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德東教授:論智顗的「一念」范疇

論智顗的「一念」范疇

魏德東

內容提要:在智顗的理論體系中,「一念」范疇具有核心地位。本文認為,智顗的「一念」是眾生的日常意識,是識心妄念。「一念」與萬法的關系是互具,它既不生起萬法,也不包含萬法,而是同時具足善惡染凈一切法。「觀心」是解脫法門,觀心的理由是方便、有效,易於把握,而不是說「一念」是本體。有人主張智顗的佛教思想是建立在「真如緣起論」基礎上的唯心論,值得商榷。

作者魏德東,中國社會科學世界宗教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佛教傳入中國兩千年了,作為中國佛教第一個宗派天台宗的理論品格對中國佛教精神有深刻的影響。

天台宗的創始人智顗大師是具有強烈原創意識思想家,他建構的天台宗教理體系繼往開來,富有中國特色。在他的思想體系中,「一念」范疇是重要的理論紐結,準確地理解「一念」范疇的含義對於全面把握智顗思想,解悟天台宗的獨特思維方式,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本文旨在通過對智顗的「一念」范疇、一念與萬法的關系、觀心與解脫等問題的系統分析,全面把握智顗的一念思想並以此展現天台思想的特質。同時,亦將此文作為佛教傳入中國2000年的紀念。

一、「一念」:眾生的日常意識

「一念」,本義指極短的時間單位,即瞬間的意思。智顗用此概念,指人的意識活動的最短時間又叫「一念心」、「一心」。智顗從梵文字源上對「心」作了梳理,他在摩訶止觀》卷一上說:「質多者,天竺音,此方言心,即慮知之心也。天竺又稱污栗馱,此方稱是草木之心也。又稱矣栗馱,此方是積聚精要者為心也。今簡非者,簡積聚、草木等心,專在慮知心也。」[1]在這里,漢字「心」對應的梵文有三:一是質多,是認知心、慮知心;二是污栗馱,指草木之心也就是日常所說的樹心、草心;三是矣栗馱,是對精要的積聚,也就是核心、中心。天台宗所用的「一念心」,是用其慮知的意義,即人的思慮分別之心,區分能所之心。《楞伽經》對心也有類似分別:「肝栗大,宋言心,謂如樹木心,非念慮心。念慮心,梵音雲質多也。」[2]

「一念心」沒有質礙,但神通廣大,智顗稱其為「妙」。智顗在《妙法蓮華玄義》卷一上說:「心如幻焰,但有名字,名之為心。適言其有,不見色質。適言其無,復起慮想。不可以有無思度故,故名心為妙。妙心可軌,稱之為法。心法非因非果,能如理觀,即辦因果,」[3]湛然《法華玄義釋簽》卷二解釋:「心性觀之,但有名字。言有則一念都無,況有十界質像也?言無則復起三千慮想,況一界念慮耶?不可以有無思故。則一念心,中道冷然,故知心是妙也。妙即三千,三千即法,法故三軌,故雲可軌。此之心法非因非果,此舉因果所依之體,能如理觀。」[4]這表明,心本身沒有色質,不是感覺對象,但它又確實能為我們所意識,是觀照的對象,具有自己的存在規則,是一切法的一種,亦即「心法」。它本身具足一切法,若能正確觀想之,即可解脫

一念的性質是染是凈?作為人的日常意識,智顗認為它就無明識心,是煩惱心,不是真如心。但一念本身又具足一切染凈善惡,智顗稱之為「一念無明法性心」。智顗在《四念處》卷四說:眾生一念無明心,即是法性,「無明法性十法界即是不可思議一心,具一切因緣生法一句名為一念無明法性心」。[5]無明與法性是同體的,善與惡亦同體。《妙法蓮華玄義》卷五下說:「又凡夫心一念即具十界,悉有惡業性相。只惡性相即善性相。由惡有善,離惡無善。翻於諸惡,即善資成。如竹中有火性,未即是火事,故有而不燒。遇緣事成,即能燒物。惡即善性,未即是事;遇緣成事,即能翻惡。如竹有火,火出還燒竹;惡中有善,善成還破惡。故即惡性相是善性相也。」[6]這里用竹喻惡,以火喻善。竹子在沒有燃燒時,就有可燃性存在,如同惡中就有善在。等到因緣成熟,火從竹子中燒起,所燒者非他,就是竹子本身,這就如同善從惡中生起,所破不是別物,就是惡自身。所以法性就在無明中,法性不能離開無明另有生起處。智顗說:「若有無明煩惱性相,即是智慧觀照性相。何者?以迷明,故起無明。若解無明即是於明。大經雲:無明轉,即變為明。凈名雲:無明即是明。當知不離無明而有於明。」[7]知禮《十不二門指要鈔》卷上說:「今釋一念,乃是趣舉根塵和合一剎那心。若陰若惑,若善若惡,皆具三千,皆即三諦。」[8]一念中即具三千世間,即具空假中三諦。

