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雋教授:禪宗歷史上的「方便通經」

禪宗歷史上的「方便通經」

◎龔雋

達摩大師到六祖慧能大師這一時期禪宗歷史上叫做「早期禪」,也叫「初期禪」。早期禪最重要一個問題就是「修禪的人禪師要不要讀經典?或者要不要讀佛經?」

這個問題達摩大師一直到六祖慧能大師這個階段都有一些變化,特別是達摩大師剛來中土的時候,對於修禪法的人要不要讀經是很有爭論的。現在不管在哪個廟里僧人都要念經,但在達摩大師來的時候,對於禪師要不要念經?怎樣念經?這在當時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達摩大師來之前,中國就有佛教了,佛教在漢代傳入中國,在六朝時期佛教就非常發達,但是那個時候禪宗並未興盛。禪宗達摩大師來了以後才發展、弘揚起來的。當時中國佛教是一個什麼狀況呢?那個時候還沒有禪宗,大量印度佛教經典被翻譯成中文,我們現在念的很多經,很多都是在達摩大師來之前都已經翻譯過了,很多出名的經都被翻譯過了。那個時候不僅有很多翻譯的大師,還有很多研究經典出家人,這個叫做「經師」,或者叫「論師」。在六朝時期,有專門研究《華嚴經》的,有專門研究《法華經》的,有專門研究社論的,這些人都是出家人都是專家,他們叫某經某論的「經師」或者「論師」,他們都非常精通於這些佛教經典。所以當時的佛教界認為你要修學佛法最重要的是什麼呢?就是根據經典經典上怎麼講就按照經典上來修,這在達摩大師來之前已經在佛教界非常的流行了。當時佛教界最出名的就是經師、論師和那些翻譯經典大師,那個時候禪宗佛教界還並不顯得特殊。

「經法」就是經典上所講的道理、所講的佛法,而禪宗所講的「心法」本來與「經法」是一樣的、沒有矛盾的。因為就像過去很多人講的,佛所講出來的「口」和他的「心」都是一致的,但是這個問題沒有這麼簡單對於修禪、習禪的人來講,他們認為經典上講東西是第二義的,不是最根本的。習禪的禪師認為最重要的是找到「心法」,你讀懂了心法,找到自己的本性,再去讀經典才讀得懂。但是經師不這麼看,他們認為我們一般的凡夫還沒有證到活佛還沒有證到菩薩,還是按照佛菩薩經典來做,不要一開始就找心法,所以二者之間有不同的看法

禪宗怎麼看待這個問題呢?禪宗在初期,達摩大師來的時候,也不是說完全不要讀經。從達摩大師一直到六祖慧能大師門下禪宗經典有一個基本的態度,習禪的人要不要讀佛經?要讀!但是又和一般人天天研究佛經,一個字個字的解釋不太一樣,佛經只是做參考而已,這是對於一些習禪的人而言,這就叫做「方便通經」。這個是神秀大師用的詞,實際上過去用得很多。

什麼叫「方便通經」呢?就是習禪、找到本性是我們最重要功課,但是我們也可以參考一下看看經典是怎麼講的。所以說經典不是最重要的,這是第二義。

達摩大師用了一個詞「二入四行」,其中有一個「入」就叫「理入」,後來神秀大師就概括為「方便通經」。就是通教,教就是宗教,宗就是宗門。達摩大師講我們最重要的是心法,但是也可以通過經典方式來悟宗。這裡面有兩層意思,一個是透過經典經典是方便不是對證,但是你透過經典經典又不能死在句子下,又不說我經典就是跟那些經師論師一樣的,這個經這樣說我這樣做,這樣就變成了死句。怎麼樣通過經典又能夠不被經典的文句上的意思所綁住那隻去了解我們自己的心法這就禪宗達摩一直到慧能大師整個的初期禪。所以有的禪師說完全不要經典也不是!但是說禪師要靠經典也不是,它是借一個經典來學習佛。我們也不妨讀一些經典來作為參考,但是不要一天到晚像經師論師一樣死在句下,禪師和經師是不一樣的。所以在六朝佛教時期,在六朝達摩大師來的時候,當時佛教是有鬥爭的。早期的材料裡面講,達摩大師來到中國的時候很不順佛教的人基本上不理解他,一直到慧可、僧璨、道信才開始慢慢在湖北黃梅那個地方穩定下來。

