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燕珠居士:佛法要義 結語

佛法要義

結語

人的心終日為色聲貨利、名聞權位而向外馳求、貪求,雖終日追求,終日不得滿足,內心永遠得不到安樂人心是無法由外境的一切得到滿足的,茫茫的人大海,若是漫無方向的亂闖,是一件極其危險而可惜的事。佛法是說人生從何處來,死後何處去,現實的人生又該怎樣度過,才能獲得內心安詳安樂,才能安登光明彼岸。依佛陀開示人生世間緣起的,人生世間是無限復雜的因果關系緣起自他前後延續的關系,展轉又互為因果緣起世間緣起人生就是這樣能動被動、自他關系網路

我們的生命生滅無常、不斷變化,後後不同前前、延續不斷、永遠相續人生孩童到老年,無時無刻不在演變中,今晚睡覺明早起來,一期舊的生命結束,新的一期生命又接著而來,並不是死了就完了。年青不努力、不學一技之長、不勤勉工作,年紀大時,生活就成問題。把這簡單原理推廣起來,要想後生比今生更好、更聰明、更幸福今生就得好好做人。說明生滅無常相續不斷、共依共存的佛法,可以使我們往向上向善的目標努力。由於人生社會絕不能單獨存在,必須互相扶持,展轉依恃,所以必須培養互助互愛的美德,獲得自他和樂共存,於是佛法修行的主要內容,就是自利利他。不但要自凈其心,自了生死,更要重於利他,在一切時處,每件事、每句話中,以利他為前提,如同剷除雜草,不但要連根拔除,更要培植一些有用的花草,供人欣賞。修學佛法要依戒定慧三學,定慧雙修,福慧增長。

學佛不但要做一個好人,還要具有一種崇高的目標——成佛,縱使一生不能成辦,只要精進努力將來總要完成。

佛法說五乘,人天乘是佛法基礎,不是佛法的重心,因為做一個人是本分之事,即使生天也不希奇,雖然天國比人間快樂得多,但仍在三界之內,天福享盡終必墮落,仍有生死輪回(samsara)之苦佛法人生的真義,是教人在人生中,學聲聞緣覺的出世,學菩薩成佛自利利他,入世與出世無礙。學菩薩行趨向佛道,是不離人、天、聲聞功德而漸漸展轉向上的,這雖然要經悠久的時間和廣大無邊功德的累積,然而有此高尚目標在前,就可助長人在一生中,欲樂精進、向上向善,至少不致於意志消沉而墮落,如此的人生便充滿意義了。

人身(manussatta)人生是善業所得,現生行為的善惡,成為未來升沉六道的樞紐。六道是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peta)、地獄。可惜一般人誤解佛法,所以僅有人生是苦的嘆惜,少有人身人生難得的慶幸。人生不但有意義,不但能發現意義,而且能實現常樂我凈、涅槃寂靜、即人生而直達佛道人身人生是何等的難得!

尋求自我解脫之道,不是靠外來力量人類只要肯努力就能獲得無上的智慧,都可以和佛陀一樣達到佛陀境界佛陀只是一位指示道路的老師,指導信徒走向他們各自解脫的道路,如同醫生診斷病情,開出葯方,而病人必須自己去試用葯方。人要自己的行為負責,遭受苦果或享受樂果為善作惡都是自己的事。

「為法而努力的人專心於道,肯定會成就菩提證得羅漢果。」①[①《中部》第22經。]理解四聖諦無需盲目的信仰世俗的人可以自身經歷苦諦、集諦,證得果位的聖者,可以體驗滅諦、道諦。

強制信仰宗教迫害、宗教狂熱與佛教毫無關系佛教兩千五百多年的和平發展中,沒有因佛教名義而流過一滴血。佛教教義充滿慈悲智慧,提倡秩序自律,尊重彼此,互相關愛。佛陀人類乃至一切眾生都施予忍辱和悲憫。在已知的人類歷史中,佛陀努力消除奴隸制度種姓制度男女僧俗、貴族、平民、貧富、貴賤、知識分子、文盲、農民漁夫、妓女、武士、拾荒者、婆羅門都一律平等自由地被接受加入僧團,給予均等機會,提升了人的尊嚴佛陀寬廣的胸懷和雅量,吸收了各種姓婦女出家,在歷史上,第一次建立了比丘尼僧團。①[①《長老尼偈》巴利聖典協會翻譯叢書之一,c.a.f rhys.davis譯。]

