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海燕教授:煩惱即菩提——天台善惡相即的理論

煩惱菩提——天台善惡相即的理論

瀋海燕

作者上海大學教授

天台智顗的佛教哲學中,善、惡相即的理論不僅具有認識論上的意義,而且還具有救贖論和解脫論上的意義,是引領眾生成佛關鍵所在。智者大師善、惡相即理論是在諸法實相的觀照下展開的。我們從智顗的著作法華玄義》中梳理出了幾種類型的相即認同,分述如下:

一、無明三道之性相與三軌認同

無明三道性相指煩惱性相、惡業性相和苦道性相。

三軌指的是真性軌、觀照軌、資成軌。此三軌是大師萬象世界的一個理論總結:乃三種可資軌範之法,宇宙萬物十法界皆包含此三軌法,由之組成,橫遍十方,豎窮三際,四維時空無所不容,無所不通。根據大師的定義,真性軌乃眾生本性所具有的如如不變之實相真理;觀照軌是能作用於破除迷妄之情,開顯此實相真理智慧;資成軌是助成獲得此觀照智慧的積功累德之善行智者指出,從另一個意義上來說,此三軌的同義詞即是三因佛性真性軌是正因佛性,即眾生本具的實相真理;觀照軌是了因佛性,即眾生本具的獲得證悟實相智慧能力;資成軌是緣因佛性, 指眾生潛在的積功累德的能力,能使眾生本具的實相真理得到顯現,而成佛果。其區別在於,三因佛性成佛之因,是六道眾生何以皆能成佛事實根據,而三軌之法則成佛之果,是三因佛性得到開顯的最終結果。換言之,三因佛性是「性德三軌」。

在這里,二元背反之兩極相即成一體。共有三種認同。按照智顗的理論,既然十法界(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天、阿羅漢、辟支佛、菩薩、佛)是實相的顯現,每一法界都包含其它九法界,而實相則包括善也包括惡,那麼,在智者看來,十法界中每一界之惡就可以用三道性相來概括,即煩惱性相、惡業性相和苦道性相。既然實相的特色是善惡一體,那麼,三軌可以說就是善性相的代表了。故三道之惡性相即三軌之善性相。如果說,惡隱即善顯,那麼,三道性相的轉化就意味著三善性相的顯現。故智者認為:

1、無明煩惱性相即智慧觀照性相。眾生智慧的缺乏是無明生起原因。而智慧生起是建立在體解無明是致苦原因基礎上的。顯然,離開無明,就無所謂智慧之明。雖然藏教亦知無明為致苦之因,但卻將無明智慧看成是截然對立的,否定苦及苦因,必待除去無明,方得智慧。圓教的殊勝之處就在於將兩者視為相即一體,體解無明當體即是智慧無明本身即是應當加以肯定的,而並非是智慧之障蔽。故智者雲:「不離無明,而有於明,如冰是水,如水是冰」[1]。水結冰即是無明,冰融為水即是法性之明,故大師對此冰與水之相關系有進一步的解釋,謂:」無明痴惑,本是法性。以痴迷故,法性變作無明,起諸顛倒善、不善等。如寒來結水,變作堅冰;又如眠來變心,有種種夢。今當體諸顛倒,即是法性,不一不異。」[2]

2、惡業性相即善資成性相。由惡有善,離惡亦無善。智者將善資成比喻為竹中之火性,遇緣即能燒物,故火出還燒竹。此即惡中有善,善成還破惡之謂也。[3]

3、苦道性相即法身真性軌之性相。這是因為,若眾生不識苦道亦是法身的顯現,那麼,法身成了苦道;若眾生知曉法身與苦道並非兩個不同的個體,所謂「不離苦道別有法身,如迷南為北,無別南也。」[4]那麼,苦道即是法身真性軌了。

