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伽和佛的弟子

問:為什麼一部分佛教徒要出家?
答:要說明這個問題,先要談一談佛教的五乘教法。乘就是車子,能運載行人到遠近不同的目的地,藉以比喻教法五戒教法戒殺、盜、淫、妄、酒的五條戒能令修持者得生人間,叫做人乘。十善教法不犯十惡:1殺;2盜;3淫;4妄語;5兩舌,即挑撥離間;6惡口,即粗惡傷人的言語;7綺語,即邪淫言語;8貪;9嗔;10邪見,即否認因果見解即是十善,能令修持者得生天界,叫做天乘。四諦教法,能令人斷除見惑我見、常見、斷見等錯誤見解和思惑對世間事物而起的貪嗔痴等迷情,證得涅槃,叫做聲聞乘。「聲」是言教的意思,聽聞佛的言教,悟四諦之理而得到解脫的人叫做聲聞。在沒有佛法時代,有人獨自悟到緣起之理而得到解脫,但他不能把自己悟到的真理說出來,這種人叫做獨覺,因此十二因緣法叫做獨覺乘。六度教法,能令修持者行菩薩道,經過無數世的難行苦行,最後達到佛的果位,叫做菩薩乘。

僧伽和佛的弟子

問:五乘教法出家有何關係?
答:人乘、天乘不要求出家;獨覺生在沒有佛法之世,雖是山林隱逸而沒有出家儀式菩薩包括出家的和在家的人,不一定要出家,看住持佛法因緣利益眾生因緣可以出家,可以在家。如佛陀時代文殊師利菩薩彌勒菩薩都是出家比丘維摩詰也是大菩薩則是居士在家學佛之士。只是聲聞乘中為了證得現法涅槃,成阿羅漢目的,要求修行出家。

問:阿羅漢是什麼意思?
答:阿羅漢arahant是修行者得到證悟的果位。到達這個果位有四個階段:斷除了見惑的叫做須陀洹果,即初果;進而斷除思惑,按照其淺深粗細不同而有斯陀含果二果和阿那含果三果;到了阿羅漢的果位四果,見惑思惑都己斷盡,證得涅槃,堪受人天供養。所以阿羅漢意義之一就是「應供」,這是聲聞乘中的終極地位。

問:聲聞乘為什麼要求出家?
答:根據聲聞教法,在家修行障礙多,心意難以專純,只能在理論上斷除見惑證得初果,至多斷除欲界思惑證得三果,不能證得現法涅槃出家生活自由無累,容易集注精力從事於無我無欲修養,所以要證得羅漢果,非出家人做不到。

問:出家制度佛教創始的嗎?
答:出家制度不是佛教創始的。在佛陀時代出家修道在印度已成為風氣,但是佛陀本人以王子出家榜樣,使出家風氣在佛教中得到了鼓勵。因此佛教徒中便有出家男女二眾和在家男女二眾,出家佛教徒一般稱為僧人僧侶。

問:佛教僧侶是不是神職人員?
答:佛教僧侶僅僅是為求解脫出家修行的人,不是擔任什麼神與人之間的神職。他不應當,也不可能代人祈福禳災,或代神降福免罪。

問:佛教僧侶平時生活應當是怎樣的呢?
答:根據佛的制度,一個比丘應當過著清凈而儉約的生活,嚴格遵守不殺、不盜、不淫包括在俗家妻子、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飲酒及非時食過午不食,不塗香裝飾、不自歌舞也不觀聽歌舞,不坐卧高廣床位,不接受金銀象馬等財寶。除、衣、缽、剃刀、濾水囊、縫衣針等必須用品外不蓄私財。不做買賣。不算命看相。不詐示神奇。不禁閉、掠奪和威嚇他人等等及其他戒律。平日晝夜六時中晨朝、日中、日沒為晝三時,初夜、中夜、後夜為夜三時除一定時間睡眠托缽飲食、灑掃、挑水外,其餘時間都應當精勤地用在學修方面。

問:學修的內容是什麼?
答:教理的研究和禪定的修習,內容不外乎前面說過的三十七道品。三十七道品中基本修習的是四念處觀觀身不凈、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在修四念處觀之前,初入道者先學五停心觀,即不凈觀、慈悲觀、因緣觀、界分別觀和數息觀。總之,修定修慧的方法很多,這裡不一一列舉了。

