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士強教授:《長阿含經》總論

《長阿含經》總論

陳士強(復旦大學出版社)

內容提要  由《長》、《中》、《雜》、《增一》四部《阿含經》組成的「四阿含」,是原始佛教的根本經典。本文對「四阿含」的由來;「四阿含」與「九分教」、「十二部經」的關系;「四阿含」的得名、傳承、編排次第;《長阿含經》大本的結構和內容;《長阿含經》別生經的概況;《長阿含經》與《中阿含經》、《雜阿含經》、《增一阿含經》在收錄小經上的交叉;《長阿含經》與巴利文《長部》的對應關系;以及《長阿含經》的梵文殘本和所收小經的藏譯本,作了全面系統的論述。

關鍵詞  《長阿含經》

abstract

a general introduction of dirghagama sutra

chen shi-qiang

the four agama-sutras, which is formed by dirgha, majjhima, samyktaga and ekottarik, are the basic classics of the primary buddhism. this paper is to deal with the following issues: the origin of the four agama-sutras; the relation of the four agama-sutras with the given of the name four agama-sutras,its handing down, and the editing of the order; the structure and content of the great dirghagama sutra; the survey of the extra dirghagama sutra; the mix of the dirgha with madhyma, samyuktaga and ekottarik in some minor sutras; the correspondence of dirgha with that of the pali version; a comparison the fragment of sanskrit dirgha with the tibetan version in some minor sutra.

key words: dirghagama sutra,

(一)「四阿含」的由來

《長阿含經》、《中阿含經》、《雜阿含經》、《增一阿含經》,全稱「四阿含」,是原始佛教的四部根本經典,也是由眾多的小經匯編而成的四部佛教叢書。「阿含」,音譯又作「阿笈摩」、「阿鋡」、「阿鋡暮」,意譯作「法歸」、「法本」、「法藏」、「無比法」、「教」、「傳」等,意為「傳承的教說」。

按照古來的傳說,《阿含經》就是原始佛教的「經藏」,又稱「法藏」,它是佛滅後的當年夏季,於王舍城外七葉窟舉行的五百比丘結集法會(又稱「第一次集結」)上,由佛的隨從弟子阿難誦出,並得到與會者的一致認同確定下來的,為最初的佛教經典(見《五分律》卷三十、《摩訶僧只律》卷三十二、《四分律》卷五十四、《十誦律》卷六十等)。

但近代以來,也有一些學者根據南傳巴利文《島史》中關於第一次結集時編集的是「九分教」(又稱「九部經」,指修多羅、只夜、記說、伽陀、優陀那、本事、本生、方廣、未曾有法)的傳說,北傳《阿含經》中關於「十二部經」(在「九分教」的基礎上,增加因緣、譬喻、論議三分而成)的提法,以及阿育王法敕中尚無「四阿含」或「五尼柯耶」(「五部」)之名情況,認為最早出現的佛經是「九分教」,或「十二部經」,而不是「四阿含」。先有「九分教」,後有《阿含經》。還有學者根據《瑜伽師地論》卷八十五、《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雜事卷三十九中有關《雜阿含經》原型的資料,推定由「九分教」中的「修多羅」、「只夜」、「記說」三分組成的《雜阿含經》是「四阿含」中成立最早的經典,其次才是《中阿含經》、《長阿含經》、《增一阿含經》(參見印順《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台灣正聞出版社1991年5月修訂版)。

筆者認為,無論是「九分教」還是「十二部經」,都是從體裁和內容上對佛說教法所作的分類,其性質與「三藏」、「四藏」等分類是一樣的。也就是說,它們是部類的名稱,而不是具體的佛經。部類的名稱只有在具體的佛經產生之後才可能形成。「九分教」和「十二部經」所立的類目,有的屬於「經藏」(如「修多羅」等),有的屬於「律藏」(如「因緣」等),有的屬於「論藏」(如「論議」)。如果說最初是從「經藏」分離出來的「論藏」成立較晚的話,那麼可以說早期佛教的「經藏」和「律藏」中包含了「九分教」或「十二部經」。因此,雖說第一次結集時,不一定馬上就形成「四阿含」,但構成「四阿含」的相當多的小經當是在第一次結集時確定下來的(一些重要的有代表性的小經在佛在世時就以口誦的方式流傳了)。其後,才有進一步的抉擇、整理、再編,對「經藏」具體化而有「四阿含」之名,對「經藏」和「律藏」具體化而有「九分教」、「十二部經」之名

