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慧法師:網路問答錄(31--40)

  第三十一問:「有西方殖民者妖魔化西藏喇嘛教,說『不配』稱佛教,」您能方便評論嗎?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答:藏傳佛教多屬密宗,據《大日經》記載,密宗有身密、口密、義密之說。密行、真言、咒義,不可示人外泄,只能通過儀軌展現,讓世人獲益。故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僅憑思維理念認知的表象為據,臆斷評判藏傳佛教,不能影響其歷史地位與傳承存在。

  當然,佛教在傳入不同民族區域後,在融合過程中,會有一些明顯的民族習俗特徵,與佛教義理傳承共同存在,正如今日藏傳佛教。但不能以此否定藏傳佛教也不能以此輕慢西藏喇嘛。江河經千里,途遠多支流;難免攜雜質,清凈源頭。沿岸風光好,無聲利益人;評說差別大,去偽自存真。

  今日藏傳佛教,總體上仍是當今世界正法住世的典範,保持著系統規范的傳承,保留著完整莊嚴的儀規,保存著慈善利世的佛風,保護著民族優秀的文化。相比而言,世界上任何一種宗教信仰,其信眾都難達到純而又純,或達到理想化的一種標準,讓不同地域與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都能完全認可,藏傳佛教也不能例外。佛法義理,可以被不同宗教所接受,又相互存在;佛教文化,可以和不同宗教所融合,又各自傳承。這就是佛教常盛不衰的法寶,也是佛法經久住世的脈流。佛教信眾,人人有義務傳遞法寶,人人有責任傳承脈流,讓佛教利益世間,讓佛法源遠流長。2015/11

  第三十二問:「最近一段時間,『華藏宗門』事件,搞得沸沸揚揚,對佛教紛說不一,誰能說一說,到底是怎麼回事。」您如何認知如此事件呢?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答:這是典型的污佛、污法、污僧事件,又是眾生業習因緣的顯現。眾生誤入外道可怕,誤入邪教更可怕。末法時代,魔事增多,信眾應增強辨法能力不應假相所蒙蔽,受騙上當。另外,以僧人形象騙財,以傳法為名騙色,皆是魔法魔民所為,又是鬼穢精靈作祟;其人罪業除國法懲處外,後世必墮無間地獄受報,一失人身,萬劫不復。

  「華藏宗門」事件,更深層次義理,是典型的《楞嚴經》中所說,五十種五蘊魔事之一,必遭王難,殃及徒眾。修行人於禪行中,應依《楞嚴經》修正定,時處觀照身心五蘊魔事,免遭群邪,方證菩提。2015/11

  第三十三問:「苦行僧為什麼不自己勞作所得?而是以乞討獲取?」見到如此疑問,也感興趣,特此請法。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答:佛陀時代,依持佛制,比丘比丘尼皆應乞食;還有十二頭陀行;即遠離村落,住空閑寂靜處;常行乞食,所得之食不生好壞差別念;不擇貧富,次第行步乞食;日僅受一食,利於一心修道;於一食中節制食量,不能恣意飲用;食後過午不得飲漿,慈悲惡道眾生;穿破舊衣服不貪新好之衣;持安陀會(為五條衣)、郁多羅僧(為七條衣)、僧伽梨三衣(為九條衣);住墳冢間,修苦空無常觀,以厭離三界;樹下休息,思惟求道;禪坐於露地,身心清凈,宜入定空觀;常坐不卧,夜不倒單。

  如此苦行,主要義理十種一是遵佛、遵法;二是示現三寶庄嚴像;三是持戒清凈行;四是利於依法精進禪行;五是益於破我執相;六是施者廣種福田;七是身心梵行離染;八是凈除煩惱塵垢;九是平等慈悲普度;十是利於正法久住世間

  若自己勞作所得,則與十種義理不合,又與十二頭陀相悖。正是:行道自然功,勞者相不同;作應三寶事,所得道業成。乞討葯法食,療養人身形;獲取眾善緣,利樂世有情。2015/11