佛教里,相信個人的意識創造了自己的業力,並為他個人的行為負責,解脫要靠自己。苦的解脫,必須靠自己身口意的行為。「我已向你們指出解脫方法——法,真理要自己來證悟」②[②《中部》第38經。],「自己是你們自己的歸依處」③[③《法句經》第160偈。],「你們自己應當精進如來只能指示你們道路。」④[④《法句經》第276偈。]在三十七道品(bodhakkhiya-dhamma)中,精進(viriya)就出現九次。「阿難陀,於此世間精進、善思、警醒、棄貪、恆常正念身、受、心、法」⑤[⑤《中部》第1品。],「以自己為島嶼,以自己為歸依(attadipa vihatatha atta-patisarana),以法為島嶼,以法為歸依,不外求依止(dhammadipa viharatha,dhamma patisarana,nanna patisarana)。」①[①《涅槃經》第14章。]

佛教徒絕對自由地實踐自己的自由、開發知識乃至自證佛果,因為每一個人都是未來佛陀佛教徒很自然地把佛陀所說引述為權威,但佛陀本人卻放棄了一切權威。佛陀告訴真理的追求者,不要僅僅以他人的權威而接受一切,而要運用自己的理解能力自我判斷事情正確錯誤

佛法認為宇宙間的一切是由各人自己造成的,是自作自受、共作共受的業感定律。相信佛法的業感緣起就能相信世界穢凈、個人成敗、一切的一切都是以前與現今業力所召感,就不怨天尤人業力既是可以改進,就會從現在開始向上向善,前途自然充滿無限光明學佛者明了這一道理就會在日常生活的起心動念中,儘力清凈自己。

佛法宗旨是度一切苦厄,佛陀弘揚佛法目的,只是為了人類(眾生)的憂苦困厄,所以學佛者不但自己要求解脫也要自利利他,解救他人度一切苦厄,去除一切憂苦。

世間苦厄的問題所在,在於人類自己。人類苦厄的問題綜合如下:

1.欲諍:內心有貪愛、貪慾煩惱作祟,所以不斷引起紛諍不和樂痛苦經濟物質享受的欲愛、男女間的欲愛、家族繁榮的欲愛……,都是欲愛。「隨其技術以存自活,或作田業……或奉王事,作如是業,求圖錢財若不得者,便生憂苦愁凄懊惱。……若得錢財者,彼便愛惜,守護密藏……亡失者,便生憂苦愁凄懊惱。以欲為本故,母共子諍,子共母諍,父子兄弟、親族之間展轉共諍……。以欲為本故,王王共諍,民民共諍,國國共諍。彼因共相諍故,以種種器杖轉向加害,或以手投石擲,或以杖打刀斫。」①[①《中阿含·苦陰經》。]這是一幅活生生的、以物慾為主的鬥爭圖。

為了各種欲愛,人類陷於無邊痛苦之中,慾壑難填,享受與佔有是愈多愈精美愈好,雖然用不了那麼多,也還是想要佔有,總是不斷求取自我欲愛的滿足。

2.見諍:是以自己不完正確見解理論,執為是最正確的執見,希望別人接受。只有我的意見、我的思想、我的做法才是對的好的、可以存在的,其它都是錯的、壞的、不應存在,這就是惡劣的見諍。這就如同盲人摸象的故事有幾個盲人,從來沒見過大象,象師牽著大象讓他們摸摸象的身體大家都說:「知道了,原來象是這樣的。」有的說:「象如一根棒子」,原來他摸到象的鼻子。另一位說:「象如畚箕」,他摸到象的耳朵。又一位說:「象如牆壁」,他摸到象的身體。還一位說:「象如掃帚」,他摸到象的尾巴瞎子們都以自己所接觸到的、認為象就是自己知道的那樣,不知道自己是「以偏概全」產生了錯誤的論斷。這種堅持己見,容易演成意見斗諍,加深人類苦痛

3.慢:是貢高我慢、固執己見、不肯心悅誠服_、不肯虛心承教,縱然明知自己不行、什麼都不如人,也不肯認輸,還要藐視對方,這就是卑慢。

4.痴:是不明事理的蒙昧錯亂,其中最根本的是不明無我。若是不能正覺緣起無常無我的人生,而直覺有我就是我痴。欲與見的執著已經問題多多,加上慢心的推波助瀾,物質思想的斗諍問題就更形嚴重。我痴是我慢、我見我愛的根源,也是見諍、欲諍的根源,這樣的人生,當然不離憂苦。

生死輪回中的凡夫,無法斷盡世間煩惱,只有佛法可以救濟世間苦厄,方法有四:

1.對治物慾的愛諍:

①少欲淡泊:不縱心逐物,一切隨緣知足,遇到什麼就什麼,得多少就多少,隨緣而安。

②正命:是正當經濟生活。貪污舞弊、大斗小秤、巧取豪奪、吞沒寄存等等都是邪命,都是不依法而獲得財物學佛者依法修學,過著合法的經濟生活,守法知足而無諍,就可減少苦憂。

