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具縛凡夫,惡業厚重。一切煩惱,一毫未斷。西方凈土出過三界,具縛凡夫雲何得生?
答:有二種緣。一者自力。二者他力。自力者。此世界修道,實未得生凈土。是故瓔珞經雲,始從具縛凡夫未識三寶,不知善惡因之與果。初發菩提心,以信為本。住在佛家,以戒為本。受菩薩戒,身身相續,戒行不闕。經一劫二劫三劫,始至初發心住。如是修行十信十波羅蜜等,無量行願。相續無間,滿一萬劫,方始至第六正心住。若更增進至第七不退住,即種性位。此約自力,卒未得生凈土。
他力者。若信阿彌陀佛大悲願力,攝取念佛眾生。即能發菩提心,行念佛三昧。厭離三界身。起行施戒修福,於一一行中,回願生彼彌陀凈土。乘佛願力,機感相應,即得往生。是故十住婆沙論雲,於此世界修道,有二種。一者難行道。二者易行道。
難行者,在於五濁惡世,於無量佛時求阿鞞跋致,甚難可得。此難無數塵沙,說不可盡。略陳有五。一者,外道相善,亂菩薩法。二者,無賴惡人,破他勝德。三者,顛倒善果,能壞梵行。四者,聲聞自利,障於大慈。五者,唯有自力,無他力持。譬如跛人步行,一日不過數里,極大辛苦。謂自力也。
易行道者,謂信佛語,教念佛三昧,願生凈土。乘彌陀佛願力攝持,決定往生不疑也。如人水路行藉船力,故須臾即至千里。謂他力也。譬如劣夫從轉輪王,一日一夜周行四天下。非是自力,轉輪王力也。若言有漏凡夫不得生凈土者,亦可有漏凡夫應不得見佛身。然念佛三昧,並無漏善根所起。有漏凡夫,隨分得見佛身粗相也。菩薩見微細相。凈土亦爾。雖是無漏善根所起,有漏凡夫發無上菩提心,求生凈土。常念佛故,伏滅煩惱,得生凈土。隨分得見粗相,菩薩見微妙相,此何所疑。故華嚴經說,一切諸佛剎,平等普嚴凈。眾生業行異,所見各不同。即其義也。
問:具縛凡夫,惡業厚重。一切煩惱,一毫未斷。西方凈土出過三界,具縛凡夫雲何得生?
答:有二種緣。一者自力,二者他力。自力者。此世界修道,實未得生凈土。是故瓔珞經雲,始從具縛凡夫未識三寶,不知善惡因之與果。初發菩提心,以信為本。住在佛家,以戒為本。受菩薩戒,身身相續,戒行不闕。經一劫二劫三劫,始至初發心住。如是修行十信十波羅蜜等,無量行願。相續無間,滿一萬劫,方始至第六正心住。若更增進至第七不退住,即種性位。此約自力,卒未得生凈土。
帶業往生疑,這個問題的提出,是涉及到凈土宗關於往生的重要的關鍵性問題。
站在通途佛法的立場來看,一個具足煩惱,被煩惱纏縛在三界的凡夫,自然從無始劫以來,由於有貪瞋痴,鼓動身口意三業,造作的惡業無量無邊,非常厚重。凡夫有一切煩惱,煩惱一般有見惑、思惑、塵沙惑、無明惑,概稱為一切煩惱。凡夫是一毫煩惱未斷,別說斷無明了,就是見惑都沒有斷。那麼,對一點兒煩惱都沒有斷的業力凡夫來說,本來按他的自因自果一定是在三界六道出不去的。那麼,現在凈土法門卻講一個惡業凡夫卻可以信願稱名到西方極樂世界去。
西方凈土是一個什麼樣的剎土呢?它是出過三界,即超越三界的一個凈土。三界是眾生業感所招集的一個輪回的世間了,就是欲界、色界、無色界。只要在三界裡面,雖然有升沉的差異,但本質上有一個特點,都是無常、逼迫、毀壞。西方極樂世界不是業感的世界,乃是阿彌陀佛願心所流現的清凈的剎土,是實報莊嚴土,是佛的法界,它所展開的不是虛妄的世界,乃是法性土,涅槃的常樂我凈,它的本質是不生不滅、無衰無變。所以,出過三界,到達一個佛的凈土,具足煩惱的凡夫怎麼能夠去呢?這個是一個大問題!