達摩大師來的時候,講的多的就是直指心法,他認為經典只是參考而已,不是那麼重要。但是達摩大師的這種想法,在當時的佛教界被認為是很革命的,其實哪裡是革命,達摩大師是要回到佛陀的本意。因為當時在中國佛教界裡面最流行的都是經師論師,大家認為我都是專注於某個經某個論才是真正的佛教達摩大師突然跑過來,他說經典沒有那麼重要,經典只是參考。在後來所發現達摩大師的一些作品中有所論述,這些作品在學術界有爭論的。我建議大家去讀一讀,雖然很多學者認為這些作品可能不是達摩大師的,可能是後來的禪師所寫的。比如「二入四行」所反映的達摩大師思想不完整,後來有日本學者達摩大師留下的作品收集起來,這裡面有些是達摩大師的作品,有一些可能不是。

比如說像達摩的《達摩血脈論》、《破相論》,還有他的《觀心論》,這些都跟達摩思想有一關系,雖然學者有不同的爭論,我們不去管它。在《達摩血脈論》裡面達摩大師用的一個詞很好,他叫做「閑文書」。我們現在讀書要洗手,洗好手要聞香,要沐浴等等。達摩大師當時怎麼講的?若不識自心,誦得閑文書都無用處。這是他在《血脈論》裡面講的。經典只是閑文,你有空的時候翻一下參考一下,就是這個意思。這個就是所謂的「藉教悟宗」。當然達摩大師這樣講,讓當時很多的佛教界的那些僧眾,很多經師、論師受不了,我們天天在這兒講經念經,你竟然講我們念的經是閑文書還得了。所以從當時的比較可靠的《續高僧傳》關於《達摩傳》裡面我們可以看到,達摩大師當時來的時候,他在中國佛教界並不受歡迎。比如說像道玄律師特別批評禪宗的,一直到唐朝都對禪師有很多批評禪師不像律師一樣資歷那麼嚴格,又不像經師一樣那麼有學問,可以讀那麼多經典。道宣律師他是律師,道宣律師在寫《高僧傳》時對達摩大師評價其實不高,他評價最高的是天台智顗大師,雖然他有達摩大師寫傳,但是評價不高。所以《達摩傳》裡面也經常講,達摩大師剛來中國的時候,經常被人批評得很厲害,被佛教批評得很厲害。所以說當時達摩大師中國禪宗的時候,佛教界完全還不能理解他。那些經師論師認為,你帶來的東西好像和我們的不一樣,所以就批評達摩大師。特別是那些天天念佛經的那種人佛教本來是幾百年這樣傳的,達摩大師你怎麼這樣講。一直到現在,還有很多學者,包括西方的那些學者,包括我們中國的那些學者,包括湯用彤先生,他是最著名的佛教史家,連他都說達摩大師東西不太像佛教他說婆羅門教他說達摩大師所傳的教是婆羅門教,所以達摩大師一直是被誤解的。

經師和禪師衝突一直到唐朝還非常嚴重,所以我們看唐朝有一很重要佛教史家叫做宗密,他怎麼寫的呢?禪講相逢,吳越之隔。什麼意思呢?他說禪師和專門研究經典和尚,只要碰在一起完全談不到一起,一個是吳一個越。那些很懂得經典的那些和尚,就一天到晚地罵這些禪師,詆毀批評這些禪師說你們這些人沒有文化不懂經典。然後習禪的人批評這些經師說你不懂心法,習禪的人覺得講經的人不佛教了,專門研究佛經的人也認為禪宗是別法了。所以說我們不要認為禪宗的發展歷史是非常順利的,好像是沒有思想分歧,其實這個分歧很嚴重的。這個分歧甚至比道家儒教裡面的分歧還嚴重。

《續高僧傳》裡面記載,二祖慧可大師在講禪法的時候被人攻擊得非常厲害。慧可講經的時候,別的法師人去偷聽他講經,然後回來罵慧可法師,說慧可法師的講經是魔語,這是在《續高僧傳》裡面所記載的。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當時的佛教內部,經師和禪師觀念有很大的不同,這個最大的不同在於怎麼看待佛教經典禪師對待經典看法和一般的經師、論師對待經典看法是不一樣的。