有關《長》、《中》、《雜》、《增一》四部《阿含經》名稱的由來,歷來有兩種不同的判釋。

一種是從篇幅的長短和體制的異同上進行判釋的。如大眾部的《摩訶僧只律》卷三十二說:「文句長者,集為《長阿含》。文句中者,集為《中阿含》。文句雜者,集為《雜阿含》,所謂根雜、力雜、覺雜、道雜,如是比等名為雜。一增、二增、三增,乃至百增,隨其數相從,集為《增一阿含》。」上座部系法藏部的《四分律》卷五十四說:「彼(指阿難)即集一切長經為《長阿含》;一切中經為《中阿含》;從一事至十事,為《增一》;雜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諸天、雜帝釋、雜魔、雜梵王,集為《雜阿含》。」

另一種是從內容上進行判釋的。如上座部系說一切有部的《薩婆多毗尼毗婆沙》卷一說:「為諸天世人隨時說法,集為《增一》,是勸化人所習;為利根眾生說諸深義,名《中阿含》,是學問者所習;說種種禪法,名《雜阿含》,是坐禪人所習;破諸外道,是《長阿含》。」大眾部的《分別功德論》卷一說:「分四段者(指將《阿含經》分為四部),文義混宜雜,當從事理相從,大小相次,以一為本,次至十,一、二、三,隨事增上,故名《增一》;《中》者,不大不小,不長不短,事處中適也;《長》者,說久遠事,歷劫不絕;《雜》者,諸經斷結,難誦難憶,事多雜碎,喜令人忘。」

兩種判釋均有一定的依據,但從一經的全體而論,「四阿含」各部的立名主要是根據篇幅的長短和體例的異同而言的。也就是說,《長阿含經》因收錄的經典篇幅較長而得名;《中阿含經》因收錄的經典篇幅長短適中而得名;《雜阿含經》因收錄的經典篇幅較為碎雜而得名(這是對今傳的漢譯本而言的,據近世學者考證,它的原本是根據事義分類匯編的,與今本出入較大);《增一阿含經》因收錄的經典是根據從「一」至「十一」的法數次第編排而得名。

佛滅後一百年,以第二次結集為轉折點,統一的佛教僧團發生了分裂。起初分裂為上座部和大眾部。以後這兩大部內部又發生了再分裂,大約在公元前後形成了十八部(北傳佛教所傳)或二十部(南傳佛教所傳)。各個部派都有獨自傳承的經藏、律藏和論藏,這中間包括作為經藏主體的「四阿含」。但到了後來,僅有南傳上座佛教三藏才被完整地保存下來,其中包括經藏中的《長部》、《中部》、《相應部》、《增支部》、(以上四部分別對應漢譯《長》、《中》、《雜》、《增一阿含經》)和《小部》(南傳佛教特有的經典),合稱「五尼柯耶」(或稱「五部」),而其他部派的三藏均告散落,僅有不成體系的一些單經流行於世。「四阿含」也是如此,今人從梵文原本的流行地,譯者的學系以及經文的特色諸方面加以辨析,一般認為,漢譯《長阿含經》為上座部系法藏部的傳本,《中阿含經》和《雜阿含經》為同系說一切有部的傳本,《增一阿含經》為大眾系統的傳本。

有關「四阿含」的編排次第,各部派略有出入。有作《長》、《中》、《雜》、《增一》的(《僧只律》卷三十二);有作《長》、《中》、《增一》、《雜》的(《四分律》卷五十四);有作《雜》、《長》、《中》、《增一》的(《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雜事卷三十九);有作《增一》、《中》、《雜》、《長》的(《薩婆多毗尼毗沙》卷一);有作《增一》、《中》、《長》、《雜》的(分別功德論)卷上)。近世有些學者主張「四阿含」的編次應為《雜》、《中》、《長》、《增一》(見呂澂《新編漢文大藏經目錄》、印順《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等),理由是《瑜伽師地論》卷八十五說:「即彼一切事相應教,間廁鳩集,是故說名《雜阿笈摩》。即彼相應教,復以餘相處中而說,是故說名《中阿笈摩》。即彼相應教,更以餘相廣長而說,是故說名《長阿笈摩》。即彼相應教,更以一二三等漸增分數道理而說,是故說名《增一阿笈摩》。」故「四阿含」是以《雜阿含》為根本的。我國古代刊行的漢文《大藏經都是以《長》、《中》、《增一》、《雜》為序編次的(據《開元釋教錄》而來);近代刊行《頻伽藏》改作《增一》、《中》、《長》、《雜》(據《閱藏知津》而來);日本的《大正藏》改作《長》、《中》、《雜》、《增一》。

