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漫長的精神歷程——三十七道品種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究竟道略說
明自了緣起性空的道理,明白了我空和法空的道理,才能進入三十七道品,也就有了「資糧」,可以從資糧道上起步,一直走完究竟道。下面再看三十七道品。
首先是八正道,這是釋迦牟尼佛親自宣講的,具有無上的權威性和真理性,這八正道分別是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正見」就是緣起性空的般若智慧,是不含錯誤、謬誤的正確思維的本質。如具備「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有漏皆苦、涅槃寂凈」這個「四法印」的牢固意識,就可以稱之為「得正見」。有了正見,在遷流轉變的、不遑安住的痛苦無常的人生中才有航渡彼岸之舟,才不會在茫茫紛亂的物質現象和精神現象中迷失方向。
「正思維」是正見在具體精神活動中的應用。人們的頭腦無時無刻不處於對事對物的分析和判斷之中。沒有「四法印」這個正見作為準繩,那些分析和判斷就會因為「我執」和「法執」而產生邪妄和迷謬,就會對人生造成危機和痛苦。
「正語」,有了正見和正思維,運用在與人交流的語言(包括文字)活動上,就會純正無染,其形式和內容都合乎佛法修行的準則,決不會產生低劣惡毒的妄語、謗語、綺語、兩舌惡口是非語、欺詐騙人語等,並遠離那些無所事事、無聊消遣等游戲語等。總之其語言都是堂堂正正,利人利已。
「正業」是指合乎佛教規定的活動、行為。總的來說要使自己的身、語、意三方面的行為活動都要得其正。正業涵蓋了人的勞動、生活、社會交往、精神內容等各個方面。最重要的和一般所指的正業,就是杜絕殺盜淫妄等惡行,並推廣到杜絕一切不凈的行為活動,愛護、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乃至一切生命及其存在的權利,才能保證修行的純正。
「正命」指規範維持自己生活的來源,正當地生存、生活以修持佛法。一切與正業不相合的職業和謀生手段都不是正命,而違犯正業的則是邪命。殺盜搶騙、貪污走私、販毒賣淫等更屬惡命。只有那些以勞動為生,按勞取酬,合理合法不傷害他人的職業和謀生手段,才能稱為正命。沒有正命就談不上正業,沒有正業也談不上正命,兩者關系密切,是修行的根本基礎。沒有這個基礎,四法印、證見正思維就失去了效力。
「正精進」,精進就是發奮和努力。精進是取得成功的動力所在,相對於懶散和懈怠而言。人世間不乏刻苦追求的人,若為貪慾和惡見所驅動,在邪門歪道上投機取巧,則不能稱為正精進。那些頭懸樑,錐刺股,或十年寒窗,或卧薪嘗膽,精進之力倒足可嘉,但謀的是一已私利,仍然不能稱之為正精進。佛教的正精進,乃以四法印規範正業正命,用於正念正定,以使加速完成漫長的修通過程。
「正念」是對煩惱意念的排斥和洗滌。正見和正思維,在於認識的理性上。而止念則是針對情感及其屬性。人們頭腦中浮現的事物,呈理性工作狀態時並不經常,更不用說純正理性狀態了。念指思維對象及情感對象的單元體,俗話稱之為「念頭」。並因念頭的積聚流動而產生思維和情感的過程乃至行為活動。如果說正見是全體,正思維是局部,那麼正念則是構成局部的基礎單元,保持正念,正見和正思維才能無所滲漏和疏失。從這里可以看到佛教教理的細密程度。
「正定」是由般若觀照之定,以區別種種邪定外道定和凡夫定。定是指精神的專註與恆續,用以打破六識與七識和八識間的隔障。定可以使精神進入超能狀態,獲得常態下五蘊和根塵識所不能達到的境界,所以必須以般若智慧觀照,並納入佛教內各種相應的止觀次第進行修習。否則進入魔境,誤人誤己,並極難治療。
「八正道」不是泛泛之說,乃是釋迦牟尼佛親證境界後而加以規定,以指導後人修行。正見就是四法印,這是佛教徒修行的指導思想;正思維是在正見的基礎上所作的方便教授,對己對人皆不可缺;正語、正業、正命、正定等不僅自己身體力行,並可以引起他人的崇敬,為他人作榜樣。總之,八正道不僅是佛教徒修行的必須,而且是佛教教化的當然。八正道給修行者帶來了一種與世俗完全不同的人生價值觀念和精神感受。
