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煥忠博士:天台智顗禪學體系

天台智顗禪學體系

韓煥忠

內容提要  天台智顗以豐富的學養和精深的禪修體證,將復雜而繁富的禪法組織成一個由淺入深的有機體系。他認為,禪法有三大類:一類是世間禪,即四禪八定,在三界之內,又可分為世間味禪和世間凈禪兩種世間味禪是指四禪、四等、四定等,為佛教外道所共有,修行者對所達到的四禪八定中的某種境界往往起貪戀、執著之心世間凈禪是指六妙門、十六特勝、通明禪等,修行者對四禪八定的任一境界都不貪愛、流連。出世間禪能使修行者跳出三界,獲得解脫,有觀、練、熏、修等幾種:觀禪即九想、八背舍、八勝處、十一切處等,是佛教不凈觀,是禪修的方便法門;練禪即九次第定,即依次由欲界定進至受想滅盡定;熏禪即獅子奮迅三昧,能依次進至滅盡定,也能,依次由滅盡定還至欲界中采;修禪即超越三昧,能不依某種特定的次序入出禪定,於禪法二諦自由自在。出世間上上禪即九種大禪,當然也應包括智顗自己所倡導的圓頓止觀在內,能不離世間而得解脫,世出世間自在無礙。智頗的禪學體系充分體現了天台宗重視涵容和兼攝的圓融特徵。

關鍵詞  智顗  世間禪  出世間禪  出世間上上禪

天台雖以講經說教立宗,但智顗同時也以坐禪聞名當代,流芳僧史。智顗早年習禪於大蘇山,晚歲味靜於天台山定力功深,悟人法華三昧。智顗會通諸經,融以親證,在向弟子們傳授修法時,將各種禪法組織成一個由淺人深的嚴密體系。在《法華玄義》卷四上中,智顗分各種禪法為三大類:世間禪,出世禪,上上禪;而在《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中,智顗對各種禪法的修相及證相都有很詳盡的解釋。今人在研究智顗佛學的時候,大多注意其「一念三千」的境界論與「一心三觀」的智慧說,對天台法則少有涉及,我們以上述兩種天台教典為文本依據,對智顗的禪法體系略加疏釋,力求展現出天台宗在禪法修行上秩序井然、重視涵容和兼攝的基本特徵,以就正方家。

一、世間

世間禪也稱根本禪,取其為一切世間世間佛法根本之意。智顗又將世間禪分為兩類,即根本味禪和根本凈禪。

1.根本味禪

智顗認為根本味禪的特性是「隱沒、有垢、無記」,他解釋說,「臆沒者,暗證無觀慧也;有垢者,地地生愛味也;無記者,境界不分明也」。這就是說,根本味禪只是一種禪定修行者未能在佛教的各種智慧觀察照了之下,對於證得的每一種境界都會產生愛味之心,而且這些境界自身也模糊不清,不很明確。根本味禪有三種,即四禪、四等、四定,合即十二門禪。

四禪即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等四種色界禪定生活在欲界中的人們,思慮紛紜,煩惱無數。因此在修習四禪之前,要先修習安那般那,即數息,藉以消除各種欲界煩惱,使身心有一種泯然虛豁、猶若虛空感覺,從而獲得欲界定。

修行者於欲界定漸人漸深,逐漸感到身心虛寂,這種情況持續增長,經過一段時間以後,忽然感覺到身心凝然,芸芸而動,如雲如影,非常舒適,這就是初禪中八觸發動的相狀。所謂「八觸」發動,就是坐禪中產生的動、癢、涼、暖、輕、重、澀、滑等八種極其美妙的感覺,實際上就是對欲界掉、猗、冷、熱、浮、沉、堅、軟等八種感覺的否定。初禪有五支:覺、觀、喜、樂、一心。初心覺悟即覺,細心分別即觀,慶悅之心名喜,恬淡之心名樂,思慮專一寂然人定名一心。用此五支,破除五欲(色、聲、香、味、觸等五種慾望)、棄舍五蓋(貪慾、嗔恚、睡眠、掉悔、疑等五種能夠覆蓋禪定的不善法),使五法(飲食睡眠、身、氣息、心)都處於調適的狀態。「支」有二義。一者支離義:本只一心,分為五個方面,故是支離;二者支持義:由這五個方面,使修行者進入初禪定中,故是支持。此五支成就修行者即證初禪。

