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讀誦《弟子規》讀得滾瓜爛熟,但是做起人來又很差

陳大會老師:在去年第一屆舉辦這個活動的時候,是十二月一號,當時我們住在海邊,看到晚上的天空,夜空那個月亮,它是個月牙,像個彎彎的嘴一樣,上面是兩顆星星,就兩個眼睛,那個大家在網上都能看得到,這多少年沒有看到過的天象,就是一張笑臉,月亮。今天中午,在太陽的邊上有一個,仔細看是七彩的,一個特別大的一個圓環,所謂孝感天地,我們在《二十四孝》里都看到過這個。這是劉總,還有各位我們同學受到老祖宗文化的感染,孝心感動天地。下邊的問題是這樣,一個同學提出來,說現在一孩子讀誦《弟子規》,讀得滾瓜爛熟,琅琅上口,但是做起人來又很差,這是為什麼?請問蔡老師和周老師

周泳杉老師這個問題應該是先由蔡老師來解答。因為在推廣的過程當中,蔡老師對這方面的說明一直都很清晰,我們還是先請蔡老師來跟大家說明一下。

蔡禮旭老師:我們在讓孩子接觸《弟子規》的時候,要慎於始,就讓孩子經典有個正確的認識,經典都是聖賢人做出來的,不是空口說出來的。所以只要提醒,《弟子規》就是用來做的,那孩子自然就有這樣的態度。其實這個道理我是有次馬來西亞遇到一位孔子的後代,這位女士她講了一段話讓我得很啟發,她說我很喜歡弟子規》,我是最近才讀,她以前都沒有遇過,然後她說,她為什麼喜歡?她說我們每讀一句就想小時候我的父母,我的那些長輩,他們是怎麼做的,歷歷在目!這也告訴我們,《弟子規》是家教,《弟子規》是父母做給孩子看的,潛移默化,他就學到的。所以這個家教確實都是靠身教。但是因為我們二、三代斷層,我們現在還得補《弟子規》,但是只要我們用平和的態度,「孩子媽媽你這幸運你這麼小就可以聖賢文化,那媽媽跟你一起學」,用這樣的態度孩子也非常歡喜,全家一起來力行《弟子規》。好,謝謝大家。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