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方田教授:漫談「般若」

漫談「般若

華方田

(一)關於般若概念

大智度論》卷一百曰:「般若波羅蜜是諸佛母。諸佛以法為師,法者即是般若波羅蜜。」般若作為諸佛之母,可以說是一切佛教經典的根本。不了解般若,就無從了解一切大乘經典。那麼,般若究竟是什麼呢

般若梵文的音譯,又譯作班若、波若、缽若、般賴若等;意譯為「智慧」、「妙智慧」等;全稱為「般若波羅蜜多」,意譯為「智度」、「明度」等,即通過智慧到達涅槃彼岸

要真正理般若概念,必須首先弄清楚般若智慧之間的區別與聯繫。我們平常所說智慧,如大哲學家、藝術家、科學家等,一般人都認為他們有非常的智慧,而以佛教眼光視之,只不過是一種世智辯聰。即使像現在飛速發展的科學技術、物質文明,也不過是世間有漏智所成有為之法,其終極目的不能令人明心見性,了生脫死,達到究竟安樂;並且其中還包含著產生人類極大煩惱痛苦的成份。如諾貝爾發明炸葯,既可用在工礦及築路方面,也可被人用來相互殘殺。因此,世間所謂智慧,是邪正兼有、利害參半的,是染污的、非純善的、有限的知識。而佛教所說般若是「真智妙慧」,是完全由真心中流露出來的自性中本具的一種無漏之智,它是真實的、純潔無染的、唯正無邪的,又是無窮無盡的。如果達到了般若境界,不但能使自己斷惑證真,離苦得樂,而且能普度眾生,了脫生死苦海,同登安樂彼岸。因此,《大智度論》中說:「般若定實相,智慧淺薄,不可以稱。」又說:「般若者,一切智慧中最為第一,無上,無比,無等,更無有上。」

當然,般若世俗智慧還是緊密聯繫著的,離開世俗智慧般若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了。因為般若是從通常所說智慧中產生出來的,正如《六祖壇經》中所說的:「一切處所,一切時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一念愚即般若絕,一念智即般若生。」由此可見般若在任何時間、任何空間都從未離開過世俗智慧也就是說智慧是花,般若是果,雖然不一定每朵花都能結出果實,但是任何果實卻都離不開花之根源。

佛教認為明白真理、認識事實,便可叫作智慧通達有為之事相為智,通達為之空理為慧;智有明照的功能,慧有鑒別的作用智能明了諸法慧能斷惑證真;智明外境,慧明自心。即能勘破世間諸有為法,內而自己四大色身,外而一切萬有,皆是幻象緣起,沒有實法實我,謂之智;覺悟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之妙理,明了人人本具不生不滅常住真心佛性謂之慧。總之,所謂般若諸佛菩薩親證諸法實相的一種圓明本覺智,又是離開一切迷情妄相的一種清凈無分別智;也可說是通達一切法,自性本空,而無所得的一種真空無相智。

(二)關於般若大義

般若思想的出現標誌著大乘佛教的完成,雖然在大乘經典的發展史上,般若經是大乘佛教最早期的經典,但它所含的內容境界,正是大乘佛教最高度的智慧表現,也是佛教自產生以來,所欲表現的諸佛本質。佛教本來就是一個追求智慧宗教佛陀為尋求解脫苦行六年,最後在菩提樹下獲得大徹大悟,為的就是求取一種最高的智慧,破除人生無明黑暗。此一智慧的圓成,在印度便稱之為「般若」。般若佛陀所證的境界的總稱,也是他所提出的一切思想的代名詞,我們可以稱之為諸佛之母,亦可稱之為諸佛之實際。它的具體內容就是諸法之實性,亦是所謂緣起性空之真諦。簡言之,就是實際,就是性空。

般若諸佛之母,有般若而後有菩薩、有如來、有人天、有二乘。「無有毫末善,不從般若生」,一切功德善根依此緣此而產生成長。般若又是諸佛眼睛,有了般若以後,施、戒、忍、勤、靜慮才能發揮作用,超越生死苦海,登安樂彼岸。此即所謂「攝萬行歸六度、攝六度般若」。相反,如果沒有般若的慧眼,一切佛法都要變成世法,世法與佛法也就無從區別。所以《大智度論》說:「般若為導,五度為伴;若無般若,五度如盲。」般若是行,不行而行,行於諸法無所得為方便,不行而行;是行有其所得,無得而得。因此,我們可以說,一切諸法平等平等,非一非異,此般若彼亦般若;一般若、一切般若。但是,雖如上所說,「一切皆般若」,畢竟般若還有其最基本最主要的含義,即所謂般若大義,也就是「空」。下面我們從幾個方面理解般若空觀:

