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阿榮博堪布:死亡過程經歷三種中陰如何把握機會獲得解脫?

uploads/content/2022/june/76e73e1049b213a4314426f61f008bb2.jpg" orgsrc="http://photo.xuefo.com/user/editor5/asp/upload//2015217/14241519887056.jpg" border="0" height="420" hspace="0" width="630" />

問:所有人都需要面對死亡,包括親友的死亡和我們自己的死亡。對於世俗的人來講,死亡是一件不太吉利的事情,大家一般都避免談論它,但是在藏傳佛教里對此卻有很多探討、研究,甚至專門的修行方法。請談談藏傳佛教中是如何看待死亡的,我們應該建立怎樣的關於死亡的態度,死亡對我們來說意味著什麼?

答:死亡是無可避免的,迴避死亡的話題只會讓自己在生命的漩流中更加被動。佛法教人以務實的態度看待人生,如果一件事無法避免,那麼就正視它,這是最明智、也是最節省精力的做法

死生相連,生時的修行,行善積福、迴向等等,一定會對死亡有幫助,而更為直接、明確的是中陰修法,它教我們在死亡之時具體如何把握解脫輪迴機會

藏傳佛教中對中陰修法最詳盡的闡述見於蓮花大士的伏藏法《中陰聞教得度》。藏地很多修行者一生會反復熟悉、觀修這本書內容,在臨終之時,會盡量請自己的上師做中陰引導,沒有條件的話,也會請一位密乘戒律清凈的金剛道友,或是戒律清凈的密乘修學者,在身邊為自己念誦《中陰聞教得度》。這本書非常明確地講到中陰各個階段會經歷什麼狀況臨終者或亡者應該如何觀想、識別等等。

死亡過程中會經歷三種中陰:臨終中陰、法性中陰、輪迴中陰。三個中陰階段都蘊藏著寶貴的解離線會,所有人都會經歷到,但通常只有修行有素的人有能力認出並把握住這些機會

臨終中陰,是指從隱沒次第出現到法性中陰之前的這個階段。人死前會有死亡的先兆,這些先兆稱為隱沒次第。比如眼耳鼻舌的功能開始逐漸停止,便是外在的隱沒次第;而內在的隱沒次第過程迅疾,一般人很難覺察到。密法中有對隱沒次第的完整而准確的敘述,了解這些內容,當在自己身上發現死亡的先兆後,就應該為中陰階段修法做准備了。

首先要斷除對世間的留戀,其次要斷除對死亡的恐懼,想到人死之時財富權勢親人一切都不上,自己就要孤零零地走向後世了,好在有中陰救度要訣可依靠,因而心生歡喜,勸自己不要害怕、猶豫,好好安下心來專註修法。根據華智仁波切開示,此時修法最為關鍵的是圍繞兩個發心一是下決心一定抓住這次的機會,依靠中陰訣竅獲得解脫;二是對往生極樂世界或其他清凈剎土,生起強烈的願心。然後,在這兩個發心的攝持下,開始修自己平時修的法,比如觀修本尊上師瑜伽、持念佛號等,反復修持,直到呼吸自然停止。

外在呼吸停止後,人會進入一種昏迷狀態,這時內在的感官功能並沒有完全消失,身邊的聲響比如說話念佛、念經的聲音仍然能夠聽見。在這階段過後,母光明出現,也就生命最原始的狀態呈現出來。平時修行中已經證悟自性的人,此時將修證所得的子光明與母光明融合併安住其中,便能解脫。而在一般人面前光明的出現很短暫,難以認出,更無從把握。

光明過後,接下來會經歷各種巨大恐怖聲音、光色,之後四十二尊寂靜本尊、五十八尊忿怒本尊相繼出現,這就是法性中陰。這時要牢記:無論聽見、看見什麼,都是自心的顯現,不要被狂暴的聲音、刺眼的光線以及忿怒本尊令人怖畏的形象嚇住。文武百尊,認出其中任何一位,迎上去並安住在本尊自心無二無別中,都能解脫