那麼不一樣在什麼地方?是不是說我們佛教的那些經論大師們只是讀經典不要講修行了,不是,不是這個意思,他們也要修行。只是他們這個修行不敢直下承當,他們認為要修行的話,必須通過經典上所講的步驟一步一步來,不能從心法裡面講,而必須通過經典繞一個圈再回到心法這是經師論師的說法。但問題是我們讀經多了,我們研究經典多了以後,你怎麼樣回歸到自心上面呢?禪師認為應該把直指心法放在第一位,而把經典的研讀放在第二位,甚至認為經典上有東西可能是講錯了禪師認為佛陀所講的法,所講的這些經典你要理解它,你也必須把它在我自己的參照當中去理解,自己的經驗當中去理解。我們知道經師、論師解釋經典,有時候會說什麼是心什麼是法,禪師不管這一套,禪師怎麼理解經典呢?他們用了一個「天壇宗」所用過的觀點叫做「觀心釋經」,他說你要懂得經典先看自己的心,你看懂了自己的心以後,你去解釋經典才解釋得了。所以很多禪師講經、解經比較隨意,經典這樣講,為什麼禪師解釋和我們理解得不一樣,太隨意了,但是這個是正常的,因為禪師認為通過文字表達出來的東西,那都不是第一義,那不是真實東西,所以說你必須先觀照自己的本心,你了解了本心以後你的經典就可以隨意了解。所以在我們很多經師和論師來看,這些禪師隨便,太自由了,經典哪可以隨便按照你這樣寫那樣寫的啊,其實對禪師來講是可以的。

所以達摩大師中國,他其實是有意識的要破除當時中國佛教界對經典執著達摩大師中國傳禪法的一個很重要目的就是這樣。這個話不是我講的,而是我們唐代的宗密大師講的,宗密大師早就看到了這一點。他怎麼講的呢?他講道,達摩大師印度得到了法,然後他親自來中國,見此方學人多未得法,唯以名數為解,事相為行。達摩看到中國雖然佛教好像六朝四百八十寺,那麼多出家人,好像看起來很風行,但是達摩說這些所謂的佛家人都沒有得到正果,這些佛教都沒有得到正法,對佛教理解的只是皮毛,了解的是佛教的表面。你能講很多的經在達摩大師看來都是表象,都不佛法真正的核心,所以他才特別強調,佛法關鍵在於以心傳心,不立文字他說佛法雖然有經典,但是我們不能執著文字達摩大師來到中國就有意識地針對當時佛教界的那種狀況說你一天到晚念經也沒有用,都是執著表面上,而佛法的核心心法你們根本就不懂。

達摩大師的《血脈論》、《破相論》裡面對於當時的批判很多。他居然講人家讀經是「閑文書」,他甚至講,你如果找不到本性,即使你可以佛教經典得很好,你講的還是魔說,不是佛說的。所以達摩大師的這些言論在當時看來非常具有革命性,難怪他會被當時的很多人攻擊,這個就是因為他對經典看法和經師是不一樣的。

但是達摩大師也很重視《楞伽經》的,當時他傳法給慧可大師的時候,他同時也傳播經典給大家參考,這部經就是《楞伽經》。他說這部經典可以參考,但是只是參考而已。

另外,從「二入四行」來看,達摩大師一方面鼓勵修禪的人可以參考一下經典,同時他又警告大家,不要過於狹隘的去依靠經典。他認為我們讀經典要了大意就可以了,不要咬文嚼字,不要一個字個字地辯,這個就是禪的精神,也是以前我們中國玄學的精神。陶淵明曾說,我讀書不求甚解。看起來他好像講得很謙虛,我只學大意就好了,不要咬文嚼字,好像你很有學問懂很多字一樣,禪師不講這一套,所以叫做唯意相傳。我們讀經典,了解大意就好了,沒有必要去鑽每個字的意思,這些都不重要,我們了解經典大意核心就好了。