問:佛教僧侶對在家佛徒有什麼義務嗎?
答:一般說來,在德行為他們樹立模範;教導他們,勸善止惡;為他們講說佛法;安慰病苦,必要時得參加社會災難的救濟;慈悲柔和,促進眾生的福利。問:照你所說家風氣在佛得到鼓勵,那麼,佛教理想是不是要求人人都出家呢?答:根據佛教教義和它的制度來說,出家應當是佛教徒中少數人的事。第一、出家動機要求真純--即確是為求解脫,決心舍棄世間貪愛而出家修道。第二、出家後要求對教理及行持都夠標準,如果有室家的慾望,應當自動還俗;如果犯殺盜淫妄四根本戒,則應當擯斥在僧伽之外。第三、出家有許多限制,例如:要得父母允許,要年滿二十比丘戒比丘尼戒的,不是肢體不全或精神上有缺陷的,不是逃避刑法、債累的等等。第四、出家受戒要得戒齡滿十年的僧侶十人以上介紹、證明和會議通過,舍戒還俗則很容易,只須告知一個人便行。佛教徒本有四眾,有出家男女二眾。有在家男女二眾。出家二眾負住持佛法責任,在家二眾負護持佛法責任,合成為雙重的教團。所以佛教並不是要求人人都出家。很多佛教經典,特別是大乘經典如《維摩詰經》、《優婆塞戒經》都是稱贊在家學佛的。

問:在家佛教徒修道的條件是怎樣?
答:歸依三寶,確信佛法僧三寶身心歸向依靠之處,更不歸依佛教以外的其它宗教與神廟,這是在佛教徒的必要條件。其次是奉行五戒和持齋。持齋是在每月一定的日子裡實行一種克己的生活,即過午不食,不塗香裝飾和歌舞觀劇,不坐卧高廣床座。持齋的日子一般是陰曆朔日、初八、十四、望日、二十三、二十九晦日。遵守三歸、五戒和持齋,對人努力行善,對自己清凈身心這就是佛教在家信徒修持標準。實際上有不及這個標準的,也有超過這個標準的。佛陀對在家信徒有許多世間法的教導,如對善生童子詳細講了父母子女之間、師弟之間、夫婦之間、朋友之間、主從之間、僧人居士之間的關係如何善處的問題;對青年跋迦談到方便具足職業修養的完備,守護具足節約不浪費財物,善知識具足交結善友,正命具足正當生活四種安樂法;對當時的國王講到如何處理國內政治與睦鄰問題。大乘經典則廣說在家菩薩應當怎樣修六度、四攝等等。

問:事實出家不是象你前面所說的那樣嚴格吧?
答:事實上在某些時期、某些地區,僧伽中存在著濫收徒眾、濫傳戒的現象。這種現象在我國久已引起佛教界的憂慮。從歷史的情況來看,佛教最興盛的時代,並不是僧眾最眾多的時代;相反的,僧徒太多時代,往往是佛教衰壞的時代。如唐代初年曾大量淘汰僧眾玄奘法師時代出家很嚴格,要經過考試,當時玄奘為取得出家資格,還曾經過了困難的手續,但是佛教當時最為燦爛。這不僅我國如此,其他國家也是如此。例如,十五世紀緬甸有一位本來是高僧後來還俗做了國王的達磨悉提,他鑒於當時僧眾之濫,曾經通令全國僧眾重新受戒加入僧伽。由於他的嚴格整理,當時緬甸僧侶人數從數十萬人減到一萬多人,其餘不夠資格和不願再度受戒的,均勒令還俗,緬甸佛教因此得到復興。這件事說明僧伽不應當盲目發展的。

問:聽說有些國家的人民,人人都要出一次家,是嗎?
答:緬甸泰國都有這個風俗,我國傣族地區過去也是如此。這並不是佛教規定的制度。這些地方一般兒童到七八歲時候,父母便送他們到寺廟出家,在寺廟中識字學經過僧團生活過了一定時期可以還俗。出家時期最短的只有幾天,有的幾個月,有的幾年。如果兒童時未出過家的,長大後總要有一時期出一次家。這種臨時出家的人不受沙彌戒,與發願長期出家的不同。