③利合同均:不患寡而患不均,保持財物的均衡,苦痛就少。

④施與戒:孝養父母、事奉尊長供養三寶、對貧窮、鰥寡、孤獨殘障者的慈善福利事業都是布施布施者養成損己利人的品格,不會對物慾有過分的追求。戒的基本是五戒五戒中的不與取(戒盜)就是針對物慾的非法取得而設。

2.對治偏執的見諍:

對治偏執佛陀一貫採用緣起法,緣起中道中道即不落於兩端的偏見。佛在世時,當時的外道有種種偏執:或執為常,認為生命常住不變,或執為斷,認為生命一滅永滅,不再受生。佛法離此二邊說「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的緣起中道,惟有依緣起正見,才不致落入二邊,而從種種偏見中脫出。

為緣能起的人宇宙,任何一種現象生起,絕非獨立孤立、突然而生的,而是依種種關系條件、主因助緣的和合、循著必然的法則生起消滅,沒有單一因。就以「看見」這個現象為例,它是有種種因緣的:①有能見的眼根(視覺神經);②有所見對象(境)有分別的心識;③以上的根境識三者有賴觸來綜合相關的活動,才能引起心理作用有注意力(作意),否則就心不在焉、視而不見;④有光線、空間等其它因緣。可見並不是有就能見,有心就可見。佛陀始終以緣起來說明中道,若能從緣起觀點來了現象就不會偏於一邊了。佛說緣起觀是就事論事,依緣起掃蕩一切偏見,依緣起顯示中道

3.對治慢:

人人都有慢心,總是直覺自己應該超勝別人。人的慢心在受到欺侮或誹謗時,最難控制。其實,優勝只是某一階段情況,沒有永久性,只是種種因緣所造成,佛法平等來對治「慢」病。人類智能職業盡管不同,然而人類的本質是平等的,是以道德道德的行為來決定人的高貴或低賤的,眾生應具真正的慈忍,對眾生苦痛快樂要給予慈悲關心,有平等觀,有慈忍心,就可以降伏傲慢

3.對治愚痴

偏見由愚痴而生,若要舍離愚痴要有正確知見(智慧)。正見有二:

世間正見:是知凡知聖,知善知惡,明辨善惡,知因知果,離惡行善,確信正法切實修行就可以脫離生死而成世間聖人(佛菩薩、辟支佛、阿羅漢)。有世間正見世間善人,然而,世間的賢聖雖能善化人間,減少社會罪惡,解除人類的一些憂苦,終究還不能解脫生死的束縛,所以還需出世間(勝出、超勝世間)的正見

②出世間正見是從緣起法則中,理解個人、社會以世間一切萬事萬物的實相,理解世間一切都是相互關系、不停變化的存在。是從無限復雜的人生中,確知自己是前後延續、自他依存、因緣和合而有,沒有實性、沒有一真實自我可得世間萬有的存在都是如此。

緣起法是無恆無定的無常性,無常的必然是無我的(無主宰性)。知道無我就不會以我為中心,就會尊重別人而與人和諧共處。無我正見能治眾生無始以來的病根——以自我為中心的錯見,因而不固執己見,不會因私我、我家、我族、我國而引起人間的無邊痛苦

總之,佛法正確性就是將現實人間的一切憂苦問題,歸結到我們自己。現實人間惟有人類能毀滅人類自己,也惟有人類能救人類自己。真要拯救世界的擾亂,救濟人類的憂苦,惟有信仰佛法,將佛法精神義理應用到自己的身心、應用到家庭社會,大家共同發菩提心,行菩薩道,實踐佛法,發揚佛法

真正的佛弟子了解佛陀、了解佛教,不能單單在相好圓滿出家成佛說法入滅的形跡上建立信仰,還必須把握佛陀這位人間導師真理自由的追求體悟,這樣才能使自己在理智信仰生命中,奠定堅強的信念

佛陀之所以為佛陀,在於佛陀體性生命。「見緣起便見法,見法便見緣起」①[①《中阿含》卷7,《中部》第28經。],這是佛陀法身苦行沙門瞿曇所以被人稱為佛陀是因為他體悟了人生真諦——緣起正法:因為因緣關系的和合而現起,因為因緣關系的分離而轉化。佛陀定慧的實踐中,觀緣起的如幻而證悟緣起的寂滅,甚深微妙法,從緣起的悟人而顯現出來,具有這樣的正覺內容才稱為佛,這是佛教教義核心。如果我們也能悟解這緣起的寂滅性,就能正確窺見佛陀之所以為佛陀

