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答問:凈土法門法師答香港參學同修之五十

學佛答問(答香港參學同修之五十)  (共一集)  2006/10/20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21-342-01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大家好。今天是我們第五十次解答問題,首先是中國同修的提問,有十幾個問題。

  問:第一個問題問的是,怎樣才是真正的莊嚴道場

  答:這個問題問的非常好。我們這次承蒙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的邀請,在巴黎舉辦釋迦牟尼佛兩千五百五十年的衛塞節,就是佛誕節。有很多人說佛誕節是四月初八,怎麼到十月來辦這個慶典?在國際上,今年一年,在今年一年任何一天都可以舉辦。好像是大生日,大的紀念節日,是兩千五百五十年,五十年是一個大的節日,所以在今年全年任何一天都可以舉辦。所以,聯合國選在今年的十月七、八、九日三天。這個活動,我們知道教科文組織到今年是六十年六十年中從來沒有辦過宗教的活動,當然更沒有辦過佛教的活動,這是頭一次。辦得非常成功,大家都歡喜。開幕這一天,秘書長親自來致詞,三天在國際上留下很好印象大家都非常的贊嘆,所以這個活動辦的很成功。這是國際上的莊嚴道場,真正的莊嚴道場

  莊嚴美好的意思、是圓滿的意思。真正莊嚴道場是什麼?戒定慧三學,具足三學、具足六和,那就是真正的莊嚴。如果沒有三學、沒有六和,那就是過去有些人所說的,有廟無道,不能興教;廟是道場,有道場,沒有道。諸位要知道,佛道就是三學、六度、六和。我們凈宗學會剛剛成立的時候,提出修行五個科目,「凈業三福」、「六和敬」、「三學」、「六度」、「普賢十願」這五個科目。這五個科目著重在行門,行門就是講修行的指導原則

  為什麼最近這幾年我們特別提倡《弟子規》?《弟子規》是根據什麼來提倡?給諸位說,根據凈業三福凈業三福一共是三條十一句,第一條「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頭一條。「孝養父母,奉事師長」,孝親尊師這是德行基礎。我們看到當前的狀況,我們佛門狀況,在家同學做不到十善業,出家同學做不到《沙彌律儀》,這都基礎基礎,他為什麼做不到?我們展開經卷你看世尊叫著「善男子,善女人」,那個善是個標準佛門講善男子、善女人標準十善業,所以是「凈業三福」的頭一條。一定要具足十善才能夠接受三皈五戒,因為三皈五戒在第二條,你沒有第一條,就不能夠有第二條。第二條是「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你十善業都沒有,你怎麼可以受三皈五戒

  所以,為什麼連十善都做不到?值得我們深深去反省。為什麼過去人能做到,現在人為什麼做不到?使我們想到世尊經典裡面的教誨,「佛弟子不先學小乘後學大乘,非佛弟子」。我們凈土宗大乘大乘一定建立在小乘基礎上中國佛教對於小乘經典的翻譯,可以說是非常的圓滿。我們《大藏經》裡面的「四阿含」是小乘經,跟現在南傳的巴利文經典做個比較,大概他們的經典比我們翻譯的要多五十部。諸位曉得,小乘都不長,應該差不多將近有三千部,三千部只多五十部,所以多不了好多。由此可知,我們翻譯的是很完整。

  在隋唐時代小乘兩個宗派,所以中國佛教是十個宗派,有俱舍宗、成實宗,這兩個小乘宗派。可是到唐朝中葉之後,中國人就不學小乘了。唐朝末年到宋朝,這兩個宗派就沒有了,所以現在中國人只知道八個宗派大乘八宗,小乘很少人知道有兩個宗派這是什麼原因?為什麼中國人不遵守佛的教誨,不先學小乘後學大乘?這什麼緣故,一定要曉得。

  中國人是以儒跟道代替,代替小乘。有儒家倫理道德的教育,有道家清凈無為的教育,足以代替小乘,所以就不小乘。到今天,困難來了小乘不學,儒也沒有、道也沒有,這一下一開始就走向大乘,所以行門就顯示出不足。這個不足傷害太大,像一棵樹一樣,沒有根,於是在大乘上怎麼樣用功修學都不能夠開花結果。大乘修學主要的目的是明心見性見性成佛,就是一般人講大徹大悟。我們今天學佛沒有悟處,煩惱習氣斷不掉,戒定慧三學沒有了,這是今天我們佛門衰微的第一個因素。所以我們一定要曉得。曉得了,我們從什麼地方來補救?還是從儒道來補救。

  所以我常常講,中國自古以來,傳統的教學它有三個根,像樹一樣它有根。儒家的根是《弟子規》,道教的根是《太上感應篇》,佛教的根是《十善道經》,這三部是根本,根本的根本。如果沒有這三樣東西,這三樣東西不是念的、不是背的、不是講的,是要落實在生活、落實在工作、落實在處事待人接物;換句話說,我們要很認真努力百分之百把它做到,你才有受用。你有了這個根,然後再受三皈五戒,他能做到。那個三皈是真正的三皈,皈依佛,覺而不迷,真的是而不迷,皈依法是正而不邪,皈依僧是凈而不染,真做到,真管用!而後你在家是五戒出家是《沙彌律儀》,自然很容易做到,一點都不困難,他從根上生的。我們今天覺得這么困難,就是儒的基礎沒有、道的基礎沒有。所以我們非常想辦學,來培訓。

  我前幾天收到一封信,一個出家人給我的。他說說我要在澳洲辦個學院,又聽說要到學院去念書要繳二十萬元。我都不曉得這個怎麼傳出來的?他說他沒有那麼多錢。所以很多誤傳。我們辦學不收一分錢,四事供養,我們都會供給。我們的條件是什麼?條件是在你要落實《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道》;如果出家,再加上《沙彌律儀》。你百分之百落實,做到了,我們歡迎你參加我們的學院。如果再做不到,不要說二十萬,你拿兩千萬給我,我都不收,我都不要你的。所以真正為儒釋道來培養人才,這是當前的一樁大事。