這裡的回答,確實涉及到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談自力和他力的分別問題。
首先看自力。在這個娑婆世界修道,一個惡業凡夫靠自己的能力,很難斷盡煩惱。從這個層次上來看,你有這樣的一個疑問是有道理的,惡業凡夫在這個世間修道,靠自力是絕對難以生到極樂凈土的。
這裡就引用《菩薩瓔珞經》,《菩薩瓔珞經》是敬首菩薩向佛稟問菩薩道修行的四十二個階位,乃至於受菩薩戒的戒品。經典中講,一個惡業凡夫開始不了解佛法僧三寶的功德,當然也沒有信心,不能信仰三寶,當然聞不到佛陀的教誨,也就不了解三世因果的法則了。一個不信佛的人,不了解因果的法則,決定就是造惡業為多。因果是建立道德的一個堤壩,道德心理的必具前提。以後,這樣的一個凡夫有善緣聽聞佛法,皈依三寶,就是初步發菩提心,發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心。
初發菩提心,進入佛法大海,要以信心為本。佛法大海,唯信能入。信,首先要信因果的法則真實不虛,要信自己本具佛性,要信自己當下一念與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平等不二,要信只要按照佛陀的修法,也一定最終能破煩惱顯佛性,都要有這些信心。
以信為本,就得開始有修道的行持。住在佛家,就得以戒為本,要受持波羅提木叉——別別解脫戒。受戒特別以菩薩戒為高妙之戒,超勝聲聞戒。菩薩戒如以殷重心來求受,發菩提心,有菩薩的種性,隨從三師來受,如果感得菩薩戒的無作戒體,這個戒體是盡未來際都會伴隨著自己。聲聞戒的戒體就是盡形壽,這一期的生命斷了,下輩子就沒有這個戒體了。菩薩戒是盡未來際的,身身相續,菩薩戒的戒行不欠闕。不欠闕,就是生生世世修菩薩道的動力了,攝護身口意三業,這樣的修行經過一劫二劫三劫,就得初發心住。
這裡談到的菩薩的階位,主要是指別教。四教裡面有藏通別圓四教,別教的初發心,初發心住就是屬於圓教的十信位的初信位。在初發心住,就是十住,十住之後進一步修行十信、十波羅蜜。十信就是要修信心,信心的內涵;要修念心,要六念,念佛、念法、念僧、念施、念戒、念天;要修精進心,對道業精進,有進無退;修定心、慧心,智慧之心,了達空性、無我的空性見;戒心,要持戒,三業清凈;迴向心,迴向菩提、迴向眾生、迴向實相;護法心、願心,修行種種清凈的菩薩願,這就是修行十信。十波羅蜜,十波羅蜜就是十種菩薩行,到達涅槃彼岸的行持。一般我們會講六波羅蜜,六波羅蜜再加上後面四種,方便波羅蜜、願波羅蜜、力波羅蜜,還有智波羅蜜,加上這四種就成為十波羅蜜。後面四種是助,輔助前面六度得以成就的輔助的行為。比如方便波羅蜜是幫助布施、持戒、忍辱的這麼一個行持,願波羅蜜是輔助精進波羅蜜的成就,力波羅蜜是輔助禪定波羅蜜的成就,智波羅蜜是輔助般若波羅蜜的成就。這是修行十波羅蜜。波羅蜜就是到彼岸,就是修行到家的意思。
這樣修行,還要修無量的菩薩行願,在生生世世當中不間斷,這樣修行十劫百劫千劫,到一萬劫的時候才能夠到達第六正心住。正心住就是能夠成就般若了。如果再更增進到第七不退住,就是種性位。種性位相當於圓教的八信、九信,到道種性就相當於圓教的十信位。第七不退住,就相當圓教的第七信。七信的菩薩從斷惑的程度來看,是相當於阿羅漢的水平,斷見思惑。到了八九信,就是侵斷塵沙惑。到了十信後心,斷一品無明就到了圓教的初住位、別教的初地位。