對照南傳上座部經藏中「五尼柯耶」(「五部」)的編次,可以看出,多數部派的「四阿含」是按《長》、《中》、《雜》、《增一》為序編排的。儘管這種編次是否合理,仍可繼續探討,但筆者傾向於以多數佛教部派的傳承為依據,故將「四阿含」的先後次序,定為:《長》、《中》、《雜》、《增一》。

(二)《長阿含經》的大本

姚秦佛陀耶舍等譯的《長阿含經》二十二卷,是長阿含經類經典中的大本、根本經。它的梵本,經今人考證,為法藏部的傳本。因為譯者佛陀耶舍是法藏部的律師,他所翻譯的法藏部律典《四分律》卷五十四提到了其他部派未曾敘及的《世界成敗經》(即《世記經》)。而此經恰見於今本《長阿含經》之中。

全書分為「四分四誦」(東晉僧肇《長阿含經序》),共收錄小經三十種。這里說的「分」相當於「部分」;「誦」,原指「誦出」,一天或一次誦出的內容,稱為「一誦」,四天或四次誦出的內容為「四誦」,後來引申為「篇」,「四誦」相當於「四篇」。其說法對象,以外道為主,因而以說是對外的。說法地點以摩竭提(又譯「陀」)國羅閱只城(又譯「王舍城」,包括耆闍崛山、竹林精舍等)為最多,所收三十經中有七經是在那裡說的;其次是俱(又譯「拘」)薩羅國和舍衛國(當指俱薩羅國首都舍衛城,但經中是將它與俱薩羅國分立的)只樹給孤獨園(包括花林窟等),各有五經是在那說的;再次是瞻婆城(屬鴦伽國)、迦維羅衛國、那難(又譯「爛」)陀城(屬摩竭陀國)、摩樓國、拘流沙國、冥寧國、委若國、舍衛國鹿母講堂等,各有一二經是在那裡說的。

第一部分(卷一至卷五),始《大本經》,終《闍尼沙經》,凡四經。其中,除《典尊經》是佛對天神(執樂天)說法以外,其餘的均為佛對眾弟子說法內容敘及:七佛事跡;佛陀晚年行歷;佛的前生大典尊的故事;十二因緣、七不退法、四念處、四神足、三徑路等義。

第二分(卷六至卷十二):始《小緣經》,終《大會經》,凡十五經。其中,除《弊宿經》為童子(指比丘)迦葉婆羅門說法,《眾集經》、《十上經》為舍利弗(佛的大弟子)對眾比丘說法,其餘諸經均為佛說法。而在佛說法的諸經中,《小緣經》、《散陀那經》、《阿  夷經》、《善生經》四經,為佛對婆羅門說法;《釋提桓因問經》、《大會經》為佛對天神(帝釋天、阿修羅)等說法內容敘及:四種姓的起源;轉輪聖王(佛教理想的聖王)的故事;對「苦行」的批評;善宿比丘退出僧團事;佛教的「十法數」(從「一」至「十」的含數字的名詞術語);「禮六方法」;以及十二因緣、七識住、八解脫、三十七道品、十二部經、自足、四禪、滅五欲、五見定等義。

第三分(卷十三至卷十七):始《阿摩晝經》,終《露遮經》,凡十經。其中,除《梵動經》(正確譯名當為《梵網經》)為佛對眾比丘說法,《沙門果經》為佛對國王(阿闍世)說法以外,其餘諸經均為佛對婆羅門外道(裸形外道)說法內容敘及:對婆羅門祭祀和邪術、「六師外道」、外道「六十二見」、「苦行」等的批評;對佛教威儀戒行」、「神通」等的闡釋。

四分(卷十八至卷二十二):收《世記經》一經。此為佛在舍衛國只樹給孤獨園時,對眾比丘說的有關宇宙形態論的經典。為《長阿含經》中卷數最多,且為北傳佛教獨有的一部經典,但成立的時間可能較晚。

四分律》卷五十四說:「大迦葉即問阿難:《梵動經》在何處說?《增一》在何處說?《增十》(即《十上》)在何處說?《世界成敗經》(即《世記經》)在何處說?《僧只陀經》在何處說?《大因緣經》(即《大緣方便經》)在何處說?《天帝釋問經》(即《釋提桓因問經》)在何處說?阿難皆答:如《長阿含》說。」這說明,不同傳本的《長阿含經》的編次是不同的,在今已失傳的一種《長阿含經》本子中,《世記經》(即《世界成敗經》)並不是編是最末的。

