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