這個過程,就是從自力通途修道的角度,來展開菩薩四十二位階位的修行。這個過程都是要靠自力,自力修行,你就是修到了正心住、不退住,也不能往生到西方極樂凈土。為什麼?你到了第七不退住,無非是在通途的佛法過程當中,你得到不退轉位,但是你還有塵沙惑,還有無明惑沒有斷。那西方極樂世界是實報莊嚴土,如果用本具的因果來感應的話,那是法身大士才能夠去得了的,阿羅漢都不夠資格的。阿羅漢如果按自己的因果,只能生到他方世界的方便有餘土。
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這個疑問還是問得有一定道理。在這個世間,具縛凡夫靠自力修行,哪怕修行得到了第七不退住,到了種性位,仍然是不能生到極樂凈土。這是靠自力修行之難的這個過程,這就比喻成就像螞蟻爬高山,甚難。
請看下面:
他力者。若信阿彌陀佛大悲願力,攝取念佛眾生。即能發菩提心,行念佛三昧。厭離三界身。起行施戒修福,於一一行中,回願生彼彌陀凈土。乘佛願力,機感相應,即得往生。是故十住婆沙論雲,於此世界修道,有二種。一者難行道,二者易行道。難行者,在此五濁惡世,於無佛時求阿鞞跋致,甚難可得。此難無數塵沙,說不可盡。略陳有五。一者,外道相善,亂菩薩法。二者,無賴惡人,破他勝德。三者,顛倒善果,能壞梵行。四者,聲聞自利,障於大慈。五者,唯有自力,無他力持。譬如跛人步行,一日不過數里,極大辛苦,謂自力也。
跟自力相比較,這裡看看他力。他力就是佛力,跟自力相對的一種指稱了。
如果一個人能夠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惡業厚重,煩惱深廣,靠自力修行很難破煩惱、證佛性,他就會尋找另外一種方法。站在心、佛、眾生等無差別的立場,就要信解自己這麼苦惱,修行這麼困難,一定有他方的諸佛以他同體的大慈悲心,給我們及時的幫助。只有對自力修行有一個絕望的時候,才會將眼光投向他力的救度。這對於凈土行者來說,是一個由嚴峻地解剖自己,轉而對同體大慈心的、大慈悲心佛陀的一種歸命的信仰的跳躍。這個跳躍在善導大師兩種深信裡面,是表達得非常地切要。
善導大師講兩種深信,解釋《觀經》的圓發三心,至心、深心、迴向發願心。深心,就是深信之心。深信之心包含兩方面內涵:
第一,深信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無量劫以來頭出頭沒,無有出離之緣。要深信自己的根機,這個業報身是罪惡生死凡夫。罪惡是來自於我們舉心動念都是罪惡,無不是惡,無不是罪。生死,由於有罪惡的念頭才會導致生死輪回的惡果。無量劫以來,自己也曾經靠自力修行,但是頭出頭沒,在六道裡面頭出稍微到了點人天道,頭沒常常到三惡道,頭沒的時間長,頭出的時間短。所以,無量劫靠自力修行,無有出離之緣,沒有出離三界六道的緣,缺乏這個緣。