寂靜、忿怒本尊不是外在的,他們是我們心的本性。心的本性現空雙運,顯現的方面就是寂忿本尊形象。死亡以後,泊於呼吸的業氣從左右兩脈自然回歸中脈,轉成智慧氣,心的本性現前,所以法性中陰時本尊一定會出現。而絕大多數人由於不懂中陰教法生前也沒見過本尊的畫像,不知道死後湧現在眼前的這些形象本尊,是心的顯現,因而會驚慌失措、賓士逃逸。對於絕大多數人,法性中陰在極度驚嚇中過去,根本談不上利用其中解脫機會生前修行較好境界穩定的人,法性中陰的過程本尊出現的時間會相對較長,這對亡者來說非常有利,因為他有更多時間機會去認出本尊修行不太好的人本尊顯現的時間會較短。《中陰聞教得度》中講到第一天會有哪位本尊出現,他是什麼樣子,會有什麼顏色、形狀的光,如何去區分解脫的光色和輪迴的光色。第二天會有哪位本尊出現,何種形象,伴之以何種光色,等等。如此所有百位本尊按順序一一現前,又一一過去,都有詳細描述。而實際上,每個人具體的經歷會有所不同。有的人,某位本尊現前不是一天就過去了,而是持續很多天。有的人本尊現前只是瞬間,他驚魂未定來不及辨認,本尊已經過去。

當所有本尊都顯現並過去,而亡者沒能抓住其間任何一個機會解脫,那麼接下來就要進入輪迴中陰,也就是要開始投生了。中陰境中不見日月,沒有晝夜,常如黎明曙光微露或黃昏時的景象。中陰意生身具有五種神通,依各人業力,五通之力有強有弱,能隨念力往來大千世界,隨想即到。能見人間世之種種,而人道眾生見不到他,中陰身若因為所見所聞而心生惱恨則會墮入惡趣,所以一定要盡全力避免生起嗔恨心。從這一點,我們也就知道平時在日常生活中遇事平和、不嗔不惱,養成這種習慣有多麼重要。如果一輩子都是這樣,死後到中陰境,遇事也會是這樣。

生前,在業力牽引下會經歷不同情境。比如見宮殿樓舍輝煌庄嚴,或和風煦暖園林美好心生喜愛而想進入,便是投生善道的先兆。若感狂風暴雨而急於躲避,便是投生惡趣的先兆。若即將投生人道,會見有男女交合。於男生貪,即自感女身;反之,即感男身。出現這些投生的先兆時,要努力清凈觀,把見聞覺知到的一切觀想成佛的壇城,心裡猛厲祈禱上師三寶加持自己獲得成就,或者了知現象皆為心的顯現,不可執著為實或為外在,於是專註於這了知,並逐漸安住在心的本性中。這樣做,在馬上就要投生、中陰解脫機會已所剩無幾的最後時刻,仍然有可能阻斷生死之流,獲得解脫

輪迴中陰的過程中,如果實在沒有解脫之力,則應該為自己選擇一個好的投生去處。雖說生在哪一道,窮通富貴都是隨業而轉,但須知中陰階段心力乃是極為關鍵緣起,只不過一般人都是糊裡糊塗被業風吹送,在中陰境忽忽東西,不知道在此用心,更不知如何選擇好去處。密法中詳細講到,如果最終也沒能防止投生的話,那麼如何觀想、如何選擇,能為自己創造好的轉生,比如選擇轉生到修行者家庭

以上簡單地講述了一名行者在死亡過程中,是怎樣延續平日的修行,這裡所講是比較典型的情況。具體到個人,中陰各種經歷、景象出現的順序、時間長短等都會因緣業力而變。比如,某些根器極為敏利的人,即使平時修行中並沒有證悟自性,但在臨終中陰母光明現前時,在上師引導下,也有可能當即證悟而獲得解脫。這種情況非常罕見,不過也再次說明了因緣不可思議

作為普通人,我們不能寄希望於到中陰階段再去修行對於絕大多數人,那都是為時已晚。《中陰聞教得度》的教言已經很明確:中陰解脫,有多大的把握,取決於平日的修行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