  所以真正有志來,就像玄奘法師早年發願一樣,「遠紹如來,近光大法」。有這樣的志願,我們會對你磕頭,求之不得,我們跪在地下,恭恭敬敬迎請你到我學院來;沒有這樣的志願,你來了也沒用處,你也學不到東西。世出世法,古人常講,「從恭敬中學」。我們看看現在,國內情形我不知道,我在國外走的比較多,國外這些高等學校,著名的大學學生多半心浮氣躁心浮氣躁學不了東西。真正學東西,世法、出世法是一個道理煩惱輕,智慧長。大乘講求的是戒定慧中國世間法也是講戒定慧,它不叫這個名字,實際上是一樣。我們從小讀書,常常聽老師說,老師在對學生的評論,某個學生有悟性,某個學生悟性差一點,著重在悟!不像現在的教育,現在的教育是記問之學你說你看得多、記得多;從前不是的,從前不著重你記多少、學多少,著重在你的悟性。悟從哪裡來?悟從清凈心來的。所以心定下來,他才會開悟;心定不下來,怎麼可能開悟?所以《金剛經上講,「信心清凈,則生實相」,實相是般若

  我們生在現代這個時代,本身裡面的煩惱習氣很深,外面名聞利養的誘惑,比過去不知道要加強了多少倍,你那個心怎麼能定得下來?心定不下來,你的學術就得不到。你看印光大師在答覆許多人向他請教的時候說,「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由此可知,世出世間學問都是從誠、真誠恭敬當中得來的。沒有真誠恭敬老師教你老師為什麼不教你教你你沒辦法吸收,你領悟不到,換句話說,白費精神。不是老師不教,不是老師吝法,是你不能接受,道理在此地。老師沒有不慈悲的,我們向老師求學,老師肯教,歡喜教你原因是什麼?你肯接受,你肯認真的學習,我們講好學,你才真正能學到東西

  從這么多年來,我們自己現在也有這么大的年歲了,回過頭來細心去想想,去觀察。想想自己當年求學的經過,年輕的時候並不知道,但是我們自己做到了。這個做到是從小養成尊師重道,這個養成是在十歲之前。我生長在農村,十歲才住在城裡面,真正的教育是在農村時代學習的。那個時候有私塾,父母老師教的,受的是傳統的教育,私塾教育,懂得一點尊師重道。而尊師重道,父母老師教導的那一幕,讓我們一生都不能忘記,印象太深了。

  六、七歲上私塾,第一次上私塾,私塾只有一老師同學大概有三十多個人,一個老師。我父親著我,帶了禮物,到學堂,那時學堂祠堂,在祠堂里頭。先向孔子牌位,那個牌位上寫著「大成至聖先師孔子之神位」,先向孔子牌位行三跪九叩首的禮,古禮!我父親在前面,我在後面跟著拜。拜完之後,我父親就請老師坐在孔子牌位的下面,向老師行三跪九叩首的禮,我父親在前面,我在後面。你想父親老師行三跪九叩首的禮,老師說話我們還敢不聽嗎?我們父母老師這樣的敬重,老師要不認真教導學生他能對得起人家父母嗎?這就是孝道跟師道,我們從這個地方學來的。所以一生對老師決定不敢怠慢,這從小養成的。現在哪有這種教育?沒有了!不但你們沒有見過,聽也沒有聽說過,這從前的教育。

  這個教育在我家鄉,我們家鄉比較閉塞、落後,至少要斷掉八十年了。可是一般城市至少要斷大概是九十年到一百年,像香港至少會斷掉一百五十年,斷掉了。為什麼?外國人進來,所以中國東西就沒有了。愈是大都市斷的時間愈長,在閉塞的農村裡面還要短一點,我們是中日抗戰的時候,把中國社會整個打亂了。所以有這么一點點影響,這一點影響真的影響了一生。

  我到台灣去的時候,我是一九四九年到台灣,舉目無親,一個人。非常想學!想學,進學校是不可能,為什麼?繳不起學費,自己還要工作養活自己。所以打聽好的老師那時候確實我認識了十幾位名教授,怎麼認識的?自己寫信,寫信給他們,自己推薦自己。我寫的信都是毛筆,工楷,寫得很恭敬。我自己寫的文章給他們看看,目的是希望做他的旁聽生,到學校去旁聽。也有很多老師收到信給我回信,見了面就認識了一批學者,他們對我都非常好。

  以後我是專門跟方東美先生學哲學,方老師讓我學校去旁聽他的課,而為我特別的開班。每個星期天到他家裡面,在他家裡小客廳,給我兩個鐘點課。我們感覺老師恩德很大,但是究竟什麼原因他這樣子特別開班來教我,沒想到。到現在我們自己明白了,沒有別的,就是對老師真誠恭敬。我們自己沒有能力繳學費,連供養一分錢沒有供養過,特別開班來教學。我們當年想的只想一個道理,如果我是個老師有個學生真的肯好學他來找我,我要不要教他?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我們有一真誠的心、好學的心,我相信老師一定要不會辜負你。就這么個念頭,敢跟這些教授們寫信,真的收到效果。所以真誠恭敬

  到我們現在看看,我們就明白,你看現在也很多人寫信給我,字都是很潦草,潦草到很多字都不認得,你說這種學生還行嗎?找到像我這樣的學生,用毛筆工工整整寫封信給我我一個人都沒有找到過。所以從字裡行間看出,心浮氣躁,他沒有誠敬。不像我們當年年輕的時候,對老師那麼樣的真誠恭敬道理就在此地。所以人家肯教,真正把你當作學生看待,認真的來教導你。我們接受老師的教誨,確實是依教奉行,不折不扣,真做到。對老師就跟對父母一樣,所教誨的一定要認真奉行,老師決定不會指錯方向,所以一生依教奉行。

  所以我們今天回過頭來,要從根本上來學習,過去沒有學,現在補習。就是認真落實《弟子規》,落實《太上感應篇》,《太上感應篇》是因果教育,《弟子規》是倫理道德的教育。有這個基礎之後,你再學十善業道,落實十善業道就不難。沒有這前面兩個基礎十善業道很不容易做到,你也很難理解,雖然經上講得很清楚,不容易理解。有這三個基礎出家人再加上《沙彌律儀》,那就很容易做到。

