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土法門法師:學佛答問(1998.2,21-052)

  學佛問答  (共一集)  1998/2  台南凈宗學會  檔名:21-052-0001

  這個地方,有位同修問個問題,他說:「我明知道自己有很多不好習氣,為何改不掉?」

  答:你能夠有改過的心就很好習氣毛病是多生多劫養成了習慣,所謂是習慣自然這就是難改的原因之一。而實在說,是我們對於改過、改毛病、改習氣的決心毅力不夠,古德所講的生死心不切。說到這一層,就是我對於事實真相,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的真相,了解的不夠。如果透徹的了解,你改毛病的決心就堅定了,就不會再猶豫。而這些事實真相,佛在經論裡面,給我們講得很多,也講得很透徹。要緊的,讀經一定要明了經義,然後才能夠隨文入觀,自己才能夠得到真實的受用;真實受用就是幫助你斷煩惱、開智慧,所以這一層非常重要。

  尤其是我們在前年,特別從《寶積經》裡面摘錄出來《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這部經裡面所說的就是末法時期也就是現代,佛門四眾弟子在日常生活修持當中,所犯的一些過失。而我們自己往往是茫然無知,佛是一樁一樁給我們說出來,而且告訴我們,這些過失如果不能改過來,繼續再犯下去,後果不堪設想,果報都在地獄時間之長不是我們能想像得到的。要想果報的可怕,我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自然就會收歛。所以習氣毛病改不掉,是我們對於果報不了解、不清楚,若想到這個苦果自然就不敢再造惡業

  這一位郭居士,他寫的是一個偈頌,前面幾句不必說了。世法、佛法世間人住世是業力的感召,也就是過去生中所造的善惡業壽命長短是有一定的。雖然說是一定,可是這個裡頭,事實上還都有加減乘除。造作善業,往往壽命會延長;造作惡業,往往壽命也會縮短。但是延長也好,縮短也好,幅度都不太大這是我們講到世間人的壽命。而學佛人對壽命,實在說不應放在心上,不要把這個事情當作一回事情壽命長短,實在講沒有什麼多大關係也不是要緊的事情;要緊的事情,是我們道業要成就

  現在我道場同修都是念佛,怎樣念到一心不亂;一心不亂如果是不可能,怎樣念到功夫成片,這個就很重要了。果然念到功夫成片,我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有把握,能往生西方就是道業的成就。我們在《凈土聖賢錄》、在《往生傳》裡面所看到的,以及現代,我們在中國、在外國,看到一些念佛往生的瑞相,可以證實他真的往生臨終的時候,見到佛來接引,見到佛的金色光明這是成就了。他們真正念佛,許多人時間並不很長,三年、五年、十年、八年,成就的人很多很多。我們看到、聽到了,足以增長我們的信心,值得我們學習,值得我們效法。佛在經論上說得太多六道是假的,不是真的十法界也不真實的,唯有求生西方凈土這樁事情才是真的。有因有果,我們一定要重視。

  念佛而不往生,根本的原因是對這個世間有留戀,所謂是放不下這一點我們一定要明了。所以佛在經上常常教給我們,「以戒為師」,「以苦為師」,我們的生活環境過得清苦一點,對這個世間沒有留戀。生活得很富裕、過得很好,他自己會以為「我現在生活環境,不比西方極樂世界差,西方極樂世界說得那麼好,我沒見過!眼前的環境,我親自享受到了」,這一念就差了,把這一生大好的機會過了

  所以我們現在在國外,國外念佛人比不起中國大陸,中國大陸念佛人比我們念得懇切,什麼原因?他們過得日子太苦了,真的是佛經上講的「以苦為師」,這句話說得道理他們的真誠清凈,時時刻刻能提起正念。我們看到他們生活環境,非常同情,想幫助他一點,他們不接受。我們想送一點吃的東西給他他不要;做一點新的衣服給他他不要。他要什麼?他要經書,他要錄音帶,他要法寶他不希望改善他的物質生活環境,他希望得到法寶這一點叫我們非常敬佩。所以我們知道,那邊念佛成就的人多,有它的道理在。

  弘法利生,這也是緣分,如果得不到佛力加持,這個事情做起來就難。真正發心一定得三寶加持,一定得諸佛護念,我們一定要懂得。尤其現代社會災難很多,真正發心幫助這些苦難眾生,將佛法介紹給他這是決定得三寶護持。