第二,深信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決定救我,乘托願力決定往生,對這一點沒有懷疑、沒有憂慮。四十八大願就是今生我得解脫的緣,強緣、增上緣。如果他有這麼一個從自力的絕望到他力的一種投向,那就滿足了這個條件。信阿彌陀佛大悲願力攝取念佛眾生,要信解這麼一樁事情。
但這樁事情是不容易相信的,首先是我們不了解法界當中還有這麼一件事情,還有一個阿彌陀佛就是為我們發願,就是為我們建立凈土,就是為我們施設名號度眾生的方法,就是要把他一切的功德無條件地給我們,是這麼一個大慈悲父,十劫以來都在頭頭救拔我們,放光注照我們,望眼欲穿地等待我們回家。這樁事情,我們業力凡夫靠自己的力量是不知道的,所以是釋迦牟尼佛把這樁事情的真相告訴了我們。
佛告訴了我們,我們首先是聽聞到這個法,然後還得要相信這個法,你才能夠從內心深處,生出悲喜交集,相信阿彌陀佛同體的大慈悲心,四十八大願的力量就一定能夠接引、攝取我這個念佛的眾生。
你相信之後,就能生起菩提心,這個菩提心還不是從通途的佛法來談,是從凈土特別的法門來談。具足深信切願,就是凈土宗的菩提心,而且還不是一般的菩提心,是無上菩提心。你有這個深信切願,就會落實在自己的老實念佛當中,你就行持念佛三昧。當你開始去念佛的時候,每一聲佛號都有阿彌陀佛的光明攝受加持,就能開發我們本具的佛性和本有的般若智慧。
般若智慧現前,直接的表達,就是我們會對這個三界的業報身產生厭離心。否則我們在無明愚痴當中,對這個身體的身見是一個很強的執著,對這個身體愛得不得了,認為這個身體是真實的。如果有智慧的話,才觀照我這個身心都是污穢的、都是堅固妄想的產物、都是種種煩惱的結晶,一點都不可愛,厭離這個身體。你只要念佛念到一定程度,一定會生起對身體的厭離。身心的厭離,也就包含著對我們身心所感召的外部環境的厭離,那整個三界的正報、依報沒有一點的留戀,就成就了厭離娑婆這樣的一個本質內涵。
我看有些念佛的女居士,她開始不念佛,覺得自己這個女人的身體還很了不起,天天梳妝打扮,認為自己很漂亮,走在大街上回頭率很高等等,自鳴得意,等念佛念到一定的時候,她才發現:作為女人身真不好,真煩惱,真有厭離呀!她覺得女人身。
你有厭離自己身體的智慧,這恰恰是在你信願持名的過程當中獲得的,否則是不可能的。你這時候通過念佛,喚醒了自己的良知,喚醒了自己的佛性,深信因果的心就會上來,那就開始按照佛陀的教授去修行,就對極樂世界產生一種欣慕。
極樂世界是涅槃的境界,它是對應我們的善心善行的。為什麼要講凈業三福?凈業三福乃是十方諸佛凈業正因,凈業三福能夠跟極樂世界的依報環境特點對應。所以就得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是世間的福報;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是修出世間的戒行;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這是修大乘的福德。就起了布施、持戒,修種種福德的心了。那在這一一的行持當中,都以厭離娑婆欣求極樂世界的這個心態,把一切修行的功德回嚮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只要這樣去行持,臨命終時就會感得阿彌陀佛拿蓮台來接引,乘托阿彌陀佛大悲願力光明,就能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這就是他力。
