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德東教授:論作為全球倫理基礎的佛教倫理

論作為全球倫理基礎佛教倫理

魏德東

[論文提要]全球淪理的基本內容包括一項基本原則和四項規範,基本原則經典表述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四項原則為不投生、不偷盜、吊說謊和不姦淫.在世界各大宗教中.佛教倫理內容上最為接近全球倫理,而佛教倫理哲學基礎緣起論和無我論也最能滿足建構全球倫理的需要。基督敬神學模式的演變實際上顯示了其思維方式的東方化走向;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的時代佛教倫理堪作全球倫理建設的基礎,.

[關鍵詞]全球倫理佛教倫理綠起論無我論神學模式

一、引言

自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全球倫理問題逐漸成為全球過程中的一個重要話題,並在文明對話領域得到特別關注。這一話題首先由西方基督教界發起,進而得到世界各大宗教的響應。1997年,中國學術界、,宗教界開始回應這一課題,出現了大量譯著與論著。然而,十分遺憾的是,相對於佛教倫理中蘊涵的豐富內容,漢語佛教學者這一問題的闡發很不充分。

本文首先回顧全球倫理問題的提出及中國學術界的回應,然後介紹全球倫理的基本原則和規範,並與佛教倫理的基本內涵作比較,進而闡述佛教倫理堪作全球倫理基礎哲學根據,指出基督教神學的東方化走向。本文的基本論點是:在世界各大宗教中,佛教倫理的內涵最接近全球倫理,其哲學基礎最能滿足全球倫理建設的需要,佛教倫理堪作全球倫理建設之基礎

二,全球倫理問題的提出及中國學術界的間應

「沒有宗教間的和平就沒有世界和平」!198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以此為主題在巴黎舉辦了專題討論會。著名德國神學家孔漢思(hanskunr)為會議做了基調報告,倡議各宗教之間的對話。

1990年,孔漢思用德語出版《全球責任》,次年英文版問世,副題為《探求新的世界倫理》。愛丁堡公爵菲利普英文版序言指出,在關於人類未來的討論中,該書的主題也許是最緊要和最具挑戰性的。

1991年,美國天普大學宗教主任、普世研究所所長斯威德勒教授(leonardswidler)呼籲並領導起草全球倫理宣言。

1993年8月28日至9月4日,在芝加哥召開的世界宗教議會大會上,幾乎來自全球每一種宗教的6500人通過了《走向全球倫理宣言》,成為全球倫理建設進程中的里程碑。

1997·年,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哲學與倫理學處分別在巴黎和那不勒斯開了全球倫理國際會議。

這一年開始,中國學術界開始回;應全球倫理問題的討論,而全球倫理的重要倡議者也中國傳統文化全球倫理建構中的作用給予了應有的重視。

1997年9月,中國人民大學北京舉辦「中國傳統倫理世界倫理」國際學術研討會。

1998年,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哲學與倫理學處與中國社會科學院在北京開了「普遍倫理中國倫理傳統的視角」學術研討會。

2001年10月10日一14日,中國人民大學主辦「中國傳統倫理世界倫理」第二屆北京國際學術研討會。世界倫理基金會主席孔漢思教授、德國圖賓根大學庫舍爾教授以及來自加拿大、芬蘭、美國新加坡國家和地區的30餘位學者與會,共同簽署了《中國傳統倫理世界倫理北京宣言》。

在著譯方面,中國學者先後翻譯出版了《全球倫理——世界宗教議會宣言》(以下簡稱《宣言》)、《世界倫理的構想》、《世界倫理新探》、《全球化與道德重建》等西方重要文獻,撰寫了《尋求普世倫理》、《全球倫理宗教對話》、《儒家全球倫理》等著作,並發表了大量論文。

進入21世紀後,全球倫理問題日益成為學術界的顯赫話題。美國「9·11事件」極大地刺激了國際學術界對當代不同文明如何和諧相處的討論。2005年的巴黎穆斯林騷亂,進一步強化了全球倫理建設的現實意義中國則在新世紀提出了建設和諧社會和諧世界理念在這全球一體化的時代,開掘人類文明的優秀成果,建構作為不同文明道德底綴的全球倫理,是責無旁貸的歷史責任

三、全球倫理的基本原則和四項規範

1993年世界宗教議會通過的《走向全球倫理宣言》,迄今為止依然最能體現當代人類的共識。這一宣言凝聚了當代世界所有宗教全球倫理問題上的共識,考慮到宗教信徒人類總數80%以上的事實,基本上可以將其視為全人類的共同看法全球倫理內容包括一項基本原則和四頊規範。