  這些經典裡面所教的,我們一定要認識清楚,那是性德,就是自性裡面本來就是這個樣子你要明心見性之後,你的起心動念、言語造作你把它記錄下來,就是這幾本書,沒有一絲毫的勉強。聖人、佛菩薩他做到了,所以這不是他制定的規矩,叫人家要遵守,不是的,是自性性德的流露。我們見了性,覺悟之後,我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肯定跟這個是一樣的。所以說佛佛道同,中國人常講英雄所見,大略相同,這世間聖人。雖然沒有見過面,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地區出生的,他們一生的思想言行大致上都差不了好多,性德的流露。

  所以這四樣東西,要知道這是我們的本善,儒家所講的「人之初,性本善」,是我們的本善。我們今天看到好像做不到,我們就要曉得,我們已經不善,違背了本善。佛說了,說得更好,「一切眾生本來是佛」,我們現在看看都做不到,我們已經不是佛;我本來是佛,現在已經不是佛。違背了自性就不是佛;違背了本善,這就錯了。所以那是我們的本善,那是本來是佛。

  我們如果能把這個做到,然後佛給我們制定,團體生活要修六和敬,中國聖人常講的和為貴,宇宙是詳和的,世界和睦的。我們一個人身體,外面眼耳鼻舌身,裡面五臟六腑,是和睦的。如果不和人就生病,所以和是性德。為什麼會不和?佛講的很清楚,你有妄想分別執著不和;離開妄想分別執著,你自然就和。所以中國人講太和、講中和、講保和。佛給我們講六和敬,六和敬是從自己發展開到整個宇宙、到一切眾生這叫真正莊嚴道場。所以道場裡面最重要的是學習,學習佛菩薩的教誨,落實佛菩薩的教誨。終極的目標就是你要真正證得菩薩的果位,這才叫真正莊嚴道場。所以,莊嚴道場是在香火鼎盛,人眾很多,不是的;是在這個道場有沒有真正開悟、證果的人!有開悟、證果的人,那才叫真正莊嚴。我們要懂得向這個目標方向去做

  問:第二個問題,他說怎樣理解《彌陀經》里的「不可以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

  答:這句話很重要你真正想在這一生當中,要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你就要多善根、多福德、多因緣。這三個條件具足你就往生善根是什麼?福德是什麼?我們在講《彌陀經》的時候講得很清楚。善根是信解,福德是願行,你真正要信。那我們今天有沒有相信?念佛的人有沒有相信?那個信心若有若無,不能生效。為什麼你信心堅定信心不清凈?是因為對於彌陀經》不能夠理解,對於我們現實環境也不能夠理解,所以你的信心生不起來。

  由此可知,我們要想真正建立信心,先要求解,解行相應!真正把娑婆、把極樂兩個世界都搞清楚、搞明白,你才願意放下娑婆極樂世界去,真正搞清楚了。就像現在移民一樣,到外國去,對那個地方要搞清楚,確實比我們這裡好,我們才願意捨棄這個地方移民到那裡,一個道理!沒有搞清楚,信心從哪裡建立?由此可知,教育太重要了,學習非常重要,天天都在學習,這是屬於善根。所以善根是信解。

  福德是願行,我真正有願親近彌陀。到西方極樂世界是上學,阿彌陀是個老師,我們去親近他,希望在他那個地方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這個世界,我們要想達到這個目標非常困難,沒有好老師,沒有好的修學環境。所以移民到西方極樂世界,那個地方是個好的修學環境又有老師,是這么個道理你真的有願!行,就是一向專念,真的能夠把萬緣放下,一向專念,你決定得生。這就是善根福德

  因緣是什麼?因緣是外面的助緣,我有善根有福德,就是我有信解,也有願行。外面的緣,信解、願行都要靠學習,你有好的老師教導你,你真正遇到的凈宗的經典都是緣分經典自己不懂,遇到古大德的這些註解、這些註疏這都外緣。如果有好的道場提供給你,有好的同學互相在一起切磋琢磨,這都外緣這是因緣關系很大。如果雖然有信解、願行,外面環境不好你沒辦法安心的學習,那也會產生障礙

  所以這三個條件統統具足,諸位要曉得是很不容易的,希有難逢,三個條件在這一生當中能夠具足,這太難了。這三個條件具足,沒有一個不成就的,決定成就道理就在此地。

  問:第三,佛門中有些事不怎麼如理如法隨喜是否有功德

  答:這個我們在講《華嚴經》,也就是在最近不久所講的,五扇提羅的故事你就知道了。這個經裡面是佛說的,五個比丘,真的是不怎麼如理如法,欺騙信徒。可是信徒把他當作戒律清凈高僧來看待,一點都不懷疑,恭敬供養。所以這個信徒死了之後,生第五天,這個果報就很高。第五天是化樂天,再上去是他自在天,果報非常殊勝。而這五個比丘死了之後,這是欺騙人,欺騙眾生的,墮地獄地獄受罪滿了之後,經歷餓鬼畜生,他們要還債。到最後,從畜生道再回到人道,跟前面那個供養他們的女孩子又碰頭了,這女孩子她是皇後,這五個比丘是替皇後抬轎子的轎夫佛說的,這五個人就是當年的五個比丘,現在他們要還債,就是轎夫,替皇後抬轎子的五個人,這個我們在《華嚴經》上說過。所以供養得要真誠,以真誠心恭敬供養,不論他如法如法你有你的福報,福由心生!福是從恭敬當中求得的,自己修自己的,各人是各人的因果,這個要懂。

  尤其是我們要生平等心,看一切眾生看他佛性,一切眾生本來成佛。他迷惑了他才造業,造業一定要受報。所以從本性本善,從本來是佛,我們對一切眾生生恭敬心、生供養心普賢菩薩十大願王教給我們,「禮敬諸佛」,平等的,沒有分別,要禮敬。供養也沒有分別,「廣修供養」。可是贊嘆就有差別,「稱讚如來」有差別。贊嘆是只贊嘆善,不贊嘆惡,他有惡,不說、不批評要學著不批評人家,不要把人家的惡放在心上,養成自己純凈純善的心,才提升自己。如果常常想到這個人的過失你把自己的心都變壞了。我們常講,你自己的好好的良心,變成別人的垃圾桶,你說你是不是錯了?我們的心要裝一切眾生的凈、善,清凈善良,他的不善我們不接受,我們不放在自己心上,我們就會變成一個純凈純善的人,這樣子就幫助自己提升。

  人生在世,第一個目標就是要提升自己。因為這個世間是假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這個世間有一樣你能帶得走的,包括身體。帶不走的是假的,不要重視,不重視它;帶得走的是靈性,這個太重要了。我們一定要提升自己的靈性,要不斷的讓自己向上來提升。

  問:第四個問題,他說學習空閑時念《普門品》能開智慧嗎?

