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往生極樂凈土的原理分析

  一、有人問念佛往生的原理,因為會這個法門太離譜:很簡單,用哲學上的話說,就是真理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的關係。因為此易行道、特別法門與難行道、通途法門既有相同的一面,又有不同的一面。相同的一面:無論是靠自力修行成道的通途法門,還是靠佛力往生的特別法門都是心法都不出一個根本原理:一切法由心想生。
只是念佛法門,會更方便一些、直接一些。吾人一念,不落9法界,就落佛法界念佛,就落佛法界凈土宗更重要的是,強調信願,因為信願強大而深切,心裡對極樂、對阿彌陀佛的嚮往就會加深,八識田裡這些業種子力量就會重而強,暫時伏住久劫以來的煩惱,到臨終生死關頭,加上阿彌陀佛大悲願力的強緣,自然會隨業生到極樂凈土
傳印法師--念與念佛---如徹悟禪師雲:夫不隨佛界之緣念佛界,便念九界;不念三乘,便念六凡;不念人天,便念三途;不念鬼畜,便念地獄。【【以凡在有心,不能無念,【以無念心體,惟佛獨證】。自等覺已還,皆悉有念。】】凡起一念,必落十界。更無有念,出十界外。以十法界,更無外故。每起一念,為一受生之緣。果知此理,而不念佛者,未之有也。不論何宗何派何法,但論修持,便無不由此當前一念契人。天台謂之不思議境」,以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故。此念即由意根對法塵所生意識,所以,不起則已,起則必屬於十界中的一界。一念一界,亦即吾人心性的全體,所以有「百界千如」和「一念三千」的說法。  由是可知,吾人現前一念,關係至重且大。無限的時間,無邊的空間和無量的人生,無不由此一念開展而來凡夫迷此一念,淪為生死諸佛覺此一念,獲證法身。基於斯事斯理,返迷歸覺,無如念佛。所謂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蓮池大師
且緩談過量境界若一味說無相話以為高,則資性稍利者,看得兩本經論,記得幾則公案,即便能之,何足為難!且汝既了徹自心,隨處凈土,吾試問汝:還肯即廁溷(1)中作住止否?還肯就犬豕馬牛同槽而飲啖否?還肯入丘冢(2)與臭腐屍骸同睡眠否?於斯數者,歡喜安穩,略不介意,許汝說高山平地總西方。其或外為忍勉,內起疑嫌,則是凈穢之境仍分,憎愛之情尚在。而乃開口高談大聖人過量境界,【撥無佛國,蔑視往生】,可謂欺天誑人,甘心自昧。苦哉!苦哉!又汝若有力量,有大誓願,願於生死海中,頭出頭沒,行菩薩行,更無畏怯,則凈土之生,吾不汝強。如或慮此土境風浩大,作主不得,慮諸佛出世難值,修學無由,慮忍力(3)未固,不能於三界險處度脫眾生,慮盡此報身(4),未能永斷生死不受後有(5),慮後有既在,捨身受身,前路茫茫,未知攸往,則棄凈土不生,其失非細。此凈土法門似淺而深,似近而遠,似難而易,似易而難,他日汝當自知。蓮池:《雲棲法匯》 
你既然徹悟自心,隨處都是凈土,那麼我試問你:你還肯住在廁所中否?還肯與狗、豬、馬、牛同槽飲食否?還肯入荒山墳墓與發臭腐爛的屍骸一起睡眠否?如果對這幾項歡喜安穩,一點都不介意,方許可你說高山平地總是西方凈土。如果外表忍耐勉強承受,內心生起疑慮嫌惡,則仍有凈穢境界的分別,還存在憎愛的情感。以此心態而高談闊論大聖人超情離見的境【否定佛國的存在,蔑視往生凈土】,這就叫是欺天誑人,甘願蒙昧自己的心靈,苦哉!苦哉!
另外,你倘若有力量,有大誓願,願在生死海中頭出頭沒,行菩薩道,不再有畏懼怯弱,那麼我不勉強你往生凈土。如果或是憂慮這個娑婆世界境風浩大,自己作不了主,憂慮諸佛出世難值難遇,修學佛無門可入,憂慮忍力未能堅固,不能在三界險難處度脫眾生憂慮盡此業報之身,未能永斷生死,不再有後世身心果報憂慮既然還得受來生果報,舍此身受他身,前路茫茫,不知向何處去,那麼,摒棄凈土而不往生,其損失就不是細小的了。這個凈土法門看似淺顯實則深奧,看似淺近實則邃遠,看似艱難實則容易,看似容易而又艱難,今後你自會明白其中的奧妙。 《觀無量壽佛經》雲:  諸佛如來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十種隨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  徹悟禪師開門見山地指出: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二語,不惟是觀經一經綱宗法要,實是釋迦如來一代時教大法綱宗。不惟是釋迦佛法藏綱宗,實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法藏綱宗。此宗既透,何宗不透?此法既明,何法不明?一句所念之佛,全德立名,德外無名;以名召德,名外無德。能念心外,無別所念之佛。所念佛外,無別能念之心。能所不二,生佛宛然。本離四句,本絕百非。本遍一切,本含一切。絕待圓融不可思議。 說普遍性在於:念佛就是布施,並且是無上布施,用慧律法師的話說,念佛、欣求極樂,就是什麼都不執著了,就是離一切相了!念佛就是持戒,這個容易理解。念佛就是忍辱,無論遇到順境逆境一句阿彌陀佛就過去了,心裡總想著極樂美好,就是精進不為順境逆境所動,就是禪定往生極樂後,就是圓教初住菩薩,就是般若
【慧律法師凈土宗:《金剛經或者是禪學,都叫我們[離一切相,即名諸佛]。既然離一切相,我們為什麼又要念佛呢?念佛就是音聲相!諸位,離一切相,即名諸佛,這個是站在究竟本體角度講的。離一切相,即名諸佛如來者,即諸法如義,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是名如來。那麼,為什麼我們現在一直在念佛念佛的重點在哪裡?【就是叫你離一切相,心中只有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這個就是一體兩面,當你專心念佛的時候,一心一意求生極樂世界的時候,你就不在意這些鑽石名牌、這些玩樂,你統統不會在意這個。所以,用這一句念佛執著一句佛號,記得!【其他什麼統統不要執著,這個就等同不執著】,能夠理解這個道理嗎?【當我們全力以赴地執著一句佛號,就等於其他的東西都不執著。因此念這一句佛號,也是會歸心性。】因此凈土宗禪宗,其實是一不是二,禪是佛的心,念佛也是佛的心,我們用心性在念佛
要了解,即心即佛,就是我凈土宗所講的一心不亂南無阿彌陀佛……我們的心在念佛,嘴巴把這個音聲念出來,心再想回來,再攝受回來,對不對?南無阿彌陀佛……一心不亂,諸位!現在的心中全部是阿彌陀佛,難道不是即心即佛嗎?所以,就是佛的心性。因為我凈土宗有善巧、有方便,眾生堅固執著,佛就知道讓你執著,你執著一句佛號,其他什麼統統不要執著。】
推薦慧律法師主講的智者大師的《凈土十疑論》,很不錯的。
說特殊性在於:念佛法門,對行法的要求程度,不是像通途法門那樣嚴格,只要有一執著,就無法成阿羅漢道;有一點分別,就無法成菩薩道。而是,只要深信切願,持名念佛就行。甚至5逆10惡之人臨終一念懺悔,甚至來不及懺悔地獄現前時恐慌不已,趕緊念佛,此時深信切願之極,故一念十念即可往生。所以無量壽經上說,信大乘,就已很難,而能信此法,則「難中之難,無過此難」!阿彌陀佛的最為善巧方便的度化之法,唯佛與佛方能究竟!華嚴會上如非普賢菩薩以10大願王導歸極樂,就連41位法身大士也難信此法! 
