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群教授:少林禪法中的佛陀系統

少林禪法中的佛陀系統

◎東南大學  董群

在中國文化中,對少林寺一般來講有三種文化現象一是禪宗所講的少林寺,可以稱為少林禪;二是拳法中的少林寺,可以稱為少林拳;三是武俠文化中的少林寺。三者之中,最為根本的是少林禪。

少林寺的禪法有兩大系統一是佛陀系,二是達摩系,前者在北朝時期是影響極大的一個禪系,而後者的歷史影響恆久,並確立了少林寺中國禪宗史上無可動搖的祖庭地位。在當今對少林禪的研究中,有重達摩佛陀的傾向,祖因孫貴,也在情理之中,但這恐怕對少林寺說是不全面的,所以我特意專門來討論一下佛陀禪系,以對少林禪在禪宗史中的地位有一個比較全面的展示。

這個佛陀系禪法,嚴格來講是佛陀——僧稠禪系,由佛陀始創,僧稠進一步發展,一度成為北朝的主流禪學,當它受到朝野共尊的時候,達摩系禪相對來說還處在潛龍階段

一、孝文帝少林寺的建立

少林寺北魏文帝專門為天竺來華高僧佛陀建立的靜修院,時間太和二十年(496),要討論少林寺的禪法,不能避開孝文帝

文帝(471年至499年在位)是個好佛的皇帝,在《魏書·釋老志》中,專門載有他奉佛的事跡。他在位期間,造寺院、度僧尼、設齋會、立僧制、交高僧、議佛學。他詔建的寺院,有建明寺、思遠寺、報德寺、少林寺等;承明元年(476)八月,他在永寧寺設大法供,度僧尼一百多人,親自為他們剃髮,授僧衣;他經常設齋會,太和二年(478),他在永寧寺設齋,赦免死囚犯人;太和十七年(493),他立僧制四十七條;他特別敬重高僧,如譯師鳩摩羅什、成實師僧嵩;他專門到過僧嵩的傳法寺院徐州的白塔寺,大讚僧嵩的業跡,又在羅什故居遺址上為羅什建三級佛塔;他曾和高僧道登徹夜長談佛理,又在永寧寺設會,令中書省和秘書省的官員都和僧人討論佛法;他自己尤重成實學,對禪學也很推崇。

佛陀是在這樣的佛教氛圍中來到魏境,受到孝文帝的關注和重視,在舊都恆安(即平城,今山西大同)和新都洛陽,孝文帝始終支持佛陀修行和傳法活動。在洛陽,孝文帝下詔在嵩山少林寺供佛陀作為習禪傳法場所,一切費用均由政府提供。可以說,少林寺一開始就是國家級的專門性的禪院是一個禪法道場。由於當時南北方的佛法有著不同的特點,一般來講,南方佛教重於義理而北方佛教重於禪法,少林寺的建立對於推動北方禪的發展無疑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當時北方已經流行著一些禪法,有的禪僧,並不是在寺的,孝文帝佛陀禪院,實際上也是為禪法確定了僧制意義上某種程度的規範性,後來唐代禪宗別立禪居,從一定意義上看,也是要回到孝文帝的這種規範。

二、佛陀及其禪法

關於佛陀的生平事跡及思想,僧傳以及其他資料中對他的記載非常少,今人只能略知一二。

佛陀,生卒年不詳,天竺僧人北魏時來華,先到北魏的首都恆安城,值孝文帝執政,佛教信仰之風甚烈,佛陀的傳教活動受到來自官方和其他各級信眾的大力支持,孝文帝他在恆安專門設立禪林,鑿造佛龕佛陀在此聚徒修禪,所需生活費用均由皇室提供。這一處禪林實際上是座具有印度佛教特色的石窟寺,恆安城內的富戶們又出資百萬,在城裡專門為他修造一處禪院,讓佛陀在室內習禪。孝文帝遷都洛陽之後,佛陀也隨之來到新都。他比較喜歡選擇幽靜之地用作修禪場所的,「性愛幽棲,林谷是托。」①所以經常到喧鬧的京城之外去尋找佳址,他選中了嵩山,常常離開洛陽嵩山來靜修,孝文帝得知後,索性就在嵩山為他建寺,取名少林寺

佛陀北魏有名的高僧之一,不論他到哪裡,在他周圍都會迅速會聚起一批信徒,在少林寺,「四海息心之儔,聞風響會者,眾恆數百。」②經常有數百人會在一起,寺院的規模,在當時也是不小了。佛陀晚年,把寺院事務交給了各位學僧,自己則搬到寺外,另擇一處房子而居。