  答:念《普門品》的人很多,你去問問是不是都開智慧了?佛告訴我們,智慧從哪裡開的?是從清凈心開的。所以佛祖教導我們,學習只學習一門,為什麼?一門,你心是靜的,你心是定的,容易開智慧。學習很多門你的心裡面是雜亂的,雜亂就不容易開智慧。所以《三字經》上講「教之道,貴以專」,「學之道」也是貴以專,只要專一。我們過去跟老師學習,我學教是跟李老師,李老師教導學生一門,你要想學兩門,他不教你。他直截了當告訴你,你沒有能力學兩門。真的,到什麼時候可以學兩門?開悟開悟了,不但學兩門,所有一法門可以同時學,沒有開悟不行。所以悟後起修,叫廣學多聞

  諸位要知道,四弘誓願裡面講「法門無量誓願學」,是開悟以後的。沒有開悟,就好好的學斷煩惱,「煩惱無盡誓願斷」。為什麼?煩惱斷了就開悟開悟之後才能學法門。沒有開悟,學一門,學一門也容易開悟一門深入。古人講的,一經通,一切經都通了,一個法門悟了,一切法門都悟了。所以《華嚴經上講,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最殊勝微妙方法就是一,你守住一就通了。你同時搞兩個你就虧吃大了;你再搞三個、搞四個,那你自己成了許許多多的障礙你就不通。這個道理現在很少人能理解、能夠接受。一開頭就廣學多聞,學很多東西,到最後一樣都不通,虧就吃大了。所以老人是有道理古人講的,「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老人孔子老人釋迦牟尼佛是老人祖師大德老人,聽他們的話沒錯。

  問:下面一個問題,作為一個皈依三寶弟子死後這個身體是否隨緣家人按一般習俗處理?例如穿七件衣服燒紙房子等等。應如何與家人溝通,依照佛教儀式進行?

  答:如果是真正皈依三寶你就不要再想這些事情。你心裡面連這個還沒有放下你還六道眾生你還是怎麼輪回就怎麼輪回,你這個放下佛教給我隨緣而不攀緣,真正學佛的人一切隨緣。人死了之後,真正學佛的人死了之後你到極樂世界去。縱然修的不好,修的有一功夫,你決定生天,你都不人間,生天了。這個身體,他愛怎麼辦就怎麼辦,何必還掛心?還操這種心幹什麼?操這個心,你還離不了身體,那你就做個守屍鬼,你到鬼道去了不可以留戀,不在乎這些,怎麼處理都無所謂。

  問:底下一個問題說,佛在忉利天為母講《地藏經》時,當時聽經的弟子們是否也都有神通天上參與法會

  答:有的,有神通的都能到天宮參與法會,像佛的這些常隨眾,都有神通都有這個能力。我們在「凡聖迷悟示意圖」裡面顯示的很清楚,諸位要常多看,只要你把對世出世間一切法的執著放下你這個能力就恢復。所以六種神通是我們每個人本能,不是外頭來的,本來就有的。為什麼沒有了?因為你妄想分別執著,這三種障礙住了,所以這個能力不能現前。你放下執著,就證阿羅漢放下分別,你就菩薩放下妄想你就成佛。這三樣東西是我們自己搞出來的,佛只能夠說明白,佛沒有辦法把我們去掉,解鈴還是系鈴人,我們自己迷了,還是要自己去覺悟

  佛告訴我們,覺悟秘訣就是放下放下,你先要看破,這是假的,不是真的。《般若經》上講得很好,「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我們會念,會念做不到,為什麼做不到?迷惑。這是佛說的,不是自己境界,所以自己要真正去參去悟。六百卷《大般若》總結,就是「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這是真的,一點都不是假的。

  所以學佛同學,每天晚上睡覺的時候,要像印光大師講的,作「死」字想。你看我睡覺了,不是死了一切都空了,每天晚上都死一次,第二天你又復活了。你想想看,你睡著的時候,這個世間什麼是你的?你作夢,到夢中境界去了,哪一樣是你的?從這裡會覺悟你能夠常常作如是觀,你對這個世間什麼事情看得很淡。看淡好,看淡就很容易放下,不再執著、不再分別,你的心就恢復清凈清凈心生智慧智慧才能通達諸法實相。

  問:底下一個問題說,在家居士往生,為了莊嚴道場做一些蓮花,上面寫著「花開見佛」和紙幡上面寫佛的名號,用後將之火化可以嗎?

  答:可以。

  問:第八,請問何謂「帶業往生」?

  答:這個「業」就是一切造作,佛給我們講的,執著是業,執著善是善業,執著惡是惡業。善業,三善道,果報在三善道;惡業果報在三惡道,出不了六道輪回。所謂帶業往生,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你的業習沒有斷。跟其他法門不一樣,其他法門一定要斷。譬如說你的見思煩惱如果不斷,你就不能證阿羅漢果。阿羅漢,一般講有四個等級,我們講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初果須陀洹,初果就要放下見惑,就是一切錯誤見解,他放下了;換句話說,他的見解正確的。在經上講的,三界八十八品見惑他斷掉了,證須陀洹果,小乘初果。我們《華嚴經上講的初信位的菩薩我們現在講十信,現在是第十信,初信位的菩薩斷八十八品見惑。

  這八十八品見惑,簡單的說,佛把它歸納起來,歸納為五大類,第一個是身見。由此可知,初果或者初信位的菩薩,不再執著這個身是自己,就是《金剛經上講的「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初果證得。初果證得的是少分,二果斯陀含,他所證得的是半分,一半,三果證得的是多分,四果證得的是滿分,圓滿這就是見思煩惱斷了,我們《華嚴經上講執著,對世出世間都不執著,證阿羅漢果,在《華嚴經》裡面講的七信位的菩薩。我講的時候,把這位子配成四果四向,剛剛好,小乘的四果四向。

