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中之難,無過此難

  主講:純祥法師

  《佛說阿彌陀經》越到後邊就越難理解,因為經文的次第也是修學成就的次第,後面在經驗上就離我們遠一些。不過,如果我們在學習時關注一些重點字句,會有助於我們的理解。如前面講的極樂,重點在“樂”,往生正因是“信願”,修行方式是“執持名號”,當然還有一個就是“聞”,“聞說阿彌陀執持名號”。你把這個重點理解接受下來,就把握了整部經的核心,其實這幾個字濃縮起來就是“南無阿彌陀佛”。

  後面這一段 “舍利弗,如我今者,稱讚諸佛不可思議功德,彼諸佛等,亦稱讚我不可思議功德,而作是言:“釋迦牟尼佛能為甚難希有之事,能於娑婆國土,五濁惡世,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中,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諸眾生,說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這一段突出了一個核心,就是“難”,十方佛說釋迦牟尼佛,成佛難,說法也難。

  然後是“舍利弗。當知我於五濁惡世,行此難事,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一切世間說此難信之法,是為甚難”。這里落到我們這邊,最後一句講得非常清楚,就是說舍利弗你應當知道我作這件事情是很難的”,對舍利弗說,就是對我們說。就好父母孩子說:“你知道嗎?我撫養你、教育你有多麼的不容易!”父母是在告訴你他們的苦處,希望你了解,他曾經為你付出過很多的努力和艱辛,如果你知道了就會珍惜,生起感恩之心讀到這段經文的時候,你有沒有覺得釋迦牟尼佛作這件事情是多麼的困難呢?如果沒有,這句經文你即使念再多遍,也不有什麼感覺。雖然現在念佛修行的人很多,但是真正能夠了解佛心,體諒佛心,對佛生起感恩之心的人有多少呢?真正念人就生起感恩的人,所以凈土法門越到後面,越體現出這種性質。

  釋迦牟尼佛說,我稱讚諸佛不可思議功德,那些佛也稱讚我的不可思議功德。雖然我們不知道感激佛,不知道念佛往生凈土這件事情的珍貴,但有人知道,誰知道呢?十方佛知道,佛是要讓你知道,他作這件事情是付出了很多,所以諸佛告訴我們說:“釋迦牟尼佛能為甚難稀有之事”。為什麼說“能於娑婆國土,五濁惡世”,諸佛是從佛國的角度來說釋迦牟尼佛,這里被稱為娑婆世界,那現在這娑婆世界又是處於什麼時期呢?是處在“五濁惡世時期,本來娑婆世界是指有很多苦惱你不不忍耐,“五濁惡世”是苦世界中的苦時期娑婆世界也不全是“五濁惡世時期,也有時期,比如彌勒成佛時,這里就比較安樂,人也很有德行福報,壽很長,自然環境很好,雖然是娑婆,也還有很多煩惱,但是不能稱為“五濁惡世”了。

  在“五濁惡世時期總體來說人們有以下五種苦惱。

  “劫濁”,劫本身沒有濁與不濁。劫在佛法是一個很大的時間量,我們現在所處的時期屬減劫時期,人壽100歲以下,福報德行方方面面都在衰減,劫濁是總說,包括了後四個方面(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

  下面這四個濁,我們要有認識觀察,知道了這些,你才多少對佛的“行此難事、是為甚難” 有一些體會。就像我們長大成人以後,感受到了生活的艱辛,體會到了人間苦難,你才能多少體會到父母的難處。尤其當你成為父母的時候,你才可能更多地體會到,做父母養育子女的艱辛和不易,從而更深切地感受到父母的愛。我們現在還沒有成佛,只能從佛語(念佛)中去體會和感受佛,這種感受和體會與事實還有很大的距離

  釋迦牟尼佛在娑婆世界中行此難事的“難”大致分為兩個,一是成佛難,二是說法難。第一成佛很難,成佛就好比有做父母的資格;第二說法難,“為一切世間說此難信之法,是為甚難”,此處說法是指往生凈土之法。

  “成佛很難,在五濁惡世中,首先有見濁,什麼是“見濁”呢?是指見解非常污染濁亂。“見濁”有“身見、邊見、見取見、戒取見、邪見”這五種見惑,所謂“見”,就是觀點看法,對理事是怎麼看。

  第一“身見”(也稱薩伽耶見),強烈執著身體,把本來由“四大”假合而成的血肉之身當作真實的自己,貪愛這個身體,想盡種種辦法來保護它。為了健康,追求營養,或者殺生滋補,各種鍛煉,女人執著,留戀它、裝飾它。我們就是這樣從不間斷地貪計著“身見”,這一濁亂是最根本的,也是最難破除的,我們很多痛苦都由此產生。

