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叔迦居士:三藏十二分教(周叔迦)

三藏十二分教

周叔迦

第一節  緒說

研究世間學問,第一須要知道世間書籍的種類,所謂經、史、子、集;第二要知道世間書籍的體裁,譬如《書經》有典謨訓誥,《詩經》有風雅頌,文學有詩詞歌賦等。研究佛學當然也是如此,第一:佛經的種類即是三藏」,所謂經藏、律藏、論藏。第二:佛經的體裁即是「十二分教」,所謂長行、偈頌、重頌、方廣、希有因緣、譬喻、本事、本生、授記、自說、論議。

第二節  三藏

經是漢語,梵文是「修多羅」。古來對於「修多羅」這個字應當翻不應當翻,有甚多的辯論。對於個字意義有許多的解釋,現在僅略舉幾個重要而普通的來解釋:第一,修多羅翻作「經本」。經是佛的言教,這些言教都根據真理,便是有本,所謂「理為教本」。佛有言語之後,他的徒眾方能有所討論,便是為本,所謂「經為論本」。因為經是總說,是先說,是略說;論是別說,是後說,是廣說。總是別本,先是後本,略是廣本,所以經是論本。第二,修多羅翻作「契經」。契是契當,契合的義思,佛所說的言教是一方面契當於人情,同時又契合於法相的。第三,修多羅又翻作「直說語言」,是即無有聲韻,散文的意思。第四,修多羅又翻作「蜒」,蜒之貫穿散漫的花而成為花鬘的。世間散漫真理,經佛的言教而貫穿成為有組織系統學問。雖然有五種翻譯,但是普通只用「經」字,是借用中土聖人之言為六經的意思。律也是漢語,梵文有四個不同的名字:第一,「毗尼」,意思是「滅」,有兩層意思:一就作用說,律是解釋滅除過惡:二借成就說,律能生起寂滅的果證。第二,「木叉」,意思是解脫,亦有兩層意思:一就作用說,律能免除過惡,二借成就說,律能生起解脫的果證。第三,「屍羅」,意思是清涼戒律能止息身、口、意三業的過惡,令身心得到清涼。第四,「優波羅叉」,意思是律,即是調伏過惡。四種名詞之中,梵文多用毗尼,中文多用「戒律」。論也是漢語,梵文三種不同的名字:第一,「優婆提舍」,意思是「論議」,大凡解釋經文的叫作優婆提舍。第二,「阿毗曇」,意思是「無比法」,何以無比呢?因為所討論的道理在一切分別之中是最好的;能討論的智慧在一智慧之中也是最高的。第三,「摩德勒伽」,意思是「行境界」,是生起修行所依止的。這三種名詞之分別,即是釋經的論是優婆提舍,宗經的論談理論的是阿毗曇,宗理的論談行持的是摩德勒伽。

佛教學問,總括起來只有三種,第一是戒學,第二是定學,第三是慧學。修行的次第是由戒生定、因定發慧。三藏之中全都是討論這三種學問,但是各有偏主。經藏是以定學為主的。何以呢?佛經都是直接彰明法的本體目的在使修學的人安心正念的。律藏是以戒學為主的,這是明顯的了。論藏是以慧學為主的,因為論中是詳細解釋一切法的義理,令修學的人能明白了知的。所以修學三藏的次第,是應當在嚴格持律之下,先研究經,後研究論。可見三藏之中,經、律二藏是根本,論藏是枝末。經、律二藏之中,經為本,律為末,經是「化教」,律是「行教」,經是令人集善的,律是令人離惡的。單就論藏之中也有二種,阿毗曇為本,摩得勒伽是末,阿毗曇是演繹經的,是泛釋法相的,也是化教;摩德勒伽演繹律的,是辯宣行儀的,也是行教。

當佛在世的時候,不過到處演講,並無記載,佛涅架之後,諸大弟子召集一千阿羅漢共同纂集佛的遺言,成為經、律、論三藏這叫作「結集」。結集三藏的主持人是迦葉尊者。結集經藏的提出人是阿難,結集律經的提出人是優婆離,結集論藏的提出人有說是阿難,有說是迦葉這是小乘經典而言;至於結集大乘經的主持是文殊師利菩薩,提出人是阿難等。其後小乘經過數次的整理,所以在印度小乘有一個有系統的藏:其中經藏即是《四部阿含經》,律藏即是《五部律》,論藏即是《六足發智毗婆沙》等。大乘經典多是各部單行,始終未曾合並整理,所以在印度統指大乘經典為「方廣經論」。至傳來中國以後,所有佛教經典不在四部之內,經梁、隋、唐諸代帝王國家的整理,總匯大小乘經、律、論編纂目錄刻板流通,而成為《釋藏經》。

三藏是一般最普通的分類法。但是還有其他的分類法。第一,總括起來都名叫「內典」。第二,就兩門來分即是大乘經與小乘經,大乘經是「菩薩藏」,小乘經是「聲聞藏」。第三,就三門來分類有三不同:一即是經、律、論三藏;二是就三乘來分作「聲聞藏、緣覺藏、菩薩藏」,三是分「圓、漸、頓」三藏,圓即是小乘經,漸是由小乘進人大乘的,頓是直談大乘的經。第四,就四門來分有兩種一是於經、律、論三藏之外又加「雜藏」一種,二是於聲聞、緣覺、菩薩之外又添「人天」一種經。第五,就五門來分,即是於經、律、論、雜之外單辟一分菩薩藏。第六,就六門來分就是大小乘各分經、律、論三藏。第七,就八門來分,就是大小乘各分經、律、論、雜四藏。雖有種種的分類法,還是分三分為最普及而合法。

第三節  十二分教

十二分教即是佛經的體例。古來叫作「十二部經」,因為「部」的名字太含混,所以唐玄奘改稱十二分教。十二分中前三分是就文體說,中六分是就事情說,後三分是合體、事說的。前三分中就是文與詩。第一是文,就叫作「長行」,普通用梵文譯音,叫作「修多羅」;第二是「偈頌」,就是韻言,偈是梵音,頌是漢語;第三是「重頌」,是在長行之後重述的韻言;第四是「方廣」,就是談論高深玄理的;第五是「希有」,就是敘佛的神通感應,而世間所未曾有的;第六是「因緣」,就是敘述說法的因由;第七是「譬喻」,借淺近的事來顯明真理;第八是「本事」,是說弟子或他人過去生中的事實;第九「本生」,是佛說自己過去生中的事跡。以上六門是就所說而分的。第十「授記」,是佛敘述弟子將來成就成佛狀態;第十一「自說」,是不經弟子請問而佛自說的;第十二「論議」,是為第子等分別法相的。以上三門中授、自、論即是文體,記、說、議即是事實,所以是體、事合論的。十二分教之中,本事、本生是說過去事的。授記是說未來事的,方廣所說是不屬於三世的。其餘九分是通三世的。一部經之中,可以具足一分,以至於十二分全有,是不一定的。

至於大乘經有幾分,小乘經有幾分?這個解釋是各家不同。可以有三種不同:第一家說:大乘經總名叫方廣,所以只是一分。小乘經談的理淺所以是其餘十一分。第二家說,大乘經只有九分,即是除去因緣、譬喻、論議三分;小乘經也只有九分,即是除去授記、自說、方廣三分。第三家說大小乘經各各都有十二分。三說之中以第三說為合理。

(載於三十年十月《佛學月刊》)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