到慧可的時候也是這樣,《續高僧傳》裡面講慧可大師講經的重點是「陳其心要」,他只講要點,不會羅羅嗦嗦,講得很複雜,講得讓大家覺得他很有學問,慧可大師只是講心要而已。慧可大師的這種直陳被當時的佛教界指責為「魔語」,被當時的佛教批評得很厲害。到東山法門的時候就開始有一些變化了,但其基本精神一直是傳承達摩大師的基本精神。當時的弘忍大師特別主張有兩個詞,一個叫做「心法」,一個叫做「經法」,心法就是我自心心法,經法就是經典上的意思。過去大的祖師他們大都不愛讀書,歷史記載上說五祖弘忍也不喜歡讀書,經典上說他,為世少看書,他也很少看經看論,達摩大師提出的把經書看成閑文書。弘忍大師雖然不讀經,但他可以「聞皆心譬」,你一給他討論經典他就道經典的重點要點在哪裡。弘忍大師也留下一本著作,實際上這不能說是他著作是他弟子根據弘忍開示而記錄下來的,一本叫做《修行要論》,也有叫做《最上乘論》,這是敦煌發現的。

在《最上乘論》里,弘忍大師把經師和禪師怎麼樣對待經典做了這麼一個說法他說如果那些一天到晚經典的人,通過文書而得的知識,不能稱之為知識。如果我們了解佛法,只是通過經典,《華法經》這樣講,你不是這樣講,那你錯了他說這些人囿於文字執著文字,這樣的人就不能夠了解佛法的真正的宗脈、真正的心法在哪裡。他說這種人不能夠得到解脫,你雖然懂得很經典,但是你不解脫他說,還有一種禪師對待經典方式那是直接從心法去了解。所以弘忍大師他說,我們怎麼樣才能讀經典呢?要「守心第一」,守住你的本心,他認為你懂得本心就懂得了經典。所以他甚至這樣講,他說,守本真心是十二部經之中也,就是你只要守住你自己真性本性的話,你就能了解所有的佛經核心地方。所以他說「千經萬論莫過守本真心是要點」,什麼意思?他說佛經講來講去它的重點無非也是要叫你守住本真。所以用禪解經很緊要,對佛教三藏十二部類的經典,他幾句就解決掉了他說經典講得那麼多、那麼複雜,其實沒有那麼多,沒有那麼複雜,講得最重要的就是守住本性這是弘忍法師講的,你只要能夠把自己的本心守住就能讀懂這些經典

六祖慧能大師就是這樣,他不識字,但是因為他能夠守本真心,你問他什麼他馬上能把經典最重要的意思解讀給你聽。禪宗是說完全不要經典,而是禪宗對待經典態度和經師對待經典態度是不一樣的。還有一個非常有名的《傳法寶記》,這是敦煌文獻裡面關於早期禪的一些歷史記載,這個資料很珍貴,它裡面是怎麼來講東山法門呢?東山法門是怎麼看待經典呢?同樣一本經典你和我了解的意思是不一樣的,你沒有得到本心你這個人沒有修證到本心,你讀了好像你也理解,但是你所讀到的句子不是最上乘的句子,你只是讀到了表面的意思。你只有了解了本心你再去讀經典的話,你才能讀裡面最上乘的句子,所以後來禪宗講的死句活句就是這樣的,你能夠了解本心去讀禪宗經典,那些經典裡面的句子都變成活句子了,你可以用了經典里講的這個我可以把它在我的日常生活當中,用在我心情當中,這個就是叫做活句。如果你經典經典這個意思是這樣的,你又不是真正的結合到你的本心,結合到你的日常生活來了經典的話,那麼你僅僅只會經典,這個叫做死句,活句就是我們講的最上乘的句。