智顗在這里論證了三種類型的善、惡相即。

①第一類相即是通過事物相互依存轉換來論證的。解無明即是明,智慧無明來,無明即是智慧。如冰由水轉化而來,冰即是水:狀態不同,實質為一。

②第二類相即是通過事物的隱顯破立來論證。建立善就是破除惡,如火出還燒竹。

③第三類相即是現象世界全體的了悟,是超越事物二元對立之上的境界。一方面,苦道和法對於證悟的聖人說是沒有區別的,實相之境界離言冥會,涵攝一切。所謂苦道或法身,乃是無明眾生加諸於實相上的片面概念。既然世間萬象皆是實相的顯現,那麼,苦道即法身法身即苦道。另一方面,苦道和法身之所以有區別,只是眾生所處的不同認知狀態而已:一念明,苦道即是法身;一念迷,法身就變成了苦道。

以上所述法界三道性相與三軌性相的認同,使得三軌具有了涵蓋成佛因果意義

二、輪廻三道與成佛三德的認同

在討論「上上智觀」時,智顗又提供了另一種模式的相即一體:輪廻三道(煩惱道、業道、苦道)與成佛三德(法身德、般若德、解脫德)的認同。圓教「上上智觀」指圓教佛與菩薩所觀之十二因緣俱觀界外之理,為不思不生不滅十二因緣,以佛智為代表,最勝無上,故稱「上上智」。圓教智與別教智必先破除三道方顯三德的不同之點在於,圓教人直接契入諸法實相,深悟三道即是三德,二者一體,豈有所謂的破前者求後者之說?智者大師以為,這種情況猶如斷三德而更求三德,這是不合邏輯的。是故煩惱般若,苦道即法身,業道即解脫也。

1、首先,煩惱道即般若。在智者大師看來,世人總是將煩惱定義為黑暗,而般若則能照破黑暗。其實,這只是一種概念的區分,以黑暗光明相對,並將兩者分別與煩惱般若聯繫起來。這顯然帶有主觀性,是人為的一種聯繫。當我們知客觀實相無分無別,根本沒有所謂的煩惱是暗、般若是明這類概念定義時,我們就不再被主觀思想所束縛了。也就是說,當煩惱不再有「暗」的含義時,般若煩惱,又何須斷煩惱而求般若?當般若不再有「明」的含義時,煩惱般若,又何來藉般若以破煩惱?從擺脫了概念束縛這個意義上來說,煩惱道即般若德也。

2、其次,業道即是解脫。業道在人們的概念中是束縛身心的罪魁禍首,而解脫即意味著得大自在。然而,智者認為,若人們深識諸法一體之理,業道和解脫對立不過是心識的作用。既然心識能將其區分開來,也能將其合為一體。只要不再將業視為縛,就無所謂求得解脫若不再視解脫自在,那又有什麼可得呢?所以說,業道即是解脫

3、再其次,苦道即法身智者曰,當苦與生死法身與樂聯繫起來時,兩者就是對立事物了。只要不再將一體之現實一分為二,吾人就知道,苦非生死,何所所可憂?法身非樂,又何所可喜?實相猶如虛空,無得亦無失。故苦道與法身相即。智者強調,三道之所以與三德不異,乃在於三道具足成佛之因,而三德則是成佛之果。有因才有果,果從因來,故因果相即一體。是名上上智觀十二因緣得佛菩提。[5]

「三道」與」三德」的認同,可簡單的歸結為不再受這兩個概念范疇束縛,而達到對實相真理的認識。也就是說,如果我們不把煩惱道與暗聯繫起來,也就沒有與之相對的菩提智是明的概念若不把業道定義為縛,也就沒有與之相對的解脫自在概念若不把苦道界定為生死也就沒有法身是樂的概念了。如此,「三道」的概念就不再具有消極含義,而我們也無需要用「三德」來破除其對立的三道之消極面了。當人們擺脫了概念的束縛後,煩惱道即般若德,無需用般若煩惱;業道即解脫德,無需掙脫業道才能得自在;苦道即法身,無需了卻生死而得成佛之常樂。