所以,龍樹菩薩在《十住毗婆沙論》裡面,《十住毗婆沙論》是解釋《華嚴經》十地品的,龍樹菩薩有一個總括性的判教。他是針對在這個娑婆世界修菩薩道,首先要解決的一個修行的階位,就是阿鞞跋致的問題。
一個菩薩修行如果沒有達到阿鞞跋致,是非常有風險的,所以要如救頭燃,得到不退轉的位次,到了阿鞞跋致不退轉的位次,才能有進不退。如果你老是在退轉,或者在十信位,如風中柳絮左右飄盪,進一退九,那可能動經塵沙劫又塵沙劫,修道都沒有結果。
那麼,一個菩薩要得到阿鞞跋致,有兩種方法,一個是難行道,一個是易行道。靠自力修行得阿鞞跋致的,為難行道;靠佛力加持,稱念佛號得阿鞞跋致就叫易行道。
對難行道的困難,龍樹菩薩在《十住毗婆沙論》有一個基本的原則的界定。歷代祖師大德對難行道難的內涵又多有發揮。
在這個五濁惡世,前面講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這五濁是一個惡的世間,生活在五濁惡世間的眾生都叫惡人。這些惡人裡面也有發菩提心想修道的人,但還是惡業深重的初發心的行人了。在五濁惡世,沒有佛的時候,要求阿鞞跋致不退轉位,困難很大,甚難可得。這個困難的類別有無數塵沙那麼多,要具體展開去說,說不可盡。這裡把無數的困難裡面,概略地表述了五種,這五種在曇鸞大師《往生論注》裡面首先給予了這麼一個界定。這五種界定不是龍樹菩薩界定的,乃首先出自曇鸞大師的界定,智者大師就把它引用過來了。這五種大家看一看,跟現在的情形都有很大的相應。
外道就是心外求法的那些宗教。在印度有九十六種外道。如果用現在的話來說,心外求法的其他宗教,乃至於種種的民間信仰、新興的宗教,大概都屬於這個范圍。這些宗教包括新興宗教、民間的信仰,它的相,就是表現形態、相狀,也有善的一面,它也講做善事、關愛他人、博愛之心,都有善的一面、善的相狀。但是,看它的宗教信仰的本質內涵,它的善是不究竟的,是一個相似的善。在大乘佛法來看,與實相不相應的行,都是屬於邪的,一定要跟實相、法性、無漏的智慧、自性清凈心相應,這樣的法才叫正法。那些外道的表現形態的善,它是相似善,與實相法性不相應,也常常以邪亂正,一般的人就辨別不了,以為它是正法、是好東西,於是就形成了一個對正法,佛法的一個障礙。他接受了這個宗教,覺得也很好,那就信仰這個宗教,然後在這裡做他所要求的一切東西,但是他亂菩薩法。
那麼,佛教——尤其是大乘佛教,它要給予眾生真實之利,惠以眾生真實之利。真實之利不是僅僅做一點慈善,讓他吃飽穿暖,不是這個世間的人天福報,要讓他了脫生死輪回,要讓他圓成自性本具的佛性。這才是菩薩法、大乘法給予眾生的究竟利益,以如來滅度而滅度之,讓他成佛。那些外道,那些其他新興宗教、那些民間信仰,它能讓眾生了脫生死輪回嗎?圓證自性本具的涅槃常樂我凈嗎?它做不到。它即便有點修行,還是用心意識裡面去修行,乃至於心意識修行,它也修一切善、也持戒,乃至於得到五種神通,五通仙人他也不能解決生死問題呀!所以這在無佛的時代,在這種困難當中,是把它擺在第一個困難,我們很多眾生就缺乏這種大乘菩薩的正見,容易被其他的外道、其他的宗教所誘惑,而且認為它好,甚至比佛教還高妙。這是謗菩薩藏,說相似法,在菩薩戒裡面屬於十重戒的其中之一呀!在末法的時候,由於眾生的智慧短淺、福報淺陋,這樣的一種情況是越來越普遍。這是第一個困難。
