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學成居士:雲門說寶鏡 之七 宗趣與規矩

雲門說寶鏡 之七 宗趣與規矩

1、頓悟是從漸修來

說禪道禪,大家都達摩祖師的禪法直指心性,是名頓教。但是我們仔細研究達摩祖師的《二入四行論》,包括二祖三祖,特別是四祖道信,他們的很多開示都是頓漸不二的。其禪法有次第,有規矩,有頓有漸。成就大事,圓滿菩提,應該是這樣的。以前也有問我祖師禪和如來禪的關系,我回答說:「祖師禪是如來禪的組成部分,是如來禪的最高階段就像金字塔的塔尖。整個金字塔都是如來禪,而塔尖是祖師禪。離開了如來禪沒有祖師禪。」但是大家要知道,如來禪的任何一個環節都可以激發出祖師禪。如果一個有志於學修的人,遇到了好的善知識他就可以在善知識的引導下,在任何一個環節,在修行的次第之中提持向上,直趨祖師禪。

直趨祖師禪,也就是進入頓門特殊的修行方法這就是「參」。但是參的過程之中,有的參一年兩年,有的參三年五年,甚至十年八年。這個實際上是一個修為的積累過程,而這個積累仍然是漸修的過程。我們進佛學院,從初級班、本科班直到研究生班,都是一個漸修的過程

在整個修行過程中,如果我們是有心人,有心追求開悟,那麼就應該時時處處把我們的心向上提起來,與祖師禪相應。用虛雲老和尚的話來說,就是要有勇猛長遠心。如果在修行過程中,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馬馬虎虎的,沒有連貫性,意念都飄忽不定,沒有一往無前的精神,那麼你想明心見性是不可能的。因為明心見性是百煉成鋼後結出的果,如果不是全身心地投入,連「參」的狀態都未進入,哪兒會有「悟」這個果呢?所以必須勇猛精進,長持不懈,念念如是,直至完全進入了「參」的狀態

真正進入參的狀態這就是虛雲老和尚所說的「功夫落堂」。在「功夫落堂」的基礎上,時節因緣一到,也許是善知識的提持,也許是聽見雞鳴狗叫、吵架、打架等等,都可以引發自己的悟境。如果我們仔細閱讀《五燈會元》,可以看到很多祖師大悟公案是千差萬別的,有的因聲而開悟有的是通過鼻嗅而開悟的,有很多是被棒喝之後開悟每個人開悟方式開悟因緣不盡相同,但是明心見性是完全一致的。因為佛性有一個,「這個」沒有什麼區別,千說萬說都歸「這個」。

「今有頓漸」,很多人強調頓門,忽視漸修。忽視漸修而講頓門是不行的。任何祖師明心見性都有一個漸修的過程。比如馬祖禪師,他最早在四川什邡「羅漢寺」出家,後來在唐和尚、金和尚那裡學禪,再後來又到南嶽親近禪宗六祖的得法弟子南嶽懷讓禪師,每天精進地坐禪,別的什麼都聽不進去。有一次懷讓禪師馬祖:「你坐禪是為了什麼?」馬祖說:「為了成佛呀!」說完又閉眼打坐。於是懷讓禪師拿了一塊磚,在馬祖打坐的旁邊磨了起來。開始的時候馬祖不理會他,但懷讓禪師很有耐心,你不理我,我就天天在你面前磨磚。終於有一馬祖師耐不住了,眼睛睜開問他磨磚做什麼?懷讓禪師說:「把它磨成鏡子。」馬祖說:「磚怎麼能磨成鏡子呢?」懷讓答:「磨磚既不能成鏡,坐禪又怎麼成得了佛呢?」馬祖一聽,當下就感覺不一樣了,馬上請師父開示。從這里可以看到,馬祖大悟之前,有一個相當長的漸修過程

大家都很了解臨濟祖師他是臨濟宗的開山祖師,但當年他在黃檗門下,三年時間精進如一。他不是一個大學問家,而且每天堅持打坐,狠下功夫,進入了忘我境界,甚至不知道到方丈那裡去問法。那時的睦州道明禪師已是僧眾首座,他看出臨濟是塊好料,便鼓動他找黃檗祖師問法。結果一問就三頓棒,第一次問一頓棒,第二次問一頓棒,第三次一問還是一頓棒。