二、太虛大師念佛往生的原理佛法因緣生法,有兩種力:一、可思議力,二、不可思議力。
如依何等因得何等果,造何等業感何等報,有何等境起何等心,有何等心明何等境,由何等現熏何等種,由何等種起何等現,這是因果通常法則,可以心識分別思量的。
(由這種因果通常道理,所以造上品五逆、十惡業的,當墮地獄;造中品五逆、十惡業的,當墮餓鬼;造下品五逆、十惡業的,當墮畜生。行下品五戒十善的,感阿修羅報;行中品五戒十善的,生人道中;行上品五戒十善的,生六欲天;行上品五戒十善而兼四禪、八定的,可生色、無色界天。觀四諦理,修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聖道、可了生死而證聲聞果。觀十二緣起,從緣起流轉門入還滅門,由無明滅則行滅乃至老死滅,而得解脫證緣覺果。行六度或十度而成佛果。以上所說的造三品十惡業因,感生三惡趣果,由造三品五戒十善因,感生三善趣果,由修出世三乘學因,感得三乘聖者的果,這種由何等業因成何等報果,都是據可思議力而說的。要成就何等果,就要造何等因;並要具足必須的緣。因、就是因緣,緣、就是增上緣、所緣緣、等無間緣。在這諸緣中,又可分析勝緣、劣緣、順緣、逆緣等等。總之、這都是可思議因緣力所成的果。現在舉一個明顯譬喻來說明,如人的衣食住的享用,要由勤苦勞力才能得著,每人要物質享用豐裕,就要多勤苦勞力,這本可算明確實在的理。)
但這種常途可思議的因果道理,卻要按部就班的循序以成,不能救急;而在世間卻又每每要有救急的時候,如某處遇大水災,或其他意外災難,惰游的固得不到生活所需,就是平日很勤勞的也被水一充而盡,失其生活了。所以這就超於平常勤勞而獲的道理之外,不但不應責罰他,反須要超於災難以外的力來救濟他。這種救濟力,不在被災難的人是在救濟的人中。可見可思議因緣所生果,雖很實在明確,但不能包括一切因緣生法。 所以進一步要說明不可思議因緣生果的理。依佛法法相中,說有五種不可思議力:──  一、定力(三昧力)不可思議若有人造了定業,依可思議力當然不可轉,但依三昧加持力,就得解脫。不過、定業有淺深不同,【七地以前的菩薩,及聲聞、辟支佛、人、天、的定力,都很有限,雖已有了不可思議定力,可轉變境相而未必都有實用】;到了【八地以上】的菩薩,得了定自在力,由定力可轉變一切,如可使水轉成火,地轉成空,一切害人的工具可轉成益人的工具,地獄苦境,依定力加持可成清涼,業報逼迫可成安樂,這所變的境,不但只有相,並且還有實用。  二、通力不可思議:通、是定慧所起的用,在八地以前,定力與通力有區別,由定力所變的相,沒有實用,由通力所變的可有實用。到了八地以上,定通力就一致了,都可起實用。通力的不可思議,可舉世間極明顯的例來說明,如催眠術的精神治療,他對於病者也不用藥,只是由兩心寂感發點靈通力,使病者的身心受他支配,於是病者可愈。這種不用藥而治病的,就是不可思議的通力發端;平常以葯治病者,就是可思議的因緣力。  三、借識力不可思議:在阿賴耶識中,本含藏無漏種及三界、九地有漏種,若欲界有漏種遇因緣生起現行,而得欲界異熟識,於是根身、器界都是欲界系,都是欲界異熟識所變現的,所見所聞都是欲界的,不能超欲界之上。但若由定或通的不思議力的勝增上緣,可借使阿賴耶識中的色界、無色界種或無漏種生起現行,身雖在欲界,就可以借用色無色界識以變現色無色界境;或借超過色無色界識以變現出世境。且在上界也可借下界識了下界境,如色界二禪以上常在定中,前五識不起現行,但要了知欲界時,身雖在二禪,可借欲界識了欲界境。這種借識的理,可直通到佛,佛可借異生的識,使異生知佛心中的事。如佛有日在一山中,曾使彌猴知佛心中事。由不可思議的借識力,就不受可思議之識拘縛了。  四、善法力不可思議諸佛菩薩、一切三乘聖者所成的無漏功德法,等流的經典,或佛遺留的威儀戒律袈裟舍利等,這些都名善法。這一切法就是佛果成就無漏功德法身的均等流類,就是佛的等流身。所以乃至披一一縷的袈裟,就可消災增福;若誦經典,或供養,或佩帶身上,就可免種種災難,成種種功德。乃至如法華經上說:若讀誦法華經,就可得六根清凈:眼可見三千大千世界色,耳可聞三千大千世界聲,乃至三千大千世界就在身上。由不可思議的善法加持力,就可發生這種不可思議功用。這怎麼是可思議因緣所生果能比的呢?善法力所以這樣殊勝的,就是在真實懇切信心,完全仗他力,全盤的信任他,依他力就可得救。如千斤的石頭,投在水中就會沉下去,但放在船上就可渡河,甚至於過海了。  五、願力(誓願力)不可思議:就是由心力集中所發生的極誠摯意志力。如【念佛的人發願往生】,當時發願,使心力集中在往生誓願,積久純熟,成就為習所成的誓願力,由此誓願力所成功用,可以發現異乎尋常可思議因緣所生的果。如古時有二國王相爭,一王打敗,於是他集中心力,立誓發願要作琰摩王,要制罰他的敵人。由他這種強的誓願力,果然如他的願,就成琰摩王了,可見願力的不可思議。  總上所說五種不可思議力,前三力是三乘聖者成就禪定人所有的,我們要想成就,也還要有相當加行,到了相當的程度,才能生起作用,這在一般人,似乎尚談不到。
但善法力和【願力】,是人人可得到的,不必要問用功程度的。如現在聞釋迦牟尼佛所遺留的經典中說:西方有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的誓願力所成的,他這世界是為攝受十方發願往生眾生而設的,果真信佛所說,信有彌陀願力所成的西方極樂世界這就是法力。既知他這世界是為攝受十方發願往生眾生而設的,所以只要信了佛的善法,誓願阿彌陀佛的願力以往生就能往生。既這樣容易,【為什麼其他的中說:要修到地前四加行的菩薩成就定慧,入初地時才能往生凈土呢?】那是就可思議因緣所生的果而說的;若就不可思議力來說,就不然了,雖沒有成就善根的,只要信善法力,同自心懇切的願力,就成了善根,就可與阿彌陀佛願力相感通,阿彌陀佛的願力所成的,就成為自己的願力所成的,極樂世界就有了分。現在舉個很普通的例來說明,如有一個富翁,他立有一遺囑,說他所有的財產,幫助全世界六根殘缺的廢人。這時若有人是已殘廢了的,那麼這人就有享用富翁遺囑財產的分了。發願往生極樂的人就有極樂的分,亦復如是。  以上所說的善法力和願力,與普通說的念佛法門三要素:信、願、行、也不相違。依善法力就是信心發願往生就是願力,信願真正確堅固,那麼無論行的淺深,都能往生;不過行的深,品位高就是了。這念佛往生是由不可思議因緣生果力建立的法門,所以是【最殊勝的】。一般念佛的人,要明白這種念佛的根本道理然後再發心念佛,才不致受任何異說動搖。
