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野弘元:原始佛教的特質 六、實踐修行論

原始佛教的特質

水野弘元著

如實譯
   
  六、實踐修行
  以佛教而言,向理想進行的修行是最為重要的,所以有關修行方法,以種種形式,在原始聖典中隨處有所說明。在部派佛數,乃將原始聖典中所說的這些修行方法予以歸納,通常作為三十七種,而稱為三十七菩提分( bodhi  pakkhiya dhamma)。這是到達菩提的三十七部分之意。其內容為:
  四念處(cattari satipatthanani),亦譯為四念住,是正確憶念身(kāya)、受(vedanā )、心(citta )、法(dhamma)之四種不忘之謂即是憶念身(肉體)是不凈的,受是苦的,心是無常的,法是無我的,這相當於八正道中之正念
  四正勤(cattāri sammappadhānai),亦譯為四正斷,這相當於八正道中之正精進即為了未起之善令得生,已起之善令增長,未起之惡令不生,已起之惡令斷滅而精進努力。關於此,已如在八正道之說明所揭舉。
  四如意足(cattāro  iddhipādā),亦譯為四神足,此為欲(chanda)如意足、精進(viriya)如意足、心(citta)如意足、思惟(vlmamsa)如意四種即是正確理想的欲求、精進努力、心統一之禪定思惟智慧,能自由如意作用之意。
  五根(pancindriyāni)是信(saddhā)根、精進(viriya)根、念(sati)根、定(samādhi)根、慧(panna)根五種。根是自由作用能力。即指對佛法三寶的信,以及精進、念、定、慧等向理想作用能力
  五力(panca baiani)雖與五根同一德目,但對於五根為能力上的作用,五力則是更進一層發揮更大力量,兩者可視為是程度差別
  七覺支(satta bojjhangā),是念(sati)覺支、擇法(dhamma-vicaya)覺支、精進(viriya)覺支、喜(piti)覺支、輕安(passaddhi)覺支、定( samādhi)覺支、捨(upekkhā)覺支之七種,這是到達證悟的七個部分之意。此中,擇法是將真理之法。予以判別思惟而研究的智慧,喜是得最高禪定前的精神之滿足喜悅,輕安同樣是得禪定前的身心之輕快明朗,捨就是離取捨憎愛之念,而對任何事皆心不偏倚,心平靜不亂之謂
  八正道,這已如前節所說明。
  以上七項目加起來共為三十七種。然七項目之一一,自成一種修行方法之體系,通常只要修行其中一種,則大體可完成修行法之情形較多。
  故就原始聖典來看,例如四念處或四如意足之修行,皆被認為是一乘道(注一)。所謂一乘道(ekāyāna magga),就是僅依此即可達到開悟理想的道。又認為依四念處、五根、七覺支、八正道,各可得聖者四種悟果(四果)(注二)。
  因此,無有將上述之七項目三十七種皆修行之必要。將同樣的修行道,以種種項目揭舉,可能是佛陀為了要適應弟子們的性格、能力之緣故。例如五根、五力,其中將信置於最初,因信是為了智慧低的初學者,不用理論,唯依信佛典指導者而令其趨向理想方法,故五根五力是為初學者而說的。又七覺支之中,有關禪定的敍述甚多,故可能是以禪定修行為主,而達到理想修行法。故在此項目之中,選擇適合自己性格之任何一種修行均可。所謂一乘道,即是僅依一項目,從最初之修行,直到最高悟道修行,一貫進行的修行法。
