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入門:歷史與教義》參考題(二)
姓名: 院系: 聯系方式:
第二章 佛教的傳播
一、佛教在印度的傳播
1、佛教在印度的發展或傳播簡略地可以劃分為四個時期: 、 、 、
。
2、釋迦牟尼成道後最初是在印度北部的 傳法,史稱「初轉*輪」。後來又從印度北部進一步擴展的到中部 河流域一帶傳教,最後將佛教傳播到印度更為廣闊的區域。
3、佛法中的四諦是指: 諦、 諦、 諦、 諦。
4、佛法中的五蘊是指: 蘊、 蘊、 蘊、 蘊、 蘊。
5、佛法中的十二因緣是指: 、行、 、名色、 、觸、 、愛、取、 、生、 。
6、 是早期佛教的社會政治觀念。佛教認為不應以人的出身來確定人的高低貴賤,而應以人的德行來評判。不同種姓的人都能出家信奉佛教。
7、在釋迦牟尼 的當年,佛教僧團舉行了僧眾大會,即所謂「結集」。這次結集被稱為第一次結集。由於是在 城舉行的、有五百比丘參加的結集,因而又被稱為 城結集或五百人結集。
8、釋迦牟尼入滅 年後,居住在毗舍離等地的比丘違反原始佛教教規,出現向人收取金銀等十事。這十事在古印度佛教界引起爭論,並為此召開了第 次結集。這次結集後佛教發生分裂,認為收取金銀等十事合法的形成 部,認為十事違戒的形成 部。
9、小乘部派佛教在大乘佛教興起後在印度仍然有著重要的影響,只是理論上有一些變化。其中較有特色的是世親(約4—5世紀)的《 論》和訶梨跋摩(約3—4世紀)的《 論》。
10、大乘佛教與小乘佛教有著重要的不同,顯著之處表現在:
第一,在講「 」的角度和徹底性上二者有不同。
第二,在 內容和目的上二者有不同。
第三,在對待 的問題上二者有不同。
第四,在對待 的看法上二者有不同。
11、大乘佛教的發展也可分為若干階段:
第一階段是最初的大乘經出現時期,時間大致在公元前1世紀至公元2世紀。
第二階段是 派產生時期,時間大致在2—3世紀。
第三階段是續出的大乘經出現時期,時間大致在3—5世紀。
第四階段是 派形成和主要發展時期,時間大致在4—7世紀。
12、最初的大乘經的出現是大乘佛教形成的主要標誌。這些經典中主要的有 類經、法華類經、 類經,還有小品寶積、 和凈土類經典等。
13、佛教的中觀派創始人是 。中觀派的中道思想最突出的表現在其對「空」、「有」概念的解釋上。它認為對事物既要講其「 」,又要講其「 」,二者實際是統一的。 觀念認為涅槃與世間是沒有本質分別的,認識了世間的本質或事物的實相,也就是達到了涅槃。
14、《大般涅槃經》提出了佛身常住、眾生悉有佛性的思想,探討了一闡提成佛的問題,並提出「大涅槃」有 、 、 、 這「四德」。
《勝鬘經》主要討論了「 」(佛性或成佛的可能性等)思想和「一乘真實」思想等。
《解深密經》側重對心意識進行了分析,認為 是事物的根本,可以保存人過去的記憶、經驗,還可以保存人們過去行為產生的業,它亦是人生死輪回的種子,是人生命現象的主體。
15、佛教中的瑜伽行派創立者是 。唯識無境是瑜伽行派的基本理論。
識又可分為八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 識、 識、 識、 識。三性是指: 性(人們不能認識到唯識無境,因而從各個方面來「周遍計度」,
虛妄地認為外部世界的種種現象實在)、依他起性(由於事物是依緣而起的,因此無自性)、 ________性(由性空所顯示的識的真性是一種圓滿成就的狀態)。
16、瑜伽行派的轉識得智,在將八識中的前五識由有漏轉成無漏時,獲得 智;在將第六識由有漏轉成無漏時,獲得 智;在將 識由有漏轉成無漏時,獲得平等性智;在將 識由有漏轉成無漏時,獲得大圓鏡智。
17、瑜伽行派的五位百法,其中五位是 法、心所有法、___法、心不相應行法、無為法。
18、在大乘佛教發展的後期,瑜伽行派與中觀派最終融合在了一起,形成了「 派」。最初促成這種融合的主要人物是 。
19、密教在印度非常古老,可追溯到 時期,吠陀文獻中的《 吠陀》主要是巫術、咒語的彙集。