(三)《長阿含經》的別生經

在《長阿含經》收錄的三十經中,有十八經各有一種或數種別譯的單行本行世,總計有二十六種佛教經錄學上稱之為「別生經」、「支派經」,意為從大部中派生出來的小經。當然從佛教形成史的角度看,則往往是先有單本的小經,以後才有收錄這些小經的大部。這從《長阿含經》收錄的小經,有將國名當城名的,有將城名當國名的,有將國與下屬的城邑並列的,在稱謂上存在著種種不一致,即可推知一二。因此,對「別生經」也要作具體分析,不能一概而論。

(1) 曹魏失譯《七佛父母姓字經》一卷、北宋法天譯《七佛經》一卷、《毗婆屍佛經》一卷等三種。主要講述七佛事略。為《長阿含經》、(以下同經)中《大本經》(卷一)的異譯。

(2) 西晉帛法祖譯《佛般泥洹經》二卷、東晉失譯《般泥洹經》二卷、東晉法顯譯《大般涅槃經》經三卷等三種。主要講述佛晚年的行化,以及涅槃前後的情況。為《遊行經》(卷二至卷四)的異譯。

(3) 北宋施護等譯《大堅固婆羅門緣起經》二卷。主要講述佛的前生、輔相(宰相)大堅固故事。為《典尊經》(卷五)的異譯。

(4) 北宋法賢譯《人仙經》一卷。主要講述「三種法」。為《闍尼沙經》(卷五)的異譯。

(5) 北宋施護等譯《白衣金幢二婆羅門緣起經》三卷。主要講述四種姓事。為《小緣經》(卷六)的異譯。

(6) 北宋法賢譯《大正句王經》二卷。主要講述童子迦葉大正句王之間有關因果來世的辯論。為《弊宿經》(卷七)的異譯。

(7) 北宋施護等譯《尼拘陀梵志經》二卷。主要講述佛對外道修行批評。為《散陀那經》(卷八)的異譯。

(8) 北宋施護等譯《大集法門經》二卷。主要講述舍利弗說的「一法」至「十法」的法數(佛教術語)。為《眾集經》(卷八)的異譯。

(9) 後漢安世高譯《長阿含十報法經》二卷。主要講述經過整理的舍利弗說的十類法數。為《十上經》(卷九)的異譯。

(10) 後漢安世高譯《人本欲生經》一卷、北宋施護譯《大生義經》一卷等二種。主要講述「八因緣」等義。為《大緣方便經》(卷十)的異譯。

(11) 北宋法賢譯《帝釋所問經》一卷。主要講述「虛妄法」的表現與消滅。為《釋提桓因問經》(卷十)的異譯。

(12) 後漢安世高譯《屍迦羅越六方禮經》一卷、西晉支法度譯《善生子經》一卷等二種。主要講述佛教家庭倫理關系看法。為《善生經》(卷十一)的異譯。

(13) 北宋法賢譯《信佛功德經》一卷。主要講述舍利弗說的佛的「最勝法」。為《自歡喜經》(卷十二)的異譯。

(14) 北宋法天譯《大三摩惹經》一卷。主要講述天神集會而聽佛說 法的故事。為《大會經》(卷十二)的異譯。

(15) 孫吳支謙譯《佛開解梵志阿經》一卷。主要講述沙門應遵守的各種戒法。為《阿摩晝經》(卷十三)的異譯。

(16) 孫吳支謙譯《梵網六十二見經》一卷。主要講述佛教外道「六十二見「的批評。為《梵動經》(卷十四)的異譯。

(17) 東晉竺曇無蘭譯《寂志果經》一卷。主要講述佛教對「六師外道「的批評。為《沙門果經》(卷十七)的異譯。

(18) 西晉法立、法炬譯《大樓炭經》六卷、隋闍那崛多等譯《起世經》十卷、隋達摩笈多譯《起世因本經》十卷等三種。主要講述佛教宇宙構成學說。為《世記經》(卷十八至卷二十二)的異譯。