全球倫理的基本原則普遍存在於世界各大宗教中,被稱為人類文明的「黃金法則」,或「金規則」(golden rule),是建構全球倫理基礎

黃金法則概念起源於猶太教和基督教傳統。從17世紀開始,人們把《馬太福音》第7章第12節和《路加福音隙6章第31節的論述稱之為「黃金法則」或「金率」。《馬太福音》的說法是:「無論何事,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你們也要怎樣待人」。《路加福音》說:「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也要怎樣待人」。

盡管宗教學家還不曾論證黃金法則存在於地球上的每一種宗教,但就目前所知,基本上所有的宗教中都存在著這一法則或近似的表述。這種不約而同說明了這一法則的普世性及其在人類社會的重要性。h.t.d羅斯特曾在《黃金法則》一書中,介紹了印度教、耆那教、佛教道教儒教、索羅亞斯德教、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錫克教、巴哈伊教等十一種宗教中有黃金法則的論述,認為黃金法則中所蘊涵的互惠思想,存在於人類所有的社會形式中,其「重要性及崇高地位從來沒有被高估過」。

《走向全球倫理宣言》認為,黃金則為建構全球倫理提供了基礎。該書提出,世界各種宗教內容不同,但其中存在著共同的核心價值,這些價值成了世界宗教倫理方面最低限度的共同之處這是建構全球倫理基礎這一基礎就是「黃金法則」。《宣言》說:「以數千年來在諸多宗教倫理傳統中一直得到肯定的『金規則』,作為據以奠定全球倫理的基本原則:『你不願意別人怎樣對待你,你就不該怎樣對待別人,』或用正面措辭來說,『你願意別人怎樣對待你,你就該怎樣對待別人』。這條規則應該不僅對人們自己的家庭朋友、社團和民族有效,而且對一切其它的個人、家庭、社團、民族、全世界以及整個宇宙。」(《宣言》,159)

全球倫理的基本原則確立之後,《走向全球倫理宣言》進一步提出了全球倫理的基本規範,共四頊。在表達形式上,《宣言》使用了否定和肯定兩種表述方式

第一,不殺生。肯定性的表述是「堅持一種非暴力與尊重生命文化」(《宣言》,16)。「在人類偉大而古老的宗教倫理傳統中,我們可以看到這樣一條規則:不要殺人!或者換用肯定的措辭,即:要尊重生命」(《宣言》,16)!

生命在這裹的意義包含以下三個方面:首先是人的生命,「人是無限地寶貴的,必須無條件地受到保護」(《宣言》,17)。其次是動物植物生命,「與我們一同生活在這個行星上的動物植物生命,也應當得到保護、保存和照顧」(《宣言》,17)。再次是生命賴以生存的環境,「對自然生命根基無限制的剝奪,對生物圈的無情的破壞以及宇宙空間的軍事化,所有這些都是野蠻的暴行。作為人,我們對地球宇宙,對空氣、水和土壤,有一種特別的責任尤其是考慮到未來的世代時更是如此」(《宣言》,17)。「決不應該鼓勵人類自然宇宙的操縱。與此相反,我們應該養成與自然宇宙和諧相處的生活」(《宣言》,17—18)。

第二,不偷盜。肯定性的表述是「堅持一種團結文化和一種公正的經濟秩序」(《宣言》,18)。《宣言》指出,「在人類偉大而古老的宗教倫理傳統中,我們可以看到這樣一條規則:不要偷盜!或者換用肯定的措辭,即要誠實公平!……任何人都沒有權利毫不顧及社會地球的需要而使用自己的財產(《宣言》,19)。」「在發達國家,必須區分必要的與無限制的消費,區分對社會有益的與無益的財產使用,區分合理的與不合理的自然資源利用,區分僅僅追求利潤的與對社會環境有利的市場經濟。即令是發展中國家也應該探求自己的民族良知」(《宣言》,20)。目前的世界局勢是,「一種物質主義的心態正在培養著無限度的利益貪欲,正在滋生著無止境的掠奪和攫取」(《宣言》,18—19)。這是必須糾正的。「我們必須珍惜節制與謙和的意識,以此取代對於金錢、特權和消費的不息的貪婪!在貪婪中,人類喪失了自己的靈魂』、自由寧靜內心和平,從而喪失了使其成為人的那些東西」(《宣言》,21)。

第三,不蛻謊。肯定性的表述是「堅持一種寬容文化和一種誠信生活」(《宣言》,21)。《宣言》指出,「在人類偉大而古老的宗教倫理傳統中,我們可以看到這樣一條規則:不要撒謊!或者換用肯定的措辭,即:言行應該誠實」(《宣言》,22)!

