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位高僧大德施食的故事

uploads/content/2022/may/dfa369e5158e7c91951567a6fccda304.jpg" />

唐代道宣律師施食感召天人送飯

  《感通傳》雲:“昔南山大師住世化導,不餐人間飲饌二十餘年,常受天供。一日,師問天人曰:貧道修行何德,敢勞尊天送供?天人答曰:我師曾為沙彌時,每於出食,施諸有情我等咸沾法食之味,皆令得脫苦趣,遂感天身。是故常感大師法乳之恩,濟度我等,今來酬報。”

  (編者【注】:南山大師,又名道宣律祖,即唐代 道宣律師,因常年居於陝西終南山,故世稱南山大師。)

唐朝慧明法師

  唐朝慧明法師親近禪宗六祖慧能大師,在六祖處聞法獲益,後來離開之時,問六祖:“我等何往。”六祖言:“逢緣則止,遇蒙則居。”

  於是慧明走到袁州停下,住蒙山而弘法。他在蒙山也經常放焰口施食,有天晚上有個鬼來受他的施食。這個鬼身前是秀才,有學問,它做了一首詩。詩雲:

寂寂荒郊夢也長,古今成敗懶思量。

野草鮮花拈多少,苦雨酸風幾斷腸。

夜雨螢光同出入,五更雞唱影形藏。

不當初修心地,致墮青山淚兩行。

  於是慧明法師施食給他,並為之說法秀才發心懺悔,由是得到解脫

弘濟法師施食修復海岸

  弘濟。字同舟。一字天岸。餘姚姚氏子。投同里寶積寺舜田滿公出家。滿公師之從父也。師駿發絕倫。或授法華經。輒能記憶。年十六受度。為大僧。持四分律。頃步之間。不敢違越繩尺。已而嘆曰。戒固不可緩。

  精教乘以資行解。其又可後乎。於是往鄞。依半山全公。讀天台之書。久之悉通其說。嘗修法華光明凈土期懺。聚精會神。存誠不一彷彿。於觀定中。睹尊者畀以犀角如意。自是談辯日增。河懸泉涌。而了無留礙。

  未幾。泰定改元。開法於萬壽圓覺寺。浙河左右傑偉之士。奔走其室。惟恐後之。議者謂。倡佛海之道。以播芳猷。實自師始。示瞽庵。脫白於一山元公。一山度四弟子。取法華開示悟入為名。師當第二。名顯示。號瞽庵。出台之寧海盧氏之子。古貌長身。寡言笑清。儉自持。

  一榻二十年。瀟然如在逆旅。習教觀。從師於萬壽。師見其天資峻利。有一千里之勢。乃曰。子蓋從吾師游乎。他日大顯南嶽一宗。吾於子有望矣。示。遂事佛海。至正初。出世隆壽教寺。大唱台衡為海內名浮屠。寔師啟之也。

  鹽官海岸崩。民朝夕揣惴。恐為魚鱉。行省脫歡公憂之甚。請師親履其地。建水陸大會七晝夜。師冥心觀想。取海沙祝之。帥其徒遍擲其處。凡足跡所及。岸為弗崩。人咸異之……

——弘濟法師傳(附示瞽庵)

慈雲遵式法師,晝放生施食

  秀州人。傳天台教。學高行苦。名冠二淅。博習教觀。而專志安養。嘗要期般舟三昧四十九日。常行而不寐。素苦羸疾。自吐血數升。師以死自誓。遂於道場四角。各置灰盆行道。所及吐灰盆中。兩足皮裂。誓不退轉。

  忽一日恍夢寐。見白衣觀音。垂手指於口中。引出穢蟲數十條。又指間出甘露注其口。身心清凈快悅。自此宿疾頓愈。既出懺。頂相高寸余。雙手下垂過膝。聲如鳴鐘。皆與舊異。莫不嘆仰之。

  日放生命。夜施食。水邊漁者。夜聞鬼相謂曰。今大雪甚。懺主不可出柰何。有曰。懺主慈悲。必不忘我等。且待且待。良久。眾鬼笑呼曰。懺主果來。我等飽矣。漁者起伺之。果見師攜燈踏雪而至。

  其精感如此。又嘗以緣事過蘇州。入城三日。葷血絕市。攉酤不集。長吏欲置之法。寮佐力勸之。乃已。著往生凈土決疑行願二門。凈土懺儀。行於世。

原標題:唐代道宣律師 施食感召天人送飯/唐朝慧明法師/弘濟法師 施食修復海岸/慈雲遵式法師放生施食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