惡人,他是下三惡道的種子,這些惡人自己心術不正,充滿貪瞋痴,不能以博大的胸懷成人之美,看到別人行善、修行,他還生起嫉妒之心。在嫉妒心的推動之下,他就誹謗他人,給人家修道設置種種障礙,破壞他人修行殊勝的德行。
而且一般來說,一個修道人,他跟這些無賴惡人如果相對作對的話,都弄不過這些惡人。惡人他有很多手段、很多機心,修道人又可能比較木訥一點、比較老實一點,根本就不是這些惡人的對手。就好像世間人,一個君子跟小人斗,君子斗不過小人,小人很厲害。所以孔子也說,君子不要跟小人斗。就好像君子像一塊玉,小人像一塊頑石,玉跟頑石碰的話,肯定玉會碎的,乾脆不要去碰。
在這個五濁惡世,以後惡人會漸漸地佔主流。佛在經典裡面甚至講到,在僧團裡面,魔子魔孫都紛紛出家,披上如來的袈裟,正法的比丘在寺院呆不住,被排擠,可能他們就走向深山叢林,都是這麼一個情況。
但哪怕在偏僻的山林,有五比丘如法共住,也表明佛法的正法還在。以後到末法的時候,求五比丘如法共住可能都很難哪。所以,無賴惡人破他勝德,會越來越成為普遍的現象。
第三難:顛倒善果,能壞梵行。
這是對三善道的善人而言,善人行善積德,成了他的一種好的習性,但是由於他發不起無上菩提心,大乘的心發不起來,於是他行善積德的善果,最終成了一個顛倒的東西。
為什麼叫顛倒的東西呢?比如今生他聞到佛法,他也修善,但是他沒有發無上菩提心,沒有選擇一個當生能夠了生脫死的法門,來今生真正得解脫,於是他的善行就能感得下輩子的大福報,等到下輩子大福報大富貴的時候,他藉助那個大富貴來造作惡業,造作惡業,第三世就會下地獄。所以他的善行善果就完全顛倒,叫三世怨。由於下地獄這樣的過程,就破壞了他原來的梵行。梵行就是清凈的修道的行持,他就沒有了,結果不好。
這就是一切修行人,他沒有一種清凈的超越意向,求人天福報,離不開煩惱,有漏,他想追求今生的超升,一種解脫,最終反而是一個墮落的後果。這就是對一些善人而言。
這是對於小乘種性的修道人而言。他是厭離三界之苦,視三界如冤家,趕緊要出離,所以他側重在自利,自己趕緊得解脫。為什麼叫小乘?乘是車子的比況,小乘就是車乘比較小,他就只能運載自己過去。大乘就是不僅運載自己,而且車子比較大,能夠帶很多的眾生,這就叫大乘。
聲聞大多數都是求自己解脫,這叫自利,於是他障礙大慈悲心。所以聲聞人斷見思惑,證人我空,他就好樂空、無相、無作三昧。如果聽到菩薩法,要莊嚴凈土,饒益眾生,他不愛聽,也不願去做。在《法華經》裡面,摩訶迦葉就在稟告這樣的心態,以後聽到大乘佛法,知道莊嚴凈土饒益有情,利他實際上就是自利,能夠得大乘的佛果,得大乘佛果有種種大不可思議的功德。了解之後,才知道原來自利的狹劣的心,是多麼有危害。這種悲痛之聲,聲震三千大千世界。
所以,了解大乘的佛果之後,他才能回小乘心向大乘心,不中止化城,再向五百由旬之外的寶所而進發。