  第三十四問:「在當今時代講法者甚多;只知有功德,不知有因果。古德有講法不昧因果法師如何講法不負因果呢?」請您為其解說。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答:法師講法,皆有因果;應遵循十不講才是一位真正的法師;所講皆善因果,皆為功德。其十不講為:一是正法中道不講;二是非隨緣方便、了義究竟不講;三是非自己證悟、觀知、印證不講;四是我執法執不空不講;五是照本宣聲或尋章摘句不講;六是不如戒義、不如法理、不合事項圓融不講;七是聽眾因緣不具或善根不足不講;八是易令他人疑惑或爭論不息不講;九是貪求名相或為勝他人不講;十是涉及政治、國事、是非、俗惡不講。否則,只能是人間佛教思想,亦為佛教文化交流,亦生人天善果。2015/11

  第三十五問:「中佛協副會長痛斥佛教邪惡風氣:某些僧人腐化墮落。」您贊成這樣一種說法嗎?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答:當下現實中,確有僧尼脫離僧團,不住寺廟;購置房產,住於俗世。其中各有因緣,不便一概而論;只講個別僧尼,有傷佛教風化。白天身被袈裟,夜晚夫妻相依;弄的僧俗不分,一時眾說紛雲。還有承包寺廟白衣經營僧尼;事項商業運作,弄的廟不像廟。如此只是事實,不是僧尼是非;只講佛教正法,非講僧尼過失。況且,維護佛教形象四眾責無旁貸;願求正法住世,自依正戒護僧。伽藍十方叢林,自當清凈運行;白衣只能助道,不可代「袍」越「主」。

  故而頂贊,「僧就是僧,廟就是廟」,才能發揚祖師風範,重塑佛教形象,重振正法弘聲,重開僧人風範,重護叢林聲譽。時代變了,嚴持戒律沒有變;環境不同了,依法修行沒有不同。廣大信眾祈盼,佛風永習,久益世間,廣增福田,得渡彼岸。2015/11

  第三十六問:「我也有心學佛,可我是打破砂鍋問到底的人,總是追求真理,如果要我真正從心底里信佛我有以下九問,看你佛教怎麼答。」您如何認知「針對佛教刁鑽九問」呢?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答:如此九問,具有普遍性;剛剛見聞佛教,初步接觸佛法,對佛教有所疑,對佛法有所問,理應如實解答。問似刁鑽實簡單經典義理有方便;佛教常識學皆曉,見聞思維知識顯。學佛信教是隨緣,戒行法修福慧田;能疑下問誠可貴,法中有我是循環。

  一問:「佛到底是什麼神仙?居住在哪裡?佛教有多少層天,但是飛機和飛船飛上去並沒有看到神仙。倪匡小說曾把佛教基督教創始人說成外星人,是不是真的?梵語印度語嗎?各種經書如《金剛經》、《楞嚴經》是不是一種外星語能讓外星人接收。」

  答一:佛不是什麼神仙;佛有十種名號,為十法界眾生覺悟者,有三身四智;在人法界中,有三身之中的化身示現身,如本師釋迦牟尼佛。神是有形無體的一道眾生,屬鬼法界有福慧者,具有報通的神秘力量,執持某種事項。仙是在此娑婆世界中,依法修練證有五通者,有地行仙、空行仙、天行仙三種。佛與神仙有無差別,只能講主要幾種:一為佛是功德圓滿者,神仙功德具足;二為佛是十方世界安立者,神仙是生存在各世界中;三為佛是自在解脫的覺者,神仙階段生滅無明眾生;四為佛是眾生苦海彼岸的教化者,神仙善惡禍福物種法則的守衛等等。但是,為度眾生故,化身佛可示現到各種神仙中去為尊。

  佛居住在哪裡?十方諸佛所住各自安立的世界中,各依願力與所教化眾生業力各有不同;依此娑婆世界為例,佛的法身為大毗盧遮那,執持諸世間與器世間;佛的報身為盧舍那,所住為色究竟天,教化諸菩薩眾;佛的化身釋迦文佛,住此娑婆十方世界中,依緣教化不同法界眾生;化身示現身為釋迦牟尼,住此南閻浮提世界,依法則示現生滅化身實無生滅,依緣教化眾生