  我們還特別執著身體的“感受”,以身體標准,這個東西很好吃,這個人相處很愉快等等。有人說念佛我覺得心情平靜,也有人說念佛讓我心情煩亂,這些都是注重感受。感受的主體身體,身體就像儀器,你把身體成了主要標准,執著身體的感受,你就被它支配了。由於身體清凈,感受也變得不正,很多問題都出於貪計“身見”,“身見”很難擺脫。有些人固執地認為學佛法即沒有好吃的,也沒有好用的,他不相信;因為他沒有從身體上感受到快樂,這都是由“身見”引起。

  第二邪見,就是不相信因果業報,在目前這種現象已非常普遍,現在人眼光短淺,唯利是圖。

  第三“邊見”,執著於斷、常二見即為邊見。認為有個“我”是永恆的,從今天到未來,或者說從過去到未來,就是執著“常”;認為人死如燈滅,前後沒有相續性,執著斷滅,就是“斷”見。

  第四戒取見,持戒是為了得到某一結果,從戒上面去取著果報。當然‘戒’有正和不正之分,但是你只要期待結果,就是有所取著,就是染污外道見狗、牛等死後生天,就學狗、牛,食草啖糞,受持牛戒、狗戒,以為能夠得到離苦得樂,就是戒取見。即使在佛教中,也有很多人特別重視形式,期待結果,這種見解也屬於戒取見。即使你持的戒律是正的,只要你期待某種結果,就落入因果中,就要受報,就是輪回。

  第五見取見,自己有見解,在這見解上面有所執著

  沒有證果,這五種你全部都有,你心一動,就被這幾種見解纏住了,這些錯誤見解蒙蔽了你的智慧真心,所以叫濁,污染。每個人的抉擇跟見解直接相關,沒有正確見解,就不會有正確的抉擇,所以我們見解濁亂,只能被邪知所纏,產生無量無邊的煩惱,我們在“根”上就出了問題。

  接下來是煩惱濁,有貪、瞋、痴、慢、疑,煩動惱亂,所以稱為濁。見濁是見解上的錯誤,煩惱濁是思想感情錯誤,一個偏於理性;一個偏於情感。貪、瞋、痴、慢、疑稱為五鈍使,見惑叫五利使。我們的煩惱,主要是這五種貪、嗔、痴、慢、疑,也是每個人都有貪心表現為愛,強烈的愛;嗔心表現恨,強烈的恨;我慢,就是自大;痴就是無知,無明,懷疑之心,這個懷疑主要是指對佛和三寶的懷疑。目前這個時期,煩惱熾盛,人的修養很差,表現為貪、嗔、痴、慢、疑,再加上前面五個見濁,兩大類交織就形成了一張大網把你牢牢地罩住了。

  然後是“眾生濁”。眾生各種各樣,都染污了,像我們這個世界上有六道眾生,本身是不凈的,我們每一個人從出生到死亡,從頭到尾都是不凈的。跟極樂世界相比,極樂世界的人民全部都從蓮花化生出來,全部都是金色身,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我們這里,一出生有黑人、白人,有健康、不健康的,有男、有女,有人、有畜生,這就眾生濁。

  然後是命濁,“命”指從生到死的一期。我們的生命很脆弱,生病、各種災難都造成夭折,容易死亡,命濁這是五種

  諸佛稱讚釋迦牟尼佛能在這五濁惡世上,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就是得到了無上正等正覺。現在不要說去成佛,我們來到五濁惡世,大多數只是為了活下去。按照這個世界的規則,我們教育孩子是為了讓他(她)好好讀書,將來找個好的工作,嫁個好人,或者娶個好人,買一個好的房子,找個好的工作,或者到好的地方玩一玩,這是普通人想法。有些人對自己執著不那麼強烈了,就會照顧好家人,讓家人幸福,有一孝心的,會想到讓父母過上幸福生活。當然更多人,只是希望自己的孩子生活能更幸福一點,比別人更出息一點,再大一點的目標,就是要為一個地區的人民謀幸福,但是這些目標成佛還太遠了,很多人甚至想都沒有想過。