  另外,在原始經典所說修行法,列有二種。一種是就右述之七項目或其以上者,從修行之初至最後,僅用同一修行法的方法。另一種是從初步隨修行之逐漸進展,而改變修行項目予以進行的方法。這可謂是佛教的教育法。就佛教以外的一般教育法來看,古來之學問技藝之道,均以自始至終,僅教一種的方法為多。若是論語,則僅令其論語百次、千次,以此作為其畢生之修養指針。若是習字,則僅令其練習千字文幾千次,後來即使其中沒有的字,亦自然地會自由書寫。反之,近代教育法乃以階段式為主,以數學而言,小學乃教算數,中學則教算盤與綜合性的淺易算數,高中教以幾何、解析幾何,大學或研究所則教更高級的數理。
  就原始聖典所說修行法來看,自最初至最後唯依一種方法令修行之例,則除於前述一乘道時所舉的四念處、四如意足之外,亦敍述觀察五蘊四諦修行。就觀察五蘊無常、苦、無我修行而言,經典中說,首先應從凡夫觀察五蘊;為開悟須陀洹果亦應觀察五蘊,更為得斯陀含果,得阿那含果,得最高的阿羅漢果亦應常觀五蘊,又開悟得一切果而得解脫之後,亦應常觀察思惟五蘊無常、苦、無我(注三)。
  同樣對應觀察四諦修行亦說,為得須陀洹果有觀察四諦之必要,為得斯陀含果,得阿那含果,得阿羅漢果亦必須如實觀察四諦。進而欲得辟支佛(緣覺)果亦依四諦觀,欲得無上等正覺成佛,亦依如實觀察實踐體驗四聖諦可得之(注四)。
  由上述觀之,任何一種項目的修行法,應該是僅修行項目即可,不過,亦有將幾個項目階段修行情形。為最初佛弟子的五比丘,依初轉*輪之說法,聞四諦正道教法而達到初果,得法眼,其後彼等又聞五蘊無常、苦、無我之法,依觀察思惟五蘊,而得阿羅漢果。又有一種成為一種型式的修行道即是先由調整出息入息的安般念(ānāpāna-sati)出發。使精神統一,其次進入四念處之觀法,充分修得之後,更入七覺支之修行,七覺支熟習之後,始得明(vijjā)智慧解脫(vimutti),而至證悟的境界(注五)。
  然而此兩種修行法,並非說一定僅採用其中之一種,實際上,將此予以拼用的情形較多。及至部派佛教,將原始聖典所說的這些修行項目,加以歸納,如上述之三十七菩提分,更加上四禪定、四無量心(慈、悲、喜、捨之四種,亦稱四梵住),而成為四十幾種,但其中共通於幾種項目而重複的德目不少。以三十七菩提分而言,其精進德目,相當於四正勤之所有德目,更有精進如意足、精進根、精進力、精進覺支、正精進,全部九種屬於精進。同樣的,以念而言,四念處全部及念根、念力、含覺支、正念等八種相當於此,定則有心如意足、定根、定力、定覺支、正定五種,慧則有思惟如意足、慧根、慧力、擇法覺支、正見五種。如此觀之,三十七菩提分若除去其重複者,則僅有十二、三種德目。
  可是,如前所述,三十七菩提分是各項目獨立而自成一體系的修行方法,是應學者智慧與性格而立的,所以即使將之全部歸納,亦無法整理出一種統一的修行體系。因此部派佛教雖予以歸納而稱三十七菩提分,但並未以此作為修行方法而採用,而是由各部派想出與此不同的新的統一修行法。諸如巴利佛教與說一切有部所說的,各自詳細的修行法,即屬於此,關於此,在此無有涉及之必要。然則成為此部派佛教修道論之先驅者,既已見於原始聖典之中。