三、三軌橫通十種三法

大師的三軌說即是揭示事物之間的相即,也是契入諸法的理論。為論證三軌之為一大佛乘,大師將三軌放在縱和橫的深度和廣度來討論,謂佛乘縱橫無礙。三軌豎通十法界、十如是乃是佛乘豎通無礙;三軌橫通十種三法(即三道、三識、三佛性、三般若、三菩提、三大乘、三身、三涅槃三寶、三德)便是佛乘之橫通無礙。此十種三法大師對無量佛法的歸類概括,是對從凡地之佛因直至覺悟佛果修行階梯的提綱挈領的總結。大師指出其逐級遞進的關系,曰:

三道輪廻,生死本法,故為初。若欲逆生死流,須解三識、知三佛性、起三智慧、發三菩提心、行三大乘、證三身、成三涅槃,是三寶利益一切,化緣盡,入於三德,住秘密藏雲雲。[6]

眾生皆是從凡地開始修行的,而凡地的性質一言以蔽之,就是無明煩惱惡業、苦三道性相。眾生既被三道糾纏,就流轉輪廻不已。故智者將「三道輪廻」放在首位。而修行解脫首先體現在對庵摩羅識、阿黎耶識、阿陀那識三識的理解上。故「解三識」為第二步。對第九識凈識的認知使行者了知眾生皆具三佛性,所謂正因、了因、緣因佛性,乃成佛之依據。故「知三佛性」是第三步。這種對於佛性認知便使行者生起實相、觀照、文字般若智慧。故「起三智慧」是第四步。般若智慧生起便使行者發實相、實智、方便三菩提心,欲求證悟成佛。故「發三菩提心」是第五步。憑了此菩提心,行者便實際修行自度度他的法門,是為理乘、隨乘、得乘之三大乘。故「行三大乘」是第六步。因為此大乘之實踐,行者得以最終證獲佛果之三身,即法身、報身、應身。故「證三身」是第七步。證獲三身即意味著成就三種涅槃,謂性凈、圓凈、方便凈。故「成三涅槃」是第八步。既然大乘佛法不但自度,同時度他,利益一切有情,而此度他之行成佛陀之教法,由佛、法、僧三寶代表。故「三寶」為第九步。最後,佛果圓滿,即名法身般若解脫三德,並住寂而常照之秘密藏。故「入於三德,住秘密藏」是為佛教最究竟的歸宿。如此之貫徹始終之十種三法顯然也正是三軌的范疇,故兩者之間的類通是必然的。可以說,十種三法是三軌的彰顯,而三軌則是十種三法的實相。以下是智者大師所論之兩者之間的類通。

1、三軌類通三道。真性軌即苦道;觀照軌即煩惱道;資成軌即業道。

①何謂苦道即真性智者認為,世間之永無休止的生死無常相即象徵法身之常。常與無常是不可分割的。因有法身真性常住,方有生死無常之演變。

②何謂煩惱即觀照?智者曰,觀照所照之對象就是煩惱之惑,無惑則無照。既然觀照與煩惱相互依存,兩者就是一體了。

③何謂資成即業道?智者觀點是:無惡亦無善,惡業正幫助了眾生成就資成軌之功德善行。這可以舉《法華經》里的例子,從兩方面來論證的。一方面,那些罵詈佛陀前生-常不輕菩薩眾生,因其所惡業,而得以有此後世因緣,還值佛陀說法,聽聆教化,並皆得入不退之位。[7]顯然,此惡業乃是受教化的因緣,是眾生自身所造之業所產生的結果,所謂「己惡資己善」也。另一方面,則是人所惡業加諸行者所產生的結果。譬如佛陀惡人提婆多為其善知識。顯然,這是從「他惡資己善」的角度來說的。在《法華經·提婆達多品》中,佛陀惡人提婆達多的前世仙人,曾向身為國王佛陀前生宣說《妙法蓮華經》,故佛陀稱其前世為善知識,並授記其未來當得成佛。此故事的本意顯然是從提婆達多為善知識的角度來說其成佛因緣。但智顗用此故事所要表達的則是提婆多為惡人惡人提婆達多,卻成了佛陀證道的助緣,這便是所謂「他惡資己善」也。[8]

