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乃崇教授·智崇上師:享受修行

享受修行

時間:2005年2月13日
地點:崇友人講堂
主講:梁乃崇教授
記錄:張春美
整理:羊憶玫、汪滿妹


「有住」的修行是辛苦的,「無住」的修行才是享受。
而「不盡有為,不住無為」方能享受全然的解脫自在
沒有絲毫的偏執


主持人:王立文教授

教授、各位大德、各位女士、各位先生,新年快樂。今天本來是迎財神日子,但是來了這么多人聽演講,來享受修行,至少是準備要享受修行,真是非常難得。

我個人在元智大學推動「通識教育」,「通識」這個名詞的定義是很多、很廣,其實「通識教育」就佛法來看,是貫通八識,通識跟佛法是一樣的。

我記得在總統選舉的時候,有一教授問了兩位總統候選人說:「教養」是什麼?當時兩位候選人都不太能夠答得出來。

那麼,我也要問諸位:「修行」是什麼意思?答案最好是買《享受修行這本書來看一看。不過,即使看完了,你要很簡短地定義「修行」是什麼意思?也還是有困難的。我這里剛好有兩本書一本是黃教授寫的《談教養》,另外一本是梁教授寫的《享受修行》。雖然「修行」與「教養」都不很容易定義的,但是,當事情生了就可以看出這個人有沒有教養;而一旦發生了重大事情,就更可以看出這個人有沒有修行了。

當921、sars、南亞海嘯等幾件事情發生的時候,梁教授都能夠很明白地了解這個事件,也讓我們正確認知這些事件,然後很慈悲地處理。可是我們一般人碰到大事件時,就很容易驚慌、不自在;由此我們也可看得出來好的修行人,是自在的、明白的、慈悲的。
現在就熱烈歡迎梁教授為我們講述「享受修行」。

主講者:梁教授

各位先生、各位女士,歡迎大家在大年初五來這邊聽我講「享受修行」。也許大家會想今天我講的東西會和這本書內容相關,我剛開始準備的時候,是想把演講的內容和《享受修行這本書相關聯,可是到後來就與書本里的說法不太一樣了。

金剛經》雲:「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則無所見;若菩薩心不住於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其中有兩個句子「住於法而行布施」和「不住於法而行布施」,字面上差別就只有一個「不」字。

「住於法而行布施」的「布施也可以換成別的行動,如持戒精進,或工作、學習等,所有其他的事情都可以,因此重點在「住於法而行」。「住於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則無所見」,意思是:住於法而行,就好像一個人進入黑暗房間什麼東西都看不到;而不住於法而行,「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就好像一個人有眼睛,在大太陽底下,什麼都照得清清楚楚的,可以看見種種形色。二者差別非常大!

一、何謂「有住」?何謂「無住」?

「住於法而行」就是「有住」,「有住」就進入黑暗,什麼都看不到,在裡面會跌跌撞撞的,當然就很辛苦;而「不住於法而行」就是「無住」,「無住」就是光明的,裡面有什麼事情看得清清楚楚,那就是享受。所以,一樣是在布施修行……而「有住」是辛苦修行,「無住」則是在享受修行。所以「無所住而生其心」、「不住於法而行」,就是「享受修行」!

從《金剛經》里已經可以明確地看出來,怎樣是辛苦修行?怎樣是享受修行?其差別就在個字,一個是「有」住,一個是「無」住。所以何謂「有住」?何謂「無住」?我是這樣定義的:「有住」是「有中生有」;「無住」是「無中生有」。

二、如何不依目標、計畫而行?率薩埵性而行

「有住」即「住於法而行」,「住於法而行」用現代的話來講就是依目標、計畫而行。先做出計畫來,然後依這樣的目標、計畫去執行,這就是「有住」。我們做事,做得最好的方式,不就是這樣在做嗎?這就是「有住」,而用《金剛經來了解,這樣做是辛苦的。

「薩埵性」就是佛性自性,就是「能知」

「無住」即「不住於法而行」,也就是不依目標、計畫而行。不依目標、計畫而行,那不就是亂做嗎?怎麼會是享受呢?這不是我們平常能夠了解的。而且不依目標、計畫而行,那要怎麼做?是「率薩埵性而行」。「薩埵性」就是菩薩本性也就是佛性也可說是自性。能夠率薩埵性、佛性自性而行,這樣就是「無住」,這樣就是不依目標、計畫而行。

好,我們要進一步來解釋,什麼是「薩埵性」?「薩埵性」就是「能知」。在座絕大部分可能都聽過;不過,還是有少數人沒有聽過,所以我就再講一遍

能知與被知

我們可以把這個世界(包刮所有一切有形的和無形的)分成兩類:一是「被知」;另一是「能知」。所以,不是「能知」,就是「被知」。

什麼叫做「被知」呢?只要被你知道,就是「被知」,定義很清楚、很簡單。只要是被你知道、看到、想到、摸到的、拿到的都是「被知」。那什麼是「能知」呢?能夠知道被知者就是「能知」。

一般人的狀況都是注意了「被知」,而忘掉了「能知」。所以,如果哪一天我們能夠警覺有一個「能知」在,這樣「能知」才會出現;否則,它是會被遺忘的。為什麼說它是存在的呢?因為有「被知」,就一定有「能知」,不然怎麼會有「被知」呢?不可能說這個東西是被知的,卻沒有「能知」存在,這是不可能的。這兩者一定同時存在,但是性質互相不同,一個是能知,另一個是被知。這個情況我想大家應該都沒有問題。但是,我們習慣上都把注意力放在被知這一邊,而能知被我們遺忘了,這樣當然是很不好的。所以,佛經就有「能、所」的說法,而「能」就是「能知」,「所」就是「被知」。

