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群疑(六)

佛教的授記觀念是什麼?



授記(ryakarana)是佛教的專有名詞,是十二部經的一種,它的意思是預告,是佛對於發心眾生,預告其必將成佛者。本來在帝王制的時代國王所生第一個兒子,多半會被預定為王位的繼承者,在宣告其繼承的法定地位之時,也稱為授記;而且,在印度需要取四大海水灌其頂,以召告天下,因此稱為灌頂王子這是意味著將來他能統治四海之內全部國土與人民。



佛經中的授記是指佛陀弟子們預告,親證菩提時間,比如說《法華經》就有一品稱為〈授記品〉,為五百羅漢授記成佛,甚至為惡名昭彰的提婆達多授成佛的記別。佛法的授記思想,在於證明人人都成佛,不論何人,如能修行佛道,便可依據各人的根性和修行法門以及勤惰的態度而判定成佛的遲早。



誰夠資格接受佛的授記?必定是指位階不退菩薩,因此,《法華經》中的羅漢,其實是大乘菩薩。不過授記不限於大乘,若修小乘法而證初果以上的聖者,也授必定證得羅漢果的記別;就像所謂初果將七返生死而證阿羅漢果,到三果就住不還天,直證阿羅漢果,不再到人間來。



佛能見一切眾生心行和修行的歷程,並瞭若指掌。等修行者已經位階不退,他的前程已經很明白,給予授記,不是預言,也不是猜測,更不是命定,只是像一位導游為旅行者從地圖上指出到達目的地的路線、距離以及時限遲早而已。通常學校老師對於正常的學生於入學之後,已經可以告訴他們在幾年之後,必將畢業,這其中沒有神秘色彩。



中國禪宗,早期並沒有授記的行為和儀式,到了晚近的叢林寺院,為了選拔和預定主持寺院的後繼人選,在遴選之後,也會舉行授記禮式。因為古代的傳法授記,傳的是心法、以心印心,心心相印,不需要儀式,更不需要文件的證明,接法的人也不一定會接掌主持寺院的職位。而晚近以來,中國禪林,授記時,有法卷的頒發,也未必是選拔已有證悟經驗的人,授記之後,目的在於傳承主持寺院的職位。所以,多半隻有授記之名而無授記之實,已經失去了傳法的本意,此不在本文討論之內。



有若干具有神秘經驗的修行者,往往好為他人做授記式的預告,如果僅僅預言日常生活中必將發生的事,那是一般的靈媒、乩童都可以做到的神鬼活計,不足為訓。如果為他們的信從者授阿羅漢記或成佛記,那是打的大妄語他自己非佛,何能為人成佛記、成阿羅漢記?如果他們自稱已經是佛,但在佛經中,沒有見到釋迦世尊預告,某人在彌勒菩薩成佛之前的某時代成佛為人授記。釋迦世尊既然沒有為他授記,何以他能為人授記?時下有許多人自稱為佛或大菩薩再來,他們也能表現出慈悲和救濟眾生態度,在他們的內心深處,卻為大我慢所盤踞,其實是否定了釋迦世尊教法,並非正信和正統的佛教;正信的三寶弟子,應當有所監別。



真正的大修行者,必定以凡夫身分自許,否則,很可能成為鬼神及魔道的伴侶釋迦世尊強調在人間活動並具有人間身的佛,是人性本位的佛,是人格健全的佛,所乙太虛大師提倡『人成即佛成』。



轉碼註:『授成佛的記別』的『別』應為草字頭下面一個『別』字轉碼註:『必定證得羅漢果的記別』的『別』應為草字頭下面一個『別』字



佛是萬能的嗎?



我們可以用一句話來說明佛的智慧福德深淺大小,『無知即全知,無能即全能』。無知不等於愚疑,無能並不等於無力。有和無是一體的兩面,有存於無,無含容有;唯『無』能涵蓋全體,『有』則不論是多麼深廣、遠大,都是有限的,不能涵蓋一切。



佛陀是福智圓滿的人,既是圓滿,便不能以形相來形容,也不能以有無來判斷。從他本身說,他就是全體,以全體的法界為身,故稱法身法界遍一切處,一切時,法身藏於法界的任何一個時空,已無自我中心的存在,而是以一切眾生善根福德感應,隨處、隨時,以各種不同的形象方式現前,那就成為化身。既然是化身,就是局部的,受時空限制的,不能代表全體;既不是全知,也不是全能,只有具備善根福德因緣眾生能夠接觸並感受到他的存在。