總之,一念是人的日常意識,同時具足染凈善惡一切諸法

二、互具:一念與世界的本質關系

在了解一念的含義後,最重要的問題就是一念與世界關系問題。正是通過對這一問題的回答,智顗創造性地提出了自己的心物理論,為天台宗確立了獨特的理論品格。智顗的心物關系論是一念三千,資其成立的思維模式是「性具說」。

我們首先來分析智顗的世界構造論,也就是他的三千法界理論。這由十界互具,百界千如,三千法界構成。

第一,依據《華嚴經》,整個世間可以分為「六凡四聖」十法界。「六凡」是: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天,「四聖」是聲聞、緣覺、菩薩、佛。智顗的殊勝處在於,他提出十界中的每一界,都相互具有其他九界,稱之為「十界互具」。地獄亦具有佛性,佛亦具有畜生性,一切皆平等互具,共具善惡。十十相互具有,總成百界。

第二,依據《法華經》,每一法都可分為10個側面,叫作「十如是」。百法各有十如是,就有1000種成分,稱作「千如」。「十如是」出現在《方便品》中,指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智顗認為,「十如是」乃十法界的共通范疇,其含義是:相以據外,覽而可別名為相;性以據內,自分不改名為性;主質名為體,功能為力,構造為作,習因為因,助因為緣,習果為果,報果為報,初相為本,後報為末,所歸趣處為究竟。

第三,千如又與《大智度論》所說的三世間配合,便成三千法界代表宇宙的全體。三世間是:「眾生世間」,指眾生自身的境地;「國土世間」,即我們所居住的環境;「五陰世間」,指構成人存在的五種要素。三種世間與千如相互含攝,形成三千世間

智顗認為,當下一念,就具足三千法,具足現象界的全體,這是不可思議境界言語道斷,心言路絕。心在迷時,具三千法;心在悟時,亦具足三千法。心有迷悟,而法不動。只是心在迷時,對三千法執著不舍;心在悟時,視三千法為方便、性德,不起執著這叫「一念三千」。

「一念三千」成立的理論基礎是「性具」說,這是體現天台思維特色之處。所謂「具」,即具足、具有,知禮在《觀音玄義記會本》卷二說:「只一具字,彌顯今宗。」[9]智顗《摩訶止觀》卷四上說:「中道之法,具一切法。」[10]知禮的《十不二門指要鈔》卷上雲:「若不知具,但直觀心,何殊藏、通?藏、通何曾不雲觀心。縱知心體是中,若不雲具,未異別教教道也。」[11]

「具」是區分天台圓教與別教的根本所在。所謂「性」,指法性、真如,或稱本、理、體。「性具」,又作本具、理具、體具,指法界中的每一事法,本來具足十界三千迷悟因果諸法

智顗在《摩訶止觀》卷五上「觀不思議境」中說明一切法如何生起時,曾對一念三千的成立基礎作出極其明白的闡述,並與其它的存在論劃清了界限他說:「若從一心生一切法者,此則是縱;若心一時含一切法者,此即是橫。縱亦不可橫亦不可,只心是一切法,一切法是心故,非縱非橫,非一非異,玄妙深絕,非識所識,非言所言,所以稱為不可思議境,意在於此。」[12]主張心是世間本體心生一切法,這是生成論;認為心是世間的本質,心包含一切法,這是本質論。智顗明確提出這些都不天台宗的存在論。他的理論是「心具」一切法,智顗說:「夫一心具十法界,一法界又具十法界、百法界,一界具三十種世間,百法界即具三千種世間,此三千在一念心。若無心而已,介爾有心即具三千。亦不言一心在前一切法在後,亦不言一切法在前一心在後。」[13]介爾一心自然具足三千世間,非生非含,這是智顗性具說的理論特色。

