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常識問答(七)

聽了您的介紹,知道了漢地佛教的大概輪廓,不知我國西藏佛教是什麼時期傳入的,是經什麼人弘揚起來的?

  我國藏語系佛教開始於七世紀中葉。當時的西藏松贊干布(srox-bstansgam-po)藏王,在他的兩個妻子,唐文成公主尼泊爾毗俱胝(bhrikuti,藏名尺尊khri-btsun)公主共同的影響下皈依佛教。他派遣大臣端美三菩提(thonmisambhota)等十六人到印度學習梵文佛經,回來後創造了藏語文字並開始翻譯了一些佛經,到了八世紀中葉藏王持松德贊(khri-srox-lde-btsan)迎請蓮華生(padmasa/bhava)由印度入藏,折服了原來盛行的本教(bon-po),佛教於是得到了弘揚。

  後來發展的情況怎樣?

  蓮華生入藏之後,首先建立了桑耶寺,度僧出家,成立僧伽,並請譯師從梵文翻譯大批佛典,同時也從漢文翻譯一些佛經。據現在的登嘎爾目錄(布敦認為是持松德贊王府所編),當時譯出的大小顯密經律論有738種(內從漢文轉譯的32種),故當時佛教流傳是很興盛的。但在九世紀中葉,西藏佛教曾一度遭到破壞,即所謂朗達瑪滅法,曾有一時間(842-978)佛教沉寂了。後來由原西康地區再度傳入,西藏佛教又得復甦。十一世紀時有孟加拉佛教大師阿底峽(at〖aki-〗『sa)入藏(1042),又大弘佛法,同時藏族比丘仁欽桑波(rin-chenbza〖akn·d5〗-po,寶賢)等翻譯了很多的經論。西藏史上稱朗達瑪滅法之前為前弘期,之後重興的佛教為後弘期。此後印度佛教學者,特別是遭遇變亂時期(1203年印度比哈爾省的佛教各大寺廟被入侵軍全部毀壞)的那爛陀寺、超岩寺等的學者,來到西藏的很多,傳譯事業因而很盛,藏文大藏經近六千部中絕大多數是直接由梵文翻譯的,少數是從漢文轉譯的。因此,印度後期佛教的論著保存在藏文藏經里的,極為豐富。尤其是因明、聲明、醫方明等論著數量龐大,非常重要。西藏佛法以密教最為普遍,最為突出,這是大家所熟知的。在顯教方面,西藏格魯派(黃教)各大寺都推行以因明、俱舍、戒律中觀瑜伽(現觀)五科佛學為中心的教學制度,從玄奘、義凈的記載來看,可以說這是繼承了當初印度那爛陀寺遺留的學風和規范。

  前面提到過,我國還有巴利語系佛教,其弘傳情況怎樣?

  巴利語系佛教(上座佛教)流傳於我國雲南省傣族、布朗族等地區,那裡人民的佛教傳統信仰與南方佛教國家(泰國緬甸等)大致相同,屬巴利語系佛教。因為他們直接讀誦巴利語文經典,所以用不著有翻譯之勞。那裡,若干世紀來能保持如法如律精進修學的原始佛教的優良傳統,還是值得欣喜贊嘆的。

  漢語系佛教有許多宗派建立,藏語系佛教是否也有不同的宗派

  藏語系佛教先後也有不同的宗派產生。由於傳承、傳譯、講說和依據的不同,也逐漸形成了若干大小的教派。有從前弘期傳承下來的寧瑪派,有阿底峽傳給敦巴一系的迦當派,有瑪巴譯師傳給彌拉日巴一系的迦舉派,有卓彌譯師傳給昆寶王一系的薩迦派,有由宗喀巴改革創建的格魯派(又名嘎登派)。此外還有些傳布不廣,影響不大的派別,如覺曩派、希結派、覺宇派、霞魯派等。這些教派,各有他們自己特殊的學說修持方法尤其是格魯派,是十四世紀末宗喀巴大師(1357-1419)繼承上代的傳承,在學說上加以整理和發揚,在僧伽制度上加以整頓和改革而創立的教派--黃教,在當前蒙藏族地區最為盛行。

  巴利語系佛教在我國是否也有派別的不同?

  中國巴利語系的佛教也有幾個不同的派別,但這些派別只是在戒律儀方面要求有所不同,而不學說教義上的派別。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