  佛教說此娑婆世界二十八層天;其中,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無色四天(不含地獄畜生餓鬼修羅人所居天,若含可為三十三天)。其他諸佛國土各天,依所教化眾生業力層數各有不同。飛機和飛船所去空中,太陽系尚未出離,距離欲界最底層的四王天尚遠,哪裡能見到天人。佛不是外星人,方便說是宇宙具足能量、高智慧生命體,其化身無所不在,又無所在,不能肉眼見知,只可身心觀知、感知、覺知。基督教與伊斯蘭教天主也不是外星人,方便說是欲界忉利天的三十三天中的某天主,是具有福神通天人。外星人,只能是與地球平行運轉的東勝神州、北俱盧州、西牛賀州星球上所居人類;且也在太陽系之外,飛機和飛船不能到達,壽命福報科技能力皆高於地球人。梵語是古印度語音,亦稱巴利語。佛教的各種經書,如《金剛經》、《楞嚴經》等,所說都是人語,不是外星語,外星人不能如文明密碼一樣接收;但是,諸天天人見聞覺知。

  二問:「佛為什麼能知道萬物和所有人的思想?他是是有類似數據量接收極大的計算機?」

  答二:諸佛功德圓滿智慧通達遍周,光照十方法界,覺知未來三世。諸佛具足五眼六通、十八不共法,又具無量方便三昧,觀世間萬事萬物如見掌中果,通一切人心如自念即知無礙。佛法圓融虛空,總持十法界眾生一切意念及業習,非人類計算機可比。計算機,是人類科技創造,屬於有為術術法,受各種界限阻礙,受各種條件限制,受多種因素干擾,受人的主觀控制,只能接收數據,存貯文化密碼,機械處理信息,不具生命活力,不能生長智慧;又在無常力的破壞下,不斷發生變化,不能恆久堅固;又在此世間可用,彼世間不可用;又只是人類利用的工具,不是人類自具功德。故諸佛智慧開示悟入證知,不可思知、想知、量知、數知等,為不可思議

  三問:「佛教修行讓人種下慧根,擺脫塵世煩惱,但是卻對人類本身的生活無益,佛教不能代替科技,發明汽車飛機電話計算機,那樣人類也無法登月也無法拍攝宇宙全景圖研究各個銀河行星的狀況,萬一有天小行星將要撞地球科技能幫助人們讓它改向,避免人類和恐龍一樣滅亡,但是佛能做到嗎?先進的科技能治療許多以前的疑難雜症,人民的壽命大大增加,這一點佛也無法做到。印度佛教發源地,但是他的人民太懶惰都很貧窮這是什麼呢?」

  答三:佛教世間法中,教人修行十善業,止惡滅罪,積德向善,節制貪欲,淡泊名利清凈身心解脫煩惱,倡導和平生活安寧等,都對人類生活大有利益;特別是對社會道德文明建設,乃至凈化人心、陶冶情操等精神生活方面,存在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如果有人修行五戒十善生生世世富貴身體健康長壽家庭生活美滿,聰慧有智大成;乃至後世生為天人,享樂天福,神通自在,美食幽景等。佛教在出世間法中,在世間基礎上,依法持戒禪行,身心禪悅法喜,永離階段生滅,到達極樂彼岸等,利益無量,詳說無盡。

  佛教不能代替科技,但科技佛法組成部分;只是不管科技發展如何高端,皆是佛法的末端,不能改變法則,不能創造物種,不能解脫輪迴,不能主宰命運等。科技發明汽車、飛機、電話、計算機、衛星,以及登月與探討宇宙奧秘等,都是人類思維的有為造作,可以利益人類也可危害人類人類和恐龍及一切生物滅絕,是星球成住壞空劫難造成的,一切科技都無法改變。若人類信仰佛教人心善良善行感動天地,善業環境自然,有小行星撞擊地球也是隕石,疑難雜症的業因也可避免。現代科技不發達的偏遠山村,百歲長壽老人很多;可科技發達的大都市,百歲長壽老人卻很少;這是客觀存在與不爭事實佛教發源地是古印度;即佛的出生地是尼泊爾,現在佛教興盛地是不丹,人的幸福指數特別高。而現代印度人,信仰印度教與伊斯蘭教佛教傳承很少。還有現在的西藏地區,雖然經濟與內地有些差距,但民族信仰佛教精神生活充足,人的幸福指數也特別高;即人的幸福指數不只是經濟一項指標。