  至於我們四眾弟子當中,確實有一身體不好,病魔纏身,這是在每一個地區,我們都常常看到。病痛一般講有三種,一種是生理上的病痛,多半是從飲食起居不小心而得來的。這些病痛,醫療有效果可以用葯物來治療。第二種病的因素,是冤親債主找到你了,這是麻煩的,所以有些冤鬼纏身,這一類的病決定不是醫葯能夠治療。在佛家裡面,常常用調解的方法,他如果接受,自然就離開;離開,你的病就好了。像最顯著的例子是《慈悲三昧水懺》,我想諸位很多都讀過這個懺本。悟達國師長了人面瘡,這是冤家債主找到身上來的,那個不是普通的病。他很難得遇到迦諾迦尊者給他調解,他這個冤家也接受了,所以病就能好了。第三種是自己造的罪業,這個罪業有過去生中造的,也有今生造的,造極重的罪業,這個病就很麻煩。這種病既不是生理也不冤家找來,是自己的罪報,很難治。有沒有方法對治?有!佛告訴我們,至心懺悔,斷惡修善,病都能好。由此可知,所有一病痛,沒有不能對治的,你只要懂得道理、懂得方法,得一個健康身體好好的修行三寶都會加持的。

  在這些年當中,諸位曉得我在新加坡教學,新加坡因緣是李木源居士發心的。我是一九八七年第一次到新加坡,去年是九七年,整整十年了。我到新加坡的第二年、還是第三年,李木源居士得了癌症醫生告訴他壽命頂多隻有六個月。他照的x光的照片,大概有六、七十張,現在都在;內臟里頭幾乎沒有一個是完好,都有這些癌細胞他是一個虔誠佛教徒,那個時候他才四十多一點,他把事業給他太太家裡面後事全部都處理好,然後一心念佛往生他也沒有去看醫生也沒有去治療,也沒有去求葯。有一醫生給他介紹一些葯,他都沒有去用,天天等往生。等了幾年,那個癌沒事了,再去檢查,沒有了!完全沒有了。所以這些醫院裡面的醫生說,這是奇蹟,因為他照的這些片子現在還在他是天天等往生身體還在,活一天就替佛教做一天事情,在居士林做義工,服務不拿待遇,只在居士林吃一餐飯。怎麼好的,沒有人知道。

  其實要依佛法的理論來講,我們不難懂,第一個,他貪瞋痴沒有了,諸位要知道,貪瞋痴是最嚴重的病毒,人如果內有貪瞋痴,外面怎麼會不染病毒?內里頭沒有貪瞋痴,病毒就不會感染。他貪瞋痴斷了,以慈悲心全心全力為佛教、為眾生服務,沒有自己,所以他的病毒就沒有了。慈悲能解毒,清凈就不染,他這個身體是這樣復原的。這是一個非常明顯的例子

  去年我在新加坡遇到一個黃老居士這是我看到的第二個病例。黃居士住在英國倫敦,他在那邊發起建立「凈宗學會」。他的兒子醫生,一年前給他檢查身體發現他得了癌症兒子很擔心,他自己若無其事。他也學李木源居士,也不看醫生也不吃藥,每一天念佛每一天還是做他的工作。他的工作是在英國弘揚佛法,將我們這邊的這些錄音帶經書,在歐洲廣結善緣。他做了一年,去年年底到新加坡看我,很好,若無其事。

  從這個地方我們就了解,癌症不怕,得癌症怎麼死掉的?被癌症死了,那沒有法子,其實它並不可怕!你不怕它的時候,就沒事了。所以任何病痛,我們要懂得這個道理,懂得這個方法你有病痛的時候,你一定要把貪瞋痴慢這個東西斷掉,以一片清凈心、平等心、大慈悲心,處事待人接物,不要看醫生,不要找葯物治療,自然就會好,有這麼多例子,我們都看到。最重要是自己要有信心,沒有信心就沒有法子,所以佛法里講:「信為道元功德母」,信心是第一重要。佛法講的有理論、有方法、有事實,我們一定要相信自己。所以自己的病還是要自己來治,細細想想我這病怎麼起源,從哪裡來的,把那個根源斷掉,病哪有不好道理!