慧能大師在《壇經》裡面講,一個比丘問他《法華經》,他說我不識字,你念你不懂地方給我聽。他念給他他就解釋給他聽,解釋完了,慧能大師就說「心悟轉法華,心迷法華轉」。什麼意思呢?意思是你如果不了解本心的話,不能夠直下本心的話,你讀《法華經》也是被經典所轉,如果你了悟本心以後,你再去讀《法華經》了,你就能夠轉得動經典,就是說經典是第二義,你可以用你的意思去改變它。按照我們中國經典裡面的話就是,「我注六經」和「六經注我」是不一樣的。在宋代以前,儒家裡有一個叫陸九淵,他和朱熹不一樣。朱熹很有學問,一天到晚注了很多經。陸九淵就說注那麼多經干什麼,六經皆是我的注腳,聖人講的那些經典都是來解釋我的本心,所有的那些都在我本心裡邊,我為什麼要注釋六經啊,六經我只是參考參考而已。禪宗早就是這樣講的,弘忍大師在他的《最上乘論》裡面講,他說你如果能夠自識本心,了解自己的本心,念念常轉,你讀佛經就是轉佛經,不是跟著佛經跑,讀什麼經就陷入到某經典裡面去,而是你讀什麼經都是經典為你所用,而不是你一天到晚地研究經典而不能夠把經典轉活。這個就是我們講的一個是「死」,一個是「活」,我們說你能夠識得本心,你懂經典就變成了活句了,就變成了最上乘句了,這個經典就來解釋你的本心了,你就可以在你的生活當中,在你的修行當中去活用經典而不是一天到晚死背經典經典不是給你死背的。

另外一個方面,我們很多人說經典是絕對不會錯的,經典是一代一代的傳下來的,其實我們忘記了,西方學者留下了很好方法,最初的經典都是口耳相傳的,先由口傳,然後再弟子記錄下來。我們認為口傳和書寫是不一樣的,比如我現在在這裡給大家講課,你們在現場的感覺與別人看我的講課筆記,這二者的效果是不一樣的,不一樣在哪裡呢?

我們知道以前早期佛教裡面傳了很多經,我們的很多祖師都不東西都是講,後來弟子覺得師傅這個講得很好就記下來。口傳和書寫文本最大的區別是什麼呢?當口傳的時候,是有一個「在」字,那個講的人大家都「在」,這個我用文字很難表達,就是在場的意思,在場和不在場是不一樣的。我同樣講這句話你可以記下來我的話,但是我有手勢和表情我這個手勢和表情你沒辦法記錄下來,我的這個手勢和表情是有意思的,不是沒有意義的。就比如我們後來很多學者研究禪宗經典也是這樣的,我們不能夠那麼死板。這次少林寺的「機鋒辨禪」活動,裡面有很多話頭很多公案,實際上是我們現在沒有辦法用你的意識去理解它是什麼,因為有一最重要東西什麼呢?當時的公案參禪都是師徒之間的一種默契,師父在,徒弟在,都在現場的時候,那個語言所傳遞的力量是不一樣的,這個口傳和書寫是不一樣的。實際上我的這個想法是現代學者的研究,但是我們古代禪師早就已經看到這一點了。

有一個法聰法師曾說,佛法道理我用語言給你講就已經變得很粗糙了,一定要用文字來講,已經很粗糙了,已經沒有辦法把禪的意思,佛的意思講得很清楚了。他說曠書在此,就更粗糙了,意思是說更何況你還把它寫出來,那就是粗中之粗了。那就是表示口傳還有一些精華,我什麼都不講,你也不懂,結果你把我講的東西還要記下來就更糟糕了。這就是我剛剛講的,口傳的東西和書寫下來的東西,口傳更重要。佛經少年以後都是被傳的,但是在禪師看來那個不是很重要了那就是粗中之粗了。所以我們能夠理解後來有一禪師經典都可以燒掉,甚至是燒佛經他有他理解的一個東西,在口傳的時候,你是流動的,你是在場的,你是活潑的。這裡面很多原始的意義你沒辦法通過書寫的方式把它流傳下來。這個有很多學者研究,國外的學者諸如歐美的學者日本學者都研究過,從「馬祖禪」開始之後,更少用字體,甚至用了一種新的跟弟子交流的方式,這種交流的方式後世叫做語錄,重視口語,不重視書寫。經典最大的問題是什麼呢佛經沒有辦法佛祖菩薩當時「在」的那個語言口傳的力量保存在那個經典裡面,所以說對經典我們可以去參考,但是不要太迷信。這個就是禪師經典態度