現在我再來把這件事情說詳細一點:譬如這里有一瓶水,你看這瓶水,我這樣一拿,這瓶水是被拿的,所以這瓶水是「被知」。但是,是誰拿它呢?是我的手在拿,所以我的手是屬於「能知」。它們的關系就是這樣:水瓶是被拿的,我的手是能拿。我拿起水瓶這個動作,就存在了「能知」和「被知」的關系

同樣的,我現在在這里,大家看見我了,我是被你們看見的,我就是你們的「被知」;而你們的眼睛就是能看,屬於「能知」。同理,我講話聲音被你們聽到了,我講話聲音是「被知」,你們的耳朵是能聽,是屬於「能知」。這樣的關系,俯拾皆是。每天只要一醒來,到處都有「能知」、「被知」的狀況,這樣的狀況是普遍存在的。

現在,我們這樣子分的話,還不能夠深入去了解「能知」和「被知」中間的複雜性,聽起來覺得很簡單,只是「能知」和「被知」,大家一定可以接受,沒有問題,因為這是事實嘛!

宇宙的四個層次世界身體、識心、自性

但是,這樣的解釋,對「能知」與「被知」還是不能夠深入了解。現在,我又把這個宇宙分成「世界身體、識心、自性」這四部分。也就是說,整個宇宙有一切,就分成這四類,沒有其他的了。

世界」指的就是山河大地這個物質世界,「身體」指的就是我們的肉體。「識心」和「自性」加起來指的就是一般人所講的「心靈」。「識心」是生滅的,會起起落落;而「自性」是不生不滅的。因為這兩者的性質有這么大差別,所以,就把它分成兩個部分。

宇宙四個層次與能知、被知的關系

才是宇宙分成「能知」與「被知」兩類,現在又分成四個層次。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這四個層次和「能知」、「被知」之間的關系是什麼?現在就來探討這個問題

要探討這個問題,首先,我還是舉這個例子這一瓶水,我的手這樣子一拿的時候,我們知道,這一瓶水屬於世界的一部份;而我的手,是屬於身體的一部份。所以,當我拿起水的時候,這個水是「被知」的,而我的手是屬於「能知」。那麼「能知」和「被知」的界線,是不是應該在我的手和這個杯子中間?所以「能知」和「被知」的界線就畫在「世界」和「身體」之間。因此,全世界是「被知」,而我的「身體」一直到「識心」、「自性」,全都是「能知」。也可以說,雖然宇宙分成四類,我這動作這么做下去,這個「世界」就屬於「被知」了,而「身體」、「識心」、「自性」全屬於「能知」。

這樣的狀況非常的多,就像我現在在這里被你們看到,對你們而言,我是世界裡面的一部分,那麼「能知」和「被知」的界線在哪裡呢?是在世界」跟「身體」中間。那麼,我講話聲音是在世界的一部分,所以,被你們聽到了,那麼「能知」和「被知」的界線還是劃在「世界」和「身體」中間。太多狀況都是這類的。

好,我們現在就來改變一下方式。如果我們把眼睛閉起來,你能不能夠感覺到你的手、你的身體、頭、腳、胸部、肚子……?是的,當我們眼睛閉起來的時候,是能夠感覺到的。所以,當你能感覺到你的身體的時候,你整個的身體是被知的。那麼是被誰知呢?不是身體啊,不是被你的身體知道的。那是被誰知呢?是被「識心」知道了,是被你的心知道的,這個時候心就出來了

心靈是存在的

很多人都認為,身體以外就沒有自己,肉體以外就沒有自己,可是你只要這么一分析以後,就知道:你的身體是被知道的,而且你也很確定,不是被你的身體知道的,因為你已經把眼睛閉起來了你沒有用你的身體,沒有用你的六根,可是這六根是被知道的,非常明確。所以,在這個時候,「能知」與「被知」的界線劃在哪裡呢?就劃在「識心」和「身體」的中間。當這界線一劃在這里的時候,「身體世界」這兩個層次,全部都是「被知」;只有「識心」和「自性」是「能知」。這一關卡滿重要的,因為能突顯出心靈是存在的。

「能知」不被

一般人都認為心是看不見的,怎麼會存在?因為被你看見的都是「被知」,當它是「能知」的時候,怎麼可能被你看見?可是你就是靠這個「能知」在看,它是能看,不能被看啊。這個地方,就已經突顯出有一種不被知的「能知」出現了,「能知」不被知這么奇特的性質出來了。這個奇特的性質,只不過做一件事情,把眼睛閉起來,感覺一下身體,就出來了,很簡單,你每天都在做的。事實上,這個狀況時時刻刻都存在,只是大家都沒有注意。為什麼沒有注意?因為大家都把「能知」忘掉了,一天到晚只注意被知。我在這里把它提出來,我們要注意自己的「能知」。

這時「能知」的界線劃在「世界身體」和「識心、自性」的中間,「世界身體」全部都是被知,「識心、自性」全部都是「能知」。好,接著我再來做一件事情:識心是什麼?其實也不稀奇,就是你會想東想西的心。你一下子想這個,一下子想那個,這個心就是「識心」,並不特別。那我們來看,來自己反省一下,如果你在想東想西的時候,你是知道的,甚至於你也可以要自己不去想東想西。這個想東想西的心就是「識心」,一旦被你知道它就變成「被知」了。這時,界線就劃在「識心」和「自性」中間;「世界身體、識心」都是「被知」,只剩下「自性」是「能知」了。