20、密教信奉大日如來(mahavairocana, ),密教把表現大日如來「智」的方面(即大日如來所具有的智的特性)稱為「 界」,把表現大日如來「理」的方面(大日如來本來存在的永恆悟性)稱為「 界」。
21、13世紀印度佛教的衰落與古代 教在南亞次大陸的勢力的急劇擴大有關。
二、佛教在中國的傳播
1、中國漢地較早譯出漢譯佛經的重要人物有兩人:一是以小乘佛典為主要翻譯對象的 (約2世紀);一是以大乘佛典為主要翻譯對象的 (約2世紀),他翻譯的《 經》和《般舟三昧經》等佛典對大乘佛教在中國的傳播起了重要作用。
2、在東晉(公元317年—420年)十六國時期,佛典翻譯者以 為主要代表。以他為中心,出現了官方組織的佛典譯場,他的翻譯以__________類佛典為主。
3、 寫出了在後世影響極大的《物不遷論》、《不真空論》、《般若無知論》、《涅槃無名論》和《注維摩詰經》等,強調所謂「不真空」包含了兩方面的含義。一是否定事物實有的觀念,即包含「 」的意義;另一是否定事物絕對空無的觀念,即包含「 」的意義。
4、 在中國佛教史上以其關於佛性的觀點而著稱。他研究了當時譯出的六卷本《泥洹經》,提出「一闡提」也有佛性的理論。
5、在東晉十六國時期,有不少中國僧人西行求法。這之中最著名的是 (約339--420)。他在東晉隆安三年(399年)出發,到達中天竺。三年後又到獅子國(今斯里蘭卡),回國後進行了翻譯工作,還寫了著名的《 》。
6、中國佛教討論「判教」問題較早的人是劉宋時的 (4—5世紀)。他提出「二教五時」之說。「二教」指「頓教」和「漸教」。
7、隋唐五代時期中國佛教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表現為宗派佛教的發展。其中主要的有:天台宗、 宗、 宗、 宗、禪宗、 宗、密宗、 宗等。
8、天台宗的實際創立者是南北朝末至隋代的 ,其主要學說或教義有:一心三觀、圓頓止觀、一念三千……等。一心三觀指人同時體悟或頓悟到《中論》中所說的 、 、 。即對這三者不能分開或單獨認識,而是要同時認識這三方面。
9、三論宗在中國的傳承是: 、僧肇……僧朗(約6世紀)、僧詮(約6世紀)、法朗(507--581)、 ,但實際的創宗者則是 。
10、慈恩宗是直接傳承印度瑜伽行派理論的一個中國佛教宗派。它在中國的主要創立者是
(600--664)和其弟子窺基(632--682)。
11、華嚴宗以弘揚《 經》的學說為宗旨。此宗的傳承法系是杜順(557--640)、智儼(602--668)、 (643--712)、澄觀(737--838)、宗密(780--841),實際創宗人則是 。
華嚴宗的主要理論有: 、六相圓融、五教十宗等。
12、禪宗最初的祖師是所謂「東土五祖」,即:初祖 、二祖 (487--593)、三祖僧璨(?--606)、四祖道信(580--651)、五祖弘忍(601--674)。弘忍之後,禪宗分成南北兩宗,南宗以 (638--713)為代表,北宗以 (606--706)為代表。在晚唐五代時期,南宗系統分化出「五家」:溈仰宗、 宗、 宗、雲門宗、 宗。其中的 宗在宋時又分出兩宗:黃龍宗和楊岐宗。
13、凈土宗以弘揚佛教凈土經典的思想為根本。關於此宗在中國的開祖有人認為是東晉的
,也有人認為是東魏(或北魏)的 (476--542)。
14、中國佛教宗派密宗主要是在唐代形成的,其代表人物是唐代的所謂「開元三大士」即
(637--735)、金剛智(669--741)、 (705--774)。對唐代密宗形成和發展起了重要作用的中國僧侶是 (673--727)和惠果(?--805),該宗主要弘揚的是《 經》和《 經》中的思想。
15、中國佛教宗派的律宗實際創宗人是唐代的 ,該宗主要弘揚《 律》。
16、中國的藏族地區傳入佛教是在唐代。一般認為是在7世紀的松贊干布(617—650年)時期。藏王赤松德贊(755—797年)時期首先邀請印度的 大士和 大師進藏弘揚佛法,後來印度佛教和漢地佛教發生了頓漸之爭(大士離開吐蕃後),印度代表是:________,漢地代表是:________,印度佛教代表辯論獲勝,直到朗達瑪(838—842年在位)禁佛史稱「前弘期」。西藏佛教史的「後弘期」始於978年,即北宋太宗太平興國三年,印度一些著名的僧侶也來到西藏傳教,如著名的 (982--1054)等人。