而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則是在八正道的基礎上,分別對八正道的某些項目進行深度、專註的修持,以確定和擴大由八正道帶來的那種人生價值觀念、精神感受及其力最。
「四念住」對一般較有修持的佛教徒來說還比較熟悉,因為這是佛陀在世時曾經提倡過的,南北朝時是中國禪修方法的主流。四念住又稱四念處,也就是精神和心理的意念放置之處或安住之處。嚴格說來。四念處是正見、正思維和正定乃至對八正道的一種全面結合。四念住的內容分別是觀心無常、觀法無我、觀身不凈、觀受是苦。這就是把佛的四法印的正見納入心地觀法和日常功課之中。這樣的觀法,就是正思維;其細微和具體的部分,又是正念;其專註所在,又是正定;以此法傳示他人,又是正語;恆續不懈,又是證精進;以此為準則,規範自已的行為和生活,又是正業和正命。再如觀心無常、觀法無我,就是般若行;觀身不凈,觀受是苦,引伸開來就是一般修觀人常修的不凈觀、白骨觀等。念住念住,一個人的精神和心理常處於這樣的狀態;就會淡化和消除世俗人生對「我」、「法」的那些貪執之情及其引起的種種煩惱和痛苦。
「四正斷」是四念住在行為上的一種肯定和顯現,有了四念住的觀照,觀念上對世間善惡行為有了判斷,就應斷惡就善,使自已的行為活動趨向至善和光明。四正斷為「斷斷、儀律斷、隨護斷和修斷」。四正斷又名四正勤,斷是斷惡、勤是勤修。其主要表現在對正業、正命和正精進上。如對自己以往所發出過的惡業,應努力斷除;對末生的惡業,要努力防止它產生;對已產生的善業,應堅持到底;對未生的善業,要努力使它生起。總之就是正業和正命的實踐上精進不怠,並使之趨向圓滿。四正斷對出家的僧人和在家的居上,在後來被擴大為各種戒律,這就增加了它的共業力量和威力,便一些不能自覺修持的人感到一種外在的束縛和影響力,以督促自己在行為上符合四正斷的要求。
「四神足」又叫四如意足,這是在修行八正道、四念住、四正斷的基礎上,由正定所達到的一種高級精神狀態。四神足本身也是對正定內容的一種規定,是對正定的實踐和收穫,所以四神足包括了因和果兩個方面。神即神通,神是妙用莫測,通是自在無礙。神通有不可推測的、超越世俗常態的神妙作用,能使自己的身心意如意自在。如果剔除那些離奇的渲染,四神足就是超常態的一種充沛精力和智慧。四神足分為欲如意足、念如意足、精進如意足、思如意足四個層次。欲是仰慕佛法的莊嚴深妙和安樂乃至神通,如意即如其所意,修行欲如意足則可以收到這種成效——當然是在正定、四念住和四正斷中達到。念如意足、精進如意足和思如意足也是一樣的,分別可以達到正念、正精進和正思維——智慧的禪定實踐的高級成就。
「五根」在這里不同於眼耳鼻舌身這物質的五種感官。而專指一切善法的內在精神和心理的依據。有了四念住、四正斷和四神足,就可以使自己的精神和心理達到一種質的轉變和確定,分別為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既稱為根。即四念住、四正斷和四神足已在自己的意念中生了根,成了自己精神心理實質的組成部分,牢固而不可動搖。有了信根,對佛法、四法印、四聖諦則深信不疑,不再懷疑和動搖。有了精進根,對一切佛法就會本能地勤修不怠,不存在懈怠和勉強。有了念根,就會念念不忘,隨境隨事,無不納入佛法的修行之中。有了慧根,則處處是般若,任何疑難和困惑,都會在般若的光明照耀下得到清晰明確的抉擇。當然,對一般初學佛法的人,則應以養植五根為目標,這是轉凡成聖的內在依據。
「五力」是五根成熟所產生的力量,略同於四神足,但比四神足的范圍更廣闊。信根成熟,就有了強大的信力,不僅不為環境所動搖,反而可以影響和改變環境。精進力的成熟,使自己在修持上獲得極大的動力,能以之向更高更深的佛法領域邁進。念力更是四神足加一種自在境,可以心想事成,神通妙用可隨念而生。定力是定根成熟的標志,隨所在處,無不可定,並可進入更高深的禪定境界。慧力是慧根的增長,有了慧力,則可以窮究諸法,明達般若,趨向解脫以最終成就菩提。