第四,不姦淫。肯定性的表述是「堅持一種男女間的權利平等與夥伴關系文化」(《宣言》,24)。《宣言》認為,「在人類偉大而古老的宗教倫理傳統中,我們可以看到這樣一條規則:不要姦淫!或者換用肯定的措辭,即:要彼此尊重、相親相愛」(《宣言》,24)!

黃金法則和四規範構成了當今世界接受度最高的全球倫理內涵。

四,佛教倫理包含著黃金法則內容

作為全球倫理的基本原則黃金法則普遍存在於世界各大宗教之中。佛教倫理也包含著這一法則內容

《走向全球倫理宣言》引用了多種宗教有關黃金法則的論述。

黃金則在儒教中得到最簡潔有力的表述,這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衛靈公》15)。孔子這一原則稱作「恕」,認為這「一言可以終身行之」。黃金則在儒家思想中占據很高的地位。

《宣言》引用佛教這一思想的表達是在我為不見不喜不悅者,在人亦如是。我何以能以己之不喜不悅加諸他人?

伊斯蘭教的《聖訓》中說,你們當中,誰若不想要兄弟得到他自己想要得到的東西,誰就不信徒

國學者h.t.d羅斯特在《黃金法則》一書中,認為「黃金法則具有積極與消極兩種形式」(《黃金法則》,12)。基督教儒教分別是積極形式消極形式的兩大典型代表。在其他的宗教中,伊斯蘭教比較接近基督教的積極表達,佛教則比較接近儒教消極表達。

《宣言》首先提出了黃金法則消極表達形式,進而認為還有一種積極的表達,兩者的意義被等量齊觀。然而,仔細分析可以看出,這兩種不同的表達,無論在義理上,還是在實踐上,都表現出巨大的差異性

以「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為代表的金規則的消極表述,強調的是對自己行為的限制,即不將自己不喜歡的行為強加於他人,造就是孔子所說的「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論語·公冶長》5)。限制自身的行為,尊重他人的權利和選擇,尊重不同文化差異,是這一法則所體現的根本精神,也是其最大的優點所在。但與其消極形式相呼應,這一表達可能會限於無所作為。是隱含其中的缺陷。

「己所欲,施於人」遣一積極表述體現出積極的行動意識,將自己喜歡事物推及他人。這固然具有積極有為的人生態度但也暗含著危機這就是,自己所喜歡東西,他人未必喜歡。如果一定要把自己的喜愛加諸他人,可能會引起強迫與反抗。

在實踐層面,持積極表述的基督教伊斯蘭教在當代宗教對話中都遇到了嚴重的挑戰,引起了重大的宗教文化沖突。執著自己的價值觀念,以之為真理,為完美,並期望普世於全球很容易引起其他宗教文化的抵觸。作為全球倫理建設的基本原則,似乎儒教佛教代表消極性表達更為妥當。

黃金則在佛教中的地位看,雖然不及在儒教中那樣核心但也非常重要,在很多經典中都被反覆論述。在漢譯佛經中,受儒家思想的影響,佛教黃金法則的表述大多直接被翻譯為「已所不欲,勿施於人」、勿勸他人等。《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說:「佛言人於世間,不持刀杖恐人,不以手足加痛,於人不鬥亂別離人。己所不欲,不施於人。」(《大正藏》卷17,第517頁中)《無字寶篋經》說:「善男子,所謂菩薩己所不欲,勿勸他人。」(《大正藏》卷17,第871頁下)《佛說阿難分別經》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弘崇禮律,不使怨訟。」(《大正藏》卷14,第759頁上)《申日兒本經》中說:「當信作善得善,作惡得惡。己所不欲,莫施於人。」(《大正藏》卷14,第819頁下)類似的表述在佛教典籍中不勝枚舉。可以說,全球倫理基本原則內容包含於佛教倫理之中。

