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ploads/content/2022/may/453abc2da6425eef23c198c3f72ae4a3.jpg" /> 慈明
法師肉身不腐: 關於慈明
法師坐化裝缸、
遺體不腐
這個問題,在慈明
法師活著的時候
他自己就早有預料。 八十
年代中期,慈明
法師得過一次
大病,那時
他就對前來伺候他的大
徒弟德貴法
師說:“我的
殼子不會壞了,
你要替我保管好。”慈明
法師圓寂之前,再次留下
遺囑:“三至鹵年才能開缸。” 1990年農曆十一月
二十六日晚六時,慈明
法師溘然
而逝。六十八歲高齡的孝徒德貴
法師親自裝殮入缸,封缸後,就置
放在靈官殿他
生前居住的小
房間里。後
來由於
這是通往金
地藏肉身塔必經
之處,
又是山林之中,
太陽下山之後,怕人們行
走到這里想起殿內
有個死去的
和尚而感到
害怕,德貴
法師等人又才將缸抬
放在靈官殿上首山坡的萬佛樓舊址上,四周砌上磚塊加以保護。 慈明
法師坐缸第四個
春節到來之前,德貴
法師打算把缸
開了,以完成
師傅的遺願。由於他住的廟祁縣三眼井古重興寺
距離九華
很遠,不方便,加上
春節前要處理的事
太多,又跌了一跤,故未成行。等到
春節過後,他的腿腳便利些,才於1995農曆二月初六踏上了佛地九華。以前,慈明
法師在
上海、
江蘇的一些
弟子都提出參加
師傅的開缸
儀式,但德貴
法師認
為人多不便,容易出差錯,因此只帶了自己
幾個徒北來悄悄地開缸。 3月8號,正好是農曆的二月初八。下半夜三點四十分
正式開缸。德貴
法師等三人從
肉身殿下到萬
佛寺開缸,他們先將四周的磚塊拆除,然後掀開缸蓋,再小心翼翼地拿掉圍在慈明
法師身旁的
木炭和裹身的紅布、黃頭巾,慈明
法師就顯露出來。前後
用了一個多
小時。開缸後的慈明
法師盤坐在缸內,
頭發、鬍子、眉毛均未脫落,
衣服、法體完好如初。如同剛剛逝去一樣。整個
過程無異味,缸內不時透出
檀香。這樣便證明了慈明
法師肉身整體完好。開缸時,上
禪堂住持體靈
法師正在上殿,他看到山
上有電筒亮光,並聽見有拆除磚塊的響聲,料定德貴
法師他們來開缸了,便出來觀看,這時,慈明
法師身子已經露出。他十分高興,
摸著慈明
法師的頭說:“老同禪,你
好啊!” 但為了防止更多
的人前來觀看而
發生意外,經九
華山管理處商定,暫時將慈明
肉身舍利暫放神光嶺
肉身殿,進行控制性保管。據德貴法
師說,
師傅慈明
法師生前對自己
肉體著落
地點曾
有過交待。
一是萬
佛寺如能重建就
放在萬
佛寺;二是安
放在靈官殿或鍾亭。德貴
法師表示今後安放
肉體時要尊重
師傅的遺願。 慈明
法師簡介: 慈明
法師,字道禪,俗名陳萬超,外號“八百斤”。1904年7月27日生於
江蘇高郵三河村一
農民之家。
兄弟三人,他排行老三。據傳,在他出生時
家中異香滿堂,檀氣陣陣。
父親知是奇兆
喜悅萬分。
其母信
佛教,供
三寶,吃齋戒殺,慈明
法師幼年時便受
佛教熏陶。6歲
那年,即獨身涉足本縣普提寺,跟曾在
少林擔任過
武術教頭的了慶
禪師學武,得到了慶
禪師的
