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國達居士:當下的十二緣起

當下的十二緣起

黃國達

十二緣起本是佛陀菩提樹下所悟見的生命真相這是苦集二諦相生的說明,也是當下觀照身心、止息煩惱法寶。十二緣起內容是什麼?即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此十二支,為何名為緣起呢?因為「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

廣略適中的觀察

十二因緣可分順逆兩種觀察:一由無明因順觀到生之苦果,一由苦果逆觀到無明因。十二緣起內容涵蓋身、受、心、法,因此所觀的範圍廣略適中。以後期佛法來說,廣觀一切法空,非一般人所能作到;或如強調一套法門一門深入觀察念頭生起,除了有觀察的困難之外,若不能分辨有沒有愛取,而一味平息念頭,即使修到「一念不生」,而不生起智慧,仍是不能解脫的。同樣的,若是單純的觀察身念處的出入息,雖然容易達到專註,但若不能分辨有沒有愛取,而一味專註出入息,即使修到「正念正知」,而不生起智慧,也仍是不能解脫的。

有、生、苦

之苦是由於生、有,什麼是當下的生、有?生命的現起不是由上帝創造,不是非因緣命中註定,或無因無緣的自然本有;生命的形態,即出生而存在,也即生命而苦,無論是欲界、色界、無色界,沒有到達解脫境界生命都是苦。這是現象的描述,不是推論。

愛、取

生命由於個體的愛——愛好、貪樂和取——執取、造作所型塑:由愛、取直接產生了苦;由愛、取蓄積的力量也引生了苦。

如何觀察愛、取?苦從集生:老病死苦是依於身體無常相和內心情境無常相而生起;集又依苦而起:無常是必然的,但是如果沒有身心作為苦的所依的因,就不會有苦。苦的緣,由愛、取所引發;愛又是取的緣。

比方說我現在身體很疲倦,卻有事忙碌無法休息,這是苦。這苦是如何緣起的?苦由身而有,因疲倦而有。但是更深一層地觀察,對於休息的舒適感的追求執取,或者說,對於疲倦的不適感的排斥,是更重要的因緣

六入、觸、受

愛、取由何而生?由苦受、樂受而生。若沒有舒適、不舒適的感受,愛、取無由生起。受又由六入和觸而生。沒有六根,或雖然六根功能具足,若沒有接觸外境,苦樂的感受也是無由生起的。

所以,觸、受、愛、取、有、生、憂苦的觀察不是靠想像、推測,而是在六根(感官)接觸六境(情境)時,觀察疲倦卻無法休息的苦(受),了了分明對於疲倦的抗拒,想休息的慾望(愛),執意休息在身心所起的緊張、沖突(取),進而身心陷入困境(有),產生更多的憂苦(求不得苦)的果報。這樣對於整體因緣的親身照見,能深刻確認苦的流程,不致昏昧迷濛、模糊不清

名色

這當中,名色緣六入,指的是六根依身心而有。這是三世的觀察,除非深入禪定,或藉催眠回溯到嬰兒胎兒時期,去經驗心色的初成,否則是無法當下觀照的。

無明、行、識

當然,觀察觸、受、愛、取還是不夠徹底的;即使能發現潛藏心中細微苦樂受和愛取的煩動,真正的苦因還是沒有找到。六根觸對六境的時候,因為認知(識)的偏執才會引生苦的緣起也就是無明(盲目)緣行(造作)而有。如果沒有無明,如聖者以明觸照應境界,即使六根觸對六境,也不會有認知(識)的偏執,以及引生苦的緣起

無明、行、識、名色的觀察是非常深細的,就算在不苦不樂受(舍受)之中,仍然存在著迷情。為什麼說迷呢?因為常見、我見、邊見等不如實的執見潛伏心中,以分別見看待自己和每一件事物,認定它是實體的、固定的、單一的、孤立的、自有的,因此仍然有愛取。

以前面的例子來說,身體的疲倦不是固定的,如果有病痛,不必勉力強撐;如果只是單純的勞累,延後休息,忍耐一下何妨?若是興趣所在,身累而心不苦,何來煩惱

無明與愛為十二緣起的重心

無明與愛可說是十二緣起的觀察重點:無明,是認知的局限、僵固、黏著,六根觸對六境時不見根、境、識一一皆是緣起相依、無常無我的;愛,則是態度上的黏著、沾染和好惡

更清楚地說:無明是將鮮活流動、相依互動、沒有局限的存在,僵化、孤立、局限為意識中的影像,並緊緊地抓住。認定有實體的我,有實體物質色相情緒感受、思想觀念意志願望意識知覺等,進而緊緊地黏著、愛取它。然而諸法是相依緣起無常無我的,當它改變而不如人意時,苦就會生起

例如:夫妻教養小孩,因為意見不同而爭吵。其實無論是什麼樣的觀點都是緣於個性、成長背景、知識經驗而來,沒有絕對的正確錯誤。老式的打罵教育固然會傷到小孩的自主性、自尊心;一味的袒護,卻可能驕縱其性。新式的愛的教育,親子溝通的方式固然很好,卻也要父母的彼此先溝通好,取得一致性。如果能就事論事,理性、務實地面對問題,爭執將可以緩和。至少,自己一方能觀照到「任何的方法都沒有絕對性」,多用智慧,少些無明,不執意自己的觀點,不排斥對方的意見,那麼即使對方還有煩惱,至少不會愈弄愈糟。

能夠如實觀照,那麼,智慧生起無明滅則行滅、識滅……愛滅、取滅……老病死憂悲惱苦滅。說滅,其實滅的是無明、愛、取、老病死,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有等支,是凈化,不是斷滅或是灰身滅智。寂滅涅槃不是死後才能證得,而是世俗相雖有,真實性無。大乘佛法描述為「如幻如化」,正是此意,是超越生命而非否定生命,離苦、斷苦而非抹煞一切現象,心不觸境的光明清凈這是須要審諦思惟、明確抉擇的。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