在這里智者大師出了一個極為重要的觀點,即善惡並非是絕對的,亦不凡夫眼中鼠目寸光的善惡為善則必謂可歌可泣,並不問動機及最終結果將如何;為惡則恨之入骨,亦全然不知其中的因緣轉換,三世相續智者善惡則是基於實相理性上的法界善惡一體互含的觀念現象世界實無絕對的善,亦無絕對的惡,善惡乃是凡夫眼中的分別。行者若能體解善惡之無分無別,其在時間、空間的流程中乃相對而轉化,則已契入無二無別的絕對實相真諦了。智顗三軌通三道的理論所要說明的是,實相真諦無所不即,典型地表現為敵對相即之「煩惱菩提」,「行於非道,通達佛道」的觀點這是因為,諸法所含藏的無非是實相法性,亦即是表現為善、惡的相即相融和不可分割性。故欲說明實相之絕對性和無限性,即可從善、惡一體而相對,並且互相包含的角度來論證。這就是所謂的:「開諸愛論實,魔界即佛界故。行於非道,通達佛道。一切諸法中悉有安樂性。」[9]

第二,三軌類通三識。如果說,以上之三道與三軌的相即還只是理性面上認知,那麼,真正能為此相即理論作依據的則是唯識理論。庵摩羅識即真性軌,阿黎耶識即觀照軌,阿陀那識即資成軌。智者認為,第八識阿黎耶識應同時具有生死種子智慧種子,若生死種子熏習增長,即成分別識,為第七識阿陀那識,是輪廻之因。若智慧種子熏習增長,即成凈識,為第九識之庵摩羅識,是成佛之因,故與真性軌相即。雖然阿陀那識是輪廻之因,但正因為如此,才有眾生了生脫死之善行。無輪廻之苦亦無追求解脫之必要。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阿陀那識即資成軌也。至於阿黎耶識,能分別令生死種子智慧種子熏習增長,此二種子皆可令眾生解脫成佛,故阿黎耶識即觀照軌也。智者指出,此三識是一法論三法,因阿黎耶而可論及三識;亦是三中論一,此三識仍可歸結到阿黎耶識。吾人若深入探究上述之三識,會發現其根據應該是建立在眾生本具之三因佛性之上的。三識的作用顯然是依託三因佛性而存在的,故知曉何謂三因佛性行者能否生起智慧關鍵

第三,三軌類通三因佛性真性即是正因佛性,指眾生本具的實相真理。觀照軌即是了因佛性,指眾生本具的獲得證悟實相智慧能力。資成軌即是緣因佛性,指眾生潛在的積功累德的能力,能使眾生本具的實相真理得到顯現,而成佛果智者稱三軌與三佛性的認同是」理佛性」,是理上的佛,是眾生本具之真性。然此真性之理尚未開顯,有待修行而在事上得證佛果

第四,三軌類通三般若。上述對理即佛的了知就能生起般若智慧真性軌是實相般若,為廣大深遠之境界,指真理之境。觀照軌是觀照般若,為如來廣大深遠之知見,能契入實相之智慧。資成軌是文字般若,指因此廣大深遠知見而假借文字,以行善巧方便度眾之實踐。智者曰,三般若分別是境、智、行三妙之相也。

第五,三軌類通三菩提。由上述之三般若智慧,而引發追求成佛之三菩提心。真性軌即實相菩提,乃以實相之理為道,了悟實相之理是包含一切而無有分別的。觀照軌即實智菩提,乃以智為道,了悟契合實相理之智慧。資成軌即方便菩提,乃以善巧逗會為道,了悟自在教化眾生作用

第六,三軌類通三大乘。上述之三菩提即能令眾生得以行三大乘而自度度他。真性軌即理乘。謂實相之理性無所不在,故處處都能任意」運荷諸法」。觀照軌即隨乘。謂隨於實相之境而契入佛智。資乘軌即得乘,謂由於隨乘而證得佛果,既使自身解脫,亦能說法而令他人解脫

第七,三軌類通三身。行了上述之三大乘便即證得佛果之三身。真性軌即法身,是證顯諸法實相而常住湛然之身,屬理法聚。觀照軌即報身,是顯現相好莊嚴智慧微妙之身,由智契理,報得此身,屬智法聚。資成軌即應身,順應所化眾生之機性而顯現之三十二相[10]之身,能隨機應現,說種種法,度諸眾生,屬功德法聚。