  四問:「佛教讓人全無雜念,一心修行心如湖水無波,那麼和活死人有什麼區別?我們為什麼要學成這個樣子呢?那樣一來人生樂趣不是都沒有了嗎?」

  答四:心無掛礙,心凈無染,心若止水,心空無相等,皆是依法持戒精進行人的證悟境界。在定空境界中,方能觀知人生空、苦、無常生死彼岸有常等諸法實相;了悟凡夫之人迷戀世間,以無常執常、於諸苦執樂、於無我執我、於不凈執凈;明知可證諸法無我、脫離六道、直至菩提、常樂我凈的佛道。同時,皆能發願菩薩行,積極入世,善於眾生,樂助他人,利益社會等。若修證到活死人的境界,說明三身已有成就,七魄各還天道本位,可普度眾生離苦得樂。而世間人將活死人比喻為行屍走肉,一無是處,一無所成,一無樂趣,一無意義;其實凡夫之人貪著的五欲之樂皆是無量劫來所積業習,也是六道輪迴種子,還是因果報應的顯現,更是造作惡業的根本。其實凡夫之人貪著的五欲之樂,與修行人證得身心禪悅妙樂、法喜充滿相比,真正是低級趣味的感覺,寧其一日死萬次也不貪著一時。若是在家人修證如此境界,一定是家庭和順身心健康事業有成,人皆尊敬。人與人存在的真正差別,是心靈境界、凡聖(德行)、苦樂差別,而金錢、地位、知識、技能的差異是表象;可有人卻不明實相,追求名相、執著表象,難舍假象;對此只能方便說法隨緣濟度,培植善根,待機成熟自我醒悟。

  五問:「佛教強調心靈平靜無一絲雜念,那樣就修行到一定境界了,但是孩童和天生單純的人本來平時頭腦就沒有什麼思想,那為什麼他們那種自然的無思無慮的狀態不算修行?也沒有達到什麼成果?」

  答五:於學佛人中,進入修行狀態時,首先自我捨去煩惱雜念放下名相執著,保持身心平靜,才能清凈念佛,達到一心不亂。特別是禪行人,通過一定時間修持,逐步達到恢復童身,也自然的恢復童心,才能次第進入不同的定空境界心中(非思維心)生起次第不同的智慧,悟知、觀察、明了宇宙人生真相的奧秘。否則,身心受六根、六塵、六入十八界的限制,無法進入定空境界,一切仍處於思維理知狀態,一切智慧無從談起。

  而孩童的天生單純,唯有需求慾望意識,沒有主觀客觀思想,心識又受入胎轉迷。同時,孩童無法信仰佛教,無法理知教義法理,無法主動進入修行,無法行入戒定慧學。還有,孩童存在著前世的業習不同、因緣不同、善根不同,果報不同等身心障礙,且修行人悟道也不自然得,本師釋迦牟尼佛仍須雪山靜坐禪行六年,才證悟菩提。天生思維單純的人,除成長過程中造作善惡、累積業習、身有諸漏、我法執著外,雖與孩童存在差異,但義理相近,故不詳講。當然,沒有耕耘,就沒有收獲;孩童那種無思無慮的狀態自然得,不是修行證得;天生思維單純的人秉性業習,也不修行證得,怎麼能成正果呢!

  六問:「佛教說不要殺生,但是如果所有的動物不去殺它那麼自然界馬上資源耗竭盡了,草吃完了羊還是得餓死,再說了像北美洲以前有幾十億只旅鴿,鴿群飛過的時候一連十幾天看不見太陽,但是在人類的捕殺下旅鴿現在絕種了,你說美國人要遭受報應嗎?他們現在是生活水平最高的國家美國人當初懸賞當地印第安人頭皮使其種族快要滅絕,又受到什麼報應呢?一切只是先進文明代替落後文明必然的結果。鯨魚一口要吞下成千上萬條小魚,每天不知道吃多少,捕漁船一網下去不知道撈多少萬條魚你能說這些魚全要報復鯨魚?那鯨魚要投胎多少次才能還得清?那些漁民要多久才能還得清?」