佛陀所行之禪,當是印度小乘佛教的禪法,注重靜修,遠離喧鬧,擇僻靜處,一心習定。這和早期安世高所傳的安般守意禪法有相似之處佛陀剛到恆安時在郊外石窟中修習,這完全是印度佛教傳統做法他在禪定中能夠發出光來,有個小孩看到佛陀修習的房間從門縫里發出光,炎火赫然。這可能是印度禪法中的火光定一類。另外,從其弟子的所行禪法中,也可以看出佛陀本人的禪法特點。僧稠是佛陀禪系中最著名的僧人,他所修習的禪法中,最著名的是四念處法,這也可能是佛陀所傳。佛陀的禪法中還包括一些神通異術,這也是小乘禪法所常有的。

佛陀弟子,僧傳中提到的有慧光和道房,道房又傳僧稠,而僧稠後來又從佛陀本人受學,所以僧稠身份比較特殊,他既可以說是佛陀的一傳弟子,又可以說是佛陀的再傳。使佛陀的禪法得到光大發揚的,就是僧稠。

三、僧稠及其禪法

僧稠(480-560),或稱慧稠,俗姓孫,原籍昌黎(今屬河北省),後遷居巨鹿(今河北省邢台市北),早年對儒學和其他世典較有體悟,28歲時,投巨鹿景明寺的僧實法師出家為僧,不久便外出尋訪經論,遇到佛陀的「神足」道房,從他學習止觀法門。根據《佛陀傳》記載,是佛陀本人「令弟子道房度沙門僧稠,教其定業。」③也許佛陀對僧稠的事跡已有所了知。

然後,僧稠北上定州(今河北省清苑縣西南)的嘉魚山,修止觀法,但久之感到沒有收獲,便想出山,這時正好遇到一位自稱是從泰山來的僧人,從其修習,十多天後就有定力。自此,僧稠常依《涅經》修四念處法,歷5年,僧稠又來到趙州(今河北省高邑縣)章洪山,從道朋禪師習十六特勝法,又修習死想法門。

經過這一番修學之後,僧稠來到少林寺,向佛陀禪師彙報所學所證,佛陀祖師他說,「自蔥嶺以東,禪學之最,汝其人矣!」④這對僧稠是極高的評價了。佛陀又親自向僧稠傳授禪法之要,僧稠從師多人,最後是以佛陀為歸依的。佛陀把僧稠留在了少林寺。當時寺僧的規模有一百人左右。

僧稠沒有久居少林寺,他後來到懷州(今河北省境內)的西王屋山修習禪法,期間,可能有道教方面的人士向他提到過對道教看法他說,「我本修佛道,豈拘域中長生者乎?」⑤並不認為道教是一種至極之道。以後他又先後在青羅山、馬頭山等地修行

僧稠受到魏齊兩代諸帝的敬重與推崇,北魏孝明帝夙仰僧稠的禪風,曾三次徵召他進京,僧稠不出山,孝武帝就在尚書谷中為他別立禪室供養。後來僧稠又到常山,因請而至大冥山設戒授徒,燕趙之地,信奉者甚眾。北齊文宣帝在天保二年(551)詔僧稠到京師鄴(今河北省臨漳縣西南)教化群生,並應允他,一旦解救了他的痛苦,如果仍想還山,則任他東西。這樣,僧稠應詔而至,文宣帝親自出迎,請入宮內說法,並從僧稠受菩薩戒,歸信佛法。然後,僧稠又入山中修道。天保三年(552),齊宣帝敕令在京郊龍山為僧稠建禪舍雲門寺,又今僧稠同時擔任著名的石窟大寺的主持,這兩寺共有僧眾千人,為僧稠專門設立一個財物庫,並允諾將國家財富分為三份,其中一份供養佛教。文宣帝經常率眾到山中看望僧稠,僧稠從不迎送,可謂沙門不敬王。

僧稠死後,哀榮至高,當時正是皇帝換得頻繁的時候,兩年(560至561)換三帝(廢帝、孝昭帝和武成帝),但朝廷並沒有忘記僧稠,先是派襄樂王發悼詞,宣布施物五百段,送千名僧人供於大雲寺,又因僧稠弟子曇詢等人之請而為僧稠建塔,設千僧齋,贈物千段。僧稠的碑文由右僕射魏收所撰。今嵩山仍保存有僧稠塔。

佛陀的禪法屬小乘禪,而僧稠的禪,則已轉向大乘,這主要體現在:

1.對大乘般若空觀的把握。僧稠主張三界本空,諸法無常他對文宣帝說,「三界本空,國土亦爾,榮華世相,不可常保。」⑥這是自支讖以來所譯般若類經的一貫看法。僧稠對《道行般若經》是有所研究的,文宣帝曾經今信眾向僧稠請教此經的要義。有重於名利者,僧稠有針對地講名利是空,為其止息名利之心