  釋迦牟尼在這個“五濁惡世”之中,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成佛非常的不易。但對現代人來說,“成佛”只是一個傳說或者是一個神話,沒有覺得“成佛”跟自己有什麼關係。對“成佛感覺陌生,對“成佛”的真實感到懷疑,那你怎麼會去追求呢?釋迦牟尼成佛太少見了,我們都不認識,不懂去體會他的珍貴性,也就沒有難易的感受,覺得“成佛”和自己沒有什麼關係。我們通常到廟裡拜四大天王,拜觀世音菩薩,只是為了求他們保佑,不會想我也要成為菩薩利益大眾,這個目標離我們太遠。所以只有十方佛才能真正體會釋迦牟尼佛在娑婆世界成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不易,是為甚難希有之事,而你只有體會到佛的珍貴,才會珍惜他講的法義。

  “為一切世間說此難信之法”,《佛說阿彌陀經》和《佛說無量壽經講法過程一樣,結尾都是講“難”,“難中之難,無過此難”。《佛說無量壽經》開頭就說,“無量億劫,難值難見,猶靈瑞華,時時乃出”。如此大悲之佛,即使經過無量億劫,難值難見,如優曇花三千年開一次,是非常不容易的。在我們這個世間里,你能夠遇到貴人,做什麼事情都能順利。遇到菩薩,遇到阿羅漢,那是遇上了稀有珍寶,而遇到佛則是遇上了無上的珍寶。能遇上佛是非常難的,可是由於我們不認知,雖然有很多寺廟可以去,有很多佛像經書可以結緣,但是沒有如獲無上至寶的感受,對佛沒有生出一絲的清凈信和感動心

  在娑婆世界中五濁如此強烈,而釋迦牟尼在這個強烈的五濁惡世成就佛果,他需要把所有的濁都轉化為凈,轉凡成聖,把這里所有的五濁病苦全部治好,他才能夠成佛,這種難我們沒有去做過無法體會,更多的人想都沒有想過。

  我們跟佛之間的距離太遠了,雖然我們可以一瞬間拜倒在佛前,但在信心上對佛有真實皈依和投靠,覺得佛是無比珍貴的,這樣人很少。我們很容易就受到世間情感金錢,或者一些人的影響,就把佛忘在了一邊,內心並沒有把佛當成生命中最高的價值,最尊貴的人很多人口裡說“心中有佛”,什麼叫心中有佛呢?佛就是你的一切,不動搖的基石,什麼東西都比不上他珍貴,我們對佛是不是有了這樣的信心?很少人有。

  沒有對佛的信心,佛的價值也就降低了,佛的價值在你的修行之中體現不出來。就象來來往往拜佛的人一樣,他們把佛看成可以滿足自己願望的神靈,而這些願望往往又非常狹隘自私。有人甚至把佛當成財神爺,這些都是因為不知道佛的真實價值,對他運用的層面也顯得很低級。

  首先我們對佛不尊重,沒有恭敬之心,缺少敬畏。佛應該是我們最尊敬的人,但是佛弟子對他價值沒有正確認識,雖然跟他有緣,追求的也是世間利益。有些佛弟子家人甚至會說:“你信了佛有什麼好處,如果沒什麼好處,你信他干什麼”,這就是看中利益,沒有覺得佛的尊貴

  佛出世非常稀有,前面說這些是提醒大家,末法時期,化身佛已經不在世入了涅磐。但佛陀遺教還在,你能夠遇到佛的遺教,能夠學習佛法,這是與佛有緣。但緣也有遠近,你能看到佛像,聽到佛名號,甚至遇到佛經,但是你心裡沒有對佛的恭敬,這個緣就淺。遇到佛法,為了進一步維繫緣份,就需要和佛建立起更深交往。現在形式皈依的人挺多,但皈依目的各有不同,有的人皈依竟然是為了省個門票錢,與佛結下這種被扭曲的緣分。我們的心被五濁惱亂,眼被無明蒙蔽,而佛早衝破了這些障礙,成就了無上的佛果。我們太染污,即使遇到了佛也不知他的珍貴。

  再進一步,有些人會覺得佛是很了不起、很尊貴的,對佛的教言,去問、去信、去修行。但是佛說的法有很多,聲聞、緣覺、菩薩、顯教、密法,這些法都是難聞到的,我們在讀佛經時,經常可以看到佛經上說這個法是多麼尊貴佛說的任何法義都是珍貴的,而其中最珍貴的就是“南無阿彌陀佛”,較其它難信之法來說,凈土教的“南無阿彌陀佛”又是最難信的法。

  釋迦牟尼佛又對舍利佛說,‘舍利弗。當知我於五濁惡世,行此難事,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一切世間說此難信之法,是為甚難。’事實上,你應該知道,我們在這念佛,學經,有很難的一面,佛在五濁惡世成佛,來講這個難信之法,也是很難的。