這個時候,有人就會想,我有沒有辦法自性再剖開,右邊這一半是「被知」,左邊這一半是「能知」,可不可能?可能的,只要被你知道的話,就可以被剖開。剩下的一半我是不是還可以再剖一半啊?可以啊,只要是「被知」的,就可以不斷地一半一半地剖下去。我們知道這樣剖下去是無窮無盡的,可是不論如何地剖下去,都會下一點「能知」,不會剖下去以後,「能知」就沒有了,雖然愈來愈薄,不會薄到後來沒有了,再薄還是會有。這樣剖下去,也太麻煩了啦!我就做個人為的規定:只要有被知就不自性把它劃歸於「識心」,就把「被知」規定到「識心」這邊來。做這樣規定的意思,就是自性這個地方已經不能夠有「被知」,全部都是「能知」,是純粹的「能知」,一點「被知」的成分都沒有。

終極的能知,就是「自性

再回頭來看我們的「身體」,當界線劃在「世界」和「身體」之間時,這個身體是「能知」;當界線劃在「身體」和「識心」之間時,身體就不是「能知」,而是被知了。怎麼身體有時候是「被知」,有時候又變成「能知」?不只是「身體」如此,「識心」也一樣,根據界線劃的位置不同,「識心」有時候是能知,有時候是被知。所以,「身體」和「識心」這兩個是「能知」與「被知」的混合區。不過,當它是能知的時候,一定得和「自性站在同一邊。「身體」和「識心」它之所以能成為「能知」,就是因為有「自性」的支持,才會變成能知;只要跟自性一分開,「身體」和「識心」就是被知。終極的能知,就是「自性」;「身體」和「識心」是混合區域。

講到這里我們再回頭來看,「能知」是「無住」的,「被知」是「有住」的。「住」就是有條條框框,有規範與限制,也就是在這些限制裡面。「能知」沒有條條框框,它的性質是空的,是無的。當界線劃在「身體」與「識心」之間時,「識心」無住的性質是比較少;當界線劃在「自性」與「識心」之間時,「自性」是純粹的、百分之百的「無住」。所以,「無住」是有層次的。也就是因為中間有混合區,才使得「能知」和「被知」實際的狀況變得複雜。至於世界,它永遠都是「被知」,從來沒有變成「能知」過,所以世界是純粹的「被知」;而自性是純粹的「能知」;中間的「身體、識心」是混合區。

沒有辦法被知道的「能知」是存在的

純粹的「被知」,就是這些物質世界;純粹的「能知」,不可被知,沒有辦法你知道。大家一定會覺得奇怪,既然沒有辦法被知道,那怎麼曉得它的存在?大家再仔細想一想:「沒有辦法被知道,就是沒有這個東西存在嗎?」這個說法是錯的,「能知」沒辦法被知道,但是它存在。我們這個世界,很多事情都是以「眼見為憑」,認為被知才有證據,能知沒有證據就不存在,這個觀念用在「能知」是錯的。這樣的設定只能用在「被知」,用在「有住生心」的方式是對的,用在「無住生心」的狀況是錯的。

自性」百分之百的操控了主動

說到主動權」,我們的「主動權」由誰操縱?是「能知」在操縱,不會是被知。純粹的、不可被知的「自性」,它是百分之百的操控了主動權;「身體、識心」混合區,則是狀況而偶爾操縱主動權;至於純粹的被知「世界」的種種有形物,一點主動權都沒有。

「空」、「無」表達「自性」不可被知的特質

我們再來解釋怎麼做是「無住」?如何能夠無住而行、不依目標與計畫而行呢?就是「率薩埵性而行」。《中庸》里也有一句:「率性之謂道。」就是「率薩埵性而行」的意思。「薩埵性」是什麼呢?就是「自性」。與「自性」比較相關的、靠近的,就是所謂的feeling、所謂的直覺、所謂的無住。我們剛才解釋過「識心」就是想東想西的心,「自性」的部分已經不想東想西了。「自性」就是所謂的不可被知的「能知」,所以,自性有「空」和「無」的性質。為什麼會有「空」和「無」?因為它不被知,在被知的范圍里是不存在的。所以,從被知的觀點來看的話,它就是「空」和「無」,就是沒有,但這就自性本有的性質。所以,佛法一直在講空性,為什麼要講那麼多的空性?其實就是在表達不可被知的特質。

自性」是人最重要的部分

自性」同時也是不生不滅的,它既然不被知,它根本沒有東西,所以也沒生起也沒滅掉講到這個地方,我們就可以得到一個結論:「無住」是「無中生有」,就是「真空生妙有」。因為它「不生不滅」,「不滅」就是不會死

每一個人都有自性」,只要有「能知」就有自性」;因為「自性」就是「純粹的能知」,所以每個人要有「能知」,「純粹的能知」一定包含在裡頭,也就是每個人一定有「佛性」,而且這個部分是不死的!所以,每一個人都有不死的部分,而且這個不死的部分就是你真最重要的部分——「自性」,其他的部分相對而言都不重要。