  如果諸位能夠深入般若智慧開了那就更容易、更好辦。沒有這個智慧,就老實念佛,得阿彌陀佛本願威神的加持,不要把這個病痛放在心上這一點非常非常重要。把念佛放在心上,把服務一切眾生放在心上,這個道理就是佛在經上常說的,「一切法從心想生」,這句話很重要!《華嚴經》上說,宇宙萬法「唯心所現,唯識所變」,我們能掌握這個大道理,什麼樣的逆境都很容易扭轉,所以它確確實實有理論的依據,不是隨便說的。

  這位郭居士他有四個問題。第一個:「師父在講凈土經論的時候,一再強調『萬緣放下,一心念佛,求生凈土』。而在講《金剛經》的時候又說,應將《金剛經》的理論運用在穿衣吃飯日常生活當中,以達到美滿生活。講《華嚴經》裡面也曾經提到『圓滿生活』。在家同修難免有事業家事之累,萬緣放下美滿生活之間,究竟如何拿捏,是否可以並行而不悖?」

  答:可以,是可以並行。佛所說的一切經都可以互相參考,互相來運用。「萬緣放下,一心念佛,求生凈土」,是我們一生當中最重要的一個目標。所謂「放下」不是將事放下,是把那個念頭放下這一點我們一定要清楚、要明白。也就是說,事我們要認真去做,做完了,不要把這些事放在心上;把這些事放在心上你就錯了放在心上你的心就不清凈。「心凈則土凈」,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最重要條件心地清凈,與西方極樂世界才有感應道交。無論做什麼事情,做完了之後不要放在心上心上一定要有彌陀佛,這就對了。你心裡頭不生煩惱,沒有妄念事情來了照做,不是說事情不做,那麼你在生活上才真正達到圓滿理事圓滿。《金剛經》裡面所講的是觀慧,真實智慧

  最近我從美國回來,經過夏威夷(我是除夕從夏威夷回到台北來),在夏威夷大學做了兩次講演、一次座談會,參與的差不多有三、四百人。座談會裡,有一位同修提出一個問題。他們那邊也念《無量壽經》。他問我:「能不能在《無量壽經》上節錄幾句經文,做為自己在生活修持的依據?」這個問題得很好。我就告訴他,《無量壽經上有句話很重要,我們現代人修學從哪裡下手?第一句就是「善護三業」,經文上講「善護口業,不譏他過。」我們要真做,人與人在一起就張家長、李家短,這就糟了,所以佛第一句話教我們善護口業。身、口、意三業,他不先說身業,而把口業放在第一,因為造口業最容易,我們要特別留意,要從這裡下手。「善護身業,不失律儀。善護意業,清凈無染。」這三句話,實際上就是教給我們十善業道,我們修行從這裡下手。

  第二句,經上講的「觀法如化,三昧常寂」。法是一切萬法,我們怎樣看一切萬法?這個「觀」,就是我們一般人說人生觀宇宙觀,我們對人生宇宙看法佛教給我們「觀法如化」,這一句話就是《金剛經》、《般若經》上告訴我們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那就是如化,別當真!世間法、出世間法、六道十法界都是假的,沒有一樣是真的,你要是把這些東西當真,你就大錯特錯,無論修學什麼法門,你都是障礙重重。所以,佛門裡面講「作觀」,這也是修行的一個總原則、總綱領,就是修正我們的觀念

  「三昧常寂」是講享受。「三昧」是梵語,翻成中國意思是「正受」,正受是心裏面沒有憂喜,身沒有苦樂。「常寂」,寂是清凈寂滅。滅是滅煩惱,滅知見;滅煩惱是斷煩惱障,滅知見是斷所知障。諸佛如來他們日常生活清凈寂滅,這是過佛的生活這是真樂!西方極樂世界是這個樂,不是苦樂之樂苦樂之樂那個樂還是苦,叫壞苦,它不是真樂。苦樂兩邊都沒有了,才是真樂。

  第三句是經上講的,「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求生凈土」。《無量壽經》上這三句話最重要!「善護三業」是戒律,「觀法如化」是般若、是禪,「三昧常寂」是密,「一向專念,阿彌陀佛」是凈,這三句話里頭,禪、凈、密、教、律統統包括在裡面,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都修了,這哪裡有障礙?

  所以這一部經是無上的法寶你要是念通了,我所講的,一切經裡面所說的,你都能圓融過來,你都能夠得到受用。《金剛經》上,理論用在穿衣吃飯日常生活當中,就是叫你上有、體上沒有。在相上,我們為什麼要認真努力去做,是要做一個好榜樣給那些沒有覺悟眾生去看。凡夫生活是迷惑顛倒,天天在造業,造業受報。等到你覺悟了,你那個生活就是做給別人看的。覺悟了以後,他不為自己,為眾生,所以在事相上,會做得圓滿做得更認真,像舞台表演一樣,能令一切眾生見聞覺知,叫他開悟!所以你明白之後,你過的生活就是佛菩薩生活,遊戲神通。「學為人師,行為世范」,他怎麼不圓滿、怎麼不自在、怎麼不快樂?這是悟入跟一般凡夫人生活不相同的所在,我們要細心去體會。