三、國際上通用的求救信號是sos,看電影電視,像海船啦,飛機啦,一旦遇難,需要求救,就不斷髮出「sos、sos、sos……」的信號,周圍的船隻或者雷達監聽站收到這個信號,都會立即想辦法駛往出事地點救援。  阿彌陀佛與我們十方眾生約定的求救信號就是「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並且用他無遠弗屆的心光,遍法界日夜守候、日夜傾聽、日夜搜尋,只要我們稱念「南無阿彌陀佛」,求願阿彌陀佛救我往生凈土,便立即被發現,立即光明攝取。《觀經》說「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舍」,善導大師解釋說「不為余緣光普照,唯覓念佛生人」,就是這個意思,佛光遍照,專門尋找念佛的人,誰念佛就找到誰,一旦找到,就日夜不離開他,保護他,救他到極樂世界。四、念佛法門的原理——眾生與佛力感應道交是凈土宗關鍵我們知道了生死輪回的根本是業力(身口意的造作)、情執(思想活動包括念力、願力、喜好貪慾、牽掛等)。徹底跳出六道輪回了脫生死修行兩種自力法門自己的力量通過種種修持,完全消滅阿賴耶識里的業力和情執的種子,做到「業盡情空」方能成功,這是非常難的。而凈土宗念佛法門則是靠信願持名與佛的大願感應道交,蒙佛力接引帶業往生出離三界。我們注意到凈土宗修行是充分利用了情執中的兩種最大的能量—念力、願力。凈土宗的種種修行是為了強化皈依阿彌陀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念力、願力,使此願力壓過阿賴耶識里其它的種子。正如大安法師開示虛空法界中有兩種最大的力量:一個是業力,一個是願力。我們求往生,便是要把願力勝過業力。如果一個人求往生願心切,臨終時有病痛也不感覺的。因為有旺盛的願力支持他,縱有病痛也可以忍受的。凈界法師開示凈土念佛法門關鍵點是與佛感應道交。凈土法門法師開示感應道交是念佛法門關鍵,是最難思議的奧秘。 眾生與佛力感應道交是怎麼回事? 上面講過念力、願力是強大的能量。不但眾生有願力、念力,虛空法界間還存在著諸佛菩薩、神靈以及許多生命形態的願力、念力。凈界法師開示宇宙空間彌散著諸多的能量輻射,地球與地外星體之間亦存在著縱橫交錯的能量互滲。在法界虛空間有兩股最大的力量一是人心願的力量一是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的力量阿彌陀佛的願力即是一個巨能磁場,向法界無量剎土衍射光慈場力。念佛行人平時得到佛力加持臨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眾生的願力、念力與佛的願力、念力感應道交的結果。(【其實感應道交的修行方法並不只是佛教有,其他外道也有,並且很普遍。比如氣功,就是以某種方法吸收宇宙能量】) 
為什麼說法界虛空間有阿彌陀佛的大願力呢?這又是怎麼回事?這要先了解一下阿彌陀佛以及他發的四十八大願和極樂世界的來歷。世尊告訴我們,在我凡夫不可估量的久遠時候,有一尊古佛,為拔除我等生死根本,倒駕慈航,乘願再來。他示現為國王,在當時住世教化眾生的世自在王佛座下,聽經聞法,聞法後法喜充滿,於是棄國捐王,行作沙門,法號法藏。法藏比丘就是阿彌陀佛的前身。他看到可憐的眾生流轉於三界火宅,往返於六道輪回之中,永久重複著生老病死恐懼痛苦。這些苦難眾生是十方諸佛沒有辦法救度而舍棄,自己無力出離的煩惱業障深重凡夫。法藏比丘哀傷感嘆,發了廣度眾生的超世大悲願。於是他於不可數計永劫時流,廣修六度萬行,捨身捨命,流血流淚,歷盡了千辛萬苦、精進修行,終於圓滿六度萬行,完成了四十八大願,建立了清凈莊嚴殊勝快樂極樂世界,因而成佛佛號叫『南無阿彌陀佛』。佛的四十八願,願願求度眾生尤其是第十八大願接引眾生願:「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聞我名號、俱來我剎,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任何眾生,只要願意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稱念「南無阿彌陀佛」,他就會救我們。如果做不到這樣,他就不成佛,現在阿彌陀佛已經成佛了。所以我們只要稱念「南無阿彌陀佛」,我們就必然能夠往生極樂世界這是阿彌陀佛誓願理論上的必然性。也許不可以說是理論上的必然性,因為這已經連理論都超越過了。我們這些凡夫再怎麼絞盡腦汁,也是沒有辦法完全弄懂弄通的。我們只要相信佛智、享受佛智就好了。「不可思議」就是這個意思,念佛往生極樂世界道理只有佛能懂,是凡夫思議不了。 
由此可知,虛空法界間不僅存在著我凡夫的願力、念力,還存在著阿彌陀佛救度眾生的願力。我們凡夫的願力、念力就有很大的力量,更何況是諸佛之王、光中之尊的阿彌陀佛呢!如果凡夫的願力、念力與佛的強大的願力、念力相遇感應道交,就是大德說的「投眾身心於大覺海,」就是心與佛感應道交,就會得到佛力加持,消今世業障,增加福慧,臨終蒙佛接引,往生極樂念佛法門就是依循感應道交這個規律,靠願往生者的大願與佛的接引大願感應道交。
也許有人會有疑問:既然因果律自然規律,阿賴耶識里中了什麼樣的種子就會得什麼樣的果報。如果說臨終念頭牽引轉生相應的道,是自然律形成的,還容易理解,可是,像我們這樣充滿五塵六欲的凡夫,即使願意到極樂世界就能去嗎?極樂世界可是無比美妙的極樂凈土與我們阿賴耶識里的業力不符啊!不管什麼樣的人只要臨終有大願就可以去嗎?是的,像我們這樣業力、情執都非常深厚的凡夫,靠我們自己的大願跳出三界是不可能的,起決定作用的是阿彌陀佛的大願。阿彌陀佛的大願是緣,並且是強緣,因緣和合而生往生之果。
關於眾生於佛力感應道交的描述 凈土宗的修學者一生就是追求一件事情感應道交    凈界法師  我們身為一個凈土宗的修學者當我們憶佛、念佛的時候,我們的心跟阿彌陀佛的聖號一接觸的時候,在我生命當中,就會產生二種強大的力量:一個是我們內在的心靈力量——我們那種皈依佛的心;一個是外在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的強大加持力──心力跟佛力的結合。當這兩種力量在交互作用的時候,我們稱為感應道交。與佛力感應道交使我們得到兩方面的利益平時消除我們的業障、增長我們的福報,到臨終的時候感應道交,使令我們帶業往生、求生凈土。所以我們可以這樣講,凈土宗的修學者,他整個生命目標,就是追求一件事情感應道交,想盡任何辦法阿彌陀佛的本願,心心相印、感應道交,你就成功了!【感應道交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狀況呢?古德說是:千江有水千江月。月亮高高地掛在空中,充滿了廣大的光明,我們沒有光明,我們希望把佛的光明,轉成我們自己的光明,怎麼辦呢?「千江有水千江月」,你用臉盆把水準備好水,月亮光明就映上了。(水——指信、願、念佛)】 感應道交說得清楚一點,就是把佛的功德,轉成你內心功德——轉他成自。】那麼站在一個轉他成自的角度,就知道一件事情:就是佛菩薩對我們的加持力,永遠居在被動的角度。所以我們修凈土宗的人,要知道一個真相佛陀無法主動的救拔我們,不可能!月亮雖然有無量的光明,但是它不能主動的照耀我們,我們必須把水準備好了,它才能夠成就感應。所以我們的心靈力量,永遠都是居於主動的地位,這就是印光大師說的:我們今天在念佛的時候,你釋放出一分的力量佛陀給你一分的感應;你釋放出是三分的力量佛陀給你三分的感應你是十分的力量,他給你十分的感應。所以從這當中就知道一件事情─你念佛,問題不在你念的數目多少,而是你在憶念佛陀的心跟佛號接觸的時候,產生多大的力量,就產生多大的回應,所以如何加強我們心靈力量,變成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怎樣做才能與佛感應道交呢?怎樣加強心靈力量呢?以後專講)