  答六:佛教在大小乘戒律中,第一條就是戒殺,戒名為孝,亦名制止;在人天十善法中,第一條還是不殺生。不僅如此,於出家二眾與在傢具足受持菩薩戒二眾中,食眾生肉、穿眾生皮者亦為破戒,斷自心慈悲種子,故而一律素食、布衣。

  佛教為什麼戒殺呢?其緣故很多,主要有十:一是培育大慈悲心,憐憫救護一切眾生,皆願普度一切眾生離苦得樂;二是感一切眾生恩,六道眾生於過去世中,曾是父母兄弟、姐妹等眷屬今世改頭換面人不識;三是一切眾生皆有佛性,與佛同體,只因無明與業習感召諸相果報;四是增長善根德本,珍惜一切眾生助緣,才能成就菩提道業;五是保持身心清凈,減輕或空掉慾望,有利精進禪行;六是去除業習,不造新業,免遭命債業力糾纏而解脫輪迴之苦;七是善神護佑,惡魔遠離,益得正戒、正定、正慧,不生邪見;八是與一切眾生廣結善緣,不結惡緣,不與羅剎、鬼道冥通,免遭群邪;九是利益身體健康長壽肉食皆污穢,含多種毒素,易引發疾病;十是珍惜生命價值,愛護生存環境,不宿殺因,利於世界和平

  自古至今,出家二眾與在傢具足受持菩薩戒二眾,是佛教信眾中的少數,也是社會大眾中的少數,無法做到全人類戒殺;故以推論為假定,來認知自然界資源耗盡之說,不能成立,也不能成為是否信仰的緣由。各國家和民族間的不義戰爭中殺人,乃至刑罰草菅人命,以及人與人之間的殺害,再及捕殺各種動物,一切皆有因果報應絲毫不爽,輪迴相殺相害,人身萬劫不復。古今史記,不乏實例,宣然紙上,觸目驚心。難道當代發生世界各地的恐怖襲擊事件與各種自然災害,所造成災難性後果,無數生靈塗炭,眾生共業還不引人醒悟嗎!至於動物間的互相食啖,自有因果律調控,從無始劫來,到無始劫去,永無盡期。若人對此見思成惑,妄加測度,只能是今世與佛無緣,善根尚淺。一切先進文明代替落後文明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不是佛法善果,也不彼岸道果。

  七問:「佛教讓人成佛永享快樂安寧,總說人生苦海無邊,但是成佛了每天都是那樣快樂就像天堂每天都仙游。但是難道不會感到膩煩嗎?無盡的生命無任何變化的生活?就算天天快樂,難道千百年不會感到厭倦嗎?神仙投胎下凡是不是這個?」

  答七:佛居十法界眾生之首,住常寂光凈土,永享禪悅法喜,妙樂無窮無盡,一切不可思議;故第一妙高峰上,無有言說。無量菩薩不知諸佛境界,無量緣覺不知菩薩境界,無量聲聞不知緣覺境界,無量天人不知聲聞境界,無量凡人不知天人境界法界不同,境界差異巨大;若人用思議去想像,如同麻雀不知鴻鵠之志。報身佛在極樂凈土,常坐菩提道場,教化無量菩薩眾,厭倦二字都不存在,何處可聞。無量化身佛在十方世界,願力宏深盡未來劫,隨緣示現諸趣中,教化不同法界眾生佛心性空,一切無所得,何有一念厭倦呢!菩薩尚有十大自在,緣覺悟十二因緣法而獨覺,聲聞四聖諦法而證道,天人有無量天福快樂人不及天,如何知佛呢!