所以啊,很多祖師明心見性之前都有一個艱苦的、精進的、專心致志的漸修過程。這個漸修的過程,有的是在佛學經教上用功,有的是在禪定用功。如果認為別人這樣那樣修行都不行,只有禪宗頓門才行,不能這樣看。必須資糧積累到一定程度,有善知識的接引,自己有這樣的發心又有這樣的提持才行。有人說我們不是這根器,就不修頓門,只修次第禪門,慢慢來行不行呢?也不行!如果自己不發菩提心,沒有一顆堅定的、了生脫死的信念,那麼你就不會下大功夫開悟見道便會遙遙無期。所以我們應該是立足於漸修,著眼於開悟,要頓漸不二。修行上我們慢慢來,但是念頭上一定要盯緊,要敢於有破參的勇氣。這樣的話就如虎添翼,兩條腿走路,相互配合,沒有偏失。

2、禪門宗趣與歷史的盛衰

是因為佛法六度波羅中有頓有漸,佛法才「緣立宗趣」。那麼,在禪宗里什麼是宗趣?宗趣就是綱宗。溈仰宗有溈仰宗的綱宗,臨濟宗有臨濟宗的綱宗,雲門宗有雲門的綱宗,曹洞宗有曹洞宗的綱宗,法眼宗有法眼宗的綱宗。

曹洞宗的綱宗就是我們講的《寶鏡三昧》。雲門宗的綱宗大家都知道,就是「雲門三句」,即「截斷眾流,涵蓋乾坤隨波逐浪。」雲門宗的綱宗在五家的綱宗里,在教學的方式上,在接引人的方法上,是最醒目、最簡捷、最方便的。後期臨濟宗的發展,實際上也離不開雲門三句」。因為到了宋朝以後,五宗基本合流,大家互相參,互相學,各宗各派不分彼此。所以到了後來,曹洞宗里邊也有臨濟宗的方法也有雲門宗的方法臨濟宗里邊也有曹洞宗的方法也有雲門宗的方法

宗趣就是一個宗派的教學大綱。唯識宗、天台宗、華嚴宗等也各有各的特色,才能形成相應的宗派。如果大家混為一談,那就是一個獨立宗派了。各家的特色就是各家的宗趣。曹洞宗的宗趣就是《寶鏡三昧》,以及《寶鏡三昧》中所包含的「偏正五位」、「三滲漏」等等,從中我們也可以看到曹洞宗中頓與漸的修法。《寶鏡三昧》之後,同安禪師所撰《十玄談》是講頓門的,不但敘述了宗門之要旨,而且指示了學人履踐之要路。同時,曹洞宗里邊仍有豐厚的漸修功夫大家都知道,南宋曹洞宗天童正覺禪師的默照禪。我們現在的參話頭禪實際上是曹洞宗默照禪的延續。在天童正覺祖師的默照禪之前,大家應該知道石霜祖師提倡過枯木禪,要天天打坐。所以禪宗內有人給他起了個外號叫「枯木眾」,實際上這也是一個漸修的過程。但不論是枯木禪還是默照禪,都還是在其次。曹洞宗其根本,還是提倡頓悟。

禪宗產生與發展離不開唐朝興盛的佛教理基礎。如果沒有南北朝到隋唐這幾百年的佛教教理上的積累,修行上的積累,是不可能有六祖大師頓悟法門的輝煌。為什麼達摩祖師中國來,經二祖三祖四祖,他們的法門沒有興盛起來,一直到五祖時才開始興盛?因為那個時候國家不統一,南北朝的時候南方和北方的佛教傳統都不一樣。北方重禪定,南方重義理;北方重地論,南方重般若。到了隋文帝統一中國以後,南北兩派的中國佛教才逐漸匯流到一起。但匯流後互相之間的矛盾也很多。正因為佛教的理論太多了,各自的見地不能統一,才有玄奘大師西行求法。通過這樣漫長的歷史,再加上唐朝初期政治穩定,軍事強大,經濟繁榮,寺廟眾多,高僧輩出,有了這些的積累,才有禪宗的輝煌。這個積累就是個漸進的過程禪宗的輝煌成果就是頓。