達照法師開示佛陀的救度大願如同太陽的光芒,普照大地,但並不是每個人都能被照耀。要想得到陽光的照耀,需要你從洞里走出來,走進光芒中。(「從洞里走出來,走進光芒中」指信願念佛。) 
宗法師:月麗中天  影現萬水
   月光雖無處不照,唯宿仰望者心中彌陀雖無人不救,唯與念佛人同在。月麗中天,影現萬水,不但大海、長江、黃河,或一般溪水、湖泊,都現全月;即使一瓢一滴之水,也無不各現全月。大海、長江、黃河、溪水、湖泊中的月影,一個人在一地方觀看,這個人與月獨自相對;百千萬人百千萬處觀看,也各自與月相對。即使在偏僻山區,月亮也不離開他,與他同在。他往東行,月跟隨他往東;他若往西行,月也跟隨他往西;他若不動,月亦停留不動月光的照耀不分男女老幼、善惡賢愚,人人如此。一月普現萬水,隨人隨地各現全月,毫不揀擇,毫無差異阿彌陀佛的救度大願,如同皓月,光照宇宙,無時不在,無處不在。以眾生之心為心,以眾生之境為境,不論何人,不論何時,不論何處,只要當下憶佛念佛就像準備好了水,佛這輪明月,就映入念佛人這池水中,佛就與他同在,佛心其心佛光照其身,毫不揀擇,毫無差異。所以《觀無量壽經》說:諸佛如來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又說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舍。不論何人,只要念佛,佛入我心,我入佛心;我與佛,佛與我,機法一體,永在一起,不相舍離。《觀無量壽經》說:佛心者,大慈悲事,以無緣慈,攝取眾生。「無緣慈」就是無條件愛心,無條件的救度。「月麗中天,影現萬水。」但若不抬頭望明月,或不低頭觀月影,則月與我,我與月,兩不相關。 大安法師開示:佛是靠願力度人的。阿彌陀佛的大悲願力就像磁鐵,眾生信願念佛求生西方就像針。只要眾生髮願求生西方凈土,就使自己變成了鐵針鋼針,就能受到阿彌陀佛巨大無比的磁力的吸引,無一遺漏。如果念佛是為了往生西方,而是為了現實福報清凈心、神通等等,這樣的願力與佛的願力不符,也不往生。宗門教下,不少修行人,輕視凈土不願往生西方凈土。雖然他們有修行功德,甚至參「念佛是誰」,但不求生西方,也不能受到阿彌陀佛的接引,亦不往生。幽溪大師說:「然磁能吸鐵而不能吸銅,針能合磁而不能合玉,譬如佛能度有緣,而不能度無緣,眾生易感阿彌陀佛,而不易感他佛。」這有如磁鐵不能吸玉,不能吸金。但是五逆十惡凡夫,無論修行功夫深淺,只要誠懇信願念佛,求生西方,也決定往生,猶如磁鐵能吸不銹鋼,也同樣能吸生鏽的鐵針。 
眾生與佛力感應道交,又如用電視機接收電視節目,中央電視台發射出的節目信號是遍虛空的,本來就有的,就在家裡就在身邊。但是,如果我們不接通電源,不將波段頻道調準,就不能在電視機中,將中央電視台發射的視頻音頻信號,轉換成圖像和音聲凈業行人的信願念佛,就是在調準頻率波段,用以接收阿彌陀佛的大悲大願的慈力。】一旦頻道相應,西方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就會自己的心性屏幕上顯現。眾生雖然具有願往生的心,如果沒有阿彌陀佛的慈悲大願為緣,也不能生佛感應道交。阿彌陀佛雖然有慈悲大願,如果眾生沒有信願的心,生佛之間也沒感應道交。只要眾生願心阿彌陀佛的慈悲大願相耦合,眾生佛之間才能產生不可思議感應道交。  (以下是道證法師開示)我們的生命輪轉在不同的「六個頻道」,六個頻道有不同的形體相貌和存在方式,猶如一個電視屏幕,可顯出不同頻道的節目。「六道」雖在同一空間,但各有各的活動空間(空間度數不同),各有各的頻道。各道是由不同的「心念電波」所感應的,所現的苦樂影相不同。越善良高尚心念電波感應的頻道影相就越快樂;越惡劣、自私心念電波,所感應的頻道影相就越黑暗、越苦。六道,依「苦、樂」次第而言,最快樂享福的是天道」,其次,是「人道」,第三是「阿修羅道」,第四是「畜生道」,「鬼」是排行第五,「地獄」是最苦的一道,猶如無期徒刑坐牢受苦、純苦無樂。投生哪一道是怎樣決定的呢?是由我們平日的「心念電波」決定的。如果我們平常某一種心念多,那種電波就強,當然就感應到那一道去。「貪心」的電波,會感應「鬼」的頻道。生平貪心重,臨終又貪戀的人就會投入鬼道去作鬼。作鬼,比作人、作畜生更苦。不想作鬼的人平常要注意不要發射「貪心」的心念電波。貪吃、貪睡、貪名、貪利、貪小便宜、貪人贊嘆、貪美色......。都是在發射「貪」電波(準備去作鬼)。我們只要起一個「貪」的心念,無論貪什麼,就是在發射往鬼頻道的電波,這種波累積多了,臨終還是會習慣性地發這種波,自然感應入鬼頻道。所以我們若起貪念,就要覺察,回心念佛,改變頻道。 【由此而推出,平時乃至臨終念佛、憶佛的心念強,就投生極樂世界。所以平時多多念佛、憶佛心駐佛境是念佛的要領,正如凈土法門師說念佛法門修行要從轉念頭入手,就是把五塵六欲貪嗔痴慢的念頭轉到阿彌陀佛極樂世界上來。】 有人疑問,那麼多眾生往生阿彌托佛的國土有十萬億遠,接過來嗎?並非阿彌陀佛特意從凈土專程來,而是眾生與佛感應道交因緣和合的產物。如,鍾遇到有人敲才發出響聲,佛的接引願遇到有人求往生才產生結果。凈業行人發願往生是因,阿彌陀佛臨終接引為緣。法身真佛,本無生滅,從真如實際緣起化身,接引凈業成熟眾生。此乃阿彌陀佛本願功德,並非阿彌陀佛實遣化身來迎接。譬如水清則月自來,心凈則佛自現。然而,水雖澄清,天上無月亦不能現,喻如眾生雖具願往生心,若無阿彌陀佛的悲願為緣,亦不能現;同樣,月亮雖明,地面無水亦不能現,喻如阿彌陀佛雖有悲願之緣眾生不具信願之心亦不能現。唯有眾生願心阿彌陀佛的願心相耦合,才能顯現不可思議感應瑞相。譬如電視接收節目信息,波段頻率調準,電視台的發射信號當即轉換成圖像音聲阿彌陀經往生條件:信願持名,就是在調準頻率波段,用以接收阿彌陀佛的大願慈力,一旦調頻相應,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便在吾人的心性屏幕上顯現,阿彌陀佛的威神願力即在吾人身心全體顯現,感應道交難思議,誠乃念佛法門之奧秘。 關於感應道交還有一比喻:鍋與電的關係。佛的加持就像電能,佛號就像電線,只有把電線插到電源上,電器才能運作。 