佛弟子能在聽聞思惟中,獲得緣起正見就是信解見佛。能在定慧的實踐中,通達緣起法的正見就是證悟見佛。釋尊在世時,有一次廣大的集會,大家都去見佛,弟子菩提在山邊考慮是否也去見佛。他思惟佛說緣起即見佛,我何不內觀緣起?於是他趺跏而坐,觀察一切法從緣而生無常演變,他從無常的觀照中通達苦、無我的法性空寂,契入不生不滅的寂滅聖境。釋尊對一個最先見佛的弟子說:「須菩提先見我身」。緣起性空、性空緣起佛陀法身佛法的精華在此

使我生死輪回、頭出頭沒、不得自在最根本系縛就是欲諍、見諍、慢疑痴,這些染著如膠水黏物,如磁石吸鐵,使我們的內心生起顛倒慾望,發展為貪瞋痴煩惱形成系縛,由此造業更系縛到未來

佛教信仰讓人看清苦的根源,讓人明了生命無常、苦、無我讓人了解世間一切是緣起的和合相續世間的一切是互相依存、彼此平等學佛者了解生命真相後,就會更加註意自己的語意三行,透過身語意的行為利益自己、利益他人,經由實踐戒定慧的八正道,將負面行為轉化成正面行為,獲得精神心靈力量,凈化思想、發展心識、從而改變人生

解脫是解粘釋縛,以緣起三法印的般若智慧勘破無明妄執,便能不起貪愛染著而無憂無怖,「人從愛欲生憂,從憂生怖,若離於愛,何憂何怖。」①[①《佛說十二章經》。]離無明是理智的,是慧解脫。離貪愛,是情意的,是心(定)解脫,必須這兩方面都得到了離系解脫才是解脫佛法解脫是廓清無明的迷謬、貪愛的戀著,所以必須是定慧齊修、定慧均修的俱解脫,才契合解脫理想

聲聞聖者解脫後,在立身處世上,表現嚴謹拔俗的風格,純潔超脫,越脫一切,少事少業少希望,簡朴恬淡自足,淡泊近於孤獨,視金錢毒蛇,外表像是貪乏清苦,內心卻充實無比。

大乘聖者解脫後,和而不流,內心純凈超脫,更能熱忱勇於為法為人更能供養三寶,濟施貧困,心胸廣大,氣象萬千,不嫌功德多。不但自己富餘豐足,也希望別人如此,而且於人於物從不嫌棄,也不厭倦。不像凡夫所求無厭,都是為了自己,大乘菩薩所求是為了一切眾生菩薩難行能行,難忍能忍,在寧靜恬淡的心境中,勝過一切。利(labha)衰(alabha)、苦(dukkha)樂(sukha)、稱(pasamsa)譏(ninda)、毀(ayasa)譽(yasa)的八風,對解脫聖者不動於心的。

佛入涅槃時,煩惱未斷的佛弟子痛哭流涕,煩惱已斷盡的解脫弟子,只有世相無常感覺,默然而已。中國莊子,妻死鼓盆而歌,那或許是內心矛盾痛苦的無法舒泄,若能真正的解脫,固然不必哭,也不必鼓盆而歌。

煩惱習氣完全銷盡,才能到達究竟圓滿解脫境地——佛地。佛陀時代弟子阿那律時常罵人,大迦葉聞歌起舞,他們雖有智慧破除了煩惱,然而身心難免仍然遺剩過去煩惱的習(慣)性,都不算究竟圓滿解脫

完全破除無明、貪愛、習氣、染著而自心作主,寧靜地契入真理之中,便是離系縛、得解脫,那時所得解脫法樂,如釋重負,渾身輕快。這是身心的輕安自在,離系之樂惟有親身才能體會。我們所認識的世間的一切,都只是抽象幻相的意境,所寫所說語言文字都只是假設的符號,不能表達事物的實相。若要真實體悟一切法的本性,就一定要遠離這些相,離語言相,離文字相,離心緣相。

解脫聖者,於所悟不忘失。解脫聖者不憂不悔,已作的不起追悔,未來不生憂慮,只是行所當行,受所當受,真正的心安理得。解脫聖者不是未證前的睡不安枕,食不知味,而是飢來吃飯困來眠,吃也吃得,睡也睡得。解脫聖者由於真性真知灼見,由於內心流露的絕對自信、無疑無惑,所以不再為他人的舌頭所轉,不再為外境動搖。解脫聖者心境——法樂,不是一般的喜樂,而是離喜離樂,於平等舍(sankharupekkha)中湧出的妙樂(ananda)。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