  這是在原始聖典之中屬於後期,而於其中已顯現幾分阿毘達磨傾向的中阿含之中可見。於此述說者乃與三十七菩提分中之修行法無直接關系,是以獨自的立場,將修行的道程,自發足至最後之證悟,作階段式的歸納述說。例如根據中阿含一八二、馬邑經;巴利中部三九、馬邑大經(mahā-assapura-sutta),修行道程有下列十七階段(注六):
  (1)慚愧具足(hirottappena samannāgata)
  (2)身行清凈(parisuddha-kāyasamācāra)
  (3)語行清凈(parisuddha-vaci-samācāra)
  (4)意行清凈(parisuddha-manosamācāra)
  (5)活命清凈(parisuddha-ājiva)
  (6)守護根門(indriyesu-guttadvāra)
  (7)於食知量(bhojane mattannu)
  (8)警寤精進(jagariyam anuyutta)
  (9)正念正知具足(sati-sampajannena samannāgata)
  (10)獨住遠離、五蓋捨斷(vivitta senasana,pancanīvarana-pahāna)
  (11)~(14)初禪乃至第四禪(pathama jjhāna……(catuttajjhana)
  (15)宿住隨念智(pubbenivesānussati-nāna)
  (16)天眼智(sattānam cutǔpapāta-nāna有情生死智)
  (17)漏儘儘智(asavānam khaya-nāna)
  此十七階段不用說是敍述出家修行者的修行道程的,其中,第一慚愧具足是對世間,對自己的內心要知恥而具足正確良心。作為出家者的第一要件,就是應當具有健全的良心。第二身行清凈,相當於八正道中的正業,第三語行清凈,相當於正語,第四意行清凈,相當於正思惟。第五活命清凈雖相當於八正道之正命,但第六守護根門與第七於食知量亦應包含在正命之中。此中,守護根門就是守護感官,於感覺知覺的認識作用之際,不執著於外境(對象),不陷於放逸無慚。於食知量,就是應知自己吃食物分量而不過食暴飲。第八警寤精進,被視為相當於八正道之正精進這是坐禪時不瞌睡,而專心努力之謂
  以上八階段,主要是調整適於進人坐禪的身心狀態,若配當於後述之戒定慧三學的修行法,則想必是屬於戒學。而從第九至第十四階段,屬於三學中的定學,最後三種智慧,則屬於慧學。
  第九正念正知具足,相當於八正道正念,第十獨住遠離、五蓋捨斷是禪定前的預備階段。其中,獨住遠離是在適於坐禪的安靜場所獨住之意,五蓋捨斷,即是將進入正確禪定障礙——五種煩惱(五蓋),即食慾、瞋恚、昏沈睡眠、掉舉惡作疑惑心捨斷。將此五蓋完全捨斷,始可逐漸進人初禪乃至第四禪的色界禪定
  依正確禪定統一精神,依統一的精神正確無誤的智慧,於此亦可得最後的果報,阿羅漢果。第十五宿住隨念智乃至第十七漏盡智,亦稱三明,被認為達到阿羅漢果時,必能得此三明,釋尊亦因在菩提樹下得三明,而得以開悟,成為佛陀。關於三明及前述之四禪,容後詳述。