在《長阿含經》二十六種別生經中,譯於後漢、三國、西晉、東晉的各有三種;譯於隋代的有二種;譯於北宋的有十二種。北宋時,佛教已進入大乘佛教的後期,但當時仍有這麼多《長阿含經》的別生經流傳,這一事實足以說明,小乘經典並沒有因為大乘經典的興盛而衰亡、失傳,相反,它作為佛陀言行的原始記錄,始終保持著旺盛的生命力。

(四)《長阿含經》與其他《阿含經》的關系

在《長阿含經》收錄的小經中,與《中阿含經》所收錄相同,也就是說重見於《中阿含經》的有七經。雖說它們之間在文句段落上存在著種種的差異,有的還的很大的,但經文大意則是基本一致的,或者說是相近、相似的,保留了同源於一個誦本是痕跡。因而與別生經一樣,可以視為同本異傳(佛教經錄上稱之為「同本異譯」)。這七經是:

(1)《小緣經》(卷六),相當於《中阿含經》卷三十九《梵志品·婆羅婆堂經》。

(2)《轉輪聖王修行經》(卷七),相當於《中阿含經》卷十五《王相應品·轉輪王經》。

(3)《弊宿經》(卷七),相當於《中阿含經》卷十六《王相應品·蜱肆經》。

(4)《散陀那經》(卷八),相當於《中阿含經》卷二十六《因品·優曇婆邏經》。

(5)《大緣方便經》(卷十),相當於《中阿含經》卷二十四《因品·大因經》。

(6)《釋提桓因問經》(卷十),相當於《中阿含經》卷三十三《大品·釋問經》。

(7)《善生經》(卷十一),相當於《中阿含經》卷三十《大品·善生經》。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阿含經》中,上述七經的篇幅均與《長阿含經》中相對應的七經的入帳來得長。可見《長阿含經》和《中阿含經》以收錄經典的篇幅的「長」與「中」劃分的標準是相對的,並非是絕對的。

另外,在《長阿含經》收錄的小經中,與《雜阿含經》所收相同的有一經:《大會經》(卷十二),相當於《雜阿含經》卷四十四第一一九二經。

與《增一阿含經》所收相同的有三經:

(1)《大本經》(卷一),相當於《增一阿含經》卷四十五《十不善品》第四經。

(2)《小緣經》(卷六),相當於《增一阿含經》卷三十四《七日品》第一經。

(3)《沙門果經》(卷十七),相當於《增一阿含經》卷三十九《馬血天子品》第七經。

造成同一部佛經,既編入《長阿含經》,又被編入其他《阿含經》的原因,首先在於它們的祖本都是獨立流傳的口誦的單行本,待到編入「四阿含」時,有的部派將它們編入《長阿含經》,有的部派則將它們編入《中阿含經》,或《雜阿含經》、《增一阿含經》,而傳今的「四阿含」分屬不同的部派,也就難免有重復編入的情況;其次是因為「四阿含」起初全憑記誦面臨是得以流傳,並無書面文字可資核對,由於記憶上的偏差,造成《長》、《中》、《雜》、《增一》之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重復或大同小異。待到以後整理成文時,也只得依照歷來的口傳照舊記錄了。實際上,由於印度語言習慣,同一句話、同一段話在一佛經中反覆出現的現象也比比皆是這隻要看《長阿含經·世記經》對不同的天宮作相同的、反覆的描述就可了知大概了。

(五)《長阿含經》與巴利文佛典關系

與《長阿含經》相對應的南傳巴利文佛典是《長部》。它們同源於一個更古的誦本(祖本),因傳承不同,形成了總體相近、組合略異的兩個不同的傳本。

《長部》分為三品,共收三十四經:(一)《戒蘊品》。始《梵網經》,終《三明經》,收十三經。(二)《大品》。始《大本經》,終《弊宿經》,收十經。(三)《波梨經》。始《波梨經》,終《十上經》,收十一經。此外,還有一經典為各方所特有。其中,屬於《長阿含經》特有的經典有三經:《增一經》、《三聚經》、《世記經》;屬於《長部》特有的經典有七經:《摩訶犁經》、《闍利經》、《須婆經》、《大善見王經》、《大念處經》、《三十二相經》、《阿吒曩胝經》。

(六)其他

《長阿含經》大本的梵文原本已佚。僅有其中收錄的《眾集經》的梵文殘本見存。此外,《大會經》、《梵動經》二經還被譯為藏文,收入藏文《大藏經》。

《長阿含經》的特點是既有史實的記載,又理論的敘述,它不僅是研究佛陀生平行歷及其教說的基本資料,也是研究古印度各種流派和學說的重要資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