但這不是佛的本來面目,而是眾生自己感應而得的結果。所以《法華經》說:『佛以一大因緣出現於世』。也就是說,以此全娑婆世界眾生共同所有的善根,而感應釋迦世尊的降世。



因此,《法華經》說:釋迦是跡佛。所謂跡佛就是化身,本佛就是法身和報身;釋迦世尊既有生老病死和修道、成佛、入滅等等的現象,當然不是真佛。真佛無形、無相,而即一切形相。他跟泛神論的『神』,相近而不相同:泛神論的神是彌漫於一切時空,能夠被人愛,而不能愛人;法身的佛,彌漫於一切時空,即一切時空而不屬於任何一時空所限,具足一切智慧福德力量,能夠接受一切眾生需求,做恰如其分的因應,而又如如不動,未有任何造作。所以,從法身及報身來講,他就是全知、全能而即無知、無能,從化身來講則不是。



佛的全知、全能並不是等於神教所說的『萬能上帝』、『萬王之王』,因為對眾生而言,佛不能改變眾生業力,只能夠教化眾生自己努力來改變他們的命運但也要看眾生本身的條件。這在佛經也有比喻,佛的慈悲日光普照大地,不論眾生的根機大小,他是普遍地照耀,眾生所得利益則千差萬別。與生俱來的瞎子雖然得到陽光照射,但未見過陽光是什麼。終生生於地下的昆蟲和陰暗處的微生物,雖然也能直接或間接受到陽光利益,但它們也不能體會陽光為何物。又如釋迦世尊在世的時候,在其遊行的化區,尚有好多人不知佛為何許人也。三世諸佛在因地行菩薩之時,都發願度脫一切眾生;但諸佛已經成佛,還有無量的眾生未聞佛法,所以佛不是全能。



當佛住世期間,也說過不能度無緣的人,不能轉眾生的定業。所以,在佛陀的祖國遭到鄰國琉璃王滅族的大屠殺時,也無法用神通加以救濟。但是佛能夠以佛法開導眾生,使眾生自己來修善、積福、消災、免難,因此,佛度眾生,實際上還是眾生自度,否則就違背自然的律則和因果的秩序。



以佛的全知來講,他知道十法界一切眾生的三世因果因緣關係,因為佛不像眾生時間久遠和空間的廣狹,他以任何一個時間、空間的點上,都知道全體的一切,因為他的任何一點,對眾生而言,都即是全體的時空和空間;對佛而言,則非任一時間和空間所屬。



眾生通過記憶而知道過去;神通乃憑感應而知道過去和未來;佛以全體的實證而知道一切,但不能在同一時間語言加以說明。佛所見的空間和時間是全面的、整體的,沒有距離遠近和體積大小的,所以佛說任一眾生的過去和未來,佛都知道;但是雖以無量無數恆河沙劫,也說不能盡,所以,除了少數的例子,在佛經里頭,並未逐一加以追溯。



佛不多說過去和未來的事,只要掌握著當下的一念,實際上就是涵蓋著從眾生成佛為止的歷程,以及他活動空間的全部。因此,他以心為理體,掌握理體原則,開發心智慧就能達到全知的目的。雖然全知,但不必說是萬能,因為佛的境界叫做不可思、不可議,不可以用心意去思考、不可以用語言去議論。



轉載註:『跡佛』的『跡』應為ㄔㄨㄛ\部上一個『亦』



成佛以後也要受報嗎?



是的,成佛以後也要受報,這從世間聖人和偉人來看,也都有許多的不如意事可知。比如耶穌被他的門徒出賣,最後釘死於十字架;孔子絕糧於陳、蔡;文天

祥受誅;美國林肯印度甘地被刺身死;中山先生在倫敦蒙難等。因此,在釋迦牟尼成佛前後,也有好多魔難,比如六年的雪山修行以及最後的樹下降魔;另外托缽不得食,風寒而背痛,女人誣陷,他的弟子提婆達多落石傷其足;以釋迦族遭受滅亡而頭痛;臨涅槃前因誤食有毒的野菌而腹痛如絞等。佛的弟子更不用說,證得羅漢以後,也有受報的記錄,如神通第一的目犍連尊者蓮花比丘都是被人活活打死。