  如果再把分別放下那就菩薩菩薩有三賢十聖。在別教講是三賢菩薩,如果說《華嚴經》裡面講是圓教初住菩薩這是圓教,《華嚴》是圓教,初住菩薩妄想也破一分,所以破一分無明,證一分法身,那一分法身就是圓滿法身。他為什麼不叫圓滿?因為無始無明習氣沒斷,無明真的沒有了,還有習氣沒斷。所以往後,華嚴會上往上去的還有四十一品無明,統統是習氣習氣沒有障礙,不障礙,所以他跟佛一樣,在十法界裡面應機說法廣度眾生,他沒有障礙。這個一定要曉得。

  帶業往生,就是西方極樂世界,沒有斷,見思煩惱沒斷也能往生這是無比殊勝法門,斷煩惱真不容易。他不煩惱,怎麼能去?伏煩惱你要有能力把你的煩惱伏住,所以用念佛方法。心裡面只有一句阿彌陀佛,這個要真用功夫,我們看看念佛的真用功夫人不多。真用功夫,怎麼個用法?念頭才一起,南無彌陀佛,把這個念頭就打掉,這叫真用功夫。譬如說我眼睛看到順自己意思的,順自己意思就喜歡喜歡煩惱喜歡情愛,一生起,「南無彌陀佛」,把它壓下去,讓你心都變成阿彌陀佛;遇到不順境生氣了,心裡不高興南無彌陀佛。你能夠用一句彌陀佛把你的喜怒哀樂擺平,這叫功夫這叫壓住

  所以念佛不是早晨念一個鐘點,晚上念一個鍾頭,不是,那是練習,叫早晚不要忘記。真正功夫是什麼?在起心動念,在自己七情五欲,這個麻煩大了。所以心才一動,古人講的,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心起心動念,這是念頭來了什麼叫覺悟念佛人這一句佛號提起來,就是覺悟我用一句佛號我所有這些喜怒哀樂統統換過來,讓心裡面只有阿彌陀佛,其他的念頭沒有,這個叫功夫這叫念佛。一天到晚彌陀佛阿彌陀佛,照樣還有喜歡,照樣還要發脾氣,有沒有用處?沒有用處,那個不能往生

  所以會念,會念的就是他能用這句佛號保持自己的清凈心,這是我們講的真誠清凈平等正覺慈悲他能保持。時時刻刻都能保持,就用這一句佛號保持著自己的清凈心。這五個,用一個就行,我們凈土宗最著重的是清凈,心凈則佛土凈。只要心清凈,當然就平等,當然就真誠,一個得到,五個都得到。所以《華嚴》說一即是多,多即是一,這叫會念。天天念佛,還照樣發脾氣,還照樣起貪瞋痴,那就不會念。那個念佛就是古人講的,「口念彌陀散亂,喊破喉嚨也枉然」,不能往生,這個要知道。我們自己要是真正想往生,就要真下功夫。真下功夫,用這一句佛號要擺平自己的煩惱習氣這叫帶業往生。你並沒有斷,到西方極樂世界再斷。

  問:下面第九個問題,請問何謂「因果不空」?

  答:因果為什麼不空?你們想想為什麼不空?分別、執著沒有放下,當然就不空譬如說某人跟我不去,懷恨在心;懷恨在心,將來以後總有報復,一遇到機會他就報,那就冤冤相報。你報的時候,他也不甘心,他並沒有說「我過去欺負你,你今天欺負我,算了,拉平」,結就解開了;他並不是這么想,他說「你欺負我,我還要報復你」,所以冤冤相報沒完沒了,彼此雙方都痛苦這叫不覺,它就不空。哪個人要覺悟了,「算了,我就受了!下次我不再報復他」,這個結就解開了。你從這個地方去想你就知道因果為什麼不空?分別執著沒有斷。分別執著斷了,因果就沒有了,冤冤相報就沒有了,討債還債也沒有了。

  所以六道裡面的因果,佛講得很清楚,雖然很多,但是總歸納起來不外乎四種,討債、還債、報恩、報怨,就這四種。人跟人之間一生的相處,就是這四種緣。你走到馬路上,有個人看你很順眼,對你笑笑、點點頭,也許一生就這么一次,下次再遇不到了,那是什麼?都是過去生中的善緣。有人看你不順眼,瞪你一眼,過去生中有惡緣,這我們常常遇到!遇到這個情形,我們就想到佛在經上講的教誨,不要放在心上,對待一切眾生總是善意,總是有感恩的心,這就對了。

  問:下面第十個問題,他說末學曾經參加同修前往印度印度供僧之舉,捐贈數萬港幣。但負責集資的同修堅持要收集到一定的資金才前往供僧。這段期間,末學因急用,希望先向這位同修挪用之前所捐贈的善款,並且答應他往印度供僧之前一定歸還。請問這種做法是否犯戒?需要承擔什麼樣的因果

  答:你能夠把這個款還清楚,他到那邊供僧沒有障礙,這個因果就很輕微,也不會有什麼不好果報。如果他供僧期間到的時候,你還沒辦法還他,或者是還的時候沒有還清,那你就負更重的因果這一生沒有還盡,來生還要還。這個輪回跟因果,我們在美國有個醫生,魏斯醫生這是世界聞名的。他是精神科的醫生,用催眠的方法給人治病讓人家在深度催眠之下能夠回到過去生中。他是科學的,從此以後他相信輪回、相信因果。就是說欠命的要還命,欠債的要還錢,這一生不能了的,來生遇到還是要還。現在讀他的書的人很多,他的書聽說翻譯成三十多種國家文字,流通在全世界。西方人最近對於這樁事情,相信輪回、相信因果報應,大概有三分之一的人,這個比例已經很大,這是個好事情。

  真正知道因果報應你就曉得人一生在這個世間沒有吃虧的,沒有佔便宜的。你佔了便宜的,將來你還是要還人家;我吃了虧的,沒有吃虧來生他要還給我。明白這個道理,就決定沒有再占人家一點便宜的念頭,為什麼?我不負債。我欠人的,我總要想辦法來還清,你會起這個念頭,這個念頭好!不知道這個,總是想占別人一點便宜,到最後要吃大虧。所以古人常常講,佔便宜的人最後要付出很大的代價,這很大的代價不知道是什麼?墮三途,三途出來之後還是要還債。就像那個五扇提羅一樣,你看當時起不善的心,欺騙善心的齋主、善心信徒,以後遭那麼嚴重的果報,那就叫出了很大的代價,這是絕大的錯誤

  問:第十一個,如何將佛法引入企業的經營與員工的管理?