  第二個問題:「我對『萬法皆空因果不空』深信不疑,唯因果為何必然不空?在捨身、去身均有隔陰之迷,因果又何能通三世?上開觀念,因不知其所以然。」

  答:這個我略說一說,有這個疑問的人很多。萬法皆空因果也是萬法之一,也不是說萬法之外,因果為什麼不空?其實說因果不空是說它有兩個現象,一個現象是轉變,因果轉變不空,因會變成果,果又會變成因,因果是轉變的;第二個現象因果相續。所以說不空是說這兩樁事情,轉變跟相續不空。如果它要是沒有轉變,所有一切法就是常法,永遠存在。我們看看任何一法,都不能夠永遠存在,動物生老病死植物有生住異滅,礦物有成住壞空,剎那剎那都在變化。

  我們人這個身體,現代科技發達,大家都有這個常識,我們身體裡面的細胞新陳代謝,剎那剎那生滅,一分鍾前的我,跟一分鍾後的我,決定不一樣,確實不同。這就是說它轉變不空相續不空,所以才說因果不空

  因果通三世,這個道理就很深,法相唯識宗講的最為詳細。一切眾生一切的造作,造作的時候,這是事,事造作完了以後都結業。業很複雜,世尊把它歸納為三大類:善業、惡業、無記業,這是六道眾生所造作的,不外乎這三大類。業習、習氣唯識學家叫它做種子,都含藏在阿賴耶識。這個種子在阿賴耶識裡面,阿賴耶識像一個大倉庫一樣,永遠不會壞,永遠不會消失。換句話說,它永遠存在,不管你再生死輪回多少次,它都不會消失,遇到緣它就起現行。

  我們這一生當中得人身在這人間也是轉變相續幾十年,每一天所遇到的一切人事都有種子,如果沒有種子怎麼會起現行?我們阿賴耶識里頭,無量劫含藏的種子,現前遇到緣,它就起現行。我們走到馬路上,看到這些人都沒見過,素昧生平,有個跟你點點頭笑一笑我也對他一笑這是阿賴耶種子起現行。有的時候我們遇到這個人,也是素昧生平,根本不認識,他看到我們就豎眉瞪眼睛看得不高興。我們趕緊迴避,我們也曉得,這也是阿賴耶種子起現行。所以,無論做什麼事情,遇到緣,它就起現行。

  在生活當中,從早到晚,我們所遭遇到一切人事物,都是無量劫來阿賴耶識含藏的種子遇到現前這個緣起作用,沒有一樣是偶然的,這個事情真實不虛,唯有佛經講得透徹、講得徹底。你要是把這個道理搞明白,事實真相搞清楚,起心動念一切造作就會收歛,會以真誠善意對待一切人事物,為什麼?我們想阿賴耶識含藏善的種子,與一切眾生結善緣,這個好!將來修行,在菩提道當中減少障礙,自己成佛菩薩普度眾生的時候,法緣殊勝這是你結的緣好,結的緣多。自自然你在生活當中,處事待人接物,你的觀念會轉變,你會覺得很快樂、很自在。縱然遇到惡緣,也很自在,也很歡喜,為什麼?受報報掉了因緣聚會就報掉了,報掉以後不會再有。與一切眾生結善緣,不結惡緣,這都因果不空里頭的大道理。

  第三條他問:「《金剛經》強調『離相、無住、無所得』,《楞嚴經》所謂的『圓滿菩提,歸無所得』,與念佛求生西方間理論上如何釐清?」

  答:經上給我們講的,全都是事實真相事實真相,不但是十法界相有體空,毗盧遮那佛的華藏世界、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也不例外,也是相有體空。但是一真法界十法界有一個絕大不同的地方,我們要明了,那就是《華嚴所說的,所有一現象從哪裡來的?「唯心所現」。這個現象在那裡變化,你看今天天氣這麼冷,一有太陽又那麼熱,這不就是變化!變化從哪裡來的?「唯識所變」。十法界里頭都是唯識所變,但是在一法界里頭只有唯心所現,沒有唯識所變,為什麼?一真法界裡面的佛跟這些菩薩都是法身大士,他們都已經轉八識成四智,所以他不是識變的。因此,我們在經上看到的極樂世界壽命是永恆的,面貌等都沒有變化,真的是長生不老。人長生不老,樹木花草也都長生不老,他沒有變化。為什麼沒有?他沒有識。沒有識是什麼?他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所以他不變。我們今天會變,就是因為一切眾生有分別、有執著,有分別、有執著就會變;沒有分別、沒有執著就不變,現的那個相是永恆的,道理在此地。