問:聽說日本僧人都有家室,是嗎?
答:原來日本僧人都是沒有家室的。公元十二世紀時期凈土宗的一派--凈土真宗的創始者親鸞倡導帶妻修行,開始娶妻生子。其後幾百年中這個制度只限於這一宗派。到明冶維新後,僧人結婚的風氣便在其它各宗派中流行起來。現在除少數宗派的少數僧人仍然過獨身生活外,絕大多數僧人都有家室,他們的子孫世襲僧人職業。這便形成了以在家佛教徒擔任弘傳佛教事業制度。但是這種情況只是屬於男僧人,今天日本的尼眾還是出家如律持戒的。

問:出家男子為什麼稱為和尚?和尚是什麼意思?
答:「和尚」原來是從梵文upādhyāya這個字出來的,這個字到了西域被讀成「烏」,到了漢地又讀成「和尚」,它的意思就是「師」。和尚是一個尊稱,要有一定資格堪為人師的才能夠和尚,不是任何人都能稱的。這個稱呼並不限於男子出家女眾有資格的也可以稱和尚。但是後來習俗上這個字被用為對一般出家人的稱呼,而且一般當作是男眾專用的名詞,這是和原來的字義不合的。

問:喇嘛是什麼意思?
答:喇嘛是藏語,它和「和尚」是一樣的意思。這個字也被濫用了,本來並不是每個出家人都能稱為喇嘛的。正確的稱呼是:出家男人十戒的稱沙彌,受具足戒的稱比丘出家女人十戒的稱沙彌尼,受具足戒的稱比丘尼。

問:漢族地區習慣地稱出家男子為「僧」,出家女子為「尼」,這是否是正確的稱呼?
答:僧是僧伽的簡稱,它的字義就是「大眾」。僧伽出家佛教徒的團體,至少要有四個人以上才能組成僧伽。所以一個人不能稱僧伽,只能稱僧人,正如一個兵士不能稱軍,只能稱軍人一樣。出家男女二眾都在僧伽之內,都能僧人。把「僧」和「尼」作為男女的區別,是錯誤的。至於「尼」字是從沙彌尼、比丘尼的字尾而來的,是漢族出家女眾的簡稱。還有在尼字下加上姑字的,則是習俗的稱呼。

問:什麼叫法師?
答:法師dhammācariya本是一種學位的稱號,要通達佛法為人講說的人才能稱法師,不是任何人都可以稱的。還有較高的學位,精通經藏的稱為經師suttācariya,精通律藏的稱為律師vinayācariya,精通論藏的稱為論師abhidhammācriya。更高的是三藏法師tipitakācariya,是遍通經律論三藏者的學位,如唐代玄奘、義凈都受到這個稱號。

問:什麼叫活佛?
答:蒙藏佛教修行成就,能夠根據自己的意願而轉世的人稱為「朱畢古」藏語或「呼畢勒罕」蒙語。這個字意義就是「轉世者」或「化身」 。「活佛」乃是漢族地區的人對他們習俗的稱呼,這可能與明朝皇帝封當時西藏地方掌政的噶舉派法王為「西天大善自在佛」和清朝皇帝給達賴的封號也沿用了這一頭銜多少有些關係,這種封號和稱號在佛教教義上都是說不通的,其實蒙藏佛教中並沒有「活佛」這個名詞。又傣族佛教比丘被稱為「佛爺」,這也是漢人習俗上錯叫出來的,他們自己並沒有這種稱呼。

問:什麼叫做僧王?
答:有些國家泰國等,全國選出一位僧伽的領袖叫做僧王sangha」rāja 。在斯里蘭卡則每一僧派選出一位「大導師」mahā nāyaka,每一省或一市選出一位導師nāyaka。僧王或大導師管理全國的僧務,導師管理地方的僧務。

問:為什麼出家佛教要有僧伽這樣的教團?
答:對個人來說,為了在學修上和生活上互相切磋、互相幫助,出家人必須過僧伽團體生活。對整個佛教來說,要有出家佛教組織的教團來擔負起「住持佛法」的責 任。僧伽所以被稱為三寶之一,就是因為它在佛教事業中的重要性。

問:僧伽組織有沒有什麼原則制度?
答:有六項原則,就是「六和」:戒和、見和、利和、身和、口和、意和。簡單地解釋一下:和就是和諧一致的意思,遵守共同的戒律戒和,見解一致的共同修學見和,平等受用合法的財物利和,生活上互相照顧身和,言語上互相勸善止過口和,思想上彼此友愛敬重意和,通過這六項來達到僧伽中的和諧一致。為了實現六和的原則佛陀曾經為僧伽制定了許多制度。