  總之,在原始佛教之末期,已有如此統一的修行階梯之說法。當然,這並非是後世的原始佛教家們任意編造的,其過程中的每一項,在早期的原始聖典中隨處可見,所以可能是佛陀本身所說。於是將個個修道法歸納而作成十七階梯。這到部派佛教,乃有更詳細的說明,例如以坐禪之修行而言,想要最容易的獲得精神統一,亦依其人之性格如何,其坐禪觀法之方法亦隨之不同。如食多的人,易怒的人,愚鈍的人浮躁的人,易輕信的人,疑心重的人等,分為各種性格,而隨應其性格,述說不凈觀、慈慧觀、緣起觀、數息觀、界差別觀等的坐禪觀法。這種事雖在原始聖典中未有記載,不過恐怕從原始佛教時代就在比丘們之間,作為實修方法而採用吧!
  上述是出家者之修行出家者想必能忠實地實踐如此專門、嚴密的修行,但有家業而養妻兒的在家信徒,則不能實踐像出家人那樣的修行。對在家信徒所說修行法,則有依施戒生天三論而說的,如施與慈善戒律道德一類的,在家信徒之實踐方法,而於其實踐之間,體會佛教正確世界觀、人生觀,並理解四諦道理。如此而理解理論性的四諦道理時,此信徒即得法眼而成為最下位的聖者。在家信徒有時更進一步施行在家之修行,但其具體的方法,在經典中未見述及。在家信徒出家成為比丘,而進行正式專門的修行者亦不少。
  在原始聖典中,對在家信徒的實踐修道法,敘述一種方法,即四不壞凈(四證凈)之信仰。所謂不壞凈(aveccappasāda),是「絕對確實的信仰」之意,亦即確立佛教信仰不為任何外物所動之謂。本來對在家信徒而言,信是最重要的。信,就是未證悟者,對於開悟並體得在理論上、實際上完全無誤的絕對真理之佛與佛弟子的言說,認為毫無錯誤而相信。因此,信是就未到未達者而說的,對已到已達者,則以開悟顯現出來。若其所的是錯誤的,則成為妄信、迷信。故所信的,必須是絕對確實的真理方可。
  如前所屢述,佛教教理,是極為合理性的,正確的信此教理,不會變成妄信或迷信。所謂不壞凈之信,究竟是信什麼呢那就是對佛、法、僧、聖戒四種的信。可以說,就是相信三寶與戒是絕對確實的。對三寶的信,雖已於成為佛教徒時,由歸依三寶而得,但那是一般的信,於不壞凈之三寶的信,是深信:佛陀是真正具備如來十號的世間之大導師(注七);法是適合於任何世、任何地方的永恆之真理;僧是作為佛之代理者而足以指導民眾完美人格者,而毫不置疑。對於戒,亦應認為戒律佛教生命,守戒是佛教徒最重要的事,而堅信不疑,並自己持戒絕對不犯為要。這就是對聖戒的不壞凈。得此四不壞凈,換言之,即是透徹於佛教世界觀、人生觀,而不疑惑。要之,可謂對四諦之道理,在理論上有所理解,故如四諦觀之確立者稱為最下位之聖者,得四不壞凈者,亦視為最下位之聖者。此最下位之聖者,在後來的部派佛教之用語,乃稱為見道(darsana-mārga)之聖者。所謂見道,是指四諦道理之過程而言。
  如此,不論依何種方法,只要在理論上確立佛教世界觀、人生觀,其次則不管是出家或在家,應將四諦緣起道理,不僅由道理上,且在體驗上,亦要使自己的行為行動,變成如理論那樣的修行才行對於見道的修行為理智的修行,其後的修行則為情意的修行。吾人在理論上雖容易理解,但要實踐時,就很不容易照理論進行。酒與香煙之害,在理論上是十分明白的,但其所以不容易戒掉,是因為情意上的習慣已很牢固,而很難拔除之故。又在理論上吾人知道早起很重要的,但在習慣性的情意方面,則仍希望繼續睡早覺,這就是吾人的日常。
  要將此種錯誤習慣性情意麵改正的修行,在後來的佛教用語,稱為修道(bhāvanāmārga),而於見道之後,要求此種修道之修行(注八)。後期的佛教,將完成見道、修道及一切修行聖者,全部分為下列的八個階段。  