  《金剛經》叫我們離相是離一切妄相,離相是叫你不要把這個相放在心上,不是叫你離開外面的相,外面的相是離不開的。為什麼外面的相離不開?外面相是唯心所變,你要把相離開了,那性也就開了哪有這種道理!所以經上教給我們離相,是離我們心裏面那個妄相。你看我們心一想,心想就有相;心要是執著就有分別。

  前幾天我還在台中,給同修們說中國文字中國文字很有趣味、很有智慧中國人講「思想」,「思」是心上有界限,劃了格子,你心起分別就是思。「想」是什麼?你心裡頭有相。佛叫我們不要執著,就是把心上那個格子拿掉;叫你離相,就是把心上那個相拿掉。你看那個「思」跟「想」,你要是把「田」拿掉,把「相」拿掉,剩下來就叫真心

  《般若經》裡面教給我們離相、無住,是這個意思,你的真心就現前。換句話說,我們說得簡單通俗一點,大家好懂,離妄想、離分別、離執著真心就現前。真心就是清凈心,就是平等心,所以清凈平等、覺現前。清凈平等、覺就是真心,就是真心裏面所含藏的無量智慧,本具德能。

  所以,大家不可以誤會,叫你離相,你就離開都市到深山裡,找個地方挖個洞,在里頭修行,那個洞還是相,你怎麼能離得開?沒有法子離開。所以離相是離心上的妄相,要懂得這個意思。然後你才曉得,《華嚴》講的「理事無礙,事事無礙」,他真的是沒有罣礙、沒有障礙障礙都是妄想、分別、執著產生的,離開妄想、分別、執著,就理事無礙,事事無礙。所以是告訴你離相、無住,無住就是不執著,住就是執著的意思。

  「無所得」是事實真相,《大般若經》佛跟我們講「不可得」,這一句話重複講了幾百遍,一切法都不可得這是真的。你要以為有所得那是妄想,那不是事實,是你的妄想、分別、執著;真的是確確實實不可得。《金剛經》上講得很透徹,《金剛經上講的「三心可得」,大家都記得住。「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這三心是能得,能得的不可得。你所得的是一切法,佛說諸法緣生」,緣生之法「當體皆空,了不可得」。這就是告訴你,能得跟所得都不可得

  佛菩薩了解,所以佛菩薩得大自在,心裡頭沒有一絲毫憂慮,沒有一絲毫牽掛,為什麼?不可得!他與空性相應,你說那個生活自在!凡夫為什麼這麼苦?患得患失,以為有所得,才得到又怕失掉,苦不堪言。哪裡曉得你那個「得」跟那個「失」都是一場空,都不事實,是你一個錯誤念頭而已。我們現在講抽象的概念,哪裡是事實這是講的真話。所以「無所得」是真的,你要入「無所得」的境界你就過佛菩薩生活

  所以,成佛就是《楞嚴經》上講的「圓滿菩提」,圓滿菩提是講證得究竟的佛果,有沒有得?沒有。為什麼沒有得?一切是自心本具。如果說有所得,是自性之外有東西你得到,不是的!圓滿菩提了,無量智慧現前,無量智慧是不是得來的?不是的,是自性里頭本有的無量智慧。以前是因為煩惱、有所知障礙住了,不能現前;現在障礙沒有了,統統現前,統統現前不是得的,它本來就是這樣的。無量智慧、無量德能、無量才藝都是自性里頭本具的,所以只要把煩惱所知障除掉,這個東西就現前。

  除二障方法非常多,所以說無量法門方法很多!你自己會用,我們今天用念阿彌陀佛,這是方法之一。如何用念佛方法煩惱念掉,把所知障念掉?你要不懂什麼叫煩惱什麼叫所知障,我們再變通一句給你說,你用這一句彌陀佛,把你的執著念掉,把你的分別念掉;分別就是所知障,執著就是煩惱障。你能一句彌陀佛把分別、執著念掉,你就成功,智慧就現前。

  所以,圓滿菩提確確實實是歸無所得,無所才是大圓滿,才是全體都得到,你得到的是虛空、遍法界。得到盡虛空、遍法界,為什麼還說無所得?盡虛空、遍法界是你本有的,是你自性變現出來的,唯心所現,唯識所變,是自己心性變現出來的,不是外面真有東西存在,所以得到盡虛空、遍法界,還是個無所得。諸位要懂得這個道理