把「感應道交」比作「兩情相憶」 宣化上人開示:這念佛法門就好比有兩個人,甲憶念乙,乙卻不憶念甲,兩人就是遇著了,也等於遇不著一樣。甲憶念乙是指佛,乙卻不憶念甲是指眾生。佛時刻念眾生眾生則把佛忘記。佛為什麼要念眾生呢?因為佛知道眾生是過去的父母未來諸佛,和諸佛原來是一體的,所以佛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可是眾生本具的佛性被五塵六欲遮蔽了,捨本逐末,背覺合塵,認假作真,把自己的老家、慈悲父母諸佛菩薩都忘了。只有兩人互相憶念,才能相遇;眾生如能不忘念佛,則不但今生可以見佛,乃至往生之後亦得常隨佛學,不再相離。十方如來憐憫護念眾生,有如母親憶念兒子一樣。如果子女不聽教,逃走不回家,做母親的雖日夜憶念,也是無用的;如果子女能憶念母親,好像母親憶念子女一樣懇切,那麼大家就會生生世世不相違背遠離。 道理不難懂,就像一男一女,只有兩情相悅才能結婚,如果只是一方單戀,仍是沒用法師講,此生如果你憶念一個人,而對方不憶念你,那下一世因為你曾憶念他的緣故再次與他相遇,但是不會有多深的緣。 五、曹洞宗四十八代、臨濟宗四十二代祖位慧律法師主講《凈土十疑論》
第八個疑問:問:眾生無始以來,造無量業。今生一形不逢善知識,又復作一切罪業,無惡不造。雲何臨命終十念成就,即得往生,出過三界[結業]之事雲何可通?「結業之事」,已經沒有業了,了此一切業障,跳出三界。現在要來解釋:眾生無始以來造無量無邊的業,這一生又沒有遇到善知識,而且又造一切罪業,無惡不作,怎可能在臨命終十念成就呢?怎麼可能臨命終時,念十聲「阿彌陀佛」,即得往生極樂世界,就出過三界結業之事,這怎麼講得通呢?這樣就變成無業了。答:眾生無始以來,善惡業種多少強弱並不得知,但能臨命終遇善知識十念成就者,皆是宿善業強,始得遇善知識,十念成就。若惡業多者,善知識尚不可逢,何可論十念成就
又汝以無始已來惡業為重,臨命終十念為輕者。今以道理,三種較量輕重不定,不在時節久近多少。雲何為三?一者在心,二者在緣,三者在決定。在心者,造罪之時,從自虛妄顛倒生。念佛者,從善知識聞說阿彌陀佛【真實功德名號】生。一虛一實豈得相比?譬如萬年暗室日光暫至而暗頓滅,豈以久來之暗不肯滅耶?在緣者,造罪之時,從虛妄痴暗心,緣虛妄境界顛倒生。念佛之心,從聞佛清凈真實功德名號,緣無上菩提心生。一真一偽,豈得相比?意思就是說:無始劫以來雖然所造的惡業很重,這是你說的;臨命終十念是輕,這也是你說的。輕與重不可以這樣比較的。譬如一間房子黑暗,一千年都不曾有光明剎那之間點亮燈火,一下子就變得光明了;而不能說一千年當中,這間房子都不曾光亮,雖然現在點燃燈火,不過它已經暗了一千年,要經過一千年才會光明。所以下面就是要說,臨命終時,不論你有多大的惡業,臨命終十念決定往生道理給你聽,要讓有信心。從前我也有這樣疑問,剛好看到這段就解答了,【並不是以造業之輕重來論】。不在時間久近、多少。這句「決定」才是厲害!決定的意思就是絕對不懷疑,你百年之後臨命終時,你只要保持安詳你要常常想:我不論有多大的惡業,佛都有說過(十念往生),我對有信心,我決定能往生你不能因疑成障,因為懷疑你的罪惡很重而變成障礙你在惡業時,是因為無明顛倒所產生了貪、嗔、痴;念佛就不同了,念佛是從知識聞說阿彌陀佛真實功德名號生。造業是虛妄的,念佛是實在的。虛妄是無實體的,遇到實在的一擊就粉碎了,佛號念念相續虛妄之業就消失了,這怎麼能相比呢?意思就是說:我們造業是虛妄的,念佛是實在的,這才是我們本性東西這就是我們的心在造罪時是因為虛妄;而念佛不是虛妄念佛清凈本性自性之佛,也是他阿彌陀佛的加被力,這是實在的。所以業是虛妄顛倒而生,佛是實實在在自性功德,一者是虛無,一者是真實的,怎可能無法消除呢?一萬年的暗室一萬年當中不曾有燈光,只要日光一照射,黑暗立刻就消失了,怎能說因為它長時黑暗而無光明呢?意思就是說:不論你造多少惡業,【這是指過去哦,你可不要聽到這樣又繼續去造惡了。既然師父這樣說了,那沒關係,可以拚命造業了,臨命終才來念佛就行了。那是指沒聽到佛法的人不明白,既然聽到就不能再造業了。】
如有人被毒箭,中箭深毒滲傷肌破骨。一聞滅除葯鼓(喻本覺真境),即箭出毒除,豈以箭深毒滲,而不肯出也?箭極深入,毒很凄慘,傷害肌膚,破壞骨頭。葯的蠱毒,中國大陸的葯是很厲害的。就是說把箭拔出來塗上藥物,污穢之物就能除去,毒葯就能除去。意思就是說眾生虛妄顛倒,就像中毒一樣,中了箭毒一樣,一聽到清凈佛號就像葯物滅除毒葯,得到靈葯,一剎那毒葯就解除了。豈以箭射得深、毒葯之害很凄慘,而不肯出也?
第三、在決定者,造罪之時,以有間心,有後心也。念佛之時,以無間心無後心,遂即捨命,善心猛利,是以即生。
有後心就是有空檔。你在造罪、造業時,是斷斷續續的,臨命終時就不同了,我們念佛時是以無間心,是沒有間斷的,臨命終十念往生。所以平時就要專、不間斷,無間心,無後心,就是說沒有間斷,沒有後心就是沒有想到其他的後面的念頭,只知道現在的一個念頭叫做阿彌陀佛。無後心就是沒有將來妄想心;沒有將來的盼望心,就是當下這一念沒有間斷,念佛心!臨命終時舍離身命,因為臨命終念佛之力太強,太有力量了,這樣就決定往生了!
譬如十圍之索千夫不制,童子揮劍須臾兩分。又如千年積柴,以一豆火焚,少時即盡。譬如說有十層繩子,「十圍之索」,這個「索」就更繩索。把十條繩子打結綁在一起這樣算是很牢固了,「千夫不制」,叫一千人往左邊右邊拉,也拉不斷。這條繩索叫一千人來拉也拉不斷,因為繩索有十層。叫一個小孩子拿把劍來往中間一砍,剎那之間這條繩索就分成兩半了。意思就是說:不論你的業有多重,只要有方法,不論你多麻煩,只要你有方法,就是要有智慧心。用來當柴火的木柴累積了一千年,只要點燃一根火柴,就像一粒豆子微細火苗,只要一點燃一下子就燒得精光。意思就是說:你若是有智慧剎那之間見本性;或是你在臨命終時,用最強的力量念佛,這口氣一斷,立即往生極樂世界
如有人,一生以來,修十善業應得生天。臨命終之時,起一念決定邪見,即墮阿鼻地獄惡業虛妄以猛利故,尚能排一生之善業,令墮惡道。豈況臨命終猛心念佛真實,無間善業不能排無始惡業,得生凈土,無有是處。又雲:一念念佛,滅八十億劫生死之罪。為念佛時心猛利故,伏滅惡業決定得生,不須疑也。
上古相傳判十念成就,作別時意者,此定不可。何以得知? 別時意,就是宿世的善根。意思就是說:臨命終念十句,都說是宿世善根才能成就。絕對不能這樣解釋。這樣解釋的人前世若無善根,那麼我今生臨命終十念豈不是不能往生了嗎?所以,何以得知?
