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汝鈞教授:天台三大部所反映的智者大師的心靈哲學 二、心的正面功能

天台智顗的心靈哲學

天台大部所反映的智者大師心靈哲學

二、心的正面功能

吳汝鈞

  智顗認為心有種種正面功能。首先,他先就常識的層面來說,以心有一種思慮知解的作用他說
  質多者,天竺音,此方言心,即慮知之心也。天竺又稱污栗馱,此方稱是草木之心也。又稱矣栗馱,此方是積聚精要者為心也。(14)
  按「質多」即是梵文citta 的音譯;「污栗馱」和「矣栗馱」則是梵文hrdaya 的音譯。兩者稍有不同。citta 通常是指識心的心,傾向於認識意味。hrdaya 則是指物理的、生理的心,即心臟。智顗說心,顯然是重視它的思慮知解的的作用,所謂「慮知」這是認識的層面,相應於梵文的citta。
  對於純然是以心的慮知作用來說認識,智顗並不感到滿意。他無寧以認識是一種相當複雜的歷程,其中涉及心、意與識的不同作用他說
  對境覺知,異乎木石,名為心。次心籌量,名為意。了了別知,名為識……覺者,了知心中非有意亦非不有意,心中非有識亦非不有識。意中非有心說非不有心,意中非有識亦非不有識。識中非有意亦非不有意,識中非有心亦非不有心。心意識非一,故立三名;非三,故說一性。(15)
  這段文字頗能初步展示智顗的認識理論。他以心、意、識分別表示在認識歷程中的不同作用;心是對對象沒有所覺知;意是對對象作進一步的思考;識是對對象的確定的、清晰的認識。而心、意、識這三種作用,一方面各其有所負責的工作,不可相互混淆與取代,但也不可相互獨立、分離開來,三者合起來,才能完全認識對象的整個歷程。這便是所謂「心中非有意亦非不有意,心中非有識亦非不有識。意中非有心亦非不有心,意中非有識亦非不有識。識中非有意亦非不有意,識中非有心亦非不有心」。
  就心來說,智顗所關心的,當然不是它的認識層面,卻是它在宗教實踐方面所能扮演的角色。這便牽涉到宗教真理問題。智顗認為,心是可以使人遠離種種邪見,而契接種種正面以至悟入宗教真理的。他說
 心是繩墨,若觀心得正,語離邪倒說。觀心正,則勉邪行。心無見著,則入正理。事行如繩,理行如墨(16)
  這里要注意的是「心無見著,則入正理」一語。其意是,若在心中沒有知見上的、見解上的執著,便能契入、悟入正理。這「正理」應就宗教意義真理而言。在佛教來說,這便是諦、真如、實相等。較具體地說,則是空、中道、法性等。
  在另一處,他更直截了當地把心說為是「理本」,亦即是真理的根本,其意即是,心是悟入真理根基。沒有了這種根基,我們便無從悟入真理。這真理相當是就宗教真理而言。他說
  心是法本者,釋論雲:一切世間中,無不從心造。無心無思覺,無量覺無言語。當知心即語本。心是行本者,大集雲;心行大行遍行。心是思數,思數屬行陰。諸行由思心而立,故心為行本。心是理本者,若無心,理與誰含?以初心研理,恍恍將悟。稍入相似,則證真實,是為理本。(17)
  這是從心是法本、心是語本、心是行本說下來,最後歸於心是理本。一念心動而生起種種存在,故心是法本;法即是存在之意。由心推動思想,由思想推動言說,故心是語本。念慮是行,心能生起種種念慮,故心是行本。最後,真理於心中,心能包容真理,以至契證悟入真理,故心是理本。
  實際上,智顗對心的功能有極高的評價。他認為心具足一切菩薩功德,是覺悟成道、得解脫的根本。他說
  此心即具一切菩薩功德,能成三世無上正覺。(18)
  他認為,只要通過修行,把心提升至定的狀態,一心不亂,便能發出般若智慧,分別邪正,照見真理他說: 
  行住坐卧,心常在定。間念不生,是名精進。一心在定,不亂不昧,名為定。若一心在定,能知世間生滅法相,深識邪偽,名般若。(19)
  「一心在定,不亂不昧」是定:「知世間生滅法相,深識邪偽」是慧。定與慧是心的兩種作用。兩者結合起來,便成就悟入真理法門。定相應於寂,慧相應於照。智顗又喜以寂照來說心:
  此心常寂常照。用寂照心破一切法,即空即假即中。(20)
  寂是寂然不動,是寂靜狀態;照是感而遂通,是充滿動感。心便具足兩種狀態,而交互為用,有時處寂,有時起照。但實際上,這兩種狀態是不能截然分割開來的,卻是寂中有照,照中有寂,即寂即照,即照即寂,這便是「常寂常照」。心的常寂常照,能破除我們對一切法的對執,直下滲透至物事的本質方面去,而把得其真理
  上面引文提到「用寂照心破一切法,即空即假即中」。寂與照是心的兩種狀態,以此心為本,照見一切法的同時的空、假、中的性格或本質。而心的最積極的正面功能,也在這里。關於這照見空、假、中的問題,留待下面討論一心三觀時再作探討。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