但是,定性的聲聞緣覺,他在無為法裡面,不能以大悲心出來,他就障礙了同體的大慈悲心。既然沒有同體的大慈悲心,這樣的定性聲聞緣覺在大乘佛法看來,是焦芽敗種,永遠沒有成佛的可能性。寧可造罪下地獄,也不能成為定性的焦芽敗種。下地獄者,從地獄出來還有發菩提心成佛的可能,如果是定性聲聞、緣覺,就永遠不能成佛,危害甚大。
第五難:唯有自力,無他力持。
這是指修大乘佛法的通途法門的行人。雖然他也指向成佛的目標,發了大乘心,但是他修行是通途佛法,唯有自己的力量,沒有他力的加持。沒有他力的加持,這裡面危害很大。
《法華經》有句話叫「佛種從緣起」。雖然我們有大乘的種子,有成佛的可能性,但是一定要有緣,從這個緣,才能生起大乘的佛的種子。所以這個緣在某種情況下,成了決定要素。如果沒有這個外緣、強緣、增上緣,靠自己的力量修行,他就走難行道了,缺強緣。這就好像是一個有殘疾的瘸腿的人,他要步行,走得很困難,一天也不過走幾里路,極為辛苦,這就是自力。自力修道之難,沒有他力的加持。
易行道者,謂信佛語,教念佛三昧,願生凈土。乘彌陀佛願力攝持,決定往生不疑也。如人水路行藉船力,故須臾即至千里,謂他力也。譬如劣夫從轉輪王,一日一夜周行四天下,非是自力,轉輪王力也。若言有漏凡夫不得生凈土者,亦可有漏凡夫應不得見佛身。然念佛三昧,並無漏善根所起。有漏凡夫,隨分得見佛身粗相也。菩薩見微細相。凈土亦爾。雖是無漏善根所起,有漏凡夫發無上菩提心,求生凈土。常念佛故,伏滅煩惱,得生凈土。隨分得見粗相,菩薩見微妙相,此何所疑。故華嚴經說,一切諸佛剎,平等普嚴凈。眾生業行異,所見各不同。即其義也。
信什麼呢?信佛的誠諦之語。如來者,是不妄語者、不異語者,是真實語。雖然我們對佛說的凈土法門在理上的證悟,我們沒有這種能力,但是我們信佛是滿足大慈悲之人,信佛是一切種智者,所以我們就尊信、仰信佛的語言。
佛千經萬論教我們念佛求生凈土,我們就隨順佛語,聽話。佛叫我們舍娑婆,我們就舍娑婆;佛讓我們取凈土,我們就取凈土;佛讓我們老實念佛,我們就老實念佛,就是聽佛的話。發願求生西方凈土,這樣就一定能夠乘托阿彌陀佛的大悲願力對我們的攝受,臨命終時一定會接引我們到西方極樂世界。對這一點沒有一絲毫的懷疑,在心地上作決定的信解,作得生想,作凈業成辦之想,作西方極樂世界已經有我的一朵蓮華,我已經是西方極樂世界嘉賓之想。這些都是隨順佛語給予我們心性上一種信解,一種知見。
這樣就得到了他力的加持——佛力的加持。佛力的加持就像人在水路上借著船的力量,順風揚帆,很快就到了千里之外的彼岸,這就是他力——船的力量、風的力量、舵手的力量。
這種他力再用比喻,就比喻一個劣夫,就是一個很陋劣的、身體很多疾病的、一點力量都沒有的一個人,他靠自己力量可能叫他跨到驢背上,他都跨不上去。但是,這個陋劣的眾生卻跟上了轉輪聖王,轉輪聖王幫助他。轉輪聖王有七寶,自然福業感得七寶,其中有個輪寶。如果是金輪王,他統治的范圍是四天下,只要他能統治的地方,他就一定能夠去。那轉輪聖王怎麼去呢,怎麼巡視呢?他的交通工具就是輪寶,有點像我們現在講的飛碟。他是坐上飛碟,速度很快。現在說飛碟的速度,一秒鐘就到了一萬里的地方,它拐彎都沒有圓形拐彎,是直線拐彎,那都不是我們地球的科技所能解決的問題了。一天、一晝夜,這個輪寶就帶上劣夫周行一四天下,四大部洲都觀光完了。這不是劣夫自己的力量,乃是轉輪聖王幫助他,讓他坐上輪寶的力量。所以,這裡面的差異是雲泥之別啊!