為什麼它對經典叫方便通經呢?就是方便的東西,那不是最重要的,為什麼?像我們今天辯論裡面就有一個法師,沒有綁腿就有批評,按照律宗講法你這樣是不對的,你沒有按照律宗上的去做。那個法師就說,那個不重要,重點是我能夠找到心法,了解真正的核心在哪裡?所以到唐代你看那個《傳燈錄》,那些禪師經常消解那些歷史,消解詞律。不要一天到晚抓小節就看不到大的方面,禪師經常批評的就是一天到晚抓小節就抓不到大的東西,就是這個意思,對經典也是這樣的,所以禪師批評經師和律師一天到晚文字裡面咬文嚼字,辯來辯去。要抓住心法,還辯來辯去干什麼?所以才叫方便通經,要去匯通這個經典就是方便。

講到經典禪師有一講法就是我們怎麼去讀詩,過去禪師有很高明的地方經典是說你只懂得這些經典的文句就了解經典的意思了,不是這樣的。就像我們現在研究佛經,在國外我們要做佛教學,按照國際學的慣例,我們在國外研究佛教的時候,其實裡面要花很多年去學語言,去學習梵文,巴利文,藏文這是最基本的,有的還要學習蒙文,學習這些不同的文字佛經是從那些語言翻譯過來的,你先要了佛教的意思,你首先必須要了解那些文字,好像這些文字了解清楚才能了解佛經的意思。問題是這樣嗎?好像這個已經成為學術界公認的了。在學術界里這個人懂得梵文就懂得欣賞了,你們不懂梵文就不要研究,你們沒有資格研究佛教。你不懂巴利文還談什麼佛教很多人流行這個觀念。問題是,是不是你了解文字就能夠了解經典呢?沒有那麼簡單,我舉一個最簡單例子就像一個文字學家去看中醫的處方,處方每個字都認識,但是你不知道這個處方的意義在哪裡。

佛陀講經和我們不一樣,雖然用白話,但是佛陀講經他用了很多的比喻。我們看《法華經》裡面講過,佛是種種因緣譬喻,多以譬喻明義,經典裡面很多都是譬喻,我們現在講法叫隱喻,好像是講這個東西實際上不是指這個東西。所有的經典講的都是隱喻譬喻,所以不要死在譬喻下面。你看《壇經》裡面慧能大師就了解這一點,慧能大師人家問他《法華經》,他怎麼講的,《法華經》無多語,需見盡是譬喻因緣慧能師說,《法華經》不是很複雜的,沒有講很多話,全部是打比方而已。這一我這簡單提一下,我以前專門做一個研究,我專門去研究天台智顗大師所解釋的那個《法華經》裡面普門品,因為普門品在佛教是最流行的,很多佛教徒都可以背的,就是《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我們都認為觀世音菩薩是指這個。我建議大家去看看天台智顗大師《天壇經》裡面怎麼講的這個意思。你們讀錯了,你們讀的經典都是表面的意思,智顗大師說真正裡面都是比方了,不是真的那個樣子禪宗也是這樣講的,都是比喻了,所以說達摩大師也認為說,經中有秘密之意,這是他的原話。他說,其實任何一個佛經都有密碼在裡面,秘密之意就是你懂得裡面的文句是沒有用的。那些語言學家懂梵文也沒有用,拿一個經典給你,《法華經》裡面我每一個字都懂,然後我懂《法華經》的意思,沒有那麼簡單你還沒有解密,經典裡面有秘密在裡面,這個秘密怎麼去解,這個就是要觀心。

有一著作叫做《觀心論》,據說是達摩大師所作,但是後來學者考證說是神秀大師所作,這個有爭論,這本書里就是講讀經是怎麼讀的。你認得字就可以讀經嗎?沒有那麼簡單經典裡面有秘密之意,要你去解。比如觀世音論裡面講,我們修行要修很久,要千萬年才能成果,實際上達摩大師講並不是那個意思,你們看經典只是看字面,看錯了他說三大阿僧祗劫就是指「三毒心」。比如說在經典里記載說佛陀曾經以三頭六身才成佛道,後來就有解釋說,三頭是指三聚凈戒,六身是指波羅蜜什麼叫做燃燈?什麼叫燒香?我們知道表面上的燃燈就是點燈,燒香就是點一個香。達摩師說經典這樣講其實是比喻而已。