17、明代藏傳佛教有重要變化,出現了藏傳佛教史上的重要的人物 (1357--1419),他創立了 派。他主張顯宗和密宗並重,要求僧侶嚴格守戒,在理論上則受印度 派的著作影響較大。1409年,他在拉薩東北方建立了 寺,這可以看做該派正式形成的重要標誌,該派也稱為「 」。該派中實行活佛轉世制度,主要有兩個系統,一是「 」系統,另一是「 」系統。
18、在近代中國佛教發展中居士佛教很有影響,這方面最突出的是 居士,他於1866年創辦金陵刻經處。中國近代佛教的另一個重要人物是太虛,他的突出之處是主張對佛教進行全面改革,提倡所謂「 」,力求把佛教中的積極思想成分運用於現實社會。
第三章 佛教的文獻
二、印度主要佛典
1、記述印度早期佛教的經有巴利文的佛典和漢譯的佛典。巴利文的經主要是《長部》、《中部》、《相應部》、《增支部》和《 部》。漢譯的經主要是《 經》、《 經》、《 經》和《 經》。
2、巴利文的律有《經分別》、《犍度》和《附隨》等,漢譯的律有《 律》、《五分律》、《十誦律》、《僧祇律》等。
3、南傳佛教的史料代表性典籍是《 史》、《大史》及《論事》等,北傳佛教佛教的史料代表性典籍是《 論》、《異部宗精釋》等。
4、在現存的北傳史料中,上座部系統較著名的是說一切有部的「一身六足」,即被稱為「身論」的《發智論》和被稱為「足論」的《集異門足論》、《法蘊足論》、《施設足論》、《識身足論》、《界身足論》、《品類足論》。此外,說一切有部的重要佛典還有對《發智論》作的注釋-----《 論》及其後的《俱舍論》。
5、最早出現的大乘佛典是經。早期大乘經大約在公元 世紀至公元 世紀形成,其中較古和較基礎性的是某些 類經。該類經中又分為許多類,就梵文原本來說,主要有十萬頌本、二萬五千頌本和八千頌本。漢譯本中則分為小品般若(八千頌本)、大品般若(二萬五千頌本)和 般若等。早期大乘經中除了般若類經、法華類經、華嚴類經外,還有一些較著名的經,如小品《 經》(主要指《佛說遺日摩尼寶經》、《佛說摩訶衍寶嚴經》等)、《 經》及一些凈土類經等(如《無量壽經》、《觀無量壽佛經》、《阿彌陀經》)。
6、印度大乘佛教後來形成了派別。最早出現的派別是約形成於2—3世紀的 派。該派的主要論著有:龍樹的《 論》、《十二門論》、《 論》、《十住毗婆沙論》、《七十空性論》, 的《百論》、《四百論》,佛護的《根本中論注》,清辨的《般若燈論釋》、《大乘掌珍論》、《中觀寶燈論》等。
7、印度大乘佛教中的瑜伽行派約在4—5世紀出現。該派的主要著作有:署名彌勒的《瑜伽師地論》、《 論》、《 論》《法法性分別論》,無著的《攝大乘論》、《 論》、《顯揚聖教論》、《 論》、《順中論》、《大乘阿毗達磨集論》,世親的《大乘五蘊論》、《攝大乘論釋》、《 論》、《唯識三十論頌》、《十地經論》、《佛性論》、《大乘百法明門論》,陳那的《 論》、《觀所緣緣論》、《掌中論》、《集量論》。
8、印度密教類的佛典為數眾多,影響最大的是《 經》和《 經》。
第五章 佛教的修行
一、佛教修行理論的形成與主要特徵
1、佛法四諦中的「道諦」是佛教最初的修行理論。「道諦」也就是所謂「八正道」,包括正見、正思、正語、正業、 、正精進、正念、 。
2、佛教的修行「三學」指 、 、 。
3、佛教較早提出的關於信徒修行所能達到果位的理論是所謂「四向四果」。四果包括:
果(音譯須陀洹果),指斷除對三界的見惑,進入了佛教聖者的最初階段或初果;
一來果(音譯 果),指斷除了欲界煩惱中的部分煩惱,但仍要在天上和人間往返轉生一次;
不還果(音譯 果),指斷除了欲界的所有煩惱,不再回欲界轉生的果位;
無學果(音譯 果),指斷除了三界所有煩惱,不再需要進一步修習,是佛弟子所達到的最高修行果位。
4、小乘修行的主要內容具體來說是所謂「 道品」(四念處、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或最初的「三學」。大乘修行的主要內容是所謂「菩薩行」,即「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 、智慧)或「 」(布施、持戒、忍辱、精進、 、般若、 、 、力、智)等。