修行者若欲由初禪進修二禪,當厭下欣上。厭下即是以初禪為苦、粗、障而生厭離之心:初禪中覺、觀二法擾亂定心,所以是苦;從覺、觀二法生起喜、樂之心,所以是粗;阻礙了更高級的禪定發生,所以是障。明白初禪有各種過患而不產生貪愛和執著,對貪愛初禪的心理進行自我訶責,用分析的方法破除初禪對進一步修行的阻擾,這就是修習二禪的表現。欣上即是以二禪與初禪相比,沒有這三種缺陷,所以為勝、妙、出而生羨慕之心。二禪有四支:內凈、喜、樂、一心。心離初禪,豁然開朗,明凈皎潔,無有垢穢,故為內凈;由此內凈,而有無喜悅,此即喜支;於此喜悅之中,恬淡舒適,美妙快樂,此即樂支;專心寂然,此即一心支。四支成就修行者得證二禪。

修行者若欲進修三禪,可以如由初禪進修二禪那樣,繼續用厭下欣上之法。二禪最大的特點是喜心充滿,但大喜涌動,沖盪定心,因而這種禪定難以牢固。修行者因此對二禪不生貪愛,呵責執著之心,破除喜樂之心的阻礙,精進不息,向三禪努力這就是修行三禪的表現。三禪有五支:舍、念、智、樂、一心。棄舍喜心為舍,念處為念,知苦空無常我為智,此三支調適禪定,使之遍及全身,所以稱為方便支;慶悅為樂專心不動為一心,這兩支為證支,一齊發動,表明修行者得證三禪。

修行者若欲進修四禪,應深知三禪過患。三禪樂大,但求之辛苦,護之辛苦,一旦失去,自是苦惱;此樂既屬無常,又覆蓋念想,使不清凈。修行者一心厭離,精勤不息,逐漸進入四禪。四禪發時,無苦無樂,空明靜寂,這時候其心如明鏡不動,如靜水無波,徹底斷絕了一切混亂思想,內心中沒有了任何的污染。四禪有四支:不苦不樂、舍、念清凈、一心。四支成就修行者即證四禪。

人們由欲界而修四禪,是一個逐步擺脫慾望情感、凈化身心的過程四種禪定實即這個過程的四個階段;各個階段之間,通過未到地,即厭下欣上的修習,連接起來。這種禪定能使修行者從欲界解脫出來,獲得生天的福報。雖然色界諸天比起欲界來,快樂不知多出幾千萬倍,但仍然局限於色界之中,有生老病死等種種苦,而且一旦福報享盡,還會再次墮落欲界。相傳釋迦出家之初,就曾拜阿羅邏·迦羅摩為師修習這四種禪定,而且很快就證得了四禪,但因其只能生天而不解脫,不符釋迦宿願,所以也就放棄了。

四等即慈、悲、喜、舍四無量心。慈就是愛念眾生心情,常常想用一些快樂的事使他們受益;悲就是可憐、憫念在地獄餓鬼畜生修羅、人等五道之中生死輪回的眾生心情,總想使他們免除種種痛苦;喜就是希望眾生從自己所給與的各種快樂中得到歡喜心情;舍就是捨去以上三種心理,在內心中念念不忘眾生心情。因此四種心情廣大無邊,故稱無量;遍色界,與色界相等,故又稱四等。按照佛教說法,修習四禪雖可以生天,但不能作天王。學小乘者如果只求生天的話,修習四禪已經足夠,若欲作天王,獲自在福報,就必須修習四無量心;學大乘者以普渡眾生為職志,修習四無量心自是題中應有之義,此不待言。一般來說,在四禪的每一禪中,都可以修習四無量心,但比較而言,每一禪中又各有所宜。初禪以覺觀支為主,此處深知欲界眾生煩惱,所以修悲心最為容易;二禪喜支為主,修喜最易;三禪樂支為主,內有遍身大樂,修慈最易;四禪舍支為主,內有妙舍莊嚴,故而修舍最易。具體的修法,就是讓修行自己的心與上面所說的教相相應,破除心中的嗔恨、慳貪、煩惱等,使四無量心在內心充滿,使欲界眾生因此而受益。