五、佛教的根本戒律幾乎等同於全球倫理四規範

全球倫理內容更為接近的,是全球倫理的4項規範與佛教的根本戒律,兩者的德目完全一致,內容幾乎等同。

作為全球倫理規則,不殺生、不偷盜、不說謊、不姦淫等四規範體現了人類宗教道德的交集,是不同宗教道德間的公約數,體現了各種宗教間的共性。世界各大宗教義理,大都包含上述內容。以基督宗教為例,著名的「摩西十誡」是1,我是你的主,除我以外,你不可有別的神。2,不可崇拜雕像。3,不可妄呼主的名。4,安息日休息,六日辛勤工作。5,孝敬父母。6,不可殺人。7,不可姦淫。8,不可偷盜。9,不可做假證陷害他人。10,不可貪婪他人的一切。

可以看出,「十誡」中的第6誡至第10誡,基本上就是全球倫理的四條規範,其中第8條與第10條的內容略等於全球倫理中的不偷盜。應該說,從全球倫理的四規範,可以看出基督宗教倫理的普世性特徵。

然而,如果我們將全球倫理四規範與佛教戒律比較,立刻會感到震驚,造就是:全球倫理四規則與佛教基本戒律在德目上完全一致,在內容上幾乎等同。

眾所周知,佛教最基本的戒律是「五戒」,即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為所有佛教徒所必須遵守。實際上,五戒可以分為兩類,其中頭4戒稱為「性戒」,是根本性戒條;第5戒叫做「遮戒」,是從屬性的。違反性戒就是犯罪,違反遮戒本身不是罪,但能引起根本性的罪,由此構成五戒佛教解釋戒律著作《薩婆多毗尼毗婆沙》卷1說:「五戒,幾是實罪?幾是遮罪?答曰:四是實罪,飲酒一戒是遮罪。飲酒所以得與四罪同類結為五戒者,以飲酒是放逸之本也能犯四戒。」(《大正藏》卷23,第506頁下)這就是說,前四戒是本質性的實罪,飲酒可能導致放逸,進而觸犯殺生、偷盜、邪淫妄語等罪,因此並稱五戒

形式上看全球倫理的四項規則,與佛教的四條根本「性戒」完全一致。從內容上看佛教戒律全球倫理四規則幾乎等同,差異是在細節方面。

佛教的第一戒「不殺生」,包括不殺生、不引起殺生、制止殺生含義。「生」,泛指一切有情,不僅是人,還包括動物佛教意識人與所有生物都存在聯繫,對任何生命的傷害都不可避免地傷害到他自身,因此要保護一切生命殺生報應很大,殺生要在長期的痛苦狀態中遭受磨難並以低等生命形式再生。如果再生為人,則可能懦弱、醜陋不受歡迎、萎縮、沒有同伴、容易生病、沮喪、悲哀、脫離親人的陪伴、夭折等。《長尼迦耶·戒蘊品》有一篇《究羅檀頭經》,說佛陀在摩揭陀國時,婆羅門究羅檀頭準備了許多牲畜,意欲殺生祭祀。他慕名拜見佛陀,請教祭祀方法佛陀向他講了祭祀道理,最後這個婆羅門放棄殺生祭祀皈依佛教

全球倫理的不殺生佛教戒律相比較,相同的方面是保護有情眾生也就是人和動物生命。在佛教看來,只有「有情」的眾生也就是有感情意識生物才是生命,才能感知被殺痛苦。這與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施韋澤以『『敬畏生命」為核心生命理學頗為接近。

佛教的不殺生戒與全球倫理差異在於,佛教倫理沒有說破壞植物和地質環境也是殺生。不過,佛教中也蘊含著豐富的保護植物環境思想中國天台宗提倡無情之物也有佛性禪宗主張翠竹黃花都是佛性的體現,因此對於山河大地草木瓦礫等無機之物佛教也都予以尊重。「」

佛教的第二戒「不偷盜」,意思是不與不取,也就不拿別人沒給的東西佛教認為有兩種偷盜行為,一是直接的,在未經他人同意的情況下擅自動用他人之物;二是間接的,指欺詐和瞞騙,由此得到本應屬於他人的東西。偷盜的人遭受的報應是:長期處於不幸狀態;即便轉世成人,也缺少財產;得不到財富,或者不能保持財富;不能享受感官快樂,被人不滿和蔑視。

全球倫理的不偷盜相比較,佛教戒律強調的是個人私德,沒有直接說明有關合理公平經濟秩序問題。但如果將佛教戒律所說的反對欺詐和瞞騙的內容,由個人私德擴展為社會經濟行為,可以說與全球倫理的要求是相通的。