  佛教說的苦海無邊,是說六道眾生輪迴生死苦,如同水入大海一樣無有邊際;六道眾生只能回頭是岸,或乘佛法船渡生死海至極樂彼岸。不是指人生苦海無邊,只是說人生有八苦、八難等。在宇宙人生真相中,在諸佛菩薩、緣覺、聲聞四聖道的境界中,六道眾生隨業輪迴,死此生彼,常墮三惡道中,實如苦海無邊;才有乘願再來示現生死普度眾生;而不是厭倦妙樂天福,嚮往人間生活

  神仙投胎下凡,是定力消失,福報享盡,隨業力輪轉諸趣;若有神仙護持佛法積福,聽聞佛法受教增慧,可隨善業力生為天人或為天仙等。而不是厭倦神仙生活再來投胎下凡;或如牛郎織女及董永仙女說,都是文人編纂神活故事,非歷史真實事件。如同說有人羨慕某種動物,自願舍人身去投胎某種動物緣故是人太幸福快樂了,厭倦了人的幸福快樂生活,去尋找某種動物活動的變化刺激;若是文人編纂情惑故事可以理解,若有人這樣真實去做,難道世人不覺得荒唐可笑嗎!又有誰甘心情願地這樣做呢!世間為殉情自殺的人,是身心痛苦憂愁怨恨、絕望所至,不屬此類。

  八問:「佛說因果報應投胎轉世,但是轉世後根本是另外一個人,那麼就算報復也是報復了另一個人,這合理嗎?這就和法庭錯判一樣,讓無辜的人承擔後果。」

  答八:佛教所說因果報應,是眾生作因受果的規律,也是業習循環的法則,調控著眾生生輪迴因果規律不是佛說就有、說無就無,它是冥冥中的客觀存在,不隨人的主觀意志而轉移。循環法則是自然法則因緣法則合和作用的結果,天地運轉,萬物變化,人類存亡事業興衰等,必須受法則制約與支配,人力所不能及,無法人為改變。

  人類生存的環境空間,皆是人從無始劫來,業習循環所感召;即有共業因果也有個業因果。一切眾生所作惡業,待到因緣合和時,果報還自受;若當世未報,後世必報,不是不報,時機未到。善惡報應,不只是前世人轉後世人那麼簡單,還有地獄報、餓鬼報、畜生報、修羅報、天人報;皆隨前世人所作善惡業,存貯在心識中的業習而轉動,不停地投胎轉世,輪迴生死受報。有形體的人法則階段生滅,而心識隨人色身五蘊可轉為中陰五蘊,稱為神識;神識不隨人身階段生滅而消失斷滅,還依不同諸相存在,受業習力支配,感召諸趣中不同色相受報。從中可以認知前世人與世人,雖然身體不是同一人色相發生了根本改變,產生了巨大差異;但是合和於身體存在的神識,還是同一位,沒有發生本質改變,也不存在任何差異,只是改頭換面異新命而已。

  前世人轉後世人,是隨業習所轉,不是隨人意所轉;即與其父母因緣和合,只是有因緣與惡因緣的不同,善因緣是報恩生,惡因緣是討債生,善惡因緣間雜生。這就是所謂的七分天命前世作,後天運氣三分造,不是冤家不聚頭,萬般由命不由人。天道大公,法則如此,具逼迫性,無人代替。只有因果,沒有情理,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善惡報應,可分先後,不存錯判,苦受心知。一切造作,必擔後果,表相無辜,絕無冤屈。

  九問:「聽說佛教以前是讓吃肉的,後來才有吃素的規矩,是不是真的?」

  答九:自釋迦太子從雪山靜坐修行開始,一日一麻一麥,未曾食眾生肉,直至入大般涅槃;只在尼漣河畔,接受牧羊女的羊乳供養。自釋迦太子菩提樹下,示現成佛後,就制戒戒殺,並且不準比丘比丘尼與具足受持菩薩戒弟子(含在家二眾)食眾生肉。在特大災荒之年,比丘比丘尼無處乞食,佛陀慈悲弟子,悲力化現凈肉(俗稱太歲,不是生命),供其食用。

  對欲出家為僧,未具足持戒律,或帶發修行期間,一時做不到完全素食,特立開遮方便法,可以在寺外食五凈肉;即食不見殺、不聞殺聲、不為我殺、動物自死、鳥獸殘剩。但口不能說,怨害當殺,快殺快死,評某肥瘦,測肉多少;意不起念,當該殺、快點殺、指引殺、樂趣殺等。待具足持戒律後,必須終生茹素。故不存在以前可以食肉,後來才有吃素之說。只是測度,不清黑白,義理混淆,心自生疑。聽聞傳說,多有隨意,難免有誤,須依經典。2015/11