四定是指空處、識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四種禪定。與前面所說的四禪不同的是:四禪屬於色界,而這四定則屬於五色界,所以又稱四無色界定,又稱四空處定;四定沒有形相體質,如同虛空一般,因此又稱四空定。修行者修習四定,可以突破色界的束縛和限制,使主觀心識獲得最大的自由修行者修空處定時,使心與虛空相應;修識處定時,使心與徹底擺脫了色界纏縛的心識本體相應;修無所有處定時,使心外不緣空,內不依識,呈現出一種一無所有的狀態;修非想非非想處定時,連這種一無所有的心理狀態也一並破除。如果說四禪是破除人心之中的雜念而使之得到凈化的話,那麼四定就是將這沒有雜念的心思本身也要破除掉。由四禪而進至非想定的修習,是通過訶贊和觀析實現的。訶即厭下,贊即欣上,觀即將此種意識強化於內心,析即通過分析使內心予以理性的接受和信服。四定中的非想定已經非常接近出離三界,但到底還在三界之中,最大的福報來世得生有頂天。釋迦當年不滿於四禪天的福報,辭別了阿羅邏·迦羅摩,又拜伏陀迦·羅摩子為師,隨從他修習四定,很快就證人了非想定,也意識到四定仍不能徹底解脫生死的局限,於是再一次毅然地改求他師。

四禪、四等、四定,這幾種禪法都不佛教的獨創,而是從當時的出家外道那兒學來的。但佛教的吸收又帶有批判的性質。智顗因外道對所證境界執著和愛戀而判之為「味禪」,卻肯定其對人生境界的梯次提升,而且將其作為佛教禪修的基本框架,在其上安放和添置佛教的各種觀念和道品。

2.根本凈禪

智顗指出,根本凈禪的基本特徵是「不隱沒、無垢、有記」,這正好與根本味禪相對反。也就是說,根本凈禪的修習是在佛教智慧的指導之下進行的,修行者也不貪戀所證得境界,而且境界清晰,確實屬於佛教的范圍。智顗於《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等著述中,又稱此禪為「亦世間亦出世間禪」、「亦有漏亦無漏禪」,意謂此類禪法既能獲世間禪定,又能證出世涅槃。根本凈禪有三種,即六妙門、十六特勝、通明禪等。而佛之所以教給眾生三種不同的凈禪,在智顗看來,是因為眾生根性不一的緣故如有的人慧性多而定性少;就教他六妙門;有的人定性多而慧性少,就教他十六特勝;有的人定慧兩種根性相等,就教他通明禪。

六妙門是指數息、相隨、止、觀、還、凈六種禪法。智顗應陳朝尚書令毛喜之請,著有《六妙法門》一卷,分十章解釋修習之法。他以涅槃為妙,而此六種禪法可以通向涅槃妙境,喻如其門,故稱六妙門。調整好自己的呼吸,使之處於不澀不滑的狀態,然後慢慢地檢查呼吸的次數,從一到十,周而復始,循環不已,把心思集中到呼吸的次數上,逐漸地心無他念,?泊然若死,此即是數息;使意念集中在呼吸上,隨順著一呼一吸而使內心獲得清凈,消除各種雜念,此即是相隨;把意念集中在鼻端之上,通過集中精力於一點的辦法,排除內心散亂雜念,此即是止;觀察自身,從頭至足,內體污露,森楚毛豎,猶見膿涕,擴至天地人物,莫不如此,各種貪戀之念,因之而滅,此即是觀;攝心還念,諸陰皆滅,此即是還;穢欲除盡,其心無想,此即是凈。此六妙法門,可以一門一門地歷別而修,可以由一門而進至另一門地次第而修,可以根據修行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宜的一門或者能夠消除煩惱一門,可以於所修一門中兼攝其他門。總而言之,方法不定,所證得境界也不定,所以智顗判其為不定教。這六種法門,最早見後漢安世高所譯一卷《大安般守意經》,經中稱之為「六事」,並將前三事一一系屬於三禪,後三事系屬於第四禪,顯然是小乘禪法,但經智顗的創造性釋讀之後,遂成為因所觀之境、能觀之智的差異而貫串藏、通、別、圓四教的佛教修行方法

