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國達居士:三種般若

三種般若

黃國達

很多人研讀中觀思想,但是談到如何修習中觀,卻並不清楚,其實中觀思想在於闡發般若,修習中觀就是修般若,現在依般若三種層次來說明:

一、文字般若這是文字義理上的探討。

二、觀照般若這是止觀禪修中的實際體驗。

三、實相般若這是能觀的般若與所觀的實相不二的清凈寂滅相。

為何要說這三種般若

這三者由淺而深,不能躐等,具足文字般若才能起觀照般若,觀照般若通透,才能契證實相般若

有人喜歡研讀佛書,但若不文字般若般若正見,就無緣進入實相般若。有些禪修人士,經典不通,依文解義,略有神秘經驗,坐到身心皆無,以為證悟空性,這是增上慢。至於有些外道,竊取佛經名相,不得般若正見,卻大膽談空說有、自認為開悟證果,更是大妄語。根本之道在於文字般若具足般若正見

文字般若確立正見

文字般若,初修以聽聞、讀誦般若經典,理解空義為主,然後思惟、抉擇,嘗試在六根觸對六境及色受想行識中一一認識它的空無自性,聞思成熟,才能修習觀照般若

這時須要清楚的辨正真實的空義。空的正確含義,以中觀來說:一切法依因緣而有,所以是無自性、沒有實在性,而正由於是無自性的,所以必須有因有緣才能存在,而它不同的存在形式,則是由因緣不同所致。宇宙星辰、山河大地花草樹木、蟲魚鳥獸男女老幼、富貴貧賤皆是由各種因緣所造就,而身體健康疾病心理快樂痛苦也不外因所生

而無自性空不是頑空、斷滅空,有人聽到「四大皆空」就以為既然最後什麼都沒有,人生的任何努力都是白費心機,變得消極、逃避,這是誤解空義,因為「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一切事物都沒有固定的自性實體,所以要有因有緣才能成立,同時只要因緣具足人生其實有著無限的潛能,所以人生也有著豐富多彩的一面,這是積極的心態

另外,也有人認為一切人為的思想觀念社會規範、道德約束都是執著,全都要空掉,完全回歸自然,這樣也有危險,人的情慾固然是人性自然展現,但它所引生的衝突痛苦卻也是不容忽視的,所以「順其自然」很可能成了順著慾望煩惱業力習氣那是不能離苦的。空義不離緣起,當慾望煩惱業力習氣現起時,應以智慧來觀照、以戒律來克制,而不是放任它,以為什麼都無所謂。

觀照般若如何修?

印順導師成佛之道解說般若波羅蜜中說

「以無性正見,觀察及安住。止觀互相應,善入於寂滅。」

『想修學般若,契悟真實,先要對於一切是世俗假名有,自性可得,深細抉擇,而得空有無礙的堅固正見假名有與無性空,是相成不相礙的。所以說:『宛然有而畢竟空,畢竟空而宛然有』。有極「無」自「性」的「正見」,而不壞世俗緣起有的一切,這就是聞思慧的學習。如定心沒有修成,那還只是散心分別的觀察。如修止而已得到輕安,已經成就正定就可以不礙假有的空性正見,依定修觀,入於修慧階段。那時,以無性空為所緣而修「觀察」,名『有分別影像』。觀察久了,就以無性空為所緣而修「安住」──定,名為『無分別影像』(這是不加觀察的無分別)。如安住了,再修觀察;這樣的止觀雜修,都是以無性空為所緣的。觀心純熟時,安住,明顯,澄凈,如凈虛空的離一切雲翳一樣。那時,『一切法趣空』,觀一切法相,無一法可當情而住的,都如輕煙一樣。修觀將成就時,應緩功力,等到由觀力而重發輕安,才名修觀成就。以後,就「止觀互相應」,名為止觀雙運。以無分別觀慧,能起無分別住心;無分別住心,能起無分別觀慧。止觀均等,觀力深徹;末了,空相也脫落不現,就「善入於」無生的「寂滅」法性。』

『有分別影像』是慧觀,所謂分別是分別抉擇到底「無自性」或「有自性」,這是沒有預設立場,但有對象的觀察,就好像觀寮桌上到底是干凈還是臟的,你可以去看、去摸,然後就知道真相

我們見聞覺知所接觸到事物:無論是巨大的、微小的、外在的、內心的,無論是過去、現在、未來,美醜、苦樂,一一觀察它有沒有自性,是否為自有、自成、自生、自滅的,它不須要依靠關系條件而存在,而事實上,並非如此,所以是無自性的。

自性的觀察,對外是確認一一法的無自性,而對內則是破除「自性見」對於一一法的投射。所以只是回歸它的真實本然,而不是別有「無自性」可建立。例如知道事業成就只是本身的能力作法努力加上其他人和大環境的配合,所以不會認為事業成就是「有自性」的,所以當遭遇挫折時,就不會灰心喪志,視一切的變化為平常,用這種沒有「自性見」的態度面對一切事物,包括自己的身心狀態都是如此,那麼由般若智慧就能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受用。