如果用通途的教理來說,具足煩惱的凡夫往生不到西方極樂世界去,那用這個判言來推斷,就是有煩惱的凡夫也就見不到佛身了!實際上不是這麼回事。
如果你修行念佛法門,因為這個名號是阿彌陀佛的無漏的功德所結晶的,名號是清凈的、是實相。這個實相的名號,就能帶起我們本具的無量光壽的性德,這就如同法相宗講本質境和影像境的關係。正因為我們念這個名號,這個名號具足萬德,其中就有阿彌陀佛的相好光明,有西方極樂世界無盡的莊嚴,所以雖然我們有煩惱,但是我們至誠心去念佛,念到相應,也能見到佛身。
隨分得見佛身,是根據我們念佛的心態、念佛的功夫,見到佛身的粗細程度不一樣。有煩惱的凡夫得念佛三昧,他也能見到阿彌陀佛的身粗相,就是劣應身,比如丈六八尺的身體。劣應身,比如釋迦牟尼佛所示現的,我們看到的是一個比丘的形象,成佛之時坐的不是七寶蓮華,而是吉祥草,他所示現的是劣應身。但是當下那些界外大士,菩薩眼裡看到的釋迦牟尼佛乃是盧舍那佛的報身,他坐的那個蓮台是千葉的七寶的蓮台。所以菩薩破煩惱、破無明,見到的是佛的微細相。微細相就是他的勝應身,不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乃是八萬四千相八萬隨形好,以及佛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他見的是報身。
見正報的是這個樣子,見依報的凈土也是隨眾生的心性、煩惱厚薄的程度,所見的不一樣。從凈土本身來說,是阿彌陀佛願心流現出來的,是一真法界,是實報莊嚴土,是阿彌陀佛無漏的善根,大慈悲的願力、大行所成就的。但是我們有煩惱的凡夫,信願念佛求生凈土,到了西方極樂世界,由我們不同的眾生心識所變,那個無漏的法性土,在我們有漏凡夫的心性的變現當中,也分別出四土了。
所以,我們煩惱沒有斷的生到凡聖同居土,斷見思惑的生到方便有餘土,斷無明的菩薩生到實報莊嚴土,所有無明斷盡的就安住常寂光土。這四土的差異,不是說在阿彌陀佛的層面他構建了四土,乃是我們不同的眾生相應感得的四土。所以見阿彌陀佛、見極樂世界,隨分隨業所見不同,這些都符合大乘圓頓的教理。
所以《華嚴經》有一個偈子: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剎土,都是從實相、空性,藉助願力所顯現的。在這個意義上來說是平等一味,都是法性土。佛無量的功德來莊嚴凈土,也有無盡的莊嚴。釋迦牟尼佛也有他的凈土。這個平等、普遍莊嚴的凈土,但是往生到這個凈土的眾生,他自己的業行有差異,所以對這個平等的凈土,他所見的也各有不同。
從這個意義上說,西方極樂世界的往生者,是有九法界眾生去往生的。九法界眾生包括等覺菩薩,觀音、勢至、文殊、普賢這些等覺菩薩,他們也要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當然,他們所去見到的極樂世界的實報莊嚴土、分證常寂光土,跟我們這些帶業往生的業力眾生來說,又是不同的。但是不同裡面又有共同點,諸上善人俱會一處,我們又能夠跟觀音、勢至、文殊、普賢在一起,這就奇妙了。
他方世界的四土是隔開的,凡聖同居土的眾生是見不到菩薩,見不到聲聞的,就好像我們同類相感,你也是凡夫,我也是凡夫,我們天天見凡夫,但是我們見不到聖人。你到五台山去,沒有特殊的因緣也見不到文殊菩薩。我們這個世間也叫凡聖同居土,但是是凡聖同居土的穢土,這個世間也有聖人,但我們不一定見得到。
西方極樂世界是凡聖同居土的凈土,在那裡很奇妙,那裡天天見聖人。這個世間我們想見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那很難,到了西方極樂世界天天見面,還是把手同行,跟觀音勢至是同修的關係、同學的關係、道友的關係。為什麼?都是面對阿彌陀佛同一個老師。
所以,這些平等當中有差別,差別當中又有平等。從平等的角度,諸上善人俱會一處,生到凡聖同居土就等於生到上三土。雖然是平等,但仍然又有差異。隨著往生者的業力的不同,他感得的土又有差別性。這都是辯證統一:平等不礙差別,差別不礙平等。這就是大不可思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