這從東西方的宗教看,各有其理論和說法,所以聖人受難,正表現其偉大人格和偉大事業成就之不易;基督教耶穌是為了人類贖罪,佛教則有不同的理論依據。這可以從兩個方向說:一是法身示現,以做為凡夫榜樣,表示凡夫也能成佛。佛由人成,所以,人類所有的苦、樂、禍、福,示現為人間身的佛,也同樣有;雖他自己本身沒有苦、樂、禍、福的障礙,為了誘導正在苦、樂、禍、福中的眾生走上修行佛法大道,所以,方便示現同於一般的人類



人在人間必定有他的身體,有身體必定會遇到身體的所需和所忌,兩者產生衝突就會發生魔難。所以,孟子說:『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如果不假辛勞而獲得佛果,不遇魔難而成為佛,那就沒有修行的必要,也顯現不出聖人之偉大。所以,在佛成道之後,雖具足六通,圓證三明,他還是在人間托缽、遊行,他的衣、食、住、行,完全同於人,生活所需也同於人,弟子向佛問訊的時候,也會說到:『眾生難度嗎?』『身體健康嗎?』確少見到佛陀使用神通來解決眾生及自己在現實生活中的問題;只是用智慧,以人間通用的方式,解決人間的問題。



是從後身菩薩或最後身羅漢來講,他們從此以後,不再受到三界生死的約束和苦難的左右,因此,必須要把無始以來凡夫位中所造的一切不善業全部清理償還。這也等於佛世的時代,規定俗人,若發心出家,必須在清償了所有一切債務、責任義務之後;若是犯罪、負債、父母不允、妻子丈夫不許者,均不得出家。到目前為止,要來我們寺院出家的人也要求他們首先把所有一世俗的錢關係感情關係,徹底清理之後,才可進入我們的寺院而成為走上出家身分的第一步。所以,在成佛之前的最後身菩薩,固然要接受往昔的業報,初成佛時,雖然心得自在,不再受到煩惱的困擾和苦樂的影響,但是他在沒有進入稱為無餘涅槃之前的身體,還是在人間活動,還是會受到物質世界的影響,那就是最後果報的承受。



不過心得解脫的佛,身體雖然跟一般的常人一樣地受到痛、養等種種反應,但是不會因此而生起喜、怒、哀、樂的煩惱,所以,佛的受報和常人的受報迥然不同;受報是對因果負責,解脫是從煩惱得到自在。如果大乘羅漢菩薩以及諸佛,乘願來到世間救濟眾生那是化現,不是受報,從凡夫看他們,也有生、死、衰、老、病痛等的現象,他們卻未受到這些現象的困擾。



先度眾生還是先成佛



根據《地藏菩薩本願經》〈閻浮眾生業感品〉的記載,地藏菩薩無量劫以前,曾為一小國王,與其鄰國的國王為友,當時兩國的人民,多造眾惡而不修善行,二王計議,廣設方便,救濟他們。一王發願成佛道,然後度脫如是眾生;另一國王發願先度此等罪苦眾生,令得安樂,至於菩提,然後自己成佛發願早證佛道國王,就是後來的一切智成就如來,已在距今無量阿僧只那由他不可說劫之前成佛;另一國王就是後來的地藏菩薩,以迄於今,尚未成佛



這兩個例子,所以有人要問:『究竟是先成佛道好?還是先度眾生好?』



此與各人的本願有關,一切智成就如來,在因地作國王時所發誓願,只說早成佛道而度眾生,未說先成佛道後度眾生也就是說,願他於菩薩道的圓滿之時,即成佛道,成佛之後,還度眾生他在成佛後的壽命,長達六萬劫,當然被他所度的眾生,不可計量。當地藏菩薩,在因地做國王時,所發誓願是:不願成佛道,而願先度一切眾生,故迄於今,仍是菩薩身分。未願遵循通常菩薩道之三祇百劫的時限,這是出於他個人的悲願,不是說眾生成佛,都要像地藏菩薩,或者都要像一切智成就如來。