「七覺支」是三十七道品的最高層次,前面的可以歸納為「因」,而七覺支則可以歸納為「果」,——當然這隻是相對的,還不能稱為究竟果位之果,因其仍處於「因位道諦」的范圍,還不屬「果位滅諦」——涅槃的范圍。但已經接近滅諦了。覺是智慧和明了,佛的本意就是一個覺字,可見覺在佛教智慧中的地位。七覺支就是七種覺悟,分別是念覺、擇法覺、精進覺、喜覺、輕安覺、定覺和行舍覺。念覺是對所修習的佛法常繫念而不忘。擇法覺是選擇和判斷,就是用智慧觀察萬事萬法,能識別真偽,直趨正道。精進覺是精進力行之時,善於覺了明察,使之進入最佳程序,不走彎路,不作無用之功。喜覺是修持佛法後,遠離那些顛倒夢想和苦厄所得到的喜悅。這種喜悅不是世俗利慾滿足之喜,而是修持佛法和禪定所帶來的那種「法喜」。輕安覺是因身心無染而遠離病痛和煩惱的輕朗和安寧。定覺是在前面五覺的基礎上,定力更為深入和神妙。由於有了定覺,還可以改變和優化自已所依據的眼耳鼻舌身的肉體性能。最後是舍覺,舍是對自我執著的否定和揚棄,佛法講「無我」,沒有舍,這個無我就是一句空話。
在八正道、四念住到七覺支的這一系列修行的基礎上,對「我」的種種障礙修持、拖累解脫的弊病有了認識,加之五根五力的成熟,舍也從被動到了主動自覺階段。佛教常說「難行能行,難舍能舍」。只有舍,這個對狹隘自我的否定和揚棄,才能達到萬物平等、心物皆寂的境界,這里,與滅諦的涅槃已相隔不遠了。
三十七道品是道諦的核心部分,在佛教大乘瑜伽唯識學內,又把道諦分成「資糧道」到「究竟道」五大階段。
若自圓滿,若他圓滿,若善法欲,若戒律儀,若根律儀,若於食知量,若初夜後夜常勤修習覺寢瑜伽,若正知而住,若善友而性,若聞正法,若思正法,若無障礙,若修惠舍,若沙門莊嚴,如是等法,是名世間及出世間離欲道趣向資糧。
資糧道是修道的因和準備階段,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一樣。要使自已和他人得圓滿的解脫嗎?要修習無上純善的佛法嗎?就得信守佛教的戒律,守護好自已的六根六識,不讓其放逸和胡作非為。並要親近善知識,了解戒、定、 慧三義的意義等等。有了這些因和資糧,才能進入下一階段,即「加行道」。
加行是在資糧道上的精進,有的人把它等同於四禪八定,也有其道理。四加行為暖加行、頂加行、忍加行和世第一加行。
「暖」 如般若智慧之火,焚燒一切世間煩惱,併產生相應的智慧和定力,又稱之為「道火」。
「頂」如登高極頂,眼界大增,智慧開闊;低處的各種煩惱遮障無不一一明了,同樣產生相應的智慧和定力。
「忍」是小我的放棄,明了四諦法和十二緣起,加上暖、頂的功力,故能捨去小我的執著和貪慾,順融自然而通達無礙。同樣可以產生相應的智慧和定力。
「世第一」就是世間第一,有了暖、頂、忍三種加行,出世的道心堅固,雖不是達到解脫,但於佛教的基本法義已能契合而投入,是世間法中最為尊貴和殊勝的,故稱第一,也能產生相應的智慧和定力。 凡夫所修的四禪八定,若不能與這四加行相應,只能稱為凡夫禪或外道禪,若能與四加行相應,就可以進入佛法的見道位,進而進入修道位了。
「見道位」在這里也是因位,不等於佛菩薩果位上的那種得道,也不等於禪宗明心見性或開悟的那種見道。這里的見道位,是指對佛法的道諦有了明確的信心和認識,一般可指為解悟。所以見道位又稱為通達位,就是通達於佛法教義及其修持。有了如此的基礎則可以如法修道了。
修道因人的層次不同而有多種方法,如世間道、出世間道、軟道、中道、上道、方便道、無間道、解脫道、勝進道等九道乃至十一道。總之就是斷煩惱了生死的方法。九道的第一就是世間道,是色界諸天人所修習的方法,因其尚屬有漏道,所以仍為世間道。這就是初靜慮、第二靜慮、第三靜慮和第四靜慮,也就是四層大定,分別與空無邊天、識無邊天、無所有處天、非想非非想天相應。所以又稱為四無色定或四空定。
九道中除世間道外,其餘八種都是出世間道,修持相對於四聖諦的苦集滅道的苦智;集智、滅智和道智,再加上相應的禪定,包括小乘禪法、大乘禪法和無上乘禪法,這里就不細加介紹了。
十一道分為觀察道、勤功用道、修治定道現觀方便道、親近現觀道、現觀道、清凈出離道、依根差別道、凈修三學道、發諸功德道、遍攝諸道道這十一類。其實就是對三十七道品的另一種分類和組合,其次還有四正行、四法跡、發諸功德道和三無漏根等四種總匯性的編組。這些提法,都不出三十七道品的范疇,都與修行者的精神、心理、意念和行為相應,都是以佛教的戒定慧三學的內容,改造和強化修行者的意志和行為。這種種的精神狀態和內容,現代心理學是無從知曉的。
道諦的最上品是究竟道,又稱無學道。前面四種道是有學道,即可以通過學習和修行而走過來。而無學道即是無學,即是離開一切精神內容的極其清凈光明的智慧。如八正道在這里就成了無學正見、無學正思維……無學正定,加上無學正解脫和無學正智,故稱十無學法。這還僅是究竟道中的一部分,如《集論》說:
依金剛喻定(大涅槃),一切粗重,永已息故;一切系得,永已斷故;永證一切離系得故;從此次第無間轉依;證得盡智及無生智、十無學法等……如是等依,名究竟道。
前面四道總的來說是「因」位之道,究竟道卻是由因轉「果」的關棙。「從此次第無間轉依」,也就是「心轉依」、「道轉依」和「粗重轉依」三大類。「心轉依」是證得法性心,自性清凈,永離一切內外煩惱,就是真如轉依,就是平常佛教內常說的「煩惱即菩提」。「道轉依」就是從前的世間道,在這里轉變為出世間道,也就是一切法都可以在這里成為佛法和解脫道。因為在究竟道里沒有三界內的貪慾,體現了宇宙萬法的平等和圓滿。「粗重轉依」即是在第八識——阿賴耶識中,一切煩惱、隨眠等粗重的業力及其種子全部變為清凈和智慧的種子。盡智是斷除一切煩惱後所出現的一種高級智慧,如《心經》中所說「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的這種智慧。無生智是除斷一切苦,或處在一切苦中「畢竟不生法性」所產生的智慧,即平常佛教徒中常說的「無生法忍」。
這一切,是達到阿羅漢、菩薩和佛必由的「內證」之道,不是學習和修行可以達到的,其實質就是前面四種道的成熟和升華。在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和究竟道這五種層次的「因位」上,還有相應的「果位」,也就是不同級別和層次「學位」、「職稱」。從色界、無色界天人到羅漢、菩薩乃至佛。如修四加行可得十七種色界天人果,修四靜慮可得四種無色界天人果。修究竟道可得「聲聞四果」——四種阿羅漢。再往上,廣修功德,就可以從一地菩薩逐漸升至十地菩薩,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而成佛了。
佛教瑜伽唯識學認為,從資糧道到究竟道是一個極其漫長的宇宙生命的過程,「無始時來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諸趣,及涅槃證得。」,要成就一個菩薩,如果因與果結合計算,要經過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佛地這四十一個階段,僅資糧道一位,就有十住十地十迴向,這麼三十個階段,在時間上稱為一期「阿僧祗劫」。「阿僧祗」的漢語意思就是無量數,劫是宇宙成(生成)、住(穩定)、壞(衰變)、空(空冥)四大過程的統稱,又分小、中、大三種劫,小劫一千六百萬年,中劫三十二億年,大劫一百二十八億年。三大阿僧祗劫不知又當為多少個大劫了。
從這里也可以看到,從資糧道到修行道,都是在向煩惱作鬥爭,都是力圖從苦諦和集諦的十二生死緣起中得到解脫。到了究竟道,就徹底地斷除了「顛倒夢想」,解除了十二緣起這條系縛生命的生死鏈條,而使自己的生命和精神都得到了新生,得到了自由 進入了「滅諦」。
滅就是息滅,就是涅槃。息滅什麼,就是息滅生生世世使生命和精神陷入生死苦海的惑業苦——也就是煩惱。息滅了煩惱,就達到了解脫,就達到了涅槃。說來輕鬆容易,可是回顧上面有關道諦的那些章節,要達到涅槃,要成羅漢、要成佛,的確是人世間最艱最難的一件事了。
涅槃所顯示的精神狀態極為高妙,如相對於「四法印」的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有漏皆苦、涅槃寂靜,而說「常、樂、我、凈」。常是永恆、樂是快活、我是大我、凈是純凈,這四種精神狀態都顯示在佛菩薩的廣大無邊、深入無際的智慧和力量之中,以上是就《心經》涉及的一些佛學范疇和知識所作的一些系統但卻膚淺的介紹,遠未能把通達信、解、行、證四大層次的深蘊和博奧的內涵帶給讀者。為了以簡馭繁,這里引用《七佛偈》兩個偈子,或許能使讀者能在紛繁中得到頭緒。
毗舍浮佛偈
假借四大以為身, 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 罪福如幻起亦滅。
拘留孫佛偈
見身無實是佛身, 了心如幻是佛幻。
了得身心本性空, 斯人與佛何殊別。
(兩偈均引自《五燈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