第八,三軌類通三涅槃。得證三身便是成就涅槃真性軌即性凈涅槃,屬理性實相之常自寂滅之相。觀照軌即圓凈涅槃,屬修因契理所成,寂而常照之相。資成軌即方便凈涅槃,指善巧應機,雖不不滅,而稱涅槃,現薪盡火滅之相

第九,三軌類通三寶佛陀之自行化他的過程至三涅槃已告一段落,整個佛教體系乃歸結至由佛、法、僧一體三寶組成。真性軌即法寶,謂法性至理,可尊可重,屬理和。觀照軌即佛寶,謂佛智契理,可尊可重,屬事和。資成軌即僧寶,謂事理和合,此和可尊可重也。

第十,三軌類通三德。果德圓滿乃是佛教最究竟的意義,大涅槃所具之三種德相法身般若解脫所表達的乃是常住湛然之法性實相常、樂、我、凈的本色。真性軌即法身代表實相理性具足。觀照軌即般若代表契理之智慧具足。資成軌即解脫代表諸法無染無住。

四、三軌豎通十法界

至於三軌豎通十法界、十如是,乃是從三軌之從因至果涵蓋修行始終的特性而來十法界(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天、聲聞、緣覺、菩薩、佛)中每一界的特性又都是由十如是(如是體、性、相、力、作、因、緣、果、報、本末究竟等)反映出來的。根據智顗」一念三千」的理論,[11]凡夫一念心,即具十法界何者十法界即是實相的顯現。既然眾生本具實相法性,那麼,十法界在在處處,亦無時不在眾生心念中了。一念惡即是地獄餓鬼畜生,一念善就是人、天,而一念慈悲就是佛、菩薩。若眾生心念中不同時含藏整個十法界,如何會有不同的法界顯現呢?顯然,當下一念即包括全體,一即一切也。而全體亦只存在於每一念中,所謂一切即一也。而眾生之所以會在某個特定的時候表現為與某一界相應,按照智者的理論,那隻不過意味著,一念善即是善顯而惡隱,一念惡即是惡顯而善隱罷了。善、惡本是一體,唯有隱、顯的區別。隱的一面並非因其隱而不存在,顯的一面亦不能因其顯而取代隱藏的一面。善惡是可以互相轉化的,猶如冰與水的關系,乃是一種因緣而起的存在於同一實相體中的狀態。故智顗視十法界的十如是為三法之始,因為每一界的十如是完全可以由三軌來詮釋。

上述有關智顗善惡相即的理論,乃是大師圍繞著成佛這一宗旨具體開展的,充分體現了大師圓融哲學功用性的特色。若我們把握了天台善惡相即的超越二元對立佛教哲學成佛並非遙不可及,而是在我們念念相續的對萬法高屋建瓴的認識之中。

--------------------------------------------------------------------------------

[1]《法華玄義》,《大正藏》冊33,頁743下。

[2] 《摩訶止觀》,《大正藏》冊46,頁56中。

[3] 參見《法華玄義》,《大正藏》冊33,頁743下-744上。

[4] 參見《法華玄義》,《大正藏》冊33,頁744上。

[5] 參見《法華玄義》,《大正藏》冊33,頁711中。

[6]見《法華玄義》《大正藏》冊33,頁744上。

[7] 《法華玄義》,《大正藏》冊33,頁746上。有關常不輕菩薩故事,參閱《法華經》,《大正藏》冊9,頁50下-51中。

[8] 參閱《法華經》,《大正藏》冊9,頁34下。

[9] 《法華玄義》,《大正藏》冊33,頁781下。

[10] 三十二相系佛之應化身具足之三十二種殊勝容貌與微妙形相

[11]「一念三千」的意思是,每一法界具其它九法界,並具十如是,十界互具為百界,百界即具千如是。此千如與眾生國土五陰世間而成三千世間,盡一切諸法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