十六特勝是指六種特別殊勝佛教修行方法。這十六種方法是:一、知息人,二、知息出,三、知息長短,四、知息遍身,五、除諸身行,六、受喜,七、受樂,八、受諸心行,九、心作喜,十、心作攝,十一、心作解脫,十二、觀無常,十三、觀出散,十四、觀欲,十五、觀滅,十六、觀棄舍。相傳佛在世的時候,見一些弟子修習不凈觀,產生了強烈憎惡此身的心理,僱傭他人殺害自己,佛就讓這些人先修這十六種法門。因這十六種禪法具足諸禪,其中有喜、樂等法,可以使人生起對自身的愛養之意,所以也就消除了自害的過患,而且這十六種禪法能如實地觀察諸法不貪執著於禪境,於有漏的世間與無漏的出世間之間,從容進退,不偏隨一邊,亦能體證真理,所以成為十六特勝。很顯然,十六特勝與六妙門以及四攝等,都有關系。如知息人、知息出等,即是數息的另一種表述。智顗認為,十六特勝與四禪八定之間具有對應關系:知息長短、知息遍身對應於欲界定、未到地;除諸身受、受喜、受樂、受諸心行對應於初禪覺觀支、喜支、樂支、一心支,心作喜、心作攝即二禪喜支、一心支,心作解脫即三禪樂支,觀無常即四禪不動支;觀出散即空處,觀離欲即識處,觀滅即對應於無所有處,觀棄舍即對應於非想非非想處。這是從縱的方向來講的,若從橫的方向來說,每一種特勝都有四念處智。實際上,修行者對這十六種特勝,並沒有必要全部修習,可以根據自己根機利鈍的情況,修習其中的一部分,也就足夠了。

通明禪就是能使修行者獲得各種神通(簡稱「通」)和智慧(簡稱「明」)的禪法。智顗認為,這種禪法和上述各種世間禪的修習次序差不多,只是其人定的程度更深一些,證得境界分明一些,為示區分,故有此名。修習通明禪時,修行者仔細觀察自己的呼吸(即「息」)、身體(即「色」)、思慮(即「心」),就會發現三者之間,實質上是沒有什麼區別的。人們所謂的呼吸,就是呼出和吸人空氣,但吸人的空氣並沒有在那兒集聚起來,呼出空氣也沒有使自身分解、散開,這就好像空中的風一樣,本性上是一無所有的。這就是說呼吸是依人身而有的。但人身本來也是一無所有的,只不過是前世的各種妄想,招聚了地、水、火、風四大元素和合成頭、四肢、身體臟腑,由這些器官再進一步組合人身,如此罷了。人們認此為身,也只是一種思慮念想而已。修行者深入觀察,就會發現,既便是這些思慮念想,也沒有實在性,只是一些名詞和概念,而名詞和概念也是沒有實在性的。修行者如此思維、觀察,體會到三者之間一如是同,本質上都是空無自性(此即「內明」,即由於掌握佛教義理而獲得的佛教智慧),同時也便理解和具有了各種世間智慧,如天文、地理等(此即「外明」)。其他世間禪的極至就是非想非非想處定,通明禪不僅能夠證得此定,還能知道此定之中有一些比較細微煩惱並能加以破除,所以能夠證得佛教真理

總起來看,無論是世間味禪,還是世間凈禪,都是不破壞世間法的禪,既便是能證三乘涅槃的通明禪,也是如此,所以通稱之為「世間禪」。但二者之間又有區別,即對所證得禪定境界不生貪戀和愛味:生則為味禪,屬於有漏;否則為凈禪,雖在世間,仍屬無漏,不受後有(即不招來生報應)。前者可是佛教外道的共法,而後者則是佛教所獨有的。