問:有哪些重要的制度?
答:最重要的是「羯磨」kamma制度。羯磨本是辦事的意思,但僧伽中辦事的方法是通過會議,所以它的完整的意思就是「會議辦事」。比方有什麼事情要辦,要一定地界內全體僧眾集會討論決定,因事因病不能參加的人必須委託別人代為請假,並表示願意接受大眾的決定。會議開始前,執 行主席羯磨師詢問僧眾是否已經齊集,是否有未受戒的人在場。知道僧眾已經到齊,外人已經出場後,然後開會。首先報告開會目的,提出議案,大眾討論,做出決定。表決的方式,一般是口頭問答,徵求同意,同意的不說話,不同意的表示意見,如果大家都不說話,便是通過。有一種事經過這樣一次征問,便作決定;有一種較重要的事要經過兩次征問,才作決定;有一種更重要的事如授戒,或給某人以處分要經過三次征問,才作決定。最後執行主席說:「僧人默然汝,是事如是持」既然大眾都沒有意見發表,這件事就是這樣辦了。另外還有一種表決方式,就是投籌用有顏色的竹籌表示可否,等於投票。關於這些,佛教典籍中有詳細規定。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會議法,可以說是佛教的一個重要的創造和貢獻。

問:僧伽中有沒有定期的會議?
答:每半個月舉行一次布薩羯磨誦戒的集會。僧眾齊集念誦戒本,根據戒律,檢查每個人半月中的生活方式是自己發露坦白說出過失,別人舉過。每年雨季安居期滿後,舉行集會。這個集會名叫「自恣」,「自」的意思是自己發露,「恣」的意思是恣別人舉出自己的罪過,從而懺悔,這仍然是檢查生活的集會。至於商辦事情是臨時召集會議。

問:可不可以釋迦牟尼在僧伽組織中採用了某些原始公社的制度?
答:從它的民主制度財務分配製度平均分配、個人不蓄私財來看,可以這樣設想。但是在原始僧伽中,比丘是不事生產的。我國漢族僧人有從事農耕的習慣,提倡農禪生活這是我國僧伽一個優良的特點。

問:羯磨製度,現在還實行嗎?答:布薩和自恣的制度在南方佛教家中仍然實行,其他宗教性的如傳戒羯磨也仍然實行,但是似乎大部分是作為宗教儀式保存著。今天我國也還有寺廟保存著布薩和自恣制度的,至於羯磨的民主精神,由於在長期封建社會中許多封建制度被引用到佛寺中來,特別是由叢林清規被封建朝廷按照自己的意圖加以修改推行,因而久已失去了本來面目。

問:什麼叫叢林清規?
答:叢林就是大寺廟僧眾集合在一處,好象樹木叢集成為森林一樣,所以叫做叢林清規就是叢林僧眾日常遵行的規制。這種規制是依據佛所定的戒律結合當時當地的實際情況,包括天時、地理、社會風習、國家法令以及宗派特點等等而定的。中國最古的清規創自四世紀東晉時代的道安,後來各代各派都定有僧制。唐代百丈禪師創立禪宗僧眾清規,久已失傳。後來元代皇帝《敕修百丈清規》,那是根據封建統治者的需要而假託百丈之名修出來的東西,與百丈並無關係。後來這個清規經過明洪武、永樂先後下旨推行,於是代替了原來的各種僧制和清規而成為全國僧眾遵行的規制。問:關於僧眾的禮節和生活習慣,可否請你談一談?答:戒律對於這些都有詳細的規定,這許多規定南方國家僧眾保持得比較完整。北方佛教僧侶,由於氣候、風土等等的差別以及歷史的變遷,生活上有了許多改變,這裡不能詳細列舉。請你提出所需要了解的問題,我們可以簡單地談一談。

問:關於禮節問題,僧眾中長幼之間的禮節怎樣?
答:僧眾的長幼是依受戒年齡分別的。受比丘戒十年以上的稱上座長老thera,二十年以上的稱大上座或大長老mahā thera。戒齡小的應當禮拜戒齡高的;行路時長者先行,幼者後行;坐時長者上座,幼者坐下座,或長者不教坐不坐。所以南方國家僧人相見,必須問戒齡。一般比丘見大長老,必須脫鞋,偏袒右肩,然後禮拜。

