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s/content/2022/may/671646625781916196cfff69e1c0fa21.jpg" />
佛陀在菩提樹下成道不久,魔王便起了妨礙佛陀弘法的念頭,於是立即前去佛陀所在。
魔王對佛說道:‘您平日總是顯現庄嚴和悅的氣色,一個人在靜處獨處著,想必您修習禪定時,必定得到了甚深的法喜。既然您能舍棄統治國家的王權及種種名利富貴,何不與大家共為親友,一起生活呢?’
佛對魔王說:‘正因我在修習禪定當中有所體會,所以內心常保平靜,能夠戰勝你以慾望構成的無形軍隊,得到最珍貴的無上法財,這種遠離憒鬧的自在獨居生活,又何需親友的陪伴呢?’
魔王又問:‘既然您已成就無上道,享受涅槃的安穩及喜樂,不是很好嗎?為什麼還要出來教化眾生呢?’佛陀回答:‘為的是使眾生能聽受教法,正確了知世間一切道理,止心不受魔擾、不為慾望所動,皆能趨向涅槃之道!’
魔王聽完之後,便嘆息:‘我試圖勸阻佛陀卻徒勞無功,就像一群錯把白石山認作是美食的鳥,不但無法飽腹,反而還傷了嘴喙啊!’
魔王因為沒有達成目的,十分憂愁苦惱,於是獨自來到一空地,以箭畫地,苦思良計。魔王有三個女兒,分別名為極愛、悅彼和適意,這三個女兒看到父王如此苦惱,便自告奮勇想幫父王解決問題,她們保證一定能以慾望之網達成目的,使父王開心。雖然魔王已知佛陀斷欲無求,超越魔的境界,不過因為女兒們的堅持,所以也只好隨她們去。
魔王的三個女兒化作容貌美艷、舉世絕倫的女子,來到佛前向佛頂禮,並且侍立在旁,向佛說道:‘我們願以自身供養您,任您差遣。’但佛陀連看都不看她們一眼,於是三女退到一旁討論:‘世間男子喜歡的女人類型都不一樣,也許佛陀不喜歡這一型,不如我們變化成不同類型的女子,當中總有他喜歡的吧!’於是她們各自變化成六百位女子,當中有嬌俏可愛、清純甜美的,也有成熟嫵媚或歷經滄桑但風韻猶存者,這些女子一同到佛前說道:‘我們願以自身供養您,任您差遣。’但佛陀依然對這些女子看也不看一眼。三位魔女再次挫敗,經討論後得到一個結論:‘佛陀必定是一位真正了斷愛欲之念的解脫者,不然一般人見到我們的絕世美貌早就心亂狂迷,強欲攻心吐血而死,怎麼可能好端端地坐在那裡動也不動呢?’於是三女決定以詰問的方式勸阻佛陀。
魔女極愛首先問道:‘您總是在樹下獨坐,為什麼不和眾人共為親友,一同生活呢?’佛陀回答:‘我已得到無上涅槃之樂,心中常處寂靜,所以不執著一切殊勝妙好的色相,能摧伏愛欲之魔,不需要親友的陪伴。’魔女適意又問道:‘您的心究竟是安住在何處?入了什麼樣的禪定而能夠永離世間一切束縛呢?’佛陀回答:‘我的心離開了愛憎悔恨等一切分別,意志堅定不退,不住一切相對境界,所以能夠度過欲愛煩惱的生死之流,永離縛著。’魔女悅彼聽見佛陀的回答,不禁贊嘆:‘唯有像您這樣具有無上妙智的人,才能夠斷除貪愛的煩惱,遠離縛著眾人的種種慾望,超越生死,為人所不能為啊!’
三女不但沒有達成目的,反而更肯定了佛陀向道的堅決意志,只好回到父王身邊。魔王看到三女無功而返,呵責了一頓,並且說了一首偈語:
‘三女占壞彼,形容猶如電,向彼大精進,如風吹兜羅。
爪以欲壞山,齒齚於鐵丸,嬰愚以藕絲,欲懸於太山。
佛已度眾著,欲共彼講論,罥弶欲捕風,欲下虛空月。
以手掬大海,望欲得干竭,佛已離諸著,欲往共講論。
典故摘自《別譯雜阿含經·卷二》
省思:成功之人必定有其明確目標,以及能實踐到底、不因外境誘惑、擾亂而屈服的堅強意志;而無敵之人,不是因為降伏了外敵,而是因為降伏了自己。這是佛陀對修行的態度,也是我們該學習的人生態度。所謂‘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面對外境的種種誘惑,只要還有一點心動,就容易隨波逐流、玩物喪志。要記得,光明人生的操控權在自己手上。立定志向,堅持到底,自然能不被一切障礙所阻,順利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