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法師:《感應篇》誰人著作?對於他教典籍,以何法辨別之?

  :《感應篇》誰人著作?對於他教典籍,以何法辨別之?

  :不必究其為何人所作,只取其益世道人心為事。

  《感應篇》通行本,有太上二字,謂為老子所作,亦有謂本《抱朴子》而廣之。然不必究其為何人所作,只取其書所說之益,所謂不以人廢言也。聖人立法,固不必定取聖人所說為法,只取其益世道人心為事。蟲文鳥書,大開文字之端,敢以蟲鳥不足重,而不用其文字乎?舉此一事,可以息彼妄論是非者之無益繁詞,尚不如春禽晝啼、秋蟲夜鳴之有天然風味也。(《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二十二第1944頁 答崔樹萍居士問)

  :如何親近師長、善知識?

  居心則若賢若愚,通皆恭敬不生傲慢。行事則親賢遠愚,取優去劣。如是則可免相染之弊,及掛誤之愆。天下事,有一定之理,無一定之法,若不以情事而為定奪,如執死方子醫變症,則生者少而死者多矣。

  來書發明普敬僧尼,此理此事,實為至當。然教兒輩,又須反復為論。若止一往,則或恐不知去取親疏,或致受損。譬如有人,若詩若文,若宗若教,皆悉高超,而其品行卑劣,不堪為人榜樣。倘不加分別,概行親近此人親之,不但行為或隨彼轉,而其任己臆見,妄說道理處,無真知見,或被所惑。須必居心則若賢若愚,通皆恭敬不生傲慢。行事則親賢遠愚,取優去劣。如是則可免相染之弊,及掛誤之愆。天下事,有一定之理,無一定之法,若不以情事而為定奪,如執死方子醫變症,則生者少而死者多矣。必使情與理相合,法與事相契,則得之矣。(《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二第391頁 復永嘉居士書八)

  親屬信佛、不如法怎麼辦?

  :以言勸諭,於佛前代為懺悔,祈其加被令其回心轉意也。

  彼等不能如法,一須以言勸諭,二須於佛前代為懺悔,祈其加被令其回心轉意也。當以平心和氣說世間富貴人逸樂致苦,貧窮人勤儉致富等事,當作閑話說,久久或可以動心。若加以嚴厲聲色,則便成抵抗矣,不唯無益,且致更甚。……但用勸喻祈禱二法而已。(《佛光社刊》第四期《印光法師念佛居士書二》)

  又上海黃涵之居士之母,不能食素,且不信食素為學佛要事。黃涵之函詢其法,余令其於佛前朝夕代母懺悔業障,以母子天性相關,果能志誠,必有感應。涵之依之而行,月余,其母便吃長素矣。時年八十一,日課佛號二萬聲,至九十三歲去世。(《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二十第1571頁 )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