佛教的第三戒是「不邪淫」,指禁止非法的性交。佛教認為夫妻間合理的性關系是值得肯定的,需要反對的是在此以外的不正常的性關系,包括非婚性關系、同xing戀、不正常的性交方式等。這與全球倫理所闡述的內容完全一致。

佛教的第四戒是「不妄語」,指禁止謊言。佛教認為,凡是與內心所想不一致的說法都是謊言,都必須禁止。由此要求佛教徒必須建立精確的思維,以保證在任何情況下自動地做出正確的判斷,並真實地表達。與全球倫理所倡導的不說謊相比,佛教這條戒律更重視人的道德認知和日常的思想修養

如果將世界各大宗教戒律規範與全球倫理四規則相比較,佛教戒律是最接近全球倫理的。兩者的主要差別是:全球倫理更多地強調了社會道德內容,而佛教倫理所述則基本都是個人私德,或許這與兩者產生的時代背景有關。

六、佛教倫理何以成為全球倫理基礎

由上面的比較,可以看出,佛教倫理包含了全球倫理的基本內容,最馬接近全球倫理。然而,我們說佛教倫理堪作全球倫理建設的基礎,並非僅僅因為其原則和規範方面的相似性,更為重要的是佛教的「緣起論」與「無我論」世界觀,為建設全球倫理提供了深層次哲學基礎

要建立一種為所有宗教及整個人類所接受的全球倫理,就具體宗教而言,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不執著於自身的理念平等地對待一切宗教,善於傾聽他者的意見。佛教恰恰就是緣起無我宗教

佛教的基本哲學觀點是「緣起論」。「緣」就是條件緣起就是二切存在都由條件和合而生起,不是孤立的存在。佛陀稱其為「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減故彼減」(《雜阿含經》卷10,《大正藏》第2卷,第67頁上)。「此」、「彼」構成不可分割的整體,一事物的存在與否,決定於條件,一切事物都由條件的聚散而生減。大乘佛教這一思想提煉為「空」。「空」,就是無自性、沒有固定的本質。事物特性是相對的,是在關系中確定的,佛教稱其為緣起性空。

緣起哲學在倫理學上的直接表現就是「無我論」。「我」即事物的本質、世界主宰。「無我」包括兩個方面,一是「人無我」,即人自身是由條件結合而成的,沒有主宰者;二是「法無我」,指客觀事物是由條件構成的,不是孤立的存在。因此無論對於主觀思想,還是客觀事物都不執著。破除「人我執」和「法我執」,是佛教修行核心

緣起論與無我論的思維方式全球倫理建設的思想基礎驚人的相似,昭示了佛教倫理何以成為全球倫理基礎。《走向全球倫理宣言》指出:「我們宣布:我們是相互依存。我們每一個人都依賴於整體的福利,所以我們珍視生物同體,珍視人、動物植物,珍視對地球空氣、水和土壤的保護。」(《宣言》,5)「在這宇宙中,我們所有的人都緊密相聯,我們所有的人都互相依賴。我們當中的每一個人都依賴於我們全體的福利」(《宣言》,17)。斯威德勒也在其《全球倫理普世宣言》中說:「人類自然的一個部分,不是與自然相分離的;倫理上的關切應該超出人類而擴及地球的其它部分以至宇宙。簡言之,本宣言要反映實在,它不是純粹人類中心的,而是宇宙人類中心的(《宣言》,158-159)。」《走向全球倫理宣言》又說,「應該拋棄一切形式自我中心主義」(《宣言》,15),包括人類中心主義,民族國家主義,小集體主義,個人主義。自我實現只有在不脫離對人類同伴責任和對地球責任的時候,才是合理的。這些思想,可以看作是現代西方思想中的緣起論和無我論,反映了世界主流思想形態一定程度上的向東方文化傳統的轉向。

世界諸多宗教中,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並稱三大宗教。一般而言,作為一神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具有更多的排他性,這既是歷史上西方宗教戰爭頻仍的重要原因,也構成了當代基督教世界伊斯蘭教世界所謂的文明的沖突。基於其緣起論與無我論的世界觀佛教與上述一神教相比,顯然具有更容易與其他宗教、文明和平相處的思想基礎