  答:你要有這個念頭,好!你先把《弟子規》、把《感應篇》影印,讓你員工,這個如何引入,是老闆自己帶頭;你自己不帶頭,效果很少。譬如學《弟子規》,老闆員工一起學,他就會很認真。在家庭里一樣,父母兒女一起學,兒女效果。如果父母不學,叫兒女學,他學了之後,背過頭來說,你不學,叫我學,你騙我。他就不相信員工也是如此,老闆用這個來約束我,替你賺錢;老闆一起學,沒話說了,所以上行下效,這是如理如法的。老闆帶著大家一起學。你就從我們講的,先學《弟子規》,再學《感應篇》,然後再學《十善道經》,那你的企業就是佛法企業菩薩企業

  問:第十二個問題,如何處理好家庭事業兩者的關系

  答:這也很簡單你就把這兩、三樣東西落實,你的家庭美滿,你的事業美滿。落實弟子規、落實感應篇、落實十善業。

  問:做功課時,意念生起邪知邪見。愈想降伏,念頭愈多,請問應該怎麼辦?這些念頭是否有罪過

  答:念頭真有罪過,邪知邪念真有罪過,怎麼辦?你不要去降伏,你愈降伏它就愈多。因為降伏是個妄念妄念不能制伏妄念,這個道理要懂。用什麼方法制伏妄念?用正念。什麼是正念念佛就是最好的正念。我只念佛,不想妄念念佛的時候妄念起來,妄念隨它起來,不要理會,一直念佛妄念漸漸就少了。開頭我念佛妄念很多,那是妄念習氣重,力量很強我這佛號壓不住它。壓不住不怕,時間久了,自然壓住。壓不住,你怕它,你要想用別的方法,那好了它就力量愈來愈大,你念佛力量愈來愈弱,這是錯誤。一定專心念佛,再去求三寶加持,求佛菩薩加持。認真好好去念佛,好好去讀經,就一直集中在這個上面,不要讓它分散,這樣就好

  問:末後一個問題,禮佛時,有時會看到佛菩薩形象很兇惡,而心中感到恐懼,請問這是什麼原因?應如何克服?

  答:佛經當中常講,境隨心轉。為什麼別人看到佛像都很慈悲你看佛像會兇惡?一定是自己不善的心把那個相變成不善,這是真的。就跟江本勝博士的水實驗一樣,你善心你看水的結晶回應的是非美好你不善的念頭,它的現相就很不好看,一樣的道理。懂得這個道理就知道,我們自己一定要修自己的善心。心善、念頭善、言行善,這就是十善道經》上給我們講的,你就有一樣不善。都是平常日常生活當中,處事待人接物裡面認真去修行,把自己不善的把它修成善,就對了。

  下面是網路同學,提的有十幾個問題。

  問:第一個是,請問歷代祖先牌位,下面有三個問題。第一個是單指這一生的歷代祖先,或包括生生世世的祖先

  答:這一生當中,過去歷代祖先這是你知道的,中國人過去有家譜,家譜裡面有記載的;在家譜之前,還沒有記載的,當然還有祖先這是歷代祖先第一個定義。如果說是自己生生世世,那就太多了,你看現在連外國人從催眠當中也證實,一個人有前世前世可能是在別的國家投胎,別的族群。連信仰宗教也是如此,我們這一信佛,可能前生基督教,或者信其他宗教。由此可知,哪一個宗教跟我都有關系,哪一個國家族跟我們也都有關系。在佛法裡面講,不是這個單一世界,還有他方一切諸佛剎土,那個范圍就太大了。那個生生世世就是佛講的一切眾生,所以佛說一切眾生皆是自己過去父母未來諸佛,這個范圍就大了。《戒經》裡面有講,「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生生世世都有親眷屬的關系這是屬於生生世世。

  問:第二個,如果包括生生世世的祖先,那麼家中每個人是否都應該為各人的歷代祖先牌位
  答:那個牌位不曉得怎麼立法?所以講到人生生世世,只有佛法裡面講得透徹,講得圓滿。所以佛法迴向,最後是迴向法界眾生那就全部都包括。我們通常,念佛同修你看我每天早晚做功課的時候,我立的一個牌位是「遍法界虛空界一切尊神」。我立這樣一個牌位這就統統包括在其中,遍法界虛空界。

  問:如果僅包括今生祖先,是否以家中一人代表牌位即可?

  答:這是可以的,家裡面立祖先的時候,我們後裔一個人,或者是家裡兄弟姐妹一起,也都可以。

  問:第二個問題說,《金剛經》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但我們夢中傷害眾生,因為他是假的,所以不會產生瞋恨或報復心。而現實境界中的眾生卻會生瞋恚心,為什麼說他是虛幻不實的?
  答:這個虛幻不實是真的,為什麼虛幻不實的,你以為是真實這就是妄想分別執著只要你妄想,告訴你,那就是真的。為什麼真的?你把他當作真的,他就是真的。你要妄想都沒有,那才是「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所以「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是菩薩境界,還不是阿羅漢境界阿羅漢還沒有到,是菩薩境界那是你說真話。

  我們今天這個世間虛妄的,你為什麼還要跟人家爭?你要虛妄競爭就沒有了、斗爭也沒有了、對立也沒有了、貪瞋痴慢也沒有了。你真正做到了「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再進一步,「無我見,無人見,無眾生見,無壽者見」,你是真的菩薩你真覺悟了。所以永嘉大師說得很好,「夢里明明有六趣」,六道眾生夢中,你都把他當作真的;「覺後空空無大千」,那個「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是夢醒了,覺悟了。你幾時脫離六道輪回了,回頭再看六道輪回,那是虛妄的;你現在在里頭還沒有超出,你不知道它是虛妄,你總是把它當真。所以你在裡面造業,你在裡面受果報,就這么個道理。真正覺悟了,不造業了,你才能脫離,念佛往生凈土才有把握,你現在生活自在。這個自在就是我平常講,你決定沒有壓力精神沒有壓力身體也沒壓力你沒憂慮你沒煩惱你沒得失,這才真正叫自在

  問:下面第三個問題,不想接受別人的邀請時,編一個理由拒絕,好讓對方不會感到沒面子,請問這算打妄語嗎?