二、出世間

世間禪的四禪八定皆在三界之內不同,出世間禪的修習目的在於出離三界,即在世間禪的最高境界非想非非想處定中更上一層,從欲界、色界、五色界三界牢籠中跳出去,徹底解脫出來,不再在六道中沉淪生死,流轉輪回。智顗於出世間禪中又分四種,謂觀、練、熏、修。

1.觀禪

修行者為了破除對世間的貪愛,獲得出世的解脫,在修習禪定的時候,運用意念強化的辦法,在內心觀察、思維世間的可厭之相及出世間的可愛之相,這種禪法就是觀禪。觀禪又有九想、八背舍、八勝處、十一切處等幾種。

九想是指死想、脹想、壞想、啖想、血塗想、青瘀想、膿想、爛想、骨想、燒想等,就是對於美女等可欲之物想像她死亡的樣子屍體膨脹的樣子,變壞的樣子,被禽獸蚊虻之類動物撕咬吞瞰的樣子,血肉模糊的樣子,充滿青瘀痕跡樣子,化成膿血的樣子,腐爛的樣子,只剩下幾根白骨樣子,最後被火燒掉的樣子也就是說,通過在想像意念中醜化所欲之物,從而使自己擺脫各種慾望。人們對外界的事物會產生各種各樣的慾望執著,粗略分類,大概有六種:或愛其清、黃、赤、白等色澤(色慾),或著其容貌端莊秀麗(形貌欲),或貪其風度翩翩、舉止優雅(威儀欲),或戀其音聲語言嬌羞嫵媚、悅耳動聽(言語欲),或溺其肌膚細膩、柔軟、滑潤(細滑欲),或耽於可意之人。這六種慾望就像深淵一樣,能淹沒修行者,又像盜賊一樣,能偷走修行禪定之寶。因此必須修習九想,破除六欲。其中,死想能破威儀言語兩種慾望,脹想、壞想、啖想能破形貌欲,血塗想、青瘀想、膿想、爛想能破色慾,骨想、燒想能破細滑欲。修行者面對所欲之物,能作如此的想像自然就不會流連貪著、為其困擾了。按照智顗的理解,九想雖然還只是修習不凈觀的初門,但既能破除欲界的各種慾望,又使嗔恚和愚痴之念有所減輕,因此作用還是挺大的。

八背舍是指:一、內有色相外觀色是初背舍,二、內無色相外觀色是二背舍,三、凈背捨身作證是三背舍,四、虛空處背舍,五、識處背舍,六、不用處背舍,七、非想非非想處背舍,八、滅受想背舍。「背」,就是背棄四禪八定中的各種凈潔的慾望(相對於欲界的慾望而言),「舍」,就是舍離對四禪八定境界執著之心;很顯然,修習八背舍的禪法主要是為了破除對世間禪境的貪戀和愛味。修行者從自己的大腳趾開始,漸至全身,想像自己發腫發脹,最後變成裡面游動著臭蟲的膿血,自己如此,所愛的人也是這樣。就是利用想像力量割捨皮肉之愛,內破我執,外除貪戀,此是欲界定相。皮肉既已除去,對於剩下的骨頭架子,佛教稱之為「骨人」,也要深入觀察、思維發現與其他事物並無區別,此是未到定相。再進一步的觀察、思維,直至看到骨人眉間放出光來,光中有佛,就是初背舍修成之相。初背舍修成後,修行者已能滅除身內白骨之色,二背舍中已經沒有任何不凈色,只有凈色了,……如此循著四禪八定的次序一一修習,到八背舍成就修行者即得解脫