下面就要為我們解釋了,《攝論》雲:「由唯發願故,全無有行。」《雜集論》雲:「若願生安樂國土即得往生!若聞無垢佛名即得阿耨菩提者。」並是別時之因,全無有行。若將臨命終,無間十念猛利,善行是別時意者,幾許誤哉。願諸行者深思此理,自牢其心莫信異見,自墜陷也。只要唯發願故,你全無行,就是全無修行。「由唯發願」就是,只有發願,決定往生沒有任何懷疑!這個才是所謂的宿世的善因,完全沒有修行,臨命終你只要發願往生極樂世界,你只要聽聞無垢佛的名字,你將來就能得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並是,閏是就是這個才是宿世的善因,這才能說是因為宿世的善因,全無有修行,只要臨命終發願或者是聽到佛名,你就成就。若是將臨命終十念猛利,認真來念佛是因為宿世修行至今,所以臨命終十念才能往生。若是這種意思,這樣會誤了許許多多眾生。意思就是說:不管你前世有沒有善根;不管你有沒有聽到佛法;不管你有沒有發願,過去有多少惡業全部不管,十念必定成就,不是生生世世修來,不須種生生世世的善根,不必要你前世發願、有結善緣,完全不用,只要你此刻聽到佛法,肯往生極樂世界,不管你生生世世有沒有善根、十念你就往生,所以那個「別時」就是宿世的意思。【【不能把念十句即往生,當作是因為宿世有善根,臨命終十念才能往生,不是!】】不須這樣,不須這樣,只要今生聞佛名號,不論宿世有無善根、有沒有發願,決定往生!我們今天要有決定心。希望諸位修行人好好深入思惟這個道理你要堅固自己的心,不要自己墮落。
第九個疑問:問:西方去此十萬億佛剎,凡夫劣弱,雲何可到?答:為對凡夫肉眼生死心量說耳,西方去此十萬億佛剎。但使眾生凈土業成者,臨命終在定之心即是凈土受生之心,動念即是凈土時。為此,《觀經》雲:「彌陀佛國去此不遠。」又業力不可思議,一念即得生彼,不須愁遠。 生死心量」意思就是說:對生滅法、無常法的凡夫,他的心有限,因為他沒有證得法性,沒有證得平等性,所以要說:西方去此十萬億佛剎。你若是證得法身,當下十萬億佛剎就是我們的本性,我們的本性遍滿虛空,包括十萬億佛剎的極樂世界極樂世界當下這一念就現前。所以就理體來說、就本性來說、平等性來說,西方就在當下這一念;就從事相來說,因為眾生生死凡夫,他的心量有限,會有阻隔,所以要說西方距此界有十萬億佛剎。只要使令眾生因緣成熟,臨命終不怕死我要往生極樂世界,早死、晚死對我都沒有影響,造五逆十惡的人,臨命終一念懺悔都能往生,我尚不致於造此重罪,怎可能不會往生呢?這口氣一斷,你一心一意求往生凈土,你動一個念頭,當下就是凈土。就是因為這樣,阿彌陀佛國土離我們不會很遠。我們修凈土凈業這個業力不可思議。「一念即得生彼」,因為我們臨命終時已經沒有這個肉體,純粹是意識就像我們坐在這裡,只要我們動一個念頭,馬上就到美國了,但是因為我們現在拘束於這個肉體,西方極樂世界本性無量莊嚴之境,我們的意識就已經有這種能力了,何況西方極樂世界?西方極樂世界只要你動一個念頭你也不必擔心它很遠,因為你平時就能發願。所以說沒有修行的人死後靈魂脫體,是茫茫渺渺、昏天暗地的,隨緣投胎,隨業投胎,隨習氣投胎,無依無靠,因為他沒有念佛,修其他宗派也是一樣,【【譬如你參禪,你若是沒有開悟,那麻煩大了!有哪一個宗派能說在百年之後時,這口氣一斷,佛即刻現前,我們不用怕走錯路,佛隨時會來接引我們。按照唯識學來說,我們人臨命終百年之後,業識脫體後是所見昏天暗地,找不到路,不知要往那裡去?餓鬼的人就化作其親戚朋友眷屬你看就會說:你也在這裡啊!他就會說:阿美!隨我來,你不知道你人現在何處,我來帶路。然後就牽引你墮入鬼道!我們臨命終時會看到無量的眷屬,就是有無量的鬼怪化作其眷屬來牽引他。所以在臨命終,百分之九十九都會墮入鬼道。因為會有親切感,他會有親切感。【我們人在臨命終百年之後,若是沒有信凈土法門,或是沒有念佛的人,只要神識一脫體完全找不到路】,到什麼時候才找得到路呢?到他七七四十九天以內他要去轉世,在《中陰身救度密法》中有說到。我們人若是平時修持的人,神識脫體時會看到三種光——藍光、金色光、紅色光,會看到三種光,這是諸佛菩薩來接引我們,極清凈的光。平時與我們有業緣的人與我們有業緣的人,譬如我們神識脫體時,若沒有佛來接引,我們的神識速度很快,比光線更快,就在宇宙當中徘徊、飄浮,飄來飄去的,那裡因為沒有身體了,沒有身體,就完全靠意識的起心動念,我們平時也沒修凈土法門也不念佛意識一浮現全是妄想:我執著某某人。所以說他若是執著某人,就投胎出生在某人家中——他若是欠人債務,就出生為對方牛欄中的牛;若是倒人會錢(會錢,在「標會」這種東南沿海盛行的民間融資方式中稱會員取得現錢後攤還的分期還款。倒人會錢指會首在標會中欺詐逃逸),就會出生為對方家中的豬,給他大了賣錢。我們人欠那一種業緣,就會產生那一種光,就會產生那一種光。所以說我們百年之後神識脫體之後,以經典上寫著:【只要你不修凈土的,完全是昏天暗地】,只有看到有緣父母有交合時的一道光你就循著這道光去出生,因為你福報因緣是在那個地方,但是那對父母可不一定是人哦,有時是豬公和豬母,有時是狗公和狗母,正在交配,你不知道就跑去投胎、跑去出世了,你也不清楚,更無法讓你選擇,不是我今天說:我這一生也沒修行我想出生在佛化家庭,兩夫妻都是信佛的人我想出生在那個地方。不可能如你所願,若是這樣你就菩薩你能夠控制生死,不是只憑著你想:我生生世世都想出生在學佛家庭那是不可能的事,會把你牽引到那一道,無人能知曉,連我都會恐懼了,何況是你們?臨命終時若是豬公來牽引我,那就完了,一出生時竟然在豬圈中,那裡看到我只會猛叫「哼…哼…」,也不說話了,變成豬身了,這就吃力了,這一生註定要被屠宰了。所以說【只有修凈土的人才有把握】,若是修其他宗派你就麻煩、很麻煩了!神識脫體後茫茫渺渺,要往哪裡去根本不知道,你怎麼找得到路呢?你死後怎麼找得到路呢?找不到路!所以說:修凈土的人很有把握,我一斷氣,佛馬上現前,立刻來接引我,也不用怕走錯路、迷路,放心!阿彌陀佛會走錯路,那一個人才識路?神經病!若是阿彌陀佛不識路,那一個識路?所以說安住一心念佛。所以說:佛國去此不遠,精力不可思議,一念即得生彼,不須愁遠。 
又如人夢,身雖在床,而心意識遍至他方一切世界,如平生不異也。生凈土亦爾,動念即至,不須疑也。女人及根缺,二乘種不生者,但論生彼國,無女人及無盲聾喑啞人,不道此間女人根缺人不得生彼。若如此說者,愚痴不識經意。即如韋提女人,是請生凈土主,及五百侍女,佛授記悉得往生彼國。但此處女人,及盲聾瘖啞人,心念彌陀佛,悉生彼國已,更不受女身,亦不受根缺身。
六、龍舒凈土