  我們回到自身來看,你就知道,你遇到佛,聽到凈土教,但是大多數人怎麼樣呢?並沒有聽進去,所以這是很難的,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佛說無量壽經》裡面說:“若聞斯經,信樂受持,難中之難,無過此難”。這個法你能接受下來是非常不容易的,所以大家不接受,或者比較麻木,也屬正常,因為能信樂受持,是難中之難,無過此難,比信其它法還要更難一些。我們在這念佛,一天、兩天,一年、兩年,懵懵懂懂地念了很久,你還沒產生信心,甚至也沒有多少願望,這就充分體現了“難”的一面,一切世間難信之法。這個難《佛說無量壽經》中說到人身難得,佛法難聞,信心難生”。我們雖然得了人身,佛法也有聽到,但是你能夠聽進去,就太難了,能夠產生願望,產生信心就更難。為什麼難呢?因為你五濁惡世眾生,有些人聽經,一兩年就去世了,這就是命濁,沒有機會聽了。而有機會的人煩惱又比較大,聽課的時候,不知道心哪裡被堵住了,貪心、嗔心、慢心、痴心、懷疑之心輪流發作,當你在聞教,聞名號的召喚時,往往又被五濁的煩惱給擋住了,每前進一步都非常的困難

  我們沒有體驗,只能依佛語去判斷,如果你沒有很快得到利益,從上述這些角度來看,這個也正常。因為我們確實有很多毛病,有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有這些困境。重要的是我們應該知道,雖然這個事情有這么難,佛也希望我們能知道他的難處。還有更最重要的一點是,這個事情佛已經作好了,在五濁惡世成佛再難,佛已經成就了,講說難信之法再難,佛也講了,所以最後要落在我們的信心上。佛說:“我該作的,我已經作好了,在這五濁惡世裡面成佛,往生極樂世界都是很難的,不是少善根福德因緣能行的”。我們一方面要知道這事很難,另一方面你也應該知道,再難佛已經作好了你不要一聽難,就嚇得退縮了,佛說:“難作而我已經作了,再難我已經承擔了”。佛就像慈悲父母,作好了成果,再跟我們這些子女說:“你不要以為這個事情很容易,我付出了很多的辛苦,你要知道,因為你不知道,所以我跟你說”。你聽到了,了解到了,你是否能夠接受,是否能夠升起感恩之心?這是不容易的。如果你的心裡感受到佛的難處,受到感動,升起感恩之心,就會生起粉身碎骨也要報佛恩德願望。法藏菩薩經過五劫思維,兆載永劫地修行,從蓮花中化現出釋迦牟尼佛,再來應現在這娑婆世界,這些都是為了要救度我們這些五濁的惡凡夫,並以一日、七日的念佛,乘佛的願力就往生凈土,成就這個事情簡直是難的不可思議,所以這個法非常的珍貴,但是法藏菩薩已經為我們完成了

  有體驗的人,他懂得了難,他就會對佛經,對佛說的話理解;通過念佛知道往生凈土,在輪回中獲得究竟解脫是多麼的珍貴,是多麼的不可思議,佛對我們有多大的恩德,我們怎麼都報達不盡。所以在經文中,不但讚歎佛,也讚歎念佛人,由於念佛人體會到了佛的大悲心,凈土橫超的廣大利益平等攝盡一切眾生往生凈土利益,甚至以惡人為主,從此處更能體會到佛的大悲普度之心念佛人體會到佛心,就會覺得佛是很尊貴的,凈土教也是很珍貴的,念佛人也是很珍貴的。“難”就體現了它的珍貴,難中包含了你成佛速度會很快、很直接,所有法中凈土教的“南無阿彌陀佛”是最為珍貴的。

  當然這是要通過念佛,你才會有體會。如果你沒有得到信心,那你從佛說的話上去用心感受,你一方面要知道,這個事情很難的,佛付出了很多。不要以為念佛往生簡單,你這就是輕心、慢心,沒有去體會佛的難處,當然你也就不覺得它的珍貴,當然也不有什麼感應,不會有願心生起,更不會有信心。所以我們還是要通過念佛,生起願心,成就信心,最後生起感恩之心,大悲之心,它也是真正的菩提心,成佛的心,度眾生的心,希望大家都能夠往生凈土,得到究竟解脫

  所以到最後流通分,就是“信受奉行”,說舍利弗及諸比丘,一切世間天人修羅等,聞佛所說,歡喜信受,作禮而去,最後成就圓滿的結局。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