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共找到 1546 個文章

慧律法師:佛心慧語 自悟篇12

二、自悟篇  12  ◆煩惱來自不合理的慾望。  ◆人有時不能太過相信自己的意思,因為心裡善念說
2023-12-10
160

悟殷法師:讀《大毗婆沙論》札記 論師的業力觀(中)

讀《大毗婆沙論》札記 論師的業力觀(中)釋悟殷肆、業力是色法和心法的困境 承續上一節所
2022-12-03
160

仁清法師:佛教的修持和開悟必須以親證空性為界限

心經的心和我們神識的識、包括第六意識的意,等等,這三個詞在很多佛教經典當中,它的內涵很多是交集的
2024-01-27
160

學誠法師:感悟人生 第七講 從內心深處尋找苦樂源頭 五、正見破無明 五蘊成假我

五、正見破無明 五蘊成假我   1.認識無明   無明不等於什麼都不知道。無明是充滿了錯誤的見解、片
2023-01-15
160

徹悟禪師:當念佛時。不可有別想 一念中止觀具足

當念佛時。不可有別想。無有別想。即是止。當念佛時。須了了分明。能了了分明。即是觀。一念中止觀具足
2023-12-15
160

徹悟禪師:語錄48

「凈宗經典集要」  徹悟禪師語錄卷下  嗣法門人 了梅等 集  △雜著  徹悟禪師語錄48:一乘
2023-12-13
160

十年大徹大悟,我的戒色百日感悟

我今年25歲,有將近十年左右的SY史,從上初中就開始頻繁的SY,我也知道這是個壞習慣,可是那個時
2022-12-23
160

拜讀釋迦牟尼佛五百大願的感悟:338

學佛感悟詞……拜讀釋迦牟尼佛五百大願的感悟:  338:說空無論願  空前絕後驚天願,檀波羅蜜盈
2023-03-11
160

空海(惟傳)法師:體悟《心經》的深義(二)

體悟《心經》的深義(二)如果能夠「觀自在」、又能夠「行深」,深度去「止觀雙運」,這時候就會開啟智慧了
2022-10-22
160

空海(惟傳)法師:體悟《心經》的深義(一)

體悟《心經》的深義(一)主講人:空海(惟傳)法師時 間:2006年3月26日地 點:加拿大溫哥華
2022-10-22
160

拜讀釋迦牟尼佛五百大願的感悟:382

學佛感悟詞……拜讀釋迦牟尼佛五百大願的感悟:  382:飲食施貧窮願  空前絕後驚天願,檀波羅蜜
2023-02-14
160

拜讀釋迦牟尼佛五百大願的感悟:348

學佛感悟詞……拜讀釋迦牟尼佛五百大願的感悟:  348:雨諸天花願  空前絕後驚天願,檀波羅蜜盈
2023-03-06
160

賈題韜居士:論開悟 第十三講 禪宗的開悟(四)

第十三講 禪宗的開悟(四) 根據習慣的說法,中國的禪宗是從印度直接傳過來的,在《景德傳燈錄》中又有『
2022-06-04
160

「一捂一悟」的啟示

北宋初年,有一位年輕士子,飽讀詩書,學富五車。由於受他母親信佛的影響,放棄了科舉仕途的道路,二十二歲
2022-11-27
160

拜讀釋迦牟尼佛五百大願的感悟:424

學佛感悟詞……拜讀釋迦牟尼佛五百大願的感悟:  424:舍利放種種光願  空前絕後驚天願,檀波羅
2023-01-19
160

悟道法師:即使是傷風感冒也障礙你念佛

就是生病,這是業障現前,平時無病,偏偏念佛的時候才生病,即使是傷風感冒也障礙你念佛。你傷風感冒人
2023-04-27
160

徹悟大師:遺集卷中 楞嚴二決定義

初義蓋示根中之湛性為真因。真因得而後果證可期。二義蓋指根中之結相為惑本。惑本明而後斷修有要。湛性
2023-11-24
160

嘎瑪仁波切:成佛的關鍵要看自心的領悟力

《寶性論》中說:「圓滿佛身力用故,真如無有差別故,恆具如來種性故,眾生常具如來藏。」佛與眾生無二
2023-12-13
160

徹悟大師:遺集卷中 實頭念佛最相宜

徹悟大師遺集卷中  —贊—  本然安老宿像贊  九重城裡。十字街頭。金錫高卓。實行密修。叄十載光
2023-11-04
160

凈土法門法師:這一悟,妄就不起作用

「往生資糧即信願行,缺一不可」,往生極樂世界,資糧用現在話講就是條件,三個條件,第一個是信,第二
2023-09-12
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