  第三十七問:「網傳香港儒釋道三教正在聯合,於觀世音菩薩成道日,即農歷六月十九,申報世界慈悲日。」您如何評判呀?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答:見聞網傳消息,不知申報內涵,無法細微品評,只是隨喜贊嘆。同創世界慈悲,日為踐行節點,觀音菩薩成道,喜舍利益世間觀世音菩薩,是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座下尚首菩薩在此世界佛教中四大菩薩之一,具足大慈大悲大喜大舍,救苦厄危難於無量眾生,時處護世安穩在聞音稱名。

  雖然「世界慈悲日」,為儒釋道三教聯合申報,但佛教團體應擔負首責,於宣其重要法義時,不僅應有文化文明倡議的表象,還應有法要義理支撐的內涵,才能建立起由表及裡、表裡如一、具有實義的「世界慈悲日」,才能更好的使佛教文化義理,與各民族宗教文化義理,相互機緣融合,形成民間交流、人文交流、文明交流的載體。否則,沒有法要義理支撐的內含,會使文化文明的倡議空有其表,還會使其交流流於形式而不能達到經久不衰的效果;如一具沒有靈魂屍體,再好的悼詞也只是符號,沒有鮮活生命予世的可貴意義

  法要義理,在多部經中各有詳述,如觀世音菩薩與此世界有大因緣、聞音救護眾生三災八難、廣大靈感大悲咒救苦厄、示現嗔憤相護世安穩等。

  在申報「世界慈悲日」的同時,還應將觀世音菩薩慈悲心與倡導世界和平、不同民族平等、相互濟危解難、友好交流往來、消除恐怖威脅、共同幸福生活內容結合在一起,一定會獲得世界人民的擁護支持。2015/11

  第三十八問:「月薪至少8000元還有提成,8小時工作時間外不限自由,可由少林高僧傳授少林72項絕技。一則招聘和尚的啟事近期在網路流傳甚廣,招聘啟事涉及陝西法門寺、新疆紅山景區等多家寺廟。各寺廟聲明,均無此事,也無委託任何中介;有的寺廟已報警,要求依法處理。」對此,不知您如何評判呢?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答:在末法時代魔王、魔法、魔子、魔民,用盡各種方法與極端手段,毀佛形像,破佛律儀,壞佛法藏,辱佛僧眾在一些人中,世智聰明,不知敬畏,乏少道德,惡搞取樂。昨天炒作某寺不實消息,今天散播某僧花邊新聞,明天編造和尚招聘啟示,後天又不知搞什麼翻新花樣。

  寺廟清凈四眾修學佛法的場所,僧人庄嚴是大丈夫壯舉所為,理應受到世人擁護景仰、尊重贊嘆。同時,寺廟也是社會的組成部分,還不盡是人們心中極樂凈土,不可避免地會發生一些與佛教義理不合的缺失;應給予正面理解,正確對待,正心處之,正語解說;不應片面放大、肆意詆毀、一無是處、全盤否定。還有,僧人是由凡夫出家出家因緣多樣、成份複雜、背景不同、善根差別,還不都是人們心中想像的那麼聖潔高尚,難免會發生與戒儀身份不符的事項;應給予如戒相處、如儀和緣、如法認知、如事合理;不應世俗常人心態理解出家人境界,或是戴著有色眼鏡看待出家人,以及「洪桐縣裡好人,」如一顆鼠糞壞了一鍋粥的效應。

  如此一則招聘和尚的啟事流傳甚廣,對人的健康心理危害極大,無非是想用扭曲的心態告知世人寺廟商業化太有財富啦,僧人都是職業招聘的假僧尼,一切教義法理也是騙人的,僧人與俗人一樣貪著欲樂不守戒律了,利用社會一些人存在的仇富心裡損僧形像等。其實是不懂教義理,不知寺廟清規,不明僧人戒儀、不解因緣果報。還不知如此造作,對寺廟不益就是對社會無益,對僧人不利就是對世人無利。同時,佛教還是佛教傳承不斷,僧人還是僧人輩代不絕;無論什麼人如何費盡心機,異想毀壞佛法教體,都如人力無法推翻虛空一樣徒勞無益,還要因果自負。故而,這樣造作的人,不該稀里糊塗地受魔王驅使、受魔法掌控、受魔子差遣、受魔民之事;應及早回心向善,擁戴佛法,利樂有情,造福世間。還有,寺廟也應加強管理,僧人也應守戒自律,不給這樣的人提供方便借口。2015/11