菩薩依願力受生,眾生業力受生,菩薩為救度眾生而往來於三界眾生是為接受罪報和福報而流轉於三界菩薩雖在三界,卻是已得解脫自在之身,眾生是被生死業報束縛的可憐愍者,聖位的菩薩,既是自由自在,那麼對於成佛道或先度眾生,已沒有不同了。所以,地藏菩薩的『地獄未空,誓不成佛』,在諸大菩薩之中,悲願第一。至於其他的菩薩成佛,依照通途乃是經過三大阿僧只劫菩薩道之修行



所謂菩薩道,即是發願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所以不是說不度眾生就能成佛。《地藏經所說的一切智成就如來,發願成佛道,也沒有說不經過三大阿僧只劫的修行及度眾生階段。只是比起地藏菩薩尚在無量劫中行菩薩道,一切智成就如來是早成佛道了。據此可知,早成佛道救度眾生與度盡眾生成佛道,二者皆系出於諸佛菩薩不同的悲願。



佛為什麼要度眾生



金剛經》說:『彼非眾生,非不眾生。』又說:『眾生者,如來說非眾生,是名眾生。』又說:『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若有眾生如來度者,如來有我、人、眾生、壽者。』所謂度眾生是佛在發成佛大願的時候,所立的誓願,也是在沒有成佛之前,尚有自我中心的時候,所抱持的心願,所以在未成佛前的凡夫菩薩是有眾生可度的。



可是,在成佛之後,既沒有了眾生也沒有佛,否則便是對立。既然有能度與被度的關係,便不圓滿,並沒有親證法身的全體;因為一旦親證法身的全體,那就無內、無外、無彼、無此。例如任何一滴水從海而來又回到海中去,從大海看,所有的水是屬於全體的,只當每一滴水自己看,才看到不同的河流、雨露、霜雪、冰霧。所以《金剛經又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當生如是心: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



成佛時的發心菩薩都要眾生故有眾生可度。因從菩薩的立場來說,一定有眾生可度,到了初地以上的菩薩,雖已經知道沒有眾生可度,但他還要度眾生;到了八地以上的菩薩則是自然運作度眾生,自己卻已經不再度眾生成佛之後,便不度眾生,無眾生可度,只是眾生自度,以其善根福德因緣的多少,而能感得佛與菩薩的化現而做救濟;那是眾生心中的佛與菩薩,不是佛與菩薩的本身。



所謂善根眾生本有的,但是不加以培養,不會增長、顯現,越是努力精進求法,越能感應諸佛菩薩慈悲攝化,所謂自助而人助,唯有眾生有求,才能感得諸佛菩薩的應化。佛教常以如人撞鍾為喻,輕輕地撞就小聲地響,重重地撞就大聲地響;鍾有響的功能,如果無人去撞,它不會自響;所以,眾生如果不自己努力,增長善根,雖然佛的法身遍在,也不會幫到你的忙。



所謂增長善根,就是要發菩提心,也就是說眾生自求成佛,即得佛的教化、感應;當自己成佛之後,就接受一切眾生感應而非佛去感應眾生。所以,一切諸佛成佛之後,他是全知、遍知的,因此名為正遍知覺,有求必應──眾生有求,諸佛必應。



佛度眾生不是以知識眾生,所以佛的全知,並不是說佛需要知道眾生所具備的一切知識,也不需要通過眾生經驗中的邏輯理念等的思想,因為他是整體的,眾生是局部的、個別的,他能眾生一切,但是不需要學眾生東西,而是眾生需要的,他就直接給予。因此,種種根器眾生就能得到種種佛法利益人間所謂的分析以及歸納,這都是從個體、局部為著眼;佛的心量,既然是全體,所以不能用凡夫知見去解釋、衡量佛的正遍知覺。



人間所見的佛,比如說釋迦牟尼,從理論上講化身佛,在人間像人,在天上像天,至地獄中像地獄,在任一類的眾生當中,就像那一類的眾生他是形象的、局部的,需要經過學習,才具備人類所有知識,用這些做為度眾生的工具,而使得眾生受益。他同時可以在無量無數的地方,顯現無量無數身,度無量無數眾生,而他本體法身不動的。因此,我們不可以說,由於化身的佛有生有滅,就說法身的佛有來有去;也不可以說,化身的佛需要具備人類知識,而法身佛就因此而有限;其實化身的佛,也就具備正遍知覺,因為他不離法身,可是不能夠說,正遍知覺的法身佛,是以凡夫知見所見化身佛的知能,而稱為正遍知覺。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