三、實踐狀況:在「有與無」中生有

我們也要明了實踐的狀況,在真做的時候,「有」與「無」不會分得很清楚。我剛才將全宇宙分成「世界身體、識心、自性」四個層次,把這四個層次再展開就是「十二因緣」:「有、生、老死」這個部分屬於「世界」;「六入、觸、受、愛、取」這個部分是「身體」;「名色、識、行、無明」是「識心」;「本明」就是「自性」了。「自性」是掌握主動權的部分,是每個人最重要的部分,它不生不滅,所以我們都可以無懼生死

「本明」就是「自性」,從「無明」開始,一直下來有十二個,「本明」是不能寫出來的,為什麼呢?因為它是能知啊!它根本是不被知。所以,你把它寫出來,這個「本明」不是真正的它,因為它不可以被寫的,不可以被知道。所以,一般講「十二因緣」,「自性」是不能寫出來,也不能被講,不能夠被知道。所以,只要被我們知道,被我們寫出來的,都不是真的。所以,佛陀才會說:「不可說。」說出來都是錯的,不是真的

世界」是百分之百的「有住」;混合區「識心」、「身體」,也就是從「取」一直到「無明這一段,是在「有住」與「無住」之間,當然,愈靠近「身體」這邊愈「有住」,愈靠近「自性」這邊愈「無住」。真正在實踐的時候,我們是在身體」與「識心」混合區的范圍里下工夫

所以,實踐的時候沒有辦法像剛才那麼清楚的劃分:「有住」是「有中生有」,「無住」是「無中生有」;實際的實踐狀況是在「有」、「無」中生出有的。我們要把它釐清楚,如果沒有釐清楚,真正在實踐的時候,就會有好多的困惑;釐清楚了,困惑就少了

四、不死自性

自性」是屬於「無住」的部分、屬於「能知」的部分,它是不死的。大家會想,我怎麼知道它不死佛法有一很重要地方,不能只是說說,要真的感覺到不死」才算。

波斯匿王的故事

楞嚴經》里有一波斯匿王的故事波斯匿王年紀老了,他的頭禿了、牙齒也鬆了眼睛也花了、臉也皺了、背也駝了、力氣愈來愈沒有了,他覺得自己快死了,所以很難過地去請教釋迦牟尼佛,波斯匿王說:「我愈來愈衰老了,就快死了,很悲傷。」佛陀說:「你有一東西不死的。」波斯匿王說:「什麼東西?」佛說:「你想想看,你小時候,母親你看恆河,去恆河沐浴,你現在記不記得?」他說:「記得。」佛又說:「你現在老了,還有沒有去看恆河?」波斯匿王說:「看了。」佛陀又說:「那麼,你小時候看恆河心情,和現在老了,看恆河心情,有沒有什麼差別?」他說:「沒有差別恆河給我感覺還是一樣的。」

佛陀繼續問:「那麼,你那個看恆河心情,是不是和現在的背駝了,眼睛花了、臉皮皺不一樣?」他說:「沒有不同,小時候看恆河心情,跟現在老了再去看的心情是完全一樣沒有改變的。」這個心情就是經典所說的「見精」,這個時候波斯匿王才發覺,原來他的心情是不會老的,老的只是他身體

這個「見精」就接近「自性」了,但還不完全是「自性」,已經可以感覺到它是不會老的。為什麼它不會老呢?因為它是無住的,它是純粹的能知!講到這里,各位還是會有一個問題,「我能確定自己有能知嗎?」我告訴你,我馬上就可以讓你確定。像我站在這里你看見了;我講話,你聽見了這就證明你有能知。所以,這個不老、不死的純粹的能知,你可以感覺得到。波斯匿王體會到了以後,痛哭流涕,不是悲傷得痛哭流涕,而是高興得痛哭流涕。在座的還沒有痛哭流涕,大概還沒有體會到。

修行是在享受不死的樂趣

我再舉一個例子,讓大家知道自己的是不會老。你們一定還記得小的時候,上課聽老師講課的心情,和現在聽我講課的心情,有沒有不同?不是講課的人有沒有不同,而是聽課的心情,有沒有不同?有沒有變老?答案是不會變老的,這個心情是不會變的,所以,我們說「人老心不老」。就像母親年紀很大的時候,已經快往生的了,我跟她談話,我覺得她不覺得她自己老了呀!只是覺得這個身體不聽使喚而已。所以,老的是我們的肉體,不是自性,我們的自性是不會老,也不會死的。

當你體會到自性,體會到無住的自性的時候,你就會知道你那最純粹、最珍貴、最重要的那個部分是不死的。這時你面對死亡,還會恐懼嗎?一點恐懼都沒有。當你不怕死的時候,你還會怕什麼?什麼都不會怕了。這時你就會展現出你的自信,你的堅韌,你可以面對任何災難!這樣和一個會怕死的人相比,和一個沒自信的、軟弱的人相比,你不是在享受嗎?所以,能夠體會到無住、能夠體會到自性、能夠體會到純粹的能知、能夠體會到不死自性,你整個人就變了,這就佛法給我們的好處!我們修行是在享受不死的樂趣啊!