真傳。13歲時,因
哥哥分家而隨母
生活。16歲辭別
母親到普提寺剃度
出家,師了慶
和尚,
法名慈明,字同悟。後在
南京龍潭寶
華山龍昌寺求
具足戒,1952年參學揚州高寺來果老
和尚足下。這里道風好,慈明
法師用功坐禪,心胸坦蕩,
寬厚仁慈,博
得來果老
和尚的器重,由湯約,飯頭升至僧值。六十
年代初,
大興來安徽九
華山,先後在雙溪寺、
百歲宮下院修心
念佛。 “四清”和“文革”運動期間受“左”的路線影響,被迫離山到銅陵
大通鎮,靠磨剪子鏟刀、拾糞和做桶匠來謀生。 慈明
法師“八百斤”的外號: 有關慈明
法師“八百斤”的外號,九
華山當地有這麼
兩種說法:
一是當年慈明
法師在揚州瓜州鎮挑江堤,進行勞動比賽,
幾個人擔的土他
一人挑,並來回如飛,為此他奪得一面獎旗和一根桑木扁擔,大夥
見他身材魁偉力大如牛,送他這個“八百斤”外號。二
是說他一次去浙江
天台國清寺掛單,路上一塊約八百斤重的石板,滑落
在一邊,人家
看他是個和尚,
就叫他去搬,慈明
法師竟毫不費力地搬了起來,恢復到原位,由此,“八百斤”的外號便傳了出去。 1980年九
華山對外開放,1981年,慈明
法師回到了離開多年的九
華山。為弘揚
佛法,同時也為了表達
他對九華的一片
愛心,他到
佛教協會 ,請求會
長安排他去海拔800公尺的鐘亭,撞鍾三年零六
個月。會長認為
這是個
好事,便同意了他的請求。在那一千多個日日夜放里,慈明
法師始終伴隨在巨大的
幽冥鍾旁,一下接一下、
一聲一聲撞著鍾,
鐘聲響遍了九華。三年半的
時間到了,慈明
法師的法心也獲得了
圓滿。九
華山佛教協會改派他到正天門靈官殿任
住持。靈官殿不大,殿內連個
菩薩都沒有。由於
經濟緊缺,
生活條件自然也就很差,加上慈明
法師年邁體弱,所以常
生病。幸好
有個九
華山上的
皈依弟子,名叫楊有餘,每天從別的
寺廟弄飯
給他吃。但每餐飯慈明
法師都堅持付飯錢,不白吃,因他知道其它的廟宇也都急需要錢來維修。在有限的
經濟條件下,他省吃儉用,硬是將破爛不堪的靈官殿修葺一新,並且新塑了兩尊靈官
菩薩,耗資
一萬余元。對
佛教上的事他開懷大度,對自己卻十分吝嗇。慈明
法師一生中從未穿過一雙象樣的
襪子,
晚年在靈官殿時有時還赤著腳,一件補釘打補釘的僧服麻袍,夏抵烈日,冬遮風寒,足足穿了幾十年,
日子過得儉樸又清苦。 他
平時喜戴合掌帽(又稱
濟公帽),手持方便禪,
說話瓮聲瓮氣,令來山的不法之徒望
而生畏,因此在他呆過的
寺廟治安
狀況都很好。慈明
法師生前曾遇到許多
災難和不平
之事,為此三次跳江
自殺,還曾
被人用毒藥害過,但由於他造化大,最終都化險為夷。九
華山佛協副會長
比丘尼常潔說:“後山
大興老人,前山慈明
法師(九華有著前、後之分),一個在八十
年代圓寂,一個在九十
年代坐化,
生前在九
華山上
都是不起眼的
出家人,可他們
才是真正
出家修心
的人,數十年的默默苦修才獲得了正果”。 九
華山,海拔1342米,座落
在我國的皖
南山區。這里氣候宜人,雨量充沛,四季
分明。九
華山的
肉身就是九
華山的歷史,一尊
肉身,就
是一個故事,一個傳說,它講述著過去,也昭示著
未來。