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清法師:廣學多聞和一門深入相違背嗎?

  問:什麼叫一門深入?

  答:先講佛教的一個特點,叫悲智雙運。悲智雙運是什麼意思?雙運就是共同具足,缺一不可。悲是慈悲,是佛法度眾和修行的前提,這是要求,是基礎。沒有了慈悲就沒有了宗教行善的理念佛教更是建立在慈悲之上的,那麼慈悲基礎智慧是一種引導。智慧什麼呢?就是一種善巧,一種方便,叫悲智雙運。

  我們修行佛法僅僅有虔誠是不夠的,這句話非常重要,如果你只有虔誠,沒有智慧,非常容易被忽悠了。忽悠知道嗎?非常容易被騙了。特別是我們這個社會有很多的不如法的表相,有很多正確的說法,所以我們只有虔誠,沒有智慧的話,就往往容易被騙。講到非常精進精進虔誠。如果我們沒有智慧只有精進那就很難保證自己走的路正確與否。

  至於一門深入怎麼理解?佛的一門深入,包括很多高僧大德一門深入,是修行方法修行方法可以一門深入,一門深入的前提首先是博覽群經,就是佛陀說的深入經藏,智慧如海。如果我們不通過讀誦經典,我們就不知道佛教到底說了什麼,更不可能知道我們到底怎樣修才正確

  我曾經打過一個比喻,我們僅僅是精進修行,僅僅想弘法度眾,我們沒有智慧,沒有佛學知識是不行的。比如,我們下課以後,在馬路上見個老太太就開始抓住她,說:「大娘啊,咱們開始念阿彌陀佛吧!」她會怎麼說?「你嚇死我了,你是哪裡的?幹什麼啊?念阿彌陀佛是什麼啊?」是不是?你要抓著她不放,她會打110的,她會認為我們瘋了。為什麼呢?她不知道阿彌陀佛是什麼意思?也不知道你讓她念阿彌陀佛是幹什麼?她更不知道輪回的痛苦?佛教當中講的我們人世間輪回的痛苦和西方極樂世界那種殊勝莊嚴差別在哪,她不懂

  當我們因緣跟她講完了這些以後,她會說:「那怎麼辦?」「咱們人生痛苦的,輪回是痛苦的,西方極樂世界很好的。其中有一個阿彌陀佛,他發了個願,誰念他他就來接,上他那去享福,上他那去怎樣」,然後這個大娘就說了,「孩子,咱應該怎麼辦?」你就告訴她:「念阿彌陀佛求往生啊。」回家她就念佛去了,為什麼呢?前提是你告訴她了,她懂了。

  我們修行佛法也是,怎樣才能不偏?怎樣才能在我們遇到任何違緣的時候,用我們佛教正確理念來觀照?來超越?那必須要佛法的指導。佛法在哪呢?好了,有經書。從這個原理上來講我們離開經書,啥事都辦不成。

  有人說:「我跟著這個師父修,師父告訴我咋辦咱就咋辦。」可以,但有一個前提,你得保證這個師父是否正確。要叫我選擇的話,我選擇釋迦牟尼佛,因為現在我這一都是釋迦牟尼告訴我們的。我不是選擇釋迦牟尼佛跟著他去滅度,我可以選擇釋迦佛做指導,用他的修行做表率,來完成我往生西方這個願。

  一門深入非常值得贊嘆,但是一門深入,很多人都進入了一種誤區,就是啥都不懂的時候去一門深入。好了,那你就深入吧。當什麼都不懂的時候去一門深入非常危險。有很多賓館的房間里啊,都有個指示牌:「紅點之處閣下的住處所在」。也就是說點著紅點的這個就是你的房間,那麼在緊急情況下,緊急通道,往哪走?你進去以後先看這個,為什麼呢?你知道哪是一條出路,如果你找不到出路,真的有了違緣,那你撞吧,瞎撞。這個房子起火了,那你還有停留的那種想法嗎?你還能在那打會遊戲、玩玩電腦、看會電視嗎?不可能了吧,得馬上沖出去。你這個出離的心是非常迫切的,得馬上沖出去,朝著哪裡沖?沒有那個指引,你朝著哪裡沖?

  一門深入是非常值得贊嘆的,但前提是必須要明白佛教正確理念。雖然說佛教正確理念不是我們一接觸佛法馬上就能知道的,但是隨著我們修學的提高,正確理念是越來越完善,隨著我功夫的提高,通過體悟來完善我們的知見,通過知見來指導我們的修行,這個叫信解行證。這個修行啊,「修行」還有「聞思」它是兩條腿走路的。我們現在知道念佛往生了,誰告訴你的?還是佛陀告訴你的。

  去年,在一講堂里,我說我發心准備講「輪回的痛苦」。這時候一個老太太站起來了,「師父,我們只想念佛往生,不想知道輪回的痛苦。」我馬上問她了,「你為什麼求往生啊?」「西方極樂世界很好,那裡的地都是金子的。」「哦,很好娑婆世界有什麼不好呢?」她不知道了我說,我告訴你,我講輪回的痛苦,就是講娑婆世界不好。通過了知輪回的痛苦,了知我們只要往生不了,就必然痛苦,必然是輪回的。我們知道了以後,生髮一種出離心出離心修行動力,有了修行動力,有了修學的「善法欲」,你才能去修學,才能去尋求非常適合你自己的法門,才能真正地一門深入下去,才能夠深入,並願意去深入。

  比如一個人渴得要死了,一點水也找不到,這時候你告訴他:「給你一個鐵鍬,在你這附近向地下挖,可能三五米就有水。」你告訴他的時候,因為他需要這個水,你試試他挖不挖?他肯定去挖。為什麼呢?他需要喝這個水。如果他什麼都不缺,一點動力也沒有,你給他鐵鍬,「向下挖十來米。」你試試?他馬上問你:「有獎金嗎?發工資嗎?」什麼意思?沒有動力么。

  所以,很多高僧大德一門深入和廣學多聞是不相違背的。古代的高僧大德都是通過廣學多聞之後,掌握了自己的方法一門深入下去的。在一門深入的期間,他也不排斥去看其他經書這是很多古代高僧大德修行方法

  居士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是一門深入的嗎?

  法師是,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包括大勢菩薩念佛圓通章》,是一門深入進去的,是不假。為什麼呢?因為,他找到了適合他自己的方法。為什麼經上沒有講到大勢菩薩耳根圓通章》和觀世音菩薩念佛圓通章》呢?正是因為不同根性的眾生,有不同根性的修行方法,他們成就的路不一樣。觀世音菩薩掌握了耳聞那個方法就可以成就大勢菩薩掌握住念佛方法了,也是完全可以成就的。怎樣才能確定自己掌握了自己的方法那就是用佛教正確理念來指導,或者有「真正的高僧大德」來指導。「一門深入」和「廣學多聞」不矛盾

  有高僧大德這樣說,「得鳥者,網之一目,不能以一目為網。」就是捕鳥的網,是一個眼(空)一個眼(空)的。我們網鳥的網子,裡面的眼(空)叫做「目」。當我們抓鳥的時候,抓住鳥的是整個網的一個眼(空)。但我們不能以一個眼(空)當網。「得鳥者,網之一目,不能以一目為網。」你弄個大窟窿去網鳥去,那啥都逮不住了。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