譬如鐵石雖重。賴舟船力可以渡江。一針雖輕。不賴舟船。江不可渡。蓋謂人有重罪。仗佛力者。可生凈土罪惡雖輕。不仗佛力。亦不得生。又如平生為惡。一日招安遂為良民。仗佛力而消罪惡者。亦復如是。七、以果地覺,為因地心宗法師 
 3. 「果覺因心」之文法門不能相混)凈土法門,其大無外,
全事即理,全修即性。
行極平常,益極殊勝
良由「以果地覺,為因地心」,
故得「因該果海,果徹因源」。
於一代時教中,獨為特別法門
其修證因果,不得以通途教義相繩。(續編卷下.無量壽經頌)這條文,講的非常徹底,非常到位,是我們凈土法門的精華。這段文如果都明白了,凈土法門你就過關了、畢業了、不用再學了這一條文,叫做「果覺因心之文」。「果覺」是果地的覺悟;「因心」是因地的發心。後面的括弧說明:(法門不能相混)。我們修持佛法兩種不同的法門,不要把它們混到一塊兒。混到一塊兒以後,你就出故障了,就麻煩了。所以,印光大師在這裡勸我們說:「不得以通途教義相繩。」先來解釋最後這一句凈土法門很特別,「不得以通途教義相繩」:「繩」就是線,古代的木匠做活要用墨線,稱為準繩,所以又引申為標準印光大師在這裡說:凈土法門,不能拿著通途法門教理,來做標準、來衡量。很多學凈土法門的人,心裡邊就像撥浪鼓一樣,覺得說:「我這麼多的煩惱,一點也沒有開智慧持戒也不清凈妄想紛飛,半點禪定也沒有,我這樣怎麼能往生呢?」他這就是以通途的教理標準,拿來搞混淆了,以為凈土法門也一定要戒律清凈禪定清凈、要開智慧,以為做不到這些就不往生。這個是錯的,這個就混淆了。凈土法門特別,只要「真信、切願,持佛名號」,本來就不要求戒定慧,戒定慧你能做到,當然好,即使一點沒有做到,都不妨礙。這些話只有祖師慈悲我們,才懇切地勸我們要聽信、要明白。不可用通途法門衡量凈土法門修持法門,如果能分清通途法門和特別法門平時聽到有關的議論,心裡就不會驚動,很穩定,聽法也能明白。不然的話,我們往往會聽到一些似是而非的話,聽進來之後,心就慌亂,沒有底了。所以,祖師的教導很重要,就是說我們特別法門,不能夠按照通途法門教義來衡量。如果我們不明白,聽別人一說:「某某人哪!你只念佛怎麼能往生呢?你煩惱這麼重,業障沒有消除,功夫也沒有提上來,還沒禪定又不清凈你怎麼往生呢?」你一聽就冰涼了,「是啊!我這樣怎麼能往生?」這就是拿通途法門教義作為準繩,來衡量凈土法門這就錯了,不是正確的。因為修通途法門,一定要達到斷惑證真,這是通途法門標準。但凈土法門不要這樣,沒有斷惑、沒有證真,你真信切願就可以往生西方的。這是兩個法門不同的地方。比如說我們經常聽到有人講:「佛講心凈則國土凈。你心不清凈,怎麼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呢?」心凈國土凈,這句話有沒有錯呢?這句話是佛講的,當然正確。但是,這不是講凈土法門,你如果拿著句話來講凈土法門又是法門搞混淆了。「心凈」是指心體純凈,心清凈了,自然展現莊嚴清凈國土。法藏菩薩的心清凈,所以祂成就極樂世界就是國土凈。個都是菩薩,乃至是佛的境界,不是凡夫能夠做到的。「心凈國土凈」,這句話一聽,就趕緊去修清凈心──你那個清凈修得再多,都是染污的、虛假的,不是真正的清凈心。坐那裡感覺到安詳一點、內心的粗煩惱少一點,就覺得這個是清凈心──太差了!真正的清凈心不是這樣,《心經》里講:「不垢不凈。」無所謂垢染,也無所清凈它是絕對性的。不是說「我稍微好一點」,那都是相對的,都是生滅法、有為的,一會兒清凈,一會兒清凈了──都是假的。凈土法門反過來,是「國土凈則心凈」。極樂世界清凈莊嚴國土,我們一往生極樂世界,當下所有的煩惱消除干凈,智慧增長,心就清凈了。這才是凡夫能夠學得來做得到的法門。風景喻:國土凈則心凈比如說:在廣州深圳大都市裡邊,車水馬龍,空氣污染,噪音污染,光線污染,家務事工作事,萬事揪心,你要讓他心凈,怎麼能夠凈呢?那麼,到了節假日,大家為了逃避喧鬧的城市就會來到風景優美地方。他一來到錦石岩,一看見這裡的山水、地貌,城市裡的那種緊張壓力自然就釋放了,他的心就感到清凈了。這個說明什麼呢環境能夠改變我們的心,國土清凈了,心就清凈了。所以,真修行人不要講大話,要依我們凡夫得來的,我們所學法門是:國土凈則心凈。來到風景優美地方自然內心就感到安詳、平和。如果在大城市裡呆著,有逼迫感、壓力感,一抬頭都是高樓,旁邊都是車聲、人聲,喧鬧不停,你不也得看,不聽也得聽,看到的、聽到的,六根對六塵,都讓我們染污。這樣我們在娑婆世界是不可能清凈的,所以,要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喊破喉嚨也枉然──通途教理還有人講到:「口念彌陀散亂,喊破喉嚨也枉然」。說你口中念「南無阿彌陀佛」,心裡是散亂的,沒有禪定,你喉嚨喊破了也不往生。這句話對我凈土法門說是錯誤的,又是拿了通途法門教理來衡量特別法門。因為通途法門就是要修戒定慧,要斷惑證真。他說:「你雖然念佛,但是你沒有戒定慧,你心裡很散亂你沒有斷煩惱你不是喉嚨喊破也枉然嗎?」這是通途法門教理。所以,大家一聽到這樣的話,就擔心了、害怕了──不必!如果我們懂得凈土是特別法門,我們心裡邊就很踏實,「對對對!你講的是不錯!不過你講的是按照通途法門定慧修行的,我現在是真信切願持佛名號,仗佛慈力往生西方。兩不相干!」乘纜車上山喻:念佛感覺就好像我們上丹霞山一樣,通途法門就好比一步一步地上台階,感覺很實在,上一步台階,就感覺「我進步一點了」,再上一步,又進步一點了,每一步都有感覺。如果坐電纜車,沒感覺,「嗚—」就到山頂上去了,沒感覺就上來了很多人念佛他不老實念,為什麼?「我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哎呀,師父啊,我念了好長時間,沒感覺啊?」又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沒感覺!」沒感覺就對了!念佛不是找感覺,找感覺錯了。為什麼錯了?你又把這個感覺放在前面了,來代替六字名號了──不是這樣的!初機學佛都這樣,教他老實念佛,念不下來,今天學了一個咒,好像「我上了一個台階」;明天又念一個咒,「哎呀,又進了一步」;後天又學了一個什麼……,他都是累積,一步一步地慢慢來。我們念南無阿彌陀佛的,沒感覺。上了電纜車,「呲」一下到山頂了──「莫訝一稱超十地」,有什麼感覺?沒有次第。不是一步一步地來的。像坐飛機一樣,坐在飛機不動,然後空中小姐通知了:「各位乘客請注意,現在飛機要著陸了。」「啊?我還感覺就到了」。你走路就不一樣了,感覺多得不得了。一路風景轉換不斷,五里、十里……。清清楚楚。