五、以愛情為例

愛情來做例子,因為大家對這個話題比較有興趣。

我現在用「有住」和「無住」來觀察愛情也可以說,從愛情裡面來觀察「有住」和「無住」的差別,因為愛情是實踐的問題,實踐的問題一定是「有住」和「無住」相互作用,它不會完全「有住」也不會完全「無住」,而是來來往往、相互激蕩的一種平衡狀況

我們再從它的性質上來分析,從「本明、無明、行、識、名色、六入」來看,「本明、無明、行、識、名色」是屬於心靈的部分,之所以會留下「六入」,是因為愛情」和「身體是有關系的,至於「六入」以下就不講了。

「本明」生出來的是慈悲喜舍」四無量心,是純粹的「無住」

從「本明」這里生出來的,就是「慈悲喜舍」四無量心,它的等級是純粹的「無住」,是完完全全的「無住」,這樣生出來的感情,就是「慈悲喜舍」,是佛菩薩等級的感情

「無住」的愛情帶有空靈、包容、永恆不變、源源不絕的性質

接下來,從「無明」來看,「無明」就是「識蘊」、「阿賴耶識」(第八識),屬於心理學的「潛意識」。這個層次也會有「無住」的愛情,但是並不純粹,帶有不少「有住」的成分,與四無量心的「慈悲」來比,是受很多限制,因為是「愛情」,就一定會被限定在特定的一男一女之間,這已經是「有住」了。雖然是在這樣「有住」的條件限制之下,它裡面還是有「無住」的成分,當然,這和「四無量心」相比,它的「有住」就多了。只是在這么多「有住」的限制之下,它還是有一點點「無住」的空間,這樣的「無住」的愛情,它帶有空靈、包容、永恆不變與源源不絕的性質出來,這就是「有住」中的「無住」。

「行」的層次愛情展現出來的是有目的、有責任有情

再來從「行」來看,「行」就是「行蘊」、「末那識」(第七識),是有邏輯性的思維系統。因此「行」的特質就是展現一套有計畫、有系統、有目標的行動;同時也展現了「意志力」的特質,因為要依目標、計畫而行的話,是要有意志力」的。所以,就「行」這個層次來看愛情,就是依目標、計畫而執行的愛情,所展現出來的內容是:有目的、有責任有情慾的……這些都是「有住」的愛情,不是「無住」的愛情

所以,依目標、計畫而去獲得的愛情,一定是「有住」的愛情,得不到「無住」的愛情!因為「十二因緣」就是從「本明」生出「無明」,生出「行」,又生出「識」……因此若依目標、計畫而「行」,以「意志力」來得到愛情的話,一定是在十二因緣的「行」以下的愛情。至於情慾,就一定是在「六入」這里,和身體有關,就只能得到情慾這個層次愛情了。沒辦法得到上面「無住」的部分,它生不出上面的部分來的,一定生不出來。

我們知道古代人常是聽媒妁之言父母之命來結婚的。這樣就是依目標、計畫而「行」,所以得不到那種「無住」的愛情。那麼如何才能得到「無住」的愛情呢?現在因為是自由戀愛了,自由戀愛就是不依目標、計畫,自由碰到的。這樣就會有比較多的機會得到「無住」的愛情機會古人要多

人心中想要追求的都是「無住」的愛

以下都是不幸例子

實例1:以責任為愛

有些人決定結婚,是因為要負起責任,所以就答應結婚。但是,現在這時代愈來愈開放,大家對真心、真愛的要求愈來愈多,這樣的婚姻就會產生問題。我知道很多人受了這樣的婚姻以後,並不幸福。為什麼呢?因為人非常奇怪,雖然沒有講出來,可是,大家內心要追求的都是「無住」的愛。

當然,如果已經決定結婚了,就是已經綁在一起了,合約已經簽好了,合約就是條件——不可以三心二意、東想西想了,想的話就是犯罪——已經是「有住」啊!這時,要他生出「無住」的愛情,生不出來了他能夠生的是「有住」的,因為他是在目標、計畫「有住」的狀態做下去的。只能往下生,生不出上層「無住」的愛情的。什麼時候才能夠生出「無住」呢?就是把限制條件拿掉,沒有限制了,就有機會生出來,這是沒有辦法強求的。

我上次去美國,聽到這么一個例子,已經結婚有了小孩,還是離婚了。他當初是為什麼結婚呢?因為他的女朋友告訴他,已經懷孕了,所以就結婚了,其實並沒有懷孕。結了婚他還好好的,並沒有問題;可是他太太有問題,他的太太找人跟蹤他、監視他。他在任何一個地方工作,都被跟蹤、監視,讓他受不了了,後來就離婚了。而他的太太為什麼要跟蹤、監視呢?因為他是為了負責任而結婚的,可是她心中想要的是「無住」的愛情,她覺得沒有得到,所以,一直費心地跟蹤、監視……

一定要在婚前就生出無住的愛

實例2:以「憐憫」為愛

有一年輕人,相親後,開始還覺得不錯;但是一段時間過後,就發覺不適合,於是,他就直接告訴對方,結果女方受不了,求他不這樣子,不要放棄她。而且揚言他不娶她的話,她就自殺了。這時男孩子的憐憫心就出來了,就決定:好吧!結婚吧。結婚以後,小孩子一生出來就反目成仇,因為大家要的不是憐憫,是要無住的愛啊!但是,她也弄錯了,你用求的,用自殺來威脅,只能得到別人的憐憫啊!所以,如果在婚前沒有生出「無住」的愛,結婚以後就糟糕了,「無住」的愛是生不出來的。所以,一定要在婚前就生出無住的愛。

以上都是因為沒有把「有住」與「無住」弄清楚之故,若弄清楚了,你就知道,如果用「有住」的方式,比如說,想要追這個女孩子,然後,定下計畫一步步執行,這樣是可以把人追到,但是「心」追不到!過去幾十年前的人沒那麼講究,只要人追到就算成功了,至於「心」有沒有追到,就比較不講究了;但是現在愈來愈講究了,所以,不幸的問題就跟著來了

