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修平教授:什麼是三句階段?

什麼是三句階段?

三句階段,即因、根、究竟,或作因、行、果,是密宗實踐從修因至佛果的三個階段,也是對密宗思想的一個根本性的概括。三句本來出自《大日經·住心品》,「菩提心為因,大悲為根本,方便為究竟」,意思是欲修密乘者,需發起清凈菩提心,以大悲行願,廣作佛事,方便自在,垂化法界成就佛果。以下分別略作闡釋。

第一,菩提心為因。菩提心,梵文buddhi-citta,意譯覺心,又作無上正真道意、無上道心,也就是求無上菩提之心。在佛法中,菩提心為一切諸佛種子,長養凈法之良田,只有發起此心繼而勤行精進,才能速成無上菩提。顯密二宗都對發菩提心十分的重視,將其視為一切正願之始、修行覺悟之根本。關於菩提心,各家的解釋不盡相同。《大日經》中以如實知自心菩提也就是以人人本具之自性清凈心為菩提心。《大日經疏》說:「此心如幢旗,是修行導首,猶如種子,是萬德本。」黃教祖師宗喀巴認為,菩提心就是「發心為利他,欲成等菩提」,涵蓋了兩個方面的內容:利他和正覺。密教中的菩提修法要有兩種:一種是依照「七因果」法,從感念生身母親恩德發起普度眾生出離苦海的意願;另一種是「自他相換」法,將貪著自利、不肯利他的心調換過來,推己及人,將心比心,做到像愛護和饒益自我一樣地對待他人。發菩提心是修行密法的第一階段,不可或缺,所以叫做菩提心為因,就這一點來說,密教與大乘佛教精神是一致的。大乘佛教雖不明言菩提心為因,但在具體的修行過程中也將發菩提心視為修習佛法的至關重要的一步。

第二,大悲為根本。悲,梵文karuna,意為拔苦,諸佛菩薩不忍十方眾生受苦而欲拔濟之,其心大悲也就是佛菩薩為救度眾生痛苦而生的悲憫心。大悲是四無量心之一,《華嚴經》說有十種大悲心,《寶雨經》說佛有三十二種大悲心。大悲通常又與「大慈」並用,慈為與樂,拔苦與樂即菩薩所行之大慈大悲慈悲佛道門戶、諸佛心念,對顯密二宗來說是極為重要的一法。尤其密教將慈悲置於其他一切修行方法之上,視之為修行的根本。在密教中,普為無量佛事,稱為大悲,「大悲」二字賅攝無量三密妙行,所以又稱大悲萬行。宗喀巴在《人中論善顯密意疏》中說:「大悲心亦是菩提心與無二智之根本。」表明大悲心不但與菩提心及般若智慧同等重要,而且還是後二者的根本所依。修行密法者的一切活動,只有以慈悲心來統領與指導,才可以任運開發,從而產生真實功德。因此,密教修行者在發起清凈菩提心後,更需要培養發起大慈大悲之心,以慈悲心廣作佛事迴向眾生

第三,方便為究竟。方便,梵文updya,意為善權、變謀,指巧妙地接近、施設、安排等。究竟,梵文uttara,事理之至極,也就佛法修行的最終境界佛教所說的方便主要指佛菩薩眾生之根機,用種種方法施予化益,誘引眾生入於真實法,故又稱權假方便、善巧方便。既然是諸佛菩薩為教化眾生所用的權益方法,那麼只要有利於眾生覺悟,不論清凈的善法還是染污的惡法,都可以採用。以清凈善法示與眾生,可以使之隨順;以染污惡法示與眾生,可以使之遠離。在大乘佛教中,方便法門的使用是為了證悟真理而不成佛的最終境界。但在密教思想體系中,這種認識發生了變化。密教主張「三密相應、即身成佛」,以手結印,口誦真言,心住三摩地,即可與大日如來相應,佛與眾生則完全成為一體,故在眾生肉身上,便可登上佛究極之果位,成就一切事業。這種思想理論是密宗所獨有的,在其指導下,方便就不再作為教化眾生手段和權宜之計,而被視為佛菩薩威德的顯現與大用,被抬高到了「三密之根源,醍醐之妙果」的地位,並為密教修行者開啟了一切方便之門。例如,戒殺、盜、淫等是大小二乘佛教共同遵守的根本戒律,一般情況下密教也是遵守的,但在特殊情況下,為了解脫眾生惡業果報,密教行者可以不受所有這些戒律的約束,而採取非常的行動以達到利益眾生目的。再如,佛教顯宗以淫慾為障道法,嚴格禁止,而密宗無上瑜伽部則以此為修道法,認為染欲也有調伏的功能。《金剛頂經》中說:「奇哉性清凈,隨染欲自然,離欲清凈故,以染而調伏。」密教以「樂空雙運」思想基礎的雙身修法,就是以淫慾為修道方便,從而達到以欲制欲的目的。以方便為究竟是密教的不共法,其根本目的在於「攝護眾生」,而不是滿足私慾,這也是密宗有可能誤解誤用的地方菩提心為因、大悲為根本是方便即究竟的基礎,作為密宗修道的三個階段,三者是不可分割的整體,這是正確理解密宗修行方式上之所以「不擇手段」的關鍵

(摘自《佛學問答》洪修平、許穎 著)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