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叔迦居士:說戒

說戒

周叔迦

三界情形已經簡單說明了。這三界果報,所以有這三界原因是由於造業。那欲界三惡趣的原因當然是作惡,欲界三善趣的原因當然是修善,色無色界的因是修定,超出三界的因是修慧。因為我人是在欲界惡之上、善之初,所以修行必須先要止惡修善,這便是持戒然後再習定、習慧,所以經中說:「由戒生定,因定發慧。」

儒教宗旨是叫人止惡行善,所以與佛教的戒學相同,而缺少定與慧。道教宗旨是叫人抱一守神,所以與佛教的禪學相同,而缺少戒與慧。佛教具足三學的。

戒有兩種:一種是「性戒」,一種是「制戒」。性戒所禁止是本性的過惡。凡是這一類的事實,不論是佛教徒,或是非佛教徒,作了便是罪過。一切世間政治法律社會都是建立在性戒上的。假使人類不知性戒,人類便不能有一日的安寧。違犯性戒的人,不論是不是佛教徒都是要墮落在地獄餓鬼畜生之中的。儒教既是以戒為基礎即是禮樂問題,雖然與佛教所用的名詞不同,性戒的意義卻無差別儒教的五倫八德便是性戒,便是佛教所說十善十惡儒教是從善的一方面說,勸人應當行。佛教是從惡的一方面說,誡人應當戒,十惡是殺、盜、邪淫、兩舌、惡口、妄言、綺語、貪、嗔、痴。殺、盜、邪淫三種是身所作壞事,兩舌、惡口、妄言、綺語四種是口所說壞事,貪、嗔、痴三種是意所想的壞事不做這十件壞事便是十善即是不殺、不盜、不邪淫、不兩舌、不惡口、不妄言、不綺語、不貪、不嗔、不痴。這十善佛教的性戒,也是一切人類共居的原則社會安寧的基礎世間一切禍事是由不守十善、造作十惡發生的。

制戒是佛教制定的戒律,乃佛教徒所應當遵守的。這制戒依修行方式及淺深有七種不同,即是:三皈、八戒、五戒十戒、六戒、具足戒、菩薩戒。這三皈是戒體,即是一切戒的基本。以下六種都離不了三皈。這八戒、五戒二種是在佛教徒所應當遵守的。這十戒、六戒、具足三種出家佛教徒所應當遵守的。菩薩戒是出家在家二眾共同遵守的。

三皈即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是歸回,依是依靠。譬如幼兒流落街頭,無人撫養。一旦得遇親生父母,這幼兒一心歸回己家依靠父母。凡為佛教徒亦應如此。久遠來生生死死,在六道中輪回,如同幼兒流浪街頭。如今得聞佛法,知所應修行,如同遇見親生父母。所以對於佛,對於所說的法,對於遵守佛法修行的先進,應當如同幼兒回家依靠於父母,依靠於父母的教訓,依靠於兄長一樣至誠。受三皈的儀式是要請一位法師按照儀軌來開導證明的。佛教徒既受三皈之後,這皈依心念是不可一時一刻忘的,忘了便非真實佛教徒了。但是現在佛教徒認為受三皈僅是—種拜師的典儀。彼此問答也是說你皈依法師,我皈依法師。這句話是最不通的。因為皈依皈依三寶三寶之中的僧寶是一切僧眾,並不是單指某一法師。受三皈時的法師不過是一位見證者而已。受三皈的佛教徒應當說「我是從某一位法師受的三皈」便對了。這種言語錯誤可以證明對於三皈的意義不明了,也就是對於制戒的體無從得到,那還說什麼持戒呢?

在家佛教徒既受三皈之後便應受八戒。這八戒是在每月上弦、下弦、望、晦的日子受的。上弦一日是初八,望有兩日是十四、十五,下弦一日是二十三,晦有二日是二十九、三十。在這六日之中應當擺脫一切俗務,到廟中受持八戒:一不殺,二不盜,三不淫,四不妄語,五不飲酒,六不香華著身,七不歌舞伎樂故往觀聽,八不高廣大床。此外還有一件事,便是過午不食,由正午十二時起直到明晨天明,中間不準食任何物品,只可飲水。在這一日一夜之中應當以佛為標准,極力學佛生活,讀經修道。所以戒文中說「如佛不殺生,我某甲一日一夜不殺生」等。在古時印度在家佛教徒都如此。中國漢、晉時候也如此。不持八戒便不能算正式的在家佛教徒。但是現在因為星期休假的關系平時有公務在身,是不能行的。然而不能每月六日,仍當一月一日乃至一年之間有一日受八戒也是好的。

在家佛教徒既受三皈之後,經過相當的修養,便應受五戒五戒不殺、不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這是與八戒的前五項一樣。但是八戒是要學佛清凈五戒是盡凡夫心力而已。即如淫戒,在八戒之中制一切淫,在五戒之中只禁夫妻以外的邪淫。所以八戒只一日一夜五戒是盡一生的。

出家十戒、六戒、具足戒,既非我等在家佛教徒所需要,現在不談了。

其次即是菩薩戒。菩薩戒依據有兩種:一種依據姚秦鳩摩羅什譯的「梵網經」,一種是依據唐玄奘譯的《瑜伽師地論》。《梵網經》有十重四十八輕戒,《瑜伽師地論》有四重二十四輕戒。瑜伽戒有完整的組織,有開遮的條文。梵網戒有遮無開,條文雖比瑜伽戒多而意義不備。在《瑜伽論》中說:佛對於菩薩是在法會上隨機散說的,彌勒菩薩將各經所說菩薩戒綜集成一品。這《梵網經》即是隨機散語之一品,就完備說,《梵網》戒不如《瑜伽》戒,但是就精要說,《瑜伽又不如《梵網》。所以受菩薩戒的佛教徒對於這一經一論是不可偏廢的。在中國千餘年來都是依《梵網》。現在學法相的人以及學西藏密教的人,因為西藏菩薩戒宗《瑜伽》的緣故,多半皆主張《瑜伽》而廢《梵網》,似乎矯枉過正了。

七種制戒之中,前六戒是先受後學不受之前絕對不準學。唯有菩薩戒先學後受,大概是因為難持的原因罷。菩薩戒的條文繁多,恕不詳敘了。

(載於三十一年四月《同願月刊》)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