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立法師:佛經記錄10大生病原因,其中一個你絕對有

  網友問:焦慮恐懼症困擾怎麼辦?抵抗力很差老失眠怎麼辦?

  養立法師現在的人,第一生活節奏比較緊張;第二焦慮是屬於精神疾病。而精神疾病,個人認為跟身體是離不開的,跟身體基礎是離不開的。焦慮兩個,一個是沉默型的,一個狂躁型的。沉默型跟腎氣不足有關系,從身體的調節上面需要補充腎氣。而狂躁型是肝陽上亢、肝氣不舒造成的。所以焦慮有一身體基礎的同時,如何調節心理這就是佛教擅長的,也是各種宗教比較擅長的,陶冶人的心情和心術,實際上是一個人的身體健康更重要的部分。

  《佛醫經》裡面有十個令我們得病的原因,其中一個就是憂愁憂愁才是病。當你明白了憂愁就是我病的機緣有病的時候面對病、有事的時候面對事,不要讓已有的事和病對自己造成反覆性傷害。很多人是在反覆性傷害當中,有人問我到底是病影響了心理,還是心理影響了疾病?我覺得它是相互纏繞的,所以佛教講積極面對當下所有問題,這個是核心。你很好地面對,有病就治療,不要讓不好心情來影響,使病反反覆復糾纏,令我們的病情加重。

  另一個是疲極,就是疲勞過度。我感到很多人是疲勞過度,有多少精力就消耗多少精力,疲勞過度一定會陰陽失調,所以失眠真的是一個大學問。很多人失眠是對白天工作活動牽掛太多這就需要調整心態。我自己也曾經面對過失眠的問題,也糾結過。但當這個疾病已經發生的時候,就由它去。所以,實際上我有個月時間基本都沒有睡,但也沒有覺得對我身心有影響,沒有因為睡眠身心造成繼續傷害,這就是佛教給我的益處。我確實有失眠的症狀,但並沒有造成過後的焦慮,我沒有覺得失眠了就必須把它治好,隨它去,能睡就睡,不能睡閉目養神。大概經過四五年時間調節過來,今天跟大家分享如何面對失眠症狀,不要再繼續深化把它變成一種傷害身心靈疾病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