實例3:英國查理王子與黛妃、卡蜜拉的愛。

我們再來英國的查理王子與黛妃的婚姻,黛妃的悲劇是很讓人惋惜的。查理王子先認識卡蜜拉,當他還年輕,可能還不到二十歲的時候,就認識了卡蜜拉,而且感情不錯。可是,卡蜜拉沒有貴族血統,只是一個富商女兒這個時候,我猜想卡蜜拉和王子之間,已經產生了「無住」的愛情。但是,王子還那麼年輕,哪能搞得清楚什麼「有住」、「無住」?他們那邊也沒佛法,是不是?即使有佛法也沒有人講啊!今天我是第一個講的。當然他搞不清自己的愛,到底是屬於哪個層次的?有多重要?所以,在王室的反對之下,他也就算了,沒有堅持,屈服了。也可以說,他不知道「無住」的愛是那麼的重要,他也無法了解。這時,王室就幫他找了有王族血統的黛妃,黛安娜人也非常美麗,條件很不錯,當幫他們配對的時候,我想,他看了也覺得不錯。但他們之間的交往,卻是依目標、計畫而行;當然,他們之間應該也會產生好感啦、吸引力啦,不然怎麼會接受呢?所以,當他們已經決定結婚而還沒結婚的時候,卡蜜拉受不了了,就找另外一個軍人結婚了。當然查理王子婚姻也是轟動全世界的,大家都會想:從此王子公主過著幸福快樂日子……

可是兩人結婚以後一點都不幸福也不快樂,為什麼?因為他們之間沒有生出「無住」的愛!「無住」的愛還沒生出來就結婚了,那就永遠生不出來了,沒有辦法。結果,查理王子當然又偷偷地與卡蜜拉來往,於是就被狗仔隊逮到了。我想逮到與否,結果都一樣,黛妃早就感覺到了。因為大家對「無住」的愛,在潛意識層次是清楚的。後來,又曉得他們在暗通款曲,她當然受不了,之後,她就開始報復,因愛生恨,弄到最後車禍身亡,悲劇收場。

而卡蜜拉在黛妃還沒死時,就跟先生離婚了,直到現在,終於和查理王子結婚。他們的愛情苦熬了三十年,太悲慘、太辛苦了。早知道,他們一開始就堅持,就不發生後來這么多的不幸。我們看,黛妃當然不幸,卡蜜拉的前夫也是不幸,卡蜜拉和黛妃的子女當然也是不幸,牽涉到那麼多人的不幸。現在說,他們終於幸福了……延宕了三十年耶也!還惹得這么一大其他的人來陪,真是何其辛苦、不幸啊!

愈是無望,愈適合培養「無住」的愛

從這個例子,我看出來一件事情:我相信,當查理王子結婚的時候,他才發現自己內在的那一個「無住」的愛,愈來愈強;而且,當他們根本是無望的、根本是沒有機會在一起的狀況下,最適合培養「無住」的愛!奇怪吧?愈沒有機會所生出來的愛愈純。如果你是有計畫的要把愛生出來,是生不出來的,完全沒有辦法也沒有希望。查理王子和卡蜜拉的「無住」的愛,我想,他們一開始是有,但是沒那麼強烈,後來在艱困的狀況愈來愈強,強到我可以看出來它的韌性是多麼的無法動搖,盡管受到那麼多的打擊,他們「無住」的愛情,還是推著他們不斷地走下去。

菩薩「無住」的愛——慈悲喜舍,是更高級、更幸福、更享受了

這個「無住」的愛力量之強大難以想像,會推著你走,沒法不順從,碰得頭破血流,都會堅持下去——這還是有限制的「無住」呢,都還有那麼大的威力了。「慈悲喜舍」四無量心是一點限制都沒有,那麼它的威力有多大,你們想一想就知道了。我們學佛,就是要學這個東西。當然,如果我們學佛,學得很好的話,事先都知道「有住」之愛與「無住」之愛的差異就不會做出錯誤的選擇,那才是真正的幸福啊!不過,那樣的幸福,從修行角度來講,還太小了;應該還要做菩薩才行,能生出四無量心——慈悲喜舍,那就更高級、更幸福、更享受了

「無所得的心」才會得到「無住」的愛

實例4:溫沙公爵的愛。

溫沙公爵所喜歡的夫人是離過三次婚的婦人,但他就是要,他情願把英國王位讓了不要。當然,公爵夫人也勸他不要犧牲王位、不要娶她……所以,當你遇到「無住」的愛,就要以「無所得的心」去面對,才會得到;如果用有所得的心,是得不到的。所謂「無所得的心」,是要真的無所得也就是有或沒有要靠命,生得出來就生出來,生不出也不勉強。這樣才會得到「無住」的愛。得到了以後,才能夠體會、知道它的威力

六、有住之愛、無住之愛與四無量心

修行是在享受不斷向上提升的愛

所以,事實上我們的修行是要從「有住」之愛提升到「無住」之愛,到了「無住」之愛以後,還要提升到「慈悲喜舍」四無量心。大家想想看,如果能夠做到這樣的話,還有比這更享受的嗎?修行是在享受也耶。如果修得不好,沉湎在「有住」里,那就會像查理王子那樣辛苦了,因為「有住」一定是辛苦的,只有「無住」才能幸福、享受。