比如講三界達摩大師在《悟性論》裡面解釋的三界就是貪嗔痴,都是從我們的心法去理解的。他說如果我們能夠把貪嗔痴解決掉了就是超三界,超三界是指外面的境界,就是把你的貪嗔痴解掉就是超三界了。他說三大阿僧祗劫就是講「三毒心」。你有一念頭,一個念頭就是一阿僧祗劫,就是這麼簡單這是心法上解釋的。達摩大師說我們一般的解法就是不解如來三大秘密之說,我們都是只讀表面的意思。他說所說都是無量方便,要我們方便理解,不要把所講的那個文字看得那麼死板,因為一切眾生智慧還沒有那麼高,直接講你聽不懂所以就打比方,但是我們不了解佛陀的意思,所以假有為欲無為。佛陀講的經典都是比方而已,他是比方你是怎麼樣無為,如果你不去內心,只外求的話,這樣就不對了。什麼叫伽藍伽藍梵文寺廟的意思,我們中文翻譯成為親近地,寺廟原來就是親近地方是指永脫三毒。我們的修行讀經不能夠死在句下,所以達摩講,佛不誦經,佛不持戒。我們對待經典如果不能夠見性就不明善知識,所謂善知識並不都是很能講經的人若不見性,縱說得這十二部經,講得頭頭是道,但是最終還是不免輪迴佛教歷史上的善心比丘,就是這樣的,很厲害,所有的佛經都記得,但還是要輪迴,更何況能夠解釋一部經兩部有什麼了不起。這裡面就可以看到禪師我們怎麼對待經典,怎麼讀經,讀經不是懂得文字就可以讀得,經典裡面很多秘密之意,如果你不了解觀心,你讀經典就容易理解錯誤。這個錯誤是說不懂文字,不是說不懂梵文,不是說不懂得巴利文,不是說不懂藏文,不是說不懂得中文,而是因為不懂得觀照自己的本心

你要經典,知道文字上的意思那個是隱喻,隱喻有很多的譬喻的因緣你要了解真的意思是什麼,而不是掉在他的本喻裡面。一般我們講慧能大師就會講到《壇經》,其實還有一本著作這本著作是不是慧能大師著作有爭論,但是這裡面很多思想一定是接近慧能大師的,這本著作日本很多人研究,中國學者幾乎都沒有提到,這本書就是《金剛經解譯》,這本書在《大藏經》裡面找得到,是解釋《金剛經》的。這裡面就解釋的很清楚,禪宗是怎麼看待經典的呢?什麼叫經典呢?經者境也,他說經典就是我們入境的境,是成佛之道路,經典是讓你去成佛的。應當內修般若波羅蜜經以示修行如果你只能誦經,不能按照那個修持的話,就不叫真正的慈濟慧能大師經常講十二部經在人心中本自具有,所有的佛經都在你的本性里,你本來就有,只是你不往內找,卻到經典上找,所以就找不到。我們讀經典不懂地方是什麼原因呢?不只是因為文字原因,就是因為你的心不明白。他說你讀不懂經典是因為你沒文化。那慧能大師也沒文化,什麼經典佛經他都懂的。不是因為你沒文化不懂梵文巴利文才不懂經典的,是因為你的心裏面還不夠開悟,所以讀經典才讀不懂。所以他講,我們要怎麼樣才能了解經典呢?必須要親近自己的本心才能了解經典

如果這樣來看,經典就是第二義,也就是說經典的話在禪師看來不僅可以說只是註解你的本心,而且禪師可以根據自己修行過程,依據自己的本心隨意解釋經典你說隨意也不是隨意,它是按照本性在我們看來不太符合文字意義。所以禪宗裡面經常講,如《壇經》裡面講道:諸佛妙理非關文字。真正的佛法妙理不在文字裡面,而在於真正的觀心。當然到曹溪門下,就是慧能大師門下弟子,他門下的五葉,我們說「一花開五葉」,各家對經典的用法都不太一樣,這個因為篇幅的關系,我們沒有辦法詳細加以解說,但是有一個重點我們可以看到,整個禪宗傳統對於經典態度,不是我們一般所了解的完全不讀經典也不是像一般的經師論師那樣去看待經典

禪師對於經典有他非常獨到、非常深入的地方,以後我們習禪,怎麼樣去看待那麼多經典我想我們從祖師大德,特別是從早期祖師對於經典看法裡面應該可以得到很多的啟發,這裡面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觀心釋經」,先觀照自己的本心,通過觀心的方式去了經典真正的意思。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