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以心為本』的說法和『萬法唯心』的說法,意思是否相同

學佛以心為本』的說法和『萬法唯心』的說法,意思是否相同?

『以心為本』和『萬法唯心』含義完全不同。

學佛『以心為本』是佛教界各派的同一觀點,而『萬法唯心』只是唯識派一家的觀點

『以心為本』的觀點,並不排除思想意識以外的一切的法,即客觀世界的存在,但『萬法唯心』的觀點,排除了除思想意識以外的一切客觀存在,即『境空識有』。因此,不能把兩種說法混為一談。佛教從本質上來說,是以『脫苦得樂』、『去染還凈』為終極目標的一種意識形態體系。『苦』與『樂』是思想感受,『染』與『凈』是心性狀態。因此說,學佛的根本是『心』。又因為,生命流轉的本質是苦,受苦的根源是煩惱和造業行為,而『煩惱』是受染心的心理活動表現,造業行為是受思想意識支配的身、言活動。二者又離不開『心』,學佛修行的根本是『修心』。因為,『心明』才能分辨是非善惡,『心善』才會棄惡揚善,『心誠』才能精進學修,『心慈』才能利樂眾生。『入定』是散亂心的排除,『見性』是心智功能的質變。『神通』是定心的功能成佛兩種菩提心250』的結果。事事處處離不開心,受心的影響,所以說,『修佛以心為本』。『以心為本』這句話只是點明了心的主體地位和主導作用,並沒有否定『心法』以外的『色法』、『不相應法』和『無為法251』的客觀存在。但『萬法唯心』指的是哲學上的一種見解,這種觀點認為一切外境事物都是思想意識中的境識的顯現,猶如夢中境物,心物無二。正宗的唯識論,對境空識有,識境無二等有一套比較嚴密的思辨方法不像當今的庸俗的唯心論那樣,公然否定客觀事物的存在,把山河大地都說成是自己心識的顯現。這種觀點不但違背科學,就連佛教中的中觀、經論派、毗婆沙派都不予承認。這種觀點,經不起考察辯論,若略做考察,便見漏洞百出。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