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傳法師:學佛修行必須要坐禪嗎?

  學佛修行必須要坐禪嗎?那麼有五十種陰魔干擾,還害怕呢。弟子只想如法念佛、誦經,這樣可以嗎?

  恆傳法師:阿彌陀佛,三藏十二部經也沒有講修行必須要坐禪才能學佛修行?修行是在心性上下功夫,什麼是禪明白嗎?應當了悟佛的心,佛的心就是最上乘、就是禪,禪就是正法靈魂,禪是佛陀正法的血脈;佛所說的禪,是證量的解脫境界,不是野狐禪、不是葛藤禪、不是文字禪、也不口頭禪,像鸚鵡講話,不是狂禪、不是枯木禪,整天坐在那邊,像木頭一樣,不是邪禪,不具有正見。佛所說的禪,是證量的解脫境。界,禪,是佛陀自覺聖智,人人本具的大解脫心、大自在心、大智慧心、究竟平等的心,就是禪。直接了當的說:最上乘就是一佛乘,一佛乘就是無上禪,無上禪就是諸佛的心,體悟諸佛的心,就是一切修學佛道的總皈依。一棵樹木都知道要朝著陽光去成長;人應當向著自性光明去開發,見性就是自性光明。什麼是禪?禪是不二法門的究竟圓滿現量。什麼是禪?禪是絕對、獨立的,沒有能所,凡有能所,皆是戲論。什麼是禪?二六時中,不倚一物,二六時中,不能依靠任何的物,因為萬法都是敗壞之相。禪是絕對的自由,沒有煩惱;禪是絕對的平等它是絕對的證量;禪是理性和智性的登峰造極;禪是現實,既現實又超越,內心灑脫莊嚴,禪面對一切現實,卻超越一切現實;禪的內心灑脫,外現無量的莊嚴相;禪是正知、是正見、是正受、是正覺。什麼是正知?沒有邪知,不立一個正知,就是絕對的無知,就是正知,絕對的無知就是無所知。什麼是正見?沒有邪見,不立一個正見,就是絕對的無見,絕對的無見就是正見。什麼是正受?一切法不受,是名正受。什麼是正覺?正確的覺受叫做正等正覺什麼叫做正等正覺?就是正確的覺受,一切的苦受、樂受、憂受、喜受、不苦不樂的舍受,皆是夢幻泡影放下苦受、樂受、喜受、憂受、舍受,一切的感觀的假相的感受,統統無所住,就是正受、就是正覺。禪就是眾生諸佛究竟的平等相;禪是無盡宇宙的本質,宇宙真相就是禪,因為它畢竟空寂,無有來、無有去;無有生、無有滅;無有增、無有減。禪是無盡宇宙的本質;無盡宇宙真相就是禪。禪畢竟空寂,禪是生命的原態,我們的生命的原態就是禪,因為生命的原態就是佛的心,佛的心就是生命的原態,禪了悟了諸法空無自性,禪是諸佛所傳的本體本心究竟平等。禪是正法真血脈;禪是三藏十二部經典的精髓;禪是大悟人的真法身、真慧命;禪是佛法大法幢;禪的究竟義是什麼。禪是法界性相不二的體現,性、相不二,就是當下了,當下了。好!這個毛巾,毛巾的體性本空;但是,你不能說沒有毛巾啊!對不對?求其體性可得,沒有真實體,它不是永恆的,花也是這樣子的。所以,禪是普濟群倫的無上甘露法門,是為什麼呢?因為它是法界性相不二的體現,就是要真實境,要好好的去體悟究竟義。禪法的現量境界,不是比量,也不是非量。禪是活的,禪是妙用無量的、無窮的,禪不是死氣沉沉的!簡單講:生活就是禪。為什麼?因為禪是法的現量眼睛所看的、耳朵所聽的,哪一樣、哪一種東西不是法的現量?對不對?除了你用臆測的妄想以外,用臆測的妄想,不是比量就是非量。所以,禪不是比量、不是非量,禪是法界性相不二的現量境界,禪是活的,它是妙用的,不是死氣沉沉的,生活就是禪。