問:在家佛教徒對僧人的禮節如何?
答:南方國家,在家佛教徒進入佛寺僧房,首先要脫鞋,見比丘禮拜比丘教坐時,坐低座或席地坐,不能坐比丘的床位,不能和比丘同桌吃飯。如果比丘居士家,主人應當以乾淨的布鋪在座椅上,請比丘坐下,然後禮拜。如果自己的兒子比丘父母也要禮拜。根據南方佛教習慣,在任何場合,比丘見到居士來訪問或入會場,他們從不起立,居士向他們禮拜時,也不回禮,有時僅說一句:「願你吉詳。」向他們送供品時,也是如此。小比丘沙彌禮拜比丘時,大比丘也不答禮。在我比丘居士或小比丘沙彌禮拜時,可合掌答禮,座位高下正式宗教儀式外不甚嚴格。

問:請你談一談關於飲食問題,如過午不食問題,吃素吃葷問題。
答:按照佛制,比丘午後不吃食物原因兩個:1、比丘飯食是由居士供養,每天只托一次缽,日中時吃一頓,可以減少居士負擔;2、過午不食,有助於修定。這個制度,今天南方國家仍普遍實行。最嚴格的只喝白水,連牛奶、茶、椰子水都不喝。但一般的僧人午後可以喝茶、汽水、果汁,也可以吃糖。我國漢族禪宗僧人從古有自己耕種的習慣,由於勞動的緣故晚上非吃東西不行。所以在多數寺廟開了過午不食的戒,但是被視為「葯食」,但持過午不食戒的僧人為數也仍不少。

問:戒條是可以開的嗎?
答:比丘戒中除了不殺不盜不淫不妄四根本戒外,其餘戒條平時應當「遮護」,在一定的情況下可以「開」菩薩戒,一切服從「饒益有情戒」,在家菩薩饒益有情故,四根本戒也可以開。「開」與「遮」是戒律上的術語。如以過午不食為例,平時應當遮,但遇有某種疾病,必須午後進食的人則可以開。我國僧人因勞動的緣故必須開過午不食的戒。禪宗寺廟把吃晚飯叫做房餐,本來是給參加勞動者在房裡吃的,而不是在齋堂中大家吃的,但是後來不勞動的人也吃起晚飯來了。

問:南方國家僧人吃「葷」,是否也是開戒?
答:南方國家僧人飯食,或是到別人家托缽乞食,或是由附近人家輪流送飯,所以他們有什麼吃什麼,不論素食肉食比丘戒律中並沒有不許吃肉的規定。我國大乘經典中有反對食肉的條文,我國漢族人是信奉大乘佛教的,他們受比丘戒外,並且受菩薩戒,所以漢族僧人乃至很多居士都不吃肉。從歷史來看,漢族佛教吃素的風習,是由梁武帝的提倡而普遍起來的。蒙藏族僧人雖然也信奉大乘,但是他們的地方蔬菜極少,不食肉不能生活,所以一般都吃肉。但他們和南方國家佛教徒一樣,對漢族佛教吃素的習慣都是很贊嘆的。至於「吃葷」的「葷」字,是專指大蒜、蔥這些氣味濃烈、富於刺激的東西,是大小乘戒律所同遮禁,南北佛教徒所共同遵守的。我們把「吃葷」和「吃肉」混同起來說,那是錯誤的。

問:聽說南方國家居士們供飯,必須將盤碗送到比丘手上,不這樣,比丘就不能吃,是嗎?
答:是的。因為比丘要守「不與不取戒」即不偷盜戒,不僅是飯菜,供養任何東西都是這樣,不交到他們手上,他們便不能取。

問:聽說還有比丘手不捉持銀錢的,是嗎?
答:是的。比丘戒中本有這一條,這是為了防止蓄私財,起貪念。現在還有人遵行。南方比丘旅行時須帶俗人隨從替他管銀錢的事。但是為了種種不便,這個戒條在南方國家中現在也不太嚴格了。