實際的狀況是在「有住」與「無住」交互的平衡狀態

我們實際的狀況不會是純然的「有住」,也不會是純然的「無住」,而是在「有住」與「無住」交互的平衡狀態

這個平衡狀態,要怎麼達到?怎麼在「有住」當中,去做到「無住」;在「無住」當中,又帶有一點「有住」?《維摩詰經有一文字記載:香積國世界菩薩,被維摩詰居士請到了娑婆世界來,見釋迦牟尼佛。開始他們一看到娑婆世界眾生,哇!都是那麼醜陋,不免起了看不起的心理;後來發覺在這醜陋環境、這么卑劣的眾生里,釋迦牟尼佛居然能教出一套佛法,來教導他們修行成佛。所以,他們又很讚歎!於是眾菩薩就很懺悔地對釋迦牟尼佛說:「我們剛來的時候,是有一點看不起、驕傲的心;懺悔以後,也請釋迦牟尼佛教一點佛法給我們,讓我們帶回去,讓我們可以永遠地懷念一切的如來。」

有盡無盡解脫法門

所以,釋迦牟尼佛就教他們一個「有盡無盡解脫法門」。「有盡無盡解脫法門」就是「不盡有為、不住無為」。「有為」就是「有住」,「不盡有為、不住無為」就是「不盡有住、不住無住」。「不盡有住」就是不盡然有住、不完全有住的意思;「不住無住」也不完全地、堅固地、百分之百的無住。所以是在「無住」裡面會有「有住」,而「有住」裡面又會有「無住」,它是一個相互平衡的狀態

這個相互平衡的狀態,其實就是《金剛經》的「是名」狀態。「無住」,已經是第一次用了金剛經》的「是名」狀態;而「不住無住」則是第二次再用《金剛經》的「是名」狀態才能達到的境界。所以實踐的時候,「是名」的狀態是可以二次方、三次方、四次方……無止盡地使用下去,因為修行是無止盡的,要享受全然的解脫自在不可以有絲毫的偏執

七、結論

這樣的境界,說起來,其實也是一個真實狀況。因為我們的真實情況,就是在「有住」和「無住」都具有的環境中。所以,如果你說我要完全的「無住」,不對;要完全的「有住」,那就更不對了。

這是一個交互的平衡狀態。這個平衡狀態,就要像剛才說的,從「有住」之愛提升到「無住」之愛;從「無住」之愛再提升到四無量心「慈悲喜舍」。你看,你一到四無量心「慈悲喜舍」的時候,它一定又是一個什麼狀態呢?就是入「解脫門」又要出「菩提路」,這兩個是並存的狀態。這樣的狀態就是「不盡有為、不住無為」。

這個佛法雖然是釋迦牟尼佛送給「香積國」的菩薩們的;但是,我們也可以收下這個禮物。好,我就講到這里。謝謝各位!

【現場問答

問:化學有元素如氫、氧等,生命也有元素如基因概念佛法說人人皆有佛性,不知佛性是否可以比照精神概念,如慈悲喜舍這些,加上貪嗔痴慢疑等元素?

答:我想如果你要說是精神元素也可以;不過,佛性的元素不是貪嗔痴慢疑,正好相反。

問:佛性人人本具,如何重組這些元素,以實踐修行人想要之目的,如人間凈土世界大同等?

答:我要特別說一下我自己的經驗,因為我修行,是要把菩提啟發出來,也就是要恢復純粹的能知。這樣的恢復,我們是需要有計畫的修行,但是,這樣做一定生不出來的,因為你是有計畫的,所以它生出來的是「有住」的,而那個真正的佛性自性、純粹的能知能覺,是不可被知的,所以,它不是有住的。用有住的方式去修,是生不出來的。那我們為什麼還要修呢?修行,還是要照有住的、有計畫的功課去修。但是自性佛性會在你無意中、在你不修的當中,才會生出來。所以,我自己的體悟,全部都不是在修的時候、打坐的時候、做功課的時候生出來的;都是在聊天的時候生出來的,因為聊天是「無住」的。就好像今天講的這個愛情一樣,你用有住的方式,只能生出有住的愛,無住的愛生不出來!什麼時候才會生出來?咦!分手了,兩個人再見了,才可能會生出來,生出來以後,再合在一起。

問:請以佛法評論慈濟現象與圓覺基金會之異同?並闡述自利利他之真義?

答:香蕉蘋果要怎麼比啊!這個很難比,是不一樣,慈濟功德會他們做慈善事做得很好,我們看見人做得那麼好,是要學習的,不是去評論他的。那麼我們圓覺宗有沒有特色呢?有,我們的特色是:我們非常強調「修行成道」。為了不讓修行成道變成「有住」的狀況,所以,我們都要做到「修行成道,即非修行成道」,這樣做目的就是要把它變成「無住」。

問:梁教授對於世界看法樂觀或是悲觀,理由何在?
答:我既不樂觀也不悲觀

問:率性而為,就是依直覺去做決定嗎?直覺所做的決定,和識心所做的決定有何不同?

答:率性而為,就是用直覺,但是你要會用。你的直覺要醒過來、要成熟,你才能用;不然,你以為你的是直覺,其實你用的是識心、妄想,是率「識」而為,不是率「性」而為,但是你無法分辨。至於率性的決定和率識心的決定有何不同?我只能說,差太遠了,簡直是天壤之別!你會這么問,是因為你不知道什麼叫直覺」,當你真的知道用「直覺」的時候,你是不會問這個問題的。

問:肉體衰老,但自性不老,不會怕死,甚至視死如歸。是否希望早一點輪迴,換新肉體再投胎嗎?