中國佛教史上,與性具說相對立的,是華嚴宗的性起說。性起,即從性而起,此「性」指法性、真如、實性,是世間的最高的本體。一切法依據此真實本性而顯現,並應眾生的根機生起作用,就是性起。上文所述的心生法與心含法,都屬於性起說。

天台思想曾經受到性起說的影響。智顗以前,慧思的教學有地論派性起論的成分。智顗之後,唯識宗、華嚴宗大盛,特別是華嚴宗的性起說,直接與天台宗的性具說對抗。處於這種形勢,湛然將大乘起信論的思想,巧妙地攝取到天台宗的實相論中,以真如緣起說潤色性具說。這在後代,就成為山家、山外分立的原因。山外派,通過真如緣起說,解釋天台法門,帶有華嚴哲學的色彩;山家派,以知禮為代表,堅持真如緣起說只能是別教,圓教的本質是性具說。

就性具說與性起說的區別看,性具說是基於現象即實在的道理,主張一切現象本來具足三千諸法,佛界的果德與九界相同,以致有人擔心「性具說,有墮於素樸的世間肯定的世俗主義的論理之根據的危險!」[14]性起說則認為法性是唯一的理性,是一心法界以性起的自體說萬象緣起,將九界之迷導向佛果。由性具,佛界即徹入眾生界,與眾生界相通,佛的真心真性同具染凈善惡佛性有惡,由此可以說貪慾菩提無明即法性,法性即無明。由性起,超越界與世俗界之間,永遠存在鴻溝,或在染,或在凈,非此即彼。

牟宗三曾說:「華嚴宗之如來系統是由唯識宗向超越方面進一步而轉出,天台宗之理具系統是由空宗向里收進一步而轉出。」[15]兩者理論品格的差異,與其思想來源和走向有密切的關系

在理論界,就智顗性具說的本質,存在著不同的看法。有的觀點主張,智顗所提倡的佛教教義,是建立在「真如緣起論」基礎上的唯心主義理論。[16]也有人認為,一念三千,「不是唯心論的世界觀」,「假定將一念解釋做唯心論,那是不當的。」[17]通過以上的分析,應該看出,認為性具說是真如緣起唯心論,難以成立。因為智顗的「一念心」,即非真如心,也不具有緣起萬法的功能,它只是眾法中的一法,因法界互具的原理而具足萬法。智顗的心物關系論,是一種強調自然而然的客觀存在論。

三、觀心:解脫法門

由一念三千,智顗進一步提出一心三觀,通過觀心,獲得解脫。知禮在《四明十義書》卷下第五曾總結說:「學山家之教者,誰不知觀心是趣果上理之蹊徑乎?」[18]

何謂一心三觀?智顗從《中論》「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中,發揮出萬法實相即空、假、中,稱為三諦。一心三觀,就是在一念心中,觀悟世間空假中的本性。什麼是空?「並從緣生,緣生即無主,無主即空。」[19]什麼是假?「無主而生即是假。」[20]什麼是中?「不出法性並皆即中。」[21]由一念心起現之一切法皆依因待緣,皆緣生無自性,故即是空;雖無自性,然待眾緣而生,生相宛然,故即是假;又如實見緣起假名無實,畢竟空如,即見諸法實相,故即是中。「當知一念即空即假即中,並畢竟空,並如來藏,並實相。」[22]

依據智顗的主張,心、佛即眾生,是三無差別;色、心名字有二,其體是一。然而觀心的理由何在?為什麼不觀佛、不觀眾生、不觀色法?顯然,心在這里具有本體含義,否則如何能通過修心獲得解脫?主張一念三千是真如緣起基礎上的唯心論者,思路就是如此。但智顗對此有明確的否定,足以明辨。智顗認為強調觀心的根本原因是方便,而非心是本體。理由有二:第一,觀心為易。在佛法、眾生法心法中,佛法太高,不易達到;眾生法太廣,不易把握;而觀心較易,能夠上通佛法,下連眾生,是觀得真理的可靠門徑。觀心不是因為心是萬法的本體,而只是因為心是最為可「觀」的對象。智豈頁說:「若廣眾生法,一往通論因果及一切法。若廣佛法,此則據果。若廣心法,此則據因。」[23]「廣釋心法者,前所明法豈得異心?但眾生法太廣,佛法太高,於初學為難。然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者,但自觀己心則為易。」[24]《涅b231經》說眾生具足三定,上定者為佛性,能觀心性名為上定,上能兼下,能攝得眾生法。第二,觀心最有效。「心」雖是萬法中的普通一法,但它具有神妙的作用,是一切煩惱妄惑生起的根本,觀心是去惑得凈的最佳入門。智顗說:「論雲:『一切世間中,但有名與色,若欲如實觀,但當觀名、色。』心是惑本,其義如是。若欲觀察,須伐其根,如灸病得穴,今當去丈就尺,去尺就寸,置色等四陰,但觀識陰。識陰者,心是也。」[25]任觀一法,皆可覺悟,但唯觀心法,能夠綱舉目張,勢如破竹,這是觀察其它四蘊所難以實現的。