問:請談一談僧人衣服問題。
答:根據佛教制度比丘衣服有大中小三件:一是用五條布縫成的小衣,我國俗稱為五衣,是打掃勞作時穿的;一是七條布縫成的中衣,我國俗稱七衣,是平時穿的;一是九條乃至二十五條布縫成的大衣,我國俗稱祖衣,是禮服,出門或見尊長時穿的。三衣總稱為袈裟kasāya。袈裟是一種顏色的名稱,因為佛制僧人必須穿染衣,避用青黃赤白黑五正色,而用一種雜色,即袈裟色。我國舊譯袈裟色是赤色,南方佛教典籍則說是一種橙黃色,可能是一種赤黃混合色。根據我國佛典記載,佛教印度分了部派後,各部派衣色便有了區別,有的是赤色,有的是黃色,有的是青黑木蘭色。但據六世紀印度來華高僧真諦師說,各部派衣色實際都是赤色,所謂青黑木蘭,僅是些微小的差別。現在緬甸斯里蘭卡泰國、柬埔寨、寮國、印度尼泊爾諸國的僧服都是黃色,僅有深淺的不同。我國漢族僧人袈裟,祖衣是赤色,五衣七衣一般都是黃色。蒙藏僧人袈裟,大衣是黃色,平時所披的中衣近赤色。北方氣候寒冷,僧眾三衣不夠,所以我國僧眾袈裟裡面另穿一種常服,這種常服是就古代俗人的服裝略加改變的。常服的顏色,明代皇帝曾作過規定,修禪僧人常服為茶褐色,講經僧人藍色,律宗僧人黑色。清代以後,沒有什麼官方規定,但律宗寺院自清初見月律師重興後,一般僧人常服均為黃色。緬甸佛教徒特別忌穿黑衣,因為在緬甸古代曾有一種邪教僧人穿黑衣,多行非法之事,後來嚴行禁絕。蒙藏教徒也忌穿黑色衣服。

問:請談一談關於僧人剃發的問題。
答:根據佛制,剃發、染衣、受戒是取得僧人資格的必要條件。剃發染衣的用意是為了舍棄美好裝飾,實行樸素無華的生活。一般出家人也不留胡須,但我國有一部分僧人留須,他們認為出家時應剃鬚,此後可以留。南方國家僧人則一律不留須。至於受戒不需要在頭頂上燒戒疤。除漢族外,其他民族僧人都沒有燒戒疤的規矩。這可能與《梵網經菩薩戒本》燃身供養之說有關。唐朝已有煉頂以艾燃頂的習俗,這個習俗形成普遍的制度,據說是在元代。當時異族統治者想藉以識別真假,防止抗拒法令的人民逃到僧眾裡面去。這話尚待查考。

問:關於僧人生活習慣的問題,己經知道了一些了。現在想請你談一談佛陀時代僧伽中一些主要的人物。請問釋迦牟尼的弟子中最著名的有哪些人?
答:有十大弟子舍利弗sāriputta,目犍連moggallāna、摩訶迦葉mahākassapa、須菩提subhūti、富樓那purā」na、摩訶迦旃延mahākaccana、阿那律anuruddha、優波離upāli、羅怙羅rāhula和阿難陀ānanda。這十大弟子各有特長,其中如舍利弗被稱為智慧第一,目犍連神通第一,優波離持戒第一,阿難多聞第一。舍利弗、目犍連二人最為佛所器重,是僧眾的上首,他們都在涅槃前逝世。佛涅槃後,代佛統率大眾的是摩訶迦葉,其後是阿難陀。

問:一般佛寺中,立在釋迦牟尼像旁有兩位比丘像,他們是誰?
答:有一老一少的像,老的摩訶迦葉,少的是阿難陀。也有比丘像是年齡相若的,則是舍利弗和目犍連。這種像只是我國漢族佛寺中有的,南方國家佛寺一般只供釋迦牟尼佛像,供弟子像的很少。

問:佛的弟子中有什麼遺跡留存嗎?
答:1851年英國人孔寧漢當時的印度考古局長在印度孟買東北五百四十九英里一個名叫山奇sanchi地方,對那裡的幾座古塔進行發掘。在一座塔裡面,掘得兩個大石函,函蓋上分別刻著舍利弗和目犍連的名字,裡面藏著他們兩位的靈骨。這兩份靈骨被英國人劫走,存置在倫敦維多利亞愛爾保博物館。印度獨立後,才向英國交涉取回,現仍供在山奇。山奇這個地方過去不甚知名,但是近代發現很豐富的佛教文物。公元前三世紀阿育王所造的大塔仍然完整的存在,據說是他所造的八萬四千塔中唯一的留存的一座。塔的四面各有雕刻的石門,極為精美。由於許多寶貴的古跡,特別是由兩位大阿羅漢舍利發現,山奇現在已經成為印度重要的佛教聖地之一。