第一,緣生故空。緣起故性空,性空故緣起諸法因緣而生諸法因緣而滅。法不孤起,仗緣方生;緣不自成,助因而有。因緣和合,萬法乃生。諸法如果自有其性,則不應待緣,因為它因緣而起,所以是既無自體又無自相。非有而有,幻相不實;有即非有,當體即空。以此來觀察無常世間,則知生而無生,法性湛然;無生而生,業果儼然。若見緣性則脫緣縛,了知諸法性空而無我所。如此則性情湛然清凈智慧之光也就會顯現出來了

第二,幻化不真故空。一切世間諸法都是因緣所生、幻化而有,內而身心,外而世界都是如虛如幻,性空非實。如僧肇所言:「夫有由心生,心因有起,是非之域,妄想所存,故有無殊論,紛然交競者也。」(《注維摩詰經》),《大正藏》卷38,372頁)所謂有和無都是心所產生的虛幻不真的概念

「心者何也?惑相所生。」(同上書353頁)心是被假相迷惑的結果。「內有妄想,外有諸法,此二虛假終已無得。」(同上書377頁)內心妄想,外界之萬物,最終都是虛空而一無所得。

第三,心空境空。色不自色,因心故色;心不自心,因色故心。三界虛幻,唯心所現,離開心就沒有所謂的六塵境界。一念心寂外境常虛,人法頓空諸緣自息,諸緣無縛本自解脫,六塵無性本自不生心性無染寂滅常樂,性自清凈即是菩提。此所謂「心生一切法生,心滅一切法滅」。

一言以蔽之,般若即空,空即般若。空是其本,有是其末。空是勝義,有是世俗。是故經雲:「般若波羅蜜多,是大波羅蜜多,是無邊波羅蜜多,是無量波羅蜜多。」

(三)關於般若的分類

般若的性質而言,可以分為三個類別。

第一,實相般若。所謂「實相」即諸法如實之相,即所說的心行處滅,言語道斷, 無可表達,

無可取著的不可思議境界。所以《法華經》說:「唯佛與佛,乃能究竟諸法實相。」何以理解?其意義有三:其一,實相無相。即實相是脫離一切虛妄之相的,既已脫離一切虛妄之相,則無一相可得,故曰無相。其二,實相無不相。意即實相具足河沙功德之相,沒有例外,故曰無不相。其三,實相無相無不相。意即實相雖離相而本體不空,雖具足自性本寂,所謂真空不礙妙有,妙有不礙真空;若言其有,妙有非有,若言其空,真空不空;離一切相,即一切法,故曰無相無不相。

第二,觀照般若。是實相理體上所起的一種智用。就是說信奉佛教的人們,當他們修觀時,心光內聚,觀照諸法,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當體即空,由空妄相,而見實相。因為實相由觀照而證得故稱之觀照般若

第三,文字般若諸佛從實相理體出發,假借文字語言,以開導一切有情眾生,使之覺悟,就是文字般若。離開文字,則實相無以顯現。進而言之,凡佛所說一切言教以及一切能表現意義使人理解而啟發智慧言語動作都是文字般若

總之,從聽聞言教或自學經典開悟智慧,叫文字般若。依照所覺悟道理,實際去體驗修習,叫觀照般若。再隨著觀照功夫的深厚,一旦豁然徹悟,親見本來面目,叫實相般若。三者緊密聯繫,相得益彰。

(四)關於般若與人

佛教認為人生真正的幸福心安,怎樣才能做心安以求得真正的幸福呢?這就必然要求之於般若了。般若人生最重要意義就是解脫自在,提升境界。由於「萬法唯心造」,「心生世界生」,在生生不息的宇宙之中,人生的一切活動都須以智慧為向導,用於根塵而不迷於根塵,不為物宥,不為事累,以清凈之心行於萬物心得自在解脫,行得圓通無礙,證得人空法空,有如真如人生自在解脫就是心靈自由,它所能達到的最高境界,就是畢竟空之無餘涅槃

人生自在解脫是對生死而言,因為眾生生老病死痛苦,所以必須正視此痛苦,解決此痛苦眾生生死煩惱根源於無明貪愛,有執有取,所以才有依戀痛苦。只有般若空觀才能斷此貪愛,不取不著,我空法空,最終超脫生死苦海,達到極樂凈土彼岸。所以般若的妙用在於初斷煩惱使人不受煩惱之苦,繼而以三乘空義,漸斷我人之煩惱習氣。因為雖然煩惱習氣不是煩惱,但是煩惱習氣凡夫愚人作惡犯罪的種子佛道成就也因此而有損傷。因此,斷煩惱是愚者之勝境,斷煩惱習氣智者勝境煩惱斷可由凡入聖,煩惱習氣斷就可真正達到佛的境界。是故斷絕煩惱人生境界而言,只是自覺圓滿;斷絕煩惱習氣則是自覺覺他之圓滿。而般若妙用,即在此自覺覺他之境界也。

摘自《法音》1991年第12期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