自力修行法門,好比走路,一步一步來,「我修禪,初禪、二禪、三禪、四禪;我學法,一個、兩個;我斷煩惱,斷見惑、斷思惑……」,都是很明了的,有次第的,一級一級的。但凈土法門不這樣。我們學凈土法門,要按照祖師的教導,懂得我們這個特別法門跟通途法門不一樣。凈土法門 其大無外「凈土法門,其大無外」:是指我們這個法門很廣大,沒有任何人遺漏在外。有兩種大:一智慧大,一慈悲大。向上智慧大,文殊普賢這樣的大菩薩都要求生極樂都不能出於其外。向下慈悲大,《觀經》五逆十惡眾生臨終一念、十念都能往生,還有誰不能修呢?《莊嚴經》更說:「常運慈心有情,度盡阿鼻眾生。」所以說,其大無外。其它法門,要麼下機不能修,要麼上機不需修,都有在外,都不能叫做大。全事即理 全修即性「全事即理,全修即性」:「事」就是指事相,有為、造作、生滅的,就是事;「理」就是理體,理體不生不滅。「全事即理」是什麼意思呢?說凈土法門修持,好像看上去是有為的、生滅的事相,但是,當下契入不生不滅的理體,這叫「全事即理」。如果按照通途法門來講,你要達到「事即是理」,那要破無明證得真如佛性,念念契合真如理體。沒有破無明,你事就是事,理就是理,分成兩片,不可能「事即是理」。比如說修布施,我們修布施都是生滅的事。布施這件事要能夠即理的話,就要達到什麼程度呢?「三輪體空」。沒有我在布施也沒有對方受我布施也沒有中間所施的財物,這三方面都空掉了,但你還在布施事業。這樣「三輪體空」所做布施,就是「事即理」。事即理,解脫才有希望。凡夫修行,哪能這樣子?我們做的事就是事,與不生不滅的理,根本就分為兩片。「全修即性」:「修」就是指外在有為的修相;「性」就是指自性本性佛性。修即性,必須徹悟自心才有份。事與修,理與性,可以合在一起,不過分能分所而已。「全事即理,全修即性」,談何容易?可是我們凈土法門印光大師說就是這樣。我們念南無阿彌陀佛名號,是事、是修,好像事相上也有生滅,但是,當下它和不生不滅的理體、佛性完全相契。這個需要費一點心思來理解。這是因為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名號它是阿彌陀佛的無上正等正覺,它本身是不生不滅的。我們凡夫的心,雖然在有為事相的造作修行,但是當下就契合這句名號本身的不生不滅正覺理體,所以叫「全事即理」。只要我們稱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我們不要懂得什麼生滅生滅也不用懂得什麼佛性佛性,當下就跟佛性契合,當下就跟阿彌陀佛的無量光壽成為一體,這個叫「全事即理,全修即性」。實相身 為物身所以,曇鸞大師兩個名詞來說明阿彌陀佛,叫做「實相身」、「為物身」。「為物身」就是指為了眾生成就的這尊佛身;「實相身」是指祂本身所證悟的無量光明、無量壽命,祂是真如實相的本身。這句話是說明,這句南無阿彌陀佛本身,它是真如實相,同時,它是讓我們眾生可以稱念得來的這句佛號。因為它是「為物身」,我們就可以念它,「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我們才可以有事修。阿彌陀佛如果不是為我成就這句名號凡夫怎麼跟阿彌陀佛接觸?我們跟祂沒有關係啊!因為祂是在不生不滅境界當中,我們完全在生滅境界裡邊,我們沒法跟阿彌陀佛產生心靈的溝通。除非你達到不生滅了,你才可以阿彌陀佛的心光相交集;你證悟了無量光、無量壽,你才可以阿彌陀佛的無量光、無量壽碰合。現在阿彌陀佛為了慈悲我們,祂雖然本身住在無量光、無量壽的真如理體、不生不滅境界當中,我們在這境界之外,祂為了慈悲我們、救度我們,就把祂的無量光、無量壽、不生不滅的果覺——無上正等正覺,形成「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字,說:「這六個字給你念,你只要會動嘴巴念就可以。」這樣,阿彌陀佛就跟我們結合起來了。所以,「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字是兩面的:向著佛這一面是無量光、無量壽,是阿彌陀佛本身的覺悟,叫做「實相身」;向著眾生這一邊叫「為物身」,就是六字名號你可以念。你念了這句六字名號,你抓住這一面──就像一張紙,你得到正面,就有反面;得到反面,就有正面。像一枚錢幣,你抓住這一邊,整個錢就是你的。我們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從凡夫這邊來看,是生滅的,「哎呀,我睡著了,沒有念;想起來,我再念了。」但是,這句名號本身另一面,是阿彌陀佛的無量光、無量壽,是不生不滅,是真如理體,是佛性的完全顯發,是理體的完全證悟。所以,我們念佛,叫「全事即理,全修即性」。別的法門不可能啊!你誦經,經本身不具備這樣的功能,除非你誦經開悟證得諸法實相,你才能夠「事即理」,你才能夠「修即性」,不然你都不能做到。所以,聖道法門修行要悟後起修,沒有開悟之前,它跟理、跟性都是分成兩片。你看我們這個法門殊勝,即使我們這樣凡夫身份,你張張嘴念「南無阿彌陀佛」——全事即理。全事即理,大家不要覺得容易啊!以一般來講,你最少要達到大徹大悟的地步;達到大徹大悟的地步,還沒有做到全事即理,只是說路子明白了。登地的菩薩,才能事理融合在一起。而我們念佛的人「全事即理」,這個「全」也特別有意義,「全」是全部,沒有一點遺漏在外,並不是說你達到清凈心了,你念佛好像「事即理」;你沒有達到禪定,你念佛事不即理──不是這樣!有禪定、無禪定出家人、在家人、有智慧、無智慧,你只要口稱「南無阿彌陀佛」、願生西方極樂世界,哪怕是一個三歲小孩子他也是「全事即理」,沒有遺漏在外的。跟你有沒有智慧煩惱多少都沒有關係的。這個不容易啊!「全修即性」道理也是一樣的。「修」又叫事修;「性」又叫理性。行極平常「行極平常,益極殊勝」:「行」就是指行持。凈土法門修行起來很平常,平平常常,就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沒有什麼玄妙奇巧!學別的法門都可以有所矜持,「持戒啦,得定、得通、開智慧……」。凈土法門你就是有戒、有定、有慧,都擺不上用場。就像坐船過海一樣,你是一個世界級的游水冠軍,坐在船上面,也不以游水技術好為誇耀,因為都用不上了。好像蠟燭光在太陽光下面,就沒有光了,看不到了。不要說凡夫,就是阿羅漢的戒定慧,乃至就是菩薩的戒定慧,來到六字名號裡邊,通通看不見了。《無量壽經》說:聲聞菩薩光明,遇到阿彌陀佛的光明,就沒有了,消失了。經文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