問:漢族佛寺中常見到十八羅漢像,那是什麼人?
答:應當是十六羅漢羅漢即阿羅漢的簡稱,又稱十六尊者。據經典說,有十六位佛的弟子受了佛的囑付,不入涅槃公元二世紀時師子國今斯里蘭卡慶友尊者作的《法住記》中,更記載了十六阿羅漢名字和他所住的地區。這部書由玄奘法師譯出之後,十六羅漢便普遍受到我國佛教徒的尊敬。到五代時,繪圖雕刻日益普遍起來,後來畫家成了十八羅漢,推測畫家原意可能是把《法住記》的作者慶友和譯者玄奘也畫在一起。但後人標出羅漢名字時,誤將慶友列為第十七位住世羅漢,又重複了第一位阿羅漢名字成為第十八位。雖然宋代便已經有人指出了錯誤,但因為繪畫題贊的人有的是名書畫家和文學家,如貫休、蘇東坡、趙松雪等人,所以十八羅漢便很容易在我國流傳開來。問:我國許多佛寺中有五百羅漢像,他們是什麼人?答:印度古代慣用「五百」、「八萬四千」等來形容眾多的意思,和我國古人用「三」或「九」來表示多數很相像。五百比丘、五百弟子、五百阿羅漢,在佛教經典中固然是常見的,但並不意味著是固定的數字。可是隨著十六羅漢的崇奉,五百羅漢像也便在五代時期見於繪畫和雕塑,不久便有許多寺廟建立了五百羅漢堂。後人又附會地列舉五百羅漢名字,其實都是沒有根據的。至於近代某些寺院中塑造的五百羅漢像,許多形象都是出自匠人的臆造,或者采自神話小說,以至流於怪誕,失去了佛的出家弟子應有的合乎戒律威儀。

問:佛教寺廟中有許多菩薩像,他們是什麼人?
答:漢族寺廟中供的菩薩像,主要的是文殊師利manjusrikumārabhūta 、普賢samantabhadra 、觀世音avalokite'svara 、地藏ksitigarbha 。

問:你前面不是說過,任何志願自度度他、自覺覺他的人都可稱為菩薩,為什麼這些菩薩被當做神一般地崇拜呢?
答:志願自度度他、自覺覺他,叫做發大心,又叫做發菩提心。初發大心的人固然也可以稱為菩薩,但沒有得到實證以前仍然是在凡夫的地位。發了大心,依照戒定慧三學修習,實行六度四攝,經過無數生死,最後才能成為佛果,其間有三賢十地五十二位等階梯。文殊師利等是居於菩薩的極地的,是等覺位菩薩大乘經典特別稱道文殊師利的大智普賢的大行、觀世音大悲地藏的大願,所以這四大菩薩特別受到教徒的崇敬。我國五台山被認為是文殊師利的道場峨嵋山普賢道場普陀山觀世音道場,九華山地藏道場,稱為四大名山。由此可以看出四大菩薩在我佛教徒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問:四大名山國際上也知名嗎?
答:五台山文殊師利道場這是見於大乘經典的,所以古代有不少從印度西域來的高僧來朝拜。尼泊爾並且有這麼一個古老的傳說:加德滿都尼泊爾首都所在地山谷地區,原來是一個大湖,文殊師利由中國台山到那裡去,劈開了一座山嶺,將湖水排去,讓隨他同去的人們安居下來,這才建立了尼泊爾國。所以尼泊爾人民對文殊師利和五台山特別有親切的感情。至於普陀山之成為觀世音道場、九華山之成為地藏道場,則和日本、朝鮮佛教僧人關係。

問:漢族寺廟的前殿一般供著一個笑面和尚像,他是誰?
答:是彌勒菩薩佛教預言,將來釋迦牟尼佛的教法盡了之後,經過很久遠時期彌勒菩薩將在這個世界成佛說法。由於這個原因彌勒菩薩也受到普遍的崇敬。中國歷史上常有假託彌勒降生以號召農民起義的事,如元代彌勒教之類。至於笑面和尚像,並不是彌勒像,而是五代一個和尚名叫「契此」的像,這個和尚經常背著一個布袋,人稱為「布袋和尚」,相傳是彌勒化身,所以後人塑他的像作為彌勒來供奉。有人認為,漢族寺廟供奉布袋和尚像,可能受了彌勒教的影響,因為彌勒教的產生地就是布袋和尚家鄉,浙江奉化,所以有理由推斷布袋和尚形象是因彌勒教而普遍流行開來的。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