  五比丘依初轉*輪之四諦說法,得見道,凈法眼,其後受五蘊無我相之說法,坐禪觀法五蘊無常、苦、無我,因身證體驗五蘊無我相而積修道之修行,且完成此修行而成為阿羅漢聖者之事,已如前述。有關見道、修道之修行,應思惟什麼、如何觀察而修的具體說明,在原始經典沒有敘述。根據轉*輪經中的四諦之三轉十二行*輪說,釋尊本身是依四諦之觀法,進行見道、修道、正覺之三個階段的。首先第一階段揭示四諦如實的理論性理解曰:

  [知此為苦,知此為苦集,知此為苦滅,知此為至苦滅之道。]

  其次第二階段敘述應如實地實修體驗四諦曰:

  「苦應遍知,集應捨斷,滅應實證,道應修習。]

  最後於第三階段敘述已完成四諦之實修體驗曰:

  「苦已遍知,集已斷捨,滅已實證,道已修習。]

  此中,第一階段為見道,第二階段為修道,第三階段為無學之證悟。
  總之,人要成為最高的人格者,以形式上而言,須要經過上述之三個階段。這並不限於佛教修行,任何的藝能技術之修行,亦是同樣的道理,要成為完人的教育過程,乃應該如此。這其中,不僅是知性教育,亦包含道德性、情操性的教育,而且寧可說後者應該較為高級且重要才行今日學校數育,不太重視後者,乃是教育的缺陷。今日社會道義頹廢,可以說上述的教育之缺陷,亦是其原因之一。事實上、習慣上、情意上的訓練教育,是極為重要的,佛教修行德目,大多是屬於此方面的。在十二緣起說,將吾人生死輪回之苦惱產生的原因理由,列舉為無明與渴愛,而說滅除無明與渴愛,則苦惱亦滅.至四諦說,苦惱的原因理由,雖與緣起說同樣舉出渴愛,但滅除苦惱而到達理想修行方法,則不單說應滅去渴愛與無明,而列舉如八正道之種種方法。因苦惱的原因無明與渴愛,所以要滅除苦惱,僅將其原因無明渴愛消除,似乎已足夠,但實際上,從過去而來習氣,即:長久的錯誤經驗之集積;已成為習慣,而此情意上的內在習慣根深蒂固,故若不此種習慣性的惡德,無明與渴愛亦不能除去,故以修道而言,為除去內在的情意上惡習之意,故有正道這樣包含各方面的修行方法。三十七菩提分之諸項目亦與此相同。  

注釋

注一:以四如意足之修行為一乘道的經典,有雜阿含卷二一(五六一經)、巴利相應部五一、一五等。
注二:以四念處為一乘道之經,有雜阿含卷一九(五三五經)、卷二四(六0七經)、巴利相應部四七、一八及四七、四三等;以為依四念可得四果之經典,有雜阿含卷二四(六一八經)。說依五根可得四果的經,有雜阿含卷二六(六五二經、六五三經)相應部四八、一八等。
注三:說明僅依五蘊觀即可得一切悟果,更於解脫後亦應修五蘊觀的經典,有雜阿含卷一o(二五九經) 相應部二二、一二二等。
注四:由觀察四聖諦可得種種證悟之事,敍述於雜阿含卷一五(三九三經)等,而佛陀四聖諦之三轉十二行開悟成佛之事,則於轉*輪經有所述說。
注五:敍述此種行道程的經典,有雜阿含卷二九(八一o經)、相應部五四、一三等。
注六:在漢譯中阿含,對此十七階段未如巴利經典般的明示,而有所省略,因不充分,故今依巴利經典
注七:佛寶的信,即是將佛德作為如來十號:應供(阿羅漢)、正遍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而信念法寶的信,是將法(佛所說教法)視為是善說、應自見、即時的、應自體的、向理想導引、識者應各自知、普遍妥當的真理,而信念。僧寶的信,即是將僧視為皆悉正確修行的四雙八輩之聖眾,是世人所應尊敬供養之無上福田,而信念。聖戒的信,即是將自己所持的戒,認為是完全無缺而神聖者,是為識者所讚賞,而得起正定的戒,如此信念不已,四不壞凈是歸依三寶加以戒,而將此予以徹底施行者。於此更加施與天,則稱為六隨念,這相當於歸依三寶加施、戒、生天之三論者,乃是在信徒應守念的。為在家信徒念佛思想,亦是將上述之信予以發展的思想。以上有佛法僧等之說明,參照雜阿含卷三三(九三一經)、增支部六、一0。
注八:根據後期部派佛教的阿毘達磨教學之說,吾人邁向理想修行之際,有妨害此修行煩惱,即理智的迷惑(見惑)與情意的迷惑(修惑或思惑)。理智的迷惑,被認為只要吾人了知其理論,立即就可除去其迷惑。依見道可除去者即是理智的迷惑——見惑。反之,情意的迷惑,只要吾人不改正生活態度習慣,則不能除去,所以要除去此種迷惑必須要時間修行努力修道之有很多階段即為此故,而在後來的大乘,則將修道期間作為三祗百劫這樣無限的時間。部派佛教對於見惑與修惑有詳細的論究,但在原始聖典,對這方面的考察,只可見到其萌芽。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