  答:戒律有開遮持犯,你一定要把它學好,你才懂得戒律該如何落實在日常生活當中,所以它不是死的。像這些有開緣,這是開戒,不是犯戒。你裡面既沒有有心欺騙他,讓他受到損害,這就沒有問題。如果說妄語裡面決定讓對方受到傷害的,這個就有罪過

  問:佛說所有有情眾生本來是佛,請問是什麼因緣使這么多眾生退轉成了凡夫

  答:這個問題你去讀《楞嚴經》就明白,我要跟你講,兩個小時不清楚,念《楞嚴經》,《楞嚴經》上說到這個問題

  問:下面一個問題說,很多人認為念佛生西是死後事情,當世得不到明顯利益,所以加誦《一切如來秘密全身舍利寶切印陀羅尼經》及其咒文,請問此經是否真有如此一般的效力?

  答:我沒有聽說過,我不知道。我知道的事情念佛現前可以得到不可思議利益,絕對不是說死後你說當世得不到明顯的利益我當世已經得到很明顯的利益。為什麼你不能得到,我能得到?你多多去想想。

  問:下面第六個問題,有人說供過佛菩薩供品吃了沒事,供過鬼神的,人吃多了會變傻,有這種事情嗎?如果一場法會下來,許多供品沒人吃,是否過於浪費?該如何處理?

  答:如果說你們這許多供品沒有人吃,可以送來給我吃,你們都怕變傻,我不怕。你們不吃才傻,我吃了就不傻。這些東西供完之後,你去聞聞它的味道沒有變,那就可以吃。如果它味道變壞了,這就不衛生,從衛生上去觀察,時間還不長,它不會變壞。如果在夏天很熱的時候,有些東西很快它味道就變餿了,那個吃了身體不好你要懂得衛生,問題就解決了,與鬼神不相干。

  問:底下一個問題說,我母親上有眾生纏附,為他們在天目山立了牌位,有些離開了,但是還有些怎麼也不願離開,擾亂母親念佛,問他們有什麼要求,他們不說。請問應如何幫助他們,讓母親心念佛?

  答:這都冤冤相報原因冤冤相報,這種事情在國內、國外我們遇到很多,但是大多數都會接受調解,都會離開。少數不願意離開,那就是他怨恨太深。太深的,條件給他一些,好好的去討價還價,他要的多就多給他一點,反正自己也不吃虧譬如說一般你跟他條件給他念一百部,多半鬼神喜歡《地藏經》、喜歡十善道經》,跟他談,念一百部迴向給他他說百部也不行,兩百部不好?慢慢增加,他會滿意的。到他滿意的時候,你就認真去做

  你要曉得經上跟我們說得很清楚,念經、念佛給這些鬼神迴向,七分功德他只得一分,六分這念經的人念佛的人自己得。所以自己得六分功德,他得一分。念的時候一定要很真誠,確實是為他念的,那他得到的就很殊勝。所以要知道,念七部,他才得一部,念七十部,他才得十部。所以好好跟他談,都會答應的。跟他說明,如果你不答應,我們彼此都苦。你今天找我麻煩我不甘心、不情願,來生我再找你冤冤相報沒完沒了,彼此生生世世都痛苦,這又何必?講清楚、講明白,一般都會接受的。

  問:底下一個問題說,有同修恩師八十華誕特製不銹鋼缽與大眾結緣。請問這個缽是否能當容器使用?

  答:可以裝東西,但是不要裝髒的東西,這個可以。譬如一般裝乾的東西,乾果這些東西,都可以。可以把它當作一般的碗來使用,可以用

  問:不學佛者是否可以使用?

  答:可以,也可以使用。

  問:使用時可否盛裝葷腥食物

  答:這個缽盛葷腥食物也可以使用,我們不要去講求這些。這是什麼?這都是從恭敬中來的。如果我們對三寶恭敬,我們不盛葷腥,不盛髒的東西,髒的東西、亂的東西這是恭敬心。如果今天這個世界講的民主自由開放平等,那什麼都可以放,誰也不敢幹涉你。這並沒有什麼法律制裁,這個道理一定要懂。

  問:第九,我們准備將恩師的講記透過正式出版社合法流通。請教,第一個,出版社出書都需標價,恩師的法音出版能否標價?

  答:可以,我們雖然是結緣贈送的,可是有很多人拿去買賣。人家來告訴我我說也好,幫他賺一點錢過生活也行。都好,只要他賣,有人買就行

  問:下面說,版權頁上標示「無有版權,歡迎流通」是否可以?

  答:應該是這樣的,或者有人寫的是「版權所有,歡迎流通」也行目的是只要開放,不要障礙流通,這就是好事情。

  問:底下一個問題,我們根據恩師最近開示,希望會集一本冊子,名為「三根教育必讀本」。內容包括《弟子規》、《了凡四訓》、《感應篇》、《俞凈意公遇灶神記》與《十善道經》等五種原文。方便同修學習與落實。不知可否?

  答:可以,這不要叫「三根教育」,三根教育人家不懂。這個可以說是傳統根本教育,「中國傳統根本教育必讀」,那個「本」都不要,「必讀」就可以了。中國傳統教育是儒釋道,這是三教的根本,這個可以,這五樣東西都好。

  問:下面第十一個問題,請問出家眾是否可以穿在家服裝?

