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國達居士:無念、無分別的探究

無念、無分別的探究

黃國達

佛法不共世間之處,在於覺悟諸法實相的般若智慧,或三法印的契入。對於般若的無念、無分別,有些人沒有真正的體會,容易與禪定的無念、無分別混淆,這是許多學佛修行者不容易分辨的,即使具足正信、戒行清凈禪定嫻熟,若欠缺般若智慧正見不明,仍然不能離苦、斷煩惱

有分別就有思想,因為概念的區分例如這是人、那是東西這是感覺那是想法,我人眾生衣食財物喜怒哀樂、好壞美醜等等的分別相,形成各式各樣的念頭思想

它是人生的常態、生存的工具。而修定的人發現思想造成內心混亂痛苦,便禁絕一切思想念頭,以為可以滅苦、可以達到涅槃寂靜,其實阻絕了思想的正常功能不思不想,其實是一種逃避,人要生活就要思想不思不想、無念、無分別,只能進入無想定,不能滅苦、涅槃寂靜

因為思想不是真正的苦因。思慮過多,固然是導致憂心、恐懼、嫉妒、懊悔、渴愛等苦惱,但是正確思想是分別智,可以用來處理事情解決困難,正可以減少苦惱。

那麼,真正的苦因是什麼?依佛法說,是「執見」或「自性見」,而最重大的「執見」或「自性見」就是我執、我見,其它的分別執見,如執取人相眾生相、衣食財物相、喜怒哀樂相、好壞美醜相的絕對實體性,也會強化煩惱痛苦,因為有我就有屬於我的種種衣食財物喜怒哀樂和好壞美醜,追求而因緣順利就生耽溺、染著,因緣不順利就生拒斥、嗔心。

所以禪定的無念、無分別沒有見到緣起無我無生真相,不能摧破「執見」或「自性見」,所以不能滅苦,般若的無念、無分別,體現緣起無我無生真相,破我見自性見,才能滅苦。

為什麼單靠禪並不能見到真相

靜坐中的禪定,心離外境,不攀附外緣,心住一境,內心沒有思惟分別,所以不能起觀照。如何起觀照?這要止觀雙運,或是進入「四念處」的修行

「身念處」是動態的禪修,雖然覺知動作身體的松緊、冷熱、痛癢、酸麻等感覺,卻不起思惟分別,內心如如不動。若心住於「身相」,沒有觀照動作的變化因緣就不能體會緣起無我無生真相,若能止觀雙運,觀照動作身體的松緊、冷熱、痛癢、酸麻等感覺的變化因緣就能見到緣起無我無生,而與般若相應。

更進一步,是「心念處」的禪修,雖然心念生起,思潮起伏,卻不需要專注一境,只要覺照心念生起、變化和消失,照理說,像這樣心念是動的,似乎沒有修禪定也不會入定,卻可以依此修習智慧觀照。

因為看清楚心念思想的生住異滅,才能看到心念思想無常真相,可以算是智慧觀照的開端。

但這還不算是完整的般若觀照,要進入「法念處」,領悟身、受、心、境的無常無我緣起、性空,才能全面與般若相應、照見實相。

這時,很巧妙地,思想感覺身體是流動變化、相依相緣的,雖說有思想、有分別,卻是如幻假名的分別,用另一種說法就是無念、無分別。

這是四念處進入無念、無分別的般若智慧

另外,也不妨以唯識學的角度來解釋。

唯識學把迷妄分別界定為「識」,把般若的無分別界定為「智」。智慧的禪修,就是「轉識成智」:轉前五識(眼耳鼻舌身)為「成所作智」,轉第六意識(思想見解)為「妙觀察智」,轉第七末那識(我見)為「平等性智」,轉第八阿賴耶識(深細意識)為「大圓鏡智」。

所以不是所有的分別都是迷妄的識心。般若智慧的無念、無分別,可以無礙於妙觀察智的善巧分別,不致因無念、無分別而破壞世俗諦的假名安立。

再依中觀學來解釋。

自性的分別是智慧,而禪定、無想的無念、無分別只是觸境而不作意,裡面沒有智慧。因為定境並不能看清真相智慧才能看清真相。不過,若能不沉溺定境、執取定境,而能善加運用,作為觀察的基礎,就很容易看到真相

在定心的無分別中,看只是看、聽只是聽,如何才能看到真相?因為真相就在當下,「但去凡情,別無聖解」,真如實相,俯拾皆是,舉手投足、觸目皆真,所謂「青青翠竹俱是法身、鬱郁黃花無非般若」,「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凈身」,山河大地如來

以局限、分割的眼光看待眼前的一切人事物以及內在的身心,只能看到表象(相),表象只是因緣和合相依所呈現的「果」或顯現,看不見因緣的整體性、關聯性。

拋開局限、表象的眼光,深觀諸法,將會發現深廣無限的新天地

你把注意力放在特定的人、事、物上面,就會不知不覺地落入局限、表象里,看不見深廣的緣起。譬如:你的上司經常挑剔、說難聽的話,你就會自然地想要避開他,只要工作交差就好,最好不要看到他、和他說話

仔細觀察內心的時候,一副討厭形象深深烙印在腦海里,成為一種局限和障蔽,擋住智慧的眼光,使人看不到深廣無限的緣起

或許由於他的個性,還有他成長的背景,使他呈現目前的狀態、其實人的真相是空性,在空性中,沒有我,沒有你,沒有上司、沒有父親、沒有人相、沒有眾生相,不是好也不是壞,不美也不醜,沒有厭惡也沒喜好不帶任何既定的概念想法,也不帶情緒

那麼,當因緣呈現我、你、上司父親、人相、眾生相,好壞,美醜,厭惡喜好,都只是時空的呈現。那麼,當那一天,你感應到他的孤獨、脆弱、不安全感,你對他的觀感改變了,就不再一直想逃開,而可以平心靜氣的溝通。如果他有朝一日,變成講理、和藹的上司,也是有可能的。這就是空性、緣起的無限性。

內心不落入局限、表象,就會寬廣、包容、柔軟這是智慧透澈、慈悲溫暖的覺悟心境

分別而無所分別,思想念頭起滅而無所掛礙,這才是無念、無分別的真義。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