  禪是生命的究竟解脫;禪是十方諸佛共有的一顆大智慧心,大智慧就得解脫、大自在、大自由、大平等;禪是內心灑脫威儀也可以現莊嚴,禪不被物礙,不被法縛。再講一遍:禪不被物礙,不為法縛,不被物礙就是說:禪,悟道的人,看到這些緣起緣滅的東西,統統知道,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禪離一切無明,禪離一切惡見,禪離一切邪執,禪離一切邪受,禪離一切邪覺,禪離一切愚痴,禪離一切夢幻、一切有為法。悟禪的人內心具足光明、大解脫。禪了悟諸法本無,本無亦無,法法本空,本空亦空;法法本無,本無亦無般若的妙心人人本來具足,禪就是大般若心。禪自他不二,心即是佛,即佛就是心,生佛平等,一切眾生諸佛平等。禪是無生理的究竟之處,禪是宇宙的究竟真相宇宙的究竟真相就是禪。所以,諸位!如果不開悟、不見性修行事倍功半;如果是開悟見性修行,就事半功倍了。所以,不見性修行百千萬劫;開悟見性呢?剎那中即見永恆。開悟人的心境,入萬人之中,如入無人之境

  其實陰魔不是很影視那種,有個黑影飄出來的樣子,或者有一定的形象。凡事令我們煩惱的,令我們不能獲得真正幸福的,就是陰魔,他們可能裝成很吸引,很可愛的樣子,來迷惑我們,我們也多被迷惑,看不清他們本來面目,所以才著了道,如果我們看清了他們本來面目就不會中計了。

  華嚴經行願品海雲比丘章,第十章,第七句;「散滅一切諸魔軍眾」。這個「軍」是比喻,「軍眾」是比喻比喻他的數量多,比喻他有相當的威力。「諸魔」,太多太多了。《楞嚴經》裡面,跟我們講五十種陰魔。那個五十是五十種類,不是五十個。五十個好應付。每一類裡面都無量無邊,我們什麼時候能夠脫離魔掌?諸位要曉得,五十種陰魔,其實沒有《八大人覺經》上講得多。《八大人覺經》上講四種,四大類;《楞嚴經》講五十種,其實五十種就是《八大人覺經》四大類的一類,那一類呢?五陰魔。《楞嚴經》的五十種,是五十種陰魔,五陰魔——色受想行識。每一條裡面,佛講了十種,所以五十種。五十種是講五陰魔。

  除五陰魔之外,煩惱魔,煩惱魔的頭數不在五陰魔之下。天魔、死魔。天魔是我們外面的,要用現在的話來講,就是外面五欲六塵的誘惑,這個叫天魔。死魔,死魔也不是一種,我們無始劫以來,在六道輪回里,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干這個事情。死為什麼要稱之為魔呢?因為一次生死,你前世所學的,全都忘的乾乾凈凈。縱然得人身,還得重頭來起,這是折磨。你前世一世的修行沒有辦法帶到後一世。每一生都要重頭來起,你說這個多難!可是見性之人,這個境界裡面,不但六道超越了,十法界也超越了,他們是一真法界菩薩,所以這四種魔都沒有了。五陰,這個是煩惱天魔、死魔,他們全都沒有了,魔軍散滅了見性,魔軍就散了,這些魔障都沒有了。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二二四卷)佛菩薩對我們的幫助就是所謂的感應眾生有感,佛菩薩必定有應。經教裡面跟我們說的,像觀世音菩薩那隻是一個代表,「千處祈求千處應」。可是有人說,我求佛菩薩,好像沒有感應。可能!為什麼?佛菩薩對人的感應他有原則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你要求享受,增長貪瞋痴,你怎麼求,佛菩薩不會感應如果你求這些東西感應來了,那不是佛,那是魔。魔喜歡幫助你增長貪瞋痴,幫助你自私自利,幫助你造作惡業,然後看到你墮阿鼻地獄,他很開心,魔來了,佛不來。佛是成就我們的善心善行,這個有感應。我們求,到底是佛來還是魔來?今天的世界魔多佛少,你看看《楞嚴經》就曉得。《楞嚴經》把魔分成五十類,每一類裡頭不知道有多少。在哪裡?到處都是都在我們四周圍,你不細讀《楞嚴》,你不知道。佛通常在經教裡面為了講經方便起見,只給我們講五陰魔,《楞嚴》上每一個陰魔又細說十個,五十種陰魔。所以是佛是魔我們也要能辨別清楚,心正、行正,魔也變成佛;心邪、行邪,佛也變成魔;所以是佛是魔不在外境,是在你的內心。這也就說明,佛講的話沒錯,境隨心轉。心正,外面境界都是佛;心邪,外面境界全是魔。是佛是魔,這個主宰不在外,在內。我們念念遵守佛陀的教誨,言語造作完全依教奉行,那是境界。佛示現來幫助我們,應以什麼身幫助,他就示現什麼樣的身分。我們要曉得這個道理,要知道這個事實真相,這給我們很大的信心。只要明白佛法的究竟了義,誦經念佛時凡一切境來都不執著放下妄念,要禮一心不亂。願你能深入經藏,早證菩提!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