  我們要曉得,在六道里頭的眾生福報不是真實的,是在眼前過一下而已,像流水一樣,從面前流過,它也是不住的。所以佛在經上常講的,都是真話。「財」,財為五家所有,你不要認為是你自己的。聰明人,自己得了財富,這個財富在你面前,你暫時有權去支配它。如果你支配的妥當,你修了大福報;你支配的不妥當的時候,空過了。所以我在講席當中也曾經講過,我們這一生當中,有錢、有財富福報,用錢是智慧。有高度的智慧,你那個錢用得非常恰當,修無量無邊的福報。所以有錢不足以為貴,會用錢才可貴,會用得非常恰當。

  末後一個問題他說:「師父曾經開示凈宗同修應當『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無事』。依上面的開示,凈宗同修如何弘揚凈土法門,接引眾生?」

  答:就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無事」,就能夠弘揚凈土,接引無量眾生你不要把這個意思錯會了,以為少一事不如無事,是什麼都不做了。什麼都不也能眾生。今天社會為什麼這麼亂,為什麼變得這麼苦,實在講就是多事,人人都能少事,天下太平!所以修凈宗的人要把自己修好了,決定影響你的周邊同修。我們今天最大的毛病,是看到社會的不安定,看到一切眾生苦難現象,總把這個因素歸究於別人,這個想法錯了

  眾生為什麼這麼苦?為什麼有這麼多災難?社會為什麼這麼混亂?誰造成的?「我」造成的,與別人不相干,人人都好人人人都善人,我沒有做好樣子,我沒有做得好,責任在我,不在他。我們能夠回過頭來,自己責備自己,自己努力斷惡修善,就能成就。我成就了,別人看到我這樣子他就會羨慕,就會效法,就會向我學習,那就度了他。這個影響力逐漸逐漸擴大,就能度一切眾生,所以自己一個人修好了就能度盡虛空法界一切眾生。如果處處看別人的過失,處處都是別人的不是,無關自己,不但度不了眾生,也保不了自己,一定的道理。所以佛法的弘揚都在緣分這就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有緣我們要做,沒有緣不要做,不要去勉強,勉強就生煩惱,心就亂了。我們修什麼?修清凈平等、覺。心一亂,清凈心沒有了,平等心沒有了,迷惑顛倒,那不叫大錯特錯!所以,學佛一定要懂得隨緣而不攀緣

  這一次我們從台北環島一周,沿途同修有一供養,這供養是有緣!有錢,錢拿來幹什麼?現在大陸那邊災難很多,去年年底北方一個大地震,正在冬天,幾十萬人無家可歸,冰天雪地,缺乏糧食,缺乏衣服,我們看到很難過。所以有這些錢,我們拿去救災;沒有了,我們只有一顆同情的心,沒有法子。有這個緣就做,我們不攀緣,我沒有說到哪裡去救災,你們要出錢,我沒有化緣,完全是你們自動供養我的,還有悟道法師、悟泓法師,我們一起收的供養,全部拿去賑災。他們需要糧食,需要米,需要麵粉,需要禦寒的,還需要煤炭生火。那邊同修告訴我,他們現在煤炭一噸,大概合我們台灣一千塊錢,所以物質在那邊還是很便宜。

  我們這一點錢拿到那邊做這個用途,這隨緣!這就是符合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有這個事情,我們去做;沒有,決定不多事,所以隨緣就非常自在攀緣,一定要想怎麼做,那個事情就苦了,我們從來不幹這個事情。連建道場隨緣,佛菩薩覺得有這個必要,他就送個道場來,送來大小也正合適。我們需要大的,佛菩薩會送大道場來;不需要大的,他給我們送個小的來,你說自在,不操一點心,也不給人添一點麻煩。所以我們道場絕不拉信徒,絕不問信徒要一分錢,不要讓信眾我這道場來有壓力那就不好,那我們對不起人。所以這個意思一定要懂,自己修好了,真正普度眾生