2.僧稠主張止觀雙修,這是得自道房,但僧稠也有自己的發揮,他專門為黃門侍郎李獎等人撰有《止觀法門》一書,講述禪法要義。一般認為,南北朝佛教大勢是南方重義理之慧而北方重禪學之定,由天台智加以統一,而有止觀雙修。實際上佛陀一系的禪法已經注意到這個問題了,在僧稠這里,這個觀點已非常明確了。所謂觀,是指導禪修的佛教義理,依觀而止,依慧而定。這種義理,就是大乘佛學思想這是可以提出明證的。

3.依經而修,僧稠的主要禪法是四念處法,他標榜依《涅經》而修四念處法。這是站在大乘佛學的立場上行此禪法。

4.授菩薩戒。僧稠曾為北齊文宣帝親授菩薩戒菩薩戒大乘佛教特別是中國佛教所持,大乘六度中的持戒,主要就是要持守菩薩戒。這也可以看出僧稠的大乘佛教立場。

5.僧稠以大乘義學為禪法的基礎他對佛教義學曾明確表示過態度,當文宣帝要廢除天下義學講說,獨尊禪法時,僧稠說:

諸法師並紹繼四依,弘通三藏,使夫群有識邪正、達幽微。若非此人,將何開導?皆禪業之初宗。……」⑦

並不否定義學,而是把教門義學看作禪學的基礎。實際上這也是僧稠的一種判教觀。

由此可以看出僧稠禪法的大乘方向,實際上他已經對佛陀的禪法加以了改進和發展。

僧稠的修禪法門,以四念處法為主,道宣就是以「稠懷念處」來概括僧稠的禪要,除此之外,還包括十六特勝法和死想。

四念處小乘四念處大乘四念處之分,小乘四念處是要觀身不凈,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大乘四念處法是講觀身是空,觀受內外空,觀心但名字,觀法俱善惡。至於《涅經》,則專門有一品,即《聖行品》中講到四念處,重點突出了觀身不凈和觀心無常,並聯繫白骨觀因緣觀等觀法。經中說:

「觀察是身,從頭至足,其中唯有發毛爪齒,不凈垢穢,皮肉筋骨,脾腎心肺,肝膽腸胃,生熟二藏,大小便利,涕唾目淚,……誰有是我?我為屬誰?住在何處?」⑧

這是觀色身是空,色身不凈

再聯繫白骨觀,觀白骨也是空:

菩薩爾時除去皮肉,唯觀白骨,……內相亦復非我。」⑨

結合因緣觀,可以明了白骨是空,色身是空,骨從因緣而生,色身也從因緣而生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

觀心識,心識非我,因緣和合,也是空。

有了這樣的認識,就可以達到無欲無恚的境界

「此身如是不凈,假眾因緣和合共成,當於何處而生貪欲?若被罵辱,復於何處而生瞋恚?」⑩

如果能這樣,就是得到了四念處。很顯然,這是出了大乘佛教忍辱的一面。

十六特勝法是僧稠從趙州章洪山道朋禪師學的,出自《成實論》等經典,這也是當時比較流行的禪法,廬山慧遠在其《大乘大義章》中對它有過專門討論,他認為這是優於不凈觀等禪修法的,所以稱其為特勝。實際上它屬於一種數息觀,被稱為數息觀中最為殊勝的觀法,具體的內容,《成實論》中是這樣記載的:

念出入息,若長若短,念息遍身,除諸身行,覺喜,覺樂,覺心行,除心行;念出入息,覺心,令心喜,令心攝,令心解脫;念出入息,隨無常,觀隨斷、離、滅。(11)

十六特勝法有以下十六種:

1.念息短,心如果粗雜散亂,則呼吸短促在這個短促呼吸之中,要能夠集中心念意識自己的呼吸

2.念息長,意識到自己呼吸粗雜短促的缺陷,觀照自心細微之處,而能呼吸細長。

3.念息遍身,覺知色身的空性,觀想氣息遍布全身。

4.除身行,去除身體的行為,使心安靜,消除粗雜之息。

5.覺喜,由此而使自得歡喜

6.覺樂,並使身體得到安樂

7.覺心行,但又覺知這種歡喜之心的不利的一面,可能會引起貪心之禍。

8.除心行,進一步斷滅這種貪心,消除粗雜的感受。

9.覺心,從而感到心應該是不沉不浮的。

10.令心喜,如果除心中消沉,則使心振作而生歡喜

11.令心攝,如果心生浮躁,則收攝自心,令心平靜

12.令心解脫,舍離了心的沉浮狀態,得到解脫

13.無常行,在這解脫狀態中,體悟到心的寂靜諸法無常

14.斷行,覺知法無常能而斷滅一切煩惱

15.離行,斷煩惱而產生厭離之心

16.滅行,由厭離心而達到一切皆滅。

此十六特勝法是由定發慧,漸修漸悟的法門

死想也是《成實論》等經論所提倡的,《成實論》中專門有一品《死想品》來討論這一問題。死想是指對死亡之相觀想,通過這種觀想,來消除眾生的不善之業。《成實論》中說:

眾生多以忘死故起不善業,若憶念死處,則能除斷。

又,常念死故,於父母兄弟姊妹親里知識等中,貪愛則薄。……(12)

這就是所謂不知死,無以為生,修了死想,對所遇到的一切障礙也就無所畏懼了。據《續高僧傳》記載,僧稠在到少林寺之前曾修習過死想,他修鍊時,有一位盜賊弓箭威脅他,僧稠毫無懼色。

兩種禪法都出自《成實論》,而北方的成實學派很有影響,這也可以看出僧稠對經論的重視。

佛陀的禪法一樣,僧稠的禪法中也是充滿了神通,但他對佛教神通有著自己的看法,他認為「此非沙門所宜。」 (13)在禪修過程中會出現神通,但練出神通並不是習禪的目的,強調神通,反而會把禪法引入歧途。這種看法是十分清醒的,在今天來看仍然很有意義

唐代圭峰宗密對僧稠的禪法是非常重視的,他在《禪源諸詮集都序》中列出十種禪法,其中之一就是僧稠。他把僧稠的禪法歸入「因以彼修鍊,功至證得,即以之示人」(14)一類。其修行方式,宗密則歸納為:

遠離憒鬧,住閑靜處,調身調息,跏趺宴默,舌拄上齶,心注一境。(15)

宗密通過對神秀北宗的分析,認為僧稠的修行方法和神秀的「息妄修心宗」是一致的。這種看法是具有權威性的,從中可以看出僧稠禪法的漸修特徵。

四、慧光和少林寺

慧光是北朝義學高僧,但究其源,仍和少林寺有關,是由禪法而入義學

慧光,生卒年不詳,俗姓楊,定州長盧(今河北滄州)人,13歲(此據《慧光傳》,《佛陀傳》中作12歲)時從佛陀僧師在洛陽出家,這時佛陀已居少林寺,但他也經常來往於少林寺洛陽之間,有一次洛陽大街上發現了這個淘氣的小孩,看他是法器,就勸他出家,慧光善於談說經論,當時有「聖沙彌」之稱。佛陀建議將來受具後先聽習律法,因為律是佛慧的基礎,所以慧光非常注重律法,曾習道覆律師的《四分律疏》。當時這部《疏》還沒有刊行流通,慧光是根據道覆律師的口授來學習,後來他回家鄉具足戒,並進一步學習律部經典,4年後能開講《摩訶僧律》,但他的講說,曲高和寡,聽的較少,他覺得,要使大家都能聽明白,還需要加強經論方面的修養,他於是從法師學習經論,並又返回洛陽,進一步致力於研習經論。他重經論的做法,引起了佛陀的不滿,佛陀他說,我度你是想讓你傳承禪法,而不是要你做這種事的,看你這樣,倒像個高明的法師了,這不是你的本分事。佛陀為此傷心流涕。

佛陀少林寺後,慧光轉到勒那摩提會下,勒那摩提正在翻譯《十地經論》,後來又和菩提流支合譯,但兩人觀點不同而發生分歧,而慧光則對分歧雙方的觀點都了解,並能根據自己的理解而作出取捨,他因此而成為地論師南道系的主要代表,同時也促進了他對四分律》的研究,使《四分律》在北方大為流行,後世尊其為四分律宗之祖。他的地論學思想也流傳廣泛,歷魏、齊、周、隋數朝。道宣對他評價還是很高的,把他在改革僧制方面的作用看成是道安第二。

慧光轉向義學,雖非佛陀所願,但他能成為北朝地論學派四分學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也是少林寺佛陀對北朝佛學的一個貢獻。在談到少林寺佛教史上的地位時,不能遺忘這一點

佛陀禪系是少林寺禪法中首先出現的,其中又以僧稠的禪法影響最大,禪宗成立後,少林寺被尊為禪宗祖庭,達摩的地位被突出出來,但我們現在評價少林寺的禪法,對佛陀一系的禪法應該有所重視。特別是在倡導佛教現代化的今天,要建設具有時代特色的少林禪,融合是一基本的方法,其中之一就是融合被視為祖師禪的達摩禪和歸入如來禪的佛陀——僧稠的禪法。

【注 釋】

①②③《佛陀傳》,《續高僧傳》卷十六。

④⑤⑥⑦(13)《僧稠傳》,《續高僧傳》卷十六。

⑧⑨⑩《聖行品》,《涅經》卷十二。

(11)《山入息品》《成實論》卷十四。

(12)《死想品》,《成實論》卷十四。

(14)《禪源諸詮集序》卷四。

(15)《禪源諸詮集序》卷二。

(原文刊於釋永信、吳立民主編《中國嵩山少林寺建寺1500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宗教文化出版社,1996年6月版)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