答:不是,不是這樣子的。

問:「無住」的愛情,會是一見鍾情嗎?
答:不一定,有的一見鍾情是「無住」的愛,有的不是,不一定。

問:是否愈被反對愈易產生「無住」的愛?

答:看起來好像是這樣子事實上不是。是因為在被反對的時候,它就提供了「無住」的環境,因為他無所求了,才真正看到、體會到自己內心的愛。因為大家都不懂,所以要得到無住的愛,才會那麼辛苦;如果懂的話,不需要那麼辛苦的,不需要人反對。問題就出在不懂,才要別人反對。

問:無住的愛就不會變質嗎?

答:如果真的是無住的愛,它是不會變的,它是永恆不變的,而且是源源不絕,永不枯竭的。但是,愛情戀愛兩個人的事,必須兩個都要有無住的愛,只一邊有的話,也會變的。只要兩個都有那是不會變的。所以,當你們還年輕的時候,發現自己找到了一個互相都有無住之愛的對象,就要下定決心相守一生。

問:道德責任,可以不管嗎?

答:當然要管啊,那是有住的這個地方要管的。但是,道德責任都壓不住你自己內在的「無住之愛」的力量,沒法壓制的。你看查理王子就知道,他也不是多勇敢的人,實在是內在的那個力量太強了,壓不住的。任何人到了這個狀況都一樣,不要以為他比較厲害,不是,大家都一樣。這個就是我們「無住生心」的威力所在!

問:人有自主權時,就不會被傷害,是嗎?
答:我不太懂這個意思,有自主權,怎麼說不會被傷害?還是會啊!這個不太有關系

問:請問梁教授自性不死,悟到本來面目的人,若死後自性會跑去哪裡呢?
答:他的自性,還是他自性,沒有變啊。

問:生命來去是充滿在空無的宇宙中,或是六道,或是隨自己的意志呢?
答:他在什麼地方都可能的,可能在宇宙當中的某一個地方也可以在六道當中的某一道,也可以隨他的意志,到他想要去地方。但是,當他的自性還不夠純粹的時候,他是會受到限制的;只有當他的自性完全純粹了、清凈了,那個時候,就是佛性了,當它是佛性時,要去哪裡就去哪裡。也可以說,去哪裡,就是沒去哪裡,這是沒法講的。

問:身心是我們自性之被知,被知是無主動權的,我是否可由我的識心,來控制或干涉雙方爭主動權?山河大地自性我是否可以隨意破壞?禪宗能所合一、能所一如,如何解?

答:我講分成世界身體、識心、自性我這樣講是以個人為單位,不是兩個人,我是講一個人的型態。你問兩個都有主動權的時候,怎麼爭?這個已經牽涉到要處理兩個以上的主動權的問題,這個問題非常複雜,所以,我也無法回答。

再來山河大地雖無自性,但是這個純粹的被知,是從純粹的能知這里生出來的,二者是相關連的,是不可以隨意破壞的。

禪宗所講的,能所合一、能所一如,如何解?這個又更進一步了,我現在跟大家講的是能、所二分嘛!因為實際上目前你們是在「有所無能」的狀況,我只不過把大家從「有所無能」的狀況,提升到「能、所二分」的狀況。上去了以後,怎麼辦呢?還要再修啊!修到最後,還要「能所一如」、「能所合一」啊!這個部分不是給大家講講的就好了,是要很努力去修才可以達到的。你學了圓覺宗的佛法以後,到後面才會講這個東西。前面也不講的,因為你沒有到這個水準。所以,這個如何解?當然能解,只不過現在沒去解而已。在有些場合,可以解,學得深的,應該已經聽過了

問:請問,無住生心,是否就是不執著
答:對。無住生心是沒有執著的,那個心是松的、開的、空的。

問:由禪定的「拾牛圖」比喻它是否可以看成,識心對照識心,牧童對照牛,心靈對照心?
答:好像不是這樣子你就只要對照能知、被知就好了。

問:中華民國神秀明會義工,聲稱可以透過為當事者凈靈,使得身體健康,消除疾病。目前以每日做圓覺宗「觀世音菩薩」、「簡修法功課,是否可不必參與其他的活動?

答:最好是這樣。參加的話,我不知道會產生什麼干擾。所以,產生了干擾,要自己負責。

問:能知與被知如改為以下說法是不是比較簡單:能知是全部,上帝的部分;被知是局部,人為的部分?改為所知交加,所知障的同義?

答:你喜歡改就改啊,你有主動權。

好,我想所有的問題回答完了,謝謝各位。


主持人:王立文教授

我想最後,畫蛇添足講一下,梁教授今天講的,主要是以「心住於法」還是「心不住於法」講起,其實還是扣著自在、明白、慈悲。為什麼自在呢?你心不住於法,就自在。然後,在「心住於法」與「心不住於法」中間,我們要去明白「能知、被知」。如果了解到能知,我們發現愛情這件事情,如果是「無住」之愛,它的力量有多大!接著就是「慈悲喜舍」,「慈悲」被梁教授帶了出來,告訴我們慈悲喜舍」的力量有多大!剛才,有一朋友談到說,慈濟與圓覺宗有什麼不同?若干年前,我在慈濟參加新春的活動,拿到了一塊錢的紅包,慈濟的財布施非常偉大;但是,今天我來這里,聽一場演講,這是布施,而且是「無住」、「不住於法而行」的法布施我想今天的收獲非常多,謝謝梁教授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