  第三十九問:「最近在德州大街上出現了幾位『高僧』,『高僧』向路人推銷佛教飾品。然而,這些人不是什麼大師,而是打著『高僧』幌子的大騙子。經過核實,這名出家人王某來自安徽,是一位農民,並不是真正的僧人王某稱,農忙時在家務農,沒有農活的季節就以僧人身份周遊全國,兜售廉價佛教飾品。民警在其隨行物品內發現了假證件。隨後,王某因涉嫌招搖撞騙被處以行政拘留的處罰。同時,又將另外一假尼姑,以同樣罪名進行了處罰。」您對此類事件,如何認知呢?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答:信仰缺失,德少底線,使盡招數,欲心貪婪。不信因果,無法觀念,現世有報,實在可憐。多年來此類事件層出不窮,常有街頭巷議,也常見媒體報端。雖說什麼騙子都有百姓皆已司空見慣,自然增強防範意識,可是犯者翻新手段。若依佛法認知,以其它手段詐騙錢財,不論數額大小,業報尚輕,自有國法量罪,還有輪迴相酬。可以僧尼形像蒙騙世人,不在數額多少,業報加重;除國法量罪外,輪迴相酬萬倍。首先,損毀佛教三寶形像,其業報是罪識墮大阿鼻地獄無量劫,苦受無期;其次,等於盜取十方佛財僧物己用,其業報是罪識由大阿鼻地獄轉出後,再入挖心剖腹地獄,苦受慘烈無以言表,萬劫不復。

  有人可能不解,此類事件還比直接入寺搶劫、盜竊業報還重嗎?答案是當然要重得多,或說重得太多太多緣故是沒有損毀佛教三寶形像,只有盜取十方佛財僧物為己用,其業報是罪識不墮大阿鼻地獄,只墮挖心剖腹地獄

  世人有不知業報者,利慾熏心時膽大妄為,什麼事都幹得出來,連最起碼的「盜亦有道」底線都沒有了,心中已無可怕二字,自為地獄說是用來嚇人的。故奉實言,佛法導化人心,莫欺他人善良,及早醒悟自新,免去後世業衍。勞做創造財富,享受身心安然,德蔭子孫後世,當有福人天。2015/11

  第四十問:「福莫福於少事,禍莫禍於多心。」您是如何理解的呢?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答:此偈源於《菜根譚這本書,為明末一位隱士所著。「菜根譚」的含義,喻為咬得菜根,是人能吃千般苦,自然當得萬事成。此偈全義,為「福莫福於少事,禍莫禍於多心。唯苦事者,方知事少之為福;唯平心者,始之多心之為禍。」

  對此偈義,不同人會有不同的理解。儒教的人,會理解為大智若愚,大巧似拙的境界,事務纏身苦於心,方知少事才是福;人心靜時才覺得,沒事找事為禍端。道教的人,會理解為一日清閑一日福,一日無事神仙境界,逍遙自在是真福,俗事一件為心煩;平心靜氣方可道,凡心一念禍及身。佛教的人,可從兩方面來理解;一方面從佛教文化來理解,即從名相思維上,理悟到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的境界身心安穩福報,不結俗緣結法緣;時處清凈少魔擾,妄心一念業現前。另一方面從佛教義理來理解,即從修行證悟上,明了「能休塵境為真境,未了僧家是俗家」的境界,清心無染自來福,定境能觀物外閑;明月入空白雲障,法中無我業習斷。

  當人淡泊明志,才能志存高遠;達人修養身心,才悟賢德境界。可在塵世間,物慾橫流為時尚,紙醉金迷是追求;大義道德少人守,方顯國學百家壇。平常人生飲食男女情慾歡欣,生產事業;家庭生活平常現實本來面目,無可厚非。可是,人須升華境界,開闊達觀胸懷;弄清人生意義才有聖教同音。依宗開導善化,文化相融傳統;唯佛教法了義,直指實相真諦。2015/11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