  答:最好不要這樣穿,這個不好。因為出家眾要穿在家衣服,為什麼?方便你造業。你要上酒家的話,人家看到你穿出家衣服上酒家,每個人眼睛都看到你,你就不好意思。你換上衣服,你造這個罪業,不好,還是要穿出家衣服。本來曉得,我們現在穿的出家衣服明朝時候的在家衣服;真正出家衣服袈裟,三衣才是出家衣服你看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三衣一缽,那是出家衣服。我們今天出家衣服就是明朝時候的在家衣服,為什麼會穿這個衣服明朝亡國,清朝入關的時候,洪承疇跟滿清政府訂條約,裡面有一條,在家人投降,出家人不投降。所以在家人穿滿清他們的衣服出家人還是穿明朝衣服出家人不投降,就有這么一條。所以出家人就穿明朝的服裝。

  明朝服裝,在家跟出家有什麼差別?在家服裝上都綉花。你們像看戲劇,看戲的時候,他穿的服裝上繡的有花;出家的穿素服,沒有花紋,差別就在此地,樸素。這個道理要懂。所以有人建議要改服裝,出家人也可以穿西裝,穿現在的衣服,理上講講得通,但是在形式上來說是很不利。僧俗不分,便利你去造罪業,對佛教形象很不利、很不好。這個道理我們一定要懂得。

  問:第十二個問題,有出家眾穿白色袈裟,請問是否代表什麼特別意義

  答:有,有意思。《法滅盡經》裡面講,佛法要滅盡的時候,袈裟就變白了。穿白色的,代表佛法要滅亡了,經上有這樣說法。所以他穿白色的,是不是來警惕我們,佛法快要滅了?是不是這個意思,我不知道,可以去問問他們。

  問:最後一條,他說誦經時出現字句讀錯的現象這是否有罪過

  答:這裡頭是有意、無意,最好是讀經之前,一定先把全部經細心看過一次。如果遇有難字不認識的時候,查字典,注音這是不能夠缺少的,這是要慎重的。不能說我讀經的時候,裡面錯字,很多字不認識,我也就囫圇吞棗去讀,這是不敬。印祖說的,「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恭恭敬敬先把裡面的生字查出來,注音這就對了,這對於我們讀經也是一種恭敬

  下面是美國同修有一個問題。

  問:他說家母最近中風,行動不變,弟子特地辭去美國工作,到香港工作,就近照顧他老人家,並且希望幫助母親學佛。請問有什麼方法,可以幫助家母進入佛門,聽經念佛

  答:最好我們道場講經的光碟很多,你可以找些比較淺近一點的,先帶回家去給你母親看,讓她慢慢明白,她就學佛。最好叫她看什麼?母親也年紀大了身體不好,看「山西小院」。讓她看這些東西,她看了一定會受感動,她也就會希望慢慢來學經教。先看這些,先看些感應故事,像鍾茂森居士講的西方的輪回這些東西,先叫她看這些東西,聽故事。聽講經也許不太能接受,先讓她故事,聽這些東西,慢慢的接引她。

  末後一個問題這是香港同修問的。

  問:本人覺得穢物纏身,請問是何緣故?應如何破解?

  答:這個問題我們解答的很多,這就是鬼神附身鬼神附身情形很復雜,有些是時間很短,傳遞訊息;有些是自己的業報,他來找你麻煩的,附在身上,很多年都不離開。最初,由於你自己的精神體質上不一樣,年輕的時候自己精神很旺。氣很旺的時候,他藏在你身體里頭,他也不敢動,你也不會覺察,覺得沒有什麼事情。到你的運衰、體力也衰了,他就作用你就感覺到他有妨礙。這種是一個很普遍的現象,都需要調解,要好好的來化解。

  要知道一切眾生與我們過去生生世世都有關系這一生沒有得罪人,過去生中難免沒有得罪人,沒有虧欠別人的。他的怨恨很深,他不肯放棄,一定要來找報復,原因多半都是這樣的。所以一定要以誠意真誠心來跟他調解。可以問他叫什麼名字?我們在過去有什麼過節?問清楚,他會說。明了之後,我們可以給他立個牌位,你不清楚,你就不好牌位;問清楚,給他立個牌位。或者是在家裡,或者是在道場,立個牌位超度他、來幫助他。希望他也能夠離開惡道,也能念佛求生凈土,把冤家變成自己的同參、同學,這樣就好。絕大多數都肯接受、都能接受,都能夠化解。

  從這個地方也增長了我們對於輪回、因果報應認知,我們真正明白這個事情是真的。對自己的修行有很大的幫助,處事待人接物不敢跟人結怨,知道結怨後面有果報果報生生世世的,很麻煩事情。佛在經上講得很清楚、很明白,講這個果報情形,所謂是「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所以,起心動念、言語造作不能不謹慎。明白這個道理之後,我們對一切人,起心動都是善意,沒有惡意。念念幫助眾生,決定有好處。念念要是障礙別人,方便自己,麻煩很大,絕對不是好事情。所以念念成就別人,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處處方便別人,真正是方便自己;處處妨礙別人,造成自己生生世世的不如意那就錯誤了。

  現在這個社會上,有很多學佛的人懂這個道理,但是到事情發生的時候,為什麼他就迷惑了?大多數他並不迷惑,只是面子放不下面子吃虧大了!我們要真正知道這樁事情。所以這些,真正在世出世間求學來講,學問沒有到家。你看古人講的,「學問深時意氣平」,你們看看釋迦牟尼佛要不要面子?不要!釋迦牟尼佛不要面子,他才能普度眾生。孔老夫子要不要面子?不要,聖人不面子,賢人不面子君子不要面子;誰要面子?小人要面子。所以聖賢對於任何人他都能夠低頭,他才得到大眾尊敬。可見得低頭受到別人尊敬,那個愛好面子,不肯低頭,背後受到人家批評

  所以有人問我法師你在新加坡怎麼樣把九個宗教團結在一起?告訴諸位,不要面子,就團結在一起。每個宗教我都去拜訪,我都去磕頭,我見他們的神都拜,我見他們的經典我都恭敬,他看到歡喜,這樣才能夠朋友說我比你高,你不如我,永遠交不成朋友,那彼此永遠對立。所以今天這個世界動亂、沖突這么多,很容易解決,只要把面子放下,問題就解決了。大家都礙於面子,彼此都不肯低頭,這個問題嚴重,多少人受苦。只要一方面把面子放下,向對方道個歉,問題不就化解了,那有這么麻煩?最復雜、最麻煩事情,解決的方法最容易。所以聖人懂得這個道理。好,現在時間到了,統統答覆完了。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