智顗之後天台學者對觀心理由的論述亦是如此。湛然在《法華玄義釋簽》中說:「應了此性具足佛法及眾生法,雖復具足心性冥妙,不一不多。以心性觀,則似可見;若以眾生及佛而為觀者,則似如不逮。」[26]前面說,湛然的思想已經融合了性起論系統,這在對觀心緣由的論釋中亦可見到。他在止觀義例》卷上說明觀心不觀色的理由:「心色一體無前無後,皆是法界。修觀次第必先內心內心若凈,以此凈心歷一切法,任運吻合。又亦先了萬法唯心,方可觀心。能了諸法,則見諸法唯心唯色。當知一切由心分別諸法,何曾自謂同異。故《占察經》雲:觀有二種,一者唯識,二者實相。實相觀理,唯識歷事,事理不二,觀道稍開。」[27]湛然在觀心中摻雜進了萬法唯心的論據,這是智豈頁所沒有的。萬法唯心,正是性起論的思維類型。

知禮也說明為何只是觀心,他在《四明尊者教行錄》卷二說:「示觀門者,所謂舍外就內,簡色取心,不假別求他法為境,唯觀當念。現今剎那,最促最微,且近且要,何必棄茲妄念,別想真如?」[28]促、微、近、要,總之是方便的意思。觀必得從方便處觀起。「當觀一念識心德量無邊,體性常住,十方諸佛,一切眾生,過現未來虛空剎土,遍攝無外,咸趣其中。」[29]就如大海之一浪,浪無別體,全水所成。水即無邊,浪亦無際。若觀至此,萬象井然。知禮概括說:「不明性具者,法成有作,觀匪無緣。今觀諸法即一心,一心即諸法,非一心生諸法,非一心含諸法,非前非後,無所無能。雖論諸法,性相本空;雖即一心,聖凡宛爾。即破即立,不有不無,境觀雙忘,待對斯絕。非言能議,非心可思,故強示雲:不可思議微妙觀也。」[30]這微妙一觀就是達到解脫的蹊徑。要之,「一念」范疇是智顗思想的重要基石。一念就是人的日常意識,是識心妄念。基於法界互具的原理,一念作為心法具足染凈善惡三世一切法。一念不是本體,不具有生起萬法或包含萬法的功能。觀心是解脫法門,觀心的理由是方便,易於把握,沒有形上的根據。

注釋:

[1]《大正藏》,第46卷,第4頁上。

[2]《大正藏》,第16卷,第483頁中。

[3]《大正藏》,第33卷,第685頁下。

[4]同上書,第829頁中。

[5]《大正藏》,第46卷,第578頁下。

[6]《大正藏》,第33卷,第743頁下-744頁上。

[7]同上書,第743頁下。

[8]《大正藏》,第46卷,第707頁上。

[9]《續藏經》,第55卷,第81頁下。

[10]《大正藏》,第46卷,第42頁中。

[11]同上書,第712頁下。

[12][13]同上書,第54頁上。

[14]《天台性具思想論》,安藤俊雄著,演培譯,天華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9月第1版,第305頁。

[15]《心體與性體》,牟宗三著,第1冊,台北正中書局1973年第2版,第632頁。[16]見《中國大百科全書·哲學卷》,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7年10月第1版,第877頁。

[17]《天台性具思想論》,第80頁。

[18]《大正藏》,第46卷,第845頁中。

[19][20][21][22]同上書,第8頁下。

[23][24]《大正藏》,第33卷,第693頁中、第696頁上。

[25]《大正藏》第46卷,第52頁上-中。

[26][27]《大正藏》第33卷,第844頁上、第452頁上。

[28][29]《大正藏》,第46卷,第870頁上。

[30]同上書,第870頁中。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