大家都知道,從明清以來,中國佛教(包括禪宗)在逐漸地衰弱,這一百年來更是急劇地衰落。文化大革命前後折騰了二、三十年,造成佛教文化二、三十年的斷代。現在的老和尚和各位年輕法師這一代人,中間差距是四、五十年啊!不僅漢傳佛教藏傳佛教也是一樣的。所以,雖然我們雲門寺是禪宗的祖庭,但在提倡禪宗頓門的時候,仍然不敢廢棄漸修的基礎。非但不敢廢棄漸修的基礎,而且還要強化漸修的基礎

佛教寺院師父們來說,佛教的基本理論,無論是中觀的、唯識的都要學都要修;無論是天台宗還是華嚴宗等,各宗各派要有相應的了解,對相應的經論要經常學習,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積累相應的、豐厚的佛教理基礎,才能培養我們的正知正見在這樣的基礎上,再配合禪宗的獨到法門,大家修學悟道明心見性才會成功。

3、怎樣才算一個夠格的佛教徒

現在外邊有的人,沒有嚴格牢固的佛教理基礎就想閉關,出關以後就說自己破參了,不得了了,簡直可以把天下和尚統統罵倒,尾巴都快翹上了天。前兩年在什麼地方閉關那位,出關後印發了很多「開示」。有人把他的「開示」拿給(佛源)老和尚看。老和尚看了幾眼給他批了幾個字:「見鬼,放屁,莫名其妙!」然後扔到一邊去了你說那位用不用功呢?他閉了幾年關當然還是很用功的。但是沒有見地。基本的佛教理知識他都不具備什麼叫正道都不明白,閉了幾年關,有點感覺了,就要當祖師了,這不是犯傻嗎?

四川還有一位,在前幾年火得不得了啊,他自己封的「法王都有好幾十位,他自己自然更是「大法王」了!十多年前,他在成都寫了本《心經》的註解,號稱是天下無敵,所有講《心經》的都沒有他講的好。但是有些老居士說他的註解有些好象說不通,請馮老師改一下吧!那個時候,他是活佛活佛,比大喇嘛還了得的人物,我把他註解改了,那怎麼得了?那個時候他還做茶葉生意,說他的茶葉「碧玉春」也是「天下第一」,喝起來有鮮美的雞湯味。有個朋友特意請我喝「碧玉春」,我倒了一碗一品,說:「這個茶我會做。」朋友吃驚地問:「你怎麼會做啊?」我說:「采了綠茶,炒好以後,把蘑菇放在里邊,放一晚上,拿出來一泡就是這個味。」他所謂的「天下第一」的茶,不過是把蘑菇里氨基酸的味采進去罷了。更可笑還有,密宗中有時輪金剛的修法,而他教別人修七輪金剛,吹噓修成七輪金剛,其功力無邊。還大吹自己書法超過王羲之,繪畫超過張大千,簡直就是天下無敵。

但現在呢,他是廣東省通緝的對象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大騙子。他騙人騙到什麼程度?他可以讓農村的老農把頭髮剃得光光的,頭頂燒幾個戒疤,鬍子留長,把西藏喇嘛的僧袍披上。客人一來,這幾個喇嘛就五體投地禮拜他。他隨口就說這些喇嘛都是西藏的大活佛啦,一百五十歲呀,他們都是我的徒弟啦。這是多麼荒唐的事啊!

這些社會現象很可怕,很可憐,也很讓人心痛。什麼原因呢?就是很多學佛的人佛教基礎知識不夠,見地不到位,才會上當受騙。所以我們在學《寶鏡三昧》的時候,說到「今有頓漸,緣立宗趣」,一定要提醒自己。盡管我們這里是禪宗祖師道場,提倡禪宗頓門的修法,但是我們一定不能忽視漸修,一定要奠定我們的正知正見,一定要牢牢堅持八正道的立場。只有這樣,我們才算是一個夠格的佛教徒在這樣的基礎上,老老實實地修,老老實實地行,一有機緣就會走上祖師禪的路。所以說頓漸決不離開宗趣。