八勝處實際上是對八背舍禪法的一種深化。修行者修習八背舍的時候,只是忙於破除執著對於內外色相觀察思維多少好醜,是沒有意識的,勝處就是對八背舍觀察的對象進行更為深細的觀察,對於每一背舍的好醜都能清楚地知曉。此種禪法之所以名為勝處,就在於破除五欲的同時,還能自由自在、得心應手地運用這種禪法。智顗比喻說,這就好像一匹馬,能沖鋒陷陣,故是好馬,如能駕馭起來得心應手,則更為殊勝。智顗認為前兩勝處在初禪中,次兩勝處在二禪中,三禪中因樂支為主,所以沒有勝處,後四勝處都在四禪中。

十一切處禪法就是在意念中對十方世界的一切處所的青、黃、赤、白、地、水、火、風、空、識等十種色相進行觀察、思維,一一破除內心中的貪愛,如上所說初背舍修習。而背舍、勝處不能叫一切處,因為其中雖有八色,但觀察的范圍小,不能遍及一切處。

四種觀禪表現為一個順序推進、逐步深化的過程:九想是預備,背舍是初行,勝處是中行,一切處是後行,無論怎樣修習,務必要在觀想中將三界的各種慾望連根拔除。

2.練禪

練禪又叫九次第定,即依次而人慾界、四禪、四定等九種禪定之意。九禪並沒有獨立修法,只是鑒於上述各種禪法,雖然能夠獲得四禪八定,但人定的情況則可能幹差萬別,或者不依一定的次序,或者不夠純粹,練禪的修習就是使修行者依欲界定、四禪定、四空定的次序,由淺人深而人定,同時在反覆練習之中,使不熟練變為熟練,逐漸除去了其中夾雜的不純粹的現象

3.熏禪

熏禪又叫獅子奮迅三昧,是對練禪的基礎上進行的禪定修習。修行者自欲界定依次而進入非想定,乃至受想滅盡定,然後從受想滅盡定逆次退出,還至欲界中來這就是說,熏禪的殊勝表現在有次序地出入禪定境界上,就好獅子大地上能進能退一樣,修行者人出各種禪定,於其間受到熏陶,逐步熟練各種禪定,以至能夠自由自在地運用各種禪定。以上諸禪重在人定之法,此禪強調依次出定,既是禪定修習的現實需要,又將不貪愛一切禪境的思想觀念貫徹到底,其間是否蘊含了小乘禪法向大乘轉化的禪機,值得作進一步的思考。

4.修禪

修禪又叫超越三昧,意思是不依一定的次序即可人出各種禪定;很顯然,必須得在熏禪非常熟練通達基礎上才能達到這一步,也是修行者於出世間禪而得自在的表現,大乘佛教菩薩們,大多都能隨時從禪定中出來,去做那些利益眾生、普渡世人工作

世間禪最主要的特徵就表現在破除對世間禪境的貪戀上。觀、練、熏、修四種世間禪,能夠增進四念處智:在持戒禪定中修觀,即是共念處,單獨修觀即是性念處,在持戒禪定包括文字語言音聲等各種智慧、各種境界中修觀即是緣念處;不凈觀破除人們認為色身是凈的顛倒見解即身念處,在禪定中破除了眾生世間為樂的顛倒認識即受念處,破除了眾生執著此心恆常不變的顛倒見解心念處,破除了人們以為諸法有我的顛倒認識即法念處。八背舍所觀的就是四念處,九次第定所練的也是四念處獅子奮迅所熏的又是四念處,超越三昧所修的還是四念處。二乘人住於這種禪定之中,固可以消除塵世間煩惱痛苦菩薩們住於這種禪定之中,還可以忍受各種痛苦具足道品、慈悲誓願六度乃至萬行:菩薩精進修行四念處成就,得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此即具足道品;自得解脫不忘眾生,此即慈悲;興四弘誓願,要拔苦與樂,此即誓願;舍欲修行(布施),任運無惡(持戒),忍受苦難不貪不欲(忍辱),時刻處於禪定之中(精進),一心不亂(禪定),能知世間諸法生滅以及邪偽(般若),此即六度菩薩們於禪定之中,能生起這麼多的功德,義無返顧地忍受著人世間的一切苦難,荷負起普渡眾生的重任,所以又稱之為堪忍地,意謂其於此間能夠忍受各種艱難和困苦