『無分別影像』指的是定心,不再分別是否無自性,而是以「無自性」的影像為所緣境,這是意根專注於「空」的定境,近於「空三昧」的禪修。這時若無自性觀有所體會,就是在心中品味沒有「自性見」的禪味,以此安住身心

觀察而心即將散動時,就進入安住,安住一段時間又再次修觀察,直到觀察而不散動,一方面觀察,同時又能安住,就是止觀相應的「觀照般若」。

由於觀照般若,是與定心相應的止觀,所以禪定的修習是必須的,現代人生活步調快速、時間緊湊,而事務也遠比過去複雜精密,所用的思慮也很多,這是不利於禪定的。多安排、運用休閑時段專修禪定是有必要的。禪定而能定心,才能進入止觀禪修。

止觀成熟而寂滅現前,指的就是實相般若。這時不假思索,觸目皆是清凈實相,在此之前,是由般若正見為所依的觀照,進入實相般若則是如「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凈身。」「鬱郁黃花無非般若,青青翠竹皆是法身。」事事物都是法音宣流,不必透過思惟觀照,直接展示緣起如幻的空寂法性。

為何要修觀照般若

有人雖然具足文字般若,但是無暇用功禪修,對於身心事物缺乏綿密的觀照,停留在散心的觀察,雖然對於無常無我緣起、性空的分析確實無誤,在觀念上不再猶豫,但由於功夫不純熟,經常失念、沒有觀照,所以沒有能力降伏煩惱,這在修行上是不夠的。必須止觀禪修功夫綿密定慧等持,煩惱才會明顯減少,表現清凈的身口意。

實相般若才是究竟真實

修習觀照般若,即使止觀純熟,若未悟實相,仍然是有為有漏的造作心、有能觀智與所觀境的自性還在觀照般若的范圍內。必須能所雙泯、境智一如的無漏慧才是實相般若這是重大瓶頸,若非功夫純熟、自然脫落,就得有善知識來點破,否則只要有一絲一毫的執取「自性有」,無論執著的是「心」、「法」、「佛」、「開悟」、「證果」、「空」、「覺性」、「寂滅」、「般若」、「修行」、「觀照」、「自性清凈心」、「大圓境智」、「真如」、「法界」,都無法知見清凈、明悟實相。所以,佛說「一切法如幻如化,涅槃亦如幻如化;若有一法過涅槃者,亦復如幻如化」。

空亦復空,不是「不空」,一切法如幻,此法亦如幻,不是「真常有」,緣起法亦是因緣生,不是「自性有」。緣起即空、空即如幻,這是如實的中道佛陀的決定說。若以為離開「緣起即空、空即如幻」之中道義,別有「常住不變、自性清凈真實不空」的實體,則是有所得知見,不是實相般若清凈知見禪宗六祖惠能大師說:「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不只是外在塵境的空寂,連內心也不預存絲毫知見可說深得般若妙旨。如《大寶積經》普明菩薩會品雲:「迦葉真實觀者,不以空故令諸法空,但法性自空。……迦葉!非無人故名曰為空,但空自空。……當依於空,莫依於人!若以得空便依於空,是於佛法則為退墮。如是迦葉!寧起我見積若須彌,非以空見起增上慢。所以者何?一切諸見,依空得脫,若起空見,則不可除」。

實相是本性空寂,是一切法的本來面目,不是由有為造作而來也不是觀照則有、不觀照則無的。實相如日處虛空中,不因為烏雲遮蔽或眼盲不見便不存在。只要般若現前,便可以親見實相。如《大寶積經》普明菩薩會品雲:『複次,迦葉真實觀者,不以空故令諸法空,但法性自空。不以無相故令法無相,但法自無相不以無願故令法無願,但法自無願。不以無起、無生、無取、無性故,令法無起、無取、無性,但法自無起、無取、無性。如是觀者,是名實觀。』

至於契證實相般若之後,從宗出教,化為文字般若,而又不拘泥文字相而化導眾生,名為方便善巧。

由於習氣未盡,實際上不能時時安住實相,所以觀照般若功夫仍然是必要的。若以為短暫的知見清凈、悟見實相,就以為一得永得,不須修行用功,任運自然終日清閑無事那就是增上慢,大錯特錯了。等到悟境退失,才知雖有見地,而功力不足,起慚愧心,重新修習觀照般若知見清凈,才又能悟見實相。

凈除煩惱

即使般若現前無誤,還不是真正的解脫生死輪迴無明與愛染為主因,生物本能、食色的煩惱以及對周遭人、事、物的愛欲、嗔恨仍須由止觀定慧功夫當下照見它的虛妄不為所惑,漸漸消除染著心、斷盡貪嗔痴慢,才是真正的解脫。所謂「理可頓悟、事須漸修」,這是修習般若不可不知的次第。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