5、小乘所修的果位主要是所謂聲聞四果,以達到 為最高。大乘修行的果位有所謂「十地」(歡喜地、離垢地、發光地、焰慧地、難勝地、現前地、遠行地、 地、善慧地、法雲地)或「五十二位」(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
6、印度的瑜伽行派和中國的慈恩宗是十分重視瑜伽實踐的派別,通過瑜伽實踐而觀察事物的境,並將修行的階段和修行所得之果位等分成許多層次。如《 論》中的本地分就將瑜伽修行境界等分成十七地。
7、密教或密宗強調所謂「三密」,即 密----口誦真言咒語、 密----手結印契、 密----心作觀想。
8、天台宗的修行方式較典型的是所謂 法門,該宗以《 經》為宗經,《摩訶止觀》提出所謂「三止」和「三觀」的理論,三觀有「二諦觀」(從假入 )、「平等觀」(從空入 )、「______第一義諦觀」(二觀為方便道,得入中道,雙照二諦,心心寂滅)。
9、華嚴宗以印度大乘佛教的《 經》為根本,該宗比較關注的是對 的觀察部分,實際上是以觀慧為主要的修行方法,此宗強調認識 的理事無礙以至事事無礙。
10、中國律宗所尊奉的主要是《 律》。
11、中國佛教宗派中禪宗的 等最初提出「二入四行」的理論,依照印度佛典中的根本思想表述了禪宗的修行要點。(接187頁)「二入」指「 入」和「 入」。「四行」指 行(正確對待由先前行為而得到的業果,認識佛教的報應理論,承受先前行為產生的結果,特別是惡業所產生的苦果,並無怨憎), 行(對過去行為產生的相對好的業報不沾沾自喜,保持不動心或心境平和,得失隨緣), 行(對外部事物不執著,安心無為,不貪婪地求取),稱法行(不背離事物的根本之理,按照佛教的根本之理來行事,認識到事物的無我或空,以此認識行事)。
12、朝鮮佛教中後來影響較大的是禪宗系統,而禪宗系統中的主流派是 宗,該宗在修行上強調頓悟漸修,並強調定慧雙修,後來還強調禪與凈的聯系。
13、南傳佛教包括亞洲許多國家的佛教,主要來源於印度 部佛教系統。
14、佛教講的十善指 、不偷盜、不邪淫、 、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 、不瞋恚、 。
15、天台宗在《 》(卷二)等文獻中論及了六類修行者的善:
一是人、天不為一般的惡事,這是最低層次的善,但人、天還會墮於三惡道中成惡;
二是二乘能出離世間之苦,名之為善,但二乘只能自度,最後仍免不了惡;
三是某些菩薩能慈悲兼濟,稱為善,但自身也未完全斷除煩惱,免不了惡;
四是三乘能同斷一些煩惱,稱之為善,但仍有無明,故為惡;
五是別教菩薩能在一定程度上認識佛教義理,故稱為善,但所行帶有方便,不究竟,這也還有惡;
六是圓教菩薩能通達佛教實相之圓理,稱為善,但若過於 ,則亦成惡。
三、佛教的禪定
1、佛教的禪定是在 修行的基礎上形成的。
2、就佛教禪定思想所受影響的程度而言,最應注意的是古代哪一著作: 。《 經》中的禪定思想與佛教中的禪定思想是並行發展的,二者是一種相互影響的關系。
3、《雜阿含經》卷十七中在談到「四禪」時說:「初禪正受時, 止息;二禪正受時,覺觀止息;三禪正受時,喜心止息;四禪正受時, 止息。」
4、四無量心即 、 、 、 。
5、《大智度論》卷三十二中說:「一切世間法中皆有 性。」這就是說,不能通過完全脫離世間來達到佛教的解脫。
6、佛典中屬於小乘方面的主要敘述的是印度禪定思想中的制感、調息以及控制心作用等內容的成分,具體有「四禪」、「四無量心」、「四無色定」(指無色界中的 ____ 定、 ____ 定、 ____ 定、 ____ 定)等。
7、中國的禪宗雖然分為南宗和北宗,但都承認「 」的觀念,都注重向內體悟或發現自己的本性或佛性。南宗傾向於「頓悟成佛」的方法,北宗傾向於「漸悟成佛」的方法。
8、中國佛教宗派中的禪宗所吸收的主要是印度大乘佛教的思想,特別是 派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