三、出世間上上禪

世間上上禪即九種大禪。九種大禪,名目具出《菩薩地持經》卷六《方便處禪品》。對於上述各種世間禪、出世間禪的教相,智顗的解釋可謂詳盡,而對於九種大乘,《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大意」一章中只是略一提及,未曾細列名目;《法華玄義》中也只是略釋其中的第一種「自性禪」而已,這充分顯示了智顗對入門功夫的重視,體現了天台宗樸實無華的修持風格。

九種大禪是指:觀察自心的實相,一切法皆為自心本然具有,自心安住於一切諸法之中,即是自性禪;包含自行、化他一切法,即是一切禪;不易修習,即是難禪;由此出入一切禪定故稱一切門禪;盡攝一切善根所修之法,故稱善人禪;盡攝一切修行故稱一切行禪;能除各種煩惱,所以叫除煩惱禪;能使眾生獲得今生以及來世之樂,所以叫此世他世樂禪;能破一切煩惱,使眾生獲得大菩提清凈之果,所以叫清凈凈禪。智顗特為重視自性禪,意在強調一切大乘禪法的精髓,就在於即心人定,所以他說:「觀心實性,名為上定。」

此九種大乘禪法,遍攝一切法界,可於此禪中人一切法界小乘佛教之中連這九種大禪的名字都沒有,就更談不上有修有證了。按照以上的理解,智顗所倡導的圓頓止觀可以說是同時具有九種大禪的基本特徵,自然也應屬於出世間上上禪。智顗提出,圓教修行「觀心具十法門:一、觀不思議境,二、起慈悲心,三、巧安止觀,四、破法遍,五、識通塞,六、修道品,七、對治助開,八、知次位,九、能安忍,十、無法愛」。就是說修行者要觀察、思維「一念之中即具三千大幹世界,即空即假即中」的不可思議的奇妙境界,發起大慈大悲的拔苦與樂之心,通過善巧之法使自己安下心來,破除修行之中的各種障礙,熟悉前進道路上的坦途與險阻,修習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八支等各種道品,利用各種輔助方式對治煩惱、促進修行,明白自己所達到的境界、次位,能夠安心忍受外在的威嚇利誘和內心慾望沖動,並且對於自己在修行中所獲得的成就和贊譽不生愛戀之心,銳意進取。此之十法,是智顗根據各種佛教經典,結合自己的修行實踐,對佛教修行所作創造性的發展和總結,天台宗人一般稱之為「十法成乘」或「十乘觀法」,歷代傳承,遂為家法。而智顗對此也頗為自許,他不無自豪地說:「此十重觀法,橫豎收束,微妙精巧。初則簡境真偽,中則正助相添,後則安忍無著,意圓法巧,該括周備,規矩初心,將送行者到彼薩雲,非暗證禪師、誦文法師所能知也。蓋由如來積劫之所勤求、道場之所妙悟、身子之所三請、法譬之所三說,正在茲乎!」

天台宗以五味教法判攝全部佛法相適應,智顗在對佛教禪定學說進行了較為詳盡的解釋之後,就依教相的差異將它們判人五味之中。在智顗看來,根本禪如乳,練禪如酪,熏禪如生酥,修禪如熟酥,九種大禪如醍醐。教相固然如此,但修習的心理對於禪定高下也有相當大的決定作用:修習時持一種愛味之心,即成乳味;修習時持一種自度自了之心,即成酪味;慈悲心中修習,即是生酥味;慈悲心中,次第修習無量法門,即成熟酥味;實相心中修習禪定,即成醍醐味。五味教法一經《法華經》的「開權顯實」、「會三歸一」,皆成佛之妙教。同樣道理,各種禪法的教相固有前粗後妙的差別,然而若以明了諸法實相之心進行修習的話,則皆成為佛之妙法。這樣,智顗以諸法實相融會貫通全部佛教思想特色在禪法修行上獲得了充分的體現。

[韓煥忠,男,1970年生,山東曹縣人,現為中國人民大學哲學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中國佛教思想史,發表有《佛性論與程朱人性論重建》、《天台智者的內外之判》、《南北朝判教略說》等論文。)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