  這一同修問(這一段很長,我念一下),他說:「弟子日前與一修彌勒凈土友人閑談,覺得他對極樂世界存有誤解。他認為極樂世界的一天是世間的一劫,所以除了上品上生外,其他品位花開見佛時間太久,不如求生彌勒凈土,到時參與彌勒佛的龍華三會,得彌勒佛授記,並幫助彌勒佛度眾,而且娑婆世界太多過去的親人在受苦,更需要我們救度。弟子當時即向他說明,九品往生花開見佛,是以世間時間計算,而非極樂世界時間,但他堅持某經(我忘記他說的經名),的確記載極樂世界一天是世間的一劫。弟子有一些粗淺的看法,請法師指正。佛在很多經論講五乘、三乘、二乘,可是佛在《法華經》上開權顯實,『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這可見佛在其他經論講極樂世界的一天是世間一劫也是方便說,是對那部經的當機者說;《無量壽經則是往生極樂世界當生成佛的機熟眾生說,故在第二十二品決證極果,開權顯實,說極樂世界無歲月劫數之名。因為極樂世界純是阿惟越致菩薩的一真法界,第六品發大誓願,『經須臾間即生我剎,作阿惟越致菩薩』。二十二品決證極果,『於一切處,既無標示名號亦無取捨分別』。一真法界絕無時間、方位等觀念事實。再者,《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凈平等覺經》,說到邊地疑城有世間百歲經文,如果是在邊地疑城,只要世間百歲可得出見佛,而上品中生以下,需要世間一劫,甚至於更久的時間才能花開見佛,那麼沒有把握上品上生者,不如求生邊地疑城,說此理不通。所以九品往生花開見佛,佛是以世間時間計算。既然如此,往生後蒙佛本願威神加持,成阿惟越致菩薩,當然來得及參加龍華三會,得彌勒授記並幫助彌勒度眾,更可以分身到十方諸佛世界蒙佛授記,亦可以度盡虛空法界冤親債主而不限於娑婆世界親人。以上說法是否正確?」

  答:正確的。不過這個地方你還有一個問題疏忽了。凈宗法門決定要依「四十八願」,四十八願是凈宗的總綱領。這一部《無量壽經》,字字句句都沒有離開四十八願;換句話說,整部《無量壽經》就是四十八願的開演,四十八願的詳細說明而已。《觀無量壽佛經上講九品時間當然是以我們這個世間來說的;而一真法界里頭,沒有時間觀念,確實沒有年月日時,所以是以我們世間來計算。可是你要曉得,佛講《觀經》,講九品往生花開見佛的時間,是不論佛力加持,你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憑你自己能力修行,需要這麼長的時間。這個裡頭用意很深,你假如是在西方極樂世界你要修到花開見佛是無量劫,不是十二劫。《觀經》講下下品往生,十二劫花開見佛,時間太短了,哪有那麼便宜的事情

  你去想一想,《無量壽經》講的阿闍王子那批人,他們過去生中曾經供養四百億佛,四百億佛需要多少劫?就照普通的演算法,一尊佛成佛三大阿僧祇劫,四百億佛是多少阿僧祇劫?天文數字!你都不能花開見佛。到西方極樂世界十二劫就花開見佛,西方世界不可思議這是講不論佛力加持。但是往生西方沒有一個不是得佛力加持,所以下下品往生人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也是阿惟越致菩薩,阿惟越致菩薩等於八地菩薩你要懂這個道理你這給他解釋,問題就解決了。

  所以連邊地疑城也得佛力加持邊地疑城是暫時的疑惑,沒有不回頭的,而且時間最長五百年有很多到那裡去幾天,就後悔、就回頭了。在《凈土聖賢錄》裡面講的袁弘道,袁弘道生邊地疑城,好像他生去兩、三天,他就回頭,他就開了。所以一回頭就入品位,這個道理要懂得。彌勒凈土不容易,相當困難,那要有很深的定功,比彌陀凈土難多了。如果有彌勒凈土那種定力功夫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品位都很高。

  這位同修問:「要怎樣幫助亡者及重病的人皈依?」

  答:這個很難皈依是要自己發願,別人不能代替,這個一定要曉得。別人代替皈依那隻是你的一廂情願的願心,決定得不到。但是病重、亡者,你幫助他真正的皈依,不是形式那就是勸他,在這個時候提醒他、勸他念佛求生凈土。他要生起這個心,生起念阿彌陀佛求生凈土的心,他真的皈依了,這不在形式形式皈依不重要。真正一心要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念阿彌陀佛,這是皈依;他沒有受過三皈、五戒也能往生,這個道理要懂。

  問:第二個問題,「為了方便觀想佛像半身可以嗎?」

  答:不可以半身是不恭敬,一定要全身的佛像,不能用半身你要觀想的時候,佛像可以放大,但一定要全身。最近我看到南部有些同修印的佛像,印得很大張,全開的,那個很好,那個觀想是很方便。所以,不可以半身。特別是現在有很多把佛菩薩形像當作藝術品,單單刻一個頭放在客廳裡面,這造罪業!這大不敬,等於砍頭,把頭拿來這裡示眾,你說這還得了!這個罪業不得了!我們看到有些人不懂,家裡面客廳裡面擺著,還有在國外我們看到這些旅館,常常看到大廳裡面,有佛菩薩個頭像,這是造罪業。