「宗趣分矣,即是規矩」。頓門有頓門的規矩,漸門有漸門的規矩,各宗各派有各宗各派的規矩。當然,規矩基礎不開戒律,在叢林里離不開清規。不論哪家哪派的宗趣規矩,雖然各有自家的特點,但都建立在清規戒律基礎上。所以我們要明白這其中的厲害,要明白自己要守的規矩。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了。若是離了規矩亂了套,後來入了岔路自己也不知道。

「臣奉於君,子順於父」,也是談規矩。在叢林里有大和尚、有首座,有當家,有知客;佛學院里有教務長,有各學科的講學法師,他們各司其職,各盡其能,但一定離不開全面的統籌和相應的規矩。所以說一個寺院,一個叢林要有正常的學修,就離不開這些規矩。離開了這些規矩,無論漸修也好,頓悟也好,都會失去我們的立足點,失去基礎

4、大徹大悟的另一種說法

「宗通趣極,真常流注。」正是有了頓漸,有了宗趣,有了規矩就像有了公路,有了鐵路一樣,給我們指明了道路,指明了運行的軌道。這個道路就可以把我們運載到自己希望達到的目地的。

宗要通,什麼是宗?我們講禪宗,什麼是禪宗明心見性為宗,頓見自己本來面目為宗,明見真如佛性為宗。什麼是通?我最近一段時間經常講,通就是無礙。華嚴宗的綱宗即「理無礙,事無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理無礙,我們在學習經論的時候,能不能在理上無礙;事無礙,我們在做事時,在實踐當中能不能無礙;理事無礙,我們能不能把理和事對應起來,同時達到無礙;還有個事事無礙,用一句歸宗的話說,無礙就是通,如果事事通暢也就有什麼障礙了。

打個比方,如果有一輛車壞在路上,或者山體滑坡或是公路坍塌,這道路不通了。有障礙道路自然不通。怎麼才能通呢?我強調一下,心空即通。我們要發菩提心,凡事做到無我無私,把煩惱放下把我放下,把法執放下,只有這樣才能夠明心見性。如果一個人煩惱積聚,有種種見、種種想、種種執著他能通嗎?肯定不能通。既然不能通,要想明心見性絕對不行。我執、我慢還在自己的身上,經常疑神信鬼的,是是非非的事情放不下就像洞山祖師在《三滲漏》里提到的「機不離位,墮在毒海」。什麼是「機不離位」?「位」是指我們的心,不管是好的念頭還是不好念頭,它不離便會堵塞我們的心路。自己的心眼被填塞了,那你就是墮在毒海了啊!為什麼呢你的心路不通啊!所以真正的明心見性是一個通字。通大道,通徹萬法。

「宗通趣極」,「趣」是趨向的意思,「極」就是終極,到了最高、最後、最終。宗通和趣極,實際上是作為回互,說明一個事理。我們在功夫上或是在發心上,能不能達到宗通趣極的火候,能不能進入這樣的狀態?「宗通趣極」本身就是大徹大悟另外的一種說法,也正如《壇經》所講,「說通即心通,如日處虛空。」

到了「宗通趣極」的境界自然「真常流注」。真即真如,常即永恆。真如永恆不變真實不虛。我們在經常談空,這樣空那樣空,照見五蘊皆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但就這個空,你怎麼對待?這個空就是真常。這個真常並不是我們觀念里的空。其實,我們在說「空」的時候也只是一個念頭學佛你說「有」,這個有的念頭不好,我們有煩惱,滿腦子有功名利祿,有酒色財氣,不好,不要,把它空掉。但空掉之後裝什麼呢?裝般若?裝菩提?裝佛法?這不還是有嘛!酒色財氣是有佛法是有。空空如也、非空非有、非有非空,真空妙有、妙有真空等等,嚴格說起來都是在概念里邊打轉,都是在名相上打轉。都是一個個的念頭。「螞蟻是個念頭,「大象是個念頭,「魔鬼」是個念頭,「菩提」也是個念頭關鍵的是我們如何能「真常流注」,在自己的本分上來感覺它,在證悟的現量境上去感受它,表現它,而不僅僅停留在概念上、念頭上

禪宗祖師說得好,「飢來弄飯困來眠」、「著衣吃飯,長養聖胎,任運過時,更有何事?」這些都是在我們的行、住、坐、卧之中顯示真常的流注。所以未悟之前,見山是山,見水是水;當你悟的那一下,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悟了以後呢,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