七、基督教神學模式的東方化走向

在最近的半個世紀,隨著全球化浪潮的勃興,基督教的神學模式有了很大的豐富和發展。2002年,美國神學家保羅·尼特(paulp.knitter)在introducingtheologiesofreligions(以下簡稱《模式》)一書中,將其總結為四種模式,顯示出基督教神學觀念的衍變,而在思維方式上,似乎可以總結為「東方化走向」。

基督教首要的神學模式是「置換模式」,認為基督教是唯一的真宗教,「歸根結底,基督教應該置換所有宗教」。「多個世紀以來,基督教傳教士以這樣的信念投身於這個世界,即上帝意志是要使所有的人成為基督徒」。「如果其他宗教有什麼價值的話,那麼只能是暫時性的價值。最終,基督教要接管它們」(模式.23)。這一模式至今仍廣泛存在於基督教會,特別是美國的基要派和福音派教會。

基督教的第二種神學模式是「成全模式」,認為在基督教之外,其他的宗教也有價值,他們也從中找到了上帝,掌握了部分真理,但基督教是最高的宗教,在與其他宗教的對話中,基督教自己的福音增加上去,「完成、補充和成全其他宗教」(模式.304—305)。這一模式主要存在於主流教會,包括路德宗、加爾文宗、衛理公會、安立甘教會、希臘東正教會、羅馬天主教會等。

基督教的第三種神學模式是互益模式,認為「基督教不是唯一的真宗教」(模式.109),不同的宗教構成雙向對話關系,每種宗教都「開放自己,彼此學習和改變」(模式.143),互相受益。

基督教神學的第四種模式是「接受模式」,主張世界上存在著許多真宗教,不認為任何一種宗教具有優先性,也不尋找某種使它們都有效的共同的東西,而是接受所有信仰的共同差異這一模式要求真正落實基督教的律法,愛你的鄰人。「積極地說,這意味著寬容並盡可能多地珍重和肯定鄰人獨特的、不同的身份消極地說,這意味著不去控制、操縱或者規定鄰人」(模式.306)。這是20世紀最後20年出現的一種神學模式,體現了後現代主義的特徵。

若以佛教的立場分析,基督教四種神學模式可以分為兩類,一是我執型」,包括置換模式和成全模式,強調基督教的優越性,比較明顯地執著自己的宗教。二是「無我型」,即互益模式和接受模式,承認宗教多元的存在,不執著自己的宗教,體現了基督教全球對話中排他性的弱化。如果說互益模式還有「己所欲,施於人」的特點的話,接受模式就是比較典型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全球倫理建設而言,比較適用的可能是互益模式。置換模式和成全模式因為執著自身,為其他宗教接受的難度較大,而接受模式固然尊重了不同宗教的區別,但其消極順其自然思想,與積極尋求不同宗教間共同基礎全球倫理建構,有所差距。

從歷史的角度看,佛教有著極其成功的宗教對話經驗,採用的就是互益模式。從公元1世紀佛教進入中國,就遇到了與中國固有文化相調適的課題,歷經五百年的沖突與融合,佛教最終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在中國佛教最早的宗教對話專著《牟子理惑論》中,牟子就提出了佛教對話理論的核心這就是「道一用別」,認為儒釋道三教在根本的終極關懷上是一致的,差別不過是各自的功用各有側重而已。這一傑出思想導引了整個東亞佛教的發展。自古至今,佛教總是努力和平溫和的方式人不同的文化氛圍,在張力最小化的情況下,尋找到自身的立足之地,豐富發展了其他的文化,同時不失自身特質。

從發展的視角看,基督教四種神學模式的演化,體現了基督教日益開放自身,容納他者的歷史軌跡。從「置換模式」到「接受模式」似乎體現了基督教神學的東方化傾向。

八,鯰語

全球倫理運動是由基督教界發起的,但在這過程中僅有基督教是不夠的。《走向全球倫理宣言》指出,建立全球倫理「不是要反對任何人,而是要邀請所有人,信教者和不信教者,一起來把這種倫理化為自己的道德,並且按照這種倫理去行動」(宣言.2)。在這意義上,佛教倫理所具有的普世價值應該得到充分的展現和重視。

佛教倫理內容上不僅與全球倫理原則和規則具有極大的相似性,更重要的是,它所賴以成立的緣起論和無我世界觀十分契合全球宗教對話和全球倫理建設的需要,可為不同宗教、不同信仰、不同哲學間的對話提供了一個寬容的平台。全面參與全球倫理建設的進程,無論對於全球倫理建設,還是對於佛教自身,都具有積極意義,值得重視。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