  這位同修問:「《無量壽經》說釋迦佛舍兜率,降王宮彌勒菩薩現在也在兜率天,是否到娑婆世界示現成佛,皆須入住兜率天,或另有其他的原因?」

  答:沒有其他的原因,一定在兜率天。兜率天有個很重要意義,「兜率」是梵語它是什麼意思?知足!知足才能夠作佛,不知足的人作不了佛,就是這個意思。完全知足,沒有一絲毫的貪求,心清凈到極處,才能夠降生作佛,重要的意義在此地。他為什麼不生夜摩天,不生其他的天,一定在兜率天?表「知足」這個意思。

  這位問:「面對親人生病、離別,產生的悲痛、憂慮、牽掛,是不是情執?是否妨礙清凈往生?」

  答:對的,是情執,確實妨礙清凈心,妨礙往生。所以,你在這個時候要有智慧或者是誦經,或者是念佛給他迴向這是正確的。如果能夠勸他一起念佛更好,他要是不能念,你可以代他念。像《地藏經》上講的修學的方法很多,用他的財物替他修積功德也能夠減少他的痛苦

  問:他第二個問題,「複製人、動物因果觀念與一般眾生相同嗎?」

  答:相同的。你複製這個形像也有神識來依附;沒有神識依附,那就是死的,就不是活的。而神識來依附,與你還是有因緣的,報恩、報怨、討債、還債,總離不開這個因緣,還是這個道理。不學佛人不知道,學佛的人很清楚。它都是一個緣,有這個助緣、這個親因,他才能夠依照這個緣起現行。

  時間到了,後面還有幾個問題,好在不多,我們就多講幾分鍾。

  問:第一個問題,他說,「師父在講經過程當中,偶爾會合掌,有什麼意思?」

  答:你是是在電視里頭看到的?偶爾合掌,什麼意思?底下有新進來的人在那裡拜佛,在禮拜,我們不能不回敬他一下。你沒有看到,在後面,所以這個時候一定要合掌給他還禮。達賴喇嘛他轉動念珠那是習慣那是念咒的一種習慣

  問:第二個問題,他說,「師父講經四十餘年,留下各種錄音帶、錄影帶,也有十方弟子整理成冊。初機學佛弟子從哪裡下手?其次第為何?」

  答:那個次第就很難講,實在是太多了。如果你要是真正想修凈土,從《無量壽經》下手就好。如果要研究佛學,以前講的小乘經、唯識這些東西對於研究教理入手比較方便。真正修行,「凈土五經一論」就好,不要夾雜其他東西

  問:「初機的定義為何?什麼樣的程度可稱為老修?」

  答:初機就是初學,你能夠修個十幾、二十年,就變成老修了。從年資上來說,這是一種說法。另外一種說法,應該是從悟入境界來講,你悟入的深,這是修行

  第四:「學佛人要修學到什麼程度才可以為人介紹佛法而不致於誤導?」

  答:你今天學了凈土法門,聽到阿彌陀佛,你出了就把彌陀佛介紹給別人,決定沒錯。但是介紹其他的法門就不一定契機,介紹阿彌陀佛的凈土法門,是遍契十法界一切眾生的根機,所以介紹這個法門你可以大膽去做,不會誤人,但是介紹其他的法門很難講。這就好像給病人介紹吃藥一樣,阿彌陀這一副葯,不管害什麼病都有效果都能夠把病治好。但是其他的葯物就不見得,一種葯物治一、兩種病,它不能夠治一切病,這是我們要小心謹慎的。

  問:「修學是否可以斷惡緣?無希望心布施行善是否可以斷惡緣?修善是否可以斷惡緣?」

  答:可以。如果以無希望心布施行善,當然就更好,這是《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里,佛告訴我們的,以無希望心斷惡修善是最殊勝

  問:「清凈心如何才算及格?」

  答:斷貪瞋痴就及格了。對於這個世間五欲六塵、名聞利養,確確實實不動心,把這個看穿、看淡,心地得到清凈,以這個清凈念佛你就會有把握往生

  下面一個問題:「業障病跟宿業病如何區別?」

  答:宿業病就是業障病,這兩個是一樣的。

  問:「宿業病是否就是習氣?」

  答:是的,是惡習氣所感染的,特別是造作重罪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